超音波測距原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超音波測距原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明熒寫的 Arduino實作入門與專題應用 和張榮洲,張宥凱 的 專題製作:電子電路及Arduino應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超音波模組也說明:[超音波測距HC-SR04] 模組工作原理: 採用I/O觸發測距,給至少為10us的高電位信號模組自動發送8個40KHZ的方波,自動檢測是否有信號返回有信號返回,通過I/O輸出一高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博碩 和全華圖書所出版 。

中原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 張耀仁所指導 謝志輝的 超音波汽車落水逃生系統 (2018),提出超音波測距原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超音波。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工程系碩士班 黃室苗所指導 吳佩盈的 穿戴式手機視距量測儀 (2018),提出因為有 手機視距、視距量測、Arduino、超音波感測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超音波測距原理的解答。

最後網站超音波感測原理 | 蘋果健康咬一口則補充:micro bit超音波- 這次實習使用的是HC-SR04超音波測距模組。提供2cm至400cm...Micro:bit主板*1、Micro:bitBreakout*1、超音波模組(HC-SR04).原理.給Trig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超音波測距原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Arduino實作入門與專題應用

為了解決超音波測距原理的問題,作者陳明熒 這樣論述:

建立自己的Arduino實驗平台,玩出自己的精彩創意及實作   [深入淺出]引導初學者以Uno做Arduino實驗及DIY最小硬體實驗板   [動手實作]自己焊接萬用板、遙控車實驗及Android手機遙控車專題製作   [技術探討]紅外線遙控器解碼、波形分析、學習及發射並結合中文聲控實驗   [專題活用]Arduino各項實驗可用於專題製作,學生專題製作有方向可循   作者累積多年來的C語言設計及教學經驗,設計出Arduino實作入門參考書,提供初學者如何使用系統做出自己喜歡的實驗,也讓有經驗的工程師,藉由本書內容了解如何使用系統來幫助自己更有效率的開發應用專案。   精彩內容   

❑引導初學者以Uno輕鬆做Arduino實驗。   ❑以Uno板子當做開發板,自動下載程式,快速驗證程式功能。   ❑介紹DIY最小硬體實驗板做更多穩定的控制器開發或產品原型機。   ❑引導初學者動手實際焊接實驗板做專題製作及產品原型機展示。   ❑Arduino基本I/O實驗,包括七節顯示器、按鍵掃描、串列介面、繼電器及音樂控制實驗。   ❑Arduino LCD介面、A/D、D/A、紅外線遙控器、伺服機介面實驗。   ❑Arduino感知器實驗,包括溫濕度量測、人體移動 、超音波測距、磁簧開關、振動開關、水滴土壤濕度、瓦斯煙霧濃度偵測實驗。   ❑Arduino紅外線遙控車、Android

手機遙控車實驗。   ❑Arduino說中文、控制紅外線學習模組L51、控制中文聲控模組VI。   ❑Arduino控制史賓機器人、射飛鏢機器人、遙控風扇、您家電視實驗。   ❑Arduino聲控車、聲控射飛鏢機器人、聲控風扇、聲控您家電視實驗。  

超音波汽車落水逃生系統

為了解決超音波測距原理的問題,作者謝志輝 這樣論述:

在政府的宣導資料中常教育民眾當駕車不慎落水時,因車頭負載引擎的重量而容易下沉,若遇上述情況時,乘坐於車輛內的民眾應保持冷靜,於第一時間解開束縛的安全帶後盡快打開車窗,趁車輛下沉前由車窗口爬出;若是汽車已完全沉入水中,車門將會受水壓的內外差影響而不易打開,電動車窗也會因為進水而無法啟動,此時,汽車約60秒就會完全下沉,受困者必須及時找到車上尖銳物品敲擊前後擋風玻璃,才能有逃生的機會,若無法在短短的60秒內掌握逃生的機會,受困民眾的求生機會將非常渺茫。本技術是有關於一種汽車落水逃生系統,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協助將汽車落水資訊快速接收並發出求救訊號,並提供駕駛及乘客一個適當的逃生路徑,確實達到把握汽車

落水之救援先機以減少人員傷亡之優勢,有效幫助於汽車落水時將求救訊息快速發出,以掌握救援之先機,乃是汽車落水逃生系統需持續努力克服與解決之課題。

專題製作:電子電路及Arduino應用

為了解決超音波測距原理的問題,作者張榮洲,張宥凱  這樣論述:

  本書延續前書電子應用電路DIY書中的精神,編寫更新的科技資訊Arduino_UNO的使用,教導讀者電路板製作與程式編寫,內容敘述詳盡,能提供讀者自已DIY來學習。更增加MIT AppInventor_2的內容,讓讀者能自行設計APP來控制感測模組,設計用手機下載APP的QR_CODE來控制自走車的操作。希望讀者能將書中的資訊充分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使生活充滿創意與新奇。另外,每單元後皆附有習題,可使讀者理論與實驗相互配合,是一本非常容易上手,且“無障礙”的書籍。   本書特色     1.本書著重實作,透過圖文帶領讀者親手製作電子電路,完成後藉著儀器設備來量測電路各點訊號的波形與數據。

  2.本書加入Arduino_UNO的使用,教導讀者電路板製作與程式編寫,更增加MIT AppInventor_2的內容,讓讀者能自行設計APP來控制感測模組,設計用手機下載APP的QR_CODE來控制自走車的操作。   3.中每單元附有有習題,可使讀者理論與實作互相配合。   4.本書附錄介紹電子零件外觀與接腳圖,以及解說555 IC工作原理,方便讀者製作時參考。並附有電子零件採購資訊,以利讀者購買實驗材料。

穿戴式手機視距量測儀

為了解決超音波測距原理的問題,作者吳佩盈 這樣論述:

隨著科技與網路通訊的進步,近年來人手一機已是十分普遍。而智慧型手機與網路的發達,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能在任何地方使用手機來收發電子郵件、進行娛樂遊戲或使用社交軟體…等,因此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大幅提升。然而,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使得睫狀肌持續收縮緊繃,肌肉一直充血僵硬的狀態,會造成眼睛調節力變差,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眼睛過勞。而這樣的傷害是漸漸累積而成,所以容易被人們忽視。已許多研究探討手機閱讀和手機視距之關聯,視距量測方法相當多元,但普遍的量測方式是需要人力、設備昂貴且精準度較差。因此,為避免上述缺點,本研究利用Arduino nano 微處理器套件及US-100 超音波感測器開發一款穿戴式手機

視距量測儀(SVDM)。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與相關資料收集和分析,提出穿戴式手機視距量測儀之設計方針,並藉由設計方針提出之核心需求以發展概念設計,接著藉由電腦3D 建模,將抽象的穿戴式手機視距量測儀構想,轉化為具體產品。然而,為了檢驗此設備的可靠度,本研究依序進行兩個實驗: (一)探討零件之精準度。此一實驗目的主要針對US-100 超音波感測器之精度進行檢驗,由超音波量測七個已知長度之距離,以實際距離值與超音波感測器量測值之差,作為該量測距離的誤差值,其結果顯示超音波感測器的量測誤差範圍最大誤差(0.04cm)與最小誤差(0.01cm),符合原廠所提供的精度範圍(±0.1cm)。(二)探討SVD

M應用之可行性。此一實驗主要針對SVDM 之精度進行檢驗,將SVDM 配戴於人體模型上,並固定眼球與手機之間距離,由SVDM 量測五個已知長度之距離,檢驗其量測誤差。結果顯示,SVDM 之量測誤差範圍為最大誤差(3.42cm)與最小誤差(2.02cm),此誤差比超音波感測器的廠牌精度(±0.1cm)大,為降低此誤差,使量測質更接近實際距離值,本研究採用簡單迴歸分析方法,經校正後,再次以五個已知長度之距離進行評估實驗,評估結果顯示,SVDM 之量測誤差範圍為0.43cm~ -0.38cm。最後,根據評估結果並討論設計方針之適切性,提出設計方針之修正建議,進而提供後續研究改進與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