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清洗機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超聲波清洗機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薇薇寫的 現代電泳塗裝百科全書 和周心如,楊俊佼,柯以侃的 化驗員讀本(上冊):化學分析(第5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分享】家用超音波眼鏡清洗機也說明:這台超音波清洗機在很久之前就有想購入的念頭,因為自己配戴的眼鏡並不便宜,當然要保持質感度與清潔度,才能讓雙眼看得清晰。 【分享】家用超音波眼鏡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復旦大學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最後網站超音波清洗機推薦ptt - aganaclima.fr則補充:[閒聊] 超音波清洗機好用嗎? 看板WomenTalk 批踢踢實業坊. 之前在一個設計購物網站有看過就有在觀望在淘寶的品牌旗艦店看到覺得很眼熟結果發現是同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超聲波清洗機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代電泳塗裝百科全書

為了解決超聲波清洗機評價的問題,作者劉薇薇 這樣論述:

本書將電泳塗裝理論與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相結合,從前處理、電泳槽液性能檢測標準和方法到前處理、槽液、塗層弊病分析和解決方案,深入淺出地分析了電泳塗裝工藝中的核心要點;同時,對電泳塗裝現場的安全環保系統也做了詳致的說明,普及和推廣電泳塗裝工藝,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為讀者提供説明。    本書分為9篇31章,分別從理論、設備、前處理系統、現場管理、性能檢測、弊病處理、三廢處理、安全系統等全面系統地闡述電泳塗裝工藝中出現的問題、原因,以及處理方式,特別強調了生產過程中的環保、安全等問題。    本書可供電泳塗裝行業從業人員使用參考,也可供有關科研人員閱讀參考。 劉薇薇,畢

業于華東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研究方向: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的改性研究及應用。浩力森塗料(上海)有限公司技研總監;主導公司企業標準編制及參與多項水性工業塗料行業標準編寫。復旦—浩力森水性表面處理新材料聯合實驗中心副主任;主持該實驗中心重大項目開發與研究工作。負責上海市及嘉定區多項科研專案,共申請中國專利五十多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近三十項,多項產品發明專利成功實現技術成果轉化,並獲得高新技術成果稱號。研究成果“一種環保型黑色低溫固化陰*電泳塗料”獲上海市嘉定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篇 電泳塗裝理論篇 第一章 概述 1.1 電泳塗裝工藝優勢 1.2 電泳塗裝的局

限性 1.3 總結 第二章 電泳塗裝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 2.1 電泳塗裝的發展史 2.2 電泳塗裝的發展趨勢 2.3 綠色塗裝 2.4 汽車塗裝技術革新 第三章 電泳塗裝的機理 3.1 反應過程 3.2 析出機理 3.3 電泳塗裝主要設備和工藝簡介 3.4 電泳塗裝的專有名詞解釋 第二篇 電泳塗料理論與應用領域篇 第四章 電泳塗料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 4.1 泳透力 4.2 陰極電泳塗裝的工藝參數 4.3 電泳塗裝的低污染性 4.4 陰極電泳塗膜的耐腐蝕性 4.5 車身用陰極電泳塗膜的平滑性 第五章 電泳塗料的組成及分類 5.1 電泳塗料的組成 5.2 電泳塗料的分類 第六章 HLS電泳塗

料產品的種類及應用領域 6.1 HLS的產品種類 6.2 電泳塗料原漆穩定性 6.3 HLS各類產品的應用領域 第三篇 前處理系統篇 第七章 概述 第八章 前處理工藝設計原則 8.1 工藝流程 8.2 處理方式 8.3 處理溫度 8.4 處理時間 第九章 工藝組成 9.1 清洗部分 9.2 表面轉化部分 第十章 環保型前處理工藝 10.1 矽烷處理 10.2 鋯化處理 10.3 不同前處理工藝對比 10.4 逆工序補水 第十一章 前處理的選擇 第十二章 前處理的作用及影響因素分析 12.1 前處理異常現象及解決方案 第十三章 案例分析 13.1 案例一 13.2 案例二 第四篇 電泳塗裝系

統篇 第十四章 電泳塗裝工藝及其管理 14.1 電泳塗裝及工藝參數管理 14.2 電泳後沖洗工藝 14.3 電泳塗膜固化(烘乾) 第十五章 投(混)槽注意事項 15.1 產品選型 15.2 投(混)槽 15.3 HLS投(混)槽相關執行檔 第十六章 電泳槽液的異常現象及其防治 16.1 固體份偏低 16.2 固體份偏高 16.3 電導率偏高 16.4 電導率偏低 16.5 pH值偏低 16.6 pH值偏高 16.7 灰分、顏基比偏低 16.8 灰分、顏基比偏高 16.9 溶劑含量偏低 16.10 溶劑含量偏高 16.11 MEQ值降低 16.12 MEQ值升高 16.13 細菌滋生 16.14

破壞電壓偏低 第十七章 案例 17.1 案例一 17.2 案例二 第五篇 電泳塗裝設備篇 第十八章 電泳前處理設備 18.1 前處理拋丸 18.2 超聲波清洗 18.3 噴淋室 18.4 間室 18.5 噴淋泵 18.6 處理液槽 18.7 噴淋配管及噴嘴 18.8 前處理設備的供排風 18.9 浸用槽體 18.10 槽液迴圈攪拌系統 18.11 加熱裝置 18.12 油水分離裝置 18.13 磷化除渣裝置 18.14 槽液濃度自動管理裝置 第十九章 電泳槽(備用槽)及附屬設備 19.1 電泳槽 19.2 備用槽 19.3 封閉性室體和電泳塗裝室 19.4 加料系統 19.5 槽液循環系統

19.6 超濾循環系統 19.7 電源系統 19.8 陽極循環系統 19.9 後沖洗系統 19.10 去離子水系統 第二十章 電泳塗裝運輸傳動設備 20.1 普通懸鏈輸送機 20.2 推杆懸鏈輸送機 20.3 自行電葫蘆和程式控制行車 20.4 新型塗裝設備 20.5 掛具 第二十一章 烘乾固化系統 第六篇 現場管理系統篇 第二十二章 工藝管理 20.1 工藝檔的編制、執行與變更 20.2 電泳塗裝工藝卡管理 20.3 電泳塗裝控制計畫 20.4 AFMEA嚴重度及頻度評價準則 20.5 工藝事故管理 第二十三章 生產管理 23.1 生產計畫管理 23.2 材料管理 23.3 經濟成本管理

23.4 設備管理 第二十四章 安全環保管理 24.1 人身安全管理 24.2 設備操作使用安全管理 24.3 原材料儲存安全管理 24.4 車間運營安全操作指導和培訓要求 24.5 車間環境保護基礎要求 第七篇 槽液、塗膜性能檢測系統篇 第二十五章 槽液指標性能檢測 25.1 pH值測試方法 25.2 電導率測定方法 25.3 固體份測試方法 25.4 槽液敞口迴圈穩定性測試方法 25.5 L效應測試方法 25.6 MEQ值測試方法 25.7 庫侖效率測試方法 25.8 沉澱性測試方法 25.9 泳透力測試方法 25.10 顏基比測試方法 25.11 分極電阻測試方法 25.12 擊穿電

壓(槽液)測試方法 25.13 消泡性測試方法 25.14 槽液抗油性測試方法 25.15 溶劑含量測試方法 25.16 固化(Gel)分率測試方法 25.17 加熱減量測試方法 25.18 再溶性測試方法 25.19 脫脂液測試方法 25.20 磷化液測試方法 25.21 無磷轉化劑測試方法 25.22 表調劑測試方法 第二十六章 塗膜性能檢測 26.1 樣板製備方法 26.2 樣件烘烤操作方法 26.3 幹膜密度測試方法 26.4 塗膜耐烘烤測試方法 26.5 塗膜外觀測試方法 26.6 鏡面光澤測試方法 26.7 色差的測試方法 26.8 塗膜厚度(磁性測厚儀)測試方法 26.9 塗膜厚

度(非磁性測厚儀)測試方法 26.10 杯突測試方法 26.11 塗膜附著力(劃格法)測試方法 26.12 塗膜附著力(劃圈法)測試方法 26.13 面漆附著力測試方法 26.14 塗膜鉛筆硬度測試方法 26.15 RCA耐磨紙帶測試方法 26.16 衝擊測試方法 26.17 柔韌性測試方法 26.18 表面粗糙度測試方法 26.19 抗石擊測試方法 26.20 乾燥性測試方法 26.21 耐水性測試方法 26.22 耐酸、堿測試方法 26.23 耐液體介質測試方法 26.24 塗膜耐濕熱測試方法 26.25 耐中性鹽霧(NSS)測試方法 26.26 銅鹽加速乙酸鹽霧(CASS)測試方法 26

.27 邊緣覆蓋率(刀片法)測試方法 26.28 QUV耐老化測試方法 第八篇 塗膜弊病處理系統篇 第二十七章 塗膜弊病與處理措施 27.1 膜厚偏薄 27.2 膜厚偏厚 27.3 橘皮 27.4 針孔 27.5 塗膜表面有髒物沉積 27.6 縮孔 27.7 顆粒 27.8 粗糙 27.9 L效應 27.10 二次流痕 27.11 幹漆跡 27.12 塗面斑印 27.13 帶電入槽階梯缺陷 27.14 再溶解 27.15 泳透力低 27.16 水跡 27.17 過烘烤 27.18 陰、陽面 27.19 塗膜起泡 27.20 塗膜失光 27.21 露底 第二十八章 塗膜性能試驗不達標與處理措施

28.1 結合力不良 28.2 附著力不良(塗膜與底材、塗膜與面漆) 28.3 塗膜硬度不良 28.4 柔韌性不良 28.5 耐乾燥性不良 28.6 耐酸、堿及耐水性不良 28.7 耐汽油性不良 28.8 耐磨性不良 28.9 耐濕熱性不良 28.10 鹽霧不良 28.11 耐候性不良 第九篇 電泳塗裝車間安全環保系統篇 第二十九章 安全生產佈局 29.1 土建、公用設施的安全設計 29.2 塗裝車間安全管理設計 第三十章 塗裝車間現場環保 30.1 塗裝車間的廢水、廢氣管理 30.2 環保法律法規 第三十一章 塗裝車間廢水、廢氣及餘熱的處理 31.1 電泳塗裝廢水的特性及處理方法 31.

2 塗裝車間廢氣處理方法原理概述 31.3 餘熱的回收利用技術 附錄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參考文獻

化驗員讀本(上冊):化學分析(第5版)

為了解決超聲波清洗機評價的問題,作者周心如,楊俊佼,柯以侃 這樣論述:

《化驗員讀本》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化學分析」,下冊「儀器分析」。本冊(上冊「化學分析」)共十章,內容包括四部分:化驗室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常用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化學分析的基本操作和實驗技術;化學分析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分析誤差及分析實驗室建設、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本次修訂仍遵循《化驗員讀本》各版的編寫原則與編寫風格,在內容選材上保持與時俱進,注重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標准化。本版增加了不確定度評定的介紹;引入了計算滴定法;具體介紹了分析實驗室質量控制技術;更新了實驗室常用設備及其使用方法的介紹;全面深入貫徹了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有關規定,書中名詞、術語全部采用最新標准規定;增加了部分章節的例

題和習題數量;強化了有關化驗員綜合能力培養的內容。本書主要作為化驗員的培訓教材與自修讀本,也可供有關部門分析檢驗人員在工作中參考和使用,對相關院校師生的教學也具參考價值。周心如,北京化工大學高級工程師(已退休),退休前一直在北京化工大學從事分析化學、工業分析的教學和分析測試工作,從《化驗員讀本》首版到第五版,一直是主要編者之一。柯以侃,北京化工大學理學院教授,從事分析化學教學工作40余年,教授過本科和研究生課程10門,曾任北京化工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曾受聘為北京市實驗技術職務系列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校教師系列高級評審委員會答辯(評議)組成員。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軍隊科技進

步壹等獎、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等獎項。主編或編著有《分析化學手冊(第二版)第三分冊 光譜分析》《大學化學實驗》《實用化學化工信息檢索叢書(4冊)》《復雜物質剖析技術》《化驗員基本操作與實驗技術》等著作。 第一章 玻璃儀器及其他器具1第一節玻璃儀器1一、儀器玻璃1二、常用的玻璃儀器3三、專用玻璃儀器裝置11四、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14(一)洗滌儀器的一般步驟14(二)各種洗滌液的使用14(三)砂芯玻璃濾器的洗滌15(四)吸收池(比色皿)的洗滌16(五)特殊的洗滌方法16五、玻璃儀器的干燥方法17六、簡單玻璃加工操作17七、打開粘住的磨口塞的

方法19第二節石英玻璃儀器20第三節瓷器和非金屬材料器皿21第四節鉑及其它金屬器皿22一、鉑皿22二、其它金屬器皿23第五節塑料制品24一、聚乙烯和聚丙烯制品24二、聚四氟乙烯制品26第六節移液器26第七節其它器具28參考文獻32學習要求32復習題33第二章 天平34第一節天平的分類、准確度級別及選用34一、天平的分類34二、天平的准確度級別35三、如何選用天平36第二節機械杠桿式天平37一、雙盤天平的稱量原理37二、單盤天平的稱量原理38三、砝碼40(一)概述40(二)砝碼的准確度等級和計量性能要求40(三)砝碼的維護42第三節電子天平43一、電子天平的稱量原理43二、電子天平的安裝43(

一)電子天平的工作環境要求43(二)電子天平的安裝方法44三、電子天平的使用方法45四、電子天平使用注意——影響稱量准確度的因素45五、電子天平的檢定46(一)電子天平檢定的准備46(二)電子天平檢定方法簡介46六、電子天平的維護保養47七、電子天平常見故障及其排除48第四節試樣的稱量方法與稱量誤差49一、試樣的稱量方法49二、稱量誤差51參考文獻53學習要求53復習題53第三章 分析實驗室用水54第一節概述54一、原水的雜質54二、水的純化方法55三、超純水制備流程中各組件的工作原理56第二節分析實驗室用水的規格和試驗(檢驗)方法59一、分析實驗室用水的規格59二、分析實驗室用水的試驗(檢驗

)方法60(一)標准方法簡介60(二)一般檢驗方法61第三節分析實驗室用水的儲存和選用62第四節蒸餾法制純水64一、蒸餾法64二、亞沸法64第五節離子交換法制純水65一、離子交換樹脂的預處理66二、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67三、正洗及產水68參考文獻68學習要求68復習題68第四章 化學試劑和溶液配制69第一節化學試劑69一、化學試劑的分類、包裝和規格69(一)化學試劑的分類69(二)化學試劑的包裝和規格69二、化學試劑合理選用及使用注意事項70(一)化學試劑的合理選用70(二)化學試劑使用注意事項74第二節分析化學中的法定計量單位75一、法定計量單位75二、分析化學中常用法定計量單位75第三節溶

液濃度表示方法及溶液配制78一、B的物質的量濃度79二、B的質量分數79三、B的質量濃度81四、B的體積分數82五、比例濃度82六、微量分析用離子標准溶液的配制83第四節配制溶液注意事項84參考文獻85學習要求85復習題85第五章 化學分析基本操作87第一節試樣的采取、制備和保存87一、采樣的目的和基本原則87(一)采樣方案88(二)采樣記錄88二、采樣技術88(一)采樣誤差88(二)物料的類型88(三)組成比較均勻的試樣的采取和制備89(四)組成很不均勻的試樣的采取和制備93三、采樣注意事項96四、試樣的保存98第二節試樣的分解98一、分解試樣的一般要求98二、分解試樣的方法99(一)無機樣

品的分解99(二)有機化合物的分解107第三節稱量分析基本操作108一、溶解樣品108二、沉淀109三、過濾和洗滌109(一)用濾紙過濾109(二)用微孔玻璃坩堝(漏斗)過濾114四、干燥和灼燒115(一)坩堝的准備115(二)沉淀的干燥和灼燒116(三)干燥器的使用方法117第四節滴定分析基本操作118一、滴定管119(一)種類119(二)有關的技術要求121(三)滴定管的使用方法121二、移液管和吸量管126(一)有關的技術要求126(二)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方法128三、容量瓶130(一)有關的技術要求130(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130四、吸管132(一)吸管的種類132(二)使用方法1

32五、容量儀器的檢定133(一)滴定管的檢定134(二)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檢定136(三)容量瓶的檢定136參考文獻138學習要求138復習題138第六章 定量分析測定誤差與數據處理140第一節定量分析測定誤差140一、誤差、准確度與精密度140(一)誤差140(二)准確度與精密度141二、誤差分類——系統誤差與偶然誤差141(一)系統誤差141(二)偶然誤差142第二節實驗數據處理144一、數據記錄和有效數字144(一)數據記錄144(二)有效數字中「0」的意義145(三)數字修約規則145(四)有效數字運算規則146二、基本統計量的計算147(一)平均值147(二)中位數148(三)偏差1

48(四)算術平均偏差148(五)標准偏差149(六)平均值的標准偏差151(七)極差151(八)公差152三、分析數據的離群值檢驗152(一)分析結果判斷152(二)分析結果數據的取舍153四、檢驗分析數據准確度的方法156(一)分析結果准確度的檢驗156(二)分析方法可靠性的檢驗156五、回歸分析法的應用158第三節不確定度評定161一、不確定度的基本術語及定義161(一)測量不確定度161(二)標准不確定度162(三)合成標准不確定度165(四)擴展不確定度166二、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步驟167參考文獻168學習要求169復習題169第七章 化學分析法171第一節化學分析法概述171一、

化學分析的作用和特點171(一)化學分析的作用171(二)化學分析的特點172二、化學分析方法分類及其進展173(一)化學分析方法分類173(二)化學分析進展174第二節滴定分析法概述175一、滴定分析過程和相關術語175(一)滴定分析過程175(二)滴定分析相關術語176二、滴定分析法分類176三、滴定分析對化學反應的要求和滴定方式177(一)滴定分析對化學反應的要求177(二)滴定方式178四、滴定曲線方程和滴定曲線179(一)滴定曲線方程179(二)滴定曲線180五、標准滴定溶液的制備和計算181(一)一般規定181(二)標准滴定溶液的制備182六、滴定分析中的有關計算186(一)分析結

果表示方法186(二)滴定分析計算依據——等物質的量規則187(三)滴定分析計算公式189七、滴定分析測定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192(一)方法和測量參數簡述193(二)被測量與輸入量的函數關系193(三)標准不確定度的來源和分量的評定194第三節酸鹼滴定法196一、酸鹼平衡理論基礎196(一)酸鹼質子理論196(二)酸鹼反應平衡常數197(三)物料平衡、電荷平衡和質子條件200(四)分布系數和分布曲線203(五)計算pH值精確表達式的建立207二、酸鹼緩沖溶液213(一)緩沖溶液pH值計算和配制213(二)緩沖容量和緩沖范圍215(三)緩沖溶液選擇215三、酸鹼滴定曲線方程和滴定曲線215(一)

酸鹼滴定曲線方程215(二)酸鹼滴定曲線216四、酸鹼指示劑221(一)變色原理221(二)變色范圍222(三)混合指示劑223五、單一酸、鹼的滴定224(一)cKa(或cKb)≥10—8的單一酸、鹼的滴定方法224(二)cKa(或cKb)<10—8的單一酸、鹼的滴定方法226(三)單一多元酸和多元鹼的滴定方法229六、混合酸、鹼的測定231七、酸鹼滴定終點誤差234八、酸鹼標准溶液配制和標定及酸鹼滴定應用示例236(一)酸鹼標准溶液配制和標定236(二)酸鹼滴定應用示例238第四節絡合滴定法241一、絡合滴定法概述241(一)方法簡介241(二)EDTA及其分析應用方面的特性242二、配位化

合物反應及其平衡處理244(一)配合物的穩定常數244(二)配位反應中的主反應和副反應246(三)酸效應和酸效應系數247(四)金屬離子的副反應和副反應系數248(五)配合物的副反應和副反應系數249(六)配合物的條件穩定常數249三、絡合滴定曲線方程和滴定曲線250(一)絡合滴定曲線方程250(二)滴定曲線251四、絡合滴定指示劑——金屬指示劑254(一)金屬指示劑變色原理254(二)金屬指示劑應具備的條件254(三)常用金屬指示劑255(四)金屬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和變色點258五、單一離子的絡合滴定259(一)單一離子滴定的最小pH值和最大pH值259(二)金屬指示劑的選擇260(三)單一離

子絡合滴定方法的初步設計262六、絡合滴定混合離子的選擇性測定262(一)控制酸度進行分步滴定263(二)使用掩蔽和解蔽技術264(三)使用不同的滴定劑267(四)采用不同的滴定方式267七、絡合滴定終點誤差267八、EDTA標准溶液配制和標定269九、絡合滴定應用示例270第五節氧化還原滴定法272一、氧化還原反應及其平衡處理272(一)氧化還原反應的條件電位272(二)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程度274(三)氧化還原反應的速度274二、氧化還原滴定曲線及其滴定終點的確定276(一)氧化還原滴定曲線276(二)氧化還原滴定的指示劑278三、常用氧化還原滴定方法及應用示例279(一)高錳酸鉀法279

(二)重鉻酸鉀法281(三)碘量法283四、氧化還原滴定結果的計算289第六節沉淀滴定法291一、沉淀溶解平衡291(一)溶度積291(二)分級沉淀292(三)沉淀轉化293二、沉淀滴定方法293(一)莫爾(Mohr)法293(二)佛爾哈德(Volhard)法294(三)法揚司(Fajans)法296三、沉淀滴定標准溶液的配制和標定297(一)AgNO3標准溶液的配制和標定297(二)NH4SCN標准溶液的配制和標定298四、沉淀滴定法應用示例298第七節稱量分析法299一、揮發分析法原理及應用299二、沉淀稱量分析法原理及應用301(一)沉淀稱量分析法的分析過程和對沉淀的要求301(二)沉淀

稱量分析常用沉淀劑302(三)影響沉淀溶解度的因素303(四)影響沉淀純度的因素305(五)沉淀的條件306(六)沉淀稱量分析結果計算307(七)沉淀稱量分析應用示例309參考文獻310學習要求311復習題312第八章 分離和富集319第一節概述319一、分離富集在分析化學中的作用319二、分離富集方法320三、分離方法的評價320第二節揮發分離法321一、升華322二、常壓蒸餾324三、分餾326四、減壓蒸餾327五、水蒸氣蒸餾330第三節沉淀和共沉淀分離法331一、直接沉淀法332(一)無機沉淀劑分離法332(二)有機沉淀劑分離法333二、均相沉淀分離法334三、共沉淀分離法336(一)無

機共沉淀劑336(二)有機共沉淀劑337四、鹽析法338五、等電點沉淀法339第四節重結晶339一、選擇溶劑339二、重結晶裝置340三、重結晶操作342第五節溶劑萃取分離法343一、萃取分離法的基本原理344(一)分配系數344(二)分配比344(三)萃取率345(四)分離因數346二、無機物的萃取分離346(一)形成螯合物346(二)形成離子締合物347三、有機物的萃取分離347四、液—液萃取分離操作方法348五、固體試樣的萃取方法350六、超聲波提取法351(一)超聲波提取的原理351(二)超聲波提取的特點352(三)超聲波提取設備和操作方法352(四)超聲波提取效率的影響因素353七、

微波萃取簡介353八、快速溶劑萃取簡介354九、溶劑萃取的應用354(一)分離干擾物質354(二)萃取光度分析355(三)作為儀器分析的樣品前處理方法355第六節色譜分離法356一、柱色譜356(一)吸附柱色譜法357(二)分配柱色譜法360(三)離子交換色譜法362(四)凝膠柱色譜簡介370二、薄層色譜371(一)薄層色譜分離原理371(二)薄層色譜操作方法372(三)高效薄層色譜法(HPTLC)簡介376(四)薄層色譜的應用377第七節膜分離法377一、概述377二、反滲透(RO)381三、超濾(UF)382四、微濾(MF)383五、納濾(NF)384六、膜分離法在分析中的應用384第八節

固相萃取385一、概述385二、固相萃取的裝置及固定相385三、固相萃取的方法387四、固相萃取的應用387第九節微萃取技術389一、固相微萃取(SPME)389二、液相微萃取(LPME)390第十節超臨界流體萃取392一、超臨界流體萃取的原理和流程392二、超臨界流體萃取的應用393第十一節分離方法的選擇及分離富集技術的發展趨勢394一、分離方法的選擇394二、分離富集技術的發展趨勢395參考文獻397學習要求397復習題397第九章 分析實驗室輔助設備399第一節電熱設備399一、電爐、電熱板、電加熱套和消化爐399(一)電爐399(二)電熱板和電加熱套400(三)電爐、電熱板和電加熱套使

用注意事項400(四)消化爐401二、馬弗爐(高溫電爐)402(一)結構和性能402(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403三、鼓風干燥箱、真空干燥箱404(一)鼓風干燥箱、真空干燥箱結構405(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405四、電熱恆溫水(油)浴鍋407(一)結構和性能407(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408第二節制冷設備409一、電冰箱409(一)構造和作用原理409(二)使用注意事項411二、超低溫冰箱411三、冷水機412四、半導體冷阱413第三節電動設備414一、電動離心機414(一)普通電動離心機415(二)高速電動離心機415二、電動攪拌器416三、磁力攪拌器416四、振盪器418五、勻漿機41

9六、旋轉蒸發儀419第四節超聲清洗機421一、工作原理421二、超聲波清洗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422第五節微波制樣設備423一、微波制樣的原理及特點423二、微波消解設備424三、微波萃取設備425第六節固相萃取設備426一、概述426二、設備和操作427第七節儀器分析的其它輔助設備429一、空氣壓縮機429二、真空泵430(一)結構與原理430(二)使用與注意事項430三、氣體鋼瓶及減壓閥431四、氫氣發生器433五、氮氣發生器434六、脫氣裝置436七、保護地線436參考文獻437學習要求437復習題437第十章 化驗室建設和管理及分析測試的質量保證438第一節化驗室建設和管理438

一、化驗室的分類及設計要求438(一)化驗室分類及職責438(二)化驗室設計要求438二、化驗室管理和安全443(一)化驗室管理443(二)化驗室安全449第二節分析測試的質量保證467一、概述467二、化學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技術468(一)實驗室內質量控制技術468(二)室外質量控制技術474(三)分析質量評價方法476參考文獻477學習要求477復習題477附錄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