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過期食品可以吃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超商過期食品可以吃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本多利範寫的 飯糰經營學:年銷兩億飯糰的便利商店經營傳奇 和徐重仁,王家英的 走一條利他的路:徐重仁的9堂共好見學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麵包過期一天還能吃嗎? - 雅瑪知識也說明:麵包只有三天有效期,過期的麵包可以繼續吃嗎? ... 你好,一般來說過期食品是不宜食用的,過期一天的話,食物變質的可能性比較小,如果你在吃了這個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繪虹企業 和寫樂文化所出版 。

輔仁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管理學碩士在職專班 林育則、曾祥景所指導 陳惠娟的 即期鮮食於固定時間折扣促銷對消費者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之影響-以F便利商店為例 (2019),提出超商過期食品可以吃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即期品、知覺品質、知覺風險、購買意願。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國際創業與經營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 蔡木霖所指導 張翡珊的 剩食之研究—以社區大學烹飪教學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剩食、保存期限、食農教育、社區大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超商過期食品可以吃嗎的解答。

最後網站問題超商漏挑報廢食品員工要罰錢? - 巴哈姆特則補充:這種超商食品衛生不合格,我記得吃過期報廢對方吃壞身體可以去醫院驗傷提告。 再來超商這種零售服務業,也不是每一種人都水準特別高,我就有遇過同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超商過期食品可以吃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飯糰經營學:年銷兩億飯糰的便利商店經營傳奇

為了解決超商過期食品可以吃嗎的問題,作者本多利範 這樣論述:

從天天滯銷到年銷兩億顆飯糰,便利商店如何掀起產業奇蹟 本多先生賣的不是飯糰,是「生活問題解決方案」!   街頭巷尾處處可見的便利商店裡,藏著你不可不知的經營致勝法則   引領韓國便利商店暢銷旋風的男人──本多利範   帶你看見生活中的必勝經營學   ◎從一天十顆到年銷兩億顆──鮮食差異化引發的飯糰奇蹟   1998年,本多利範來到韓國,一個便利商店才剛起步,全國人都不吃便利商店飯糰的國家。五年後,他讓7-11成為韓國三大超商龍頭,單店飯糰銷量賣破一千兩百顆,全年飯糰銷量高達兩億顆!這一切都因為高瞻遠矚的鮮食品項差異化策略,使他能早一步開發新商品,並掌握「顧客至上」法則,開發出最符合韓國國

情的鮮食商品,創造了韓國便利商店的高峰,因而被稱作「飯糰先生」。本書將從飯糰奇蹟開始,由本多利範親自公開便利商店鮮食經營法則,帶你一探五年內轉虧為盈的高手經營秘方!   ◎生活問題解決方案──便利商店徹底改變你我生活   分布密集,客層重疊度極高的便利商店,如何靠著劃時代的物流能力,成為街頭巷尾的「生活問題解決專家」,便利商店打破街角雜貨店、菸酒鋪的概念,搖身一變,成為每個人日常食衣住行育樂工作的生活全能管家,本多利範在本書中,以30年流通產業經營者的豐富經驗,告訴你便利商店是如何全面改變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假說、檢證、實行──三步驟打造便利商店王國   本多利範終生奉行的「假說、檢

證、實行」經營祕訣,從便利商店店員、分店長,到中央管理階層,只要仔細觀察顧客變化,針對當時情況建立假說,反覆驗證後加以實行,就能徹底避開「死神商品」,讓原本平凡的商品銷量翻倍攀升。本多先生用經驗告訴讀者,沒有賣不出去的商品,只有不懂三步驟祕訣的經營者!   ◎機會損失是廢棄損失的三倍──不怕囤積才能獲取最多機會   本多利範在書中一再強調「機會損失是廢棄損失的三倍」,寧願銷毀過期便當,也不能讓客人要買便當時,架上空空如也。唯有隨時隨地準備齊全的店家,才能夠創造最大收益,本多將在書中徹底改變人們懼怕屯貨、恐懼滯銷的心態,證明「廢棄是對未來的巨大投資」的的經營鐵則!   比要求、比創新、比你還

早關心你的需要,從零到兩億的本多利範商品開發哲學!    作者簡介 本多利範   曾是日本7-11最年輕的董事,也是讓韓國7-11轉虧為盈的營運長。從韓國返回日本後,整頓am/pm擔任社長,經營改善並促成與日本全家合併。現在不但是日本FamilyMart商品、物流最高負責人,也是FamilyMart海外商品推進部長,如本多先生般的經營者在海內外流通業界找不到第二人。 .寫在卷首 .前言:日本的櫻花、韓國的連翹 .從日本的7-11,到韓國的7-11 .樂天集團的董事長:辛格浩氏 第一章  韓國7-11 .難吃的飯糰! .韓國7-11的歷史 .大學路 .難怪要失敗的韓國

7-11 .韓國7-11看不到可口可樂 .首先從店面清潔開始 .便利超商的基本,在於清潔的店面與親切的服務 第二章  讓食物變美味 .飯糰的荒野 .尋找會商品行銷的人 .飯糰裡面要包什麼才能在韓國大賣 .難吃的鮪魚美乃滋 .專屬供應商,樂天食物工廠的設立 .韓國7-11展店突破500家 .從日本來的貴人們 .在自家工廠生產食物 .韓國第一間生鮮處理中心的啟動 第三章  飯糰革命 .製作美味的飯糰 .用日本的海苔,還是韓國的海苔 .飯糰不貴嗎? .美味又便宜 .韓國第一個飯糰廣告 .便利超商其實一點也不遜 .三角飯糰風潮來了 .「三角飯糰大叔」的誕生 .三角飯糰與世界杯 第四章  收購LA

WSON .真的要做LAWSON執行長嗎? .超市及便利超商的差別 .維持顧客忠誠度的重要性 .任何人都能運用的系統 .加盟展示會 第五章  新超市,樂天檸檬的誕生 .打造全新的超級市場 .流通產業沒有範本 .不喜歡提重物的韓國人 .外行人打造的超級市場 .不會說「歡迎光臨」的店員 .客人到超市來的目的 .每個國家的家庭味道 .早.中.晚三個時段顧客需求的食材都不同 .在超市裡面製作熟食 .韓國第一個水果甜度保證 第六章  飲食文化與便利超商 .飲食習慣可以改變一個國家 .不敢吃蠶蛹的年輕人 .醃泡菜 .韓國的發酵食品 .納豆風潮 .韓國歷史悠久的食品企業 .便當的時代來臨了 .飯糰紀念日

.不喜歡小包裝的韓國人 .禁菸風潮的反手取勝心法 .情人節 .農曆年的贈禮 .炸雞要去哪裡買? .紅色世界盃 第七章  韓國零售業吹起的風潮 .便利超商的階段發展 .在首爾感受到的韓國的變化 .充實老年人想要吃的食物 .高齡化社會與宅配文化 .急速增加的單身族群的消費動向 .既存業態+便利超商 .加盟事業的第二人生 .財閥的威力 .黑色星期五和折扣 .世界各地的企業決算時期 .通貨緊縮的商業手法 .向日本「失落的20年」學習 .通貨緊縮與牛丼 .流通產業的未來 .學習古都「寬容與開放的精神」 第八章  便利超商這個工作 .便利超商是街道上的「解決方案提供者」 .單品管理所帶來的成果 .製

造銷售的條件 .從「賣家市場」轉換成「買家市場」 .POS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同樣的好事不會發生第二次 .解讀消費者「希望春天趕快來」的心理 .機會損失是廢棄損失的三倍 .適當的廢棄與促銷投資 .消費者需要的不是商品,而是刺激 .任何地方都可以做行銷 .便利超商是靠販售資訊給各分店主而賺取獲利 .希望成為每個人的「家庭廚房」 .在異國工作 寫在卷末  未來世代對於「便利」的想像 結語 作者後記 未來世代對於「便利」的想像     2003年,我在韓國待了五年以後,回到日本。   帶著讓韓國7-11重生的經驗,這次是完全不同產業的Sugi藥局(スギ薬局),以及家電量販店Laox,邀請我

協助他們重振事業。   接著2009年,以擔任am/pm JAPAN社長的形式,再次回到便利超商產業。   am/pm JAPAN在2010年確定由Family Mart收購以後,我在老東家7-11的對手,Family Mart擔任商品部門總長,並兼任物流.品管部門總長。   回到我多年來的老家便利超商產業,我的感想是,關於便利超商,是一種可以用五感感受的產業。我的職務是常務執行董事。每天過著到分店巡視,吃便利超商的便當,協助開發各種商品的生活,生活上充滿刺激,過得非常開心。   在幾個國家、不同產業,與不同人共事的過程中,我深刻領悟到,任何工作沒有許多人的同心協力,便無法成事。  

 雖然在本書當中關於超市的經營我寫了相當多,但說實話我不能算是一個超市產業的人。我並不是對任何事都有十足的把握,甚至基本知識也不足。也經常向超市業界的專門人士請教,請求他們協助,才能克服各式各樣的困難。沒有借助他們的智慧,無法開發出這麼多樣化的商品與服務。   「聯盟」一詞有一陣子非常流行,我一直不習慣這個輕率的詞語,但這似乎是當今世道的主流,現在一部汽車沒有辦法全部由一間公司完成。   便利超商也是如此。與宅配服務公司、郵局、銀行、亞馬遜網路商城,以及各種不同產業合作「聯盟」,才發展成今天的形式。今後這股潮流只會繼續加速,不可能消失。   我在本書中詳述了我在韓國五年來的心得。   

剛到任時,對於當地的便利超商完全不如我想像,感到震驚、憤怒,到了今天,當時情景也變得令人懷念。隨著時間流轉,現在韓國的流通零售業當中,股價最高的不是百貨公司也不是量販店,而是便利超商。打開新聞查看與流通產業相關的新聞,最活躍的都落在便利超商產業。讓人感覺便利超商儼然是流通產業當中的王者。   前幾天讀到一則新聞讓我吃了一驚,是一則關於韓國便利超商便當急速成長的報導。過去只能賣得出2500韓元的便當,但這一兩年,也開始賣單價高達4000韓元的便當了,而且銷售量是過去的兩倍、三倍。   少子高齡化的社會背景下,單身生活的人變多,便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加上各家便利超商也致力於

研發美味的便當等等,種種因素加總在一起,回想起過去在韓國便利超商內淒慘的食物類產品,真的感概良多。   我所歸納出來的便利超商工作精髓,不用說,是養育我成長的7-11給予我的養分。但是說到底,在工作上不管是7-11、Family Mart還是其他品牌的便利超商都大同小異。甚至可以說,日本、韓國,以及其他國家也沒有不同。   有的,只有這份工作的本質。   這本書當中,我不厭其煩的說明便利超商是街上的「Solution Store——解決方案提供者」,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問題的解方(Solution),真的一點也沒有誇大,便利超商確實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   休閒時間的度過方式,食物的

選擇,郵局、宅配、銀行的功能等等,可以解決人們生活中的各種雜事,便利超商真的讓每個人的生活都更方便了。   一開始以時間的「便利性」為最大賣點的便利超商,接下來還會為人們提供哪些全新的「便利」服務呢?   我對於這份工作還有滿腔的熱情。

即期鮮食於固定時間折扣促銷對消費者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之影響-以F便利商店為例

為了解決超商過期食品可以吃嗎的問題,作者陳惠娟 這樣論述:

生活型態的改變,三餐在便利商店解決已經成為大部分現代人的日常,便利商店為了豐富貨架滿足消費者口味的多樣選擇,造成鮮食的訂購過剩,也造成鮮食報廢量激增,短效期的這類商品,時間一到,就需報廢,礙於法規不能轉贈。根據食藥署2016年統計,通路商的即食餐食類約1,644公噸的年報廢量,全球糧食目前處於不是不足而是不平衡的情況,在台灣糧食充裕到會有報廢的情況,通路業者急需解決引起外界埋怨浪費食物的食品大量報廢議題,F便利商店在2019年5月22日宣布推出「友善食光」,為貨架上的鮮食報廢做預防性的促銷活動。本研究旨在探討消費者對於便利商店推即將到期的鮮食,在固定時間以折扣方式銷售,消費者在環保意識下對促

銷時段即期鮮食的知覺價值、知覺品質、知覺風險與購買意願的關聯性;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會正向影響知覺價值、知覺品質;知覺價值、知覺品質會正向影響購買意願;環保意識對知覺風險有反向影響;知覺價值、知覺品質會正向影響購買意願;知覺風險反向影響購買意願。知覺價值、知覺品質於即期鮮食促銷認知與購買意願間有完全中介效果;知覺價值、知覺品質於環保意識與購買意願間有部分中介效果。整體而言,消費者對即期鮮食促銷比較在意知覺價值與知覺品質。

走一條利他的路:徐重仁的9堂共好見學課

為了解決超商過期食品可以吃嗎的問題,作者徐重仁,王家英 這樣論述:

流通教父累積3年、超過50場演講精髓筆記 市場沒有飽和 只有重分配 利他就是利己,共好創造多贏,善盈餘才是永續經營的強大引擎  吃虧的生意為什麼反而會賺錢?顧客的不便就是商機? 景氣慘淡,年輕人想創業,如何做別人不敢做的事? 如何找到不景氣下的隱形商機?   *不可思議的CP值:為何食材成本超過六成,法國餐廳還能賺錢?   *顧客賺就是店家賺:平價眼鏡店憑什麼可以大喊「超薄鏡片不加價」?   *麵包店變社區遊樂園:手工麵包比台灣還便宜,業績卻高出同行10倍!   *房仲店成活動中心:房仲業者「不務正業」,上班做義工,不景氣中照樣業績成長。   *小農救世主:日本零細農家的救世

主如何整合5000多戶農家、讓他們自己訂價並成功行銷、提高利潤?   *粉領族變漁船團隊CEO:日本OL帶領老村落的漁夫們以數位化管理漁獲、用Line做生意,竟掀起一場漁業革命?   *沒有收入照發薪水:岩手縣的醬油老鋪在311震災後如何以「讓員工生活下去最重要」的信念、大方聯合地方業者,激活地區生機,如今年營收上億!   *分享獨門技術更賺錢:為什麼日本美食「明太子」的發明人不申請專利,反而選擇把市場做大?   流通教父徐重仁深受日本企業Duskin創辦人駒井茂春的經營理念影響──「走一條自損的道路」──不去先想從顧客身上賺取更多,而是做好產品、服務,把員工和顧客都照顧好,讓企業所在的社區

、城市也一起繁榮,自然就會有利潤。這種「共好」的經營哲學,來自經營者的價值觀與使命感,不只是一種企業精神,而是切切實實可以據此獲利並讓企業長存的法門。      徐重仁以累積40餘年來的經營心法和閱讀經驗為「經」,以日本、台灣的企業或地方案例為「緯」,指引管理者、創業者要「逆市突圍」、翻身再生,必須具備的高效能情報管理能力、創新進化能力,以及如何與社會共好互利的大智慧思維──   【體驗為王:談實體商店無可取代的行銷魅力】   *e-shop與實體商店的交互集客:日本第一大美妝網站「@cosme store」,反而是實體商店的營收成長大幅超越電子商務?日本最大的DIY工具網路商店「DFO」,

竟回頭成立實體店強化展示功能,交互利用網購的庫存管理與實體店的品牌展示功能,成功建立特色?   *大鯨魚與小蝦米共生互利:山田電機善用自己的規模優勢,讓街角電器行(弱小的競爭者)加盟,既解決了合作方和顧客的需求,同時也帶來新的成長空間?   【庶民「懶經濟」:讓消費者感覺「用小錢過好生活」】   *日本的幸福企業、賺錢超有效率的星級餐廳:跨界才子坂本孝做別人不敢做的事,竟可以左手打造集客率多同業三倍的「俺の系列餐廳」,右手經營擁有上千家連鎖店的二手書店「Book.off」?他憑什麼靠著「讓利給顧客」,高喊「透過餐飲業對地區社會有所貢獻,希望讓全體員工身心物質都能得到幸福」就能成為賺錢超有效

率的企業?   *不怕價格戰的創新者:眼鏡界的平價時尚品牌JINS如何成功用創新概念販售眼鏡,並不斷領先業界、開發更符合現代人需求的機能性眼鏡,讓JINS不致陷入價格戰的泥沼,甚至進軍海外市場?   【P to C時代:真正的「地方創生」,由民間自行翻轉!】   *小市場立大功:萩海濱市場只是區區地方魚市場,販賣商品有八成是本地物產,但它卻為當地再創上百個工作機會,並透過料理教室、跟NHK電視合作等經營手法,使賣場坪效翻兩番!   *小農的救世主:「日本零細農家救世主」、Farm Do創辦人岩井雅之如何整合五千戶地方小農,讓他們提升市場價值?愛媛縣今治市的農協(類似台灣農會),竟甘願放棄

抽成30%的上架費,只收低額手續費,卻成功幫助小農流通產品,也成為日本最成功的農會!   *日本最窮的縣,變身栗子之鄉:高知縣曾經是日本數一數二窮的縣,當地人梅原真卻放棄歐美高薪環境,回故鄉推動「山地再生」,帶動栗子種植及加工產業,創造2500萬日圓的年產值,他證明了「鄉下地方不是什麼都沒有」,沒人要的東西也可以變成寶藏!   【善盈餘:問題不在有沒有捐錢,在能否得到尊敬!】   *廢棄小學蓋工廠,海嘯後老鋪重生:有二百年歷史的岩手縣醬油老鋪「八木澤商店」,在311年海嘯時房屋和工廠全毀,但災後即使暫時沒有營收也堅持不裁員,看第九代傳人如何用「感動人心的能力」絕地重生、無私結合當地業者一起

再生?   *解決社會問題、高齡照護商機:從德島縣出發的「貨車超市」發明者「篤志丸」,從服務老人村莊出發,竟然成為日本最厲害的「移動柑仔店」,單月營業額高達1.2億日圓!證明細碎的市場空隙,是追求效率化、規模化的商業模式填補不了。這些既是社會問題,也是商機!   【談食安:懂得食育,才有食安】   *超市當領頭羊:日本超市Sanyone為什麼寧可節省廣告成本,也要以低價回饋給消費者、成為為消費者守護食安的通路典範?山梨縣的Ichiyama超市,是只有十二家店的地方超市,只為了實踐「以美味及健康為前提」,竟可開發出五十種以上的減醣、無添加物的食品,累積四百多項自有品牌商品!   *回饋越多

,賺越多:Lawson便利商店嘗試將回收的便當重新分類料理後,供應給低收入戶或遊民;英國則有專門銷售過期品的超市?   *為食物說故事:一年可以賣出三萬多套的「水之顏色」蔬果蠟筆,產品開發的機緣竟是青森縣年輕媽媽木村尚子不忍上百萬噸的報廢食物被浪費?全聯推出的「老鷹紅豆」不只是為公益盡心,回歸商業面更是成功行銷、帶動銷售;此外更因為開辦「親農學堂」,與一百多位小農合作建立產銷平台──透過說故事的方法讓消費者了解食物來源,才能創造食安正循環,達到農友與消費者雙贏的局面。 名人推薦   全家便利商店會長/潘進丁   全聯福利中心董事長/林敏雄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   奧美大中華區

副董事長暨WPP台灣區董事長/莊淑芬   好樣集團執行長/Grace WANG   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   濕地創意實驗基地總經理/林弘全   掌生穀粒創辦人/程昀儀   uitox全球電子商務集團 董事長/謝振豊   (以下按照筆畫順序)   你有創新的自信,企圖從大企業夾縫中突圍,但你有「先讓利」的氣魄嗎?   這本書的題目,讓人眼睛一亮!古有明訓:損人不利己。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人人身體力行,走在一條損己而利他的康莊大道上,世界是否變得更美好? 在當今全球品牌行銷以行動為主的大趨勢下,66個日本案例就是最佳明證!──奧美大中華區副董事長暨WPP台灣區董事長莊淑芬   在流通市場上

,重仁教父是台灣難得ㄧ見,擁有獨到的觀察力和見解力的實踐家。   人類最有價值部分即是創意無限,打破僵化的思維,勇敢開創全新的道路。長期觀察日本民間社會企業的經營,他以敏銳的眼光、細膩的剖析,挖掘出日本先進企業,獨特、利他、融入生活的創新活化力量。   《走ㄧ條利他的路》遇見重仁教父,是讓自我視野擴大延伸,啟動新思維的絕佳道路!──好樣集團執行長 Grace WANG   知識的高牆容易跨越了,資訊的防護罩已經開放了,「生意」的基本盤不僅是千年不變的供給與需求關係,未來還必須有從「為人著想」出發的各種創新服務意念。生意不是一盤算計,生意是一種設計!設計出生生不息的方法、需求和美好生活的可能。

若從自損可以產生出眾利,這就是未來人類需要的生意。──掌生穀粒創辦人 程昀儀   業者最主要的戰場不是與同業的競爭,而是本身成就的慾望與真正消費者價值之間的糾結拔河。唯有摒棄自己的固執,降低自己的貪婪,才能真正從消費者的立場出發,以客為尊同客變化,提供每個當時最貼切的服務而長久。──uitox全球電子商務集團 董事長謝振豊

剩食之研究—以社區大學烹飪教學為例

為了解決超商過期食品可以吃嗎的問題,作者張翡珊 這樣論述: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FAO)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3億噸食物在整個食品供應鏈中被丟棄或浪費,佔糧食供應給消費者數量的3分之1,全球出現嚴重糧食失衡的狀態,這些被浪費的量足夠解決30億人的飢餓問題。回看台灣本地, 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為期14個月期間,超市、量販店申報的廢棄食品達到6630噸,等於平均每個月有超過500噸剩食變成廚餘。2018,全台300位便利商店加盟主更集結送出陳情書,指出一間超商平均每天報廢2000元剩食,若以全台1萬間門市估算,等於每年高達70億

元!(商周.COM,2019) 。2019年1月全台廚餘回收量超過46,969萬噸,(環保署環境資料庫,2017)。本研究推廣剩食從家中做起,研究方法:採用訪談、觀察研究對剩食認知。再觀察研究對象是否因不了解製造日期或不當採買而產生家中存貨量而造成家中剩食。再設計檢核表讓學員很清楚而詳細的記錄紙上。養成連續性和持續性的習慣進而影響周圍的親朋好友。推動食農教育,藉由社區大學烹飪課程教導學員剩食觀念與剩食變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