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服務廠商評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資安規劃服務也說明:近年來資安事件頻傳,盟立自成立資安服務部門後,除了協助客戶在基礎架構的規劃 ... 目前已通過ISO27001稽核認證,正朝向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資安服務廠商評鑑努力。

國防大學 網路安全碩士班 翁 旭 谷所指導 陳宏銘的 資訊安全稽核之研究- 以國軍某單位為例 (2021),提出資安服務廠商評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資訊安全稽核、第三方資安公司、績效誘因。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李大中所指導 徐立中的 台灣「資安防護鐵三角」的運作分析(2016 - 2020年) (2019),提出因為有 網路安全、資安防護鐵三角、資安治理、資安戰略、戰略研究途徑的重點而找出了 資安服務廠商評鑑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華電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則補充:提供入侵防護(IPS)、DDoS進階防護、網頁弱點掃描、網頁掛馬檢測、網站個資檢測、企業上網內容過濾、安全評估(滲透測試)、SOC資安委外等資訊安全相關服務。 智慧型網路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資安服務廠商評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資訊安全稽核之研究- 以國軍某單位為例

為了解決資安服務廠商評鑑的問題,作者陳宏銘 這樣論述:

近年來受惠於虛實整合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發展之賜,各個階層的資料中心或資訊機房因應而生,這些設備負責提供各種的資料存取與應用服務,而相對系統的安全性亦相形受人重視,維護其安全性,關鍵在於定期與有效地執行「資安稽核」。資安稽核區分為自我稽核、上級對下級稽核及由「第三方資安公司」實施認證稽核,其中以「第三方資安公司」花費預算最多但也要求標準最高,囿於單位內有限的預算,是否要由「第三方資安公司」實施認證稽核,成為一個難以取捨的問題。因此,需藉由一個「資安稽核決策評估模型」,以分析或評估是否要委由第三方資安公司執行「資訊安全稽核」。另稽核人員在執行資安稽核時,如何訂定一

套有效的激勵機制,促使稽核人員有效地執行稽核,亦為要應面對的課題。面對這個課題,組織需有一套完善的「工作管控」或「激勵稽核」理論,才能有效確保組織的資安管理效能。

台灣「資安防護鐵三角」的運作分析(2016 - 2020年)

為了解決資安服務廠商評鑑的問題,作者徐立中 這樣論述:

本論文從「資安即國安」《國家資通安全戰略報告》衍伸,以戰略研究途徑分析蔡政府時期,「資安防護鐵三角」機制的運作。2010、2011年形成跨府院的國家資通安全機制組織架構,國家安全會議資通安全指導小組下設置「網際防禦」、「外館網際防禦」及「網情蒐集」3大體系,連結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下設置的「網際防護」、「網際犯罪偵查」2大體系。現在將通傳會納入進資安防護體系,即是「資安鐵三角」防護體系。總結三者的權責,國安會負責資安政策決策的是諮詢委員和資通安全小組,資安辦不是決策單位,而是政策計畫研擬、行政幕僚,要與資安處協同作業;行政院資安處負責的業務可說是包羅萬象,排除國安辦之工作議題、另有做規定或

是某部會的業務範圍以外都可以是其工作範圍;通傳會除了規格外,還負有督辦通訊傳播領域之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等管制的責任。經過:2016年券商集體受DDoS攻擊勒索、2019年《關注31條》網站域名被沒入、銓敘部個資外洩,三個案例分析,資安辦、資安處到通傳會「三位一體」的合作模式,已經彰顯台灣資安防護鐵三角的運作默契。政府將通傳會納入資安防衛體系發揮了功效,各團隊合作,讓資安事件處理更快速、有效、全面。 此外,構成「資安防護鐵三角」的三個機關並不是平等的關係,而有著上下之別的層級性。大致上,國安權責單位——國家資通安全辦公室,位處上層位階;資安權責單位——行政院資通安全處,位處中層位階;通安權責單

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位處底層位階。並另外得到三個啟示。第一,性質上「資安防護鐵三角」是否更像是一個「立體」的「戰略金字塔」?戰略金字塔對應到「資安防護鐵三角」,資安辦為金字塔的頂點,是總體戰略的階層;資安處是分類戰略的階層;通傳會是運作戰略的階層。第二,借用歐洲學者Sergei Boeke對國家網路危機管理的分類架構,依照「協調整體資安政策」、「協調一般(戰爭以外)危機處理」、「主要的公部門CERTs」、「資訊能力」、「網路活動監控」、「與情報單位關係」,六個因素來推論網路模式。得出:台灣的資安治理模式屬於網路管理者。第三,應正式從「資安防護」邁向「資安防禦」兩者有著思維上的差異。防護相

對上是被動、靜態的,在有事件發生時才進行相關處理;防禦則將攻擊者列入考慮,有著動態、主動的思維,並提升至戰爭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