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豆腐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信傑寫的 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 和支流有限公司/企畫團隊的 IN新竹:新竹市在地設計ING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竹東區景點》頭前溪豆腐岩。IG打卡熱門景點之一 - Emily ...也說明:上一篇我們走訪陽光國小之後, 下一站我們來到豆腐岩, 是IG打卡的熱門景點之一, 現在正值炎炎夏天的酷熱天氣, 我們家小朋友也想往海裡、溪邊玩水, 但是這是小朋友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啟明出版 和行人所出版 。

華梵大學 美術學系碩士班 聶蕙雲所指導 黃東墉的 學古知今:論繪畫技法之承與變 -黃東墉水墨創作論述 (2019),提出豆腐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皴法、點染、傳統繪畫、現代水墨、當代水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 黃宏斌所指導 林彥慈的 拱型固床工之沖刷機制探討 (2019),提出因為有 拱型固床工、沖刷坑、水槽試驗、SRH2D、安定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豆腐岩的解答。

最後網站【豆腐岩】 超療癒系的網美IG 瘋傳景點,搭配芒草片片的新竹 ...則補充:新竹最進超夯的IG網美景點, 是位於頭前溪的豆腐岩豆腐岩其實不算是一個天然的景觀反而是隆恩攔河堰下游為了怕水沖刷長期侵蝕河床而特地設置的消波塊因為頭前溪豆腐岩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豆腐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

為了解決豆腐岩的問題,作者陳信傑 這樣論述:

九〇新生代電玩小說家──陳信傑首部短篇小說選集 在這個電玩國度比真實人生還寫實的世界, 唯有欲望是誠實的出口。   …………隨書附…………   ☆精美「柴貓+人+大翅鯨探索的旅程」雙面書衣海報☆   台灣第一本以『電玩遊戲』混合『情慾探索』的小說集   作者陳信傑以其電玩成長背景,開闢了六條探索的路徑。   跟著他和柴貓,我們一起搭乘著大翅鯨,前進最暗黑的欲望之地。   綿密入骨文字+宅文化引用   寫活了現代人的卑微欲求   小說家陳信傑是台灣各大文學獎的常勝軍,作品多以搶眼的電玩主題、綿密入骨的生活細節書寫、神來一筆的宅文化運用,寫活了現代人面對情感和欲望不夠誠實的失落和卑微。

吳明益老師讚譽其小說有一股通俗性。彷彿文字可以寫進每個人的生活,點亮了誠實面對自我情欲的臉。   活著的日子都是虛假   熱烈欲求讓一切真實   本書以『電玩元素』打造這個現今已被電玩語言入侵的現代人的內在精神世界,與感情關係的各種沉溺、失落的現代人間生活。作者用細膩的書寫,將生活周圍的一切吞入化為文字的養分又吐出,證明我們曾經那樣活著,也在其中努力過尋找自己誠實的出口。小說寫是作者自身或看見的切片故事,但是我們都在他的故事裡,誠實面對了自己的無聊人生,以及最赤裸、無防備的內心模樣。   降生電動間的小說家   電玩議題為創作金斧頭   陳信傑出生在經營電玩間為主業的家庭,在電動機組、遊戲

樂音、玩樂呼喊聲中長大,充滿電幻風格的日常成為他探索人生和創作的泉源,素有電玩小說家之稱。以〈柴貓、夢的遊艇和德魯伊〉一小說獲得了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好評不斷,此外,其他小說作品,也獲得了台北市青少年文學獎、後山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東華奇萊文學獎等。   關於本書   六條虛實交錯在生活日常以及電玩世界的探索路徑:   一隻貓,一名嬰兒,一條道路,一座城,一朵白雲,一種流浪的情境。   點擊路徑,進入故事的開端,任由愛和欲望帶著我們一起移動。   ► ► ►一隻貓   〈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   當心靈和現實合一,找到夢中的德魯伊,便可找到愛?   這是一個探索的故事:故事中的我在便

利商店的大夜班工作,下了班在家裡著迷電玩遊戲。一天,物流貨車上下來的一位男生。他自我介紹和他的興趣,完全和我電玩的世界相通。當現實和虛構的世界交錯,我該相信哪一個?   ► ► ►一名嬰兒   〈峻堯與明尉〉   初戀把一切都搞砸,但也讓愛包容了一切,讓人看見愛的能力。   這是一個初戀的愛情故事。故事中兩個男孩一名女孩是高中好友,三人形影不離。一天,女孩懷孕了,單純的高中友誼也正式結束。男孩說,如果不能和最要好、最鍾愛的男孩在一起,那麼讓他的女友懷上我們共同的孩子,將來再愛上他的孩子,應該也是一種愛的選擇。   ► ► ►一條道路   〈道路規劃〉   內心的道路是一條前往相愛的路程。

  我來到高雄市為電影公司勘景,我才發現這座島嶼上的道路設計,簡直貧困到讓人們無法彼此相愛。於是我開始了關於高雄市的交通願景。我深刻的感受到,道路規劃一如愛情,如果你一開始就把一個人的內心道路想錯了,你將永遠抵達不了你想去的地方。   ► ► ►一座城   〈子城〉   渴望,是一條流在體內的河。   丈夫和我今年已經三十二歲了,一直沒有小孩讓我感到焦慮。直到我和大學的男生同學偶遇,一起去了溪邊的豆腐岩。一個月之後,我的月經遲來,確定懷孕了⋯⋯   ► ► ►一朵白雲   〈雲蹤〉   愛與它的遊戲間:在深淵的最深處,我接住了自己。   我小的時候,家裡是開電動間的,有記憶以來,我

的生活就被電玩的一切環繞。或許該這麼說,我喜歡的都是由此開端。讓我來告訴你,關於我的生長故事,一個只有電動間裡才會發生的人間遊戲的故事。   ► ► ►一種流浪   〈愛索離群〉   人遠走他鄉,都是為了獨自呵護著心中的那份愛。   小谷收到區公所寄來的掛號信,他成為了社會安全保護網的關懷對象。就這樣他住進了寧園,那裡的房內音響系統比照電影院設計,小谷在那裡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夢中,他回到了高中,他那短暫二十五年的人生中,最光輝的一段時光。   ► ► ►BONUS:提供祕密路徑,手機掃瞄後,帶你走進另一個世界。 本書特色   ★主題獨特:首部以電玩、遊戲作為故事角色們交流情感的探索場

域,作者試圖在如今已虛實融合的世界中,以文字讓讀者重新誠實面對自己和真實的欲望。   ★揉合魔幻場設和情感詩意,一本集結電玩遊戲主題和同志文學的小說集:在聲光電幻的遊戲架構中誕生的故事,自由的切換了通俗而易感的文學劇情收服了每個人的眼睛。正式將特殊議題的小說,引入大眾文學小說的世界。   ★精緻、療癒的封面插圖:封面邀請知名插畫manual_for_all繪製精美插圖,以一幅巨大而溫柔的大翅鯨載著一名男孩和柴色的貓前進,以強烈的主視覺做為本書故事的入口,引領讀者進入故事的世界。 名人推薦   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專文推薦   李桐豪(作家)、王聰威(小說家)、

孫梓評(作家)、吳芬(詩人)   黃信堯(導演)、聞天祥(影評人)、王鐘銘(同運工作者)   ——重磅強推 好評不間斷   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信傑這一代的部分人,比我那個世代(X世代)更是從遊戲裡痛苦、失望、歡樂與成長;他們在遊戲裡性啟蒙、體悟生存哲理,未來也可能在遊戲裡建立政治觀、人生觀或世界觀。   信傑家裡就是開設「電動間」的,但不是每個在電動間長大的孩子最後會在其中體悟到某個族群獨特的生命觀;信傑也很常在報告或公開的Meeting裡談到自己對情慾的掙扎,透過出版社專業編輯的協助,這似乎就是這本《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的「型」——電玩世代的某種生命觀點

,以及情慾掙扎過程裡給自己靈魂的暫時交待。對我這樣漸漸年長,已經看不清未來的資深讀者來說,我認為它確實從自身經驗,指向「自身以外的經驗」,是一部帶著誠意思考的作品。   李桐豪(作家)——   編輯要我寫一段推薦短語,我想,沒有什麼比這本小說的文字更能夠自我推薦:不如用〈雲蹤〉的開頭作為推薦:   研究所的學長曾經告訴我一個寫作祕訣:「你玩什麼就會寫出什麼。」這句話有如學長用他不可知,但據我主觀認定又大又粗的肉棒敲在我頭上一樣,達到當頭棒喝的效果(畢竟又細又小的棒子敲起來肯定沒什麼感覺)。不過遺憾的是,就算我對學長有那種的那樣的方面的想法,學長對我當、頭、肉、棒、喝這樣的好事卻從未發生過。

  這段文字其實差不多就是我對整本小說的感受,文字簡潔而生猛,奇思妙想,腦洞大開,玩什麼,就寫出什麼。你真的,真的,是沒在害怕的啊。祝福你,也祝福這本小說,最後,「我必須保護大自然。」「對,大自然很重要。」   吳芬(詩人)——   「題材新穎、别致,每一則故事都是短小精悍。我一直理解「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透過陳信傑的字裡行間,我更加確信這一點,且無論現實、遊戲,同性戀或者異性戀。」   王聰威(小說家)——   「避免了同志小說過度的悲情,也不在乎意識型態的正確描寫,是可以輕鬆閱讀,讓人十分愉快的作品。〈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光從題目上來說,就像是讓人想展讀的廣告標題,既

文青又商業,而雖然內核用了父親過世這麼沉重的主題,但整體而言非常浪漫唯美,例如大趐鯨的出場,立刻讓人腦中一片碧海藍天,於是全作像是兑了水而變得更甜的威士忌,降低了酒精濃度,卻更芬芳容易入口。」   王鐘銘(同運工作者)——   很喜歡小說中帶到工作的描述,讓人感覺到這是一個認真生活的作者,能隨時隨地張開眼睛打開耳朵,把周圍的一切吞進去然後變成創作的養分,不管是他實際上做過這樣的打工或者是收集資料而來,顯示他掌握細節的能力很強。   如果我有能力寫小說,這就是我想寫的作品。

豆腐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為何波爾先生不能去台積電上班?
.
.
.
.
.
.
.
.
.
.
因為他拿釣竿
.
.
.
.
.
.
.
.
拿掉肝

學古知今:論繪畫技法之承與變 -黃東墉水墨創作論述

為了解決豆腐岩的問題,作者黃東墉 這樣論述:

北宋蘇東坡(1036-1101)作於元祐二年<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ㄧ詩: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邊鸞雀寫生,趙昌花傳神。何如此兩幅,疎淡含精匀。誰言一點紅,解寄無邊春。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非常明確評論了書畫如果僅以像與不像來作單一標準時,那思惟不也和孩童一般幼稚可笑嗎?中國傳統之詩書畫本是專注於清新有味,不落俗套,講求自然和諧,以傳神精到為最高目標。創作的準則,皆以「意」為中心,由「意在筆先」、「我書意造本無法」到「意境」的歷史、意識之衍變。陳其寬(1921-2007)於其現當代水墨所強調的「意眼」又如何去看待與古代相通或相異的意識感受?中國傳統山水首重「勾、皴

、擦、點、染」的技法純熟,但承轉到現當代水墨的現代創新技法發展,那怕無筆無墨,也能即興盡情揮灑,創作精彩作品,令人讚歎不已。中國傳統繪畫在精神的陶冶和靜思,以及反省與昇華的提煉,到廿世紀講究個人獨創的年代,再引發廿一世紀當代藝術水墨的大融合性,其無心、無我性卻混搭了西方唯我獨一的表現主義,甚至是夢幻的超現實。達到天然自成且又創意無限,中國傳統繪畫美學與現代水墨的創作理論近乎是不謀而合。其中差異僅在於東西方人文內涵的思考邏輯有別而已。臺師大袁金塔(1949~)於1982年出版之「中西繪畫構圖的比較研究」中,以為中西繪畫構圖的相異點主要有二項,一、自然環境二、人文思想。因中國是大陸農業國,平原土地

大,心胸自然和諧寬廣,有其渾然天成養成的秩序圓滿性。西方多為海島型國家,人們長久與自然海洋環境抗衡對立,因而造成了對科學知識的追求及邏輯推理個性,有其本質上感性和理性的差異。另東方中國文化的本質以人生哲學為根基,發展出心學文化,形成了書畫的重「意」本質。而西方歐美文化則是以自然科學為骨幹,繪畫重「實」本質,乃為知性的,講求認知,理解和分析架構。胡適(1891-1962)先生於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提出要「分清傳統文化中的精粹與糟粕,去蕪存菁,再造新的文明。」同時,提出了「歷史的觀念」、「疑古的態度」、「系统的研究」、「整理」四個方法來施行。其原ロ號乃是「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今

日,余將之轉化為繪畫的技法與思維,期能學古而知今,於繪畫技法的繼承與變格創新中,找到一條現代人的水墨發展之路。

IN新竹:新竹市在地設計ING

為了解決豆腐岩的問題,作者支流有限公司/企畫團隊 這樣論述:

  ●    第一本從產業出發,結合旅遊、文化、生活的城市產物誌   ●    補充「2020台灣設計展—新竹。人來風」,收錄九項有趣新竹市在地設計!   ●    實地走訪、記錄新竹市正在進行中的在地設計,不論種類、不論內用外帶、不論身體用的或眼睛看的,最豐富在地設計盡收眼底。   讓產業更貼近生活,所有人都想看的地方產業紀錄!   封面故事--新竹市在地設計ING   說起「設計」(design)的定義,大家會覺得是什麼呢?「設計」這個詞源自拉丁文 的designare,原意為構想、計畫。但它的範疇甚廣,除了人們普遍認知的繪畫、視覺傳達、工藝、建築等之外,「設計」的內容與定義,始終會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思潮的演變而有所變化。   這也就是台灣每年都舉辦「台灣設計展」的用意,藉由每年對「設計」的內容與定義的重新思考、推進與翻新,我們得以更加了解現今對「設計」的定義,並以此更加豐富我們日常生活的品質與內涵。   那麼,現在我們若將「設計」放到新竹市來看,提到新竹市的設計,你會馬上聯想到什麼呢?是圓環的迎曦門,還是近期剛開幕的動物園?對在地傳統比較有感覺的人,或許還會馬上想到中央路的老建築。   不用說,這些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新竹市設計。但新竹市的設計只有這些嗎?當然不止!十月初將正式展開的「台灣設計展」,將以「Check in 新竹」為主題,從數位科技、城市設計、都市創新和

生活產業等多方面向切入,對設計議題進行多元的解鎖。   在本次IN新竹的特輯中,我們將從三個面向――「在地新設計」、「逆齡城市新玩法」、「人與自然新連結」出發,透過九個與新竹市市民生活結合的有趣設計,來擴充「設計」的定義,打開我們對「設計」的想像。「在地新設計」主要挖掘以在地元素為素材,開發出新產品的設計;「逆齡城市新玩法」主要介紹以新的概念或方式,把人帶進老城三百多年歷史的設計;「人與自然新連結」則是找出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讓新竹市變得更為宜居的設計。從這九個現在進行式的有趣的設計,不僅可對即將現身新竹市的台灣設計展做出延伸或補充,更可看看到設計的潛在力量。   現在,請大家翻開下一

頁,與我們一起閱讀「新竹在地設計ING」吧。絕對值得一看!   ★ 除了台灣設計展之外,不容錯過的新竹市在地設計大公開!   ★ 特別收錄:圍繞2020台灣設計展展場周邊的單車小旅行路線!   作者簡介 支流有限公司/企畫團隊   在行人出版社多個工藝產品與活動的「支流計畫」之後,我們新成立了一家獨立公司「支流」。   稱為「支流」,一方面因為我們是一條從「出版」岔出來的「支路」,以內容為原點,規劃出版之外的各種事情;另一方面,我們覺得主流之外,總是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風景,而這些支流景緻,總是吸引我們逗留。   離開台灣的大都市,會感受到很不同的氛圍:不只是更寬的天空、低矮的房子

,還可能會遇到特殊的工藝,以及它背後的人與生活。我們覺得,這些看來稀鬆平常的芝麻類事物,有機會成為我們重新思考生命的起點。   無論從環境或經濟發展的角度,以「消費」為運作核心的生活方式已經走進很深的瓶頸。「日本地方創生」的政策中給了我們一些靈感,讓我們想要藉著「工藝」串起「地方」與「都市」的人們:讓都市人帶著各種創意來到地方,讓地方帶著工藝與其背後的生活模式來到都市。   因此,我們的地方企劃永遠都是一枚兩面銅板,一面是幫忙發展地方工藝,另一面是把創意人才帶入地方。前者希望振興台灣微弱的工藝傳統,讓師傅獲得尊嚴,讓技術能夠延續;後者希望促成更多建立在「兩地生活」的「斜槓人生」,因而讓我們

有機會走出不同一般的生活軌跡,能有個更開心有趣的生命。然後,我們一起把這枚銅板丟入稱為「未來」的扭蛋機裡頭,希望能滾出一個對人類更好的文明。   新竹市在地設計ING ● 專題產業 在地新設計:在地新素材  創造新產品 糸赤的織品設計──編織豆腐岩,在地密密縫 圓點.設計的布品設計──好神顯神威,國際揚好神 纖碧爾酒廠的風味設計──在地就是風味,創新就是產值 逆齡城市新玩法:老城更青春  朝氣更昂揚 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的公共建築設計──古蹟「心」活力,市民享空間 東門REC&LIVE的東門市場環境劇場設計──老市場,新展現 見域的新竹城事導覽設計──先走田調,再做路線 人與自然新連

結:友善環境  永續經營 綠谷沙拉生菜園的水耕農業設計──人、種植與環境的友善新關係 竹蜻蜓綠市集的親子共學活動設計──永續經營腳下的土地 環藝工程的汀甫圳景觀設計──設計引導出的「步行城市」 訪調幕後花絮 精彩大公開 ● 白目貓的設計大講堂 ● 市場大調查 新竹市設計大發現! ● 風格旅遊 舊城區探索計劃 ● 產業直擊 牛埔路上的隱形冠軍:專訪相如製鞋企業(KEYMAN) ● 新竹市新鮮事 新店面、新服務、新產品 ● 路上觀察學 中華路二段的窗花全紀錄:點綴舊城區的窗邊風景 ● 跨界交流 追火車的風城男孩:City Boys IN 新竹 ● 創業大哉問 台灣茶的推廣家、特色

獨立飲料店的年輕經營者 清大商圈「飲川」手搖飲料店 ● 主題書訊 近期暢銷商業書五選:丟掉你的舊觀念!新時代必讀!   編輯室報告   「2020台灣設計展」將在10月1月起,於我們新竹市盛大舉行。這次我們將把整個城市都變成展場,以「Check in新竹――人來風」為主題,從「科技產業」、「循環經濟」、「生活產業」三大策展主題面向,呈現出新竹市如何從過去的產業展覽型態,轉型到生活體驗型態。我們嘗試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現生硬的產業內容,並透過設計思考、大眾互動參與模式,啟發民眾對科技、社會、生活模式改變的思考,讓更多人感受到風城的魅力。不過,我們新竹市實在有太多精采的設計巧思,無法通通在展

覽中登場,免不了有遺珠之憾。為此,在本期的「新竹市在地設計ING」專題中,我們將從「在地新設計」、「逆齡城市新玩法」、「人與土地新連結」這三個面向出發,補充一些新竹市的在地設計。不管是設計展中的展覽策劃,或是本期的在地設計補充,都在在證明了我們新竹市毫無疑問是一個兼具設計力與實踐美學的設計之都。展覽期間,歡迎各位攜家帶眷來展場一遊喔。相信各位看了之後,會發自內心地發出讚嘆,覺得「哇,我們新竹市真是超棒的!」   題產業-新竹市在地設計ING糸赤的織品設計──編織豆腐岩,在地密密縫糸赤織品工作室 薛珮妤對手工藝一往情深,有感於「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便在2016年於新竹市成立糸

赤,主打手工編織帽款。豆腐岩帽原本主要是為了參加日本川越的一個台日作品交流展,當時,主辦方希望薛珮妤以台灣作為主題,做出一些新穎有趣的作品。她便想以台灣的山海為素材,並在發想的過程中,聯想到頭前溪的周邊地景,即具有立體感的豆腐岩,從而設計出以豆腐岩作為意象的帽款。精密謹慎的鉤針針法豆腐岩是方型的,岩石之間有溪水沖刷所形成的溝槽。因此,在編織豆腐岩帽時,要找出弧度,做出溝槽,尤為困難。鉤針的版型也沒有一個模子,完全得靠編織的那個當下,費心計算針法。下鉤針時,也必須格外小心翼翼。配色更是精心設計,薛珮妤出身美術系,她運用自己對色彩的敏感度,在帽子上玩起顏色遊戲。糸赤織品工作室  從手工藝品上得到的

療癒與成就,讓薛珮妤堅持經營糸赤。目前,糸赤在亞洲設計電商Pinkoi的網路商店上,是廣受好評的店家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的公共建築設計──古蹟「心」活力 ,市民享空間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 負責人 邱文傑建築師邱文傑在2000年以「新竹之心―東門城廣場美化工程」,在業界創下口碑,還勇奪「2000台灣建築首獎」與「第二屆遠東建築獎傑出建築設計」兩項大獎。不過,這並未讓他停止對新竹之心的思考。20年後,自己的作品自己改,現在他正以「減法」的方式,改造自己以前的設計!1.2.新竹之心的兩次改造1999年時,邱文傑對東門城廣場美化工程的願景,是在體現一座現代都市中的古蹟,如何在保存「古」的同時,又能融合其周

圍的「新」,讓古蹟成為市民生活中可親的一部分。這在當時是罕見的思考。不過,現在的邱文傑卻認為當年的自己太年輕,比較英雄主義,還是給新竹之心太多「加法」。因此,在這次的環境改善工程中,他要把廣場打開,把更多的空間還給市民。他拆掉了東門城內很多東西,拓寬周邊的人行道,還設置了無障礙空間,讓市民可在新竹之心周邊安全、舒適地漫步。3.新竹之心20年前的改造,把年輕人吸引進東門城,他們在那裡辦活動、開演唱會、跳街舞,讓古蹟充滿了年輕朝氣。20年後的改造,邱文傑更多地考量到年輕人的需求,他填平凹凸的地面,以不鏽鋼包覆地下道,更讓大鏡面成為藝文表演與練習空間。現在的新竹之心將能容納更多愛唱跳的年輕人,風城版

防彈少年團或許就誕生於此喔。 

拱型固床工之沖刷機制探討

為了解決豆腐岩的問題,作者林彥慈 這樣論述:

近年來因空拍機(UAV)的盛行,工程構造物也漸漸被要求應兼顧視覺上的美觀效果,因此各種創新型、拱型,或是複合式的固床工便應運而生,拱型固床工雖有許多優點,可導正流心、營造多元流況的棲地環境,及增加河川的溶氧量等,但其特殊形狀對下游產生的沖刷情形卻少有相關的研究探討,故本研究將針對不同的拱型固床工,深入探討其水理現象,及所造成之沖淤情形。本研究將試驗渠槽佈置成上游坡度為2.7%,下游為水平渠道,並製作直線型、上拱型、下拱型、雙上拱型、雙下拱型,及上拱型且具低水河槽等六種固床工模型,變換0.0045cms~0.0178cms共七種流量,透過水槽試驗成果與SRH2D模擬結果,探討在河道中建置不同型

式的固床工,其水理現象、沖刷深度、沖刷坑縱剖面之變化,及其下游的沖淤分布情況;此外,更進一步變換直線型固床工之高度,探討流量、堰高與最大沖刷深度之關係;另綜合固床工安定分析,以及受水流作用後,其應力、力矩、位移等分析成果,可得到結論茲分述如下:1.水流流經直線型固床工,會呈均勻分布;流經上拱型會趨向渠道中心;流經下拱型會往兩岸偏折;流經上拱型且具低水河槽之固床工,其流量集中於渠道中心的現象會更明顯;流經雙上拱型會趨向兩個拱頂;流經雙下拱型,則會偏向兩岸及渠道中心。且沖刷坑之發展與上述水流之流向有相同的趨勢。2.水流沖擊力與流量之關係有一頂峰值,此時水流沖擊力最大,然因本試驗之固床工較低矮,僅0

.045m,且下游為水平渠道,故當流量再增加時,尾水深增加使上下游水位差減小,以致水流沖擊力亦逐漸減小。3.直線型固床工的沖刷深度呈均勻分布,並以此作為對照組,進行各型式固床工之最大沖刷深度量化,得知上拱型在中心深了1.3%,兩岸淺了40%;下拱型在中心淺了66.9%,兩岸淺了26.7%,因頂峰值所對應之流量不同的緣故;上拱型且具低水河槽,中心深了27.2%,兩岸則淺了43.3%;雙上拱型在中心淺約27.2%,兩岸淺約33.3%,拱頂部分則深了8.6%;雙下拱型在中心淺了10.6%,兩岸深了10%,拱頂則是淺約39.7%。4.試驗結果中,在堰高為0.045m時,最大沖刷深度與流量之關係亦有一頂

峰值,當流量小於此峰值對應之流量,最大沖刷深度與流量呈正相關,此時堰前水深與固床工高度之比值小於等於1.73倍;反之,流量大於此峰值對應流量,當流量漸增時,因下游為水平渠道,且堰高較低矮,以致尾水深越深,跌水落差反而漸小,造成最大沖刷深度呈下降的趨勢,此時堰前水深與固床工高度之比值則大於1.73倍。在SRH2D模擬結果中,因堰高較高,故最大沖刷深度隨流量增加而增加。但整體來說,流量越大,沖刷量體仍會越多。5.本研究認為上拱型與上拱型且具低水河槽之固床工較適合建置在直線河段,原因條列如下: (1)可有效導正流心,防止岸坡淘刷。 (2)可營造緩流、急流、淺灘、深潭等多樣化流況與環境,以提供生物

棲息、運動、覓食,甚至上溯。 (3)可增加枯水期水位,兼顧水域生態。 (4)可利用拱的特性將水流作用力橫向傳遞至兩岸,結構較為穩固。6.最大沖刷深度與固床工高度呈正比,且除了0.045m之堰高外,最大沖刷深度亦會與流量呈正比,因堰高越高,固床工受到下游尾水深的影響越小。此外,本研究經迴歸分析可求得直線型固床工之最大沖刷深度的經驗公式為:ε/H=5.174〖(q^2/(gH^3 ))〗^0.223 (R^2=0.98)其中,ε為最大沖刷深度(m),H為固床工高度(m),q為單寬流量(cms/m),g為重力加速度(m/s^2)。另,該公式的適用範圍為渠槽寬度1m,水深介於0.005m

至0.07m間,上游坡度為0.027且下游為水平渠道,泥砂容重為2.65t/m^3,泥砂粒徑d50為1.15mm,單寬流量的範圍則介於0.0045cms/m至0.0178cms/m之間。7.在規劃設計階段時,即應進行固床工安定分析之狀況為:河道發生枯水期或是大洪水之頻率十分頻繁;在亞臨界流況,上游未淤積時,固床工設計高度超過2.7m,而上游淤滿時,固床工設計高度超過2.6m;在超臨界流況,上游未淤積時,固床工設計高度超過3.2m,而上游淤滿時,固床工設計高度超過2.7m;固床工設計高度僅有1m,但基礎土壤較軟弱。8.在地基穩固時,最大應力與力矩發生之位置,均位於固床工上游面之全段底部,位移量最

大的部分在固床工之頂部;而地基淘空時,因失去基礎支撐,故最大應力、力矩會發生在固床工之兩側,位移量最大處則轉為渠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