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壓器正負符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變壓器正負符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胡斌寫的 電子工程師必備:元器件應用寶典(第3版) 和周潤景崔婧的 Multisim電路系統設計與仿真教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國立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系所 吳宗信所指導 黃昰森的 具物理意義的通用大氣電漿束等效電路模擬之研究 (2019),提出變壓器正負符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氣電漿、等效電路、通用大氣電漿束、介電質障蔽放電過程、利薩如圖形、快速傅立葉轉換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 郭明哲所指導 蔡宇宏的 準諧振控制電路及初次側調整控制器在充電器應用之研製 (2016),提出因為有 返馳式、充電器、初次側回授、波谷切換、定電流的重點而找出了 變壓器正負符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變壓器正負符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子工程師必備:元器件應用寶典(第3版)

為了解決變壓器正負符號的問題,作者胡斌 這樣論述:

從基礎知識起步,系統地介紹了數十大類元器件的知識和數百種元器件應用電路。書中每一種元器件的講解均包括:電路符號信息解說、外形識別方法、型號識別方法、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方法、引腳極性識別方法、主要特性講解及主要特性曲線、典型應用電路詳解、同功能不同形式電路的分析、質量檢測方法、更換和選配方法、調整和修配方法等。 胡斌,網路昵稱古木,江蘇大學副研究員,長期從事電子技術基礎教學、研究、寫作工作,出版了多種電子技術暢銷圖書,曾經兩次榮獲全國三等獎,一次獲北方十省市一等獎。至今,著作150余本,累計銷售接近200萬冊,擁有數百萬固定讀者群。胡斌老師崇尚人性化寫作——以讀者為本,

減輕讀者閱讀負擔,提高閱讀效率的嶄新寫作方式。通過圖文同頁、圖會說話、表格歸納方式,方便閱讀,消除視覺疲勞,使讀者以*高的效率獲得*大的信息量。寫作的**本書《電子工程師必備——元器件應用寶典》出版以來,連續榮登全國電子電工類暢銷書排行榜前3名,創立了一流的精品圖書品牌形象。 第 1章 元器件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 1.1 元器件知識學習內容 1.1.1 電子技術入門學習內容 1.1.2 電子元器件知識的學習內容 1.2 元器件知識學習方法和須知 1.2.1 識別電子元器件 1.2.2 掌握元器件主要特性 1.2.3 元器件是故障檢修關鍵要素 第 2章 電阻器基

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1 普通電阻器基礎知識 2.1.1 電阻類元器件種類 2.1.2 部分普通電阻器特點綜述 2.1.3 貼片電阻器簡介 2.1.4 普通電阻器選用原則 2.2 電阻器電路圖形符號及型號命名方法 2.2.1 電阻器電路圖形符號 2.2.2 電阻器的型號命名方法 2.3 電阻器參數和識別方法 2.3.1 電阻器的主要參數 2.3.2 電阻器標稱值色環表示方法 2.3.3 電阻器參數其他表示方法 2.3.4 超低阻值電阻器和Ω電阻器 2.4 電阻器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 2.4.1 電阻器基本工作原理 2.4.2 普通電阻器主要特性 2.5 電阻

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2.5.1 電阻串聯電路 2.5.2 電阻串聯電路故障處理 2.5.3 電阻並聯電路 2.5.4 電阻並聯電路故障處理 2.5.5 電阻串並聯電路 2.6 電阻分壓電路 2.6.1 電阻分壓電路工作原理 2.6.2 電阻分壓電路輸出電壓分析 2.6.3 帶負載電路的電阻分壓電路 2.7 電阻器典型應用電路 2.7.1 直流電壓供給電路 2.7.2 電阻交流信號電壓供給電路 2.7.3 電阻分流電路 2.7.4 電阻限流保護電路 2.7.5 直流電壓電阻降壓電路 2.7.6 電阻隔離電路 2.7.7 電流變化轉換成電壓變化的電阻電路 2.7

.8 交流信號電阻分壓衰減電路和基準電壓電阻分級電路 2.7.9 音量調節限制電阻電路 2.7.10 阻尼電阻電路 2.7.11 電阻消振電路 2.7.12 負反饋電阻電路 2.7.13 恒流錄音電阻電路 2.7.14 上拉電阻電路和下拉電阻電路 2.7.15 泄放電阻電路 2.7.16 啟動電阻電路 2.7.17 取樣電阻電路 2.8 熔斷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8.1 熔斷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8.2 熔斷電阻器參數和重要特性 2.8.3 熔斷電阻器應用電路 2.9 網路電阻器基礎知識 2.9.1 網路電阻器外形特徵 2.9.2 網路電阻器

電路圖形符號及識別方法 第3章 敏感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1 熱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1.1 熱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1.2 熱敏電阻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3.1.3 熱敏電阻器特性 3.1.4 PTC熱敏電阻器開水自動報警電路 3.1.5 PTC熱敏電阻消磁電路 3.1.6 DC/DC變換器中熱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3.1.7 NTC熱敏電阻器抑制浪湧電路 3.2 壓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2.1 壓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2.2 壓敏電阻器特性 3.2.3 壓敏電阻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3.2.4 壓敏電阻

器浪湧和瞬變防護電路 3.2.5 壓敏電阻器其他應用電路 3.3 光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3.1 光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3.2 光敏電阻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3.3.3 光敏電阻器控制電路 3.3.4 光敏電阻器其他應用電路 3.4 濕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4.1 濕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4.2 濕敏電阻器結構和主要參數 3.4.3 濕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3.5 氣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5.1 氣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5.2 氣敏電阻器結構和主要參數 3.5.3 氣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3.6

 磁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6.1 磁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6.2 磁敏電阻器參數和特性 3.6.3 磁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第4章 可變電阻器和電位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4.1 可變電阻器基礎知識 4.1.1 可變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4.1.2 可變電阻器工作原理和引腳識別方法 4.2 可變電阻器應用電路 4.2.1 三極管偏置電路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2 光頭自動功率控制(APC)電路靈敏度調整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3 身歷聲平衡控制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4 直流電動機轉速調整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5 直流電壓微調可變電

阻器電路 4.3 電位器基礎知識 4.3.1 電位器外形特徵及部分電位器特性說明 4.3.2 電位器電路圖形符號、結構和工作原理 4.3.3 幾種常用電位器阻值特性 4.3.4 電位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4.3.5 光敏電位器和磁敏電位器 4.4 電位器構成的音量控制器 4.4.1 單聲道音量控制器 4.4.2 雙聲道音量控制器 4.4.3 電子音量控制器 4.4.4 場效應管音量控制器 4.4.5 級進式電位器構成的音量控制器 4.4.6 數位電位器構成的音量控制器 4.4.7 電腦耳機音量控制器 4.5 電位器構成的音調控制器 4.5.1 RC衰減式高、

低音控制器 4.5.2 RC負反饋式音調控制器 4.5.3 LC串聯諧振圖示音調控制器 4.5.4 積體電路圖示音調控制器 4.5.5 分立元器件圖示音調控制器 4.6 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1 單聯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2 帶抽頭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3 雙聯同軸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4 特殊雙聯同軸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7 電位器構成的響度控制器 4.7.1 單抽頭式響度控制器 4.7.2 雙抽頭式響度控制器 4.7.3 無抽頭式響度控制器 4.7.4 專設電位器的響度控制器 4.7.

5 獨立的響度控制器 4.7.6 多功能控制器積體電路 4.8 電位器構成的其他電路 4.8.1 對比度控制器 4.8.2 亮度控制器 4.8.3 色飽和度控制器 第5章 電容器類元器件基礎知識 5.1 固定電容器基礎知識 5.1.1 固定電容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5.1.2 幾種電容器個性綜述 5.1.3 電容器結構和型號命名方法 5.1.4 電容器主要參數 5.1.5 電容器參數識別方法 5.2 電解電容器基礎知識 5.2.1 電解電容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5.2.2 幾種電解電容器個性綜述 5.2.3 電解電容器結構 5.2.4 有極性電解電容器

引腳極性識別 5.3 多層次多角度深度解說鋁電解電容器 5.3.1 工頻電源電路濾波電容器設計參考 5.3.2 開關電源電路濾波電容器 5.3.3 多引腳高頻鋁電解電容器 5.3.4 高分子聚合物固體鋁電解電容器 5.3.5 電容器損耗 5.3.6 電容器ESR 5.3.7 電容器ESL 5.3.8 電容器的漏電流 5.3.9 電容器的絕緣電阻和時間常數 5.3.10 電容器紋波電壓和紋波電流 5.3.11 電容器的Q值 5.3.12 電容器的溫度係數 5.4 微調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基礎知識 5.4.1 微調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外形特徵 5.4.2 微調電容器結構

和工作原理 5.4.3 可變電容器工作原理 5.4.4 可變電容器型號命名方法 第6章 電容器主要特性及應用電路 6.1 電容器重要特性 6.1.1 電容器直流電源充電和放電特性 6.1.2 電容器交流電源充電和放電特性 6.1.3 電容器儲能特性和容抗特性 6.1.4 電容器兩端電壓不能突變特性 6.1.5 電解電容器主要特性 6.2 電容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特性 6.2.1 電容串聯電路及主要特性 6.2.2 電容並聯電路及主要特性 6.2.3 電容串並聯電路及主要特性 6.3 電容器典型應用電路 6.3.1 電容降壓電路 6.3.2 電容分壓電路 6.3.

3 典型電容濾波電路 6.3.4 電源濾波電路中的高頻濾波電容電路 6.3.5 電源電路中的電容保護電路分析 6.3.6 安規電容抗高頻干擾電路 6.3.7 退耦電容電路 6.3.8 電容耦合電路 6.3.9 高頻消振電容電路 6.3.10 消除無線電波干擾的電容電路 6.3.11 中和電容電路 6.3.12 實用有極性電解電容並聯電路 6.3.13 有極性電解電容器串聯電路 6.3.14 揚聲器分頻電容電路 6.3.15 溫度補償型電容並聯電路 6.3.16 多隻小電容串並聯電路 6.3.17 發射極旁路電容電路 6.3.18 部分發射極電阻加旁路電容電路 6

.3.19 發射極具有高頻旁路電容電路 6.3.20 發射極接有不同容量旁路電容電路 6.3.21 微控制器積體電路中的電容重定電路分析 6.3.22 靜噪電容電路 6.3.23 加速電容電路 6.3.24 穿心電容電路 6.3.25 交流接地電容電路 6.4 可變電容器和微調電容器應用電路 6.4.1 輸入調諧電路 6.4.2 微調電容電路 6.4.3 可變電容器其他應用電路 6.5 RC電路 6.5.1 RC串聯電路 6.5.2 RC並聯電路 6.5.3 RC串並聯電路 6.5.4 RC消火花電路 6.5.5 話筒電路中的RC低頻雜訊切除電路 6.5.6 

RC錄音高頻補償電路 6.5.7 積分電路 6.5.8 RC去加重電路 6.5.9 微分電路 6.5.10 RC低頻衰減電路 6.5.11 RC低頻提升電路 6.5.12 RC移相電路 6.5.13 負載阻抗補償電路 第7章 電感類元器件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7.1 電感類元器件基礎知識 7.1.1 電感類元器件外形特徵 7.1.2 電感類元器件電路圖形符號 7.1.3 電感器結構及工作原理 7.1.4 電感器主要參數和識別方法 7.2 電感器主要特性 7.2.1 電感器感抗特性和直流電阻 7.2.2 線圈中的電流不能突變特性 7.3 電感器典型應用電路 7.

3.1 分頻電路中的分頻電感電路 7.3.2 電源電路中的電感濾波電路 7.3.3 共模和差模電感電路 7.3.4 儲能電感電路 7.4 多種專用線圈電路 7.4.1 行線性線圈電路 7.4.2 視頻檢波線圈電路 7.4.3 行振盪線圈電路 7.4.4 偏轉線圈電路 7.5 磁棒天線電路 7.5.1 磁棒天線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7.5.2 磁棒天線結構和工作原理 7.5.3 磁棒基礎知識 第8章 變壓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8.1 變壓器基礎知識 8.1.1 變壓器外形特徵 8.1.2 變壓器結構和工作原理 8.1.3 變壓器常用參數及參數識別方法 8.1

.4 變壓器遮罩 8.2 變壓器主要特性 8.2.1 變壓器主要應用電路綜述 8.2.2 隔離特性 8.2.3 隔直流通交流特性 8.2.4 一次、二次繞組電壓和電流之間的關係 8.2.5 一次和二次繞組之間的阻抗關係 8.2.6 變壓器同名端、松耦合和變壓器遮罩 8.2.7 變壓器緊耦合和松耦合 8.3 電源變壓器應用電路 8.3.1 典型電源變壓器電路 8.3.2 電源變壓器故障綜述 8.3.3 二次抽頭電源變壓器電路 8.3.4 兩組二次繞組電源變壓器電路 8.3.5 具有交流輸入電壓轉換裝置的電源變壓器電路 8.3.6 開關變壓器電路 8.4 其他變壓器

電路 8.4.1 枕形校正變壓器電路 8.4.2 行輸出變壓器電路 8.4.3 音訊輸入變壓器電路 8.4.4 音訊輸出耦合變壓器電路 8.4.5 中頻變壓器耦合電路 8.4.6 線間變壓器電路 8.4.7 變壓器耦合正弦波振盪器電路 8.4.8 實用變壓器耦合振盪器電路 8.4.9 電感三點式正弦波振盪器電路 8.4.10 雙管推挽式振盪器電路 第9章 LC電路和RL電路 9.1 LC諧振電路 9.1.1 LC自由諧振過程 9.1.2 LC並聯諧振電路主要特性 9.1.3 LC串聯諧振電路主要特性 9.2 LC並聯諧振電路和串聯諧振電路 9.2.1 LC並聯

諧振阻波電路 9.2.2 LC並聯諧振選頻電路 9.2.3 LC並聯諧振移相電路 9.2.4 LC串聯諧振吸收電路 9.2.5 串聯諧振高頻提升電路分析 9.2.6 放音磁頭高頻補償電路分析 9.2.7 輸入調諧電路 9.2.8 LC諧振電路小結 9.3 RL移相電路 9.3.1 準備知識 9.3.2 RL超前移相電路 9.3.3 RL滯後移相電路 9.3.4 LC、RL電路特性小結 第 10章 常用二極體基礎知識 10.1 二極體基礎知識 10.1.1 二極體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10.1.2 二極體型號命名方法 10.1.3 二極體主要參數和引腳極性識別

方法 10.1.4 二極體工作狀態說明 10.2 二極體主要特性 10.2.1 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10.2.2 正向壓降基本不變特性和溫度特性 10.2.3 正向電阻小、反向電阻大特性 10.3 橋堆和紅外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 10.3.1 橋堆基礎知識 10.3.2 高壓矽堆和二極體排 10.3.3 紅外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 10.4 穩壓二極體基礎知識 10.4.1 穩壓二極體種類和外形特徵 10.4.2 穩壓二極體結構和工作原理 10.4.3 穩壓二極體主要參數和主要特性 10.5 變容二極體基礎知識 10.5.1 變容二極體外形特徵和種類 10.5.2 變

容二極體工作原理和主要參數 第 11章 常用二極體應用電路 11.1 二極體整流電路 11.1.1 正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2 負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3 正、負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4 兩組二次繞組的正、負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5 正極性全波整流電路 11.1.6 負極性全波整流電路 11.1.7 正、負極性全波整流電路 11.1.8 正極性橋式整流電路 11.1.9 負極性橋式整流電路 11.1.10 2倍壓整流電路 11.1.11 4種整流電路小結 11.2 二極體其他應用電路 11.2.1 二極體簡易直流穩壓電路 11.2.2 二

極體限幅電路 11.2.3 二極體溫度補償電路 11.2.4 二極體控制電路 11.2.5 二極體開關電路 11.2.6 二極體檢波電路 11.2.7 繼電器驅動電路中的二極體保護電路 11.2.8 續流二極體電路 11.2.9 二極體或門電路 11.2.10 二極體與門電路 11.3 橋堆、穩壓二極體和變容二極體電路 11.3.1 橋堆構成的整流電路 11.3.2 穩壓二極體應用電路 11.3.3 變容二極體應用電路 第 12章 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2.1 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 12.1.1 發光二極體外形特徵和種類 12.1.2 發光二極體參數

12.1.3 發光二極體主要特性 12.1.4 發光二極體引腳極性識別方法 12.1.5 電壓控制型和閃爍型發光二極體 12.2 發光二極體指示燈電路 12.2.1 指示燈電路種類 12.2.2 發光二極體直流電源指示燈電路 12.2.3 發光二極體交流電源指示燈電路 12.2.4 發光二極體按鍵指示燈電路 12.3 LED電平指示器 12.3.1 LED電平指示器種類 12.3.2 多級LED光柱式電平指示器 12.3.3 5級單聲道積體電路LB1403 12.3.4 9級單聲道積體電路LB1409 12.3.5 5級雙聲道積體電路D7666P 12.3.6 功率

電平指示器 12.3.7 調諧電平指示器 12.4 其他形式LED電平指示器 12.4.1 LED光點式電平指示器 12.4.2 動態掃描式LED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4.3 頻壓法LED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4.4 全發光LED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4.5 實用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5 白色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2.5.1 白色LED基礎知識 12.5.2 超高亮LED驅動電路 12.5.3 線性恒流LED驅動積體電路典型應用電路 第 13章 其他13種二極體實用知識及應用電路 13.1 肖特基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1.1 肖特基二極體

外形特徵和應用說明 13.1.2 肖特基二極體結構和內電路 13.1.3 肖特基二極體特性曲線和應用電路 13.2 快恢復二極體和超快恢復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2.1 快恢復二極體和超快恢復二極體外形特徵及特點 13.2.2 快恢復二極體和超快恢復二極體應用電路 13.3 恒流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3.1 恒流二極體外形特徵和主要特性 13.3.2 恒流二極體應用電路 13.4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4.1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外形特徵和與穩壓二極體的特性比較 13.4.2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主要特性和應用電路 13.5 雙向觸發

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5.1 雙向觸發二極體外形特徵和主要特性 13.5.2 雙向觸發二極體應用電路 13.6 變阻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6.1 變阻二極體基礎知識 13.6.2 變阻二極體應用電路 13.7 其他7種二極體基礎知識綜述 第 14章 三極管基礎知識和直流電路 14.1 三極管基礎知識 14.1.1 三極管種類和外形特徵 14.1.2 三極管電路圖形符號 14.1.3 三極管型號命名方法 14.1.4 三極管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 14.1.5 三極管3種工作狀態說明 14.1.6 三極管各電極電壓與電流之間的關係 14.1.7 三極

管主要參數 14.1.8 三極管封裝形式 14.1.9 用萬用表分辨三極管的方法 14.2 三極管主要特性 14.2.1 三極管電流放大和控制特性 14.2.2 三極管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內阻可控和開關特性 14.2.3 發射極電壓跟隨基極電壓特性和輸入、輸出特性 14.3 三極管直流電路 14.3.1 三極管電路分析方法 14.3.2 三極管靜態電流作用及其影響 14.4 三大類三極管偏置電路 14.4.1 三極管固定式偏置電路 14.4.2 三極管分壓式偏置電路 14.4.3 三極管集電極-基極負反饋式偏置電路 14.5 三極管集電極直流電路 14.5.1 三極

管集電極直流電路特點和分析方法 14.5.2 常見的集電極直流電路 14.5.3 變形的集電極直流電路 14.6 三極管發射極直流電路 14.6.1 常見的三極管發射極直流電路 14.6.2 其他3種發射極直流電路 第 15章 3種基本的單級放大器 15.1 共發射極放大器 15.1.1 直流和交流電路分析 15.1.2 共發射極放大器中元器件作用的分析 15.1.3 共發射極放大器主要特性 15.2 共集電極放大器 15.2.1 共集電極單級放大器電路特徵和直流電路分析 15.2.2 共集電極放大器交流電路和發射極電阻分析 15.2.3 共集電極放大器主要特性

15.3 共基極放大器 15.3.1 共基極放大器直流電路 15.3.2 共基極放大器交流電路及元器件作用分析 15.3.3 共基極放大器主要特性 15.4 3種類型的單級放大器小結 15.4.1 3種類型放大器綜述 15.4.2 3種類型放大器的判斷方法 第 16章 積體電路基礎知識 16.1 積體電路基礎知識ABC 16.1.1 積體電路應用電路的識圖方法 16.1.2 積體電路的外形特徵和圖形符號 16.1.3 積體電路的分類 16.1.4 積體電路的特點 16.2 積體電路的型號命名方法和各類實用資料的使用說明 16.2.1 國內外積體電路的型號命名方法

16.2.2 有關積體電路引腳作用的資料說明 16.2.3 有關積體電路內電路方框圖和內電路的資料說明 16.2.4 有關積體電路引腳直流工作電壓的資料說明 16.2.5 有關引腳對地電阻值的資料說明 16.2.6 有關引腳信號波形的資料說明 16.2.7 幾種常見的積體電路封裝形式說明 16.2.8 積體電路SC1308L資料完整解讀 第 17章 積體電路常用引腳外電路 17.1 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引腳識別方法 17.1.1 識別引腳號的意義 17.1.2 單列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3 雙列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4 四列積體

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5 金屬封裝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6 反向分佈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2 積體電路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識別方法及外電路分析 17.2.1 分析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的意義 17.2.2 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的種類 17.2.3 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的4種電路組合形式及外電路分析 17.2.4 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外電路特徵及識圖方法 17.3 積體電路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識別方法及外電路分析 17.3.1 分析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的意義 17.3.2 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的種類 17.3.3 信

號輸入引腳外電路特徵及識圖方法 17.3.4 信號輸出引腳外電路特徵及識圖方法 17.3.5 積體電路輸入和輸出引腳外電路識圖小結和信號傳輸分析 17.4 多層次全方位講解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1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工作原理 17.4.2 固定型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典型應用電路 17.4.3 調節型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典型應用電路 17.4.4 5腳調節型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5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並聯運用電路 17.4.6 負電壓輸出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7 帶電源顯示的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8

 雙路輸出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9 3路(1LDO 2DC/DC)輸出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10 4路輸出(2LDO 2DC/DC)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11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主要參數 17.4.12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與開關穩壓器比較 17.4.13 穩壓器分類 17.4.14 超低壓差線性穩壓器 17.4.15 穩壓器調整管類型和輸入、輸出電容 17.4.16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4種應用類型 第 18章 開關件及接外掛程式電路 18.1 普通開關件 18.1.1 開關件外形特徵和圖形符號 18.1.2 開關件基本工作原理

和特性、參數 18.2 專用開關件 18.2.1 波段開關外形識別與圖形符號 18.2.2 波段開關結構和工作原理 18.2.3 錄放開關 18.2.4 機芯開關 18.3 開關電路 18.3.1 電源開關電路 18.3.2 機芯開關電路 18.4 通用接外掛程式知識 18.4.1 φ3.5插頭/插座 18.4.2 針型插頭/插座 18.4.3 其他插頭/插座 18.4.4 電路板常用接外掛程式 18.4.5 接外掛程式實用電路 18.5 電腦接外掛程式 18.5.1 電腦介面 18.5.2 電腦主機板CPU插槽和擴展插槽實用知識 第 19章 晶體閘流管、場

效應管和電子管 19.1 晶體閘流管基礎知識 19.1.1 晶閘管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19.1.2 普通晶閘管 19.1.3 門極關斷晶閘管 19.1.4 逆導晶閘管 19.1.5 雙向晶閘管 19.1.6 溫控晶閘管 19.1.7 部分晶閘管引腳分佈規律 19.2 場效應管基礎知識 19.2.1 認識場效應管 19.2.2 場效應管電路圖形符號識圖資訊 19.2.3 場效應管結構和工作原理 19.2.4 場效應管主要特性和參數 19.2.5 場效應管實用偏置電路 19.3 電子管基礎知識 19.3.1 電子管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19.3.2 電子管結

構和工作原理 19.3.3 電子管主要特性和參數 19.3.4 電子管放大器直流電路 19.4 放大器件的鼻祖和音色令人神往的膽機 19.4.1 記住真空二極體和三極管發明人 19.4.2 膽機 19.4.3 名牌電子管簡介 第 20章 其他元器件 20.1 繼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1.1 繼電器基礎知識 20.1.2 繼電器控制功能轉換開關電路 20.1.3 繼電器觸點常閉式揚聲器保護電路 20.1.4 另一種繼電器觸點常閉式揚聲器保護電路 20.1.5 繼電器觸點常開式揚聲器保護電路 20.1.6 採用開關積體電路和繼電器構成的揚聲器保護電路 20.2

 卡座磁頭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2.1 磁頭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2.2 磁頭結構和主要參數 20.2.3 放音磁頭和錄放磁頭輸入電路 20.3 直流有刷電動機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3.1 直流有刷電動機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3.2 直流有刷電動機結構和主要參數 20.3.3 直流電動機識別方法 20.3.4 電動機速度轉換電路 20.3.5 電動機連續放音控制電路 20.4 石英晶振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4.1 石英晶振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4.2 石英晶振工作原理和命名方法 20.4.3 石英晶振構成的串聯型振盪器 20.4.

4 石英晶振構成的並聯型振盪器 20.4.5 石英晶體自激多諧振盪器 20.4.6 微控制器電路中的晶振電路 20.5 陶瓷濾波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5.1 陶瓷濾波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5.2 陶瓷濾波器等效電路和主要參數 20.5.3 陶瓷濾波器應用電路 20.6 聲表面波濾波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6.1 聲表面波濾波器基礎知識 20.6.2 典型應用電路 20.7 光敏二極體、光敏三極管和光電池 20.7.1 光敏二極體 20.7.2 光敏三極管 20.7.3 矽光電池 20.8 系統閱讀:光電耦合器 20.8.1 光電耦合器外形特徵、

電路圖形符號和主要應用 20.8.2 光電耦合器種類 20.8.3 光電耦合器工作原理和內電路 20.8.4 電路設計中應知的光電耦合器主要特性和參數 20.8.5 電路設計中應知的光電耦合器隔離優點和缺點 20.8.6 高速光電耦合器6N137參數解說 20.8.7 光電耦合器電路設計中幾個問題和計算公式 20.8.8 電路設計中光電耦合器選配原則 20.8.9 光電耦合器兩種輸出電路 20.8.10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3種光電開關電路 20.8.11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電平轉換電路 20.8.12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隔離線性放大器 20.8.13 微機控制系統中光電耦合器

的2種隔離電路 20.8.14 發光二極體輸入三極管接收型光電耦合器的2種應用電路 20.8.15 光電耦合器控制的電機電路 20.8.16 採用光電耦合器的雙穩態輸出電路 20.8.17 採用光電耦合器開關的施密特電路 20.8.18 採用光電耦合器構成的3種交流固態繼電器 20.8.19 直流高壓穩壓電路中光電耦合器電路 20.8.20 開關型直流穩壓電源中光電耦合器及電路設計要點 20.8.21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4種邏輯電路 20.8.22 萬用表檢測光電耦合器方法 20.9 數位式顯示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9.1 數字式顯示器基礎知識 20.9.2 分段式

發光二極體數碼管顯示電路 20.9.3 螢光數碼管 20.9.4 八段式螢光數碼管解碼器 20.9.5 七段式數碼管顯示電路 20.9.6 螢光數碼管HTL直接驅動電路和螢光數碼管TTL加電平轉換驅動電路 20.9.7 重疊式輝光數碼管顯示電路 20.9.8 液晶顯示器 20.9.9 有機發光二極體 20.10 半導體記憶體 20.10.1 記憶體和半導體記憶體種類 20.10.2 隨機記憶體(RAM) 20.10.3 唯讀記憶體(ROM) 20.11 揚聲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11.1 揚聲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11.2 電動式揚聲器工作原理和主要

特性 20.11.3 揚聲器引腳極性識別方法 20.11.4 揚聲器分頻電路 20.12 傳聲器 20.12.1 駐極體電容式傳聲器 20.12.2 動圈式傳聲器 20.13 陶瓷氣體放電管 20.13.1 陶瓷氣體放電管結構 20.13.2 陶瓷氣體放電管應用電路 20.14 電路板、麵包板和散熱片 20.14.1 電路板 20.14.2 麵包板和一次性萬用電路板 20.14.3 散熱片 20.15 音響線材 20.15.1 線材與靚聲 20.15.2 發燒線材 第 21章 常用元器件檢測方法 21.1 電阻器檢測方法 21.1.1 萬用表測量各種規格電阻

器 21.1.2 萬用表在路測量電阻器阻值 21.1.3 電阻器修復與選配 21.1.4 熔斷電阻器故障處理 21.2 可變電阻器和電位器檢測及故障處理 21.2.1 可變電阻器檢測及故障處理 21.2.2 電位器檢測及故障處理 21.3 敏感電阻器檢測方法 21.3.1 熱敏電阻器檢測方法 21.3.2 壓敏電阻器和光敏電阻器檢測方法 21.4 電容器故障檢測方法 21.4.1 電容常見故障現象 21.4.2 指針式萬用表檢測小電容器品質的方法 21.4.3 指針式萬用表檢測有極性電解電容器的方法 21.4.4 指針式萬用表歐姆擋檢測電容器原理 21.4.5 數

字式萬用表檢測電容器的方法 21.4.6 固定電容器的修理和選配方法 21.4.7 微調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故障特徵及故障處理方法 21.5 電感器和變壓器檢測方法 21.5.1 電感器故障處理方法 21.5.2 音訊輸入變壓器和輸出變壓器故障處理方法 21.6 普通二極體檢測、選配與更換方法 21.6.1 普通二極體故障特徵 21.6.2 普通二極體檢測方法 21.6.3 二極體選配方法和更換方法 21.7 其他常用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1 橋堆檢測方法 21.7.2 穩壓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3 發光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4 變容二極體檢測方法 21

.7.5 肖特基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6 雙基極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7 其他二極體檢測方法 21.8 三極管檢測方法 21.8.1 三極管故障現象 21.8.2 指針式萬用表檢測NPN和PNP型三極管方法 21.8.3 三極管選配和更換操作方法 21.9 其他三極管檢測方法 21.9.1 達林頓管檢測方法 21.9.2 帶阻尼行輸出三極管檢測方法 21.10 開關件和接外掛程式檢測方法 21.10.1 開關件故障特徵和檢測方法 21.10.2 開關件故障處理方法 21.10.3 波段開關檢測方法 21.10.4 錄放開關故障特徵和修配方法 21.10.5

 機芯開關檢測方法 21.10.6 接外掛程式檢測方法 第 22章 尋找電路板上元器件、畫圖方法和安裝拆卸技術 22.1 尋找電路板上關鍵測試點和元器件方法 22.1.1 尋找電路板上地線方法 22.1.2 尋找電路板上電源電壓測試點方法 22.1.3 尋找電路板中三極管方法 22.1.4 尋找電路中積體電路某引腳方法 22.1.5 尋找電路板上電阻器方法 22.1.6 尋找電路板上電容器方法 22.1.7 尋找電路板上其他元器件方法和不認識的元器件方法 22.1.8 尋找電路板上信號傳輸線路方法 22.2 根據電路板畫出電路原理圖方法 22.2.1 根據電路板畫電路

原理圖基本思路和方法 22.2.2 三極管電路的畫圖方法 22.2.3 積體電路畫圖方法 22.3 畫小型直流電源電路圖方法 22.3.1 解體小型直流電源方法 22.3.2 畫出小型直流電源電路圖 22.4 常用元器件拆卸和安裝方法 22.4.1 常用元器件安裝方法 22.4.2 元器件拆卸方法 22.5 多種積體電路拆卸和裝配方法 22.5.1 積體電路更換操作程式 22.5.2 多種積體電路拆卸方法

具物理意義的通用大氣電漿束等效電路模擬之研究

為了解決變壓器正負符號的問題,作者黃昰森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交大APPL實驗室自行開發的通用型大氣電漿束為基礎,旨在建立一個具物理意義的等效電路模型。固定操作頻率20kHz及氣體流量30slm,對於不同操作電壓(6kV、12kV、15kV)及氣體種類(氬氣、氦氣)進行電性量測,並以強化光耦元件(ICCD)成像拍攝放電過程,並且為了確定利薩如分析的可靠度,進行了積分電流與不同種類量測電容的驗證。最後以上述數據為基礎,MATLAB Simulink建構一等效電路模型。等效電路模型分成兩大部分: 電源供應器與電漿源。首先,電源供應器使用符合真實電路的LC電路與變壓器模組,以理想方波產生器表示快速開關所產生的方波電壓,通過一LC電路後產生正弦波,再通

過變壓器後產生供應電漿源的電壓;另通過實際外接電容測試後得到電感L值是0.65mH、電容C值是50nF,並且成功重現電源供應器對電容負載的電壓電流波型。其次,電漿源模型則將通用大氣電漿束區分成介電質電容和氣體間隙電容,並區分成放電區與非放電區域,將模擬放電的電阻並聯於放電區的氣隙電容,設定氣體的電壓到達崩潰電壓時,導通電阻部份使電流流過,並且依照放電模式不同設定了兩種電阻模式。另外,以柱狀介電質基本解析解輔以模擬3D靜電場找出石英管放電長度後推算出介電質與不規則形狀氣隙的等效電容。透過實驗得到的平均電流波型找出在不同氣體下的放電面積比; 隨著操作電壓由6kV提高到15kV,氬氣的放電/非放電面

積比從7:3提高到9:1、氦氣的放電面積比從8:2提升到19:1。本文捨棄一般文獻常用的外加電流源模擬放電動態行為,改用被動元件 (如電阻)較符合實際物理意義;從時域來看主要現象為均勻放電在前、絲狀放電在後,利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均可忠實的模擬。在模型中我們發現崩潰電壓的值與均勻放電出現時間有高度相關,大致位於1kV左右。模擬均勻放電的方法是在放電區的氣隙等效電容並聯電阻,並因應電流在正負週期不對稱的行為、比較瞬時的電流信號設定不同電阻值,氬氣的等效電阻明顯產生負半週期大於正半週期的現象,對應操作電壓6kV、12kV、15kV,分別為正半週期60kΩ、36kΩ、30kΩ,負半週期100kΩ、65k

Ω、50kΩ,展現出操作電壓越大,等效電阻越小的趨勢,氦氣則較無規律,對應操作電壓6kV、12kV、15kV,分別為正半週期22kΩ、15kΩ、25kΩ,負半週期20kΩ、20kΩ、23kΩ。摸擬絲狀放電則是在均勻放電的電阻上再並聯一電阻,透過電阻並聯會造成等效電阻變小的原理,設定絲狀放電區間內快速開關模擬電阻值快速改變的情況。透過具物理意義的等效電路模擬及實驗研究不同條件下的電性,比較後展現了模擬的電性圖與實驗一致,驗證了模型的實用性。

Multisim電路系統設計與仿真教程

為了解決變壓器正負符號的問題,作者周潤景崔婧 這樣論述:

結合大量的實例,由淺入深地介紹了利用Multisim 14軟體的基本操作、高級功能、元件庫、各類儀錶以及進行電路設計與模擬的方法,並對音訊功率放大器、正負電壓可調直流穩壓源和5個數位電路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Multisim電路系統設計與模擬教程》還詳細地介紹了如何利用Multisim 14和LabVIEW 2015兩個軟體對系統進行聯合模擬,並通過幾個感測器測量系統的設計,說明了將LabVIEW虛擬儀器加入Multisim模擬電路中和將 Multisim導入LabVIEW虛擬儀器中不僅可以方便擴展系統的功能,還可提高整個系統的設計效率。《Multisim電路系統設計與模擬教程》所有電路都

通過實際驗證,每章都附有思考題與習題。 《Multisim電路系統設計與模擬教程》可供廣大的電子設計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自動化類專業的教材。 前言 第1章Multisim入門導航 1.1Multisim軟體簡介 1.2Multisim的安裝 1.3Multisim的基本介面 1.3.1功能表列 1.3.2標準工具列 1.3.3視圖工具列 1.3.4主工具列 1.3.5模擬工具列 1.3.6元件工具列 1.3.7儀器工具列 1.3.8設計工具箱 1.3.9電路工作區 1.3.10試算表視窗 1.3.11狀態列 1.3.12其他 1.4使用者介面與環境參數自訂 1

.4.1總體參數設置 1.4.2頁面屬性設置 1.4.3使用者介面自訂 1.5Multisim電路初步設計 1.5.1建立新電路圖 1.5.2元件操作與調整 1.5.3元件的連接 1.5.4節點的使用 1.5.5測試儀錶的使用 1.5.6電路文本描述 1.5.7電路模擬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Multisim電路設計進階 2.1擴展元件 2.1.1編輯元件 2.1.2新建元件 2.2電氣規則檢查 2.3大規模電路設計 2.3.1多頁平鋪設計 2.3.2子電路設計 2.3.3層次化設計 2.4電路設計嚮導 2.4.1555計時器設計嚮導 2.4.2濾波器設計嚮導 2.4.3共射極BJT放

大電路設計嚮導 2.4.4運算放大器設計嚮導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Multisim的元件庫與模擬儀器介紹 3.1Multisim的元件庫 3.1.1信號源庫(Sources) 3.1.2基本元件庫(Basic) 3.1.3二極體元件庫(Diodes) 3.1.4電晶體元件庫(Transistors) 3.1.5模擬元件庫(Analog) 3.1.6TTL元件庫(TTL) 3.1.7CMOS元件庫(CMOS) 3.1.8微控制器模組庫(MCU Module) 3.1.9高級外設元件庫(Advanced-Peripherals) 3.1.10其他數位元件庫(Misc Digital) 3

.1.11混合元件庫(Mixed) 3.1.12顯示元件庫(Indicator) 3.1.13功率元件庫(Power) 3.1.14混合類元件庫(Misc) 3.1.15射頻元件庫(RF) 3.1.16機電類元件庫(Electro-Mechanical) 3.1.17梯形圖元件庫(Ladder-Diagrams) 3.1.18連接器元件庫(Connectors) 3.1.19NI元件庫(NI-Components) 3.2常用儀錶 3.2.1萬用表(Multimeter) 3.2.2函數信號發生器(Function Generator) 3.2.3功率計(Wattmeter) 3.2.4雙通道

示波器(Oscilloscope) 3.2.5四通道示波器(Four-channel Oscilloscope) 3.2.6波特圖儀(Bode Plotter) 3.2.7頻率計數器(Frequency counter) 3.3高級模擬分析儀器 3.3.1字信號發生器(Word Generator) 3.3.2邏輯轉換儀(Logic Converter) 3.3.3邏輯分析儀(Logic Analyzer) 3.3.4伏安特性分析儀(IV Analyzer) 3.3.5失真度分析儀(Distortion Analyzer) 3.3.6頻譜分析儀(Spectrum Analyzer) 3.3.7

網路分析儀(Network Analyzer) 3.4其他儀器 3.4.1測量探針(Measurement Probe) 3.4.2電流探針(Current Probe) 3.4.3安捷倫(Agilent)虛擬儀器 3.4.4泰克(Tektronix)虛擬示波器 3.4.5LabVIEW虛擬儀器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模擬分析方法 4.1直流工作點分析(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 4.1.1相關原理 4.1.2模擬設置 4.1.3實例模擬 4.2交流掃描分析(AC Sweep Analysis) 4.2.1相關原理 4.2.2模擬設置 4.2.3實例模擬

4.3瞬態分析(Transient Analysis) 4.3.1相關原理 4.3.2模擬設置 4.3.3實例模擬 4.4直流掃描分析(DC Sweep Analysis) 4.4.1相關原理 4.4.2模擬設置 4.4.3實例模擬 4.5單頻交流分析(Single Frequency AC Analysis) 4.5.1相關原理 4.5.2模擬設置 4.5.3實例模擬 4.6參數掃描分析(Parameter Sweep Analysis) 4.6.1相關原理 4.6.2模擬設置 4.6.3模擬實例 4.7雜訊分析(Noise Analysis) 4.7.1相關原理 4.7.2模擬設置 4.7

.3實例模擬 4.8蒙特卡羅分析(Monte Carlo Analysis) 4.8.1相關原理 4.8.2模擬設置 4.8.3實例模擬 4.9傅裡葉分析(Fourier Analysis) 4.9.1相關原理 4.9.2模擬設置 4.9.3實例模擬 4.10溫度掃描分析(Temperature Sweep Analysis) 4.10.1相關原理 4.10.2模擬設置 4.10.3實例模擬 4.11失真分析(Distortion Analysis) 4.11.1相關原理 4.11.2模擬設置 4.11.3實例模擬 4.12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4.12.1相

關原理 4.12.2模擬設置 4.12.3實例模擬 4.13最壞情況分析(Worst Case Analysis) 4.13.1相關原理 4.13.2模擬設置 4.13.3實例模擬 4.14零極點分析(Pole Zero Analysis) 4.14.1相關原理 4.14.2模擬設置 4.14.3實例模擬 4.15傳遞函數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 4.15.1相關原理 4.15.2模擬設置 4.15.3實例模擬 4.16佈線寬度分析(Trace Width Analysis) 4.16.1相關原理 4.16.2模擬設置 4.16.3實例模擬 4.17批次處理

分析(Batched Analysis)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音訊功率放大器設計 5.1設計任務 5.1.1總體設計要求 5.1.2設計要求分級分解 5.2電晶體音訊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5.2.1OCL功率放大電路設計 5.2.2音調控制電路設計 5.2.3前置級的設計 5.2.4總體電路模擬分析 5.2.5硬體電路調試與電路散熱問題 5.3集成運放音訊放大電路設計 5.3.1前置放大電路設計 5.3.2音訊功率放大器二級放大電路設計 5.3.3功率放大電路設計 5.3.4Multisim綜合電路分析 5.4擴展電路設計 5.4.1直流穩壓源設計 5.4.250Hz陷波器設計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直流穩壓源的設計 6.1設計要求 6.2整流電路 6.2.1半波整流電路 6.2.2變壓器中心抽頭式全波整流電路 6.2.3橋式全波整流電路 6.3電容濾波電路 6.4整流濾波電路參數選取方法 6.4.1變壓器的選擇 6.4.2整流二極體的選擇 6.4.3濾波電容的選擇 6.5穩壓電路 6.5.1穩壓二極體穩壓電路 6.5.2簡單三端穩壓器穩壓電路 6.5.3輸出電壓可調的穩壓電路 6.5.4基準電源的設計 6.5.5負電壓跟隨設計 6.5.6穩壓器設計主要技術參數 6.6可調直流穩壓源設計與Multisim模擬 6.6.1電路設計 6.6.2電路模擬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與思考題 第7章數位電路設計實例 7.1110序列檢測器電路分析 7.1.1設計目的 7.1.2設計任務 7.1.3設計思路 7.1.4設計過程 7.1.5系統模擬 7.2RAM記憶體電路分析 7.2.1設計目的 7.2.2設計任務 7.2.3設計原理 7.2.4系統模擬 7.3競賽搶答器電路分析——數位單週期脈衝信號源與數位分析 7.3.1設計目的 7.3.2設計任務 7.3.3設計原理 7.3.4系統模擬及電路分析 7.4A-D、D-A轉換 7.4.1設計目的 7.4.2設計任務 7.4.3設計思路 7.4.4系統模擬及電路分析 7.5數控直流穩壓電源電路 7.5.1設計目的 7.5.2設

計任務 7.5.3設計原理 7.5.4各組成模組電路詳解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Multisim與自訂LabVIEW虛擬儀器 8.1LabVIEW軟體介紹 8.1.1LabVIEW軟體的特點與功能 8.1.2LabVIEW虛擬儀器的介紹 8.2Multisim 和LabVIEW的聯合模擬軟體要求 8.3創建LabVIEW輸入儀器的虛擬範本介紹 8.3.1視窗操作部分 8.3.2資料傳輸部分 8.4Multisim中導入LabVIEW虛擬儀器的方法 8.4.1需要考慮的問題 8.4.2創建LabVIEW輸入儀器 8.4.3正確創建LabVIEW儀器的要點 8.5資料獲取與虛擬儀器 8.5

.1資料獲取基礎 8.5.2類比輸入信號源類型 8.5.3類比輸入/輸出信號的連接 8.5.4數位輸入/輸出信號的連接 8.5.5資料獲取卡的應用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9章小型稱重系統設計 9.1設計任務 9.2測量電路原理與設計 9.2.1感測器模型的建立 9.2.2橋路部分電路原理 9.2.3放大電路原理 9.2.4綜合電路設計 9.2.5綜合電路模擬 9.2.6實驗資料處理 9.3LabVIEW虛擬儀器設計 9.4將LabVIEW虛擬儀器導入到Multisim 9.4.1虛擬儀器的設計 9.4.2測試儀器功能 9.5將Multisim導入LabVIEW 9.5.1在Multisim

中添加LabVIEW交互介面 9.5.2在LabVIEW中創建一個數字控制器 9.5.3放置Multisim Design VI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10章鉑電阻溫度測量系統設計 10.1設計任務 10.2電路設計 10.2.1感測器模型的建立 10.2.2測量電路組成與原理 10.2.3整體電路分析與設計 10.2.4實驗資料處理 10.3LabVIEW虛擬儀器設計 10.4將LabVIEW虛擬儀器導入到Multisim 10.4.1虛擬儀器的設計 10.4.2測試儀器功能 10.5將Multisim導入LabVIEW 10.5.1在Multisim中添加LabVIEW交互介面 10.

5.2在LabVIEW中創建一個數字控制器 10.5.3放置Multisim Design VI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11章熱電偶溫度測量系統設計 11.1設計任務 11.2電路原理與設計 11.2.1感測器模型的建立 11.2.2溫度補償電路的設計 11.2.3放大電路設計 11.2.4直流穩壓源設計 11.2.5綜合電路模擬 11.3LabVIEW虛擬儀器設計 11.4將LabVIEW導入Multisim中 11.4.1虛擬儀器的設計 11.4.2測試儀器功能 11.5將Multisim導入LabVIEW 11.5.1在Multisim中添加LabVIEW交互介面 11.5.2在La

bVIEW中創建一個數字控制器 11.5.3放置Multisim Design VI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12章霍爾感測器位移測量系統設計 12.1設計要求 12.2電路原理與設計 12.2.1感測器模型建立 12.2.2放大電路設計 12.2.3電路模擬分析 12.3LabVIEW顯示模組設計 12.4將LabVIEW導入Multisim中 12.4.1虛擬儀器的設計 12.4.2測試儀器功能 12.5將Multisim導入LabVIEW 12.5.1在Multisim中添加LabVIEW交互介面 12.5.2在LabVIEW中創建一個數字控制器 12.5.3放置Multisim De

sign VI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附錄常用邏輯符號對照表 參考文獻

準諧振控制電路及初次側調整控制器在充電器應用之研製

為了解決變壓器正負符號的問題,作者蔡宇宏 這樣論述:

本文製作一返馳式轉換器之鋰電池充電系統,有別於傳統充電控制使用兩組類比轉數位通道回授控制以達到定電流、定電壓控制,本研究僅使用一組初次側調整式回授即可達成定電壓、定電流之充電規則。整體論文架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返馳式轉換器,此轉換器操作於交流-直流且不連續導通模式下,利用此轉換器並加入初次側調整技術,經由輔助繞組回授輸出電壓,可以去除傳統式使用光耦合器回授之溫度限制以及降低成本。第二部分為實作一5W初次側返馳式鋰電池充電器,其交流輸入電壓範圍85V至265V,滿載效率最高可達78.77%,系統整體效能均符合新式能源之星法規標準;並與現有文獻比較結果顯示,使用本文電路架構在高壓及低壓時,效

率分別可以高出4.3% 及3%。第三部分為結合實作與理論分析並提供步驟性的電路設計流程,且提供各項效率改善方案與分析,以利讀者瞭解並設計本文電路架構,縮短系統設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