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署拾得遺失物管理系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警政署拾得遺失物管理系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保成法學苑,程譯寫的 警察考試法典 警察特考 警大考試 2020法律法典工具書(保成)(15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法務部-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拾得遺失物處理要點20210824也說明:七、遺失物經本署通知或公告逾十五日,未經有受領權人認領時,由政風室每半年彙整清冊函送轄區警察機關,經轄區警察機關公告招領逾六個月,仍未經有受領權人認領者,遺失物 ...

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高文琦所指導 林桂年的 論遺失物拾得報酬請求權之規範目的 (2013),提出警政署拾得遺失物管理系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遺失物、拾得、報酬請求權、規範目的。

最後網站「機」不可失!北市警局建置跨機關「拾得手機整合資訊平台」則補充:... 目的是若手機有被他人拾獲送交各警察機關處理,受理員警均可以進入「內政部警政署拾得遺失物管理系統」輸入所拾得手機「序號」相互勾稽報案系統,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警政署拾得遺失物管理系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警察考試法典 警察特考 警大考試 2020法律法典工具書(保成)(15版)

為了解決警政署拾得遺失物管理系統的問題,作者保成法學苑,程譯 這樣論述:

  適用對象   警察特考和警大考生   適用時間   無期限   使用功效   完整收錄警察相關法規   改版差異   新增及修訂相關法規 本書特色   精挑法規:考試實務兼通   條文要旨:要義一目了然   星號標示:重點完全鎖定   嚴選釋字:提升作戰實力  

論遺失物拾得報酬請求權之規範目的

為了解決警政署拾得遺失物管理系統的問題,作者林桂年 這樣論述:

以社會新聞報導十九則「拾物索酬」與「拾金不昧」之事件,探討我國現行民法第805條遺失物「拾得報酬請求權」所引發之社會爭議,並透過律例承襲與繼受法的形成背景,尋找此一規範目的於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社會的規範目的意涵。再藉由歷次修法理由之討論與我國實務運作之觀察,了解「拾得報酬請求權」於今日臺灣社會之規範意義,進而綜合多元的規範目的,檢視此一規範目的價值之合理性基礎。最後提出,基於歷史條件、人文環境不同的背景下,發展出不同的道德觀念理解,雷同的法律制度於不同社會人文條件運作後,卻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社會效果。因此,就繼受外國立法之「拾得報酬請求權」於我國社會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宜重新進行臺灣社會生

活觀察,結合人文社會環境,予以刪除亦或修正立法。期能以普遍人民法律意識與情感為社會規範形成之基礎,跳脫以立法控制人民生活與盲目訴諸法律權威之思維,在繼受法外國先進國家立法例之同時,仍能保留自身臺灣社會所存在的人文精神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