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部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褐部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柳川艷寫的 聰明寶寶都在學:學前500字 和王恩田 編著的 陶文字典(繁體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湖北美術 和齊魯書社所出版 。

臺北市立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吳俊德所指導 洪瑗璘的 《說文解字》服飾文化研究 (2014),提出褐部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說文解字、服飾、文化、禮。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設計學研究所 曾啟雄所指導 林雪雰的 漢字色彩字詞時代演變之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漢字、色彩字、色彩詞、字書、辭書的重點而找出了 褐部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褐部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聰明寶寶都在學:學前500字

為了解決褐部首的問題,作者柳川艷 這樣論述:

精選漢字500個,每個漢字清晰大方,同時配有真實圖片,便於小朋友認字、理解字義;每個漢字包含了字的讀音、筆畫、偏旁部首、筆順、組詞、英文、成語等內容,幫助小朋友充分學好漢字,體現了它的多功能性。只要堅持學習,一定能為孩子上學打好堅實的基礎。 一二三 四五六 七八九 十百千 加減乘 除正反 大小多 少上下 前后左 右里外 人口手 目耳足 發臉鼻 眉唇牙 東南面 北開關 日月水 火山石 風雨雷 電雪冰 天地星 雲田土 花草樹 木苗葉 江訶湖 誨峰嶺 牛羊馬 蟲魚鳥 爸螞爺 奶哥姐 弟妹叔 男女老 幼你我 他她頭 工農兵 師生醫 貓狗兔 雞鴨鵝 鼠蛇龜 蛙象虎 鴿鴉孔 豬蠶驢 螺

貝蟹 蝦蚊蠅 蜂蝶蜻 瓢蟬燕 鴕企壁 猴狐熊 斑駱鯨 豚烏豹 有無空 滿真假 早晚陰 晴冷熱 干濕橫 豎直彎 寬窄深 淺快慢 話死來 去明暗 新舊折 平出進 塔橋軟 硬生熟 紅白黑 黃藍綠 說聽看 想講讀 站立坐 走跑踢 穿摸爬 投射鑿 跳滑騎 游掃抱 扶起擺 摔溜盪 柿茄豆 莓梨李 蘋菠橙 蕉萄桔 瓜果米 面油鹽 飯菜稻 素肉蛋 醬醋酸 甜苦辣 粥湯餅 糕芹筍 串蓮葫 蘆薯玉 蔥蒜善 桃杏棗 煙酒茶 荔柚芒 梅蘭竹 楓柳松 文史化 理灰褐 琴棋書 畫筆墨 紙硯尺 春夏秋 冬衣帽 鞋襪桌 椅門窗 鍾燈扇 床被圍 服棉皂 哭笑喜 怒吃唱 好壞美 丑胖瘦 唾拍打 寫吹拉 抬扛洗 刷夾拿 彈唱推 剪

車船 機槍炮 笛號框 架鍋碗 盤盆刀 叉勺筷 針線鏡 梳櫃繩 枕墊杯 瓶桶壺 燭傘鎖 球筒鈴 錢包算 圈泡盲 太會曬 照弓箭 搭搖殼 鑼鼓布 徽章接

《說文解字》服飾文化研究

為了解決褐部首的問題,作者洪瑗璘 這樣論述:

  《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分析文字形、音、義並且考究字源的字典,也是一部記載著中國各方面文化現象的漢字學專書。筆者欲從許慎《說文解字》裡面服飾相關字群的介紹上,探求其成因與正確用法,並且具體考查《說文解字》中服飾用字,藉此找到先民在服飾文化方面所表現的時代思想與價值內涵。  全文分六章論述: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回顧重要文獻。第二章是服飾概說,以歷史回顧的方式考查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東漢服飾演變以及服裝制度的形成,又以字形解析和經典考查的方式來認識服飾起源和先民用來製作服飾的材料。第三章與第四章是《說文解字》中服飾相關字的討論,筆者用字形解析、經典考查、綜合歸納

的研究方法探求頭衣、體衣、足衣、配飾相關字的成因與正確用法,從眾多的服飾字中發現先民對服飾的重視及中國服裝形制的複雜,看見服飾對人類社會產生的意義與重要性及服飾所反映出來的民俗文化特徵。第五章是《說文解字》中服飾的文化內涵,先介紹紡織工業的起源及其在社會上的發展,服飾的式樣有上衣下裳、深衣、胡服,再從服飾的紋色、用料、等級的相關字討論去認識中國絲綢品種眾多色彩鮮艷的特色。第六章是結論,將前文論述內容作一整理,總結全篇論文的研究成果。  文字被賦予文化傳承的使命,也是人類表情達意的管道之一;服飾能道出相應時代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也能真實寫照人類生產活動的能力,並且以人為中心,反映出創造者的思想意

識與情感個性。

陶文字典(繁體版)

為了解決褐部首的問題,作者王恩田 編著 這樣論述:

本書取材於《陶文圖錄》,采用搨本,基本上保持原大,個別字經縮小。除書、墨書外,原則上不收摹本。 本書只收戰國陶文或極少量的春秋陶文,兼收秦代陶文,並在秦代陶文的右上角加三角符號以示區別。 本書按《說文》部首編排。見於《說文》者,欄上附以篆書,欄下附以楷書;不見於《說文》者,僅附楷書,並盡可能地注出通用漢字。未能釋出的字入附錄。 部分字下附簡要考釋及首位考釋者。說附於其後以備參考。 每個字的正文和重要文字下的數字是指《陶文圖錄》的編號。如三•六一九•一,三是卷數,六一九是頁碼,一是指該頁的第一個搨本。 每頁下方欄外編總頁碼欄。 書後附索引。

索引按筆畫編排,字下的數字是本書的頁碼。

漢字色彩字詞時代演變之研究

為了解決褐部首的問題,作者林雪雰 這樣論述:

本研究藉由調查中國十二部字書辭書《倉頡篇》、《爾雅》、《急就篇》、《說文解字》、《釋名》、《廣雅》、《玉篇》、《廣韻》、《正字通》、《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及《辭源正續編合訂本》,了解漢字色彩字與詞的表現狀況,並探究其時代演變情形,藉以成為中國傳統色名的建構基礎。 經統計結果發現,各部書所收錄的色彩字與詞的數量,分別為:《倉頡篇》9字1詞、《爾雅》71字10詞、《急就篇》42字5詞、《說文解字》232字、《釋名》35字3詞、《廣雅》124字20詞、《玉篇》441字、《廣韻》435字、《正字通》537字、《康熙字典》776字、《中華大字典》1,084字、《辭源正續編合訂本》2

52字542詞。部首的分佈上,數量上依次歸屬於黑部、糸部、馬部、白部4個部首。 字書辭書所收錄之色彩字與詞多為表達抽象概念的色彩字與詞,如「纁,淺絳也。」、「桐葉色,黃褐色也。」依照「字群」分類,字數多至寡依次為黑色、赤與紅色、白色、色彩狀態、青與藍色、黃色、多彩色、綠和紫色、金色。其中,色彩狀態是描述色彩樣貌的字或詞,如「斒,色不純。」、「上色,顏色之上等者。」 古代及近代,釋義文中色彩字與詞皆由五種形式所構成:1.單色字、2.單色字和修飾語的組合、3.雙色以上的組合、4.借物譬喻之色彩詞、5.與第一類同色系的色彩字與詞。綜合十二部字書辭書,五種形式之出現次數分別為1655、13

75、1350、656、434。除了形式2運用了修飾語,形式3、4及5也分別包含有88、7、434個有修飾語的詞語,由此可看出修飾語的通用性。同時出現於古代及近代的修飾語有24個字及6個詞:深、淺、竊、純、正、濃、淡、暗、闇、盛、太、鮮、艷、大、嫩、惡、潔、瑩、焦、甚、微、斑、污、雜、不純、赫然、鮮明、鮮盛、皓皓、翁翁然,推測此為被普遍使用的修飾語。其中又以「淺」、「深」、「鮮」、「淡」、「暗」使用頻率較高。另外,近代時複詞修飾語增多,特別是「副詞+形容詞」類型的複詞修飾語,如「特深」、「最淺」等。而從色彩三屬性來歸類時,表達彩度的修飾語比明度的數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