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科學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行為科學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丹尼爾.康納曼奧利維.席波尼凱斯.桑思汀寫的 雜訊【首批限量硬殼精裝版】:人類判斷的缺陷 和艾美.柯蒂的 姿勢決定你是誰【暢銷典藏版】:哈佛心理學家教你用身體語言把自卑變自信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Top 100件行為科學社- 2023年9月更新也說明:正版書惡的科學論共情與殘酷行為的起源[英] 西蒙巴倫科恩著北京貝貝特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0人說“包装完好”. ¥. 24.8. ¥42. 已售50+件. 收藏. 200+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三采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技職教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廖錦文所指導 羅筱恩的 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 (2022),提出行為科學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成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 丁國桓所指導 林美菁的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我國海軍女性兵科軍官派任艦艇意圖之研究 (2022),提出因為有 計畫行為理論、海軍、女性軍官、艦艇的重點而找出了 行為科學書的解答。

最後網站《高階覺察》:行為科學年度10大關注好書!則補充:本書是關於「自我覺察」(心理學上稱為後設認知)這個重要的主題,前半部解說我們如何看待、思考自己的想法,以及自我覺察的重要性,包括瞭解自我的心靈是如何記憶、感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行為科學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雜訊【首批限量硬殼精裝版】:人類判斷的缺陷

為了解決行為科學書的問題,作者丹尼爾.康納曼奧利維.席波尼凱斯.桑思汀 這樣論述:

  ★博客來、誠品一致選書推薦   ★與英美同步出版   諾貝爾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   康納曼 醞釀十年   探測人類決策的最大黑洞   社會充斥很多不合理的情況,像是不同法官對同一個案件卻有截然不同的判決、不同醫師對同一個病人的診斷有很大的差異、不同面試官對於是否錄取求職者意見大不相同,同一個員工的績效考核有不同的結果,甚至就連同一個法官、醫師與面試官在不同的時間也會做出不同的判斷。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只要有判斷,就會有「雜訊」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雜訊比你以為的還要多   丹尼爾.康納曼、奧利維.席波尼、凱斯.桑思汀三位行為科學家發現,在經營管理、醫學、法律、經濟預測、

法醫鑑識、保釋、兒童保護、策略、績效評估、個人選擇等領域,都看得到雜訊,但是一般人和組織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結果是付出高昂的代價、企業有更大的隱藏成本、公共安全與衛生受到影響、社會還會出現極端不公平的情況。   本書中,作者從各領域的實例中拆解雜訊出現的原因,並提供幾項決策保健策略,幫助讀者預防決策雜訊。   雜訊與偏誤一樣,都是人類必須迫切正視的問題   唯有正視雜訊與偏誤的存在,並做好決策保健工作   才能迎向決策錯誤更少、更公平、更健康的社會 各界好評   《雜訊》是我這十幾年來讀過的書當中最重要的一本。作者提出全新的想法。這想法極為重要,你恨不得馬上付諸實踐。──《恆毅力》(

Grit)作者 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   行為科學書籍的四個黃金標準是:見解新穎、證據嚴謹、文筆洗練、能實際應用。很少有一本書能達到兩個標準,但《雜訊》四者皆具,有如打出全壘打一般。準備面對這三位思想翹楚提供的閱讀震撼,讓他們幫助你重新思索如何評估別人、做決定和解決問題。──《給予》(Giving)作者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雜訊是對大眾看不到的龐大社會問題進行非常精采的調查。──《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共同作者 史蒂芬.李維特(Steven Levitt)   在《雜訊》中,三位作者以獨特、新穎的角度,切入人類在

各個領域的判斷問題:從《魔球》教練到中央銀行總裁、軍事指揮官,乃至國家元首。《雜訊》是一項偉大的成就,是心理學領域的里程碑。──《超級預測》(Superforecasting)作者 菲利普.泰特洛克(Philip E. Tetlock)     作者簡介 丹尼爾.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全球暢銷書《快思慢想》的作者、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2013年獲頒美國總統自由勳章。他是普林斯頓大學尤金.希金斯心理學講座教授,伍德羅威爾森學院公共事務教授,曾榮獲多項獎章,包括美國心理學學會頒贈的心理學終身貢獻獎。他在心理學上的成就是挑戰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式,被公認為「繼佛

洛依德之後,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他的跨領域研究對經濟學、醫學、政治、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皆具深遠的影響,被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 奧利維.席波尼 Olivier Sibony   巴黎高等商學院策略與商業政策教授。他曾在麥肯錫公司的巴黎與紐約辦事處擔任資深合夥人長達25年。他的研究主要是策略決策品質的提升,論文發表在很多刊物,包括《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與《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著有《不當決策》(You’re About to Make a Terrible Mistak

e!)。 凱斯.桑思汀 Cass R. Sunstein   《紐約時報》暢銷書《原力思辨》(The World According to Star Wars)和《推出你的影響力》(Nudge,與理查.塞勒合著)等書作者。他是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也是行為經濟學和公共政策計畫的發起人和負責人。2009至2012年擔任白宮資訊法規辦公室主任。2013至2014年擔任歐巴馬總統的情報和通訊科技審查小組委員。 譯者簡介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譯作繁多,包括《賈伯斯傳》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旁觀者》、《謝謝你遲到了》等數十冊。 周宜芳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後負笈劍橋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曾任職於金融業、出版業。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不當決策》、《開拓者》、《激進市場》、《誰說人是理性的》、《設計思考全攻略》、《雪球》、《蘭花與蒲公英》等。   各界好評 繁體中文版序 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好的判斷 序言 人類判斷的兩種錯誤 第一部 尋找雜訊 01 犯罪與量刑雜訊 02 系統雜訊 03 單一決策 第二部 你的頭腦也是一把尺 04 什麼是判斷 05 誤差的測量 06 雜訊分析 07 場合雜訊 08 群體如何擴大雜訊 第三部

預測性判斷中的雜訊 09 判斷與模型 10 無雜訊的規則 11 客觀的無知 12 常態之谷 第四部 雜訊的發生 13 捷思法、偏誤與雜訊 14 配對 15 量表 16 型態 17 雜訊的來源 第五部 提升判斷力 18 優越的判斷者,卓越的判斷力 19 移除偏誤與決策保健 20 鑑識科學的資訊排序 21 預測的挑選與總合 22 醫療診斷指引 23 績效評鑑量表的制定 24 人員招募結構化 25 中介評估法 第六部 雜訊的最適水準 26 減少雜訊的成本 27 尊嚴 28 規定或準則 綜述與結論 正視雜訊問題 結語 一個雜訊很少的世界 附錄A 如何進行雜訊審查 附錄B 決策觀察者的檢核表 附

錄C 修正預測 致謝 各章注釋     繁體中文版序 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好的判斷   能把這本書獻給繁體中文版讀者,我們既榮幸又感激。我們的焦點是人類判斷:判斷如何會出錯,以及如何能變得更好。這是潛藏於所有人類經驗底層的問題,不管是在醫學、法律、公共政策、商業或是日常生活領域。   過去幾十年,已經有很多人注意到偏誤的問題。人類判斷令人驚異,而且人類心靈締造很多了不起的成就。但在某些情況之下,偏誤會造成系統性的誤差。如果人過於樂觀,就會出現偏誤。同樣的,若是太重視短期,就會忽略長期(這就是「現時偏誤」)。很多人會顯現樂觀偏誤和現時偏誤,雖然這樣的偏誤可能是有用的(如果你很樂觀,也許會

比較願意勇於嘗試),但這也可能造成嚴重錯誤,因此產生大問題。   在這裡我們可以談到很多與偏誤有關的事情,以及如何減少偏誤帶來的有害影響,但我們的主題是雜訊。我們把雜訊定義為我們不樂見的判斷變異。如果一位醫師說,病人的心臟有問題,不過另一位醫師說,病人只是壓力大,這時就有雜訊了。若是一位安檢人員說,某個工作場所安全無虞,但另一位安檢人員卻說那個工作場所很危險,顯然這就是雜訊。   從很多方面來看,雜訊是個未知的國度,一個尚未被發現的世界。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世人卻視若無睹。雜訊會造成嚴重的不公平,在某些情況下,應該被視為一種暴行,甚至是一種醜聞。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雜訊會付出高昂的成本,企業

、員工、消費者、投資人及其他許多人也會受到傷害。   不過,我們也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各位。在世界各地,都能利用很多方法來減少雜訊,從而降低成本,並提高公平性,不管你住在哪裡,或是用何種語言閱讀這些文字,都是如此。   我們把雜訊定義為我們不樂見的判斷變異。在真實世界的決策中,雜訊已經多到讓人怵目驚心的地步。就某些準確度很重要的領域而言,雜訊的數量多到令人憂心。例如: 醫療診斷充滿雜訊。即使面對相同的病人,不同醫師對於病人是否罹患皮膚癌、乳癌、心臟病、肺結核、肺炎、憂鬱症與各種病症的判斷往往大相逕庭。精神科診斷的雜訊尤其多,顯然是因為受到主觀判斷的影響。然而,有些領域的雜訊要比我們

預想的來得多,如X光片的判讀。 預測充滿雜訊。不管是新產品的銷售量、失業率的增長、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是否會破產,專業預測人員的看法往往有很大的分歧。其實,他們對每一件事的預測都是如此不同;而且不但不同預測人員的意見迥異,他們甚至可能不同意自己的看法。例如同一批軟體開發人員在不同的日子評估同一個專案的完成時間,這些人員預估的時數平均差異為71%。 政治庇護的決定充滿雜訊。尋求政治庇護的人是否能得到允許進入美國,就跟買彩券差不多。一項隨機將案件分配給不同法官的研究發現,一位法官允許5%的案件通過,另一位法官則允許88%的案件通過。這項研究的標題說明了一切:〈難民的輪盤賭注〉。(我們還會在本書中看到

很多輪盤賭注。) 人事決定充滿雜訊。不同面試官對同一個應徵者的評價可能天差地遠。同一個員工的績效考核,可能因為打考績的主管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 保釋裁定充滿雜訊。被告是否獲准保釋或入獄等候審判,關鍵在於最後審理的法官。有些法官比較寬容,有些則比較嚴格。不同法官對於哪些被告可能逃亡或再犯的評估也會天差地遠。 法醫鑑定充滿雜訊。一般人以為指紋鑑定百分之百準確。但指紋鑑定人員在判斷犯罪現場發現的指紋,是否與某一個嫌犯的指紋吻合,可能有很大的差異。不只是不同的專家意見不一,即使是同一個專家看同一枚指紋,可能也會因為情況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其他法醫鑑定領域,甚至DNA分析,也有類似的問題。 專利授予的決

定充滿雜訊。以申請專利為題的一篇頂尖研究報告的作者揭露其中涉及的雜訊:「專利局授予某項專利與否,與專利審查人大有關係。」從公平的角度來看,這點顯然讓人不安。

行為科學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購買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405

剛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心中建起了一道牆,心想,會不會又是某個商業界大佬出的產業趨勢書籍。
後來發現不是喔~所以我開始看內容。
發現這是一本職涯書籍,我的天啊,馬上又建立起一道牆,因為我覺得職場類書相似度都很高。
但後來發現這本書是行為科學家所寫的,於是我就把這本書看完啦。

作者用自身的故事作為本書的開場,意在告訴讀者們,我們在追求目標的路上,可能會被那無心的隻字片語而擊垮,縱然你過了這關,後續還有太多陷阱埋伏著。
而我們先不談目標是大是小、或遠或近,只談我們該抱持的正確心態。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行為科學書的問題,作者羅筱恩 這樣論述: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立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以108學年度入學就讀桃竹苗地區公立技術型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法。發出8校900份問卷,回收有效650份問卷後經資料整理,再透過SPSS 2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探討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成效之相關情形,進行敘述性統計及推論性統計之分析與討論。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獲致結果如下:壹、桃竹苗地區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以期望成分的學習動機認同度最高,以學習成果的學習成效認同度最高。貳、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以女性學生、就讀家事類、苗栗地區以及上傳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學習表現件數多者的學

習動機認同度較高。參、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以女性學生、就讀家事類、苗栗地區以及上傳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學習表現件數多者的學習成效認同度較高。肆、桃竹苗地區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成效呈現高度正相關。關鍵字: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成效

姿勢決定你是誰【暢銷典藏版】:哈佛心理學家教你用身體語言把自卑變自信

為了解決行為科學書的問題,作者艾美.柯蒂 這樣論述:

  ★原作暢銷五週年重新改版★【海洋藍X夢幻銀--典藏書封版】     TED超級演講人鉅獻,所有人的書架上都該有一本!     「你的肢體語言,是決定一切成敗的最後關鍵。」     假裝你很會,你就真的會!   姿勢改變心理,弄假也能成真!   深入了解肢體的力量,只要簡單調整,就可以帶來極大的改變──   自信心、抗壓性激增、更有膽識、競爭力!      你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缺乏自信心?   或是經歷感情、工作上的挫折,正在努力重建自我?   還是眼前剛好有個大好機會,但你卻猶豫是否做得到,而裹足不前?   你或許只是普通的上班族、

學生,沒有權力、沒有特殊地位,但每天努力生活,朝著自己夢想的目標前進?     這樣的你,可以看看艾美.柯蒂(Amy Cuddy)的故事。   「我被醫生宣判腦部受損,最後我仍名校畢業。我是如何辦到的?」     她發生車禍受傷後,智力嚴重受損,醫生估計她連大學都沒辦法畢業。   但今天,她不但順利拿到大學學位,更成為了哈佛教授和世界頂尖的心理學家。      她集結扎實的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非語言動作,對自己的態度和心理有強大的影響。     透過某些行為、動作,竟可傳達力量,刺激分泌帶來力量的賀爾蒙,使你在高壓狀態下,穩定表現,展現信心十足的最佳狀態

!     只要這樣做──   .在面試前模仿「神力女超人的姿態」,你的信心就能激升?   .你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嗎?試試「自我輕推」,小調整會帶來大影響。   .想表現更專業,先穿得專業,套裝、正式服裝都可加分。   .公開演講要避免「企鵝手」,只要拿著雷射筆讓手勢抬高,就能提升你的氣勢!      這套方法幫助了許多人,迎向每天的挑戰……   .出身平凡小鎮的女孩,隨時告訴自己「我很有信心」,輕易融入哈佛的高壓環境。   .紐西蘭橄欖球隊,靠跳著威嚇性的戰舞,嚇唬對手,竟讓比賽常勝。   .容易緊張而考砸的學生,常做「權力姿勢」後,成績突飛猛進。

      你可能缺少資源,但是每個人都能輕易調整自己的身體。   本書可以幫你深入了解肢體,只要2分鐘的簡單調整,就可以帶來極大的改變──   自信心激增、抗壓性提高、考試不失常、上台不緊張、變得更有膽識、競爭力爆炸!   得獎紀錄     《紐約時報》暢銷書   《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富比士》年度選書   《今日美國》(USA TODAY)暢銷書   《出版家週刊》(Publisher Weekly)暢銷書   《時人》(People)雜誌選書   美國亞馬遜書店 精選好書   國內推薦      各界感動淚推(

按姓氏筆畫排序)   廣告導演 Kurt盧建彰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FB粉絲團 水ㄤ、水某   「華語百大講師」、「超級領導力」課程創辦人 李河泉   故事療癒作家、資深心理師 周志建   圓夢會計師/圓子夢創辦人 胡碩勻   台灣大學教授 孫中興   前中華民國國際演講協會總會長 張可芸   SmartM世紀智庫創辦人 許景泰   主持人 曾寶儀   心靈療癒作家 黃淑文   知名作家/哈佛心理教育家 劉軒   天長互動創意創意總監 劉滄碩   演員 簡沛恩   聯傑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蕭碧華

    「有一種勇敢,就是全世界只有你知道自己在害怕。」──「那些電影教我的事」FB粉絲團 水ㄤ、水某     「加州大學的雅伯特.摩樂扁教授(Albert Mehrabian)曾經說過:演講中,文字、聲音及動作的百分比分別7%、38%及55%,雖然我認為一個演講中要傳達的訊息、啟示仍是重要,但是肢體語言更是佔了非常大的影響。我們從艾美.柯蒂的這本書中可以學習如何利用姿勢的展現來讓人對你有信心,你要先從相信自己做起,萬事則靈。」──前中華民國國際演講協會總會長 張可芸   國際推薦      「任何想要全力以赴的人,必讀之書。」―金.哈伯特(Kim H

ubbard),《時人雜誌》記者     「展現最佳狀態的研究巨作。」──《富比世雜誌》(Forbes)     「艾美.柯蒂用這本書,把世界變成了一個更勇敢的所在。」── 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脆弱的力量》作者     「為自我懷疑的人們,帶來真正自信的力量。」 ──蘇珊.坎恩(Susan Cain),《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這是一本艾美.柯蒂精心描寫的好書。她優雅地書寫出身心是如何影響我們是誰、以及別人如何看待我們。這本廣納研究的書已經遠超過她當初的TED演講的廣度。又深又廣地蒐集科學研究來探討我們如何改變自己,

以及我們該如何掌握影響力的科學。但首先我們得先了解,身體如何影響心靈,而心靈如何和身體一起運作、改變我們、改變我們的形象、也改變這個世界。」──喬.納瓦羅(Joe Navarro),《FBI教你讀心術》作者     「柯蒂給了我們既實用又深刻的建議,也告訴我們要如何展現最真實、最好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感是有傳染力的,如果你自己顯得平靜又樂觀,別人就很有可能這樣回應你。」──麥可.偉勒(Michael Wheeler),《談判的藝術》作者     「你可能不知道別人多麼受你肢體語言的影響。艾美.柯蒂在這本美好的新書,解釋了身與心如何連結,影響了我們對自己的看法,以及

我們在這世界的地位。」―海蒂.哈佛森(Heidi Grant Halvorson),《該如何解決沒人了解你的困境》作者     「關於掌握自信的一本迷人、令人愛不釋手的作品。柯蒂解謎了近一世紀的研究,展現給我們看,如何能夠靠著改變我們表現自己的方法,來獲得更大的成功。」──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作者     「本書正是那種,全世界都會需要的行為科學書籍。」──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 ),《紐約時報》暢銷書《影響力》作者     「區分行動派和無作為者的只有一件事──權力。柯蒂幫

助我們理解了要如何建立起個人權力,自信卻又不自大。這本書推薦給所有的行動派人士。」──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最後吃,才是真領導》作者     「生命中除了做自己,還有什麼更重要的事?這本聰慧、引人入勝、又實用的書中,柯蒂介紹了我們最需要的,關於最佳狀態的最新心理學發現,我強力推薦此書!」──威廉.尤瑞(William Ury),《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作者     「我愛死艾美‧柯蒂這一本新書了!」──喬安娜.柯爾(Joanna Coles), 《柯夢波丹》總編輯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我國海軍女性兵科軍官派任艦艇意圖之研究

為了解決行為科學書的問題,作者林美菁 這樣論述:

隨著時代的轉變,性別平等意識提高,世界各國對兩性平權越來越重視。近年來國內有關女性從軍議題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切入探討的主題略有所不同。本研究係以我國海軍女性兵科軍官為研究對象,以計畫行為理論透過文獻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來了解女性軍官的派任軍艦職務的意圖。研究結果發現:一、計畫行為理論的預測力在本研究中獲得支持,可用於解釋我國女性兵科軍官派任艦艇意圖的影響因素。二、我國海軍女性兵科軍官在職場工作仍舊面臨傳統的壓力與挑戰,以致在行為態度表現上呈現猶豫之現象,對於投入艦艇工作缺乏信心與意願。三、我國海軍女性兵科軍官投入軍艦工作的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分別都會影響行為意圖。四、年齡及畢業班

隊兩項背景變項對行為態度、行為意圖的表現有顯著差異;而從軍年資及階級對知覺行為控制上有顯著差異;艦艇資歷對行為態度及知覺行為控制上有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