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斑鬥魚養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蓋斑鬥魚養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瑞梹寫的 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 和吳瑞梹的 【行動顯微體驗版】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積木文化 和積木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系 許世興所指導 張博淳的 利用布袋蓮淨化觀賞魚缸水中的磷與鉀 (2020),提出蓋斑鬥魚養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布袋蓮、水生植物、水質淨化、水產養殖、觀賞魚養殖、磷、鉀。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觀賞魚科技國際學位專班 陳石柱所指導 方孝仲的 台灣不同養殖魚類發光菌之基因型、分子型、致病性特徵與疫苗開發 (2020),提出因為有 發光桿菌、基因型、表現型、熱休克蛋白、疫苗開發的重點而找出了 蓋斑鬥魚養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蓋斑鬥魚養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

為了解決蓋斑鬥魚養殖的問題,作者吳瑞梹 這樣論述:

★3~10歲親子共讀,11歲以上自主閱讀★ 想養寵物,但遲遲不敢開始? 水族動物形態美麗且獨特,只要懂得牠們的基本生存條件和需求,任何人都能成功飼養,是能適應大部分環境的可愛寵物。在本書中,水族專家、生命科學博士吳瑞梹以簡明的圖文,面面俱到地傳授飼養水族的必備知識,包括水生動物的各式習性和特色,飼養成功的重點和硬體條件,讓老師和家長可以藉由本書的指引,與孩子一同觀察、學習寶貴的生物知識與珍惜生命的態度。 「很多住在都會的孩子沒有接觸過真正的大自然,一到了真正的野地中又不知道如何觀察與理解環境及其中的生物。但若只去動物園也只能觀望,便無法瞭解何謂親手照養與觀察動物習性。這時候街上林立的

水族館反而成為都會孩子接觸貓狗以外芸芸眾生的絕佳機會。這些小動物並不應該只是商品,不只是撫慰人心的萌物。這本書正是為了這樣的孩子與父母書寫,讓這些小動物不只被養活,也能過得好;讓孩子不只得到樂趣,也養成負責、細心與同理心。」──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本書介紹的水族類寵物共同特色為: .飼養條件門檻低,硬體、飼料準備簡單。 .體型適中,容易觀察。 .外形與行為多樣化,生物學知識豐富。 .取得容易,市場價格親切。 多彩多姿的水中生物,各個都有奇特本領,從飼養的過程中,孩子能學會同理心、尊重生命,以及主動學習、負責任的觀念。水螅有祕密武器,渦蟲有不死之身,鬥魚爸爸一定先有房才結婚

,慈鯛爸爸和媽媽不但是恩愛夫妻也是模範父母,有的魚卵能像種子一樣保存,遇水則發……。多樣好玩的水生動物行為,讓大人小孩都能驚豔於大自然的奧妙,是想入門水族的新手,或想與孩子一起開始飼養動物時的父母最佳的實用指南,也很適合作為中、低年級的生物課程的輔助教材。 .暢銷書《魚菜共生自學指南》作者寫給大人與孩子的水族學習指南。 .53種水生動物加上延伸品系,從魚、蝦、螺到蛙、龜、蠑螈一次全覽。 .飼養技巧、觀察方法和生命、衛生教育面面俱到,協助老師及家長建立孩子全方位的科學觀。 .清晰美麗的水族攝影,正確辨識動物外型特色與行為表現。 .附趣味學習單,增進學習效果。 【一起玩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王忠敬︱前《愛酷族水族寵物》主編、現任知名水族網路平臺 Fishbook非魚不可總監 張東君︱科普作家 黃一峯︱金鼎獎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黃尹柔(安佐媽)︱親子作家 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家、科普書籍作者 蔡爸爸︱蔡爸爸的翻轉教室 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一位資深水族人,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將水族市場中常見的生物,以全新的角度重新詮釋,也讓這本《親子玩水族》成為父母拉近親子間關係的必備書籍。」──王忠敬︱前《愛酷族水族寵物》主編、現任知名水族網路平台 Fishbook非魚不可總監 「很多人都以為要養寵物,就養魚啊,那麼簡單。只要有缸子有水就好。再不然養烏龜啊,又不會叫,少個

幾餐也不會怎樣。其實那是大大的錯誤。至於怎樣才對,而且可以跟小朋友們一起做,那就絕對要看這本書!」──張東君︱科普作家 「記得自己小時候總是喜歡養東養西,而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都有這樣的興趣;但在飼養小生物過程????,總有很多疑問,這本書正好補足了這一塊需求,可以讓讀者飼養的生物得到更好的照顧。」──黃一峯︱金鼎獎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我還清晰記得,第一次在水族箱前,親眼見證孔雀魚生小魚的實況,是對生命的誕生感到無比驚奇的心情。這絕對是照顧水族動物最令人滿足的收穫之一,如果,可以把飼養知識透過文字傳遞給想要養小動物的孩子,會讓他們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嘗試自己去找解方,享受飼養的快樂。」─

─黃尹柔(安佐媽)︱親子作家 「小時候曾飼養過的生物在本書中通通有解,對於初入門親子與玩家都相當實用且饒富樂趣的一本書。」──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家、科普書籍作者 「一本把水族動物介紹得不錯的書!該給的知識都有說明、讓人一目瞭然!看完了就把水族動物概念備齊!」──蔡爸爸︱蔡爸爸的翻轉教室

利用布袋蓮淨化觀賞魚缸水中的磷與鉀

為了解決蓋斑鬥魚養殖的問題,作者張博淳 這樣論述:

台灣在畜牧業活動、水產養殖及觀賞魚養殖皆會產生大量廢水,而其中的磷是水體中優養化關鍵的控制因子。本研究利用布袋蓮在不同條件下對磷與鉀的去除力,期望可以增加觀賞魚飼養的循環用水並降低廢水的產生。實驗內容分成靜態測試與動態測試,靜態測試利用布袋蓮在不同的光照強度以及是否添加二氧化碳進行去除磷與鉀的測試;動態測試則是在實際養殖蓋斑鬥魚環境在相同的循環水系統與光照條件(PPFD150±5% µmol/m2s)下分成是否添加二氧化碳進行布袋蓮去除磷與鉀的測試與水中pH值與導電度的變化以及量測魚隻的生長數值。 靜態測試結果在PPFD150±5% µmol/m2s的強光環境添加二氧化碳濃度至

800ppm去除磷與鉀的效果最佳,分別可去除66.08%±2.58與91.57%±2.66。 動態測試在與對照組相比添加二氧化碳在去除水中的磷與鉀的效果最佳。在28天內可去除88.94%±3.27的總磷及在7天內可去除94.08%±1.70的鉀;且無論是否添加二氧化碳,在強光下培育布袋蓮皆可減緩pH的下降及導電度的上升。在蓋斑鬥魚飼育測試結果,其各項生長數值無論是否添加二氧化碳皆大於控制組,因此可推論在強光下種植布袋蓮可控制水質的惡化與減少魚隻生長的環境壓力。

【行動顯微體驗版】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

為了解決蓋斑鬥魚養殖的問題,作者吳瑞梹 這樣論述:

★《親子玩水族》行動顯微體驗版★ 成功飼養、生物觀察,水族寵物好有趣。一邊看書,一邊操作,學習玩樂零時差!適合家庭飼養的53種水生動物習性與飼養方法介紹,搭配行動顯微工具組,飽覽水中微生物、豐年蝦、魚卵、水草或砂子,生命教育全方位體驗。 「很多住在都會的孩子沒有接觸過真正的大自然,一到了真正的野地中又不知道如何觀察與理解環境及其中的生物。但若只去動物園也只能觀望,便無法瞭解何謂親手照養與觀察動物習性。這時候街上林立的水族館反而成為都會孩子接觸貓狗以外芸芸眾生的絕佳機會。這些小動物並不應該只是商品,不只是撫慰人心的萌物。這本書正是為了這樣的孩子與父母書寫,讓這些小動物不只被養活,也能過得好;

讓孩子不只得到樂趣,也養成負責、細心與同理心。」──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關於親子玩水族】 多彩多姿的水中生物,各個都有奇特本領,從美麗的魚類、可愛的蝦子、神祕的渦蟲、水螅和螺類,還有兩生爬蟲動物之中較親近水域的龜、蛙、蠑螈等,本書都有詳細的介紹,是想入門水族的新手,或想與孩子一起開始飼養動物時的父母最佳的實用指南,也很適合作為中、低年級的生物課程輔助教材。本書介紹的水族類寵物共同特色為:飼養條件門檻低,硬體、飼料準備簡單;體型適中,容易觀察;外形與行為多樣化,生物學知識豐富;取得容易,市場價格親切。 ○暢銷書《魚菜共生自學指南》作者寫給大人與孩子的水族學習指南。 ○超實

用水族觀察工具組,邊看邊學真輕鬆。 ○53種水生動物加上延伸品系,從魚、蝦、螺到蛙、龜、蠑螈一次全覽。 ○美麗清晰的水族攝影,正確辨識動物外形特色與行為表現。 ○飼養技巧、觀察方法和生命教育面面俱到,協助老師及家長建立孩子全方位的科學觀。 ○附趣味學習單,增進學習效果。 【關於uHandy行動顯微鏡】 臺灣製造,2018年GMark日本優良設計。體積超小、攜帶輕便的手機顯微鏡,帶著它,就像擁有超能力,瞬間走入全新的世界!STEAM教育、親子共學或是藝術創作靈感,它不只是科普玩具,而是發掘隱藏驚喜的強大工具。內附採樣貼紙、簡易工具、獨家樣本試管,隨手求知好容易! 一起玩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排

列) 王忠敬︱前《愛酷族水族寵物》主編、現任知名水族網路平臺Fishbook非魚不可總監 張東君︱科普作家 黃一峯︱金鼎獎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黃尹柔(安佐媽)︱親子作家 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家、科普書籍作者 蔡爸爸︱蔡爸爸的翻轉教室 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一位資深水族人,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將水族市場中常見的生物,以全新的角度重新詮釋,也讓這本《親子玩水族》成為父母拉近親子間關係的必備書籍。」──王忠敬︱前《愛酷族水族寵物》主編、現任知名水族網路平台 Fishbook非魚不可總監 「很多人都以為要養寵物,就養魚啊,那麼簡單。只要有缸子有水就好。再不然養烏龜啊,又不會叫,少

個幾餐也不會怎樣。其實那是大大的錯誤。至於怎樣才對,而且可以跟小朋友們一起做,那就絕對要看這本書!」──張東君︱科普作家 「記得自己小時候總是喜歡養東養西,而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都有這樣的興趣;但在飼養小生物過程?,總有很多疑問,這本書正好補足了這一塊需求,可以讓讀者飼養的生物得到更好的照顧。」──黃一峯︱金鼎獎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我還清晰記得,第一次在水族箱前,親眼見證孔雀魚生小魚的實況,是對生命的誕生感到無比驚奇的心情。這絕對是照顧水族動物最令人滿足的收穫之一,如果,可以把飼養知識透過文字傳遞給想要養小動物的孩子,會讓他們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嘗試自己去找解方,享受飼養的快樂。」──黃

尹柔(安佐媽)︱親子作家 「小時候曾飼養過的生物在本書中通通有解,對於初入門親子與玩家都相當實用且饒富樂趣的一本書。」──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家、科普書籍作者 「一本把水族動物介紹得不錯的書!該給的知識都有說明、讓人一目瞭然!看完了就把水族動物概念備齊!」──蔡爸爸︱蔡爸爸的翻轉教室 ★產品內容★ 《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適合大人小孩一同飼養的53種美麗多樣水族寵物》1冊 【微觀世界系列:神奇的水族體驗】1盒,內含──顯微鏡X1/鑷子X1/滴管X1/培養皿X1/樣本貼紙組X1/微觀樣本X3(海砂藏寶罐+海帶芽+小豐年蝦卵) ::3~10歲親子共讀,11歲以上自主閱讀::

作者簡介吳瑞梹臺灣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專長為水生生物學、環境生態學、水產養殖學等。曾任職於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灣大學等多所學術研究單位。具有數十年的水族生物飼養觀察經驗,長期參與水族攝影、出版與推廣的工作,並曾受邀至多所學校社團與年度觀賞魚博覽會中進行演講,分享經驗。作者創作無數水族圖文,散見於國內各大水族出版刊之中;並著有《魚菜共生自學指南》、《燈魚圖典》、《坦干依喀湖的亮麗鯛》等多本書籍。臉書粉絲頁請搜尋:「JPWu's Ornamental Fish 國寶的藏寶箱」相關著作:《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魚菜共生自學指南

──從居家觀賞、自給自足、社區教育到工廠生產,建立綠色永續的現代耕養系統》 序:理想的家庭寵物 PART1 準備妥當! 前言: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飼養水族寵物 飼養水生動物 水生動物的環境需求 基本水質概念/水質檢測與調整/布置水族箱 水生動物的食物需求 基本飼養器材 飼養容器/過濾器/燈具/控溫設備 如何挑選健康的水生動物 取得途徑與挑選要領/帶回家之後 觀察水生動物 觀察焦點 觀察的原則與方法 以肉眼進行觀察/撈取或抓取動物 PART2 正式開始! 適合親子飼養觀察的…… 水生無脊椎類動物 刺胞動物類 水螅 扁形動物類 淡水渦蟲 節肢動物類 豐年蝦/米蝦/大

和米蝦/美國螯蝦/粗糙沼蝦 軟體動物類 椎實螺/囊螺/扁蜷/紅蘋果螺/川蜷/田螺 魚類動物 卵胎生鱂魚類 孔雀魚/滿魚類/茉莉類/劍尾類/球魚、天鵝類/食蚊魚 卵生鱂魚類 圓尾鱂/黃金火焰鱂/藍彩鱂/藍眼燈 鯉類 金魚/小斑馬/四間/六間鯽/條紋小鲃/牛屎鯽/白雲山/三角燈 脂鯉類 日光燈/紅蓮燈/紅燈管/黑燈管/扯旗燈/鉛筆燈/紅翅濺水魚 迷鰓魚類 泰國鬥魚/蓋斑鬥魚/麗麗/馬甲 慈鯛類 荷蘭鳳凰/神仙魚/貝魚類 其他 稻田魚/淡水蝦虎 兩生類動物 有尾類 赤腹蠑螈 無尾類 白化水生蛙/南美角蛙/蘆葦蛙 水生爬蟲類動物 澤龜類 紅耳龜/班龜 PART3 附錄 動物名稱

索引 學習單  

台灣不同養殖魚類發光菌之基因型、分子型、致病性特徵與疫苗開發

為了解決蓋斑鬥魚養殖的問題,作者方孝仲 這樣論述:

魚類巴氏桿菌症(Pasteurellosis)又稱發光桿菌症(Photobacteriosis),是由海水養殖魚類中危害最嚴重的細菌病原體發光桿菌 (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piscicida, Phdp)引起。自1963年美國首次從野生的白鱸(Morone americanus)和條紋鱸(M. saxatilis)發現以來,發光桿菌症已傳播到全球各地之不同魚種。在台灣,最早的文獻指出鱧魚(Channa maculata)感染病病症後,陸續在許多養殖魚類中,如海鱺(Rachycentron canadum)、蓋斑鬥魚(Macropodus opercul

aris)和疊波蓋刺魚(Pomacanthus semicirculatus;俗名:神仙魚)均有本病原感染病例被證實。然而台灣相關魚類細菌性病原研究中,截至目前為止,仍嫌少對於發光桿菌 (Phdp)基因性、分子性與致病性間相關流行病學探討其致病性,並進入研製對本病預防控制的有力工具〝疫苗〞的給予,期望對控制本病,減少水產養殖過程中化學藥品或抗生素的使用量與環境永續無汙染盡一份心力。首先,從台灣的不同罹病魚種來源收集39株發光桿菌 (Phdp)分離株,利用單管多引子聚合酶連鎖反應技術(multiplex PCR)確認菌種為Phdp。繼之,進行來自不同宿主和年份間各分離株之表現型(phenotyp

ic)和基因型(genotypic)特性及毒力基因(virulence genes)分布特性,並利用親源樹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和致病性測試。結果顯示,不同Phdp分離株間具有相同的表現型特性。但以限制酶SmaI和NotI進行脈衝式電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顯示染色體核酸片段(band patterns)均可分為2型。16S rDNA和Fur基因序列之親源分析顯示無法區辨至亞種,而ToxR基因則可區辨發光桿菌兩個亞種。偵測AIP56,P55,PDP_0080,Sod和Irp1等致病基因後發現,在所有分離株

中均具有這些基因。但是,分別以海鱺和尖吻鱸進行九株候選Phdp分離株之致病力研究顯示,分離株間的致病力確實存在差異。使用不同分離株測試死亡率相近的海鱺與尖吻鱸顯示,尖吻鱸在實驗室條件下對此種細菌有較明顯感受性,可在往後的研究中用做實驗模型。目前針對發光桿菌 (Phdp)疫苗開發中已記載有四種不同疫苗類型,如全細胞疫苗(Whole-cell vaccine)、減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DNA疫苗(DNA vaccine)和次單位疫苗(Subunit vaccine)。其中又以重組次單位疫苗之製備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受污染機會少等優點,因此吾人就本菌 (Phdp

) 熱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s)之重組次單位疫苗,包括HSP90、HSP33、HSP70與DnaJ等高免疫原性之重組蛋白研製,並以尖吻鱸(Lates calcarifer)作為實驗動物模組,進行疫苗保護效力評估。Phdp四種候選重組疫苗(HSP90,HSP33,HSP70和DnaJ)以載體pET-151轉殖入大腸桿菌BL21(DE3)中進行蛋白質表現並純化,以30:70(v / v)的比例混合佐劑Montanide ISA 763 AVG,腹腔注射50尾尖吻鱸,對照組2組(各別注射PBS及佐劑ISA)。當魚體進行標的疫苗免疫後、確實可產生高抗體力價、血清溶菌酶活性(se

rum lysozyme activities) 以及殺菌作用;並可偵測出抗原蛋白(特別是rHSP33)。此外,接種疫苗後,免疫組魚隻淋巴器官的早期免疫反應中亦可偵測到相關免疫基因的高表現量。當以Phdp菌(編號AOD105021)進行各組疫苗(HSP90,HSP33,HSP70和DnaJ)之保護效力評比攻毒,各組之相對存活率分別為48.28%,62.07%,51.72%和31.03%。綜合上述「魚類發光桿菌疫苗」研發結果顯示,HSP33確實為優秀候選疫苗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