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德減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輔仁大學 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 郭國泰所指導 邱國霖的 DRAM製造產業的發展與廠商的經營策略變遷之研究 (2013),提出茂德減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DRAM記憶體、產業生命週期、經營策略。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茂德減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DRAM製造產業的發展與廠商的經營策略變遷之研究

為了解決茂德減資的問題,作者邱國霖 這樣論述:

經歷近30年的經營對於台灣的DRAM產業,在2012年可以說是劃下了一個句點。爾必達日本最後的DRAM命脈,在40年後於2012宣佈破產重整,而台灣廠商也退出標準型記憶體市場,在PC需求衰退首度低於5成,確立了DRAM產業進入衰退期,並由美光整合接手台日勢力與三星和海力士瓜分市場。本研究由產業生命週期來看DRAM產業與各大製造廠商的發展歷史,各家廠商面對不同的產業週期的經營策略,做個案探討。在萌牙時期由美國開始並主導,成長期日本的興起以低價策略使美國出局使日本市佔第一,成熟期時後入者韓國的技術與策略更勝美,日,使台灣和日本失敗退出而進入DRAM產業的衰退期。分析目前勝出三大家各家公司的經營策

略,三星以擁有尖端與關鍵技術持續專注與大量投資研發與製程技術以降低成本,逆勢投資,以低價策略,獲得較好的利潤與競爭者拉大差距,拼倒對手。海力士緊追技術開發,並深耕大陸市場,使其隨大陸經濟起飛穩居大陸第一,世界第二。美光以其精準的併購手法與對DRAM技術的深度在DRAM產業不斷擴大產品線與市佔率。為了能夠使台灣的PC產業更穩固加上台灣的長期半導体產業的耕耘與分工整合供應鏈的優勢缺乏自有研發技術的建立,廠商分散未有效整合過度地舉債蓋12吋晶圓廠,經歷2008年底的全球金融風暴時期後至2012年難以回復,體質弱沒有自有技術以伴隨著低成本,台灣退出標準型DRAM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