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社會環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與社會環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力軒寫的 不待黃昏的貓頭鷹:陳紹馨的學術生命與臺灣研究 和嚴紀華的 探究跨語際的文本分析:文藝理論與作品解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 蘇秀枝所指導 施品竹的 司法案件中居家保母與嬰幼兒事故傷害之分析 (2021),提出與社會環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居家保母、傷害、嬰幼兒。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中國文學系 鄭慧如所指導 廖秀春的 齊邦媛、簡媜之老年與死亡書寫 (2021),提出因為有 齊邦媛、簡媜、老年、死亡、老年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與社會環境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與社會環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待黃昏的貓頭鷹:陳紹馨的學術生命與臺灣研究

為了解決與社會環境的問題,作者鄭力軒 這樣論述:

  陳紹馨的名字雖然廣為人知,但學界對他的整體學術生命以及知識關懷卻仍相當模糊。   本書試圖補足這個缺口,將陳紹馨界定為從臺灣而生的古典社會學之子,除了作為本土研究先驅外,更是臺灣現代社會科學重要的創建者。內容追索陳紹馨橫跨多重知識場域的學術生命,從1920年代的啟蒙、1930年代赴日研究歐洲社會思想、1940年代返臺投入民俗學以及參與臺灣文化運動,到戰後初期嘗試傳承戰前臺灣研究成果,並在1950年代與美國學者展開深刻互動,投入包括人口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等領域,最後在1960年代生涯最後的階段,針對不利於臺灣研究的學術環境寫出了影響力巨大的〈中國社會文化的實驗室:臺灣〉

一文。   作者主張陳紹馨這些看似分歧的著述背後共通的知識關懷,是他對臺灣社會現代性的視野;而日後對陳紹馨的遺忘與記憶也與這個視野有密切關係。重探陳紹馨的視野除了還原臺灣社會科學重要先驅者的面貌外,也有助於反思當代臺灣研究與社會科學的發展。  

與社會環境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21通電話:阿兵哥的深夜求救」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陳碧娥、李儒林
  
內容簡介:
  二十三年來,陳碧娥(黃媽媽)接過無數通電話,協助處理了上千件軍中人權事件,這二十個個案是她無法忘記,也最希望大家知道的故事。全書取材自黃媽媽多年處理軍中人權案件的珍貴紀錄,加上資深記者李儒林的冷靜筆鋒,每個案件的記述都讓人沉思不已。
  
  透過這些案件,可以看到二十三年來軍隊與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得軍中人權事件也有了不同的樣貌。老一輩的人常說:「孩子若能平安退伍就算是撿回來的。」表示軍隊與外界的隔閡,以及不透明的溝通管道。然而到了現在,許多事件的情況,則是因為軍隊管理對於社會變化的反應不及,或是軍民之間權利義務觀念的衝突。這樣的變化讓人不禁開始思索,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軍隊?什麼樣的國防?
  
本書特色:
事件開頭多半是這樣子,一通直撥到手機上的電話,或長或短的求援語句……
  
◎「黃媽媽,被關的小朋友都是被刑求的,你快點去救他們……」1999年,空軍桃園基地發生彈藥失竊事件,案發後主管機關迅速宣布掌握疑犯,幾個月之後卻出現了「一案雙破,兩個真相」的情況。這起罪證確鑿的軍中刑求逼供案,揭開了什麼樣的內幕,讓黃媽媽第一個就想說出這個故事。
◎「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然而不曾中斷的霸凌、不當管教事件,也提醒著我們重新思考「合理」的界線、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每通在不同時分撥進來的求助電話,她都想盡力幫忙,只因為這些事件中都有個「人家的孩子」。
◎取材自陳碧娥(黃媽媽)協助處理過的軍中人權事件,是第一本講述軍中人權實例故事的專書。
  
作者簡介:陳碧娥
  人稱「黃媽媽」,原本是後山花蓮的一位家庭主婦。1995年,由於大兒子黃國章在軍中離奇落海死亡的事件,她的人生就此改變,踏上了尋找真相、對抗軍方、爭取軍中人權的漫長路程。廿三年來,她持續接受軍方以及家屬的委託,協助處理軍中人權事件,希望能夠改善軍隊封閉、保守的環境。
  
作者簡介:李儒林
  從事媒體工作逾廿五年,於中廣、民視、華視、中視、三立等電視台擔任記者、製作人及主管,主責國會、黨政、軍事路線。另曾任客家電視新聞部經理、台長,世新大學、中央大學兼任講師,現任職於公共電視。出版《史瓦洛的飛行日誌》、《披風少年》等兒童文學故事(國語日報牧笛獎),公暇之餘創作新詩,尚未集結成冊。

司法案件中居家保母與嬰幼兒事故傷害之分析

為了解決與社會環境的問題,作者施品竹 這樣論述:

社會變遷多數婦女走入職場,讓居家保母的需求增加,家長對於保母有更多的要求,但居家保母在家照顧過程中因疏忽或情緒不穩導致不當管教的意外事件,卻沒有因著居家保母系統管理與訓練而停止。因此本研究透過「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的判決書,針對民國100年1月1日至109年5月28日居家保母與嬰幼兒事故傷害之108筆案件進行分析,共有109位受害者與118位被告,其中被告有69位受傷、40位死亡。結果發現本研究受害者當中,男童多於女童;年齡為1歲(含)以下之嬰幼兒的比例最高;過程當中有哭泣的比例較多;案件中有七成是領有保母證照;高中以上的比例佔八成,學歷越高導致嬰幼兒死亡的比例越高;收托月費為2萬(含)

以下之案件最多;托育總時數長達24小時之案件比例最高,與受害者是否死亡存在顯著性關聯,托育時間越長意外傷害越容易發生;而被告照顧嬰幼兒1個月到6個月(含)導致受傷與死亡率較高;案件最多發生於早上9:00-11:59之間,且於室內的臥室的受傷與死亡案件比例較高,其中於睡眠中死亡之案件較多,更要多留意;發生現場有第三個人在場的案件較多;被告收托2位以下嬰幼兒發生事故的機率較高。判決結果118位被告當中共有64位(54.2%)被處有期徒刑,有40位被判刑11個月以下之有徒刑;有13人遭處拘役,遭處50天拘役的比例最多;有28人緩刑,予以緩刑之案件73.1%被判刑11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有13筆案件有支

付和解金,其最低一萬元,最高金額達四百五十萬元。

探究跨語際的文本分析:文藝理論與作品解讀

為了解決與社會環境的問題,作者嚴紀華 這樣論述:

  在一個眾聲喧嘩的激情年代,無論是孤獨的閱讀人、焦慮的創作者、或是憎恨的批評學派,面對圖像不假辭色地與文字對壘,包括由而不知、述而不作的立言,或中心瓦解、傳統崩離的辯證,譜清音也好,奏輓歌也罷;書寫文化正進行整頓,重領風騷。針對著文學作品提供的多層次想像,以及文學術語意義與文學現象研究的變遷流轉,本書是將中西文藝理論與批評,作品與讀解,應用與教學連結起來,尋求理論與書寫的交流與詮釋,開展與理解。是借鑑,也是探索;是沉浸,也是抽離;是發散,也是連鎖;是美學,也是樂學。…… 本書特色   ★ 從榮格的精神分析到羅蘭巴特的符號學,再到劉勰《文心雕龍》的六觀法,作者嚴紀華在此

書中藉由西方文論與中國文學的碰撞,試圖探究跨語際的文本分析。   ★ 通過傳統文論與當代文論的回應和聯繫,將有助於延展文學理論與批評的視界,引領我們涵泳於「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閱讀樂趣與批評啟發。

齊邦媛、簡媜之老年與死亡書寫

為了解決與社會環境的問題,作者廖秀春 這樣論述:

摘  要本文以齊邦媛、簡媜之老年與死亡書寫為主題,討論這兩位作家作品中的老年與死亡議題。爬梳文本集中於齊邦媛、簡媜書寫的散文,包括齊邦媛之《巨流河》、《一生中的一天:散文‧日記合輯》、《洄瀾》,簡媜之《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及其他創作。「老年」與「死亡」議題,是近年文學研究的熱點。齊邦媛、簡媜兩位作家對於真實的生命情境,直接以作品回應生老病死的現場,書寫「老年」與「死亡」切入當代社會議題。齊邦媛在戰爭顛沛流離中目睹死亡,又在典範中驗證人生價值,而投入生命書寫。簡媜從質疑、抵抗人世間對性別與生命的歧見,到超越生命藩籬而書寫生命之歌。本文探看兩人的生命歷程與文學志業,探討來自於不同世代,出生於

不同地域及成長背景的文學交會。本文解析齊邦媛、簡媜的老年與死亡書寫,比較兩人觀點之異同,扣緊兩人作品中的終極關懷,呈現生老病死的主題。試圖自齊邦媛、簡媜之老年與死亡的感悟中,建立一套書寫老人的典範,完整「老年學」中的老年文學,並討論兩人作品中的老年與死亡書寫在台灣文學的定位。關鍵詞:齊邦媛、簡媜、老年、死亡、老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