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法規名稱: 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也說明:法規名稱:, 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 時間:, 中華民國109年7月24日. 立法沿革:, 中華民國109年7月24日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09)北市教人字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洪儷瑜所指導 袁銀娟的 兩岸特教師資生對身心障礙學生態度之研究——三要素觀點 (2020),提出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特教師資生、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態度、態度三要素、兩岸比較、ADHD、肢體障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朱益賢所指導 侯凱棠的 國中生活科技教師甄試筆試試題分析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分類法、國中生活科技、教師甄試、試題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的解答。

最後網站14依據「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學輔導教師設置方案」之 ...則補充:(D)「具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進階人員證書」為各校教學輔導教師儲訓人選之甄選條件之一 ... 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學輔導教師及研究教師作業要點 108/4/25.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兩岸特教師資生對身心障礙學生態度之研究——三要素觀點

為了解決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的問題,作者袁銀娟 這樣論述: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 1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第三節 名詞釋義 8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第一節 態度的理論 11第二節 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態度 27第三節 外顯態度的評量 39第四節 特教師資生專業態度素養與培育 52第三章 研究方法 71第一節 研究架構 71第二節 研究對象 72第三節 研究工具 79第四節 研究程序 121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24第四章 研究結果 127第一節 師資生對身障學生態度的描述性統計 127第二節 師資生在情意(積極情緒)分量表之反應差異分析 146第三節 師資生在情意(消極情緒)分量表之反應差異分析

157第四節 師資生在認知(醫療模式)分量表之反應差異分析 162第五節 師資生在認知(社會模式)分量表之反應差異分析 169第六節 師資生在行為意向分量表之反應差異分析 174第七節 對身心障礙學生態度之預測因素分析 179第五章 綜合討論 207第一節 對身心障礙學生態度的評量 207第二節 兩岸特教師資生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態度 209第三節 與身心障礙學生態度有關之因素 217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19第一節 結論 219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限制 220第三節 建議 222參考文獻 226中文部分 226英文部分 233附錄 245附錄一、提供問卷意見的專家名

單 246附錄二、個別預試訪談大綱 247附錄三、台灣(繁體)版第一輪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248附錄四、台灣(繁體)版第二輪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255附錄五、大陸(簡體)版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260附錄六、專家內容效度評估結果 267附錄七、正式施測之「人物簡介」與「情意分量表」題目 271附錄八、正式施測之「認知分量表」題目 275附錄九、正式施測之「行為意向分量表」題目 277附錄十、Marlowe-Crowne社會期許量表(簡版)及量表使用授權 278附錄十一、驗證性因素分析及全回歸模型摘要表 280

國中生活科技教師甄試筆試試題分析研究

為了解決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的問題,作者侯凱棠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分析國中教師甄試中生活科技科的筆試題目。研究目的有三:(1)「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綱要」中各主題的命題比率;(2)歷屆試題所測驗之「知識向度」與「認知歷程向度」;(3)歷屆試題之「難度」與「鑑別度」。研究範圍包括91學年度到99學年度國中教師甄試聯招生活科技科筆試試題14份,共735題。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以「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綱要」、「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分類」、「難度與鑑別度」三個面向作為分析的類目,從量化的角度做分析;並歸納出三點研究結論:一、「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綱要」各主題的出題比率於歷屆試題中的分布狀況並不平均,但與課本內容相接近。出現比例最高為「材料」及「訊息與傳

播」等兩項;出現比例最低為「天然災害與防治」及「食品與生物科技」等兩項,各主題之出題數未隨出題縣市或年分有改變趨勢。另歷屆試題在篩選適任教師之功能上,其內容足以篩選具備完整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知識之人員。二、歷屆試題於布魯姆認知分類知識向度與認知歷程向度分佈不平均。(一) 知識向度中出題數最多者為事實知識類,佔58.6%;出題數最少者為後設認知知識,佔1.1%。(二) 認知歷程向度中出題數最多者為記憶類,佔44.4%;出題數最少者為創造類,佔0.1%。(三) 綜合而言,出題數最高者為「A1記憶型的事實知識」佔41.3%;另有5類題型未出題,分別為「A1創造類的事實知識」、「B6創

造類的概念知識」、「D1記憶類的後設認知知識」、「D3應用類的後設認知知識」、「D6創造類的後設認知知識」。(四) 國中生活科技筆試試題在認知各項領域學習目標中,對於高層次知識與認知歷程之測試效果不佳。三、試題於難度與鑑別度之分布狀況而言,生活科技教師甄試歷屆筆試試題符合命題難度之合理區間;亦符合命題鑑別度之合理區間、但略為偏低。  最後,研究根據結論對於國中生活科技科教師甄試相關人員提出相關建議:一、 對於參加教師甄試之人員:可針對命題比率較高的「材料」及「訊息與傳播」此兩項主題多做準備;並需加強有關記憶型的事實知識類別題目練習。二、 對於教師甄試評審人員:可針對筆試試題中

較少出現的分析、創造、評鑑類的相關概念,與後設認知類的知識,利用口試及試教的機會對於檢視受試者之相關能力。三、 對於筆試試題命題者:對於各主題之數量分佈,可斟酌參考各主題於課文出現之比例分配。另可增加論述題之題型,以測驗受試者之高層次之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