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是什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是什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合作住宅指南:用自決、永續、共居開啟生活新提案 和連世昌的 吉屋招租:一本對付租霸、惡房東!租屋依法不被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是什麼如何辦理房屋設定抵押 - 房貸利率 ...也說明:房屋修繕貸款2017房貸增貸條件青年安心成家試算各家銀行房貸利率比較房貸指標利率是什麼專業貸款免費諮詢:https://goo.gl/eceedL p> 覺悟把臉皮張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行人 和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屏東大學 不動產經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呂宗盈所指導 柯宏運的 危險老舊房屋重建之研究-以高雄市三民區義民段為例 (2021),提出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是什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老屋重建、容積獎勵、都市更新條例、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蕭全政所指導 張志源的 臺灣社會住宅政策之政經分析,2010-2020 (2020),提出因為有 社會住宅、公共政策、偏差、偏差動員、政經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是什麼的解答。

最後網站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怎麼辦才比較好過件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則補充:借錢或青年購屋貸款找銀行銀行讓青年購屋貸款更輕鬆或是青年購屋貸款更方便借錢或借貸找銀行銀行讓借貸更輕鬆或是借貸更方便借錢或自購住宅貸款利息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是什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合作住宅指南:用自決、永續、共居開啟生活新提案

為了解決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是什麼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無殼蝸牛運動30週年,我們的居住條件有更好了嗎?   1989年8月26日的台北,數萬人聚集在忠孝東路上過夜,抗議受到財團炒作而狂飆的房地產價格。這是台灣自政治解嚴以來,由人民自發而起、最龐大的一次都市社會運動—無殼蝸牛運動。   隨著時間的過去,房價仍持續升高,「廣建國宅」與「擴大購屋貸款」政策成效不彰。在居住議題上,市場失靈、政府失靈,人們該怎麼辦?「共同形構都會空間」的概念由此而生。「合作住宅」模式帶領大家尋求另一種住宅的可能。不僅住宅的位置(WHERE)重要,住宅怎麼形成的(HOW)也很重要。人們如何過活,還有他們怎麼住在公寓或樓房裡,表現了他們的習慣、價值觀和願景。住宅形式反映了

人們在城市生活中的角色,也成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關鍵表徵。   從居住議題更加擴大,合作住宅甚至關注到長者獨居議題、社會福利,更甚至是醫療、教育等課題。這本書是合作住宅運作的指南,提供概念及歐洲各國典範,收錄九個以創新住宅文化聞名的歐洲城市於其中,分別是:阿姆斯特丹、巴塞爾、布魯塞爾、哥本哈根、米蘭、斯德哥爾摩、圖賓根和維也納。每個城市與「永續住宅和社區發展」相關的條件都被詳加分析,描述著重在居民組織的方式和他們的經歷,因著這群人和他們投入的精力、資源和能力,每個計劃都長出自己的面貌和性格。   在id22的城市實驗中,他們認為合作住宅非常適合用於實踐創造性永續的理念。住宅合作社的概念是自發

性的,以社區為導向,並且永續發展。居民共同合作去規劃住宅的樣貌,並且共同經營管理,經常舉辦活動,也成為彼此生活上的支援。   我們想透過這本書,提出居住問題可能的解方,為住宅模式提出新方案,也讓你可以想像到生活的另外一種可能。 名人推薦   李修瑋(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   林洲民(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局長 2014-2018)   林盛豐(監察委員、實踐大學學建築設計學系客座教授)   張金鶚(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特聘教授)   曾旭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前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   黃益中(公民教師、居住正義協會理事長)   -真誠推

薦 編者簡介 麥可・拉馮德(Michael Lafond)   id22創造性永續協會 執行長     id22以柏林為基地,推動各種創新的地方、社區倡議計畫,至今已執行數百個方案。每個方案就像是小小的實驗室,研究各種創新的都市另類行動,因此也稱為「城市實驗室」(eXperimentcity) 的計畫。城市實驗室重視自發性的空地與建物再利用,例如生態建築、另類文化中心或社區農耕計畫,使閒置空間透過市民社會的巧思,創造出各種都市空間營造的新方法。     id22認為合作住宅非常適合用於實踐創造性永續的理念。合作住宅通常是自發的、社區導向且永續的住宅,通常與社區產生密切的結合;且常常成為有

理念的建築師的實驗場域。合作住宅的居民渴望社區導向的居住型態,透過合作式的規劃、管理及日常生活的彼此支援,合作住宅的空間通常設計成能夠進行社區活動,鼓勵成員間、或與其他社區的溝通及互動。     此外,合作住宅的產權結構也不同於市場上的自有住宅,因此能夠對抗投機炒作,確保較低的購買價格或是長期維持較低的租金。這些特性讓合作住宅及居民有能力面對當代城市的一些問題,如:社會疏離、氣候變遷,發展出因應的社區策略。 推動出版者簡介 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台灣第一個以空間政策倡議、實質環境改造為主軸的非營利組織,長期關注土地、住宅、都市開發、歷史保存等議題。自2011年起,積極投入住宅政

策改革推動,特別是在社會住宅的推動落實上,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後續,規劃以合作住宅作為下階段工作重點,期透過系列性的理念推廣、社會串聯、政策與立法遊說等方式,與志同道合者齊力打造合作共居之願景! 譯者簡介 賴彥如   台大外文系、社會系雙學士,台大城鄉所碩士。目前從事社區營造、藝術策展及手作步道推廣工作,和文史、空間、生態有關的事都忍不住想了解。相信城市的偉大來自她包容小眾的能力。自由譯者,作品散見於環境、文化、城鄉領域,合譯有《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如何謀殺一座城市:高房價、居民洗牌與爭取居住權的戰鬥》等。 中文版序 思辨合作住宅之於住居、地方再生和民主化的意義   導讀

為台灣合作住宅砌上第一塊磚   理念 Idea 自發組織、社區導向、永續 歐洲社區導向及自組住宅的政治與文化——類型、定位、緣起   實踐 Practice 柏林——荒廢學校改建:「舊校卡爾斯霍斯特」計畫 這是經由非營利基金會的資助,買下戰後荒廢許久的學校改建為住宅的計畫。由住宅合作社組織找來建築師設計公寓,並管理住宅和公共空間。原本的舊學校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多代共居的社區住宅。   巴塞爾——老房子新生命:合作住宅街區 1970年代,拯救老房子運動從熊菲斯街興起。當地居民、建築師和保存運動者買下老房子或籌組社群,活化老房子、改善居住條件。街上的老房子陸續都發展出共棲居住的模式,熊菲斯特街進而

成為合作住宅的街區。   斯德哥爾摩——中高齡集合住宅:「須盡歡」老年公寓 「須盡歡」是瑞典第一個以「中高齡」為主軸的集合住宅,希望建立一個能讓長者互相支持的住居空間。「一起做些什麼」是住在這裡的日常,社區共餐、舉辦休閒娛樂活動,打造晚年的快樂生活。   布魯塞爾——在城市裡爭取居住權 :希望之家生態建築 因為高漲的房價,反促成希望之家的誕生。兩個協會、一個社會建築公司、十四個居住條件惡劣的家庭和一位建築師結合在一起,尋找自行購屋的替代選項,運用政府資源,並成立住宅基金,在比利時最貧窮的地區上蓋了十四間公寓,打造了名為「希望之家」的社區。   圖賓根——將定價交給成本:市民自組「營建社區」 磨

坊區合作住宅案例與圖賓根的都市發展策略密切相關,將市民變成城市發展的利益共同體,由民間住宅投資者組成的合法組織,稱作「營建社區」。營建住宅的重要性在於定價並非交給市場,而是以實際的建造成本決定,讓人負擔得起自有住宅。   米蘭——障礙者共融住宅典範:歐林達青年旅館(Olinda Hostel) 歐林達青年旅館是一個給一般人和精神障礙者共居的合作住宅,它原本是精神治療中心的宿舍,當時的經理人認為可以將其轉變為青年旅舍,開放短期訪客入住。這樣的運作不僅讓居民有收入來源,甚至讓精神障礙者因為與客人交流,回歸社會而得到康復。   維也納——女子共居住宅:[ro*sa]22   住宅組織 建築師莎賓‧波

拉克積極參與住宅和女性議題,她在數個女性社團提出相關想法,和獨居女性們共同討論出對家的想像,並成立了[ro*sa]22女子住宅組織。透過政府的協助下,找到了兩塊基地,開啟了計畫,運作八年後,[ro*sa]22拿到新家鑰匙,開始共居生活。   哥本哈根——居民自主典範:「楚德之林」社區 楚德之林社區規劃於1970年代,創辦人買下了車站附近舒適而昂貴的基地,經過民主、開放的討論共同規劃社區空間。後來「開放討論」的形式保留下來,居民「自我管理」成為其重點及特色,它啟發了國際上眾多合作住宅計畫。   阿姆斯特丹——多功能住居/工作園區:自由城堡 這個住宅是透過「集體私人委託」的過程實踐而成,未來住民成

立基金會,基金會的成員就是計畫的實際參與者,以客戶的身份和建築師、顧問及包商互動,並掌管財務。是全荷蘭最大、最完整的集合式自力營建住宅。   結論:他山之石 Lessons Learned 從彼此的住宅學習:差異帶來啟發 共居宣言   參考資料: 資源和聯繫方式 導讀 為台灣合作住宅砌上第一塊磚   作為翻譯出版的推動者,很高興跟大家推薦合作《合作住宅指南》(Cohousing Cultures)這本書。行文初始,有必要先說一下起心動念的緣由。   自2010年起,我跟許多伙伴便投入台灣住宅政策倡議工作,特別是針對高房價問題以及居住權保障相關工作,諸如大家熟知的實價登錄、房地合一稅制

、社會住宅興建等。近兩來,在略有成果後,我們開始思考,除了訴求政府法令機制改革及投入社宅興建外,能否發展民間自我賦權的方式回應居住問題。意即,在市場(購/租屋)與國家(社宅、租金補貼)之外,有無第三模式的可能?因此,我們開始關注歐陸、特別是德國的合作住宅經驗。   去年,透過德國友好團體「創造性永續協會id22」 (id22: Institute for Creative Sustainability)的安排,組織了NPO及政府部門的朋友們去了趟柏林,參訪多個具代表性的合作住宅案例,深受啟發,遂萌生出版合作住宅專書以利理念推廣之構想。   很幸運地,id22正是一致力於推動合作住宅理念與實

踐的組織,特別是他們自2003年起持續性的組織柏林及歐洲其他城市中各類型自發的、社區導向的合作住宅計畫的交流,並於近年先後出版了《合作住宅指南》(Cohousing Cultures,2012)與《包容性合作住宅》(Cohousing Inclusive: Self-organized, Community-led Housing for All,2017)兩本專書。基於理念之推展,id22撰寫的這兩本書,有別於一般專業書籍,以活潑圖文編排方式闡述合作住宅共同核心理念,並著重藉由多個真實的案例,描繪出合作住宅多元面向與動人的空間品質。同理,我們認為自然也合適做為在台灣推介合作住宅的入門讀本,經

向id22提出此構想,順利獲得其同意支持,此即本書翻譯出版之緣起。   又考量推展之循序漸進,翻譯出版的規劃同樣比照id22撰寫脈絡,以《合作住宅指南》這本書先行,該書重點是對合作住宅的核心理念--社區自主、由下而上、合作共享—做提綱挈領揭示,並據此說明歐洲柏林、阿姆斯特丹、斯德哥爾摩等城市的合作住宅概況,以及多種不同類型取向合作住宅可能,如跨世代、共老、身障者等。   至於《包容性合作住宅》此書,我們規劃作為讀者在《合作住宅指南》基礎上的進階讀本,預計明年出版。該書的重點是強調「包容性」對合作住宅運動推展的重要性,即對歐陸過去若干合作住宅過於中產階級取向做出反省,主張合作住宅除了是合宜且

可負擔的居住空間,更可以是具社會、文化與環境「包容性」的實踐場域,例如跨階級混居、多元族群共融、生態永續等,當然,此書同樣也分享了多個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讀來同樣生動。   雖說這兩本書的撰寫取向與風格易於閱讀理解,然個人作為長期住宅議題倡議者,有必要就兩個可預期的提問做背景的補充,以利台灣讀者更能進行在地思考對話。第一個問題是,台灣為何要推動合作住宅?第二個問題更直接,台灣推動合作住宅可能嗎?   合作住宅約在上世紀70年代始於歐陸,此風潮緣起於特定脈絡,即對既有住宅供給方式與居住型態的反思,強調並追求「意向型社群」(Intentional community)為基礎的居住模式與鄰里關係

。以本書作者id22所處的德國為例,既使有相對合理房價、龐大健全的租屋體系、尚稱完善住宅福利補貼,自90年代起,越來越多合作住宅取向的居住方案不斷出現,他們是自我組織、非投機性的創新住宅,他們可以是不同的合作機制,如合作社、社會企業、社群協會、乃至跨團體的組合,他們更多強調住宅空間的社會性、包容性意涵。初步估計,整個德國已有超過3千個此種取向的住宅計畫,且持續增加中。   德國的經驗說明了,合作住宅要求的不僅是合理可負擔的居住,這是最基本的,而是面向社會與經濟變動下的新形勢,諸如族群多元、高齡少子、人際疏離、環境生態、地產投機..等課題,越來越多的人,傾向邀集志同道合者在一起,藉由互助合作與

自我管理模式,尋求一種具認同感且無法由市場提供的居住方案。例如。代際住宅、老人住宅、女性住宅、性別友善住宅、障礙者住宅…等等。   就此,回答第一個問題,台灣為何要推動合作住宅?   合作住宅的價值取向與實踐模式,放在當下台灣有其現實感與前瞻性的意義。首先,合作住宅強調的是合作、共享及民主管理精神,藉由成員共同出資、參與興建、並營運管理,生產出符合成員需求的住宅與社區生活。放到台灣的現實脈絡,其最重要也深刻的意義是,省思「所有權」與「地租增值」的房產主流價值,並詰問,除了「向建商買房」外為何沒有其它住宅消費選擇?   以及,台灣刻正面臨高齡少子、高房價、青年低薪資的社經情勢,而另一方面,

非著重血緣關係之多元居住型態也不斷湧現,如:非血緣關係之混齡混住、一人家庭、青年共住、社區居住、銀髮共老等。合作住宅,可做為回應這些課題的民間自我賦權之空間實踐場域。   至於第二個問題,推動的可能性何在呢?   坦白講,作為社會議題倡議推動者,樂觀是必要的。然而,面對台灣的真實房產市場結構、住宅政策條件、以及社會主流價值,於合作住宅的倡議推展,應架構在歷史給定的社會條件基礎上,亦是樂觀以外當有的清醒。個人認為,應可緊扣以下原則基調:   一、就社會溝通面,訴求合作住宅作為一種住宅消費者運動,即爭取除了「向建商買房」外的其它住宅消費選擇?進而思考有無可能跳脫單純消費者角色,參與住宅的規劃

、興辦、營運管理等。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的發展經驗不就正是這樣一步步走出來的,其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對照的想像。   二、對體制溝通面,強調合作住宅於住宅政策架構下的自我賦權與社會創新定位,即如同前述,不僅只是居住空間,而是突出其因應如高齡少子、人際疏離等社會問題的自我修復潛力與價值,絕非政府財政補貼與行政管理的新增負擔,以利在僵化社會體制重圍中獲得較多的善意與彈性。   三、就推動執行面,採用一種相對較寬鬆的合作住宅認定,重點是「合作」過程與運作,如參與、共享、互助,就產權形式與運營主體上,或先不用過度拘泥是個別產權或集體共有,是自住或是出租,是合作社亦或是其他的組織型態,以利在這片為住宅商

品化宰制的土地上,連結更多的可能伙伴與資源。   住宅,不應僅是單純的消費或是投資財貨,它也可以是實現社會合作、共享生活價值的空間。我深信,合作住宅推展,能為台灣開啟居住文化革命與社會創新活水!我期盼,《合作住宅指南》一書,能為台灣合作住宅砌上第一塊磚! 彭揚凱 OURs都市改革組織祕書長 中文版序 思辨合作住宅之於住居、地方再生和民主化的意義   基於以下原因,讓我們重新回顧了二O一二年催生英文版和德文版的《合作住宅指南》一書的三個初衷。因為這本書的出版,我們得以:   一、討論百家爭鳴的「合作住宅」理論和實踐方法;   二、省思自組住宅(self-organized ho

using)如何作為一種文化過程,將各地的傳統住宅形態跟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的住宅革新做一整合,以因應當前浮現的諸多挑戰;   三、檢視社區主導的住宅,如何在社會和文化層面作為基層的民主單元,人們又是如何藉其展現認同,追求「家」(at home)的歸屬感。   1.   關於合作住宅,至今仍然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學術定義。我認為合作住宅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自我組織、社區主導和永續精神。比方說,合作住宅在一九九O年代於美國之普及,僅是狹義地指涉某種舒適、低密度,且由私人持有的中產階級住宅模型。相較之下,我想談的是國際間越來越蓬勃多樣的住居方法,它們都強調集體共有、社會融合和可及性。   與過

往相比,當今的都會人口異質性更大,住宅(包括合作住宅)不就是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多可能性嗎?   合作住宅一直積極發展人們渴求的新住宅範型,這些需求來自家庭、工作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轉變。而合作住宅之所以有機會展露頭角,正是因為投機的房產開發商和政府官員都無法推動這些人們渴望的革新。   2.   我同時要強調的是將住宅視為永續發展基礎的地區與文化視角。這代表一個迷人且成功的合作住宅,其必須奠基於當地的住宅傳統。   關於社區住宅和公共空間有哪些在地特殊的實踐方式?不過,即使在乎傳統格局,也得大膽地另闢蹊徑,以新型態的住宅來回應時局的變化。我們周遭的社會和生態情況越來越嚴峻,改變已箭在弦上。就

假設我們不只要維持現狀,還要進一步深化民主文化吧!這表示人們必須更加投入關鍵的決策:   我們究竟希望怎樣居住與生活?諸如車子、洗衣機、廚房、工具、花園,我們願意分享到什麼程度,而非自己擁有一切?我們可以怎麼合作,來打造更包容、更具社會關懷且平價的住宅?要怎麼發展住宅和鄰里街區,讓身邊的環境變得更好?   由公民社會主導的住宅展現了動員人群和資源的潛力,鼓勵、容許社區去探索及表達他們所需的革新。跟永續都市發展這個更大的課題一樣,住宅也應該被優先理解成一種文化層面的挑戰。我們必須從一個特定地方的人群開始,幫助他們認知己身的利益可以如何具有建設性,還有他們該如何善用空間來打造一個家。相較之下,

當代主流的住宅和都市發展策略多始於利益競逐,竭盡所能地網羅各種科技與物質,最後人們便只是庸碌於消費買賣。   3.   都市民主運動長年訴求公眾應有「城市權」(right to the city)和「住宅權」(right to housing),在某些城市,社區組織行動進一步促成了民主化。從這個角度看來,合作住宅可被視為「民主學院」(schools of democracy),提供人們各種機會,發展溝通和集體決策的技能。其中,人們學到如何組織會議、如何透過團體工作的過程順水推舟達成協議。   為讓論點更臻完善,我加上文化的「表達權」(right to expression),這意味著所有

人都該能夠透過他們的居住環境來表達自己是誰,而不獨厚手握資源的中上階級。合作住宅對應的正是普世人類的渴望,來形塑、管理我們的家園與地方環境,並與之產生連結。   出版這本書很費工夫,但所有人都從中受益良多。我們始終感激德國柏林創造性永續協會id22和Jovis出版團隊;所有貢獻其中的專家、行動者和社區。此刻,我們也要誠摯感謝我們充滿雄心壯志的台灣夥伴,尤其是位在台北的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願意承擔起挑戰,將本書翻譯成中文並推廣給大眾。我們很榮幸能夠協助跟本書的出版相關的行動:幫助人們自行尋找他們住得起且帶來滿足、由社區主導並永續長遠的住宅。 麥可・拉馮德(Michael LaFo

nd) 巴塞爾的熊菲斯街(Bärenfelserstrasse)是個利用妥善的公共空間,四十年來都備受讚譽。這裡的街區發展之所以成功,一部分要歸因於一九八四年一位叫作蕾吉娜‧博塞特(Regine Bossert)的女士,她買下了熊菲斯街三十四號(Bärenfelserstrasse 34),想要以活化這棟一九六〇年代的老房子的方式,作為一種文化資產的投資。蕾吉娜不畏挑戰,將建築從典型的「生財工具」轉化得更有意義。這棟建物設計於繁榮的一九六九年,有六層樓、十五間單人房、兩間雙人房、九間三人房。完工前曾作為辦公室使用,到了一九七四年才終於恢復住宅功能。租金持續飛漲,居民換過一輪又一輪,最

後房間就空了下來。一九八四年大樓易主,加上原物業管理單位的試用期滿,租戶們一致決定要自主管理,也獲得了屋主的同意。起初,決策以共識決的方式產生,但這種方式造成了很多爭端。經過一番調整,最後在一九九四年改成委員會的形式,由屋主、屋主的顧問,以及兩位長期租戶組成四人委員會。二〇一二年屋主過世,便由剩下三位委員會成員來決定新的住客。 從一開始,蕾吉娜就花了許多心力在改善有感的居住條件,所以將一間單人房改造成公共空間,並且「凍結」租金。外觀上也可以看出差別,建物外牆長滿了美麗的植物,住戶們也將公共區域和花園整理得疏落有致。同時也慢慢合併了幾間公寓,讓家庭型住戶也能有足夠的居住空間。之前,這棟建物主要的

住戶都是沒有小孩的單身族,現在則已經有多代共住在一個屋簷下。此外,這裡的房間都不會空太久,也很少會有租戶異動。 二〇一〇年,建物產權被移轉給艾迪瑪麗昂基金會(Edith Maryon Foundation),以利於此住宅的長期存續。最後一波的租金調整是在一九九〇年,之後就「凍結」。由於貸款的利息降低,能夠彌補因通膨增加的支出。過去十一年,原本百分之四點六的抵押淨值回升,除此之外,日常維護、增值投資和修繕都有足夠的資金,不需要再額外借貸。 三十四號只是兩百五十公尺長的熊菲斯街住宅群裡的其中一戶。跟周遭的街道相比,這裡非常不同:孩子們在街上玩、時不時有慶典、長者和年輕人能在舒服的長椅上相會;這份鄰

里感既非義務,也不是規定。

危險老舊房屋重建之研究-以高雄市三民區義民段為例

為了解決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是什麼的問題,作者柯宏運 這樣論述:

臺灣位處地震帶,全省30年以上老舊房屋已近450萬戶,大約超過50%比例。難道只能等損毀再來重建房屋?如果民眾想老屋重建只能依據「都市更新條例」?如果民眾想透過「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來重建老舊建築,該如何操作?老屋重建方式不外乎自己拆除重建,或配合中央的法令以「都市更新條例」或「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來爭取容積獎勵辦理重建。但以「都市更新條例」或「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來推動重建,往往因為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對申請法令的不熟悉,而無法自行整合或提出申請。本研究即以老屋重建為動機,討論「都市更新條例」及「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兩者之差異,另

以高雄市三民區義民段之老舊透天房屋做為案例,讓實際需要老屋重建的人,知悉如何以「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來符合老屋重建條件、申請重建流程、撰寫重建計畫書、爭取容積獎勵與辦理老屋重建。

吉屋招租:一本對付租霸、惡房東!租屋依法不被告

為了解決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是什麼的問題,作者連世昌 這樣論述:

租屋傢俱損壞誰負責? 房東連年漲租金怎麼辦? 包租代管新制有看沒有懂? 口說無憑,不如讓法學專家教你! 無論你是房東還是租客, 一本在手以備不時之需,生活才有保障。   遇到租霸好倒楣、租屋忽然變凶宅、租賃專法搞不懂、租屋稅申報好困擾,你有上述這些問題嗎?正確的法律認知,是讓你在租屋市場暢行無阻的黃金法則!連律師匯集最重要的租屋法律議題【房東、房客的權責與挑選】、【適用消費者保護法的新版租約】、【包租代管專屬的租賃專法】、【稅務申報、節稅及優惠】,不論你是屋主、大小房東、房客、包租代管業者或執業人士,都能在本書中得到清楚、正確的解答! 本書特色   租屋教戰守則:破解惡房東坑殺房客的手法

  房客租屋前必讀,公佈9項惡房東慣用詐騙手法,讓連律師教你如何防範處理。   租賃專法:包租代管、租賃公會正式上路   從包租代管的業務範疇、收入方式、許可行業、證照考取到過渡期保證,新規一次弄懂。   租賃所得、成本計算及節稅密技大公開   省荷包必讀!購屋貸款利息,可當租金成本來扣除?愛心房東有稅務優惠?   一網打盡租屋常見錯誤觀念   連律師以多年實務經驗,整理了10個常見的租賃錯誤觀念,矯正錯誤認知,保證你我權利。 名人推薦   新北市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 理事長 朱大川   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召集人 張欣民   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理事長 鄭

俊杰   包租公律師 蔡志雄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連世昌   律師/法學博士   學歷:   中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博士   私立東吳大學碩士在職專班財經法律組   經歷: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聯合會不動產委員會委員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不動產委員會委員   台北市勞動局、新北市勞工局勞資調解人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域爭議處理機制諮詢委員   經濟部中小企業榮譽諮詢律師暨講師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人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審查委員暨法律扶助律師   著作:   《房地買賣風險法律控管》(永然文化)   《房地買‧賣‧仲介三贏

法律策略》(永然文化)   《房地產交易的關鍵報告》(大鼎文化)   相關專文刊載於全國律師雜誌、樂屋網、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會刊等   FB粉絲專頁:   連律師的生活小哉問   作者序   CHAPTER 1 快!狠!準!掌握租屋基本法則 租約的成立與生效 房東、出租人的權利和義務 房客、承租人的權利和義務 房客的押金和個人物品之擔保 各式租賃契約及其的適用的法規種類說分明   CHAPTER 2 消費關係的租賃:適用《消費者保護法》 新制租約重點 違反這些規定,可能會影響租約或租金補貼 新版租約的適用條件 破解網傳惡房東詐騙坑殺房客手法 住宅租賃專法的改善空間   CHAPTER

3 適用「租賃專法」的租約 租賃住宅專法正式上路! 租賃專法的施行細則 認識《住宅租賃契約應約定及不得約定事項》 包租代管、仲介代租的實價登錄   CHAPTER 4 耐心等待、仔細尋找,房東房客很好找? 出租房屋變凶宅,怎麼辦? 房客租到凶宅只能自認倒楣? 租約定期vs不定期優劣分析 租約公證百利無一弊?申辦流程超詳解 買賣不破租賃是什麼? 出租農地「種電」,行不行?! 遇到房東的債主來討債,怎麼處理? 多數共有人可以強制出租嗎?   CHAPTER 5 出租不動產注意大小事 房客背景要了解,租約附加保人條款保平安 核對證件、釐清身份不能偷懶 租客是通緝犯?警署網站照妖鏡,一鍵查明! 扮豬

吃老虎:假租賃,真詐騙 租豪宅冒貸遇黑吃黑 公司法人租屋,私人簽約衍生問題多 想提前解約怎麼辦?條件有這些 房客積欠好幾個月的房租,又賴著不走該怎辦? 土地出租用途要注意,「污染土地關係人」要小心!   CHAPTER 6 租賃稅務:申報、節稅、優惠條件大公開 租賃所得、成本計算及節稅密技 房東遭追稅,能要房客買單嗎? 押(租)金的交付、退還及扣抵規則 租稅優惠1:申請愛心房東(公益出租人) 租稅優惠2:房屋委託包租代管   CHAPTER 7 10個常見租屋錯誤觀念 錯誤觀念1:租約口說無憑? 錯誤觀念2:承租人就有優先承購權? 錯誤觀念3:「買賣不破租賃」是鐵則? 錯誤觀念4:公證租約,從

此高枕無憂? 錯誤觀念5:房客可自行拆除不明違建? 錯誤觀念6:注意!使用(受益)面積≠權狀(登記)面積 錯誤觀念7:租違建當住宅省荷包? 錯誤觀念8:違建可以出租?當心刑事、民事責任找上門 錯誤觀念9:惡房客欠租落跑可直接換鎖、取回房屋再租 錯誤觀念10:房客積欠租金還要先用押金抵償嗎?   附錄   作者序   據主計總處最新發布的家庭收支調查顯示,2017年台灣房屋自有率仍高達84.83%,國內房屋自有率和他國相比,長期處於偏高水準,顯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難以撼動!不過,全台灣仍有高達300萬租屋者,另外還有許多類型需求者,像是店面、廠辦、商務、土地租賃,還有對於租賃投資有興趣的

人士,都想要一窺租賃法律的世界。   但許多人對於坊間、網路上琳瑯滿目的租賃合約書,資訊紊亂乃至無所適從,房東打算出租房地卻擔心遇上租霸、欠繳租金,或房客自殺身故而血本無歸;房客有租賃需求但對日後押金返還、房屋修繕,甚至雙方針對回復原狀的認知有差距,必須循求租賃不動產紛爭。   不論租賃合約或法條,白紙黑字表面上看似四平八穩,風險仍然隱藏其中,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輕忽不得。尤其是《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施行後許多的租賃合約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怎樣挑選或量身訂作適合的租賃條款,更是讓人焦慮不安。   作者雖已不可考,但在此借引《悟道詩》所云:「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

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首悟道詩是一位南宋女尼描寫尋春不得,卻又偶然得到的經過,意喻說明悟道經歷。   本書付梓的初衷並不是針對可能發生的租賃法律紛爭提出一套答案,而是希望每位讀者們的「梅花」,當展讀書裡頭的紙頁閱覽杷疏整理常見的租賃法律問題之後,多少可以解開心中疑惑,幫助每一位讀者們尋找到「春天」的面容!   連世昌 律師/博士

臺灣社會住宅政策之政經分析,2010-2020

為了解決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是什麼的問題,作者張志源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政治經濟分析角度,討論臺灣2010-2020年社會住宅政策因果脈絡,並結合社會住宅之建築計畫內容,分析社會住宅建築特色。 在社會住宅政策倡議與反對(2010-2011)階段,主要分析社會各界對社會住宅政策推動的正反意見,討論該政策出現歷程及政策倡議侷限在新北市及臺北市之原因,探討此階段馬英九總統的政治考量及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的倡議目的和內容。 在社會住宅政策執行停滯與變動(2012-2015)階段,主要分析中央政府原規劃社會住宅與合宜住宅並行,但因2014年桃園八德合宜住宅標案弊案而改變之原因,並探討此階段民間團體發動巢運,對社會住宅政策提出之觀點。由於此階段政策侷限在新北

市、臺北市、桃園市,故探討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內政部、內政部營建署、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桃園市政府、三個直轄市的市長候選人及總統候選人對社會住宅政策之觀點。 在社會住宅政策創新與更新(2016-2020)階段,主要分析實現蔡英文總統宣示8年內興建20萬戶社會住宅,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提出的各類配套方案內容以及《住宅法》修訂及政策創新,探討此階段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內政部及內政部營建署社會住宅政策觀點,分析各直轄市政府對於社會住宅政策的執行成果。 最後討論台灣社會住宅政策的特殊性,並提出社會住宅政策未來展望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