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讀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膜讀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博年,趙建寫的 這位CEO有點斜槓,奇異總裁傑克.威爾許:六標準差、無邊界概念、區別化人才激勵機制……一場屬於奇異的管理革命 和白偉權的 赤道線的南洋密碼:台灣@馬來半島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acer鍵盤膜注音- 比價撿便宜- 優惠與推薦- 2023年5月也說明:繁體注音ACER Aspire 3 A315 31 31G 52 52G A315-31G A315-52 A315-52G 鍵盤膜彩色宏碁鍵盤保護膜. 149. 歷史價格. PCHome商店街Icon. - Hear Me 享帶柑仔店(695).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崧燁文化 和麥田所出版 。

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呂萬安所指導 卓佳雯的 中醫美容文化之研究:以白芷為例 (2013),提出膜讀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白芷、美容、文化、保健、美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鄭德淵所指導 胡惠雲的 南管嗩吶之音樂功能及其音色分析 (2006),提出因為有 嗩吶、南管、噯仔、音色、樂器學、聲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膜讀音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国民族乐器小百科——笛子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第六章笛膜与胶中国笛子的突出特点是贴上笛膜,使发音更加清脆、明亮。因此笛膜对笛子的音色、音量、灵敏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要吹好笛子首先就要贴好笛膜。笛膜笛膜有芦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膜讀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這位CEO有點斜槓,奇異總裁傑克.威爾許:六標準差、無邊界概念、區別化人才激勵機制……一場屬於奇異的管理革命

為了解決膜讀音的問題,作者徐博年,趙建 這樣論述:

  他,25歲進入奇異,46歲成為執行長,   積極推廣「六標準差」,建立奇異品質保證體系;   設置「無邊界管理」,打破傳統的企業官僚文化;   淘汰冗員、關閉績效差的部門,被稱為殺人於無形的「中子彈」。   他,20年後(2001)退休時——   奇異的年營業額從250億美元成長到1,400億美元,   獲利更從15億美元躍升至127億美元!   他就是世紀經理人、奇異傳奇CEO傑克.威爾許!   ▎三個策略性的圓圈——確立企業經營核心   ◎第一個圈:奇異的核心業務,主要是指製造業,包括建築設備、照明裝置、大型家用電器、引擎、渦輪、運輸以及履帶機設備。   ◎第

二個圈:奇異的高科技產業,包括航空器、航空引擎、工業電子產品、塑膠與工程材料以及醫療器械。   ◎第三個圈:奇異的服務業務,包括建築、金融業、資訊業以及核能服務。   「這些就是我們的確想發展的業務,也是將把我們帶入21世紀的業務,它們都在圈子裡,圈子外的業務是我們不準備發展的。」   「在經濟低成長的環境中,勝利者將是這樣的公司:它們能辨認出哪些產業在未來會有真正的發展,並堅信所投入的每項業務都能保持第一名或第二名的優勢。」   ▎無邊界管理——杜絕不良風氣,讓所有員工相互學習   所謂無邊界壁壘的公司,應有以下特點:   ◎國內和國外業務沒有區別。   ◎供應商和產品使用者共生共存。

  ◎其他公司的好主意和好經驗會受到極大歡迎和學習。   ◎不光獎勵成長迅速的千里馬,還要獎勵發掘出這些千里馬的管理人員。   ——在無邊界經營理念的指導下,公司內將不存在部門間的界線。   「如果你只是個個人主義者,以自我為中心,不喜歡與他人分享,並且不去發掘各種點子,那麼你就不屬於這裡。」   ▎「六標準差」策略——奇異出產,品質保證!   ◎什麼是六標準差?六標準差又叫六西格瑪,「西格瑪」是希臘字母σ的讀音。在管理上,標準差「σ」被用來衡量品質所達到的等級水準。   ◎六標準差是運用統計資料測算一件產品接近其品質目標的程度。如果一件奇異產品或一套生產工序達到了六標準差水準,代表其品質

已經登峰造極。   「六標準差適用於任何工種中最好的、最聰明的員工。工廠經理可以運用六標準差來減少廢物,增強產品的穩定性,解決設備問題,或提高生產能力;人力資源經理需要它來減少聘用員工所需的時間;地區銷售經理可以用它來預測可靠性、定價政策或價格方差;同理,管工、汽車修理工和園藝工人可以用它來更好地理解客戶的需求,調整自己的服務以迎合客戶。」   ▎「數一數二」策略——當不了第一,還不如放手!   ◎何謂「數一數二」?透過收購、放棄和合作等方式,使奇異公司從事的每一項業務都成為市場的領先者。   ◎具體做法是對某個行業數一數二的公司進行收購或和它合作;對於公司內部無法成為某個行業數一數二的公

司,就毫不客氣地賣掉,不管它是盈利還是虧損。   「當你是第四或第五的時候,老大打一個噴嚏,你就會染上肺炎。當你是老大的時候,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排在後面的公司在困難時期將不得不被兼併重組。」   ▎區別化的人才激勵機制——走開,一流企業不養薪水小偷!   ◎傑克.威爾許每年都會對員工進行嚴格的評估和分類,從而產生20%的明星員工(「A」類),70%的活力員工(「B」類)以及10%的落後員工(「C」類)。   ◎員工的分類是其薪酬的參考,直接影響到加薪、選擇權和升遷。A類員工所獲年度加薪一般是B類員工的兩到三倍,外加選擇權;B類員工作為奇異員工的主力軍,一般也會獲得不錯的加薪,其中的60

%~70%還能得到選擇權;C維持原地不動,但視其實際表現會得到一至兩年的改進緩衝期,逾期無改進者則被解僱。   「讓員工待在一個無法成長和進步的環境裡,等到他們年老時,就業機會越來越少,但還要供養孩子上學、支付住房貸款,那時再告訴他說:你走吧,這裡不適合你——那才是殘酷!」 本書特色   本書從傑克.威爾許的成長歲月寫起,全面描寫了他的成長歷程,深入刻劃了他的性格特徵,全方位剖析了他的管理以及成功祕訣,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全面的、立體的、鮮活的威爾許形象。  

膜讀音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要跟大家分享一道我們非常喜歡的泰式著名湯品:冬蔭功湯 (Tom Yum Goong, ต้มยำกุ้ง, 酸辣蝦湯)。
泰式冬蔭功湯也叫作酸辣蝦湯,它是一道既迷人又充滿性格的好喝湯品。湯頭融合了高良薑(南薑)、香茅、檸檬葉、香菜根的草本清香,再加上魚露、檸檬汁跟辣椒膏的調味,再佐以蝦子的鮮甜,重點是完美的酸辣比例,喝一口就會讓你的味蕾整個被喚醒。

冬蔭功湯的泰文名字是 ต้มยำกุ้ง,英文為 Tom Yum Goong, 其中 Tom(ต้ม)是煮沸的意思(在料理中指的就是湯), Yum/Yam 是沙拉,Goong/kung 是蝦子,三個讀音加起來有點像酸酸辣辣的沙拉蝦湯。這道湯其實有兩種口味,曾去過泰國旅行或曾在泰式餐廳品味過這道湯的人,應該都知道它有清湯原味版跟加了淡奶的濃郁口味版,兩種都非常好喝,各有特色。
冬蔭功稱為酸辣湯,酸跟辣是必不可少,對於喜歡吃辣的泰國人而言,加入大量切碎的朝天椒是基本,但對不吃辣的人來說,即使不加辣也完全不影響它的美味,所以在做這道湯品時,辣度其實是可以依照個人口味來調整。
如果你喜歡喝湯,喜歡泰式料理酸辣鹹香的調味,那麼請不要錯過這款連西方人都愛死的好滋味。:)

📍 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weetdumplingofficial/
📍 我們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這支影片還會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
(敬請期待)
-----------------------------------
泰式冬蔭功湯 怎麼作呢?
下面是這道 泰式酸辣蝦湯 的做法與食譜:

✎ 材料 / Ingredients
蝦子 中型尺寸 4 隻
秀珍菇 80g (草菇最正統,亦可改用杏鮑菇、鴻禧菇)
香芧 2根
南薑 20g
檸檬葉 3克(約 5 片)
紅蔥 4個
香菜根 2束
朝天椒 適量, 拍打後切碎
辣椒醬 30g (1.5大匙)
魚露 35g (2.5大匙)
檸檬汁 20g (1.5大匙)
糖 7克 (1/2大匙)
雞高湯 500ml
* 市售高湯已經有鹹味不用額外加鹽,高湯如果過鹹,可以用250ml高湯兌上250ml的清水
* 若使用清水自製高湯,可以將剝下來的蝦殼放入一起熬煮增添風味,另外加上 1/4 小匙鹽調味

✎ 做法 / Instructions
1. 南薑切片 (南薑非常硬,切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切香芧前先以刀背拍打,再切斜成小段。檸檬葉去粗莖撕成小片。紅蔥去膜,縱切成片。香菜去葉保留莖與根部
2. 去除蝦子的額角和尾巴的尖刺,並剪去鬚跟腳,沿著蝦背向後剪開到蝦尾,剝去蝦殼,去除腸泥,最後在蝦頭下方(下巴處)剪開,用湯匙挖出蝦膏備用
3. 平底鍋裡加一點油,以中火加熱,倒入蝦膏炒到冒泡泡,再加入泰式辣椒醬,拌炒至香味飄出即可關火,倒在小碗裡備用
4. 鍋裡加入高湯500ml,煮沸後,依序加入南薑、香芧、檸檬葉、紅蔥、香菜根,轉小火加蓋煮5分鐘
5. 加入炒好的蝦膏辣椒醬,攪拌至溶解,再加入秀珍菇煮至熟
6. 接著加入魚露、糖跟檸檬汁來調味
7. 加入蝦子,蝦子很快熟,蝦肉變白煮熟後,可以嚐一下味道看是否需要調整
7. 關火,加入切好的適量朝天椒,辣椒關火加比較不會太辣,不吃辣的人可以省略

-----------------------------------------------------------------------
影片章節 :
00:00 開場
00:30 食材介紹
01:35 前置作業準備
03:42 處理蝦子(去尖角、泥腸、外殼以及取蝦膏)
06:06 製作蝦膏辣醬
07:52 如何煮冬蔭功酸辣蝦湯
11:21 試吃
12:08 製作泰式冬蔭功湯注意事項與技巧分享
-----------------------------------------------------------------------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冬蔭功湯
#泰國菜
#簡易食譜

本片是以 Panasonic Lumix GX85/GX80 4K 影片拍攝。
鏡頭: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Panasonic LUMIX G 25mm F1.7 ASPH.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中醫美容文化之研究:以白芷為例

為了解決膜讀音的問題,作者卓佳雯 這樣論述:

美容自古有之,是人類永恆的追求,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演化為文明的一部分。早在遠古時期,人類就已產生自覺審美了。一白遮三醜,皮膚的白皙代表著青春美麗,身體內有病變時,徵兆往往會在臉部反映出來,尤其是臉部皮膚的變化,例如顏色、斑點等反映著內臟功能的變化以及人體局部生理健康的狀況,這是傳統中醫學的重要依據。白芷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長肌膚、潤澤顏色、可做面脂」之功效,是歷代醫家都喜歡用的美容中藥。因此本研究目的為:(一)透過訪談了解白芷在傳統中藥行使用現況,以及在現代產品的應用概況。(二)進行實地田野調查白芷的種植概況。(三)藉由文獻整理,探討白芷在常民文化中的認知,以及在中醫古籍與現代藥理的異

同。結果顯示,白芷可使肌膚滑潤亮白、淨白淡斑、具有止痛、止癢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指出,該品所含香豆素類化合物為其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延緩皮膚衰老與抗氧化作用,對於臉部色斑、痤瘡、黃褐斑等均有明顯改善作用,可見不論傳統或現代,對於美容保健之觀點與運用是相吻合的,不失為最佳的美容保健藥材之一。此外,田野調查顯示,白芷一般多為外用或少量配伍運用,愛美的民眾大都知道白芷可以使用在美容保健上,尤其是拿來做臉部敷面,少數民眾則在養生藥膳中加入白芷,以辛香提味,因此也會將白芷添加在保健飲品中一起食用。在民間的口耳相傳之中,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有這一味中藥材或沒有聽過,更不知道其有美白、治療皮膚病及現代醫療應用及研

究,只有特定的族群在使用,尤其是以中醫師、中藥房、美容沙龍連鎖企業、或是個人美容護膚工作室、美容教學中心等,有接觸過含白芷的美容保健產品,對使用效果還算滿意。可見未來國內對於白芷在美容保健方面的開發、應用、教育等,擁有非常大的發揮空間。隨著全世界愛美消費者自我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白芷既是重要的美容保健藥材之一,又符合回歸自然與美容保健之風潮,白芷的經濟與文化價值還未被完全開發之際,值得政府、企業及民間進一步的扶持與推廣。

赤道線的南洋密碼:台灣@馬來半島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誌

為了解決膜讀音的問題,作者白偉權 這樣論述:

「從台灣望向南洋,在南洋尋找台灣」 [台灣@南洋]書系,與您訴說屬於台灣的南洋故事。 透過歷史田野、文化踏查、文學故事的接引, 重新捕捉失落的歷史細節,呈現台灣跟南方的文化交織。 [台灣@南洋]書系,由台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高嘉謙主編,主要出版跟台灣有連結對話的南洋文化人文書。 =書系精神= [台灣@南洋]書系,透過台灣的知識平台建立一個望向南海,探索島嶼、半島、海峽等海洋視野的人文視窗,連結南洋的歷史文化與政經線索,締造一個帶有田野現場,結合廣大歷史視角的跨域視野。台灣從遠古南島民族的跨洋遷徙,大航海時代荷蘭、西班牙的占據,明鄭政權的南海貿易,締造了十七世紀以降台灣在海洋世界跟南洋的

連結。爾後金門人落番南洋,日治台灣曾作為日本帝國的南進基地,在南洋作戰、受俘的台籍日本兵和戰犯台灣人,冷戰時代台灣作為第一島鏈往南延伸的反共陣線,這林林總總跟大時代脈動相連的遷徙和移動,使得跨境南方,既是地緣政治議題,也是歷史敘述、地域文化的線索。換言之,台灣其實早已擁有自己的南洋故事。那個帶有家國歷史想像,但也不乏人類學、地理學意義的族群遷徙和文化傳播,帶我們回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現場。 跨足田野,回到歷史線索裡的小故事,我們呈現台灣跟南方的文化交織,擴建一個知識生產的園地。書系的精神標舉「從台灣望向南洋,在南洋尋找台灣」,在兩個地域傳遞聲音,透過文學故事、歷史田野、文化踏查的接引,重新捕捉

失落的歷史細節,時代變遷裡形塑的文化元素,人文地理的地方風土。[台灣@南洋]書系,藉此為讀者指引路徑,展開南方旅程,在大歷史與小故事裡建立我們的軌跡,識別自我與他者,讓讀者獲得橫向跨界的知識洞見和靈光。 ——主編高嘉謙 =關於本書= 第一本以「跨域」的角度, 結合地理學田野誌的踏察方式, 扣連文化地景,多元的輻射視角, 回望過去、專注現在、眺望未來, 深刻書寫馬來半島、台灣及世界華人關係的大歷史 ▲ 「誰是馬來西亞的先住民?誰是外來者?」 台灣和馬來半島之間,又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連結? 作者藉由田野踏查,輔以專業知識,敘寫歷史人物事蹟掌故,勾連經貿、政治、物產、文教、風土的交織平台,

梳理箇中清晰的歷史、地理脈絡,既有宏觀視野,又不乏微觀細究。作者的知識引導像是說書人娓娓道來,為讀者建立大歷史視野下的小故事,兼顧趣味之餘,也不忘建立讀者的知識門檻。作者嘗試提醒我們,文章內的人物與事件,背後彰顯的局部視點都有其不可略過的勾連脈絡。這是由點及面的一種寫作嘗試,引入台灣接軌南洋的知識線索,試圖告訴讀者,從台灣認識東南亞,或從東南亞想像台灣的必要。 《赤道線的南洋密碼》強調的是地理意義的「發現」,因此帶有一個值得思考的視角:人物與地方的關聯,如何置於大歷史的體系裡觀照?這些跨域的地方菁英,在地方的影響力與效應,其背後的交遊、交際網絡,觸及了一個跳脫單一地方脈絡的歷史語境。換言之,歷

史的瑣細、片段的細節與線索,往往重構了地理意義上的一個歷史視角。 ——高嘉謙(本書主編‧台大中文系副教授) 宋鎮照|成大政治系特聘教授、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阿潑|轉角國際 專欄作者 房慧真|作家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陳國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名譽教授 康培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所長 張貴興|作家 張錦忠|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 黃錦樹|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小說家 廖雲章|天下雜誌獨立評論頻道總監 ——各界好讀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跨域視角,綜觀多面: 結合東南亞國家,展望全世界,討論廣義與狹義的族群、文化、經濟、地理等領域,並以台灣的角度書寫,讀者更易進入

馬來西亞的田野調查現場。 ▲圖文相襯,文獻扎實: 以具備故事性並且文獻資料充沛的內容,搭配且考究的圖照,引領讀者走入馬來半島的大歷史洪流中,挖掘出你我不曾瞭解的南洋地誌。 ▲地緣政治,過去未來: 那麼近又那麼遠的馬來半島,台灣人真的都瞭解嗎?從源頭梳理馬來西亞和台灣的雙向連結,從中延伸觸角至全世界。 馬來半島的過去從來就是一部講述季風、貿易與移民的歷史。來自東亞、南亞、歐洲等不同文明圈的移民、航海者、貿易商,因為季風的關係,經常會來到這塊熱帶土地進行停留、交易……這裡是物產豐富的,前來這裡的人都能找到各種農、礦及山林資源。——白偉權 ▲▲▲▲▲▲ 位於海上要塞的馬來西亞,夾在南中國海

和馬六甲海峽之間,擁有絕佳的戰略位置;族群、文化和語言繁雜,幾種元素相互交融之下,構成精采豐富的歷史內涵。 本書議題包含殖民政治、移民與政經局勢、產業變遷與歷史事件等面向,分成三大部分,從歷史、人物、家族和地景入手—— 「歷史的基因圖譜」以全覽式視角觀看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由族群經濟活動談起,從「農業南馬,礦業北馬」的甘蜜、胡椒、橡膠及錫礦經濟為框架,解讀半島多元族群的社會紋理。 「跨域的社會菁英」選擇十九世紀以降締造近代馬新印歷史的重要人物為主角,包括畢麒麟、康有為、板橋林家、棉蘭客家張氏兄弟、鄭景貴、陸佑等人,探討當時社會菁英的跨域、跨國經驗,且看這些人如何從台灣、中國或西方,千里迢迢來

到馬來半島,對當地政經環境產生何種影響。 「橫向跨界的歷史」講述台灣人熟悉或似曾相識的事件,但它們發生的地點卻是在馬來半島,例如台灣有天地會,大馬也有;台灣有三五公司開發農場,在馬來亞則投資橡膠種植;台灣有國父孫中山,新馬也有國父以及他的革命夥伴蹤跡。此部分聚焦在人與人的互動,探討他們所造成的歷史現狀,或特殊的歷史結果。 全書以翔實的田野地景調查,探討跨「族群、國家、地域」的人文網絡和現象,這是關於馬來半島議題的書寫,最獨特的觀看視角。 =精選段落= 馬來西亞史上最嚴重的華人社會衝突之一——為了爭奪礦區的拿律戰爭 拿律是十九世紀馬來半島最重要的錫礦產區,這裡自1840年代開始便因錫礦資源

的發現而吸引大量華人湧入,逐漸形成以礦業為基礎的華人社會。 1860年代開始,當地兩個具有會黨性質的採礦集團:義興和海山兩黨,前者由惠州客家人和新寧、新會、肇慶的廣府人所組成,後者則是以增城客家人為首,加上番禺、南海、順德、東莞的移民所組成。兩大集團開始因為錫礦資源的爭奪,而各自擁立不同的馬來領袖,爆發了長達十年的「拿律戰爭」。該衝突在英國的介入下結束,拿律華人社會也在英國的治理中朝向穩定發展,華人幫群間逐漸呈現相對整合的狀態。 拿律戰爭是馬來西亞史上最嚴重的華人社會衝突之一,這場衝突導致英殖民勢力全面介入馬來半島,在馬來西亞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戰爭。 馬來版的土地公——華夷交融的拿督公信

仰 走在馬來西亞的街道或是華人住宅區,經常能夠在街頭巷尾、住宅前、大樹下,抑或是大樓後方的角落見到類似台灣鄉間的小土地公廟。這些小土地公廟設計簡單,與其說它是小廟,倒不如說它是簡單的小神龕。它的屋頂沒有過於華麗的龍雕,較多的是像馬來西亞普通平房的那種倒「V」字型的屋頂。沒錯,它確實是為了供奉土地神而設的神龕。然而走近一看,裡面所供奉的神祇雖然看起來與我們一般所見的土地公相似,但在穿著打扮,甚至長相上,卻與我們熟知的土地公有些許出入。這尊神明便是馬來版的土地神—「拿督公」。 拿督公源於馬來語的Datuk或Dato, 為爺爺之意,馬來人會用以稱呼祖父以及尊稱男性長者。此外,Datuk也是馬來貴族及

領導階層中的一種尊稱…… 在現今,Datuk(拿督)也成為一種勳銜,擁有拿督頭銜的人,多半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在每年馬來西亞各州蘇丹華誕時,也會冊封勳銜予州內的有功人士,而拿督便是其中一個冊封的項目。當然,在拿督之上,還有拿督斯里(Datuk Sri)、丹斯里(Tan Sri)、敦(Tun)等等。拿督之下,也還有許多不同的名目。 郭雪湖《南街殷賑》裡的南洋猛虎——永安堂 畫家郭雪湖所繪製的《南街殷賑》,描繪日治昭和時期台北大稻埕繁華景象的寫實作品,裡面人頭攢動,招牌林立,街屋樓上晾曬的衣服也還隨風飄動,十分生動。然而,若是有仔細閱讀裡面的招牌和商號,便會發現左邊建築上有個熟悉的招牌,那就是今

天廣為人知的虎標萬金油了。換句話說,來自南洋的虎標萬金油,竟然也出現在昭和時期的台灣。 看到萬金油之所以會讓筆者感到驚奇,主要原因在於台灣在清代時,雖然與南洋一樣是個移民社會,但卻仍處於清廷治下。而進入日治之後,台灣雖然轉化為「海外」,但卻與華人所在的「南洋」屬於不一樣的政治氛圍。總體而言,在筆者腦海中,台灣和南洋始終是不同的個體,因此南洋萬金油的猛虎招牌成為了台北街頭上的特殊風景。本章就來梳理虎標萬金油如何在永安堂主人胡文虎的經營下,成為南洋第一藥品,以及日治時期它在台灣的發展。 畢麒麟:從台灣實習生到南洋大佬 畢麒麟在台灣雖然僅僅7年,但這裡卻是他人生經驗的試煉場,畢麒麟在台灣不僅習得閩

南語,還在擔任稅務司、買辦以及處理羅妹號事件通譯時期,培養出能夠利用本身的語言天分,而穿梭於華、洋、原住民之間,運籌帷幄的本事。另一方面,沃德總督所治理的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 新加坡、檳城、馬六甲),算是本區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當地在人口上又以閩粵地區的華人移民為大宗。特別是,福建人(閩南人),他們又是其中的優勢族群。當時的海峽殖民地社會浮動,華人會黨林立,其紛亂程度與清代台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如何與華人共處,如何治理華人社會,一直是英殖民政府所關心的重大議題。因此畢麒麟的才華備受賞識,很快便被當成知華派,而被延攬到海峽殖民地去。  

南管嗩吶之音樂功能及其音色分析

為了解決膜讀音的問題,作者胡惠雲 這樣論述:

嗩吶分布在廣大的歐亞大陸上,並與各地民眾生活緊緊相繫。在中國地區,從婚喪嫁娶、信仰上的祭祀迎送神、戲曲伴奏至專業音樂演奏均使用嗩吶。南管又稱南音,以靜謐典雅和諧的音樂著名,亦使用嗩吶於音樂中。本研究旨在探討南管音樂中為何會使用嗩吶,以樂器學角度討論嗩吶在南管音樂中的定位與音樂功能。 為了解嗩吶是如何被南管音樂採用,必須對嗩吶樂器本身的特性進行探析,包括嗩吶的歷史簡介與樂器的音樂適性、嗩吶使用的場合、音樂功能以及嗩吶樂手的社會地位對樂器本身的影響。在這份研究中加入了嗩吶的頻譜分析,用以了解嗩吶音色的特徵值與聲學意義。使用的儀器為B&K聲學分析儀,並邀請南聲社陳進財老師演奏南管嗩吶,並同步

測音錄製。 嗩吶在中國開始使用的時期並不晚於南管音樂於唐宋的成形期,然而直至明末清初南管音樂才開始使用嗩吶。為釐清嗩吶在南管音樂中的定位,得先了解南管樂隊成形的歷史與樂隊發展演變,演奏形式以及座位分佈的特定象徵意義,並深入探討南管音樂的審美觀。最後則是對嗩吶在南管音樂中的改變及文化定位進行探討,由嗩吶與南管個別歷史的發展,推導出嗩吶加入南管音樂的時間點,歸納出嗩吶為符合南管音樂在音色與音律上的要求而產生的型制改變、在南管中的音樂功能與定位。 嗩吶由於具有嘹亮的聲音表現特性,隨同戲曲音樂被南管納入,用作開場吸引聽眾的指套。本研究將樂器聲學分析結果做民族音樂學的解讀,唯有如此才能促使民

族音樂學的理論研究有更多的科學性驗證,更期盼未來更多學者投入參與此類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