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性金鑰在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網路安全性金鑰在哪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士逸(羊小咩)寫的 不只是工程師才要懂的 App 資訊安全:取得資安檢測合格證書血淚史(iT邦幫忙鐵人賽系列書) 和(丹麥)克勞斯·埃爾克的 物聯網嵌入式軟體(原書第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破解802.11 WEP金鑰也說明:近年來,無線區域網路802.11的廣泛使用,使得其安全性越來越受重視並日益 ... 只要攔截到足夠數量的IV封包即可破解WEP金鑰,底下簡單說明WEP破解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博碩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世新大學 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高瑞鴻所指導 林㒥祥的 強化資訊通信系統的安全機制設計之研究 (2022),提出網路安全性金鑰在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聯盟鏈、智能合約、訊息交換。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高瑞鴻所指導 高一陳的 植基於5G多型態網路環境下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身份驗證之研究 (2022),提出因為有 區塊鏈、5G、Wi-Fi 6、多型態網路、身份驗證的重點而找出了 網路安全性金鑰在哪的解答。

最後網站HP 印表機- 查找您的無線WEP、WPA 和WPA2 密碼 ...則補充:此密碼可稱為WiFi 安全金鑰、WEP 金鑰或WPA 或WPA2 口令。 無線網路密碼通常是由ISP 提供的,並且您可能變更了密碼。 附註:. 此密碼不同於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網路安全性金鑰在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只是工程師才要懂的 App 資訊安全:取得資安檢測合格證書血淚史(iT邦幫忙鐵人賽系列書)

為了解決網路安全性金鑰在哪的問題,作者楊士逸(羊小咩)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改編自第12屆 IT 邦幫忙鐵人賽,Security 組優選網路系列文章 《看完眼眶濕濕的App開發者慘烈對抗險惡資安環境血與淚的控訴!》     *平時也不可鬆懈!使用手機時也可以進行的資安措施   *揭開加解密演算法的神秘面紗,並教導讀者如何使用   *嚴密防堵駭客破解手機App,全面保護手機資訊安全   *講解程式發布安全、敏感性資料保護等資安檢測項目     用幽默詼諧的方式介紹艱澀難懂的演算法和如何破解及保護 App,也是台灣第一本,詳細介紹 App 資安檢測項目,並如何通過檢測取得證書,並加料許多即使是一般使用者也受用無窮的保護手機資訊安全的觀念。     目標讀者:

  一般使用者   ◾  可以了解什麼樣的 App 是否安全,該怎麼保護自己的個資。   一般 App 開發者   ◾  可以學到 SSL 數位憑證觀念, 怎麼將資料加密和怎麼攔截網路傳輸資料。   資深 App 開發者   ◾  了解駭客是如何使用「敲殼、逆向、滲透」破解 App,又該如何保護 App。   本書特色     大家都該懂得手機資安保護   ◾  該不該 JB 或 Root,危害是什麼   ◾  公用 Wi-Fi 好危險   ◾  簡訊驗證安全嗎   ◾  權限隨便給,就會被人看光光     資安檢測,從菜鳥到專家   ◾  資安檢測怎麼誕生的   ◾  怎麼查找自己所需的規範

文件   ◾  怎麼取得資安檢測通過證書和標章   ◾  逐項講解資安檢測項目和技巧     神祕的加密學,就這樣趕鴨子上架   ◾  實作各種雜湊演算法,且運用於電子簽章   ◾  從原理到實作講解對稱加密演算法,公開金鑰演算法   ◾  在各種情境下使用混合加密系統     手機 App 是怎麼破解,又該怎麼保護   ◾  駭客是如何脫殼,反編譯   ◾  使用憑證綁定確保通訊安全   ◾  混淆程式碼保護你的 App   ◾  攔截通訊傳遞資料   專業推薦     作者跟大家介紹如何使用工具監看網路封包,同時也介紹各種常見的加密演算法的理論與實作,口吻輕鬆有趣,搭配圖解說明,不管你是一

般的 App 使用者或是開發者,相信都能在此書中學得資安相關技能,以及保護自己或保護 App 的方式。——高見龍/五倍紅寶石程式資訊教育 負責人     作者透過自身經驗與學習,解析當前市面上流行的攻擊手法,讓讀者可以快速的理解各種攻擊手法以及相對應的防範措施該如何進行,並且分享了取得資安檢測合格證書辛苦的經驗與歷程給大家。這絕對是一本不能錯過的好書。——Paul Li/Yahoo 奇摩 Lead Engineer

強化資訊通信系統的安全機制設計之研究

為了解決網路安全性金鑰在哪的問題,作者林㒥祥 這樣論述:

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迄今資訊安全已是全球性的問題,國家對資訊基礎建設的依賴越來越重,隨著網路興起使近年來網路上不斷發生資安事件,除了嚴重影響個人及企業,對國防資訊通信系統的安全也是一大隱憂,隨著各系統介接整合,單一身分認證機制的防護不足,機敏資訊易遭竊取、偽冒或破解等重要議題,使得如何強化資訊網路安全性,已成為當前國軍重視考量之課題。為提升系統的安全性,本研究設計將區塊鏈及智能合約導入訊息交換系統,利用其不可竄改及條件執行、去中心化等特性,由智能合約管控,直至設定條件滿足後,由智能合約驗證身分並自動執行電子訊息交換,設計出適用於強化資通系統之安全機制,不僅符合機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認性等基礎

安全需求外,並能抵禦常見之竊聽及偽冒等網路攻擊手段,更可建立運算速度快,耗費資源少之保護機制,兼顧效能、成本與安全性,有效地防杜機敏訊息失竊風險。

物聯網嵌入式軟體(原書第3版)

為了解決網路安全性金鑰在哪的問題,作者(丹麥)克勞斯·埃爾克 這樣論述:

本書説明讀者瞭解物聯網設備背後的技術細節。本書不僅提供了物聯網的概述,還提供了構建和維護嵌入式系統所需的代碼、版本控制和缺陷跟蹤等方面的良好實踐。 本書首先介紹了互聯網和萬維網的歷史,然後介紹了現代CPU和作業系統,最後深入研究了物聯網的核心領域,包括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數位濾波器、嵌入式系統和網路化系統的安全性,以及工業4.0統計程序控制。本書適用于準備進軍嵌入式領域或者正在使用嵌入式系統的軟體發展人員。 克勞斯·埃爾克(Klaus Elk) 於1984年畢業于丹麥技術大學,獲得電子學專業理學碩士學位,畢業論文《時滯光譜法》是一項數位信號處理工程。兩年後,他獲得了經濟

學(市場行銷)學士學位。此後,他主要從事私營企業的電信、醫療電子和音響振動方面的工作。與此同時,他在丹麥技術大學任教,教授課程包括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和互聯網協議棧。最近,他獲得了“迷你MBA”學位,並在次年參加了“董事會成員大師班”。現在他在一家公司擔任儀器儀錶研發經理。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引言 1 1.1互聯網的故事 1 1.2雲 2 1.3物聯網 3 1.4物聯網相關術語 4 第一部分 基本體系 第2章 如何選擇作業系統 8 2.1無作業系統和嚴格的輪詢 9 2.2協程 12 2.3中斷 12 2.4小型即時內核 14 2.5非搶佔式作業系統 16 2.6完整的

作業系統 18 2.7開源、GNU許可和Linux 20 2.8作業系統結構 22 2.9擴展閱讀 22 第3章 使用哪個CPU 24 3.1概述 24 3.2CPU核心 26 3.3CPU架構 27 3.4字長 29 3.5記憶體管理單元 30 3.6RAM 30 3.7緩存 30 3.8EEPROM和快閃記憶體 31 3.9浮點運算器 31 3.10DSP 32 3.11加密引擎 32 3.12升級路徑 32 3.13第二來源 33 3.14價格 33 3.15出口控制 33 3.16RoHS合規性 34 3.17評估板 34 3.18工具鏈 35 3.19基準測試 35 3.20功耗

36 3.21JTAG調試器 36 3.22外設 36 3.23自製或外購 40 3.24擴展閱讀 42 第二部分 最佳實踐 第4章 軟體架構 44 4.1性能設計 44 4.2從零開始的恐懼 46 4.3分層 47 4.4不僅僅是API——還有更多的檔 48 4.5物件模型(包含層次結構) 49 4.6案例:CANOpen 49 4.7消息傳遞 51 4.8中介軟體 52 4.9案例:LAN-XI的架構重用 52 4.10理解C語言 54 4.11擴展閱讀 56 第5章 調試工具 58 5.1模擬器 58 5.2線上模擬器 59 5.3後臺或JTAG調試器 59 5.4目標的替代品 6

0 5.5調試器 60 5.6strace 62 5.7調試時不使用特殊工具 63 5.8監控消息 64 5.9測試流量 64 5.10擴展閱讀 68 第6章 代碼維護 70 6.1窮人備份 70 6.2版本控制及git 71 6.3構建和虛擬化 75 6.4靜態代碼分析 77 6.5檢查 78 6.6跟蹤缺陷和特性 79 6.7白板 82 6.8文檔 82 6.9Yocto 82 6.10OpenWRT 84 6.11擴展閱讀 85 第三部分 物聯網技術 第7章 網路 88 7.1互聯網協定簡介 88 7.2瑟夫和卡恩:互聯網是網中網 88 7.3資料包的生命週期 89 7.4資料包之

前的生命週期 95 7.5獲取IP地址 98 7.6DHCP 99 7.7網路遮罩、CIDR和特殊範圍 101 7.8保留的IP範圍 102 7.9 NAT 102 7.10DNS 103 7.11引入 HTTP 105 7.12REST 107 7.13Windows下IPv4的TCP通訊端 109 7.14IP分片 116 7.15引入IPv6地址 118 7.16Linux下IPv6的TCP通訊端 120 7.17資料傳輸 125 7.18UDP通訊端 128 7.19案例:IPv6上的UDP 130 7.20應用層協定 133 7.21通訊端API的替代品 136 7.22乙太網電纜

137 7.23實體層的問題 139 7.24擴展閱讀 140 第8章 網路工具 141 8.1查找IP位址 141 8.2交換機作為一種工具 143 8.2.1鏡像 143 8.2.2統計 144 8.2.3模擬丟幀 145 8.2.4暫停幀 145 8.3tap 146 8.4SNMP 147 8.5Wireshark 148 8.6網路命令 149 8.7擴展閱讀 149 第9章 無線網路 151 9.1引言 151 9.2Wi-Fi基礎 154 9.3接入點作為中繼器 155 9.4如何計算速度 157 9.5案例:Wi-Fi資料傳輸 159 9.6案例:信標 161 9.7案例:

奇怪的滯後 163 9.8聚合幀 164 9.9通道評估 166 9.10低功耗藍牙 167 9.11認證 169 9.12擴展閱讀 170 第10章 安全 171 10.1引言 171 10.2駭客的目標 173 10.3網路安全概念 174 10.4散列函數 176 10.5對稱式金鑰密碼編譯 177 10.6 案例:Enigma 178 10.7非對稱式金鑰密碼編譯 179 10.8數位簽章 181 10.9證書 182 10.10消息認證碼 183 10.11nonce 184 10.12安全的通訊端通信 185 10.13OpenSSL 187 10.14案例:心血漏洞 188 1

0.15案例:Wi-Fi安全 189 10.16軟體加密庫 191 10.17可信平臺模組 192 10.18嵌入式系統 193 10.19嵌入式系統中的漏洞 194 10.20出口管制 197 10.21擴展閱讀 199 第11章 數字濾波器 201 11.1數位化的原因 201 11.2為何需要濾波器 202 11.3採樣頻率 203 11.4時域和頻域 203 11.5類比和數位定義 205 11.6更多的二元性 206 11.7表現良好的系統 212 11.8IIR濾波器基礎知識 213 11.9IIR的實現 214 11.10FIR濾波器基礎知識 217 11.11FIR的實現 2

20 11.12動態範圍與精度 222 11.13整數 222 11.14定點運算 224 11.15Q記號和乘法 225 11.16除法 226 11.17BCD 226 11.18擴展閱讀 227 第12章 統計程序控制 228 12.1簡介 228 12.2重要術語 231 12.3控制圖 231 12.4查找控制限制 233 12.5子組 236 12.6案例:絕緣板 236 12.7EWMA控制圖 240 12.8過程能力指數 240 12.9擴展閱讀 241 後記 242 物聯網已經出現,很快將有500億台設備被“連接”。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誰來對這些設備進

行程式設計? 在“StackOverflow”2018年的一項重大調查中,10萬名參與調查者有5.2%的人聲稱自己在使用嵌入式應用程式或設備,這一比例是2016年同一調查的兩倍,要吸引餘下94.8%的人中的開發人員仍有很大的潛力。 這些開發人員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程式設計技能,還要進軍大量的新領域。 VDC Research發佈的《2018年物聯網開發者/工程師普查與分析》(2018 IoT Developer/Engineer Census and Analysis)指出,“在工程公司尋找具備領域特定技能和雲/IT技能、能夠構建互連解決方案和應用程式的‘多面手’物聯網開發者的同時,傳統工程

師的增長和需求已經放緩。”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上述的眾多技能。作者以結構化的方式展示了相關領域全面深入的基礎知識。這為讀者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所有分散的Web細節都可以附加到這個基礎之上。 在這本書中,作者非正式而中肯地總結了自己30多年來私營企業工作和大學教學的實踐經驗。 本版的新穎之處 與上一版相比,本書在“物聯網技術”部分增加了兩章。其中一章與互聯網安全有關,這或許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隨著物聯網規模的增長,互聯網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要。另一章是統計程序控制(SPC),增加這一章用戶可能不太理解。然而,正如本書第1章所介紹的,SPC是“工業4.0”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個與物聯網密切相

關的術語。 除了新增這兩章之外,本書還對現有的章節進行了更新。“進程”章節已經被更改為“代碼維護”,新引入的章節內容還有 Yocto,尤其引入了git,其他章節也做了類似的更改。就篇幅而言,這個版本比上一個版本增加了一半以上。 網路部分的Wireshark螢幕截圖更加易於閱讀,同時大量新的圖片和表格也提升了閱讀體驗。 本書第3版由De Gruyter出版。這意味著在內容、印刷和設計方面有數不勝數的改進。許多細節更新到2018年的新進展,而Python現已成為模擬的核心語言。 致謝 非常感謝Stuart Douglas發現了本書,並將這本書帶入De Gruyter家族。感謝我的編輯Je

ffrey Pepper耐心審查了本書,他發現我過度使用了“首字母大寫”和連字號。Jeffrey對文本和圖片進行了許多改進,改善了閱讀體驗。同樣,我要感謝Paul Cohen對技術的深入審校。最後,感謝家人的耐心傾聽,並感謝他們容忍我長時間待在電腦前面工作。 Klaus Elk

植基於5G多型態網路環境下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身份驗證之研究

為了解決網路安全性金鑰在哪的問題,作者高一陳 這樣論述:

5G的巨量通訊和低延遲通訊兩個特性,對於企業加速數位轉型時的應用非常重要,尤其是現在已經進入工業4.0時代,網路通訊品質格外重要,結合5G通訊特性及Wi-Fi 6優點的多型態網路,儼然已成為網路新時代的架構,惟本國目前的5G架構因為成本建置考量,尚屬於NSA架構,或許未來硬體更成熟,成本較低時,或許也會採用SA。使用區塊鏈3.0的技術主要是它針對物聯網有提供相當完整及方便的函數庫,而且區塊鏈3.0的特性是不用挖礦,沒有礦工角色,而且越多人使用,驗證速度越快,與區塊鏈1.0或2.0技術不一樣。將傳統的紙本證件,使用區塊鏈3.0技術,將它轉成電子化資料,只要儲存認證完成的交易代碼,就能夠透過此代

碼找到相關原始資料,傳統書面證書或者紙本資料,轉為具有區塊鏈技術架構的數位證書,已經是未來的趨勢。利用IOTA技術提供5G驗證與Wi-Fi 6驗證結合,透過Python 跟C# .Net電腦語言,實作出應用區塊鏈3.0技術來驗證物聯網設備在多型態網路的環境下,可以達到驗證效果,這是本研究的主軸,跳脫傳統的驗證方式,且更具安全性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