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徑分析儀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粒徑分析儀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史考特.拉奧寫的 咖啡沖煮的科學:掌握「四大沖煮原則」,打造個人化萃取曲線;選對器具與手法,在家煮出大師級美味 和陳煥文(主編)的 分析化學手冊(9A):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方言文化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明志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系碩士班 楊純誠、施正元所指導 林冠吟的 添加不同導電碳材應用於磷酸鋰鐵/碳陰極複合材料 (2021),提出粒徑分析儀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磷酸鋰鐵、溶膠凝膠法、多孔氧化石墨烯、氣相生長碳纖維、鋰離子擴散係數、電子導電度、原位X-ray繞射光譜儀、原位顯微拉曼光譜儀。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化工與材料工程系 蔡明瞭所指導 吳柔萱的 聚氨酯導熱薄膜製備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聚氨酯、氧化鋁、導熱係數、填料、紫外線固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粒徑分析儀英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粒徑分析儀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咖啡沖煮的科學:掌握「四大沖煮原則」,打造個人化萃取曲線;選對器具與手法,在家煮出大師級美味

為了解決粒徑分析儀英文的問題,作者史考特.拉奧 這樣論述:

暢銷書《咖啡烘豆的科學》系列作! 咖啡教父史考特.拉奧淬鍊26年菁華大作, 全球咖啡迷追捧必讀的沖煮聖經! 【特別收錄】臺灣版專序&訪談影片   在義式濃縮之外,還有更多令人著迷的沖煮技術,   手沖、法式濾壓壺、浸泡式濾杯、真空虹吸壺……   掌握四大原則,在家煮出香氣、層次與口感皆具的大師級咖啡!   研究咖啡到了一定程度後,最令人氣惱的,   莫過於煮出一杯近乎完美的理想咖啡之後,下次卻無法重現。   但這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決定咖啡風味的因素很多;   咖啡磨粉後的顆粒大小、沖煮時的水溫高低、擾動程度、水粉比例等,   任何一點細微的差異,都將影響咖啡的香氣、層次與口感

。   儘管「杯杯不同」的獨特性,正是沖煮咖啡的樂趣所在,   但若能掌握一些科學原則,例如:萃取時的各項參數、選對器具,甚至觀察咖啡渣。   便能逐步修正各項變數,使咖啡更接近理想狀態。   ★「義式濃縮」之外,各種非加壓式的沖煮科學   本書是世界咖啡三大權威之一史考特.拉奧入行26年來,   經歷多次實驗、研究、品嘗與測試後的集大成之作。   提供每位咖啡愛好者,各種沖煮時的必備知識與關鍵技巧;   每次出手,都能盡可能地重現大師級的美味。   值得注意的是,書裡介紹的是「義式濃縮」(Espresso)之外,   所有「非加壓式」的咖啡沖煮指南。   義式濃縮萃取的優點在於快速

方便、品質穩定且口味一致,   因此市面上的連鎖咖啡店,大多採用此法供給大眾需求。   但非加壓式的沖煮能玩的變化就多了。   早期流行真空虹吸壺,現在則是手沖當道,   其他如法式濾壓壺、浸泡式濾杯等方式也各有擁護者;   器具與手法不一,風味亦不盡相同,也因此最令人著迷。   ★掌握四大原則,玩出屬於你的創意咖啡   史考特.拉奧以各種科學方式,   找出了最能滿足味蕾的理想咖啡四大沖煮原則:   ►水粉比例1:17   ►咖啡漿需達攝氏91~94度   ►沖煮強度1.25~1.30%   ►萃取率19~20%   最重要的是,你得來回不斷嘗試、多煮幾杯,   讓每次的沖煮成果都能

穩定地落在上述範圍內。   後續就能以此為基礎,   透過各種參數的微調,玩出屬於你的創意咖啡。   全書分為以下三部分:   ►第1~5章:咖啡萃取和測量介紹,並講解如何透過控制萃取參數改善咖啡風味。   ►第6~10章:介紹各種沖煮理想咖啡的方式,並以圖文詳盡說明操作步驟。   ►第11~12章:解說常被忽略的兩項咖啡品質決定因素:沖煮用水的科學與咖啡豆貯存要訣。   若你是極重度咖啡愛好者,   書末附錄更提供萃取與測量的技術細節、專有名詞定義,   以及參考資料(數篇資訊豐富的咖啡科學出版品)。   讀完這本書,便能完整複製大師技法,   在家煮出香氣、層次與口感皆具的理想咖啡

。 本書特色   ◎世界咖啡三大權威史考特.拉奧淬鍊26年菁華大作,全球咖啡迷追捧必讀的沖煮聖經。   ◎深入淺出地說明咖啡沖煮的科學機制與原理,並詳盡介紹各項實作方式。   ◎完整收錄多款大師級技法,在家煮出最接近理想的美味咖啡。 專文推薦   2020年外媒評鑑臺灣最佳咖啡館mojocoffee創辦兼主理人、咖啡講師/陳俞嘉Scott 專業推薦(按姓名首字筆畫排序)   吳則霖/2019年世界最佳咖啡館Simple Kaffa共同創辦人、2016年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   林東源/GABEE.創辦人、首屆世界咖啡大師比賽臺灣冠軍   劉邦禹/WCE世界咖啡杯測師大賽世界冠軍、WC

E世界咖啡沖煮大賽臺灣冠軍&世界第四   韓懷宗/《咖啡學》系列作者  

添加不同導電碳材應用於磷酸鋰鐵/碳陰極複合材料

為了解決粒徑分析儀英文的問題,作者林冠吟 這樣論述:

目錄明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i誌謝 ii摘要 iiiAbstract v目錄 viii圖目錄 xi表目錄 xvii第一章 緒論 11.1 前言 11.2 研究動機 2第二章 文獻回顧 42.1 鋰離子二次電池之發展 42.1.1鋰離子二次電池反應機制及熱失控 52.2 陰極材料(Cathode materials) 82.3 陽極材料(Anode) 102.4 隔離膜(Separator) 122.5 電解質(Electrolyte) 142.6 磷酸鋰鐵(LiFePO4)的基本特性 162.7 磷酸鋰鐵陰極材料改質方法 182.7.

1 碳層包覆 182.7.2 添加導電/包覆導電的碳材 212.7.3 縮小粒徑 242.8 磷酸鋰鐵材料之合成方法 262.8.1 微波法(Microwave method) 262.8.2 溶膠凝膠法(Sol-gel method) 282.8.3 水熱法(Hydrothermal method) 312.8.4 噴霧乾燥法(Spray-drying method) 35第三章 實驗方法 393.1 實驗藥品與儀器 393.1.1 實驗儀器與設備 403.2 LFP/C複合陰極材料之製備方法 413.2.1磷酸鋰鐵/碳(LFP/C)製備方法 413.2.2磷酸鋰鐵

/碳/多孔氧化石墨烯(LFP/C/PGO)製備方法 423.2.3磷酸鋰鐵/碳/氣相生長碳纖維(LFP/C/VGCF)製備方法 443.3 LFP/C之陰極複合材料之物性、化性分析 463.3.1磷酸鋰鐵/碳(LFP/C)陰極材料之物化性分析方法 473.3.2磷酸鋰鐵/碳(LFP/C)陰極材料之化學成份分析 563.4 磷酸鋰鐵/碳(LFP/C)陰極材料之電化學性質分析 573.4.1電極片製備 573.4.2鈕扣型鋰離子半電池封裝 593.4.3電池充/放電穩定度測試 603.4.4循環伏安法測試 613.4.5交流阻抗測試 623.4.6恆電流間歇滴定法測試 6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54.1 磷酸鋰鐵/碳(LFP/C)之材料晶相結構分析 654.1.1原位-晶相結構分析 674.2 磷酸鋰鐵/碳(LiFePO4/C)之表面形態分析 724.2.1 磷酸鋰鐵/碳(LFP/C)之材料化學組成元素分析 764.2.2 磷酸鋰鐵/碳(LFP/C)之顯微結構微分析 794.3 磷酸鋰鐵/碳(LFP/C)之碳層結構分析 844.3.1原位-顯微拉曼光譜分析 864.4 磷酸鋰鐵/碳(LFP/C)之比表面積分析(BET) 884.5磷酸鋰鐵/碳(LFP/C)之粉末電子導電度分析 914.6 磷酸鋰鐵/碳(LFP/C)之殘碳量分析 924.7

磷酸鋰鐵/碳(LFP/C)電化學分析法 934.7.1 磷酸鋰鐵/碳(LFP/C)之低電流速率之充放電分析 934.7.2 磷酸鋰鐵/碳(LFP/C)之高電流速率之充放電分析 994.7.3 磷酸鋰鐵/碳(LFP/C)之長期循換穩定性分析 1044.8 磷酸鋰鐵/碳(LFP /C)循環伏安分析 1184.8.1磷酸鋰鐵/碳(LFP/C)電化學微分曲線分析 1204.9 磷酸鋰鐵/碳(LFP/C)交流阻抗及鋰離子擴散係數分析 1244.9.1磷酸鋰鐵/碳(LFP/C)恆電流間歇滴定法測試 129第五章 結論 135參考文獻 137 圖目錄圖 1、鋰離子二次電池充放電原理示意圖

[12]。 5圖 2、1992年至2020年鋰離子電池的世界市場價值[15]。 6圖 3、鋰離子二次電池熱失控三個階段示意圖[19]。 7圖 4、陰極材料中主要分為三種不同的晶體結構[28]。 9圖 5、鋰離子電池之陽極材料分類圖。 10圖 6、鋰離子電池之陽極材料特性。 11圖 7、各種製造隔離膜的方法示意圖[39]。 12圖 8、磷酸鋰鐵(LiFePO4)與磷酸鐵(FePO4)晶格結構圖[53]。 17圖 9、LiFePO4和LiFePO4/C複合材料的SEM圖。 18圖 10、LiFePO4和LiFePO4/C複合材料的SEM圖。 19圖 11、未塗覆TWEEN 80

的LiFePO4 (a). SEM圖 (b). TEM和HRTEM圖;塗覆了TWEEN 80的LiFePO4 (c). TEM和 (d). HRTEM圖。 20圖 12、LFP–CNT–G組合的網絡結構示意圖[58]。 21圖 13、SEM圖 (a). 原始LFP (b). LFP-CNT複合材料 (c). LFP-G複合材料 (d). LFP-CNT-G複合材料;TEM圖 (e). 原始LFP (f). LFP–CNT複合材料 (g). LFP–G複合材料 (h). LFP–CNT–G複合材料。 22圖 14、(a) VC/LFP及C/LFP的放電曲線圖、(b) VC/LFP及C/LF

P循環比較圖。 22圖 15、VC/LFP和C/LFP的EIS阻抗曲線比較圖。 23圖 16、$VGCF的製造過程示意圖[60]。 23圖 17、LFP/C和LFP/C-Tween分析(a). XRD圖譜,(b). 粒徑分佈,(c).和(d). SEM圖,(e)和(f). TEM圖。 25圖 18、(A). LiFePO4/graphene,(B). LiFePO4/C複合材料在0.1至10C不同電流速率下的充電/放電曲線。 27圖 19、(A). LiFePO4/graphene,(B). LiFePO4/C複合材料在0.1至10 C的各種電流速率下的充電/放電循環性能圖。 27

圖 20、SEM圖(a). HY-LiFePO4 (b). HY-SO-LiFePO4。 29圖 21、(a)、(b) LiFePO4/C和(c)、(d) LiFePO4/CG樣品的SEM和TEM圖。 30圖 22、(a)、(b) LiFePO4/C和(c)、(d) LiFePO4/CG複合材料在不同速率下的充電/放電曲線和循環性能。 30圖 23、LiFePO4/C核-殼複合材料(a). XRD圖, (b). SEM圖, (c). TEM圖, (d). HRTEM圖。 32圖 24、SEM圖(a). 3DG, (b). FP, (c)、(d). FP/3DG, (e). LFP/C,

(f). LFP/3DG /C。 33圖 25、LFP/C和LFP/3DG/C,(a). 0.2C、(b). 1C時的循環性能曲線和庫侖效率。 34圖 26、LFPO/rGO複合材料(a)~(c). SEM圖像,(d)~(f). TEM圖像。 34圖 27、SEM圖(a). Hy-LFP/C (b). Hy-LFP/GO/C (c). SP-LFP/GO/C和(d). SP-LFP/PGO/C。 36圖 28、(a). Hy-LFP/C, (b). SP-LFP/GO/C, (c). SP-LFP/PGO/C複合材料在0.2~10C時的充放電曲線, (d). LFP複合材料的速率能力曲

線圖。 36圖 29、具有不同NC層含量的LiFePO4的SEM圖(a).0 wt. %NC (b).2 wt. %NC (c).5 wt. %NC (d).10 wt. %NC。 37圖 30、HRTEM圖(a).LFP/C, (b).LFP/C/CNT, (c).LFP/C/G, (d).LFP/C/G/CNT。 38圖 31、LiFePO4/C陰極材料之流程示意圖。 45圖 32、LiFePO4/C陰極複合材料的各性質檢測項目之流程圖。 46圖 33、布拉格表面衍射示意圖。 47圖 34、X-ray繞射分析儀(Bruker D2 Phaser)。 48圖 35、原位繞射分析

光譜儀組件。 49圖 36、掃描式電子顯微鏡(Hitachi S-2600H)圖。 50圖 37、高解析穿透式電子顯微鏡(JEOL JEM2100)。 51圖 38、顯微拉曼光譜儀(Confocal micro-Renishaw)。 52圖 39、原位顯為拉曼分析光譜儀組件。 53圖 40、比表面積分析儀。 54圖 41、將錠片夾入自製夾具之示意圖。 55圖 42、元素分析儀(Thermo Flash 2000)。 56圖 43、LiFePO4/C複合陰極材料電極片製備之流程圖。 58圖 44、CR2032鈕扣型半電池封裝示意圖。 59圖 45、佳優(BAT-750B)電池

測試儀。 60圖 46、恆電位電池測試儀(MetrohmAutolab PGST AT302N)圖。 61圖 47、AC交流阻抗測試圖譜(Nyquist plot)示意圖。 62圖 48、BioLogic BCS-805電池測試儀。 64圖 49、添加不同導電碳材之陰極複合材料XRD分析圖譜。 66圖 50、(a) LFP/C、(b) LFP/C/VGCF電極在充放電1次循環下的In-situ XRD分析圖。 69圖 51、LFP/C電極在不同範圍之In-situ XRD分析圖。 70圖 52、LFP/C/VGCF電極在不同範圍之In-situ XRD分析圖。 70圖 53、在

In-situ XRD充放電過程中LFP相的比例圖。 71圖 54、PGO之SEM表面形貌圖: (a). 1kx (b). 5kx (c). 10 kx (d) 20 kx。 73圖 55、VGCF之SEM表面形貌圖: (a). 1kx (b). 5kx (c). 10 kx (d) 20 kx。 73圖 56、LFP/C之SEM表面形貌圖: (a).、(b). 在5kx、(c).、(d). 在10kx。 74圖 57、LFP/C/PGO之SEM表面形貌圖: (a).、(b). 在5kx、(c).、(d). 在10kx。 74圖 58、LFP/C/VGCF之SEM表面形貌圖: (a)

.、(b). 在5kx、(c).、(d). 在10kx。 75圖 59、LFP/C樣品EDS元素mapping分析圖。 76圖 60、LFP/C樣品EDS元素分析光譜圖。 76圖 61、LFP/C/PGO樣品EDS元素mapping分析圖。 77圖 62、LFP/C/PGO樣品EDS元素分析光譜圖。 77圖 63、LFP/C/VGCF樣品EDS元素mapping分析圖。 78圖 64、LFP/C/VGCF樣品EDS元素分析光譜圖。 78圖 65、自製PGO添加劑在HR-TEM之分析圖。 80圖 66、市售VGCF添加劑在HR-TEM之分析圖。 80圖 67、LFP/C粉體在H

R-TEM之分析圖。 81圖 68、LFP/C/PGO粉體在HR-TEM之分析圖。 82圖 69、LFP/C/VGCF粉體在HR-TEM之分析圖。 83圖 70、添加不同導電碳材之LFP/C陰極複合材料之拉曼分析結果圖。 85圖 71、LFP/C在不同範圍之In-situ micro-Raman分析圖。 87圖 72、LFP/C/VGCF在不同範圍之In-situ micro-Raman分析圖。 87圖 73、LFP/C材料之BET比表面積分析圖。 89圖 74、LFP/C/PGO材料之BET比表面積分析圖。 89圖 75、LFP/C/VGCF材料之BET比表面積分析圖。 9

0圖 76、LFP/C含不同導電碳材,在0.1C/0.1C充放電速率下,首次充放電克電容量曲線圖。 94圖 77、LFP/C在0.1C/0.1C充放電速率活化階段電性曲線圖。 95圖 78、LFP/C/PGO在0.1C/0.1C充放電速率活化階段電性曲線圖。 96圖 79、LFP/C/VGCF在0.1C/0.1C充放電速率活化階段階段電性曲線圖。 97圖 80、LFP/C添加不同導電碳材在0.1C/0.1C速率下活化曲線圖。 98圖 81、LFP/C在0.2C/0.2C-10C充放電速率電性曲線圖。 100圖 82、LFP/C/PGO在0.2C/0.2C-10C充放電速率電性曲線圖

。 101圖 83、LFP/C/VGCF在0.2C/0.2C-10C充放電速率電性曲線圖。 102圖 84、添加不同導電碳材在0.2C/0.2-10C速率電性曲線圖。 103圖 85、LFP/C在0.1C/0.1C充放電速率30 cycles電性曲線圖。 106圖 86、LFP/C/PGO在0.1C/0.1C充放電速率下30 cycles電性曲線圖。 107圖 87、LFP/C/VGCF在0.1C/0.1C充放電速率30 cycles電性曲線圖。 108圖 88、LFP/C添加不同導電碳材在0.1C/0.1C充放電速率30 cycles電性曲線圖。 109圖 89、LFP/C在1

C/1C充放電速率100 cycles之電性曲線圖。 110圖 90、LFP/C/PGO在1C/1C充放電速率100 cycles之電性曲線圖。 111圖 91、LFP/C/VGCF在1C/1C充放電速率下100 cycles之電性曲線圖。 112圖 92、LFP/C添加不同導電碳材在1C/1C充放電速率100 cycles之電性曲線圖。 113圖 93、LFP/C在1C/10C充放電速率下100 cycles之電性曲線圖。 114圖 94、LFP/C/PGO在1C/10C充放電速率下100 cycles之電性曲線圖。 115圖 95、LFP/C/VGCF在1C/10C充放電速率下

100 cycles之電性曲線圖。 116圖 96、添加不同導電碳材在1C/10C充放電速率100 cycles之電性曲線圖。 117圖 97、LFP/C添加不同導電碳材之CV分析圖。 119圖 98、LFP/C樣品之電化學微分曲線分析。 121圖 99、LFP/C/VGCF樣品之電化學微分曲線分析。 122圖 100、LFP/C樣品添加不同導電碳材之電化學微分曲線分析。 123圖 101、等效電路圖模組圖[112]。 125圖 102、在0.1C/0.1C充放5次循環後,不同導電碳材製備LFP/C樣品:(a). EIS阻抗比較圖、(b).鋰離子擴散係數比較圖。 126圖 10

3、在0.1C/0.1C充放30次循環後,不同導電碳材製備LFP/C樣品(a). EIS阻抗比較圖、(b). 鋰離子擴散係數比較圖。 127圖 104、在1C/1C充放100次循環後,不同導電碳材製備LFP/C樣品(a). EIS阻抗比較圖、(b). 鋰離子擴散係數比較圖。 128圖 105、LFP/C單次步驟充放電曲線圖(a) charge;(b) discharge。 132圖 106、LFP/C之V vs.τ1/2分析圖。 132圖 107、LFP/C之GITT充放電曲線圖。 133圖 108、LFP/C/VGCF之GITT充放電曲線圖。 133圖 109、GITT單次步驟比

較(a) charge、(b) discharge。 134圖 110、GITT之充電分析圖。 134 表目錄表 1、鋰離子電池之陰極材料的特性比較分析表 9表 2、鋰離子電池常用有機溶劑之特性比較 15表 3、LiFePO4與FePO4之晶格參數 17表 4、實驗藥品 39表 5、實驗儀器與設備 40表 6、充放電條件計算表 60表 7、方程式中符號及單位 63表 8、添加不同導電碳材之陰極複合材料XRD晶相比較表 66表 9、添加不同導電碳材之LFP/C陰極複合材料之拉曼分析結果 85表 10、LFP/C、LFP/C/PGO、LFP/C/VGCF之比表面積分析結果

88表 11、LFP/C、LFP/C/PGO、LFP/C/VGCF之粉體電子導電度結果分析 91表 12、添加不同導電碳材之陰極複合材料之殘碳含量分析 92表 13、LFP/C含不同導電碳材,在0.1C/0.1C充放電速率下,首次充放電克電容量比較 94表 14、LFP/C在0.1C/0.1C充放電速率活化階段電性比較 95表 15、LFP/C/PGO在0.1C/0.1C充放電速率活化階段電性比較 96表 16、LFP/C/VGCF在0.1C/0.1C充放電速率活化階段電性比較 97表 17、LFP/C添加不同導電碳材在0.1C/0.1C速率下活化比較 98表 18、LFP/C在

0.2C/0.2C-10C充放電速率電性比較 100表 19、LFP/C/PGO在0.2C/0.2C-10C充放電速率電性比較 101表 20、LFP/C/VGCF在0.2C/0.2C-10C充放電速率電性比較 102表 21、添加不同導電碳材在0.2C/0.2-10C速率電性比較表 103表 22、LFP/C/PGO在0.1C/0.1C充放電速率下30 cycles電性比較表 107表 23、LFP/C/VGCF在0.1C/0.1C充放電速率下30 cycles電性比較表 108表 24、LFP/C添加不同導電碳材在0.1C/0.1C充放電速率30 cycles電性比較表 10

9表 25、LFP/C添加不同導電碳材在1C/1C充放電速率100 cycles之電性比較表 113表 26、添加不同導電碳材在1C/10C充放電速率100 cycles之電性比較表 117表 27、LFP/C添加不同導電碳材之CV分析結果 119表 28、LFP/C樣品之電化學微分曲線分析表 121表 29、LFP/C/VGCF樣品之電化學微分曲線分析表 122表 30、LFP/C樣品添加不同導電碳材之電化學微分曲線分析 123表 31、在0.1C/0.1C充放5次循環後,添加不同導電碳材製備LFP/C樣品之EIS分析及鋰離子擴散係數計算結果表 126表 32、在0.1C/0.

1C充放30次循環後,添加不同導電碳材製備LFP/C樣品之EIS分析及鋰離子擴散係數計算結果表 127表 33、在1C/1C充放100次循環後,添加不同導電碳材製備LFP/C樣品之EIS分析及鋰離子擴散係數計算結果表 128表 34、鋰離子的擴散係數方程式中符號及單位 130

分析化學手冊(9A):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

為了解決粒徑分析儀英文的問題,作者陳煥文(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是《分析化學手冊》的9A 分冊,系統介紹了有機質譜分析和生物質譜分析的技術與方法。全書分為3 篇,第一篇為有機質譜分析總論,內容包括有機質譜的概念與術語、發展歷史,有機質譜儀器的組成與結構、操作與維護,有機質譜聯用技術,有機質譜獲取及其規律,有機質譜分析樣品制備,有機質譜定性和定量分析,計算機在質譜中的應用等;第二篇為有機化合物的質譜,介紹了脂肪烴、芳烴和鹵代烴,醇、酚和醚,醛、酮和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含硫、磷化合物,雜環化合物,天然有機化合物等1900 余種常見有機化合物的質譜裂解規律、硬電離的一級譜圖和部分軟電離的二級譜圖;第三篇為生物大分子的質譜,介紹了氨基酸、多肽、蛋白

質、核酸和蛋白質復合物的質譜分析方法,並精選了蛋白質的串聯質譜圖280 張。書末編制了主題詞索引,有機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稱索引、分式式和分子量索引,蛋白質中英文名稱索引,便於讀者查閱。本書反映了當前有機質譜學的最新發展,可為從事有機質譜分析的技術人員和從事有機質譜學研究、有機或生物分子結構研究以及蛋白質組學、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的科研人員提供豐富、翔實的數據和資料。陳煥文,東華理工大學教授,江西省質譜科學與儀器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哈爾濱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博導、教授。2001年獲吉林大學博士學位,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美國普渡大學Aston質譜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6年4月至

2008年6月在瑞士聯邦工學院(ETH)任高級科學家,2008年7月全職回到東華理工大學工作,2010年創立江西省質譜科學與儀器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復雜基體樣品快速質譜分析基本理論、關鍵部件及典型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科技部專項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瑞士自然科學基金及其它省部級項目20余項。獲得國內外獎勵與榮譽10余項,包括江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1項,江西省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獎一等獎2項,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划執行突出貢獻獎1項等。 發表SCI論文140余篇,其中Nat. Protoc. (2篇)、Nature: Sci. R

ep. (2篇)、Angew. Chem. Int. Ed. (5篇)、Anal. Chem. (13篇),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封面論文12篇,被SCI他引2700余次。已獲授權專利23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1項。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划(萬人計划),獲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江西省首批「贛鄱英才555計划」、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等人才計划支持。目前為中國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質譜學會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Nature旗下Sci. Rep.、Res. J. Chem. Environ.《分析

化學》、《分析儀器》、《岩礦測試》、期刊編委。 第一篇 有機質譜分析總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有機質譜法概述 一、有機質譜法概念 二、有機質譜法發展簡史 三、有機質譜分析原理與特點 四、有機質譜的分類與應用 第二節 有機質譜相關術語和符號 第三節 獲取有機質譜信息的主要途徑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有機質譜儀器組成與結構 第一節 有機質譜儀器結構 一、進樣系統 二、離子源 三、離子引導系統 四、質量分析器 五、離子檢測器 六、顯示控制系統

七、真空系統 第二節 離子源 一、電子轟擊離子源 二、電噴霧電離源 三、大氣壓化學電離源 四、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源 五、電噴霧解吸電離源 六、表面解吸常壓化學電離源 七、實時直接分析離子源 八、電噴霧萃取電離源 第三節 質量分析器 一、扇形電磁質量分析器 二、四極桿質量分析器 三、離子阱質量分析器 四、軌道阱 五、傅里葉變換離子回旋共振質量分析器 六、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 第四節 小型質譜儀 一、小型四極桿質譜儀

二、小型飛行時間質譜儀 三、小型離子阱質譜儀 四、小型傅里葉變換回旋共振質譜儀 五、顆粒質譜儀 六、小型質譜儀器在定量分析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有機質譜儀器操作與維護 第一節 質譜儀器性能指標 一、靈敏度 二、分辨率 三、質量范圍 四、質量穩定性 五、質量精度 第二節 影響分析性能的常見因素 第三節 日常維護和簡單故障診斷 一、質譜儀的日常維護 二、質譜儀故障診斷 第四章 有機質譜聯用技術 第一節 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技術 一、毛細管電

泳-質譜聯用的接口 二、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技術的應用 第二節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 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的接口 二、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條件的選擇和優化 三、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的應用 第三節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 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系統的儀器組成 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的接口技術 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中常用的衍生化方法 四、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有機質譜獲取及其規律 第一節 有機質譜離子的類型及獲取方法 一、分子離子和准分子離子

二、碎片離子 三、同位素離子 四、亞穩離子 五、重排離子 六、多電荷離子 第二節 有機化合物的裂解機理與規律 一、分子離子和准分子離子的產生機理與條件 二、影響離子豐度的主要因素 三、質譜裂解方式 四、生物大分子及其片段的多電荷離子產生機理與規律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有機質譜分析樣品制備 第一節 質譜分析樣品制備的重要性和質量控制 一、樣品制備的重要性 二、樣品制備的基本要求 三、樣品制備的質量控制 第二節 有機質譜分析樣品的采集方法 一、固

體樣品的采集 二、液體物料的樣品采集 三、氣體試樣的采集 四、生物樣品的采集 第三節 常見樣品制備及預處理技術 一、蒸餾技術 二、萃取技術 三、吸附-熱解吸技術 四、低溫濃縮技術 五、膜分離技術 六、衍生化技術 第四節 生物樣品的制備 一、生物材料的采集與前處理 二、細胞的破碎與細胞器的分離 三、蛋白質的分離和純化 四、核酸的提取與PCR技術 五、樣品的濃縮、干燥及保存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有機質譜定性分析 第一節 有機質譜定性分析

的判據 一、一級質譜判據(高分辨質譜數據) 二、串聯質譜判據(碎片離子,多級串聯) 三、其他判據(高分辨多級串聯質譜) 第二節 有機質譜定性分析的方法 一、標准圖譜法 二、標准物質對比法 三、串聯質譜法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有機質譜定量分析 第一節 有機質譜定量分析方法 一、有機物分子量的測定 二、樣品中有機物質含量的測定 第二節 有機質譜定量分析指標 一、空白值 二、測量極限 三、准確度與精密度 四、線性 五、動態范圍 第三節 影響有

機質譜定量分析的不確定度因素 一、樣品預處理方法 二、離子源的類型 三、儀器參數的設置 參考文獻 第九章 計算機在質譜中的應用 第一節 意義及發展 第二節 計算機 一、戴爾微機系統概述 二、常見術語 三、微機輔助MS系統實例 第三節 儀器控制、數據采集及處理 一、儀器控制 二、質譜數據的采集和處理 第四節 計算機輔助質譜解析 一、理論方法 二、模式識別方法 三、譜圖檢索法 參考文獻第二篇 有機物的質譜 第十章 脂肪烴、芳烴和鹵代烴 第一

節 脂肪烴 一、正構脂肪烴類 二、支鏈脂肪烴類 三、環脂肪烴類 四、直鏈烯烴類 五、環烯烴類 六、炔脂肪烴類 第二節 芳烴類 一、苯和烴基苯類 二、萘及甲基萘類 三、多氫萘和甲基多氫萘類 四、聯苯類 五、稠環類 第三節 鹵代烴類 一、鹵代烷類 二、鹵代環烷類 三、鹵代烯類 四、鹵代炔類 五、鹵代苯類 六、鹵苄類 七、鹵代萘類 第十一章 醇、酚和醚 第一節 醇類 一、伯醇類 二、

仲醇類 三、叔醇類 四、多元醇類 五、不飽和醇類 六、環醇類 七、苄醇類 第二節 酚類 一、一元酚類 二、二元酚類 三、三元酚類 四、烷基酚類 五、甲氧基苯酚類 六、鹵代苯酚類 七、氨基酚類 八、硝基酚類 九、亞硝基酚類 十、聯苯酚類 十一、萘酚類 第三節 醚類 一、脂肪醚 二、脂環烷基醚類 三、苄基醚類 四、二醚類 五、過氧醚類 六、芳香醚類 參考文獻 第

十二章 醛、酮和醌 第一節 醛類 一、脂肪醛類 二、鹵代脂肪醛類 三、烯醛類 四、二醛類 五、三醛類 六、芳香醛類 七、縮醛類 第二節 酮類 一、直鏈脂肪酮類 二、鹵代脂肪酮類 三、環丁酮類 四、環戊酮類 五、α, β-環戊烯酮類 六、環戊二酮類 七、環戊三酮類 八、環己酮類 九、環己-2-烯酮類 十、2, 5-環己二烯酮類 十一、環己二酮類 十二、芳香酮類 第三節 醌類 一、苯

醌類 二、其他醌類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一節 羧酸類 一、直鏈脂肪一元酸類 二、直鏈脂肪二元酸類 三、直鏈脂肪三元酸類 四、鹵代直鏈脂肪酸類 五、芳香酸類 六、鹵代芳香酸類 七、呋喃羧酸類 八、其他羧酸類 第二節 酸酐類 一、脂肪酸酐類 二、芳香酸酐類 第三節 酰鹵類 一、脂肪酰鹵類 二、芳香酰鹵類 第四節 酰胺類 一、脂肪酰胺類 二、芳香酰胺類 三、乙酰芳胺類 四、內酰胺類

五、硫代酰胺類 六、碳酰胺類 第五節 酯類 一、脂肪酸酯類 二、芳香酸酯類 三、呋喃羧酸甲酯類 四、氰酸烷基酯類 五、硫氰酸酯類 六、硫酸酯類 七、亞硫酸酯類 八、硫代羧酸酯類 九、硝酸酯類 十、亞硝酸酯類 十一、碳酸酯類 十二、內酯類 第十四章 含氮化合物 第一節 硝基化合物 一、硝基烷類 二、硝基苯類 第二節 亞硝胺類 一、直鏈亞硝胺類 二、環狀亞硝胺類 第三節 胺類 一、開鏈

脂肪伯胺類 二、開鏈脂肪仲胺類 三、開鏈脂肪叔胺類 四、開鏈脂肪二胺類 五、脂肪環胺類 六、芳香胺類 七、其他胺類 第四節 腈類 一、脂肪腈類 二、脂肪異腈類 三、芳香腈類 四、芳香異腈類 第五節 肼類 一、脂肪肼類 二、芳香肼類 三、酰肼類 第六節 脲類 第七節 胍類 第八節 肟類 一、醛肟類 二、酮肟類 三、二肟類 第九節 重氮類 第十節 偶氮類 第十五章 含硫、磷化合物 第一節 含

硫化合物 一、硫醇類 二、硫醚類 三、硫酚類 四、硫代化合物 五、多硫化合物 第二節 含磷化合物 第十六章 雜環化合物 第一節 氧雜環化合物 一、環氧烷類 二、呋喃類 三、吡喃類 四、二氧環類 五、三氧環類 六、苯並呋喃類 七、4-吡喃酮類 第二節 氮雜環化合物 一、氮雜環烷類 二、氮雜環烯和芳環類 三、吲哚類 四、喹啉類 五、異喹啉類 第三節 含硫雜環化合物 一、硫雜環烷類 二、

噻吩類 三、噻唑類 四、異噻唑類 五、噻喃酮類 六、二硫雜環類 七、三硫雜環類 八、氧硫雜環類 第十七章 元素有機化合物 第一節 含硼、鋁的化合物 一、含硼的化合物 二、含鋁的化合物 第二節 含硅、鍺、鉛的化合物 一、含硅的化合物 二、含鍺的化合物 三、含鉛的化合物 第三節 含砷、銻的化合物 一、含砷的化合物 二、含銻的化合物 第十八章 天然有機化合物 第一節 黃酮、黃烷酮和查耳酮類 一、黃酮類 二、黃烷酮類

三、異黃酮、雙黃酮類 四、查耳酮、魚藤酮類 五、黃烷及黃酮苷類 第二節 香豆精、色烯和色酮類 一、香豆精類 二、色烷、色烯和色酮類 第三節 甾族化合物 一、孕甾烷類 二、雄甾烷類 三、雌甾烷類 四、強心苷元類 五、甾族皂苷元類 六、甾醇類 七、膽酸類 第四節 萜類化合物 一、單萜類 二、倍半萜類 三、二萜類 四、三萜類 第五節 其他天然有機化合物 一、木脂素類 二、縮酚酸類 三、間苯三酚、核

苷、糖類 四、抗生素類第三篇 生物大分子的質譜 第十九章 氨基酸 第一節 基因編碼的氨基酸 第二節 修飾氨基酸 參考文獻 第二十章 多肽 第一節 肽的產生 第二節 肽的串聯質譜裂解 第三節 肽的修飾 第四節 脂肽與環肽 第五節 MALDI-TOF質譜常見基質峰 參考文獻 第二十一章 蛋白質 第一節 蛋白質的定性分析 一、蛋白質特征肽串聯質譜圖 二、糖蛋白質 第二節 蛋白質的定量分析 一、靶向質譜定量分析技術 二、非靶向質譜定量分析技術 參考文獻 第二十二章 核酸

第一節 核酸概述 一、DNA的化學結構 二、RNA的化學結構 第二節 基因多態性檢測 一、單核甘酸多態性的檢測 二、基因突變檢測 第三節 DNA甲基化檢測 第四節 DNA微測序 第五節 核酸酶切指紋圖譜技術 第六節 多重寡核苷酸鑒定 第七節 基於質譜技術的DNA拷貝數鑒定 參考文獻 第二十三章 蛋白質復合物 第一節 蛋白質復合物樣品處理 一、傳統生化方法純化蛋白質復合物 二、標簽融合蛋白親和純化蛋白質復合物 三、免疫共沉淀技術親和純化蛋白質復合物 四、化學交聯法

研究蛋白復合物 第二節 蛋白質復合物的綜合解析 一、人內源蛋白質復合物 二、酵母蛋白質復合物 三、果蠅蛋白質復合物 四、大腸桿菌蛋白質復合物 參考文獻主題詞索引有機化合物中文名稱索引有機化合物英文名稱索引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索引有機化合物分子量索引蛋白質中文名稱索引蛋白質英文名稱索引

聚氨酯導熱薄膜製備之研究

為了解決粒徑分析儀英文的問題,作者吳柔萱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探討聚氨酯導熱薄膜的製備,因此可被應用在電子元件、EMC封裝材料、散熱膏等,需要有散熱導熱的地方。 本研究利用表面改性的方法,採用環境友善、低成本、操作方便等,並嘗試藉由改性氧化鋁、雜化導熱填料、填料含量變化以及攪拌時間等變數,來探討對聚氨酯複合材料導熱性的影響。實驗結果證實後續以光學顯微鏡、SEM、導熱儀、TGA、拉伸等試驗儀作材料性能測試。 實驗結果證實使用表面改性與雜化填料對導熱性是有效的。本研究製備之聚氨酯導熱薄膜EBEC-2022 ,其導熱性高於純PU 的76.40%,為0.4433 W/m.K。另外在機械性質與熱穩定性上,實驗證實添加雜化填料是優於純PU與僅添

加單一填料的效果,如拉伸率、抗拉強度、熱膨脹係數、耐溫性等。 在選用基體上,我使用光固化型的聚氨酯,其好處是固化時間很快速,只要幾分鐘即可固化,且對環境友善,不需要高溫加熱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