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世界 司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童話世界 司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朴信英寫的 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 和李峻一寂然鄧曉炯的 亂世童話:澳門人給這一輪紛亂世代的備忘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八旗文化所出版 。

佛光大學 文學系 黃德偉所指導 呂禮全的 黃春明小說中的「鄉土」書寫 (2008),提出童話世界 司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黃春明、小說、鄉土、主體、客體、關聯。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童話世界 司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

為了解決童話世界 司機的問題,作者朴信英 這樣論述:

  通往世界史最精采絕倫的路! 為什麼童話裡的白馬王子總愛到處亂晃? 其實,他們是在尋找長期飯票! 從《白雪公主》、《小紅帽》等古典童話, 到《悲慘世界》、《愛的教育》、《哈利波特》等文學名著及小說,隱藏其中的世界史! 那些迪士尼、吉卜力沒說完的事,這裡統統告訴你! 從童話中看見世界與歷史,K歷史不再呵欠連連!     =各界好評推薦= 公孫策(歷史作家) 胡川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 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老師)│ 蕭秀琴(作家) 螺螄拜恩(暢銷書人氣作家)         為什麼狼人和女巫要住在黑黑的森林裡?  

   老皇后怎麼老是拚不過年輕公主呢?     紅髮安妮如果變成金頭髮,還會跟吉伯特吵架嗎?     小女孩只是穿上紅舞鞋就要被斷腳,到底是犯了什麼大罪?     王子和乞丐為何長得一模一樣?     灰姑娘自己有沒有「灰姑娘情結」呢?     《悲慘世界》裡的神祕下水道真的存在嗎?       津津有味看著故事書的你,是不是也曾有過這樣的疑惑呢?     讓我們搭起童話與真實世界的橋梁,揭開作家欲言又止的祕密。       本書以歐美三十部童話、小說名作為主題,集中探究經典名著當時的時代背景。例如,中古歐洲的女巫狩獵、美國建國、義大利的混亂與統一運動等,我們在教科書上總是感到無聊的歷史故事,

其實孕育了一部部膾炙人口的經典名著。     作者對於每個「名著」的歷史背景都會提出解釋,有時也會加入自我觀點,以大家所熟知的故事情節,帶出該年代的社會狀態、環境及背景,並且不斷引用原著文章,喚醒讀者記憶及幫助理解。     再藉由故事文本深入探討該年代的社會狀態、環境及背景,透過還原歷史真面貌,復原名著裡的真相,你將會看到另一個更意味深長的故事。     【名家推薦】 每個人都愛童話,由童話切入歷史,就像品嚐美食那般順利入口,本書為講述歷史開了一條蹊徑。 ──歷史作家‧公孫策   透過閱讀此書,大家都會有所成長。青少年透過童話體會到歷史的趣味,成人讀者則理解到,歷史其實也是一種童話。 ──臺

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耿一偉   本書的精彩,在於闡述童話外在的歷史文化脈絡,從眾人熟悉之處賦予新意,引導、激發讀者「感興趣」(be interested in),讓童話原來的有趣(be interesting),因而更添深刻、雋永的趣味。 ──建國中學歷史老師‧黃春木   歷史無處不在!就連充滿王子與公主、怪物與女巫的童話世界也反映著歷史。 雖然童話故事的作者和讀者都置身於現實世界,但要找出藏於故事中的歷史真相卻很難,唯有充足的知識,才能在幻想與現實交織的世界中抽絲剝繭,而這本書正是踏上童話歷史之旅的最佳指南。 ──韓國教員大學‧趙韓旭教授   如果能理解故事的時代與歷史背景,閱讀不

是更有趣嗎?……每個故事都包含著歷史與社會文化,這些故事可以進而影響下一代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這就是我希望能傳達給讀者的訊息。 ──本書作者‧朴信英     【本書特色】 ‧本書以三十部膾炙人口的經典童話和世界名著為藍本,拋出隱藏其中啟人疑竇的問題,引發讀者的好奇心,再藉由故事文本深入探討該年代的社會狀態、環境及背景,透過還原歷史真面貌,使讀者重新體會、揣摩故事所要傳達的寓意,以及作家創作的心路歷程。 ‧將故事分作反派角色(女巫、大野狼等)、英雄重生、童話中萌芽的革命、詭譎的童話四大類,方便讀者系統閱讀、分類比較。 ‧透過故事來了解世界史,認識歷史不再無聊。 ‧筆調輕鬆,不以驚悚誇大的文字來創造

話題,而著重於還原歷史真相,並帶出發人深省的反思。  

童話世界 司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想聽你聲音》摻雜著複雜情緒,Priscilla Abby蔡恩雨彷彿在吶喊與釋放壓抑已久的無奈和惆悵,喚醒我們不要再追究與活在過去,應當勇敢面對和擁抱未來。這次Priscilla Abby蔡恩雨也首度嘗試在MV中小秀一段優美的舞蹈,絕對會令人眼前一亮!

《 我想聽你聲音 Listen To Your Voice 》
詞:林義忠
曲:Jaydon Joo

曾幾何時 童話世界 崩潰瓦解
曾經的美 艳丽的⾊彩 被⿊取代

成⻑的無奈
⻘澀的年代
是否能重來
若故事 能重寫 能重來 能重演
該回到 哪⼀刻 哪⼀天 哪一年

若⽣命真能重來
是否百分百 活得很精彩
若時光真能倒流
是否能期待 悲傷不存在

每⼀夜 我想 我徹夜難眠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每⼀夜 我想 我徹夜難眠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從⿊夜 到黎明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從⿊夜 到黎明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成⻑的無奈
⻘澀的年代
是否能重來
若故事 能重寫 能重來 能重演
該回到 哪⼀刻 哪⼀天 哪一年

若⽣命真能重來
是否百分百 活得很精彩
若時光真能倒流
是否能期待 悲傷不存在

每⼀夜 我想 我徹夜難眠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每⼀夜 我想 我徹夜難眠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從⿊夜 到黎明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從⿊夜 到黎明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因為我愛 所以心碎
不追究 不後悔
因為我愛 所以心碎
不追究 不後悔

每⼀夜 我想 我徹夜難眠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每⼀夜 我想 我徹夜難眠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從⿊夜 到黎明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從⿊夜 到黎明
我想聽你聲音 我想聽你聲音

======================================================

【Music Video Production 音樂視頻製作】

Produced by 製作 : WebTVAsia
Executive Producer 出品人: Fred Chong 張捷惟
Producer 製片人: Penny Lee 李秋婷
Director 導演: James Lee 李添興
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 Line Producer 製片經理: Kenny G 顏子斌
Assistant Producer 助理製片: Saifullah Khaisas
Production Assistants 製作助理: JY Low 劉傑榆 / Theresa Chin 陳麗媚 / Wong Chy Xin 黃采欣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摄影指導: Helmi Yusof
Focus Puller 跟焦員: Ismail Hj Abu Bakar
Gaffer 燈光指導: Shah Rizal B Ismail
Lighting Best Boy 燈光助理: Amir Shah B Ismail
Key Grip 軌道: Mohd Firdaus B Mohd Nor
Grip Best Boy 軌道助理: Amirul Akmal B.Azlan / Wan
Spark: Muhammd Azfarullah bin Azhar
Movi M15 Technician: Zailan B. Marjanon
Behind the Scenes 幕後花絮: Chen Saw 蘇嘉誠

Stylist 造型師 : Elaine Ng 黃菊清
Makeup & Hairdo Artist 梳化: Jonathan Ho 何光輝
Wardrobe Assistants 服裝助理: Kay Wong 黃佩琪 / Nicole May

Art Director 美術指導: Lai Kok Wei 黎國偉
Art Assistant 美術助理: Jamie Chua 蔡鎮名
Choreographer 編舞:林宇禾 Yu He Lin

Location Manager 場地: Mohd Zaki Mohd Sohut
Assistant Location Manager 場地助理: Salisa Salim

Artiste Manager 經紀人: Vicky Lum 林韻欣
Assistant Artist Manager 經紀助理: Ong Yi Ling 王依玲

Lorry Driver 羅里司機: Rizal Redzuan
Van Drivers 司機: David Tan Chin Swan 陳正川 / Tan Lip Leang 陳立麟

Post Production

Editor 剪接師: Genesis Goh 吳詩慧
Animation Studio 特效: Fly Studio
Colorist 調色: Iceberg Design Sdn Bhd

======================================================

【Music Production 音樂製作】

Composer 作曲:Jaydon Joo
Lyrics 作詞: GT Lim 林義忠
Producer 製作人: Jaydon Joo / Cheng Lee 李志清
Production Assistant 製作助理: Jyi Sim 沈妙極
Keyboard & Music Arrangement 鍵盤與編曲: Jaydon Joo
Backing Vocals 和音: Priscilla Abby 蔡恩雨 / Jyi Sim 沈妙極
Backing Vocals Arrangement 和音編寫: Cheng Lee 李志清
Recorded by Cheng Lee at Prodigee Studio
Mixed by Miles Walker at Silent Sound Studios
Assisted by Ryan Jumpe
Mastered by: Colin Leonard at SING Mastering
OP: WebTVAsia Sdn Bhd
SP: 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Sdn Bhd


蔡恩雨-《 我想聽你聲音 Listen To Your Voice 》
數位音樂上架平台:
KKBOX | https://goo.gl/Z4J4Wm
MyMusic | https://goo.gl/ui31BB
friDay音樂 | https://goo.gl/Sr8WzA
QQ音樂 | https://goo.gl/Vd32pB
酷我音樂 | https://goo.gl/fWc8ZL
酷狗音樂 | https://goo.gl/vr1Dns

======================================================

Priscilla Abby蔡恩雨 :
臉書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iscillaAbbyCha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riscillaabbychai/
微博: https://weibo.com/u/6352262221

黃春明小說中的「鄉土」書寫

為了解決童話世界 司機的問題,作者呂禮全 這樣論述:

黃春明是台灣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甚至可稱為是最重要的「鄉土作家」。黃春明「鄉土作家」的稱號,不管在台灣或中國皆被認同,但是他本人卻未抱持同樣的看法。本文即欲追尋,若黃春明被認為是「鄉土作家」,那麼「鄉土」兩字的內涵為何,並針對黃春明的小說進行研究。黃春明的作品種類繁多,包含小說、散文、童話、劇本、電視劇、兒童劇、歌仔戲等,可說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創作者,但其最受關注和肯定的作品,還是以小說為主,故本論文將焦點放在小說上。本文想要了解的是,在黃春明的小說中,有哪些關於「鄉土」的書寫?這樣的書寫是否隨著時間的流逝、空間的移轉、社會結構的改變,以及作家人生經驗的增長而產生變化?研究方法是參考教育學對

「鄉土」定義的相關研究,來進行黃春明小說文本的分析。本文分析的方式,則是分別找出小說中「鄉土」的主體、客體與關聯後,再將它們拼湊起來,以得到黃春明小說「鄉土」書寫的面貌。本文第四章到第六章,即依黃春明不同居住地的時期,做為階段劃分的依據,將黃春明的小說作品分為三個階段,即「1956-1966」、「1966-1982」以及「1983迄今」,探討其中「鄉土」的「主體」、「客體」與「關聯」的演變。結語分別以「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生活的脈動」及「和生活奮鬥的小人物們」來描述黃春明小說中「鄉土」書寫的變與不變,並簡要地探討黃春明小說成功的因素,更希望大家一起來愛護自己的「鄉土」

亂世童話:澳門人給這一輪紛亂世代的備忘錄

為了解決童話世界 司機的問題,作者李峻一寂然鄧曉炯 這樣論述:

這城市燈火輝煌,但你的心落在何方? 在通往成功的天梯上,你是否還記得最初的方向? 亂世之下,人何寥落鬼何多,你的靈魂如何救贖?   哀豔的圖像、大膽的想像,   六位澳門藝術創作者   透過奇幻又真實的五則寓言故事,   揭露現代生活殘酷的真相。   ●辦公室的上司,竟是披着人皮的妖怪,反抗則九死一生,服從就得捨棄人性良知。問你,如何抉擇?   ●未來世界,記憶可下載,可修改,可刪除。但他,為何還要帶著痛苦回憶活下去?   ●明末亂世,荒林之中,吃人將軍遇上神秘小童,最後誰勝誰敗?   ●真相總是刺耳。如果大膽說出真相只會讓你眾叛親離,是否只能遠走他鄉?   提到繪本,很多人馬上想到是給

小孩看的,但其實,繪本本身只是一種文體,它可以充滿童趣與教育意義,也可以訴說成年人世界的故事,法國的桑貝(Sempe)、美國的希爾佛斯坦(Shel Silverstein)在台灣出版過多本甚受歡迎的繪本,還有台灣的幾米及香港的麥兜小豬系列,其實都不是小孩讀物。   當今之世,是個紛亂的時局。在出版界,除了人文社科學術著作、厚重的純文學作品、深度的調查報導,還有什麼書籍可回應這個世代?一群澳門創作人就以繪本故事反映當下的社會、人心與時局。此書的五個故事,出自過去兩年澳門藝術節的繪本音樂劇場《異色童話》及《亂世童話》。兩次演出都是集合了現場音樂、繪本、動畫及戲劇的跨媒體創作,幾個故事以仿童話的架

構、荒誕的故事及奇幻的繪圖,探討社會及世道人心,可視為當代寓言。五個故事的題材及視覺風格各異,但背後同樣是澳門創作人看城市發展與社會問題的視野,以特異的圖像與故事回應這個紛亂的世代。   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澳門是一個似乎很熟悉、但其實很陌生的地方。除了賭場、大三巴與葡國蛋撻之外,澳門還有什麼?近年,澳門旅客來源的第三名就是台灣人,台灣人持續對澳門感到好奇。然而,台灣人卻很少接觸澳門人創作的文藝作品。借由這本書的奇幻繪本故事,讀者一方面可反思當下世代時局,另一方面可窺看澳門這個賭城的藝術創作。 名人推薦   ★★兩岸四地跨海推薦★★   宋欣穎(作家、《幸福路上》導演)   周保松(香港

中文大學政治系教授、《小王子的領悟》作者)   陳夏民(作家、逗點文創結社創辦人)   張贊波(作家、《大路朝天》導演)   專文推薦-----李展鵬(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新生代》雜誌總編輯)   作者簡介 李峻一   澳門作家及音樂人,音樂代表作為許志安的〈爛泥〉及鄭中基的〈無賴〉,現任教於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並為《澳門日報》專欄作者。曾經憑〈爛泥〉一曲奪得香港TVB十大勁歌金曲年度最佳填詞獎。 寂然   澳門知名作家,多次獲得澳門文學獎,曾在中國大陸及澳門出版小說《月黑風高》、《撫摸》、《救命》及《有發生過》等。亦為專欄作家,曾出版散文集《青春殘酷物語》。 鄧曉炯

  澳門知名作家,多次獲得澳門文學獎,並創作多齣兒童劇。著有《迷魂》(首屆澳門中篇小說獎)、《轉運》(第五屆澳門文學獎小說冠軍)、《刺客》(第六屆澳門文學獎小說冠軍)及《浮城》與散文集《有感而發》,其作品曾被翻譯成葡語在葡萄牙出版。亦為專欄作者。 繪者簡介 霍凱盛   澳門年輕畫家,擅長以針筆繪畫仿古地圖加入當代元素,探討城市發展產生的變化。作品曾入選第50屆「義大利波隆那國際插畫展」、中國「青年藝術100」、國際藝術家評選賽等,獲2013年「東方基金會藝術獎」等獎項。曾在紐約、義大利、葡萄牙、日本、新加坡 、中國、港澳台等地展出作品,2016年出版作品集《樂園:當古地圖遇上現代城市》

。 袁志偉   澳門年輕插畫師,畫風簡明大膽、一矢中的,有時甚至略帶黑暗。曾獲「中華區插畫比賽」最佳廣告、市場推廣插畫獎(優秀獎),曾為LINE、樂施會、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文化局及旅遊局等設計插畫。 林揚權   澳門年輕插畫師,畫風絢爛而奇幻,作品曾獲「中華區插畫比賽」評審特選獎,曾入圍澳門設計雙年展,也曾為澳門國際音樂節設計紀念品。   第一篇:守夢人(文:鄧曉炯╱圖:林揚權) 主題:人為了利益,城市為了經濟發展,犧牲了多少歷史記憶? 故事:在某個城裡,每晚有夜精靈趁人們熟睡之時吸去他們的記憶,然後吐出金子。於是,城裡的人都沒有記憶,但卻豐衣足食。終於,一群守夢人把夜精靈捉住,

守護城市記憶,但因為沒有金子,人們陷入貧窮,並開始不滿。究竟是記憶重要,還是金子重要? 第二篇:努力工作(文:寂然╱圖:袁志偉) 主題:當目標出錯,當體制扭曲,努力工作又是為了什麼? 故事:在某個城裡,有一間財力雄厚的超級大企業,一名年輕女子進入該公司上班,堅持努力工作的她非常賣力,但她後來竟發現一連串大秘密,包括上司竟是披着人皮的妖,這妖怪勸她進入管理層,繼續「努力工作」…… 第三篇:餓鬼(文:李峻一╱圖:霍凱盛) 主題:在人吃人的世代,當人性泯滅,什麼可喚醒人的情感與良知? 故事:明末亂世,戰亂連連,一個在戰爭中倖存的將軍獨自走進山林,極度飢餓之下,他在荒林之中遇上一名神秘啞童,並想把

他吃掉。但啞童不但給他果子充飢,又竟唱出將軍家鄉的歌謠,到底他是誰? 第四篇:收藏家(文:鄧曉炯╱圖:林揚權) 主題:活在痛苦的世代,如果記憶可刪改,讓我們活得快樂一點,我們願意嗎? 故事:一位富可敵國的女士,到處尋訪高人解開她家中一幅畫的謎。終於,有位男子出現,他擁有刪改人類記憶的能力。他跟她講出他的故事,最後揭發出畫的秘密正是他們兩人共同擁有的記憶。 第五篇:獨眼兒(文:李峻一╱圖:袁志偉) 主題:作為閉卷之作,這個故事既點出全書主題,也道出童話的奇特意義:童話其實預言了世界的未來。 故事:一個只有一隻眼睛的小孩已夠嚇人,他預知未來的能力更叫人驚恐。他被視為不祥人,備受排斥,過著流浪生

活。他看到人類的厄運,但卻苦無方法改變。他只好把他預知的事編成故事,但沒人相信,人們只把它們視為天馬行空的童話。   推薦序 亂世枕邊書 李展鵬/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新生代》雜誌總編輯   「活在如此時局,我們還要經歷多少個徹夜難眠的晚上?」去年某天夜深,我在臉書寫下了這句話。      過去幾年,也許很多人跟我一樣,曾經多次因為追看突發新聞而不能成眠:太陽花學運爆發那一夜、衝擊行政院那一夜、雨傘運動發生那一夜、旺角釀成騷亂那一夜……。當然,不至於叫我失眠但仍令人憂心忡忡的事件就更多了:恐怖攻擊、國家內戰、難民危機、英國脫歐、川普勝出,不勝枚舉。   怎樣的世代才稱得上亂世?

這未必有標準答案。但若說當今時局紛亂,相信亦非誇大其詞。在這樣的世代,有人玩樂度日,有人心情鬱悶,有人積極參與各種社運,亦有人嘗試在閱讀中尋找這個世代的答案。   亂世書單是什麼?   然而,在亂世應該讀什麼書?我們可以求諸歷史,看看世界曾經如何敗壞,人類又怎樣走過亂局,鑑古知今;我們可以研讀社科著作,參考學者如何分析時局,現代社會何去何從,洞察當下;我們可以細閱深度調查報導,了解新聞事件的複雜性,社會問題背後的成因,深入時事;我們可以重讀文學巨著,從文學世界思考現實社會,從巨匠的眼光察看人性,反思世情。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書籍可以回應一個世代?一本童話故事繪本集又如何?   

我們有時對童話存誤解,認為它只是孩童讀物;我們有時對繪本有偏見,覺得它不比文字著作有深度。但是,童話故事往往有豐富的文化意涵,背後亦有複雜的政治社會脈絡。影響力橫跨二百年的格林童話就隱藏許多當時的性別、家庭、社會意識,當時格林兄弟有意收集民歌民謠,是要建構德意志文化,跟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與後來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有微妙關係。      至於繪本亦只是一種文體,它可以充滿童趣與教育意義,也可以訴說成年人世界的故事,法國的桑貝(Sempe)及美國的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在台灣出版過多本甚受歡迎的繪本,都並非兒童讀物,至於台灣的幾米,以及香港的麥兜小豬系列創作人謝立文及麥家碧的作

品,其主題內容亦遠遠超越兒童題材,香港早有大量評論分析麥兜的故事如何反映社會動態與香港人的集體情緒。   前兩年,幾個澳門創作人就以繪本故事去回應當下時局。《亂世童話》的五個故事來自2015年及2016年澳門藝術節的兩個繪本音樂劇場《異色童話》及《亂世童話》。兩次演出都是集合了文學、插畫、戲劇及現場音樂的跨媒體創作,幾個故事以童話的架構、荒誕的故事及奇幻的繪圖,探討世道人心,可視為當代寓言。當時看畢演出,我就很想出版裡面的故事,讓它們被劇場以外的更多人看到。這次澳門《新生代》雜誌有幸跟我甚為欣賞的八旗出版社聯合出版這本書,是美妙的緣份。   五個故事〈守夢人〉、〈努力工作〉、〈餓鬼〉、〈收

藏家〉及〈獨眼兒〉的題材及視覺風格各異,但同樣是對這個紛亂世代的回應。綜看幾個故事,可以歸納出幾組「亂世關鍵字」:記憶與遺忘、良知與墮落、貪念與愚昧、戰爭與扭曲制度、人性與近親相殘、異類與逆耳忠言。這些關鍵字訴盡了活在這世代的困惑:為了利益,我們願意抹去記憶嗎?為了工作,我們願意埋沒良知嗎?為了求生,我們接受人吃人嗎?最後,全書提出一個叫人不敢直視的問題:如果講真話會令一個人變成受盡白眼與排斥的異類,你會背上十字架,成為這個異類嗎?     這本書很輕,你可以很快就看完了;這本書也很重,那些問題可能要好幾代人不斷思辨不斷實踐去回答。   澳門人的亂世備忘     這幾個故事的創作人是六個澳門

人,有作家李峻一、鄧曉炯及寂然,插畫家袁志偉、霍凱盛及林揚權,他們都是非常出色的創作人。台灣讀者也許感奇怪,澳門人怎麼寫出如此沉重的亂世寓言?的確,這幾年在台灣坐計程車,偶爾就有司機知道我是澳門人之後說:「你們澳門真好呀!政府每年派幾萬台幣給你們是不是?」有時跟台灣朋友聊天,提到澳門的大學畢業生起薪有五六萬台幣,他們會說:「天呀,這是台灣的兩三倍呢!」然後開玩笑問我有沒有工作介紹。今天,澳門的人均GDP已是亞洲第一,創作人怎麼都在描畫一個扭曲的世界?      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澳門是一個很接近但很陌生的地方。除了賭場、大三巴與葡國蛋撻之外,對澳門就沒有太多了解了。而且,台灣人亦很少接觸澳門人

的藝文作品。事實上,搖身一變成為超級賭城之後,澳門一方面非常富裕,另一方面卻是社會問題百出:旅遊業的過度發展大大影響市民的生活,新房子新賭場破壞了文化遺產景觀,薪水豐厚的賭業讓大量年輕人變成發牌機器,而既得利益者亦說盡歪理助長整個城市畸形發展。   小小的澳門,被捲進賭博旅遊業、中國經濟大勢、全球化之中,它所經歷的正是當下許多世界問題的縮影。借由這本書中的奇幻故事,讀者一方面可反思當下世界時局,另一方面可窺看這賭城的創作人的思考與情感。這本書的故事從沒提及澳門,但澳門又無處不在,而另一方面,裡面的許多訊息又是普世性的。   下一次,如果又那麼不幸地,我們再次因為動盪時局而徹夜難眠,也許,伴

在我們枕邊的可以是這一本《亂世童話》。 作者的話(摘錄) 我是獨眼兒與餓鬼 李峻一   〈獨眼兒〉與〈餓鬼〉本是澳門藝術節《異色童話》及《亂世童話》音樂劇場中,我所寫的兩則故事。〈獨眼兒〉是關於少年時的自己,〈餓鬼〉則是中年時的自己。   先談〈獨眼兒〉。獨眼兒的寂寞丶離群及自卑自憐,全是我少年時代的感受;有時覺得自己是智者,與周遭的蠢材無法溝通,有時驚覺自己才是那個儍瓜丶醜八怪丶異類,活該被這世界看不起。即使過了許多年後,與這世界早已和解了,怒氣也少了,但一到秋季,孤獨感仍會襲來,躲也躲不了。   〈餓鬼〉則是迷失中年的自己,左搖右擺,而且越活越無知;孰是孰非丶誰善誰惡,越來越無法

肯定。關全在故事中有說過以下一番話:「朝廷稱我們作流寇,我們就自稱是義軍,其實叫什麼我沒所謂,做什麼也沒相干,我只是想吃飽!」對啊!生存已經不易,何必質問自己與身邊的人,餓的時候,曾經偷偷吃過什麼?又何必強行分個黑白?   其實童話世界本應善惡分明,好人壞人都有個樣板,看的時候才會安心,知道英雄終將脫險,惡魔總被消滅,正義得以伸張。但是,《亂世童話》中的主人翁沒有這樣幸運,他們會不得善終,也可能會墮落,或由英雄淪為狗熊。這當然比較貼近現實,也比較貼近你和我,不過,即使沉淪如關全,疏離如獨眼兒,仍會在某些關鍵時刻,會無私地付出,在黑暗的亂世中,迸發出一點人性光輝。而那一點點光,才是這些黒暗故事

中的真正救贖。   感謝寂然丶鄧曉炯兩位作家,以及霍凱盛丶林揚權及袁志偉三位繪本畫家的精彩創作,更要感謝李展鵬先生,一直為此書牽針引線,終於促成此繪本的誕生。作為《異色童話》及《亂世童話》的藝術總監及曲詞作者,亦希望此舞台作品有一天可以重演。繪本加上音樂又是不同感受,不過,這將是另一個故事了。 人與城的記憶 鄧曉炯   記得大概在2014年,我接到李峻一的邀請,有幸連續兩年參與了繪本音樂劇場《異色童話》和《亂世童話》的創作,交出了〈守夢人〉和〈收藏家〉兩個故事。其實在構思之初,我就決定選擇「記憶」作為創作主題,從〈守夢人〉到〈收藏家〉的構思和寫作,也反映了自己在不同階段的思考沉澱。  

 隨著跨越世紀的新時代轟隆而至,澳門也從一個安靜閒適的小城變成了一座喧鬧繁囂的都市,十幾年來,被發展巨輪輾壓而過的,除了這座城市,還有在其中安身立命的一個個微小個體。在這個大時代裡,除了少數的一批「風雲人物」,我更關心的,是為數更多的、微不足道的個體。雖看似無關宏旨,但這些散落於宏大敘事的邊緣角落裡的生命記憶,或許更加鮮活生動、令人感懷。   如果說〈守夢人〉是在嘗試回溯一座城市、一個時代的「記憶」,那麼〈收藏家〉則嘗試轉回個體的角度,審視「記憶」的價值和意義。而事實上,不管是一座城的記憶也好,一個人的記憶也罷,在時代浪潮的喧譁聲背後,各種不同的記憶到底該如何衡量選擇?記住和遺忘、重視和忽略

、真實和虛假之間,又經歷了怎樣的變遷錯置?這兩故事的書寫過程,亦正是自己在這十幾年間不斷疑惑、掙扎、糾結、反省的過程。   讓我感謝此書另外兩位創作人──李峻一和寂然,大家一起互相討論、激盪的創作過程是美好且難忘的,還有從〈守夢人〉到〈收藏家〉的導演莫倩婷。尤其在後一個故事的創作過程中,她也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意見。還有一眾出色的本土畫家、音樂家、詞曲作家、歌手及演員們,是他(她)們賦予了這些故事生命,化成關於社會、政治及人性的舞台寓言。而今,這些故事和圖畫將以繪本形式出版,將延展出更綿長、持久的藝術生命力,也進入更多人的記憶之中。箇中奇妙緣份,令人感懷至深。 故事的力量,怪獸的反思 寂然

  這是我第一次與人合作而產生的創作。當時,李峻一先生決定以「繪本音樂劇場」的方式呈現這個故事,並且定下了「童話」的基調,但不走親子路線,反而要求暗黑的格調,於是我開始在這樣的框架下思考,創作故事。   〈努力工作〉所說的不是未來,而是現在,而且直面城市發展、金錢至上的危機,毫不掩飾地展示「資本主義有怪獸」,反思永無止境的發展、唯利是圖的價值觀對人們身心的扭曲。這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輕一代對城市發展的隱憂,大家努力工作,究竟是為了商家的利益,還是更好的未來?如果一個人不是為了錢而努力工作,他要對抗的又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因為是「童話」,所以情節天馬行空。   為了配合繪本劇場的形式,我

在故事中加入大量令觀眾似曾相識的場景描述,所以即使沒有特別說明,大家只要看到那些畫面,馬上就會聯想到這個故事應該發生在哪個城市。我喜歡以這樣體貼觀眾和讀者的方式創作,因為我們都關心著大同小異的問題,即使把一些想法寄託於「童話世界」,但感情和希望卻是建基於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