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質子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碳質子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科學少年編輯部寫的 科學閱讀素養生物篇6:科學少年學習誌 和日本NewtonPress的 少年Galileo【觀念化學套書】:《3小時讀化學》+《週期表》+《元素與離子》+《基本粒子》(共四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人人出版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何國賢、黃宇璋所指導 傅顯揚的 聚脲系鍛燒型鈷氮碳化合物作為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觸媒之研究 (2021),提出碳質子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聚脲、鈷。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柯澤豪所指導 謝淳凱的 氣體擴散層經聚四氟乙烯處理對其親疏水性平衡以及燃料電池效能之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聚四氟乙烯的重點而找出了 碳質子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碳質子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科學閱讀素養生物篇6:科學少年學習誌

為了解決碳質子數的問題,作者科學少年編輯部 這樣論述:

★延伸學習|會考雙贏★ ★金鼎獎雜誌《科學少年》選文+108課綱學習教材★     每一本《科學少年學習誌》的內容都含括兩大部分,一是選自《科學少年》雜誌的篇章,專為9~14歲讀者寫作,也很合適一般大眾閱讀。對於想增強科普知識的讀者來說,是自主學習的優良入門書。 二是搭配課程,邀請第一線自然科教師設計「學習單」,讓篇章內容與課程學習連結,附上符合108課綱出題精神的測驗,並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除了可讓孩子做為自然科課外閱讀材料,也方便不同領域的教師授課使用。   本書特色   ★內容多元,因應會考最佳課外科學讀本!   ★專業科學編輯把關,選自金鼎獎得獎雜誌《科學少年》精采內容。   

★附學習單及導讀,由第一線自然科教師精心設計、撰寫,符合108課綱精神。   ★全新改版,閱讀更美觀   全國自然領域教師熱血推薦   江家豪|新北市中正國中生物教師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成為一項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能力,《科學少年》的科普文章深入淺出的介紹各種科學現象且主題多元橫跨各個領域,讓孩子能在閱讀中發掘自己的興趣,又因興趣而樂於閱讀,進而厚植科學素養,培養理性思考的能力。   何莉芳|台中市福科國中理化教師、台中市自然科輔導團輔導員     閱讀雜誌文章與科學教學之間是否能連結呢?這本書有如一座橋樑,將雜誌好文引入教學現場。透過老師們細心的導讀文章,加入教材連結設計並製作成

學習單,有科學實驗補充、有測驗,也有延伸思考,提供有心再深入探究學習的師生一個指引。使閱讀科學文章,不僅是靜態的吸收知識,還可以發現隱藏在其中值得探討的現象與問題,並產生更多觸發!   林宣安|教育部自然科中央團教師、台中市自然科輔導團輔導員、臺中市立長億高中理化教師、長億高中自然解說團隊創隊老師     「閱讀」是自學最重要的關鍵能力,有趣又有知識內涵的讀本,更是吸引學生從小就喜歡閱讀的重要條件。由科學少年出版的《科學閱讀素養》內容包含了科學史、生活常識、趣味實驗、科技新知等豐富的內容,搭配簡單扼要的導讀與提問,更讓學生在無形當中培養了閱讀與自學的習慣,值得推薦。     李頤鋒|高雄市立

德國中理化教師   科學少年出版的《科學閱讀素養》,文章篇篇精彩有趣並附有學習單可供使用,老師們在授課時可配合課本相關單元使用,可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提升科普閱讀能力,老師們甚至可以依照書中的篇章,設計出富有自己創意的且適合孩子們的學習單。若因授課時間限制,無法使用學習單,亦可用口頭評量的方式,讓孩子分享文章閱讀後的心得。書中的篇章當作假期中的指定作業也是不錯的選擇喔!另外,寒暑假的科學營隊使用書中的篇章來進行活動,定能使孩子獲益良多。     侯依伶|高雄市陽明國中教師、高師大科學教育博士、高雄市自然科輔導團兼任輔導員     許多的研究都已證實,融入科學閱讀的教學有助於學生延伸課堂所學,

讓學生能將課本內容所傳遞的科學概念與科學文章進行連結,使科學的學習產生意義。《科學少年》出版的《科學閱讀素養》不僅精選相關學科經典文章,更延請科學教師編寫相關的學習單,使其能直接運用在教學過程,提供教師進行科學閱讀教學時,方便且實用的教學資源。   梁忠三|桃園市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召集人、大崙國民中學校長   提昇科學素養是當前各國科學教育的首要目標,科學教育是在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興趣、態度,以及人文價值觀,並能從多元化的非制式教育途徑學習科學新知,科學少年出版的《科學閱讀素養》是提升國中生科學素養的優質延伸教材。   梁楹佳|高雄市興仁國中自然領域教師   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是各級學

校推動的重要教育工作之一。閱讀能力的養成,也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基本能力。但以筆者在教育現場觀察,閱讀活動的推行內容,科普文章及書籍常在建議學生閱讀的書單中缺席。今欣見遠流出版公司,為科學教育的普及挺身而出,在《科學人》之後,發行了更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科學少年》雜誌,內容精采圖文並茂,增加學生閱讀樂趣,《科學閱讀素養》並提供了文章導讀指引及學習單,帶給中小學師生,在教學、學習及閱讀上有更佳的選擇。     黃怡靜|台南市學甲國中 自然領域教師   閱讀推廣是目前許多學校致力發展的目標,但是對於教師來說,尋找適合閱讀的素材並改編成適合學生的內容並不是簡單的事。《科學少年》的《科學閱讀素養》貼心的

準備了適合國中學生閱讀的素材,從閱讀、內容分析及挑戰題目一次備足,即使是不同領域專業的教師想要帶領學生進行科學閱讀都能立刻上手。而且每章內容分量剛好一次晨讀時間教師可以帶領班級學生進行共讀及討論,若學生有興趣也很適合學生自行閱讀學習,推薦給國中教師及不同階段的學生閱讀使用。   趙思天|磐石高中化學科暨國中部七年級閱讀課教師   科學少年《科學閱讀素養》每一篇的份量都不多,並搭配相當內容的學習單,內容補足了課本的不足,也準備了適量的測驗題讓同學小試牛刀,是一本非常好的輔助書籍,重點是它補足了課本在『閱讀』上的不足,讓同學可以感受到學習其實可以不用侷限在課本中,當然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課本已

不再是學習唯一的工具,影片、網站、雜誌都可以伴隨學習,也期待有更多的老師能利用這本來幫助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科學內涵。   鄭皓文|台中市東峰國中教師   海綿寶寶無厘頭症候群+手機滑手症+長篇閱讀不耐症+…….天啊!這些 ”疾病” 正一步一步侵蝕著現在青少年閱讀思考的能力。別怕!最近坊間出現了一帖良方:就是科學少年推出的《科學閱讀素養》。精選的本土文章、淺白易懂的文句,讓您的孩子不再害怕閱讀,又能汲取科學的新知;配上第一線優良教師精心製作的學習單,更能啟發孩子邏輯思考推理的能力,讓您的孩子真正遠離「少年癡呆症」的威脅。救世良藥,真心推薦!   謝隆欽|中山大學附中教師、第一屆高雄市環境教

育優等獎得主   幾年前,到警察廣播電台受訪,等待時,我拿出一本科普雜誌閱讀;主持人接我進錄音室時,隨口問我:「你在看什麼?」我將雜誌遞給她,沒想到她一見到封面上「質子半徑的量子問題」幾個字,竟然就倒退了兩步!而當下她驚恐的神情,讓我至今難忘。   科學,是多少人的痛。 欣見《科學閱讀素養》問世,匯整了生動有趣的科學素材與延伸思考的學習單,相信在師長適當的運用及引領下,可望能消弭學子對科學的驚恐,進而培育出更具科學素養的理性社會。     鍾昌宏|臺中市光榮國中生物教師、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科輔導員   不論知識的累積、交流或傳播,閱讀都是最方便有效的途徑,《科學閱讀素養》除了精挑細選的科普文

章,更由專家教師進行主題導覽、相關教材連結、挑戰閱讀王與延伸思考,讓這本特輯不僅適合科學知識的自主學習,更適合培養學生擷取訊息能力、解釋文本能力、省思並評鑑文本能力,成為教師推動科學閱讀與培養閱讀素養的好幫手。   簡志祥|新竹市光華國中生物教師   「你長大想做什麼?」「我長大要當科學家!」在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曾經有過這樣的夢想。記得當初為了更了解科學是什麼,我走進書店去找科學雜誌來看,可是翻開那些科學雜誌,卻看得一個頭兩個大,因為都不是寫給小孩看的。而現在不一樣喔,這本書出現了,不僅是以少年為對象,更以主題集結了過去在雜誌上的文章,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帶你更貼近科學,而且文章之後還附上延

伸資料和思考問題,你可以藉此更了解這個議題,而且老師也能夠拿來做相關應用呢。   蕭虹|高雄市立德國中退休教師、高雄市自然科輔導團榮譽輔導員   「邏輯會把你從A帶到B,但想像力會帶你到任何角落。」──愛因斯坦   在科技時代中速度與創新主導了變革,學習不再是教室內的活動、講台上的解說者。翻轉教室的轉化同時也帶動教育形態的改造,教師跳脫傳統的依賴教科書的的束縛,啟動了教育新能量的動力,老師的角色重新調適和重建,對自己原有的能力解套出來,學習與閱讀成為我們必須養成的生活習慣。適時調整自我的因應之道,與時俱進的的克盡「傳道、授業、解惑」的師道,共構「教師社群」善導學生和教學相長的心智。而科學少年

的《科學閱讀素養》即能延伸教科書的學習,編輯教師隨手可使用之課外參考教材,更將學習的想像力無限放大。     蘇敬菱|宜蘭縣市復興國中生物教師、教育部中央輔導團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輔導員   螢火蟲的神密冷光及隔空點火到底是如何辦到? 科學總是充滿了未知及驚喜!本書除了收錄了數篇《科學少年》精彩的文章外,又有多位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整理出具加深加廣系統思考的有趣提問,引導在文本中脈絡地學習及概念連結整合。在進行中常讓人恍然大悟時常忍不住科科笑了起來,「哦~原來是這樣子喔~科科……」,令人想不停的「悅讀趣」。

碳質子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先備知識:
1.同位素的概念。

影片重點:
1.因為有同位素,所以在週期表上的原子量為「平均原子量」。
2.平均原子量為每一種同位素的原子量去乘以其所佔比例,再全部加總,是一種「加權平均的概念」。
3.質量數不等於原子量。質量數一定是整數,因為它是質子數加中子數;但原子量是與碳-12比較的結果,很有可能帶有小數。不過一般來說,質量數與原子量的大小會很接近。
4.如果題目真的沒有給同位素的「原子量」,則暫且可以把質量數當作原子量來計算。例如溴-79的原子量就直接當作是79。

更多教學影片在均一教育平台 http://www.junyiacademy.org/

聚脲系鍛燒型鈷氮碳化合物作為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觸媒之研究

為了解決碳質子數的問題,作者傅顯揚 這樣論述:

摘要 IAbstract III致謝 V目錄 VI表目錄 X圖目錄 XI第一章 緒論 11.1 前言 11.2 研究動機 31.3 研究架構 61.3.1 探討不同鍛燒溫度下之觸媒對燃料電池效率的影響 61.3.2 探討不同鍛燒溫度下之觸媒表面積對燃料電池的影響 61.3.3 與商業20% Pt/C觸媒進行比較 6第二章 文獻回顧 72.1 燃料電池的發展 72.2 燃料電池的發電原理 92.3 燃料電池的優點 112.4 燃料電池的種類與應用 132.5 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AEMFC) 172.5.1 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簡介 172.5.2 陰

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之原理 202.5.3 燃料電池極化 222.5.4 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之構造及元件 242.5.5 陰離子交換膜(Anion Exchange Membrance;AEM) 242.5.6 觸媒層(Catalyst Layer;CL) 262.5.7 氣體擴散層(Gas Diffusion Layer;GDL) 272.5.8 雙極版(Bipolar Plates;BP) 302.5.9 氣密墊片 322.5.10 集電板 332.5.11 膜電極組(Membrance Electrode Assembly;MEA) 332.6 氧氣還原反應 342

.7 電子轉移數 362.8 非貴重金屬觸媒 392.9 氮摻雜於碳材料 412.10 對苯二胺與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應用於觸媒 43第三章 研究材料與實驗方法 443.1 實驗藥品 443.2 儀器設備 463.3 研究目的與試驗項目之規劃 513.4 實驗步驟 523.4.1 觸媒製備 523.4.2 線性掃描福安法(LSV)測定 573.4.3 膜電極組(MEA)製作 59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44.1 熱重量分析(TGA-DTG) 644.2 官能基分析(FTIR) 654.3 表面型態分析 674.3.1 TEM分析 674.3.2 SEM分析 7

04.4 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分析(EDS,mapping) 734.5 結晶性分析 784.6 有序性分析(Raman) 814.7 表面性質分析(BET) 854.7.1 CoNC800A700不同步驟表面性質分析比較 874.7.2 CoNC觸媒不同鍛燒溫度比較 904.8 束縛能分析(XPS) 934.9 電化學分析 954.9.1 線性掃描伏安法(Linear Sweep Voltammetry;LSV) 954.9.2 電子轉移數與塔佛斜率圖 984.9.3 循環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 994.9.4 耐久測試 1004.9.5 甲醇

耐受性測試 1014.9.6 導電度測試 1024.10 單電池分析 103第五章 結論 105第六章 參考文獻 107

少年Galileo【觀念化學套書】:《3小時讀化學》+《週期表》+《元素與離子》+《基本粒子》(共四冊)

為了解決碳質子數的問題,作者日本NewtonPress 這樣論述:

★日本牛頓40年專業科普經驗★ ★適合國中生輔助學習課程內容★ 80頁內容輕量化,減輕閱讀壓力! 少年伽利略主題多元,輕鬆選擇無負擔!   化學看似只出現在課本與實驗室,卻存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若能從這個面向認識,就能知道化學在現代社會的巨大貢獻,學起來更有趣。少年伽利略藉由日本牛頓創業40週年的深厚經驗,以精緻的全彩圖解,簡潔說明重要觀念,透過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也滿足科學素養落實生活的需求,改變你對化學的認識!   《3小時讀化學》   本書濃縮國高中化學會學到的知識,解說原子結構、週期表的特色,以及各種令人驚奇的化學反應,並介紹對現代社會功不可沒的有機化學,可以快速理解

學習重點。日常生活中,不但手機會使用到許多珍貴的元素,塑膠袋、寶特瓶、衣服中的尼龍纖維,也都是人工製造出來的有機物。再利用AI開發尋找工業材料、藥物的化合物等等後,更開拓了無限的可能性,化學就是這樣支撐著現代社會。   《週期表》   雖然要背誦118個元素有點辛苦,但絕對不要苦苦死背!了解週期表的歸納方式後,就可以透過相同特性、不同性質,一起認識每個元素的特殊之處。再加上日本牛頓擅長的彩色圖解,使用圖像學習,理解記憶更加容易!   《元素與離子》   化學除了首要理解週期表上每個元素的特性外,再來就是認識元素彼此的關係了,餐桌上少不了的食鹽,就是由鈉離子(Na+)與氯離子(Cl-)結

合而成,而從手機電池到胃酸,若沒有離子的幫忙,就沒辦法發揮作用了,想要學好化學,更不能忽略離子與化學的關係。   《基本粒子》   當把原子核繼續切割,可以發現質子跟中子還可以再切割成夸克,也就是自然界最小的「基本粒子」。目前已發現的基本粒子有17種,有各自不同的作用,例如構成物質的夸克,傳遞自然界基本力的光子、膠子等等,了解基本粒子不但有助於我們更加理解自然基本力,也可幫助探索宇宙初始的樣貌。少年伽利略內容輕薄、圖解清晰,適合有點興趣,但又怕深入會太艱澀的讀者,不妨當作學習新知,延伸知識觸角吧! 系列特色   1. 日本牛頓出版社獨家授權。   2. 釐清脈絡,建立學習觀念。   3

. 一書一主題,範圍明確,知識更有系統,學習也更有效率。

氣體擴散層經聚四氟乙烯處理對其親疏水性平衡以及燃料電池效能之影響

為了解決碳質子數的問題,作者謝淳凱 這樣論述:

氣體擴散層(Gas Diffusion Layer;GDL)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重要元件之一,而氣體擴散層作為氣體、電子、質子與產物水的傳輸通道,需要具備高導電性、透氣性、疏水性、抗腐蝕性及強度等特性。本研究著重於氣體擴散層疏水性的提升,尋找到良好的疏水性與親水性的平衡,目前商業用的氣體擴散層在進行疏水處理時,僅會在氣體擴散層的一側添加疏水層,並沒有考慮到氣體擴散層本身疏水性的需求。而本研究先將PAN系氧化纖維氈進行 1000℃ 碳化,並含浸酚醛樹脂再進行熱壓,而得到碳纖維紙作為本實驗的基材,以不同濃度的疏

水漿料—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來浸泡碳纖維紙,使聚四氟乙烯填充進入碳纖維紙中的間隙,適度的調整結構特性以及電化學表現。此製程最主要可使氣體擴散層的疏水性提升,PTFE 添加的多寡會影響燃料電池在反應過程中的產物水排除的難易程度,所以適度的水管理能力可以提升電池的性能表現。在實驗使用了兩種不同的碳纖維紙原料,分別為 165 克 GDL 與 230 克 GDL,並且最佳的 PTFE 濃度參數皆為 C%,並在負載 0.3 V 下,最大電流密度分別為 1391 mA/cm2以及2389 mA/cm2,最大功率密度為 443 mW/cm2 以及 762 m

W/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