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質 膠 合劑 用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木材科學與設計系所 藍浩繁、林錦盛所指導 潘靖淳的 連續式炭化法及其性質-以竹材及無患子硬質種皮為例 (2008),提出硬質 膠 合劑 用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連續式炭化、竹材、無患子硬質種皮、BET比表面積、亞甲基藍吸附、遠紅外線放射率。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硬質 膠 合劑 用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連續式炭化法及其性質-以竹材及無患子硬質種皮為例

為了解決硬質 膠 合劑 用法的問題,作者潘靖淳 這樣論述:

隨著永續經營與回收再利用的意識抬頭,生物材料之永續發展為現今特別值得探討之問題。台灣森林資源豐富,竹材之林地面積佔全台7.2%,生長快速,4~5年即需砍伐,為取得容易之材料。無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為台灣低海拔常見樹種之一,其種子硬,一般作為栽植、手工藝品製造以及榨油使用,然榨油剩餘之硬質種皮多丟棄。以上廢棄物若能有效回收運用,不僅減少環境污染且能達到永續經營之目的。現今廢棄物之炭化研究多以批式炭化為主要,炭化時間多達90分鐘以上,費時且費成本。本研究使用竹材(孟宗竹及桂竹)及廢棄之無患子硬質種皮為炭化原料,以連續式炭化高溫爐進行炭化處理,炭化溫度為50

0、700及900℃,以4 mL/min N2為製炭氣體,並將炭化時間縮減為10分鐘內完成。結果顯示三種材料之炭性質與一般批式炭化研究中有相同之趨勢。以500~900℃連續式炭化之炭材其炭收率隨溫度增加而降低,pH、灰分及真密度則隨溫度提高而增加。無患子炭材其BET表面積為51.80~230.48 m2/g;孟宗竹為41.73~328.30 m2/g;桂竹為195.07~284.92 m2/g,其中在700℃時有最大值。亞甲基藍吸附試驗中,無患子硬質種皮炭之吸附率於震盪24小時後,皆達90%(93.08~99.51%)以上,且於震盪48 hr後吸附趨於和緩。以900℃研製之無患子硬質種皮炭及孟

宗竹炭之遠紅外線放射率在室溫下皆超過0.85,而700℃炭化之無患子硬質種皮炭之遠紅外線放射率更可達0.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