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銅原子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硫酸銅原子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松原聰寫的 礦物圖鑑事典:120種主要礦物x400張高清圖片,專家教你用放大鏡和條痕顏色鑑定礦物 和董彥傑王鈞偉的 化學基礎實驗(第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東販 和化學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王立邦所指導 吳德懷的 利用焙燒暨酸浸法從廢棄LED晶粒中回收鎵金屬資源 (2021),提出硫酸銅原子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發光二極體、氮化鎵、鎵、回收、焙燒、浸漬。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張健桂所指導 梅俊垣的 以離子交換法從化學鍍廢液中回收鎳 (2021),提出因為有 化學鍍鎳廢液、回收、螯合劑、磷酸根、離子交換樹脂的重點而找出了 硫酸銅原子量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硫酸銅原子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礦物圖鑑事典:120種主要礦物x400張高清圖片,專家教你用放大鏡和條痕顏色鑑定礦物

為了解決硫酸銅原子量的問題,作者松原聰 這樣論述:

\充滿驚奇與新發現的礦物鑑定世界!!/ 最詳盡的礦物百科事典,讓我們深深暢聊地球奧祕! 完整收錄常見與新發現的「礦物」圖鑑 120種礦物×400張高清高解析照片讓人大飽眼福!     獻給對「礦物」深深著迷的人們。     如果是出於興趣研習礦物,那最基本的就是具備以肉眼判斷礦物種類的鑑定能力,而這種鑑定能力的高低必然建立在「了解礦物的形成過程及各種特性」上。     本書以這些有用的知識為主軸,同時收錄了許多迄今出版的圖鑑書都未曾寫到的資訊。比如探查礦物的形成過程與性質、學習晶體知識、弄懂礦物的化學性質、掌握主要礦物的相關資訊等,從主要礦物入門肉眼鑑定。     並且一次涵蓋工具的挑選、

礦物的解理、光澤、硬度、顏色、條痕顏色、晶面、其他物理性質到產狀,利用放大鏡和條痕顏色鑑別礦物的關鍵,將肉眼鑑定礦物的所有手法一舉公之於眾!   本書特色     ★一起了解人與礦物之間的關係!/研究礦物的種類!   ★用照片輔佐文字,更容易判讀礦物,更好理解與吸收!   ★各個年齡層的人都適讀!  

利用焙燒暨酸浸法從廢棄LED晶粒中回收鎵金屬資源

為了解決硫酸銅原子量的問題,作者吳德懷 這樣論述:

LED是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的簡稱。由於LED燈具有節能、無汞等特性,在照明市場之需求日益增加,LED在許多領域已經取代了傳統光源(白熾燈、螢光燈等)。LED燈之高效率白光照明主要是由LED晶粒中氮化鎵(GaN)半導體所產生。隨著LED市場的擴大,未來將產生大量的LED廢棄物。因此,回收廢棄LED中所含的鎵金屬資源對於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境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廢棄LED燈珠為對象,利用焙燒與酸浸法從其LED晶粒中回收鎵金屬資源,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化學組成分析、氟化鈉焙燒處理與酸溶浸漬等。探討各項實驗因子包括焙燒溫度、焙燒時間、礦鹼比、酸浸漬種類及濃度

、浸漬時間、及浸漬固液比等,對於鎵金屬浸漬率之影響,並與各文獻方法所得到的鎵金屬浸漬效果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LED晶粒中含有鎵5.21 wt.%,氟化鈉焙燒暨酸溶浸漬之最佳條件為焙燒溫度900 ℃、焙燒時間3hr、礦鹼比1:6.95、鹽酸浸漬濃度0.5 M、浸漬溫度25 ℃、浸漬時間10mins、固液比2.86 g/L,鎵金屬浸漬率為98.4%。與各文獻方法相比較,本方法可於相對低溫且常壓下獲得較高之鎵金屬浸漬效果。

化學基礎實驗(第二版)

為了解決硫酸銅原子量的問題,作者董彥傑王鈞偉 這樣論述:

《化學基礎實驗》(第二版)將化學相關專業本科生開設的各二級學科實驗進行整合,避免重複,同時為了方便授課,充分考慮了各模組的相對獨立性。本書從化學實驗基本知識講起,依次介紹了無機化學實驗、化學分析實驗、儀器分析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化工原理實驗、中學化學教學法實驗、材料化學實驗。在實驗專案的選擇上,注重驗證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化學基礎實驗》(第二版)可作為化學、應用化學、材料、生物、環境、食品、輕工等專業的教材,亦可供相關科技人員參考。

以離子交換法從化學鍍廢液中回收鎳

為了解決硫酸銅原子量的問題,作者梅俊垣 這樣論述:

化學鍍(Chemical Plating)又稱無電鍍(Electroless Plating),在化學鍍鎳製程中以次磷酸鹽當作還原劑之Ni-P鍍液最為常用。為了防止鎳離子形成磷酸鹽沉澱,鍍液中必須添加大量的螯合劑(如EDTA)以強化其穩定性。因此,想要從化學鍍鎳廢液中回收鎳就必須克服螯合劑與磷酸根的干擾。 本研究嘗試利用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奪取廢鍍液中被EDTA螯合的鎳離子並且排除磷酸根離子。對於鎳濃度為500 mg/L、磷酸根濃度為2000 mg/L、Ni2+/EDTA莫耳比為(1 /1)、pH=3之模擬廢鍍液,管柱實驗的結果顯示當吸附平衡時,樹脂吸附容量為8.83 mg-Ni/g-

resin。若EDTA或磷酸根濃度越高,則樹脂的吸附容量明顯減少。提高脫附劑濃度與降低脫附劑流量可以提高回收液中Ni2+之濃度。使用3 M之硫酸為脫附劑且流量為0.1 BV/min之條件下,若操作至2 BV可脫附64%樹脂中的鎳,脫附溶液中鎳的平均濃度為1676 mg/L;若操作至4 BV則可脫附90 %樹脂中的鎳,脫附溶液中鎳的平均濃度為1170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