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藝術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當代藝術藝術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ichard, Sophie寫的 The Art Lover’s Guide to Japanese Museums 和醍醐藝術的 佛化萬相:西藏佛像美術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當代藝術,如何看?藝術家觀點,帶你看懂作品 - 詹氏書局也說明:身為塗鴉藝術家巴斯奇亞和凱斯˙哈林的同代人,及普普大師李奇登斯坦的好友,他想用藝術家聚在一起聊天的語言談論當代藝術,說出一位創作人面對藝術世界這四十年來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 和人類智庫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藝術行政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廖仁義所指導 林孟華的 藝術、思想與社會實踐-陳界仁藝術生命再閱讀 (2021),提出當代藝術藝術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陳界仁、錄像藝術、當代藝術、社會實踐、佛法左派。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涂維政、姚瑞中所指導 張辰申的 被傷害的必要性-疼痛作為創作行動 肉身計畫 (2020),提出因為有 解剖劇場、行動藝術、疼痛經驗、參與式藝術、BDSM的重點而找出了 當代藝術藝術家的解答。

最後網站亞洲當代藝術現象-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國美館則補充:藝術家新近完成的作品(fresh out of the studio)即時被運到博覽會或展場展出。有些知名的博覽會,更在預展的首數十分鐘內,將所有具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售罄,情況以四十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當代藝術藝術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The Art Lover’s Guide to Japanese Museums

為了解決當代藝術藝術家的問題,作者Richard, Sophie 這樣論述:

   職人帶路,處處經典。      專業級的指南,領你進入千挑百選的日本美學殿堂。    本書收錄超過100座知名日本博物館與美術館,不容錯過的藏私推薦。    深度導覽,一次滿足讀者館藏豐富與獨特之處,當然還有壓軸的鎮館之寶。      透過地圖呈現,一次網羅東西日本最重要的美術館。從東京橫跨到京都,無一遺漏。地域橫跨四國、瀨戶內海、九州、北海道到沖繩。博物館建築美學與館內收藏品。根津美術館(Nezu Museum)、東京都庭園美術館、奈義町現代美術館、歌川廣重博物館、中島勝壽紀念館(George Nakashima memorial Museum),與北海道的世界遺產村落。      從

富麗堂皇的古典傳統藝術、簡約的日本當代藝術、藝術家居所,到作品本身。從典雅到怪奇,日本最瑰麗的過往與藝術進行式。      精彩的攝影作品,搭配職人解讀,活生生的日本美術史,瞭然於前。      作者索菲(Sophie Richard),是知名日本文化專家與歷史學家,她更在日本電視台公開討論博物館系列特集,多達47集,深度導覽2019年日本備受歡迎的博物館。 An indispensable guide to Japan's most fascinating museums and galleries The Art Lover's Guide to Japanese Museums is

a personal introduction to more than 100 of Japan's most distinctive and inspiring museums. In-depth information is given about each venue, including about its creation, collection, and highlights. Organized geographically, the book begins with numerous art institutions in and around Tokyo, and proc

eeds to Kyoto; museums i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parts of the nation; Shikoku and the Inland Sea; Kyushu; and Hokkaido and Okinawa. Among the buildings and collections featured are the Nezu Museum, the Tokyo Metropolitan Teien Museum, Nagi MOCA, the Hiroshige Museum, the George Nakashima Memorial M

useum, and the Hokkaido Historical Village. From magnificent traditional arts to fascinating artist's houses, from sleek contemporary museums to quirky galleries, these museums house som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artworks and are a reflection of Japan's extraordinary culture both past and present.

Sophie Richard is a specialist in Japanese culture and a freelance art historian. She is also the presenter of a 2019 documentary about the museums of Japan, airing on Japanese TV in 47 episodes.

當代藝術藝術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PhotoGrids」, Sol LeWitt, 1977(Harris Press)
https://mcachicago.org/Collection/Items/1977/Sol-Le-Witt-Photo-Grids-1977
②「Then & Now」, Ed Ruscha, 2005(Steidl)
https://steidl.de/Books/Then-Now-0814233344.html

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不僅從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出版者到機構經營者,都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而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Sol LeWitt 曾說,書籍自身即是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藝術、思想與社會實踐-陳界仁藝術生命再閱讀

為了解決當代藝術藝術家的問題,作者林孟華 這樣論述:

藝術作為創造自我能力(power)的可能,蘊含對生命課題的探討,拉近與社會現實的間隔,也展現了一時代思潮的藝術語言與社會特徵,藝術似乎成為報導、紀錄與批判反思的介質,大敘事下的歷史展現,或個人生命記憶的故事。政治藝術或帶政治語境的藝術而言,最終仍得在藝術本質上出發,藝術從來都是一種想像的蔓延,本研究以陳界仁藝術創作對於當下社會徵狀、文化意義及歷史演進的銘刻,試圖找到何種當代思辯的方向。 本研究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從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中觀念、身體、跨域、影像藝術等特異媒介(media specifit),所呈現社會文化議題,作為接續論述的基石,並返回臺灣

歷經60年代現代思潮、70年代鄉土風潮、80年代社會運動迸發、90年代全球化狂潮迄今科技資本一體現象,梳理臺灣藝術發展脈絡。第三章進一步回望陳界仁的創作路徑,涉及表現形式、議題內涵及核心思想,瞭解藝術家創作與實踐,介於內在感知與外在事物關係性質(relational property),透過身體去突破、衝撞當時的政略體制,去試圖用「説」以外的方式,蛻現內在的感受,以「造影」作為對抗科技技術,讓歷史記憶中的斷裂缺口,重新被看見。第四章從生命經驗、歷史記憶出發,回應當代社會文化關係,係思想家、藝術家、抑或行動實踐者,以觀念、思想與意識展開社會文化敘事、社會關係對話與思想語彙傳達主題探討。第五章結論

,從藝術家的創作史,思考藝術的社會精神及語藝傳達,開啟另一扇「再閱讀」(re-reading)的觀景窗。 研究發現,陳界仁的藝術創作計畫與行動,對於社會、政治與個人精神擴延意義,以及後續觀者解讀的想像,其產生無數「再創作」詮釋的潛能;「時間」是陳界仁作品中一直探詢的母題,援引佛法思考觀,試圖揭弊看不見的無明(avidyā)與不斷位移座標的彼岸,影像敘事時間中,緩慢鏡頭恍惚凝結的瞬間,讓事件的時序脫離,邀請觀者進入並提問,以「空性」(śūnyatā)作為超脫幻象的循環,成為陳界仁映照世界的方法論。

佛化萬相:西藏佛像美術展

為了解決當代藝術藝術家的問題,作者醍醐藝術 這樣論述:

一次喜馬拉雅藝術的朝聖   佛法說,佛本無相,亦說佛有四萬八千相。所謂「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千百年來,眾生眼中,佛萬相不同,但相相歸一。在源遠流長的佛教美術史中,塑造佛像是修佛者尋求證悟的途徑,也成就佛教藝術的輝煌。   這份虔誠在西藏這片佛教聖土亘古綿長。   信仰在心底生成衝動,促使人們以雙手描繪心目中的佛。在壁畫、唐卡、布面重彩、油畫、丙烯畫、雕塑、影像、裝置等各個藝術領域,藝術家們憑藉各自理解,創造出佛的萬千變化,在烈日與雪山的映照下,不斷刷新表達的方式。   西藏藝術與中原漢地藝術的巧妙結合,   激盪出和諧多樣的美學可能性   歷史上,西藏唐卡的繪製嚴格遵循《造像度量經

》,而在漢地藝術、攝影技術和西方藝術相繼傳入後,唐卡也開始步入現代性:不僅唐卡大師安多強巴開始思考如何創新,內地藝術家的到來同樣帶來新鮮元素。1970至1980年代,韓書力、余友心等開拓者在深度掌握西藏藝術的基礎上,與本地畫家共同探索,開創「西藏畫派」,並形成「布面重彩」這一融匯唐卡和漢地工筆畫的藝術形式,在藝術上形成了深層次的異質同構,多元一體。到當代,嘎德、諾次、德珍等新一輩藝術家已不受高原雪山的地域限制,在全球化視野下表達佛像。從形式和內容上,藝術家們相繼拓寬「佛相」的邊界,也推動著西藏藝術史的演變。   本畫冊「佛化萬相美術大展」意圖通過呈現多元的西藏佛像藝術,一窺「四萬八千佛相」的

冰山一角,彰顯西藏藝術家們的靈性智慧,探討「佛相」作為一種藝術主題的無限可能。同時,也向外界展示西藏藝術近年來傳承、演進的實相。 本書特色   來自青藏高原雪域沙漠的佛教藝術饗宴   讓你一覽西藏美學的多樣風貌   1. 西藏文化與藏傳佛教視覺美學巡禮 – 本書詳盡介紹西藏與佛教的關係,藏傳佛教的歷史脈絡、西藏各教派、各大有名寺院一目瞭然。想要一窺神秘世界屋脊的文化風貌,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2. 新時代西藏藝術發展變遷一次呈現 – 書中集結了丹巴繞旦、嘎瑪德勒等傳統唐卡大師的傑作,也展示新生代唐卡畫師在題材和技法上的探索;當代藝術領域中,雪域高原老、中、青四代藝術家的作品傳承

有序,西藏藝術在新時代的發展變遷清晰可見。   3. 24.3 cm * 34.3 cm 大開本雪銅紙高品質印刷,讓讀者飽覽各家藝術的精雕細琢,掌握每一作品細緻表現的原汁原味,翻開畫冊進行藝術欣賞將是場視覺禮讚。 作者簡介 醍醐   醍醐藝術的出現,是為了完成一次創舉。   放眼當下的西藏藝術領域,許多人嘗試繼承它壯麗的過去,許多人嘗試開拓它多元的未來,觀念每天都在更新,卻缺乏線條清晰的描述和總結。在這個網際網路發達的年代,訊息傳遞迅速,藝術自然也與之緊密連結,然而西藏藝術儼然並未在資訊傳播技術的日新月異中受到很好的眷顧。   醍醐藝術的出現,令古老的西藏藝術得以在網際網路資源的擁

抱下,煥發新的光彩。醍醐藝術的發起者是一群傾心西藏藝術的媒體人、視覺文化研究者,在有相同理念志趣的投資人支持下,讓西藏的豐富資源獲得整合,計畫打造一個囊括西藏各類領域主要藝術家的媒體平台,以專業的視覺呈現、高品質的訪談,描繪、總結西藏藝術的當代面貌,並透過四通八達的網路,讓更多群眾能一起感受西藏藝術的真實原味,進而推動其發展。   醍醐藝術並非僅是個被動的網路媒體。在彙整統合西藏各類領域藝術家資源的同時,如何運用廣大社會資源,讓西藏藝術能夠獲得有效的推廣與發揚,將是醍醐藝術的最重要責任與使命。身為策展者、宣傳者與討論發起者,醍醐藝術將為藝術家架設通往市場的橋樑,也將與諸多品牌合作,探索藝術衍

生品的無限可能,讓藝術的生命力真正活絡起來。   相信來自社會各方的支持與鼓勵,將是醍醐藝術追求西藏藝術精神層次昇華時的最大原動力,亦讓不懈的觀察得以持續忠實勾勒當代西藏藝術的流變線條,藝術的真正價值方能不斷超脫既有,西藏文化的精髓得以透過藝術的精雕細琢永續傳承。   命名釋義:   醍醐灌頂,出於《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   《涅 槃經》卷十四雲:“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蘇,從生蘇出熟蘇,從熟蘇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皆入其中。”以之比喻佛 出於《十二部經》,從“十二

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   醍醐藝術是一個傳播、發現、收藏西藏藝術的平台。旗下網站tihho.com提供最為專業的西藏藝術收藏服務。醍醐期待與您共同開啓靈性與智慧之路。 - 前言 一次喜馬拉雅藝術的朝聖 - 西藏藝術的神聖價值 文 盛立宇 醍醐藝術聯合創始人 - 佛在西藏 西藏藝術的文化土壤 - 雕•刻•繪 藏民族本初的造像方式 - 法度•傳承 唐卡藝術的繼往開來 - 交融•和諧 當中原藝術融匯西藏藝術 - 銳意•開拓 西藏藝術新力量 - 佛性•人情 西藏影像中的人與

佛 - 尾聲 佛化萬相,求諸本心 作者序 西藏藝術的神聖價值   最高的真實,本然的真實,就是最高的對立與矛盾的解決。 —黑格爾《美學》序論   當下的藝術已經越發讓人困惑。評價藝術的依據,需要越來越多語境和知識的準備。眼前的藝術,越發接近生活的同時,也正在遠離生活,成為一個由精英構建,廣為大眾接受的系統。   但藝術本源並非如此。如果我們保留對藝術的古典定義,起源於巫術的藝術應當能直接觸動靈魂,增進我們對世界本質的知識,照亮科學和宗教無法照亮的角落,給予人關涉心靈的啟示。   在西藏,藝術仍然具備這種可能性。西藏的藝術是一種神聖藝術,拔高但絕不疏離生活。藏地人民在家中觀修,

在廟堂禮佛的過程中,信仰、生活、藝術三者息息相關。西藏藝術描述的對象無限,以圖像作為媒介,提供人們觀想與內省的心靈通道。要實現這一目的,西藏藝術家們就要完成一項卓絕的跨越:以有限之圖像,承載和顯現理念之無限。最好的西藏藝術,也就是實現絕對真實與相對真實的統一。   當然,這並非西藏藝術獨有。在西方的神聖藝術,譬如拜占庭繪畫中,我們發現藝術提供同樣的功能。既定的母題,嚴格的聖像繪製儀軌,都要求藝術家克制自身的想像力。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藝術形式和主題精神化。神聖藝術尋求再現的,不再是表象界不斷變化的真實,而是試圖再現信仰的真實。這種藝術不是藝術家個人的表現,而是用形象寫下的神學。這給我們理解西

藏藝術提供一種新的方法論。西藏的宗教卷軸畫唐卡有著嚴格的繪製儀軌。傑出的西藏繪畫大師們以自身的修行和藝術實踐,發展出《如來佛身像量度明晰如意寶珠》、《時輪度量經》、《身像比例大日經》、《佛像量度顯密明鏡》等造像典籍,規定了佛造像法度和比例。由於這些規定的存在,一般認為唐卡具有太多內在規定,缺乏進行「創作」的可能,至今仍在官方美術系統內歸類為「工藝美術」。   然而,這是對神聖藝術的誤解。整個西方文明由於對理性的信仰,已習慣將最高價值放在「創新」上。成功的藝術家最好有所繼承,但更重要的是提供對美術史的「進步」。歷史似乎只有創造變化才有意義。時間帶來進步,進步就是福音—這是十分西方的觀念。  

 在東方,在西藏,人們有一套不同的信仰。在這裡,真理不會因為時間的前進而褪色。這種世界觀下的藝術,並不強求「進步」。一般的藝術激起我們的情緒,西藏藝術讓我們內心平靜。這樣的語境下,儀軌和度量是為了馴服心性,規訓念頭,讓奔放的想像力進入一種神聖的秩序中。對於繪者來說,這是一種心性的訓練,對於觀者來說,這提供一種內省和觀修的心靈環境。   對走近西藏藝術的觀者來說,他們會被西藏藝術的「靜氣」打動:人類要將內心規訓到何種程度,才能將線條和比例做如此精密的安排?對藏傳佛教信徒而言,發生在廟堂裡,觀者與畫作之間的,不是純粹的審美與被審美的關係,而是一次信仰事件。藉由神聖藝術,觀者的自我精神通過與神聖者

的接觸得到高揚,有限的肉身與無限理念得到統一,這是人類在塵世能夠得到的最後解決和完全滿足。   西藏藝術的這些特質在現代得到了繼承和發揚。丹巴繞旦、嘎瑪德勒、羅布斯達等藏地唐卡泰斗嚴守法度,守住唐卡藝術之正宗;漢地藝術家韓書力和余友心受西藏古格王朝壁畫出發,以空靈筆意呈現歷史的厚重,水墨中展現的「空性」尤其值得玩味;當代藝術家嘎德以喜瑪拉雅融水鑄成冰佛,水從無形到有形,最終復歸無形,象徵佛法無際,以及執著之虛妄;當代藝術家諾次將古董僧袍置於枯山水之上,以西藏密宗和日本禪宗的對話製造出一個心靈的宇宙;攝影家旺久多吉、楊延康、薛華克以攝影為媒介,數十年記錄藏地,呈現出「人有佛性,佛有人情」的殊勝

影像。   「西藏文化薰禮─佛化萬相美術大展」中,我們希望提供這樣一個場合,讓西藏藝術的神聖價值得到高揚。無論是壁畫、唐卡還是當代藝術,藝術家用心念構築出關於信仰的真實。在這場代表今日西藏藝術最高水準的大展中,觀眾得到的不僅是一次審美體驗,更是一次信仰昇華。 文 盛立宇 醍醐藝術聯合創始人

被傷害的必要性-疼痛作為創作行動 肉身計畫

為了解決當代藝術藝術家的問題,作者張辰申 這樣論述:

肉身計畫主要是透過創作行動去探討作品與參與者們之間的關係和互動,在這個計畫裡面除了與自願者參與式合作之外,還有一些是作者長期去調查一些團體活動例如BDSM團體,在徵求他們同意後拍攝發表,以及作者本身透過痛覺經驗將之發展為其他行為藝術或裝置、錄像、參與式藝術、文件圖像紀錄等等創作,最根本核心還是疼痛經驗的研究與對產生傷害迷戀的自虐心理。這樣的行動計畫需要大量的體力、想像力和創造能力,與參與者們創造一系列的規則、儀式、方法,甚至是故事情節。「幻想」 在這樣的創作計畫中是很重要的心理狀態,參與者容易因幻想而獲得興奮,具有遊戲、表演、儀式和象徵性質的活動,在嚴格控制的情況下並不會造成嚴重需要醫療救治

的肉體傷害,所造成之傷害都是輕微的、遊戲性的。通常會訂製一套嚴格的遊戲規範(例如活動之間簽訂的遊戲「契約」),並擁有一套儀式流程。疼痛經驗是在這樣的活動裡最容易上癮的一種心理,作者有心探討特定族群對痛覺的迷戀與極端美學相關活動之狀態。本文基礎架構如下:「被傷害的必要」開展於作者自身經驗與對BDSM族群癖好的理解與觀察,試圖提出當藝術創作在涉及社會現實層面時所會遇到的問題。「疼痛作為創作行動」是整理自己近年來發展出的計畫、行動、作品與對痛覺理解及心理之關聯性,是將概念界定與對現實的執行和實踐,透過自身行動與深入調查的方法去測量這之間所產生出的模糊界線,以疼痛為主體,行動作為一種測量工具以及探討這

類創作將來可以被延續發展下去的可能性。「解剖疼痛的劇場」這一章嘗試用一些醫學知識與方法去物化疼痛的變異,例如使用豬頭屍體去意識到自我的痛苦,或是打造一個解剖劇場來觀看他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