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管理流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產品管理流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MelissaPerri寫的 跳脫建構陷阱|產品管理如何有效創造價值 和李寬的 B端產品經理必修課2.0:從業務邏輯到產品構建全攻略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产品开发流程│pelnox也說明:检验・交货. 质量管理; 日程调整. 每批产品都由熟练的检查员和各种测量分析设备进行质量控制,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歐萊禮 和電子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中央大學 工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高信培所指導 劉國正的 商業模式創新與流程設計-以石英晶體業為例 (2020),提出產品管理流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商業模式、企業流程管理、深度訪談法、石英晶體產業。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高階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李政峯所指導 李惠雪的 連鎖咖啡館營運模式的創新與品牌的加值:以Y公司為例 (2016),提出因為有 連鎖咖啡店、雲端數據、APP軟體應用的重點而找出了 產品管理流程的解答。

最後網站Top 100件新產品開發流程則補充:產品 開發管理實戰3本套:產品研發管理+產品開發管理流程方法工具+新產品開發管理就用IPD 識幹家企業管理S. 國慶價. ¥. 227.7. ¥345. 約SGD $43.19. 已售1件. 收藏.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產品管理流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跳脫建構陷阱|產品管理如何有效創造價值

為了解決產品管理流程的問題,作者MelissaPerri 這樣論述:

  「一本罕見的產品管理書,它有勇氣提出一個想法:當整個公司是以產品為核心時,其結果可能會是驚人的。」   —Dave Pinke   Practising Law Institute   為了在當今市場上保持競爭力,組織需要採用以客戶為中心的做法的文化,其聚焦於成果而不是產出。那些會因產出而生存和消亡的公司,通常會陷入建構陷阱,草草的做出符合時程而不是滿足客戶需求的功能。   在本書中,Melissa Perri說明了為出色產品管理奠定基礎,是如何能幫助公司們解決實際的客戶問題,又能同時達成業務目標。透過了解如何在公司架構中進行溝通和協作,你可以創造出一個能同時有利於

企業和客戶的產品文化。你將學習到產品管理原則能應用於任何組織,不管規模大或小。   本書將探索五大部分:   ‧為什麼組織要發布功能而不是培養這些功能所代表的價值   ‧如何建立一個可放大規模的產品組織   ‧產品策略如何將公司願景和經濟成果連結回產品活動   ‧如何透過迭代型產品框架,去識別和追求得以產出價值的對的機會   ‧如何建立一個聚焦於成功成果而非產出的文化

產品管理流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哈佛知識分享: 做生意,七大困難選擇! 

七條策略問題 Seven Strategy Questions《第六: How Committed Are Your Employees To Helping Each Other?  同事們之間有幾願意互相幫助?》

從前有三個工人砌磚頭:

第一個,做又36唔做又36, 梗係砌得又慢又冇心機,等收工工。

第二個同佢講,係每嚿磚頭畀多佢兩毫子, 動力梗係加倍! 

第三個同佢講砌磚頭原來係喺起間教堂,等村民可以同神溝通,令人民心靈/世界更加美好。 我估第三個砌曬自己嗰啲之後 ,都可能幫埋側邊個人砌。

以上故事帶出咩理念? 

Business is about making tough choices. 上五集就講咗 Who is your primary customer?  公司股東、顧客、員工,邊個行先? 追數,應追邊三條數? 公司應有邊「十誡」? 同埋如何令員工在適當壓力下發揮創意。

今集我會同你探討第六個策略問題: How Committed Are Your Employees To Helping Each Other?  同事們之間有幾願意互相幫助?

根據哈佛教授 Bob Simons 呢本書 Seven Strategy Questions,上面提及嘅砌磚頭, 就好似公司管理咁, 做又36,唔做又36,肯定唔啱。 無曬推動力! 

想畀員工多啲獎賞鼓勵?

有啲公司, 行 trading strategy: you eat what you kill ... 每個人係 more self-interested, 可能行 commission 佣金制度。

有啲嘅公司,行 solution-based strategy: more teamwork approach, 流程較複雜,可能行 bonus pool 花紅制, 甚至乎有埋 stock options 或 ownership plans. 

無話對與錯,最緊要搞清楚。

好似做地產經紀咁,如果你顧客唔幫襯你,好輕易可以幫襯其他人,即係客戶有 low switching costs, 餐搵餐食餐餐清,公司內部又同一時間可以有好多人以一樣產品跑數,內外競爭較激烈, 做到做到,做唔到就做唔到,好輕易用錢去量度嘅話, 你係行緊個 trading strategy,行佣金制度去鼓勵員工較適合。有得「經紀」兩隻字,基本上都係咁。 以前我係「生意經紀」, 買賣過千單生意仔, 同事們都係行佣金制。 做到 deal 就出佣。

但佣金制亦有利有弊,利嘅就係簡單直接,you eat what you kill. 弊嘅,就係同事們可能會變得較短視、自私、 同埋未必從公司/顧客利益層面著想, 總之就先袋佣金先。 因此你間地產經紀個盤好唔好,佢一定話好。 話唔好,都只係因為有另一個想介紹你買。因此 ....No offense ... 俗語有云: 「經紀靠得住、豬乸會上樹!」 

有啲公司,好似投資銀行咁, 攞咗單 deal 返嚟要成 team 人一齊做 (i.e. 一齊搞上市或收購合併), 客戶嘅關係係較長久、 成條價值鏈 value chain 比較 複雜,唔係賣咗就算, 好難簡單地用錢去量度邊單一個人做得好或差, 反而同事們嘅 willingness to help each other 係更重要,咁就可能行一個定期嘅花紅 bonus 制度更佳。

因此有啲公司,除了有人工老底 、bonus 以外,又有其他 deferred compensation, stock grants and stock options. 集團、公司、團隊、個人表現各佔15%至35%。

呢本書話,根據MIT 教授Douglas McGregor 1960年 Paper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鼓勵人嘅行為有兩種理論 Theory X and Theory Y. 

Theory X 就係話人嘅本性係唔鍾意做嘢㗎,天生惰性。管理就係話要依賴上司叫下屬做乜,需要 extrinsic reward and threat of punishment 畀條蘿蔔或者用條鞭打,外來嘅獎勵或懲罰,人才會有推動力做嘢。即係出佣金或者派花紅。

Theory Y 就係話人可以從工作得到滿足感,intrinsic reward 發自內心嘅回報, 例如個人嘅出色表現,同埋自己對工作嘅認同,咁就是大推動力。

Theory X and Theory Y 並不是 mutually exclusive (互相排斥)的。如果你能夠好好運用 X 同 Y, 同事們從工作得到滿足感 (Y) ,又能夠得到外來回報 (錢 - X),相信佢哋推動力會更大。

我自己做商舖基金,除咗純粹炒炒賣賣, 都希望為社會做啲正面嘅事。我哋公司嘅 Mission : Creating Shared Value for Shops 為商舖創造共享價值。即係即使我們買入間舖1000萬,希望沽出2000萬以外, 我都更希望投資者、租客、同事們、公司同個社會都賺到錢, 個雪球才會越滾越大。自己袋晒無意思。

Theory Y - 同事們都先要 buy in 以上信念, Take Pride in the Purpose, 工作才有更大滿足感及推動力。

但只係 Theory Y 嘅 Intrinsic Reward 唔夠,要配合 Theory X 啲 Extrinsic Reward, 例如升職、加薪、出佣、出花紅,才會推動力更大。 

因此我自己公司,獎罰都要好分明。我每季每半年都會出exactly 三成嘅商舖基金管理費收入,放落個 bonus pool,以花紅形式派發畀同事們。有派息就派,咁同事們先同投資者利益一致。但唔係分餅仔,係參考每個同事表現嘅 scorecard, 即係對公司嘅 value chain 貢獻程度: 集資、入貨、執靚間舖、招租、出貨、售後服務,按個人表現同團隊合作性分花紅。 My favorite song ... 大家坐埋同一條船,大家水漲船高。

你呢? 你嘅 Theory X and Theory Y 又點啦? 好似一開頭個故事咁,點令同事們更有動力砌磚仔同互相幫忙呢? 

有興趣聽多啲,就來我六月份最後兩場星期六嘅早餐會啦! 下一集,最後一集,同你分享下,What Strategic Uncertainties Keep You Awake At Night? 公司有冇變數令你夜晚瞓唔著呢? 

。。。。。

五/六月份早餐分享會 Topic: The Seven Strategy Questions by Harvard Professor Robert Simons 

哈佛分享: 七條做生意策略問題

2012至2014間,我連續三年在哈佛上了 Robert Simons 的堂,畢生受用。我自己成間商舖基金公司都是建基於這本書。

有興趣 sign up la ? 每次限四位 (包括我)。 人多傾唔到計。

5月1日或8日或15日或22日或29日或6月5日或12日,星期六早上9時開始,約三小時。地點中環。

對象: 管理層/生意經營者/創業者,連我限4位。

有興趣參加的話,請 whatsapp 你的名片給 Suki (我助手) (+852) 5566 1335。

大家交流做生意最重要的幾條問題。

我唔係靠呢行搵食,免費,我請食早餐 ? Be friends ..... 有機會到時見你。李根興 Edwin

www.edwinlee.com.hk

聯絡李根興 whatsapp (+852) 90361143

。。。。。。。。。。

購買李根興的【李根興的生意哲學】(最新2020年6月出版 - 定價$198),或【買舖 要買得 PRO】(定價$198),連親筆簽名,可 whatsapp Suki (+852) 5566 1335。各大書局也有售。

商業模式創新與流程設計-以石英晶體業為例

為了解決產品管理流程的問題,作者劉國正 這樣論述:

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簡單的說就是“…您打算如何賺錢”。商業模式的核心是價值主張,如何為一組特定的客戶創造價值,誘使客戶為價值支付,並將這些付款轉換為利潤。近年來,企業經歷中美貿易大戰與GOVID-19影響,全世界市場劇烈震盪;並隨著宅經濟(stay-at-home economy)的崛起,居家辦公、遠距教學等消費者行為需求,帶動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訂單需求大幅增加;加上擔憂疫情,廠商增加庫存,進一步帶動上游石英晶體供不應求,所以企業要如何面對市場於低成本與快速回應的需求為必然趨勢。舊思維已不再適應新經濟的發展要求,一個企業想要長期發展,商業模式創新是企業成功的關鍵驅動力

。也因此企業透過業務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分析當前狀態並確定需要改進的方面,以創建一個更有效的組織,為企業和客戶帶來更多價值。 因此本研究以石英晶體產業為例,探討企業發展的價值,進行商業模式的改造;並利用整合性資訊系統架構(Architecture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 ARIS)流程,重新建立產品管理流程,以期望公司降低資源成本損耗,以及提升市場競爭力與利潤。本研究將先針對個案公司內的組織流程,利用SWOT分析來找出企業的核心問題以及策略目標;再使用深度訪談法蒐集個案公司流程管理不足之資訊

,並設定變革策略進行改善。最後評估改善成效,作為企業持續改善的里程碑,替公司營造更多的獲利。

B端產品經理必修課2.0:從業務邏輯到產品構建全攻略

為了解決產品管理流程的問題,作者李寬 這樣論述:

本書主要講述了“B端產品管理框架”,以展示B端產品經理的工作方法及B端產品的設計方法。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了什麼是B端產品、B端產品經理是誰、B端產品經理的職業生涯、B端產品管理,以及在設計B端產品時需要瞭解的指導思想;第二部分講述B端產品管理流程的框架,向讀者介紹B端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本書面向的讀者是初入職場的產品經理新人、有3~5年工作經驗的B端或C端產品經理,以及想轉行成為產品經理的研發人員。希望本書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李寬   產品專家,北京理工大學工業設計方向碩士,電子工業出版社博文視點優秀作者,獲得PMP專案管理認證;著有《B端產品經理必修課:從

業務邏輯到產品構建全攻略》;曾服務于百度、高德、小米等企業;在C端和B端產品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多次參與和組織從0到1搭建或重構B端領域的業務系統,對產品經理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規劃都有深入的研究。微信公眾號:李寬wideplum。 第一部分 To B or not to B,這不是問題 第1章 點亮:瞭解B 端產品經理 1.1 什麼是B端產品 1.1.1 B端產品煥發新生 1.1.2 B端產品的定義 1.1.3 B端產品與C端產品的區別 1.2 B端產品經理是誰 1.2.1 B端產品經理的工作領域 1.2.2 B端產品經理的工作場景 1.3 B端產品經理的“技能樹” 1.3

.1 B端產品經理的硬技能與軟技能 1.3.2 B端產品經理的技能領域 第2章 解惑:B端產品經理的職業生涯 2.1 B端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 2.1.1 B端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路徑 2.1.2 B端產品經理與C端產品經理的對比 2.2 B端產品經理介紹 2.2.1 B端產品經理的分類 2.2.2 B端產品經理的入行領域 2.2.3 轉行成為B端產品經理 2.3 產品經理是否需要懂技術 2.3.1 電熱水壺——產品和技術的視角 2.3.2 布魯姆分類(Bloom's Taxonomy)——學習技術知識的層級 2.3.3 跨越技術溝壑——產品經理應該怎麼做 第3章 構建:B端產品管理 3.1 產品

生命週期管理 3.1.1 什麼是產品生命週期 3.1.2 生命週期中的產品管理 3.2 B端產品管理 3.2.1 B端產品管理的定義 3.2.2 B端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 3.2.3 B端產品的使用者體驗 3.2.4 B端產品的客戶體驗 3.2.5 B端產品管理框架 第4章 起步:以精益思想為產品方法 4.1 精益:看不見的角落,只要有光 4.1.1 Zendesk的故事 4.1.2 精益下的產品思維:D×V×F>R 4.2 精益思想:打造產品經理的心智模式 第二部分 構建B端產品 第5章 規劃階段:產品設計的開始 5.1 調研市場:如何找到B端競品 5.1.1 調研市場:讓產品匹配市場 5.

1.2 競品分析:調研市場的必經之路 5.2 調研客戶:傾聽客戶的聲音 5.2.1 勾畫調研客戶的地圖 5.2.2 與利益相關者打交道 5.3 規劃產品路線:縮小現在與未來的差距 5.3.1 構建產品路線圖:願景和使命 5.3.2 構建產品路線圖:戰略 親愛的讀者,感謝你打開這本書,接下來我將為你介紹一下這本書。 意外開始的寫書之旅 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產品經理,並且涉獵歷史、哲學、科學、經管、互聯網、技術等多個領域的書籍。書看得多了,自然就會萌生寫書的想法。我把寫書定為一個長期的目標,用了5 年左右的時間進行規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以wideplum 為筆

名,從2017 年開始堅持每週寫一篇公眾號文章,並分享在PMcaff 和“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行業網站上。我希望能用這種方式,慢慢積累素材,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2017 年,我發表了萬字長文《手把手教你做需求管理》,閱讀量累計過萬次。隨著文章閱讀量的增加,很多讀者加我微信,沒想到其中一位微信好友使我開啟了寫作之路。 2017 年7 月19 日,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圖書策劃編輯董雪通過我的筆名找到了我的微信號,她說明來意:看見了我的文章,諮詢我是否有出書意向。我立刻答應了,沒想到出書的夢想竟然會這麼快實現。歷經了提交樣章、申報選題、簽訂合同等環節之後,2017 年8 月,我正式開始了寫作。

冰箱貼計畫 為了給自己的寫作計畫增加儀式感,我給它起名為“冰箱貼計畫”。名字來自一個下午,我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決定以我看到的一個物品來命名我的寫作計畫,結果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冰箱貼。 寫作不同於學習,因為我們即使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也會在網上或其他書中找到答案,而寫作則完全需要靠自己想出思路和文案。 就選題來說,我作為B 端產品經理的一員,在從事B 端產品的相關工作時,發現只有零碎的文章介紹B 端產品和B 端產品經理,而沒有專門的指導書籍能夠系統地對其進行介紹。於是,我就嘗試填補這項空白。 B 端產品經理的知識沒有成型的理論和體系,於是我就查閱大量現有的互聯網知識、經管類書籍、軟體工程類書

籍,以及學術論文。為了弄清楚一個經管的概念,我曾從麻省理工學院下載了一篇1981 年發表的英語論文A Primer on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發現知識本源的重要性,只有瞭解了知識本源,才能知道知識的核心要義。 我基本上都是在早晨、夜晚及週末進行寫作的。從2017 年8 月開始一直到2018 年1 月完成初稿,我付出了許多辛苦和汗水,不過總算堅持下來了。 閱讀指南 本書一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To B or not to B,這不是問題”,這部分主要講述了什麼是B 端產品、什麼是B 端產品經理、B 端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即單

個產品管理流程),以及B 端產品經理的職業現狀和規劃,還有在設計B 端產品時需要瞭解的思想。讀者通過閱讀這部分內容,可以從宏觀角度瞭解B 端產品經理。 第二部分是“單個產品管理流程”,這部分講述了單個產品管理流程的框架,向讀者介紹了B 端產品經理的工作。讀者通過閱讀這部分內容,可以從軟體工程和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理解B 端產品經理的工作。 第三部分是“產品經理的自我管理”,讀者通過閱讀這部分內容,可以獲取筆者在產品經理工作中的經驗,希望這些經驗能夠幫助到各位讀者。 本書的核心部分是第二部分“單個產品管理流程”,也就是書中經常出現的“5×5”方格。筆者在這部分會運用大量的圖表向讀者介紹B 端產

品經理的工作方法,為了便於讀者理解和回顧,在每一章的最後都有對本章內容的總結和提示。 希望以上內容能給讀者提供説明。 清河邊上的漫步 我目前就職於小米公司資訊部的倉儲物流組。小米公司的辦公地坐落在北五環的清河邊上。在每個工作日的午後,我和研發部的同事們都會在清河邊上散步。在散步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天馬行空地暢談。當我們聊到產品和設計時,會在無拘無束的暢談中總結自己對產品的看法和觀點。 後來,同事們開玩笑說:“以後你就把你的思想稱為‘普拉姆思想’吧。”這個名字來自我的英文筆名wideplum 中的plum。於是,我就把清河漫步中的“普拉姆思想”延伸到了我的朋友圈。我經常把對產品的思考和觀點

,以“普拉姆原則”為署名發佈出來。這樣,我能瞭解身邊的朋友們對這些觀點的認可度。當然,這些“普拉姆原則”的產品觀點,大部分都融合在這本書中了。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總結,為中國產品經理職業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的支援,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到各位讀者。 最後,我要感謝在寫書過程中一直支持我的愛人——侯崢(May),還要感謝王海洲、張濤、楊軻等小米領導,以及張錦、韓亞、葉金濤、王曉宇、曹宏亮、滿金欣、彭偉財、熊肖翔、謝勇、程晨、謝心斌、王文鵬等小米同事對本書的支援。 除此之外,我還要感謝楊甯、沈陶、姚一鳴、孟廣博、張娟、焦健、李淵深對本書的支持,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圖書策劃編輯董雪對本書出版付出

的辛苦和努力。 李寬

連鎖咖啡館營運模式的創新與品牌的加值:以Y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產品管理流程的問題,作者李惠雪 這樣論述:

由於經濟發展帶動生活習慣的改變,喝咖啡已經變成相當時尚的消費性活動,這也使得傳統咖啡店紛紛轉型成具有特色且多元化複合式咖啡館。然而,消費者對咖啡館的需求已從重視產品與服務等內部因素,轉而重視咖啡館本身的品牌及其所塑造的體驗、情境等外在因素。因此,如何從激烈的競爭中,提升自我品牌的能見度,並且建立創新的營運模式,以便能創立新的藍海。 而科技的進步總是來自無中生有的發想;有夢最美,築夢踏實。以往傳統手機最大的功能是打電話,現在是一個數據交換工具,將雲端資料搜集回來的資料,成為分析控制消費的生態面板。因此,若能營運模式中,藉由手機APP應用軟體,有效帶動與客戶的互動,便能解決消費者生活

上的痛點,就能創造出新市場。 本研究以Y公司創新服務作為主軸,先透過SWOT分析,找到業者的弱勢,進而透過APP應用軟體,加強其資訊鏈結,進而整合產業供銷資訊,建置服務共用平台,除可為咖啡、烘焙業者帶來更多的商機之外,對於消費者而言,也可因此再提升購物的便利性。最後本研究亦從不同面向歸納出可行建議供整體產業參考。關鍵字:連鎖咖啡店、雲端數據、APP軟體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