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有效期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產品有效期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山田弘美,濱田真由美,外山滋比古寫的 《3分鐘未來日記》+《思考整理學》【雙書合購套組】 和(以色列)雅科夫·卡茨的 獨霸中東:以色列的軍事強國密碼(好望角系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使用消費券也說明:一般來說,消費券適用於接受支付寶香港、BoC Pay、八達通、PayMe from HSBC、Tap & Go「拍住賞」及WeChat Pay HK作付款方式的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商戶的實體及網上店舖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方智 和浙江人民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徐濟世所指導 黃琳鍵的 試藥庫存管理導入ERP系統之探討 (2021),提出產品有效期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使用者滿意度、深度訪談、庫存管理、成功關鍵因素。

而第二篇論文開南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 廖建智所指導 林宜瑄的 探討蜂蜜產品功能、行銷模式與關鍵成功因素關聯性 (2021),提出因為有 產品功能 行銷模式 關鍵成功因素的重點而找出了 產品有效期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exp保存期限/製造日期 - 電子歷程e-Portfolio則補充:NU SKIN 大部份的產品多以批號標示製造日期及保存期限,目前有以下四種方式辨識方式:. ( 一) 批號為7 位數. 例如:CL13111 ,第一、二位數字為英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產品有效期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3分鐘未來日記》+《思考整理學》【雙書合購套組】

為了解決產品有效期英文的問題,作者山田弘美,濱田真由美,外山滋比古 這樣論述:

  本套書內含:   《【1書+1日記】3分鐘未來日記:寫下的願望真的都實現了!》   《思考整理學:最多東大生、京大生讀過的一本書!》   最多東大生讀過&實現願望最簡單的套書!   你的未來由思考力決定!   讓這套思考與夢想的擴大器,幫助你寫出未來‧想出格局!   1.《【1書+1日記】3分鐘未來日記:寫下的願望真的都實現了!》   ☉數千人親身實證,這個方法真的有效!   如果寫在日記裡的一切都會成真,而且一天只要花3分鐘,   你願意試試看嗎?   好運絕非偶然,只要一天一頁寫下去,   49天後,你的身上也會有好事降臨。   想不出來要寫什麼?   

只要跟著描摹,就能進入心想事成的世界!   3分鐘熱度的你也能持續下去的創造未來日記!   ☉清償了一千五百萬的負債。   ☉新書確定出版。   ☉中了樂透。   ☉事業的周轉金越來越流通。   ☉另一半對我越來越好。   ☉擁有了夢想的家與工作室。   ☉對將來的不安消失了。   以上願望都真實發生在實踐3分鐘未來日記的讀者身上。   為什麼會這麼順利?   因為經過特殊編排設計的未來日記,只需簡單幾個動作,   就能將潛意識裡的念頭及想像,轉變成可以實現的願望。   方法很簡單:   1.寫下今天的日期。   2.描摹淺灰色字體印刷的句子。   3.將希望發生的事以過去式文字寫下。

  7個星期後,你的腦與心靈會產生神奇變化!   最驚人的是,真的不知道要寫什麼也沒關係,   只是描摹未來日記裡的文字,就能實現願望!   *3分鐘未來日記體驗心得   ★我之前只寫了兩天的未來日記,隔了一年半才又開始寫,現在是第二本。在日記裡寫下:「中了彩券!」結果一個月之後居然中了三千!後來我想,早知道就直接寫中多少錢!我還寫過「希望把興趣變成工作,將快樂帶給他人」,一年後我架設了自己的網站,一切正在慢慢成形中。   ★一直很擔心能不能順利籌到幾天後到期的九萬元貨款,於是在日記裡寫下:「順利周轉成功了!」沒想到就收到十二萬元的匯款!真是太感謝了!   ★今天早上進入第三週的未來

日記。以前老公總是罵我刷卡刷太多,沒想到現在居然謝謝我願意節省,真是嚇壞我了。我會持續寫下去。   ★這本書出版前就先從朋友那邊拿到日記的測驗版,我從去年九月開始實踐。我本身沒有什麼特別強烈的願望或希望,剛開始時也常忘記寫,但四個月後,我發現家人的笑容變多了,一直以來很珍惜、捨不得放手的樂器也獲得好的價錢,甚至從他人手上無償獲得六萬元的淨水機,好事真的接連不斷!   ★開始寫未來日記時,都寫自己想實現的願望,但一樣也沒實現。後來我按照書中說的,寫下生活裡的細微小事,結果真的都變成現實了!   ★從小希望到大夢想,三分鐘熱度的我也能繼續下去的日記。   ★用寫的就能獲得幸福,是真的!

名人推薦   創意文案.作家/李欣頻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心理學作家/海苔熊   筆記女王/Ada   ──驚喜推薦   2.《思考整理學:最多東大生、京大生讀過的一本書!》   ★打造超強思考力必讀經典!   日本知識巨擘、文學博士與修辭學專家暢銷+長銷大作!   比喻雋永、文筆流暢,影響許多世代,使人思維清晰、創意豐滿!   ‧「如果能早點看到這本書,該有多好……」我忍不住這樣想。——澤屋書店松本大介   ‧當書店裡盡羅列著學習法、時間管理術等講求效率的指南書籍,我覺得作者所主張的「遺忘的技術」最耀眼。——東大學生   ‧出版逾35年,熱銷超過258萬冊!歷屆東大&京大學生

強力支持!   2008年至2020年銷售紀錄:東大 7度、京大8度+最近3年連續——稱霸銷售榜No.1   ★創造性思考的第一本書   什麼樣的書,經過了35年仍不褪色,反而更加耀眼?   什麼樣的書,讓日本頂尖大學生人手一本,並且深受啟發?   一位大學教授、知識的巨擘,傾注熱誠、貢獻給世人的最佳思考整理學   你的腦子是雜亂無章的知識倉庫,還是生產力豐沛的創作發電廠?   你能有效運用自己的知識和記憶嗎?你的思考習慣夠進化嗎?   本書作者運用各種巧妙的比喻和實際方法,告訴你思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如何養成創意思考的好習慣。   熟讀本書,將使你不管在校園學習或職場競爭上都得心應手

,一生受用。   >>>如何進行創造性思考?   .延長早餐前的時間.從四面八方獲取靈感,再與素材混合.讓點子沉睡熟成,靜待發酵   .等待熟成,就是有意識的利用潛意識.透過知識的編輯,進行二次性創造.多看多聽多問,善用偶然力   >>>如何整理思考?   .將資訊抽象化,提高知識的品質.利用筆記、卡片做整理.利用「積讀法」,鎖定主題集中一次閱讀   .思考時,有任何想法都先寫下來.一旦開始寫就不要停下來.記下來的點子,讓它沉睡一段時間再回頭看   .朗讀筆記的內容.將筆記內容重新整理在「超筆記本」上.將不必要的資訊遺忘   >>>如

何鍛鍊獨立思考?   .時常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多讚美自己和他人.從生活的現實中建立思考的基礎   .探索未知,積極閱讀「看不懂」的書   ※本書為改版書,之前曾以《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為名出版。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洪瀞(《自己的力學》作者、成大副教授)   歐陽立中(Super教師、暢銷作家)   ﹝誠摯推薦﹞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   楊斯棓(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醫師)   蔡淇華(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   ★媒體熱烈報導   .顛覆你我的常識!本書告訴我

們,思考的重點是「不做筆記」「遺忘」和「捨棄」,為什麼這麼說?大學新鮮人和社會新鮮人請務必一讀,了解其中的涵義,必定使你恍然大悟。──《讀賣新聞》   .現在讀來,最讓人訝異的,無非是作者在當時即預見高度資訊化社會的到來,並且提出遺忘的重要性和相關做法。暢銷,是因為正符合這個時代的需求。──《產經新聞》   ★東大學生強力好評   .不讀這本書,你將損失一半的人生!   .我似乎能夠了解,什麼才是大學生應該有的學習態度。   .這本書有著歷經35年也不改變的價值。   .我從這本書學會肯定自己、享受思考。   .在這個時代,比起獲取資訊,我們更需要「捨棄」的能力。   .這本書就像為大學新

生而寫,高中時讀不懂的地方,進到大學後,就完全能體會外山老師所說的事的重要性。   .這本書讓我體悟到,一直以來以知識吸收為導向的學習是有偏頗的。   .如何做獨創性思考,這樣的內容本身就非常具獨創性。   .當書店裡盡羅列著學習法、時間管理術等講求效率的指南書籍,我覺得作者所主張的「遺忘的技術」最耀眼。

產品有效期英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唔知點解呢條片好用心,
真心希望你地鐘意!!!!
-------------------------------------------------------
韓國代購,韓國即食產品請搵
Korea Homie:
https://koreahomie.com/
【coupon code:poki$10 】有效期至2021年2月14日

有興趣記得禁入去睇睇!
------------------------------------------------------
IG:@ pokimmee
gmail: [email protected]
BALU IG:@littlebalu
------------------------------------------------------
Music: www.bensound.com"

試藥庫存管理導入ERP系統之探討

為了解決產品有效期英文的問題,作者黃琳鍵 這樣論述:

許多公司都有導入資訊系統的經驗,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系統,此系統能整合企業內部的資訊流,並提高企業管理水準。本研究個案公司為國內學名藥廠,以專業生產無菌製劑產品為主要核心。因目前試藥庫存管理必須以人工記錄使用量、計算庫存剩餘量,以及人工盤點有效期限,現行之方式存在較高風險的人為誤差。故希望將試藥庫存管理導入ERP系統後,藉由系統開立單據的方式來管理,以便管理者精準掌控試藥庫存量與效期,提前進行請購。期望能夠改善試藥使用之準確性,進而降低人工管理錯誤率並提升研究員之案件執行效率。本研究藉由深度訪談以收集各階層人員對於

系統的需求,用於建立適用之系統模組,並探討使用系統後之情形及滿意度。研究成果形成19個命題,命題並與國內相關研究做比對。研究發現得知主管對系統認知以及主管參與討論意願對了解使用者需求有正向影響結果,主管對系統認知以及了解使用者需求越積極對於開發系統考量幫助越大,主管對系統認知以及開發系統考量會影響資料完整性,而影響安排教育訓練課程為主管餐與討論意願、了解使用者需求以及考量使用者易用性,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來影響使用者易用性為了解使用者需求以及推動資料完整性,而了解使用者需求、開發系統考量、考量使用者易用性、推動資料安全性、安排教育訓練課程以及解決使用者問題對使用者滿意度有正向影響關係,以推動資料完

整性來影響推動資料安全性,最終安排教育訓練課程,從概念到流程讓使用者知道如何操作程式,也讓工作效率提升,經由教育訓練讓使用者有提出問題回饋交流的機會,讓使用者使用系統感到滿意。關鍵字: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使用者滿意度、深度訪談、庫存管理、成功關鍵因素

獨霸中東:以色列的軍事強國密碼(好望角系列

為了解決產品有效期英文的問題,作者(以色列)雅科夫·卡茨 這樣論述:

從無人機到衛星,從導彈防禦系統到網路戰,以色列在將新技術應用於現代戰場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獨霸中東:以色列的軍事強國密碼》為我們展示了這個僅有800多萬人口的小國是如何長期身處戰爭環境而不斷適應戰爭形式的變化,並成為21世紀的新型強國的。當然,以色列的“強”並不在體量,而在創新和效率上。 作為21世紀探索戰爭模式的先鋒,面對不斷變化的戰場,以色列研發出許多新型武器,並通過改裝手段保持原有武器的有效性、延續性和致命性。雖然世界各國都在應對同樣的挑戰,但許多國家紛紛學習以色列的經驗,尤其是在武器製造方面。可以說,以色列已成為全世界的武器研發實驗室。 以色列是如何做到這些的?這些研發成果

在軍事上和地緣政治上會產生哪些影響?這正是雅科夫·卡茨和阿米爾·鮑伯特在書中討論的重點。作者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工作,並同以色列國防體系保持著密切聯繫,本書可以說是一份來自前線的調研報告。   雅科夫·卡茨,《耶路撒冷郵報》主編,哈佛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講師。曾擔任《耶路撒冷郵報》的軍事記者和國防分析員近十年,與人合著有《以色列與伊朗:影子戰爭》。現居耶路撒冷。 阿米爾·鮑博特,以色列主要新聞網站瓦拉網的軍事編輯和高級國防分析員。曾擔任以色列《晚報》軍事記者。現居以色列南部小城萊哈威姆。   譯者序 序言 前言 / 001 第一章 地下工廠 /  025

第二章 “玩具”飛機 /  049 第三章 無敵裝甲 /  081 第四章 偵察衛星 /  105 第五章 反導科技 /  133 第六章 情報系統 /  163 第七章 網路病毒 /  184 第八章 軍火外交 /  207 結語 末日戰場 /  230 致謝 /  251 注釋 /  253 原書索引 /  259   以色列的傳奇色彩無需更多筆墨渲染。這個資源匱乏的小國短短幾十年間在經濟、科技和文化等領域創造了諸多奇跡。談到以色列軍事,許多人都首先會想到高科技武器,如“梅卡瓦”坦克和“鐵穹”防禦系統。但這些武器是如何研發出來的?為什麼成功研發出

這些武器的是以色列,而不是其他國家?雅科夫·卡茨和阿米爾·鮑伯特所著的《獨霸中東:以色列的軍事強國密碼》一書詳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彌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本書原著於2017年出版。作為軍事記者,兩人長期跟蹤和報導巴以衝突與地區軍事動態;作為以色列公民,他們都擁有在國防軍服役的獨特經歷。《獨霸中東:以色列的軍事強國密碼》體現了兩人10多年來的業務積累和學術思考,是瞭解以色列高科技武器的必讀之作。卡茨1979年出生於美國,後來移民以色列,定居耶路撒冷。他曾擔任以色列教育部前部長納夫塔利·貝內特的高級外交顧問,目前擔任以色列乃至整個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英文報刊之一《耶路撒冷郵報》的主編,同時在哈佛大

學教授新聞學。除了從事教學和新聞工作,卡茨積極嘗試專著創作,他的第一本書《以色列和伊朗:影子戰爭》於2012年出版。鮑伯特也是以色列人,出生於1974年,長期在以色列各大報刊和媒體工作,先後在以色列《晚報》和瓦拉網擔任軍事記者和國防分析員。他在巴伊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討論的是軍隊、情報界和媒體之間的互動關係。他經常就以色列安全問題發表演講和接受媒體採訪。 在很多人心目中,以色列是“高科技武器”的代名詞,但實際上,以色列在這方面起點很低,缺“小米”,少“步槍”,還沒“子彈”。作者在《地下工廠》一章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介紹。接下來,卡茨和鮑伯特從無人機、坦克、衛星、火箭彈攔截系統、情報

機構、網路病毒和軍火外交等方面介紹了以色列軍事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程,在各個章節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武器系統研發過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著重分析了高科技武器發展背後的驅動力。 第一,在作者看來,以色列所具有的歷史背景和所處的安全形勢是發展高科技武器一個極為重要的動因。自建國以來,以色列面臨的戰爭和衝突幾乎從未停息,如果連續幾周新聞沒有報導任何襲擊事件,以色列人反而會感到些許不適應。為瞭解決現實問題,甚至是生存問題,“孤獨”的以色列人必須“不擇手段”“先人一步”,正如書中引用的以色列國家安全機構辛貝特一位前任局長的話:“這並不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是在別人約你吃晚飯前,先約他吃個午飯。”

由於資源有限,他們無法靠數量取勝,只能憑藉科技獲取品質上的優勢,這一理念從一開始就成為以色列國防安全戰略的核心思想。這就是為什麼“以色列的科研投入比例居全球之首,占國內生產總值約4.5%,在許多排名中均被列為全世界最具創新性的國家。龐大的科研投入中有大約30%用於具有軍事性質的產品”。 第二,以色列人的“虎刺怕”精神和以色列等級觀念的缺失也有利於創新。“虎刺怕”一詞源於意第緒語,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理解為“胡攪蠻纏”或“厚顏無恥”,但在本書中應該理解為“不屈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甘休”。譯者曾在以色列留學和生活,在同以色列人交往時,書中提到的“虎刺怕”精神經常會讓人感到難以適應,但用在做事上卻非常

管用。可以說,正是以色列人的“虎刺怕”精神導致以色列等級觀念的弱化和缺失,而習慣打破等級制度的文化傾向又強化了以色列人“虎刺怕”式的民族性格。在其他國家,很難看到士官敢同將軍就一個問題爭論,但在以色列,這事一點也不奇怪。 第三,移民社會為以色列科技創新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作者在介紹以色列人物時常常會用到“移民”一詞:“萊納特1921年出生於匈牙利,9歲時隨家人移民到美國,居住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小鎮”“阿比·卡雷姆1937年出生於巴格達,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隨家人移民以色列”。的確,以色列是一個移民國家,不同地區的移民帶來不同的文化傳統和思維方式,而不同思想的碰撞往往能產生新的想法。在以

色列內部,國防軍是一個“社會中的社會”,發揮著重要的熔爐作用。以色列實行義務兵役制,年滿18歲後,男性需服役32個月,女性需服役18個月,不管是基布茲成員,還是正統教徒,不管是美國移民,還是俄羅斯移民,都要穿上國防軍的軍裝,朝夕相處,並肩作戰。以色列的開國之父們早就看到了以色列國防軍在社會融合上可以發揮的巨大作用,並使之成為一個弱化階級差異和促進社會融合的絕佳場所。 第四,密切的軍地關係也是以色列成為高科技軍事強國的關鍵。以色列大多數高科技公司和軍火公司的創始人與研發人員都有軍隊服役經歷,有的甚至曾是軍隊高級指揮官,他們知道戰場上軍隊需要什麼樣的武器。在離開國防軍後,他們大多成為以色列國防軍

預備役部隊的一員,隨時可能被召回參加訓練或參與行動,所以,他們一直同軍隊保持著一定的聯繫。另一方面,以色列的高科技產業也離不開國防軍的支援,國防軍不僅為高科技產業輸出人才,還輸出技術,助推經濟發展。 第五,美國因素在以色列成為軍事強國的道路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色列諸多武器系統的研發都離不開美元。在建國後的多次戰爭中,美國幾乎全都站在以色列一邊,美以特殊關係得以形成:美國公開使用以色列軍事設施,並幫助以色列修建半公開共用軍事設施,進行軍事情報搜集與預警合作,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還在以設立了軍事代表處。美國對以色列的經濟和軍事援助是兩國安全合作的重要內容。1948—2014年,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

額高達1200億美元,其中75%用於購買美國商品。2007年,根據美以達成的有效期為10年的《安全合作協定備忘錄》,美國同意為以色列提供3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2016年9月,美國和以色列達成一項新的軍事援助協議,從2018年起10年內為以色列提供約380億美元的援助。包括“鐵穹”在內的先進武器系統都離不開美國的資助。當然,美以特殊關係也成為以色列同中國等國家開展軍事外交和軍火貿易的障礙。 對於一個經歷了漫長的大流散和長期的反猶主義折磨的民族而言,“不安全感”已成為以色列“民族基因”的一部分,有的學者稱之為“島民心態”。在其作用下,只有通過不斷發展軍事科技,使自己的武器系統在技術上遙遙領先於

本地區其他國家,以色列人才能獲得“相對的安全感”。譯者認為,這種深層次的不安全感也是促使以色列成為高科技軍事強國的重要原因。但正如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其他國家或組織的軍事技術也在飛速發展。比如,作為一個無人機大國,以色列已開始應對來自哈馬斯和伊朗的無人機威脅;繼以色列成功發射衛星後,2009年,伊朗成功將第一顆自行研製的“希望號”衛星發射到太空,2015年,又成功發射了一顆偵察衛星;當以色列成功借助“震網”病毒使伊朗的離心機癱瘓後,伊朗也成立了自己的網路作戰單位,每年投入10億美元用於研發有效的攻擊手段,連本書作者也承認,“兩國間一場更大規模網路戰的爆發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從作者的這些話中,

我們一方面能體會到他們對以色列的信心,但另一方面又能感受到他們對未來的一絲憂慮。即便贏得未來所有的戰爭,以色列能做到毫髮無損嗎?能獲得長久和平嗎?可以說,在可預見的未來,以色列人仍將生活在這種缺乏安全感的狀態中,高科技軍事強國的地位並不會實質性改變以色列的命運。在全書的論述過程中,兩位作者就軍事論軍事,沒有太多政治性判斷,對於以色列如何解決地區衝突,如何應對未來必然出現的種種危機,他們並沒有提供太多哲學層面的思考,這或許和兩人都是記者出身有一定關係。我相信,在讀完本書後,對於這些問題,每一位元讀者應該都會形成自己的看法。 作者用了一個章節的篇幅介紹以色列的軍火外交。面對國際社會的孤立,軍火外

交在打開外交局面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作者還解釋了一個被很多人忽視的問題。事實上,“由於軍隊規模很小,不管過去還是現在,以色列國防軍都很難通過常規採購刺激本土國防企業研發高端武器。因此,以色列國防企業生產的大多數產品都用於出口。只有這樣,這些企業才能保持生產線的正常運行,並降低國防軍的採購價格”。在某種程度上,正如2007年出版的《創業的國度》是以色列人對以色列高科技產業的一次成功行銷,本書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創業的國度》的一種補充,也可視為對以色列武器的一次行銷嘗試。但另一方面,武器一旦賣到其他國家,以色列就失去了絕對控制權。未來這些武器或技術是否會落到敵人手中?這也是以色列始終面對的一個

窘境。 此外,我想談一談本書的一些特點。受以色列國防軍保密要求的限制,本書對於武器本身的介紹難以深入,有時會給人意猶未盡之感。書中談到的許多行動屬於秘密行動,還未解密,所以作者經常會用到“據報導”這樣的表達。此外,本書篇幅有限,只能展現最能體現以色列特點的武器系統,無法面面俱到,如果讀者想深入瞭解,可以將本書當作路標,搜索和研讀專門論述相關問題的書籍和文章。 本書看似是一本軍事書,實則側重歷史,更多篇幅在講述武器研發過程中的關鍵人物和事件,以及這些人物所展現出來的品質和精神。從這個角度看,本書提供了一條瞭解以色列歷史和以色列人民族性格的線索,也是一部有血有肉的以色列史。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

,作者在寫作時的假想讀者是對以色列以及以色列國防軍都有一定瞭解的人,因此,譯者在文中添加了註腳,對部分專有名詞進行瞭解釋。 為了讓讀者有更流暢的閱讀體驗,譯者認為有必要在此對以色列國防軍做一簡要介紹: 以色列國防軍向來具有神秘色彩,從不公佈軍力和戰略,但根據全球軍力(GlobalFirePower)2019年的資料,以色列現役軍人大約有17萬人,預備役部隊大約有44.5萬人。 以色列國防軍的前身為英國委任統治時期的地下武裝組織“哈加納”(Haganah,希伯來語中“防禦”之意)。1948年建國後不久,以色列第一任總理本古裡安結束了哈加納的“秘密地位”,成立以色列的官方軍隊——以色列國防軍。

包括伊爾貢、萊希在內的地下組織也併入國防軍。 以色列國防部負責以色列國家防衛事務,其辦公室位於特拉維夫的基爾亞(HaKirya),書中提到的“波爾”指揮中心就位於此。國防部部長由文職政治家擔任,被認為是以色列內閣的二號人物。安全歷來是以色列的頭等大事,因此總理有時兼任國防部長,許多國防部長後來也成了總理。 總參謀部(希伯來語簡寫音譯為馬特卡爾)全面負責陸、海、空三軍作戰指揮和訓練。總參謀長實際上是以色列國防軍總司令,也是全軍唯一一名中將。總參謀長在國防部部長的推薦下由政府內閣任命,直接向國防部部長彙報工作。以色列總參謀長影響力很大,以色列前總理拉賓和巴拉克都曾擔任總參謀長。本書前言中提到的

總參謀長甘茨2015年卸任後組建藍白黨,參加了2019年以色列大選,成為有望打破內塔尼亞胡長期統治的有力競爭者。 以軍實行“總參謀部—戰區(軍種)司令部—師”三級指揮體系。通常情況下,以軍總參謀長和副總參謀長通過戰區司令部和海軍、空軍司令部對所屬的陸、海、空三軍實施逐級指揮,較之世界其他國家軍隊,以軍指揮鏈更短,效率更高。總參謀部下設六個部、四個戰區司令部和海、陸、空三軍。總參六部分別為計畫部、作戰部、軍事情報部、人力資源部、C4I(C4I是指揮、控制、通信、電腦和情報的集成)部和科技後勤部;四個戰區司令部分別為北部戰區司令部、中部戰區司令部、南部戰區司令部和後方司令部。總參謀部的直屬單位還

包括軍事法院、軍事學院等。2011年,以色列軍方宣佈成立“縱深司令部”,負責在伊朗等地實施特種作戰。縱深司令部實際上是一個設在總參謀部的指揮部,負責指揮以色列精銳偵察部隊和特種部隊。 以色列陸軍人數最多,包括步兵、裝甲兵、炮兵、工兵和戰場情報搜集兵(戰場情報搜集兵不同於軍情部下屬的情報部隊)等。步兵中最精銳的為傘兵旅,許多以色列人都以當過傘兵為榮;其他知名步兵單位包括戈蘭旅、南部的納哈爾旅以及吉瓦提旅,這些軍事單位在建國以來的各大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以色列空軍被認為是中東地區最強大的空軍力量。以色列空軍在20世紀70年代前主要使用法國制造的戰鬥機獲取戰場制空權。70年代後,開始大規模換

裝美制飛機,同時以色列開始嘗試自行設計戰鬥機。2016年,美國將首批F-35戰鬥機交付以色列,逐漸取代之前的F-16戰鬥機。 20世紀50年代末,在法國的協助下,以色列在內蓋夫沙漠的迪莫納建立了核武器設施。但以色列採取“核模糊”政策,既謀求核威懾,也規避“國際合法性”的問題。通過“海豚”級潛艇、“傑裡科”導彈和戰鬥機,以色列理論上能夠通過海、陸、空實現核武器投放。 以色列實行義務兵役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女兵進入作戰部隊,這成為以軍一大特色。以色列的義務兵役僅限於猶太人、德魯茲人和切爾克斯人等民族,不徵召阿拉伯人服義務兵役。極端正統教派的猶太人通常推遲服役,直到超出法定服役年齡,這種做法起

源于本古裡安時代,現在爭議很大,成為不同政黨間的矛盾焦點之一。以色列軍人服完義務兵役後,退出現役,成為預備役人員,也可在服役期快滿時提出申請,繼續和軍隊簽訂合同,成為職業軍人。以色列國防軍預備役部隊的規模更大,組織結構更為穩定,它們保持著現役時期的上下級關係、武器裝備和訓練模式,在戰時能迅速轉化為戰鬥力。 以色列由於國小人少,平時無力保持龐大的常備軍,因此在第一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就創立了高效的動員機制,在軍隊和地方都有相應的動員機構;由於在世界其他地方還分佈著大量猶太人,以色列還擁有一套吸收海外猶太人參軍入伍的制度。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48小時後,國防軍動員了約30萬預備役人員,約占當時總人

口的7.9%,使總兵力由11萬人迅速增加到40餘萬人,為以色列轉敗為勝奠定了兵力基礎。但近年來,由於爆發大規模常規戰爭的可能性幾乎不復存在,以色列對預備役人員進行大規模動員的可能性也隨之下降。 國防安全戰略以國家目標為基礎,以色列的國家目標包括確保以色列的生存和安全、以色列國的猶太性和民主性、以色列的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以色列在地區和國際上地位的穩固和提高。從總體上看,以色列國防安全戰略的內容包括先發制人、速戰速決、威懾戰略、武器品質優勢、高度戒備與快速動員。 人們一般認為以色列三面受敵,地緣政治環境極為惡劣,但實際上,以色列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分別同埃及、約旦實現和平,“阿拉伯

之春”後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實力大減,周邊緊張局勢大幅改善。目前以色列面臨的直接威脅主要來自南邊加沙地帶的哈馬斯和伊斯蘭“聖戰”組織、北邊黎巴嫩的真主党和更遙遠的伊朗,其中對以色列威脅最大的還是伊朗,尤其是伊朗導彈的威脅。基於以色列周邊和中東地區形勢的變化,未來以色列國防軍的關注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維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懾力;對威脅來源保持即時情報覆蓋;維持空軍在中東地區的絕對優勢;提供多層次的防空體系;提高靜態防禦能力,限制非國家行為體通過地道等途徑向以色列滲透;繼續維持襲擊遠距離大量目標的能力;維持部隊的科技優勢。 在對外關係上,以色列和美國、法國、印度、德國、英國、俄羅斯和土

耳其等國都存在較為密切的軍事關係。但毫無疑問,目前以及在未來很長時間內,美國都將是以色列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中國和以色列具有極強的互補性,自兩國建交以來經貿關係不斷發展,以色列也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在中東地區的重要支點。其實,不只是高科技軍事武器,這個國家和民族很多方面都值得學習。雖然中以關係的發展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限制,但作為兩個最為古老的民族,我們一方面應該吸收各自古老文明的智慧,一方面應該不斷開拓創新,探索出一條長久的合作共贏之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最後,我想在此感謝在翻譯本書過程中給予我無私幫助的師長和朋友,其中包括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武官張溯大校、資訊工程大學洛陽校區副教授劉

海龍、中國人民員警大學講師李志博、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修光敏和浙江人民出版社編輯汪芳。 王戎 2019年10月  

探討蜂蜜產品功能、行銷模式與關鍵成功因素關聯性

為了解決產品有效期英文的問題,作者林宜瑄 這樣論述:

近年來地球暖化、氣候異常,蜂蜜產量逐年減少,導致蜂蜜產業發展受到影響,每年國內蜂蜜需求量約1萬2,000公噸,因國產蜂蜜供不應求,業者每年皆從國外進口蜂蜜約4,000公噸,來因應國內市場需求,若是碰到臺灣本地的產量不佳,進口蜂蜜量亦隨之增加。消費者通常不易從蜂蜜外觀辨識產地及其真偽,然而在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養生保健的情況下,對於檢驗合格及認證產品較具有信心,農委會委由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訂定蜂蜜TGAP規範,並運用驗證補助及相關輔導措施,鼓勵蜂農踴躍加入產銷履歷行列,以提升消費者對蜂產品的信賴度。 蜂蜜已是家喻戶曉必備的養生保健天然產產品,台灣2021年蜂農登錄產銷履歷標章有案者已達

計1,182戶,衛福部食藥署2022年5月公告「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標示規定」,將於2023年7月1日正式施行,未來只有100%純蜂蜜產品才能標示為「蜂蜜」,標示不實最高將開罰400萬元,本研究經過專家訪談及個案分析之質化方式,探討蜂蜜產品功能、行銷模式與關鍵成功因素之關聯性,是本研究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