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分解塑膠定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生物可分解塑膠定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齋藤勝裕寫的 圖解高分子化學:全方位解析化學產業基礎的入門書 和詹姆斯.漢布林的 皮膚微生物群:護膚、細菌與肥皂,你所不知道的新科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生質可分解塑膠發展概況 - 材料世界網也說明:生質塑膠分為可分解塑膠(Biodegradable Plastic)和生物基塑膠(Biobased Plastic)兩大類, 依照其來源可分為石油基與生物基,是指由生物質資源(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東販 和紅樹林所出版 。

中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趙煥平所指導 黃鈞鎂的 回收聚乳酸與稻稈解聚物厭氧共發酵生產沼氣之可行性研究 (2020),提出生物可分解塑膠定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聚乳酸、纖維原料、解聚前處理、生質沼氣、厭氧發酵。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系碩士班 簡文鎮所指導 李佳宣的 回收PLA化學降解及發泡材料之製備 (2016),提出因為有 生物可分解塑膠、聚乳酸、醇解、聚酯多元醇、發泡材料的重點而找出了 生物可分解塑膠定義的解答。

最後網站生物塑膠 - 中文百科知識則補充:由於有些廢棄塑膠在自然條件下不會降解,燃燒又會釋放出有害氣體,給生態環境造成了難以治理的污染。因此,各國科學家開始研製可以自行分解的自毀或自溶塑膠,以解決這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生物可分解塑膠定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高分子化學:全方位解析化學產業基礎的入門書

為了解決生物可分解塑膠定義的問題,作者齋藤勝裕 這樣論述:

一書剖析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化學產業知識 以不同形式活躍於生活當中的科學結晶 活用於建築、日用品以至於醫療領域的高分子全貌   高分子不是只有塑膠。橡膠、合成纖維也是高分子。   我們周遭的多種物質,譬如保麗龍、合成纖維中的聚酯與尼龍、   由橡膠製成的橡皮筋與輪胎,都是高分子。   植物由纖維素、澱粉等組成。這些纖維素、澱粉都屬於高分子。   動物的身體由蛋白質組成,蛋白質也是高分子。   不僅如此,負責遺傳功能的DNA或RNA等核酸,也是典型的高分子。   也就是說,高分子不只包含了由堅硬塑膠製成的櫥櫃、富彈性的橡膠製品,   也包含了各種維持生命、傳承生命的分子。   甚至連隱形眼

鏡、假牙,甚至是人造血管,都是高分子。   到了現代,不僅眼前的世界到處都是高分子,高分子也開始進入了我們的身體「內部」。   人類以化學方式製造出來高分子,稱做合成高分子。   最早的合成高分子「聚乙烯」於19世紀發明。   在這之後,1930年的美國化學家,華萊士.卡羅瑟斯發明了尼龍66後,   各種高分子化合物陸續被合成、開發出來,形成今日的盛況。   但於此同時,高分子也產生了許多過去未曾出現的問題,   其中最讓人頭痛的就是廢棄問題──塑膠公害。   堅固耐用是高分子的一大優點,它們耐熱、耐光、耐化學藥劑。   但這也表示它們遭丟棄後,難以自然分解。   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有許

多遭丟棄塑膠製品仍保持著原本的樣子。   海洋中也漂流著許多細碎的塑膠微粒。   原本以「合成」為主軸的高分子化學,在新時代中可能還需考慮「分解」階段。   本書即是將高分子化學的基礎知識,以簡單明瞭的方式解說。   書中也會提及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的種類、性質和差異,   高分子所面臨的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與SDGs相關的主題。

回收聚乳酸與稻稈解聚物厭氧共發酵生產沼氣之可行性研究

為了解決生物可分解塑膠定義的問題,作者黃鈞鎂 這樣論述:

摘要 IAbstract II目錄 IV圖目錄 VI表目錄 IX第一章 前言 11.1 研究動機 11.2 研究目的 3第二章 文獻回顧 42.1 生質沼氣組成與特性 42.2 厭氧消化原理 52.3 影響厭氧消化產沼氣之因素 52.3.1 溫度 52.3.2 pH 值 62.3.3 混合基質成分與厭氧共消化 62.4纖維原料應用於生質沼氣生產之現況 82.4.1 前處理技術應用於纖維原料生產生質沼氣之回顧 92.5 生物可分解塑膠應用於生質沼氣生產之現況 112.5.1 生物可分解塑膠定義 112.5.2 生物可分解塑膠分類 122.5.3 聚乳

酸(Polylactic acid, PLA) 之生成方式與特性 122.5.4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應用於生質沼氣生產之回顧 13第三章 實驗步驟及方法 163.1 研究流程 163.2 聚乳酸 (POLYLACTIC ACID,PLA) 熱鹼處理之預處理 183.2.1 聚乳酸蛋盒之熱鹼催化法處理步驟 183.3 厭氧發酵之微生物污泥取得來源 193.4 稻稈來源與處理 203.4.1 稻稈解聚物之處理流程 213.4.2 稻稈解聚物之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分析方法 223.5 厭氧共發酵實驗

流程 243.5.1 1L瓶杯厭氧共發酵流程 243.5.2 5L發酵槽厭氧共發酵流程 263.6 乳酸分析方法 273.7 聚乳酸分子量之分析方法 28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14.1熱鹼處理對PLA的影響 314.1.1乳酸生成情形比較 314.1.2 熱鹼處理後剩餘PLA之SEM觀察結果 324.1.3 凝膠滲透層析(GPC)分析結果 344.2 熱鹼處理條件對聚乳酸及稻稈解聚物共發酵生產沼氣之影響 354.2.1 PLA經熱鹼反應溫度60℃處理之沼氣生成情形 354.2.2 PLA經熱鹼反應溫度70°C處理之沼氣生成情形 384.3 不同批次微生物污泥

對PLA與稻桿解聚物混摻共發酵之影響 394.3.1 累計及日沼氣產量比較 394.3.2 混摻PLA之產氣量比較 474.3.3 沼氣組成比較 524.3.4 稻稈解聚物混摻PLA後沼氣產生量增加之推測 544.4 5L熱鹼處理PLA與稻桿解聚物共發酵之測試 584.4.1 累計及日沼氣產量比較 584.4.2 1L瓶杯試驗與5L厭氧發酵槽之產氣量比較 59第五章 結論 625.1 結論 625.2 建議 63參考文獻 65圖目錄圖1. 1 各種 PLA 再利用方法對環境影響之比較 2圖2. 1 生質沼氣主要成分佔比 4圖2. 2 生質沼氣潛力料源分佈比例圖

8圖2. 3 各種生物可分解塑膠適用之生物再利用方法及操作溫度 14圖3. 1 本研究流程圖 17圖3. 2 聚乳酸蛋盒之熱鹼催化法處理實驗步驟 19圖3. 3 稻稈解聚物處理設備.. 22圖3. 4 分析化學需氧量使用之儀器設備 23圖3. 5 1L 瓶杯氮氣置換示意圖 25圖3. 6 1L 厭氧發酵實驗裝置 25圖3. 7 氣體量測儀與攜帶式沼氣組成分析儀 26圖3. 8 5L 厭氧發酵槽裝置 27圖3. 9 乳酸標準曲線圖 28圖3. 10 凝膠滲透層析之標準曲線圖 29圖3. 11 凝膠滲透層析之標準品分子量波峰位置圖 30圖4. 1 PLA 原始未熱鹼反應的SEM 圖 32圖4.

2 0.25M NaOH、Temp 60℃ 33圖4. 3 0.25M NaOH、Temp 70℃ 33圖4. 4 0.5M NaOH、Temp 60℃ 33圖4. 5 0.5M NaOH、Temp 70℃ 33圖4. 6 0.75M NaOH、Temp 60℃ 33圖4. 7 0.75M NaOH、Temp 70℃ 33圖4. 8 文獻中PLA 薄膜經熱鹼處理後之SEM 圖 34圖4. 9 稻稈解聚物混摻在60℃熱鹼反應處理PLA 進行厭氧共發酵之沼氣產量累計時間圖 36圖4. 10 稻稈解聚物混摻在60℃熱鹼反應處理PLA 進行厭氧共發酵之每日產氣量 37圖4. 11 稻稈解聚物混摻在70

℃熱鹼反應處理PLA 進行厭氧共發酵之 38圖4. 12 稻稈解聚物混摻在70℃熱鹼反應處理PLA 進行厭氧共發酵之每日產氣量 39圖4. 13 PLA 經NaOH 0.25M、反應溫度60°C 處理後之沼氣產量時間分佈圖 41圖4. 14 PLA 經NaOH 0.5M、反應溫度60°C 處理後之沼氣產量時間分佈圖 41圖4. 15 PLA 經NaOH 0.75M、反應溫度60°C 處理後之沼氣產量時間分佈圖 42圖4. 16 PLA 經NaOH 0.25M、反應溫度60°C 處理過之每日沼氣產量圖 42圖4. 17 PLA 經NaOH 0.5M、反應溫度60°C 處理過之每日沼氣產量 43圖

4. 18 PLA 經NaOH 0.5M、反應溫度60°C 處理過之每日沼氣產量圖 43圖4. 19 PLA 經NaOH 0.25M、反應溫度70°C 處理後之沼氣產量時間分佈圖 44圖4. 20 PLA 經NaOH 0.5M、反應溫度70°C 處理後之沼氣產量時間分佈圖 45圖4. 21 PLA 經NaOH 0.75M、反應溫度70°C 處理後之沼氣產量時間分佈圖 45圖4. 22 PLA 經NaOH 0.25M、反應溫度70°C 處理後之沼氣產量時間分佈圖 46圖4. 23 PLA 經NaOH 0. 5M、反應溫度70°C 處理後之沼氣產量時間分佈圖 46圖4. 24 PLA 經NaOH

0. 75M、反應溫度70°C 處理後之沼氣產量時間分佈圖 47圖4. 25 A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反應溫度60°C 下之單位污泥產氣量比較 49圖4. 26 B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反應溫度60°C 下之單位污泥產氣量比較 49圖4. 27 C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反應溫度60°C 下之單位污泥產氣量比較 50圖4. 28 A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反應溫度70°C 下之單位污泥產氣量比較 50圖4. 29 B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反應溫度70°C 下之單位污泥產氣量比較 50圖4. 30 C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反應溫

度70°C 下之單位污泥產氣量比較 50圖4. 31 A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反應溫度60°C 處理下之單位基質重產氣量比較 51圖4. 32 B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反應溫度60°C 處理下之單位基質重產氣量比較 51圖4. 33 C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反應溫度60°C 處理下之單位基質重產氣量比較 51圖4. 34 A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反應溫度70°C 處理下之單位基質重產氣量比較 51圖4. 35 B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反應溫度70°C 處理下之單位基質重產氣量比較 52圖4. 36 C 組實驗之PLA 經不同鹼液濃度在

反應溫度70°C 處理下之單位基質重產氣量比較 52圖4. 37 厭氧共發酵反應前的乳酸圖譜.. 55圖4. 38 厭氧發酵後的HPLC 分析圖譜.. 55圖4. 39 稻稈解聚物混摻熱鹼處理之PLA 的沼氣產量增加機制推測. 57圖4. 40 5L 厭氧發酵之沼氣累積產量. 59圖4. 41 5L 厭氧發酵之每日產氣量.. 59表目錄表 3- 1 PLA 蛋盒熱鹼反應條件. 18表 4. 1 熱鹼處理後乳酸生成濃度及PLA 分解為乳酸之比例 31表4. 2 熱鹼反應後聚乳酸分子量範圍 35表4. 3 A 組實驗單位g-VS 之產氣量及單位kg-TS 之產氣量 48表4. 4 B 組實驗單位g

-VS 之產氣量及單位kg-TS 之產氣量 48表4. 5 C 組實驗單位g-VS 之產氣量及單位kg-TS 之產氣量 49表4. 6 新鮮污泥進行厭氧發酵之生質氣體組成 53表4. 7 污泥存放二週後之厭氧發酵生質氣體組成 54表4. 8 瓶杯試驗與5L 厭氧發酵槽之單位污泥產氣量及單位基質產氣量比較 61

皮膚微生物群:護膚、細菌與肥皂,你所不知道的新科學

為了解決生物可分解塑膠定義的問題,作者詹姆斯.漢布林 這樣論述:

《史密森尼》(Smithsonian Magazine)年度十大科學書籍 多乾淨才算是「乾淨」? 人類清潔的範圍和強度已來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越來越多研究指出, 我們照顧皮膚的方式不只影響自己, 也與環境和微生物息息相關。   從19世紀的「肥皂潮」到現代的護膚產業,如今排列在我們浴室裡的瓶瓶罐罐,陣容比從前帝王的收藏品還要可觀。這些產品的定位大多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這個主打幫人體抵禦外在世界的產業,已經成長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同時,我們卻忽略了清潔行為對於皮膚表層微生物的影響。科學家才剛開始了解這些微生物是如何影響人體的各種作用,甚至與免疫系統的運作有關。 皮膚微生物群系促使我

們重新省思對肥皂和護膚的既有認知,以及為了追求身心健康所建立的日常習慣。皮膚和體表的微生物群系是人體與自然的交界處,可以算是我們的一部分,但又不完全是。隨著我們越來越了解這個複雜而多元的生態系,人類對於自身與環境的看法可能會完全改變。   一本好玩、有趣、可信的書。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從健康角度出發的社會史。寫作通俗易懂,表達清晰,甚至帶有奇妙的驚喜。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深入探討細菌學、社會規範及現代文化對我們身體的影響。 —Vanity Fair   詹姆斯.漢布林探索了人類逐漸著迷於「乾淨」的歷史,以及

龐大的產業如何點燃我們對擦洗每一吋肌膚的渴望。 —Smithsonian   透過廣泛的研究表明,清潔並非總是美德。  —Kirkus Reviews

回收PLA化學降解及發泡材料之製備

為了解決生物可分解塑膠定義的問題,作者李佳宣 這樣論述:

隨著聚乳酸(以下簡稱PLA)產品使用量的增加,PLA回收量也跟著增加。因為PLA高溫加工時熱裂解情形嚴重,因此不易以回收、清洗、造粒後再利用等傳統的方式來回收。本計劃有別於傳統的塑膠物理回收方式,利用PLA本身為聚酯塑膠的特性,可以在高溫下與雙官能基以上的多元醇類(glycol)進行醇解反應,得到小分子量的聚酯多元醇(polyol)。polyol用途廣泛,因為其末端含有OH官能基,可以和各種含COOH官能基的單體(monomer)進行酯化反應,得到小分子的寡聚物(oligomer)或大分子的聚酯高分子;另外也可以和雙官能基異氰酸酯(diisocynate)進行反應,得到PU塗料,或是

和異氰酸酯及發泡劑一起反應,得到各種的發泡材料。 在醇解反應的研究中我們以polyol的黏度變化來判斷反應速率快慢及反應終點,反應完畢的polyol同時使用GPC觀察其分子量分佈及分子量大小。研究結果顯示,醇解反應的最適操作條件為:反應溫度215oC、反應時間60分鐘、醇類添加種類及重量比=1/0.6、觸媒為二丁基氧化錫用量為300ppm。在利用回收PLA進行發泡材料的研究結果顯示,將回收的PLA原料經過醇解後獲得的聚酯多元醇與異氰酸酯及發泡劑等共混後經發泡反應,可以成功地製備出具有良好發泡密度及泡孔孔徑的發泡材料。此發泡材料亦被應用於製作木板材及地磚的隔熱及補強材料,由成品顯示此發泡材

料確實可以應用於隔熱及材料強度補強方面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