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貳浪-像魚lyrics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高雄醫學大學 性別研究所碩士班 李淑君所指導 林苗玄的 1990年代台灣搖滾樂中的性別與國族意識形態 (2018),提出王貳浪-像魚lyrics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族、性別、台灣搖滾樂、90年代、文本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傳播學系 蔡鴻濱所指導 鄧貞云的 多愁善感與真常之道:A-Lin音樂〈給我一個理由忘記〉之生命幻象 (2015),提出因為有 天生歌姬A-Lin、蘇珊.朗格、象徵符號論美學、生命幻象、虛幻經驗、虛幻時間的重點而找出了 王貳浪-像魚lyrics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王貳浪-像魚lyrics,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990年代台灣搖滾樂中的性別與國族意識形態

為了解決王貳浪-像魚lyrics的問題,作者林苗玄 這樣論述:

台灣在解嚴過後的90年代,因音樂審查制度漸為寬鬆加上文化空間的產生,台灣的搖滾樂團蓬勃發展。這些搖滾樂團受到當時台灣學運思潮和民主運動的影響開啟了新台語歌運動。在這樣的歷史情境之下,「濁水溪公社」、「黑名單工作室」、朱頭皮和「瓢蟲」在其創作中書寫國族論述,其國族論述以性別化的書寫呈現。 本文以文本分析為研究方法,探究本文研究對象「濁水溪公社」、「黑名單工作室」、朱頭皮、「瓢蟲」,如何以音樂再現國族認同與想像?在國族論述中,性別角色是如何被呈現?其意識形態為何?性別與國族的論證為何? 研究發現本文研究對象以歌詞、歌曲的曲調、創作語言,再現台灣國族想像與認同,並以性別角色的創造作為國

族論述之書寫模式。本文將國族論述下的性別角色分為兩個章節,分別為「搖滾樂女性形象的國族觀點」以及「搖滾樂男性形象的國族觀點」。本文將研究對象的文本做相互參照,研究發現,台灣搖滾樂呈現多元的國族論述,性別角色的呈現會因不同的國族論述目的而產生不同的形象。另一方面,即使本文研究對象有著相同的台灣民族國族意識形態卻有不同的性別意識形態,「濁水溪公社」、「黑名單工作室」、朱頭皮以性論述作為台灣國族打造的書寫重點,「瓢蟲」則是書寫反對性論述的歌曲,由此看見台灣搖滾樂打造著台灣國族的想像不共同體。

多愁善感與真常之道:A-Lin音樂〈給我一個理由忘記〉之生命幻象

為了解決王貳浪-像魚lyrics的問題,作者鄧貞云 這樣論述:

  本論文在於研究台灣阿美族籍女歌手——「天生歌姬」A-Lin(黃麗玲)音樂〈給我一個理由忘記〉之生命幻象。  在音樂語藝的理論觀點爬梳上,主要以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發揚卡西爾(Ernst Cassirer)所開鑿的拱心石(藝術)——提出象徵符號論美學,研究者將兩位大師之有關音樂部分的語藝觀點加以彙整,及朗格所建議的評論家的三步驟(1)評論家必須分析歌詞發現傳達的概念訊息;(2)評論家必須一樣地觀察,關於與總譜呈現intensity and release有關係的形式,推定音樂似乎要表達的情感本質;和(3)最後結果,評論家必須探測介於歌詞和音樂間關係,由「概念論」

(conceptual)和「真意唯情論」(emotional content)所給予的訊息,來探索音樂有意味的形式,研究者融會貫通兩位大師之觀點,以了解音樂美學之思維。  後續學者Sellnow & Sellnow擴充了朗格的觀點,提出虛幻經驗與虛幻時間的概念,說明了音樂之「生命幻象」,為音樂的分析提供一個具體的分析架構。Sellnow & Sellnow的音樂語藝觀點,有助於我們同時從歌詞與樂譜兩個部分,審視音樂中蘊含的生命幻想,一種音樂說服的形式。  由於研究者聽見A-Lin的唱功,頗能創造音樂之生命幻象,又礙於語藝研究著重小巧的文本,遂決定以她最叫好的歌曲〈給我一個理由忘記〉為研究文本,

經縝密分析後得出A-Lin音樂生命幻象「多愁善感與真常之道」,亦即讓一段不定的思緒終歸得回歸現實,如同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多愁思慮無濟於事,不宜多愁就圖清靜矣,善感是救贖的良藥,是悟解真常之道之法,能悟之、解之,回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