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劉憲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王珞丹劉憲華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恭祿寫的 中國近代史 和陳捷先的 慈禧寫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怼刘宪华泼杨颖冷水,教过她的老师不愿提及 - 快资讯也說明:王珞丹 是比较老的演员了,虽然年纪不是很老,但是圈内混了很久了。王珞丹从一出道开始,就表明自己只愿意出演主角的戏,像《杜拉拉升职记》。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工人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歷史系研究所 朱振宏所指導 方湘瑩的 唐代多元民族文化下的女性服飾研究 (2021),提出王珞丹劉憲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唐代、女性、服飾、民族、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在職專班 陳昭吟所指導 王貞君的 文學童話中「道路」意象之研究─ 以《綠野仙蹤》及〈去聖庫魯次的遙遠之路〉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道路、文學童話、《綠野仙蹤》、〈去聖庫魯次的遙遠之路〉的重點而找出了 王珞丹劉憲華的解答。

最後網站向往的生活第二季赵宝刚是谁捧红了哪些明星_综艺节目則補充:湖南卫视真人秀《向往的生活》第二季第五期迎来了5个嘉宾,分别是赵宝刚、宋丹丹、王珞丹、巴图、张子枫。黄磊向刘宪华介绍赵宝刚:“他是我的老师,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王珞丹劉憲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國近代史

為了解決王珞丹劉憲華的問題,作者陳恭祿 這樣論述:

《中國近代史》是陳恭祿著作中影響最大的,時至今日,仍被公認為代表民國時代最高學術水準的中國近代史著作,是代表該時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獨立立場和觀點的著作。本書19章,近70萬字,以敘述為主,分析輔之。本書根據近代以來發生的大事,分為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民國以來狀況等幾大主題,為中國近代史架構了基本的敘述輪廓。尤為令人稱道的是陳恭祿嘗試以一種公正的態度對待歷史,他認為“本書論斷,著者非詆毀時人,或為之辯護,不過以公平之態度,說明其立場”,比如在討論中外沖突及中外關系等問題時,“對于侵略之罪惡,決不為之稍諱”,但更要以事實為根據,不能一味詆毀。由于本書持論公

允,資料翔實,詳略得當,成為當時中國近代史最完善的教材。   陳恭祿(1900—1966)著名歷史學家。1900年生于江蘇省丹徒縣。1916年考入美國教會辦的揚州美漢中學,1921年考入金陵大學,先習化學,再轉農科,後入歷史系學習,大學期間撰寫《日本全史》、《印度通史大綱》,深受歡迎。1933年到武漢大學任教,1934年完成巨著《中國近代史》,數月內售至四版,被列為當時大學叢書之一,其後又重印再版多次,在當時的學界影響極大。1952年院系調整後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1966年10月8日病逝。   主要著作有︰《中國上古史史料之評論》、《甲午戰後庚子亂前中國變法運動之研究》、《近代中國史料

評論》、《曾國藩與海軍》、《中國近代史》、《中國通史》、《日本全史》、《中國近百年史》、《中國近代史資料概述》等。   陳恭祿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學術為職業的中國近代史研究者,是一個典型的學院知識分子,他試圖站在學者的立場上客觀地敘述中國近代史,以著作來表白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以學術來影響中國現代政治的發展。主觀上他不傍依于任何黨派,在客觀上卻代表了這一時期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政治觀點和政治立場。 上卷 推薦序 郭世佑 四版自序 自序 第一篇 鴉片戰前之中國  地理上之影響  中國民族  清帝之入主中國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政治上之積弊  財政之情狀  

人口激增與生計困難  秘密會社之活動  叛亂之迭起  對外之觀念  古代中西之交通  中國所受外國之影響(物產、思想、文學、科學、美術等)  閉關思想之成立  葡萄牙人之東下  耶穌會教士  西荷諸國人之相繼來華  中俄之交涉  國際貿易之情狀  管理外人之方法  法律問題  困難之癥結 第二篇 中英沖突及鴉片戰爭  律勞卑之來  平等待遇之爭執  交涉之惡化  困難之癥結  緘默期內之大事  商欠  鴉片之略史  鴉片暢銷之主因  煙禁之議  林則徐之禁煙  義律繳交鴉片之經過  禁煙之希望  林維喜案之嚴重  清廷之主戰  英國之宣戰  軍備之比較  定海陷後朝旨之中變  琦善和戰之兩難

 道光再主用兵  廣州之屈服  英艦之北上  浙蘇戰守之失敗  國內紛擾之情狀  和議之經過  南京條約  和議之評論  戰敗之原因  政治上之弱點 第三篇 戰後外交之形勢及英法聯軍之役  中英善後交涉  中美訂約  中法交涉  條約中之要款  耶穌教之弛禁  香港澳門與中國之關系  五口開放後之情狀  鴉片輸入之激增  對外思想之不變  青浦案件之解決  廣州入城爭執之嚴重  三國修約之失敗  海盜與亞羅事件  混戰與報復  西林教案  聯軍來華  廣州陷後之情狀  四國公使之通牒  和議之情狀  四國天津條約之成立  朝廷挽回津約之失敗  條約中之要款  換約之起釁  戰事之責任  朝

旨之中變  聯軍第二次北上  和議困難之癥結  巴夏禮捕後之交涉  咸豐之決心議和  和議之條件  清代外交之評論  中國對俄所受之損失  中國近代史  目錄 第四篇 太平天國及捻苗亂  黃河改道及其影響  人口激增  秘密會社之活動  財政之困難  政治之腐敗  廣西之情狀  洪秀全之略傳  上帝會與團練  洪秀全之起兵  起兵後之時機  攻擾六省之經過  太平軍中之思想  文化之摧殘  戰勝之主因  太平軍、清軍、人民、迷信、種族思想、女子、軍械  清廷應付之方略  洪秀全之失策  北伐軍之失敗  江蘇境內二軍之相持  太平軍之西征  曾國藩練勇之困難  討賊之檄文  檄文之批評  湘軍

出征之戰績  湘軍戰勝之原因  江北、江南大營之敗潰  全國紛擾情狀之一斑  經濟制度之紊亂  人民所受之痛苦  餉糈之榨取  太平天國與外國之關系 第五篇 太平天國及捻苗亂(續前)  洪秀全之宗教思想  三字經  洪秀全之天國  上下階級之森嚴  朝廷情狀之一斑  軍政與嚴刑  公田之計劃  天歷  天國中之婦女  消極之禁令  內訌及其影響  太平軍之戰績  湘軍克復安慶  陳玉成之敗死  常勝軍之成立  太平天國末年之情狀  外人之觀察  淮軍之起  湘軍近逼南京  華爾死後之常勝軍  戈登之戰績  蘇州殺降之事件  太平軍之余支  湘軍攻陷南京  太平余眾之命運  捻軍之大起  平捻

 清廷治苗之失策  湘軍平定苗亂  戰爭期內人民所受痛苦之一斑  人口減少之估計  內亂之評論 第六篇 內政外交  清季之政治情狀  咸豐死之政變  同治家庭之慘劇  承繼大統之問題  慈禧之專政  光緒、慈禧之關系  宦官之亂政  朝廷之情狀  地方長官之權重  仕途之冗雜  軍隊之腐敗  財政之困難  曾左二氏之失望  李鴻章之觀察  台諫之積弊  漢族之移民  人口之問題  總理衙門之創立  外國使臣之地位  駐外公使之派遣  大臣對外智識之幼稚  外交上之主要問題  海關之改組  香港、澳門漏稅之解決  海軍之創設  機器局與陸軍  招商局之成立  鐵路之興築  電報、電話及郵局之

設立  新教育之失敗 第七篇 內政外交(續前)  覲見之爭執  外使之入覲  遣使之困難  斌椿游歷之失敗  蒲安臣之出使  駐外使館之成立  條約  滇案之交涉  煙台會議  交涉之評論  中德修約之交涉  外商之貪心  反對教士之傳說  教案之迭起  天津教案之嚴重  藩屬之觀察  新疆叛亂之平定  伊犁之交涉  中日之關系  中國對于安南之失策  和議之失敗  戰爭之經過  和議之成立  交涉之評論  緬甸之喪失  西藏交涉之開始  帕米爾之交涉  外人之贊助中國  華工販運之慘史  國際貿易之發達  輸出輸入之物品  國內情狀之不變 第八篇 中日交涉  清初中日之關系  商約之成立

 副島種臣之來聘  日本之出兵台灣  台案之解決  日本兼並琉球  琉案交涉之失敗  朝鮮之概狀  日韓之爭  朝鮮之訂約通商  中國對韓之政策  朝鮮之政變  中日天津條約  二國合作之計劃  修約之失敗  袁世凱之活動  朝鮮政治之腐敗  中日軍備之比較  二國出兵朝鮮  改革韓政之爭論  戰事之責任  清兵之敗出朝鮮  海上戰爭  朝廷之情況  奉天境內之戰  北洋艦隊之消滅  最初議和之失敗  李鴻章之渡日議和  和約之成立  朝臣之議論  三國干涉  換約  割台之始末  交涉之總論 第九篇 後中國之危機  外交上之新形勢  外債  中國借款之困難  法國之野心  俄國侵略之計劃

 中俄密約之成立  俄國經營之東省鐵路  關稅之交涉  鐵路借款之爭執  德租膠州灣  俄租旅順、大連  法租廣州灣  英國對華之政策  英租威海衛等  日意二國之要求  列強在華之鐵路承辦權  中國損失之綜計  門戶開放政策之成立 下卷 第十篇  變法運動  國內之積弊  變法之阻礙  教士之影響  士大夫之思想  變法者之辯護  變法之動機  康有為之活動  變法之鼓吹  政府之籌餉練兵  新事業之創辦  慈禧、光緒之疑忌  康有為變法之計劃  光緒詔定國是  新黨之進用  新政  反對變法之主因  反對者之議論  新法推行之困難  變法志士之大無畏精神  太後之阻撓新政  袁世凱之變

節  康梁之出險  變法志士之受禍  舊制之恢復  廢立之隱謀  結論 第十一篇  義和團之擾亂  反對外人之心理  教案困難之分析  人民生計之困苦  財政之窘狀  練兵  秘密會社之活動  國內之紛擾  義和拳之略史  山東拳亂之勢熾  朝廷之態度  直隸拳亂之情狀  外兵入京保衛使館  主戰派之氣焰  拳民入京後之情狀  塘沽炮台陷後之混戰  御前會議  宣戰詔書  宣戰後之北京  北方之慘殺  教士 第十二篇  義和團之擾亂(續前)  五大臣之遇害  朝旨之中變  護送公使出京之平議  劉坤一之保境安民  天津之陷失  聯軍入京之經過  車駕出京之情狀  北京之紛擾  京外人民所受

痛苦之一斑  天津都統衙門之威權  德俄之野心  下詔罪己  李鴻章之失策  懲辦禍首之交涉  和議進行之困難  條約中之要款結論  中國之屈服 第十三篇  改革與革命附外交  變法之傾向與主張  改革之困難  預備立憲  朋黨之排擠  言官之地位  人民覺悟之表現  政治改革  官制軍政法律  新教育之創辦  盲然獎學之流弊  實業之獎進  廢八股  滿漢平等  諭放腳  嚴禁鴉片  帝及太後之病死  親貴大臣之重用  咨議局與資政院  秘密會社之活動  興中會及同盟會  光復會等  會黨活動之方法  國有鐵路政策之決定  川路爭議之嚴重 第十四篇  改革與革命附外交(續前)  武昌革命

之經過  清廷應付之策略  各地之響應  革命之勢力  建設之精神  清廷驚惶失措之窘狀  鄂寧兩軍之戰  臨時政府成立之經過  和議之進行  袁世凱之陰謀  清帝之遜位  國內之政治問題  清季外交之趨勢  亂後之善後問題  三國商約  英日同盟  滿洲問題之嚴重  日俄戰爭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  中日交涉之困難  懸案之解決  中美德同盟之議  國際鐵路計劃之失敗  中俄交涉  領荒移民之開始  借款築路  列強對于革命之態度  外蒙獨立  英謀西藏  經營西藏之失敗  外交損失之總論 第十五篇  政治社會情狀  君權之發達  宮廷生活之情狀  大臣之無權  疆吏之恭順  州縣官之

困難地位  貪墨之一斑  刑罰之嚴酷  官儀之盛  學塾之生活  童試  生員考試  鄉會試等  闈中情狀之一斑  中試者之地位  八股文之說明  文學之趨勢  思想與學藝  土地之分配  田稅  農民生活之情狀  工人  商人  家庭生活  宗教思想  經濟狀況  自治組織  結論 第十六篇  民國以來之內政外交  善後問題  首都之爭執  臨時約法  政黨之紛擾  責任內閣之失敗  政治實狀  國會之召集  地方政府之情狀  武人之跋扈 第二次革命  革命後之政治問題  官制之迭更  帝制運動之始末  割據之形勢  政治失敗之主因  外交問題  外蒙西藏之交涉  中日交涉  府院之爭  

復闢之失敗 第十七篇  民國以來之內政外交(續前)  南北戰爭  北方情形  南方黨爭  和議之失敗  國內之擾亂  省憲運動  直奉戰爭  廣東政變  法統下之紛擾  國會之劣跡  反直戰爭  歐戰之影響  中俄問題  中俄條約成立之經過  華盛頓會議  北方之混戰  中國之新覺悟  國民黨之改組  廣東之統一  北伐軍之勝利  寧漢分裂  北方情狀  北伐完成  統一代價之一斑  五院之創設  戰爭之迭起  最近政治狀況  外交之新趨勢  最近外交問題 第十八篇  結論(國內問題之分析及建設之途徑)  政治情狀  中央財政狀況  各省稅收  軍隊  鄉村匪患  國際貿易  列強投資  

人口問題  節制生育  農工商業  交通  教育  公共衛生  結論 第十九篇  史料評論  新史料之印行  政書  碑傳  文集  信件  日記  年譜  時人記載  其他  研究之途徑 年歷對照表 一國現狀之造成,一由于地理之影響,一由于古代之遺傳,一由于社會上之勢力,一由于領袖之指導。四者之中,就人事而言,歷史上之遺傳,常佔重要之地位,中國古代嬗變之史跡,頗足以資證明。及至近代,實用科學大有進步,世界上之交通日趨便利,國際上之關系,以商業政治之促進,大為密切。外來之影響,乃為造成中國現狀基本勢力之一。中國以悠久之歷史,傾向于保守;領袖之思想,民眾之觀念,均其

極端之表現。政治家不能認識其所處之新環境,而能斷然有適當之處置。列強或欲適用西法于中國,或謀商業之利益,或求政治上之勢力,或存兼並領土之野心,而中國本于固有之心理與慣例,應付新時代之問題,莫不失敗。中西沖突遂為近代中國史上之大事。吾人今欲明了已往之事跡,現時所處之地位,廈將來建設之途徑,非有信實之歷史,敘述近代政治外交社會經濟嬗變之經過,則不可能。社會科學失其贊助,將或多無根據。近代史之著作,久為國內知識界之急切需要。 余自識字以來,頗留心于故事,及入中學大學,深知吾人歷史知識之淺陋。關于社會科學之理論,多應外國近世環境而生,或不切合于中國之社會,運用之時,嘗或難于辨別輕重緩急,教育

之價值與效力,為之減低。不幸追令近代中國史之著作,仍在失望之中。民國十五年,著者萌有著作之志願,會以人事環境之變遷,未能積極進行,十七年,于金大擔任教職,知其需要之殷,勉力進行,二十一年春,完成十三篇,決定分卷出書,由新月書店印行,初不知其營業失敗也。雙方議定至遲冬季出書,書店遲至次年五月,上冊排校方始完畢,定于六月發行,忽又擱置數月,據稱新月並于商務,歸其印行,而書仍未出售,並置去函不復,本年二月,始與當事人相見,收回原稿。著者以全書文稿已成,望其迅速印成,最後決定,歸商務印行。 全書共十九篇,內容可略見于目錄,初擬命名《中國近百年史》,而坊間書用此名者甚多,免相混亂,改稱《中國近

代史》。近代二字,本無確定界說(史期區分,原極牽強,不過因其便利而已),史家劃分史期,常不相同。愚意近百年內,中國國際關系根本改變,思想、學術、政治制度、社會經濟莫不受外影響,其事跡迥異于前古,作一時期似較便利,且書內容不限于百年內之史跡,故定名日《中國近代史》。著者著書之目的,深願贊助讀者明了現時中國國際上之地位,政治上之嬗變,外交上之趨勢,社會上之不安,經濟之狀況,人口之問題;認識其交相影響之結果,分析其造成經過之事跡,討論其成功或失敗之原因,辨別事後之得失利弊。吾人處于今日議論古人,原非難事。著者之論斷,專欲讀者了解當日之背景環境,及其失簑與責任,非別有好惡也。綜之,近代史範圍之廣大,事

跡之繁賾,制度之劇變,生活情狀之改易,開中國曠古以來未有之奇局。其材料之多,浩如煙海,第十九篇略論史料之種類與價值,事跡之繁,固不能一一敘述也。 古今史之性質不同,方法亦各迥異。古史之存于今者,或為編年,或為問答,或為傳體,或為紀事本末,或為文獻,名目不一,要多因陳抄襲。其材料或不問來自何方,編纂者或不辨其真偽,書中或為諛墓毀墓文字,或為按年列舉之政令大事,或不問其是否實行及行後之利弊,雜然抄八。其一部分誠所謂“斷爛朝報”,或“流水賬目”也。吾人讀之,殊難明了整個社會之情狀。夸日編著歷史之方法,簡單言之,首先搜集原料,及時人紀錄,辨別著作人之目的,有無作用,及其與史跡之關系,比較各種

紀錄之內容,考證其真偽。其有證明者,始能定為事實,證以時人之議論,辨析其利害。然後綜合所有之事實,將其縝密選擇,先後貫通,說明史跡造成之背景,促成之各種勢力,經過之始末,事後之影響,時人之觀察,現時之評論,而以深切美麗之文寫成。此史學者不易養成之原因,而固吾人今日之正鵠也。著者編著此書,不過自信未入于歧途,于試驗之中,不肯放棄責任而已。 書中論斷,著者非詆毀時人,或為之辯護,不過以公平之態度,說明其立場。讀者之意見,或同或異于結論,著者固無強人從己之意,且書非宣傳作品,讀者多為成年之人,當可根據事實,自由表示意見也。更當說明于此者,外交上之事件,尤易引起爭論。蓋人類之普遍心理,嚴于責

人而寬于責己,對其家庭國家無不如此,詆毀外國。國人固少反對,且有愛國之名。此種畸形褊狹之心理,徒為害于國家。著者之目的,既非為片面之宣傳,又非為造成國際間之仇恨,惟願平心靜氣,根據事實,敘述外交上之史跡,討論其問題,研究其經過,對于侵略之罪惡,決不為之稍諱,庶可成為認識列強責任之信史也。 近百年來,內政外交變相影響,中國以不平等條約之束縛,主權減削,內政往往深受外國之影響,外交之篇幅頗難預定,乃听材料自行決定。書中地名以政府之變更,改易舊名,此種習慣,原為專制帝王改制之余毒,對于吾人則頗增加困難。著者敘述過去之史跡,自當仍用前名,但為便利讀者起見,常或附注今名。關于地圖,著者知其重要

,不幸不能繪畫,插入書中。事無奈何,唯願讀者自備地圖參看。 人名亦有困難,君主避諱不名,徽號字數贅多,廟號繁雜,均不便于記憶,民間用其年號,清帝除太宗而外,未曾改元,舉其年號,人皆略知其事業,今仍照用,代替其名。大臣之見于史料者,或稱姓名,或稱字號,或稱官名,或用地名,或稱謚號,變化繁雜,著者為便利之計,多用姓名。外人名稱,以譯音之故,常不一律,作者將其劃一,且多附注原名。國名載于舊檔者,或先後(�向)異,或交相雜用,如英或稱佛郎機,或稱大西洋,或稱紅毛,非外國書籍證明,殆難辨別。葡萄牙則稱大西洋,美稱米,法稱佛等,書中均改用今名。 年代舊用皇帝年號,或用甲子,近時或以孔子

誕辰,或以民國成立之年為紀元。自令觀之,多不適用,清帝于嗣位之次年,詔改年號,其先,帝多改元,積時既久,推算困難,如咸豐元年,讀者或不能即知其距今若干年也。甲子計算,亦常不便于用。新法紀年如孔子誕辰,尚未通行全國,效仿西法,徒為增加困難,清代史跡,用民國紀元前計算,頗感不便,對于吾人亦無所得。著者為便利讀者起見,多注明公元。英人葛麟瑞(Charles Kline)所著之《中西年歷合考》,度陳垣之《中西回史日歷》等書均極便于檢查,更附道光以後之年歷對照表于書後。至于年表,說者謂為史書所必備,實則不然,史跡絕非年表所能形容,且表非詳細說明,多無益于讀者。吾人固不必墨守古代之體例也。 此書

編著之初,頗賴友人章誠忘等之贊助,又蒙親友抄寫,皆深感謝。書中所敘之事實與議論,與任何人無關,著者一人負責而已。書為著者關于中國史有系統之第一作品,深願讀者有所指導,並書于此。 陳恭祿自序于珞珈山 一九三四年五月

唐代多元民族文化下的女性服飾研究

為了解決王珞丹劉憲華的問題,作者方湘瑩 這樣論述:

唐代多元民族文化下的女性服飾研究摘要  本文主要以文獻資料為主,圖像資料為輔,探討唐代女性服飾。從唐朝不同民族間的皇族聯姻,到因為就學、戰亂等因素來到唐朝的各地臣民,呈現出唐代官方兼容並蓄的民族政策。再到一般平民百姓間與來自各地其他的商人貿易,甚至是與外地其他民族間的通婚,展現出唐代民間接受多元的民族關係。無論是官方、民間皆與其他民族互動頻繁,造就唐代女性服飾的多元文化。  服裝的部分:可以歸納為首服、身服、足服。首服探討:冪䍦、帷帽、胡帽、氈帽皮帽。身服探討:半臂、回鶻裝、舞裝。足服探討:線靴、舞靴。飾品的部分:可以歸納為頭飾、面飾、頸飾、手飾與足飾、其他飾品。髮飾探討:玉簪、釵和步搖。面

飾探討:時世妝、啼(淚)妝。頸飾探討:瓔珞。手飾與足飾探討:釧。其他飾品探討:帔。  不論是唐代的服裝或者是飾品,許多種類都有其他民族的文化,展示出唐代多元的女性服飾文化。唐代多元的女性服飾文化,更是獨特的中華歷史文化。關鍵詞:唐代、女性、服飾、民族、文化

慈禧寫真

為了解決王珞丹劉憲華的問題,作者陳捷先 這樣論述:

  在帝制中國的舊傳統社會裡,一直有著男尊女卑的觀念。一般家庭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女人出頭是會引起非議的。國家的領導階層如果出現了女元首,更是被視為反常,「牝雞司晨」就是指女人當權所作的譏諷成語。   慈禧太后在她七十四虛歲的生命中,經歷了晚清最重要的咸豐、同治、光緒三朝,而且當過三度垂簾、兩次訓政的女主,立過載淳(同治)、載湉(光緒)、溥儀(宣統)三個皇帝,處理過很多對外戰爭、對內動亂以及皇室宮廷的鬥爭大事。大家對她的負面評論自屬難免。加上她專斷的行事作風,錯誤的治國政策,給國家民族帶來不少災難,世人對她評價惡劣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慈禧一生算得上多彩多姿,作為一個自然人,她的遭遇是可悲

的,十足不幸的女性,但作為一個政治人,她的機敏、睿智、決斷、陰險等特點卻又表現突出,與梟雄無異。過去一百年間,無論是在臺灣海峽兩岸,或是世界上華人聚居與外國人對慈禧有興趣的地方;無論是在專家學者的論著中,或是學校教科書、歷史小說、電影、戲劇以及電視連續劇等媒界作品中,慈禧幾乎都已被定型化、妖魔化。本書作者想依據史料,為慈禧作一番比較客觀、比較真實的勾勒描繪,還她一個原始的面目。 作者簡介 陳捷先   江蘇江都人,一九三二年生,一九五六年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一九五九年獲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後應邀赴美加入哈佛大學訪問學人計劃研究,返台後曾任臺大歷史系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等職。一九八○年應聘為美國

麻州大學客座教授,一九九○年榮獲韓國圓光大學名譽博士學位。一九九五年退休,移居加拿大,現任臺灣大學名譽教授,中國南開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專攻清代史、滿族研究、方志學、族譜學,著有《滿洲叢考》、《清史雜筆》(一至八輯)、《清代臺灣方志研究》、《東亞古方志探論》、《康熙寫真》、《不剃頭與兩國論》、《雍正寫真》、《乾隆寫真》、《努爾哈齊寫真》、《皇太極寫真》、《順治寫真》、《清史事典1.努爾哈齊事典》、《清史事典12.宣統事典》、《慈禧寫真》、《雍正:勤政的皇帝.傳奇的一生》、Manchu Archival Materials、The Manchu Palace Memorials及中英論文百餘篇。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推薦人的話:探賾索微,發人深省∕莊吉發□前言:晚清「第一女人」 1先從葉赫那拉說起∕2本書主人翁:蘭兒?杏兒?∕3慈禧的祖宗三代∕4滿族乎?漢族乎?∕5生地之謎∕6選秀女入宮∕7從貴人到貴妃∕8誕育龍種∕9母以子貴∕10後宮爭寵∕11略述咸豐∕12咸豐要「親征」?∕13且樂道人歸道山∕14辛酉政變∕15談祺祥與同治∕16第一次垂簾∕17議政王奕訢∕18新人新政∕19打壓恭王∕20重用漢人∕21同治中興∕22望子成龍∕23權位至上∕24同治大婚與親政∕25外使入覲∕26重修圓明園∕27同治之死∕28談孝哲皇后之死∕29兄終弟及∕30光緒繼統餘波∕31二次垂簾∕32

南北黨爭與清流∕33慈安之死∕34甲申易樞∕35奕□「商辦」政務∕36整修三海與頤和園∕37光緒親政∕38帝后黨爭∕39甲午戰爭∕40維新與政變∕41己亥建儲∕42義和團∕43八國聯軍∕44出奔、和約、回鑾∕45慈禧新政∕46光緒之死∕47立嗣溥儀與慈禧歸天∕48略談慈禧的生活與嗜好∕49慈禧與權監∕50身後劫難∕ □結語:我評慈禧 推薦序 探賾索微,發人深省   治古史之難,難於在會通,以文獻不足也;治近世史之難,難於在審辨,以史料氾濫也。晚清史料,浩如煙海,私家著述,固不待論,即官書檔案,可謂汗牛充棟。近代中國,內憂外患。同光時代,慈禧是國家領導人,她掌權將近半個世紀,她的一生與晚清歷史

相始終,她的歷史地位不能不評價。陳捷先教授掌握檔案資料,兼採私家著述,撰寫《慈禧寫真》,以五十個子題,論述慈禧一生紛繁複雜的功過得失,還原歷史,有貶有褒,探賾索微,深入淺出。作者以生動流暢的文筆,客觀評價,也對政治人物,痛下鍼砭。相信《慈禧寫真》一書的問世,必將獲得廣大讀者的讚賞與推崇。   慈禧是維持晚清殘局的重要人物,也是促使清朝政權覆亡的關鍵人物。過去一百年間,無論是在專家學者的論著中,或是學校教科書、歷史讀物、影視作品,對慈禧的評論多為負面的,她幾乎被定型為禍國殃民罪孽深重的人物。而陳教授評價慈禧時,不憚其煩地爬梳史料,還原她和她所處的時代,提出了精闢的看法。慈禧的一生遭遇是可悲的,從

童年至青少年時代家裡因賠償戶部虧空而窘困不堪,後來又眼睜睜看著父親惠徵落得丟官病死的下場,錢財與權力的印象在她的心靈烙上深深的印記。入宮之後,她自己也沒有享受到一般幸福女人的溫暖喜樂,後宮爭寵,夫君早逝,兒子叛逆,這些不圓滿影響了她的心情與性格的發展。然則一個女子扭曲的人生,因緣際會之下,竟放大為一段中國慘痛的歷史,甚至連帶地改變了往後的世界。慈禧雖沒有學武則天正式稱帝,但她所發揮的威力,遠遠勝過那位老前輩!   姑且不論一代興亡是否繫於宮闈,但有清一代有兩位引人矚目的皇太后,一前一後,確是不容置疑的。在清朝初年有孝莊文皇后本布泰(一六一三~一六八八),享年七十六歲,她歷經三朝,輔立過兩位幼主

。皇太極在位期間,她是永福宮莊妃,端莊賢淑,相夫教子;在順治朝,她是皇太后,由多爾袞攝政,輔佐獨子福臨,度過危機;在康熙朝,她是太皇太后,輔佐愛孫玄燁,周旋於四位輔政大臣之間。她一生聰明機智,善於運用謀略,在誅除權臣鰲拜、平定三藩之亂的過程中,充分表現出她知人善任以及應付突發事件的卓越才能,對穩定清初的政治局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清朝末年有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一八三五~一九○八),即慈禧太后。她是一個有智謀、有手腕的人,在她七十四年的生命史中,她經歷過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的風風雨雨,面對內憂外患,曾積極支持洋務運動,也無情鎮壓變法維新;她立過載淳、載湉、溥儀三位國君,三次垂簾,兩度訓政

,前後掌權歷時四十八年。這段時間,正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政治改革、經濟繁榮、軍事強大、科技日新的時代,清朝卻出現了一個自私自利、權力慾強、不諳外情、罔顧國計民生的女主,最後雖欲以立憲挽人心,但因百端並舉,政急民煩,而加速清朝的覆亡;所謂陵土未乾,國步遂改,天命難諶,實在是清朝的不幸,也是中國的不幸。   陳捷先教授對慈禧一生眾多事件的客觀看法,結論正確。這不僅是給予慈禧歷史地位的評價,也是向國家領導人發出的警鐘。瀏覽《慈禧寫真》一書,我們可以從中獲取經驗和教訓,以古鑒今。政治人物,更應調整心態,有理想的國家領導人,要顧及國家民族利益,多為國家人民設想,不要貪戀權位,不要被財富與享樂沖昏頭腦,以免遭

後世詛咒譴責。《慈禧寫真》的撰述,確實頗能發人深省。 莊吉發   【推薦人簡介】   莊吉發   一九三六年生,臺灣苗栗人,原籍廣東陸豐。一九五六年省立臺北師範學校,一九六三年臺灣師範大學史地學系,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先後曾任士東國小、士林初中教員、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淡江大學歷史學系、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講授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通史、清史專題研究、故宮檔案專題研究、中國祕密社會史、中國邊疆文化史、北亞社會文化史專題、滿洲語文等課程。現任臺灣大學中文學系、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兼任教授。 前言 晚清「第一女人」   清道光十五

年十月初十日(西曆一八三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有一個女嬰誕生在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的一位中級官員家中。她的父親姓葉赫那拉,名惠徵,當時任職吏部二等筆帖式,她的家族屬滿洲鑲藍旗。   這女娃在孩提時代就接受了相當程度的教育,對滿漢文字都能通曉,長大後應該是聰明智慧型的人。相信也一定有著幾分美艷的姿色。她十七歲的時候是少年新君咸豐的元年(一八五一),這一年宮廷裡正值選八旗秀女的年分,她的家長為她報名參加了選拔。第二年春天她中選進入皇宮,封為蘭貴人,是皇帝的后妃中的中下等地位。而同時她父親也被外調去了安徽,當上了徽寧池太廣道員,這個職位權力不小,駐地在長江邊上的重鎮蕪湖,管轄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

池州府、太平府以及廣德州的二十八個縣,並兼管蕪湖關稅務。惠徵連升了幾級,變成四品道臺,女兒又入選為皇帝的貴人,真可謂雙喜臨門。   咸豐三年,蘭貴人娘家發生了可怕的災難,她的父親在這一年因「虧款」(貪污公款)或是「帶印脫逃」等罪名被「褫職」了。其時太平軍正在安徽一帶大鬧事,蕪湖形勢告急,惠徵帶了一萬兩餉銀先逃到江蘇鎮江,後到丹徒辦理糧臺。咸豐帝在北京得悉各地喪失城池、官員逃竄等消息後,諭令地方督撫「查明該文武各員,有棄城先逃、臨陣退避者,即行革職拿問,按律定擬罪名,迅速具奏」,安徽巡撫李嘉瑞乃向皇帝進呈一份報告,參劾了惠徵「避居別境」,有虧職守。咸豐帝見到奏摺後,只能「大義滅親」,指責老丈人說

:「惠徵身任監司,於所屬地方被賊蹂躪,何以攜帶銀兩印信避至鎮江、涇縣等處?……惠徵業已開缺,著即飭令聽候查辦。」不過,稍後皇帝又在另一件上諭裡命安徽巡撫調查惠徵「委辦糧臺、護解銀兩是否屬實」,比起前一次諭旨緩和多了,而且有著不信「逃避」確有其事的語氣。這是不是惠徵之女蘭貴人關說了什麼話、起了什麼作用,不得而知。然而這些已無關重要,因為惠徵自咸豐三年三月避逃鎮江之後,僅僅歷時不到三個月,在六月初三日他就病死了,享年四十九歲。惠徵的遭遇相信在蘭貴人心中一定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與影響。她不能保全她的父親,她深感權力的重要,也了解政治是不顧親情的。   惠徵死後第二年,蘭貴人晉升為懿嬪,又過了兩年,即咸

豐六年(一八五六),她因為生下皇子載淳,再次晉升為懿妃,次年又賜封懿貴妃。在宮中的地位日漸升高了,她的權力慾也變得更強烈了,當時她才二十三歲。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攻陷大沽,陳兵天津,京師受到嚴重威脅,清廷上下亂成一團,咸豐帝束手無策,又想「御駕親征」,又想逃難「北狩」。懿貴妃認為:「皇上在京可以鎮懾一切,聖駕若行,則恐宗廟無主,恐為夷人踏毀,昔周室東遷,天子蒙塵,永為後世之羞,今若遽棄京城而去,辱莫甚焉。」如果這一記述可信,則說明懿貴妃頗有主見,在軍情緊急之際,她還能保持清醒。同時也足以證明她對中國歷史有相當的知識。然而,咸豐帝沒有採納她的建議,倉皇逃出北京,到承德避暑山莊避炮火去了。  

 在承德約一年期間,咸豐帝銳氣盡失,頹喪消沉,懿貴妃卻在此一動蕩不安的政局下,施展發揮了她的政治才能,她代皇帝「披覽各省奏章」,與大臣等議論朝政得失,開始建立了日後女主的初基,但也引來親貴權臣們的不滿。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六日(西曆一八六一年八月二十一日),皇帝病危,口授遺囑,立獨生子載淳為皇太子(嗣皇帝),命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凡發布詔諭,先由八大臣草擬呈報,不過,因新君年幼,須請皇太后鈐用圖章,再以皇帝名義發下。此時的皇后與懿貴妃實際上已有了代行皇帝職權的身分,她們與八大臣是相互牽制的,當然矛盾、衝突也就難免發生了。   這種既非垂簾,又

非輔政,但又垂簾與輔政兼行的政體確是不完備的,而且雙方都在爭權,慘烈的政治鬥爭必然要發生。兩宮太后乃聯絡皇叔恭親王奕訢在京城的力量,成功地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辛酉政變」(咸豐十一年,歲次辛酉),徹底消除肅順等八大臣集團的力量,進而取得了合法的「垂簾聽政」地位。   按照清朝宮廷制度,新皇帝即位後,即尊嫡母(先帝冊封的中宮皇后)為母后皇太后,親生的母親為聖母皇太后,並上尊號。另外凡是遇到國家有大慶典時,則又在皇太后的尊號前加上美詞,叫做徽號,一般用兩個漢字。她們死後再在生前的徽號上加字,則稱為謚號。   惠徵的女兒前已晉升為懿貴妃,因為貴妃與皇后之間的「皇貴妃」一級當時無人,實際上她已是皇貴妃級

了。咸豐帝死後,載淳繼承大位,當然「母以子貴」,她與皇后同時被尊為皇太后,實行垂簾聽政。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她又加上徽號「慈禧」,咸豐嫡后的徽號為「慈安」,這就是後世人稱她們為「慈禧」與「慈安」的由來。   慈禧垂簾聽政時剛剛年滿二十七歲,沒有預料到這位年輕女主竟主宰了晚清朝政四十七、八年。她三次垂簾,兩度訓政。經歷過很多國內外的重大事件,現在擇其要者分列如下:   同治元年,為整飭政風官箴,下令殺兩江總督何桂清。第二年又令正黃旗滿洲都統勝保自盡。前者因棄城逃跑,後者則是「荒淫貪縱」,慈禧藉此樹立權威。   同治四年,剝奪恭親王奕訢「議政王」頭銜。   同治五年,支持奕訢在原同文館內添設天文算

學館。第二年更以皇帝名義發布上諭十道,支持洋務運動。   同治八年,以皇帝名義降諭處死寵監安得海,以示她大公無私,永遵清朝祖宗家法。   同治十一年,皇帝載淳舉行大婚禮。新皇后是慈安與皇帝選上的阿魯特氏,皇妃則為慈禧看中的富察氏,這事頗令慈禧不樂。   同治十二年舉行皇帝親政大典,兩宮太后撤簾歸政。   同治十三年,皇帝為讓慈禧安養林泉,不干預政治,下令重修圓明園,後因大臣反對,停止修園。同年十二月,皇帝駕崩,因無子嗣,慈禧不顧家法,監持以其妹所生子,即醇親王奕□之子為皇位繼承人。新君名載湉,年僅四歲,兩宮太后二度垂簾聽政,改明年為光緒元年。   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同治皇后阿魯特氏被慈禧逼

迫自殺身亡,引起不少朝臣議論。   光緒七年,慈安病逝,有人懷疑係慈禧下毒害死,但證據不足。   光緒十年,因中法戰爭失利,慈禧降頒懿旨,罷斥恭親王奕訢及軍機處全部大臣,重組中央最高權力機關,史稱「甲申易樞」。   光緒十一年,海軍衙門成立,慈禧派其妹夫、皇帝生父醇親王奕□總理海軍事務。   光緒十三年,皇帝載湉已十七歲成年了,慈禧迫於祖制與臣民心態,不得不宣布歸政時間。但奕□深知她貪戀權位,乃請她繼續訓政。皇帝有親政之名,實為傀儡。   光緒十五年,皇帝先行大婚禮,皇后為慈禧之姪女。後行親政大典,慈禧表面上撤簾歸政,然其私心、貪權實表露無遺。   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慈禧六十大壽原

擬熱烈慶祝,因政局而改為只在宮內舉行。慈禧對東西洋列強乃益加憎惡。甲午戰爭以大敗收場,翌年訂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光緒二十四年,皇帝發布〈明定國是詔〉,宣布變法維新。慈禧則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重新訓政,並殺害維新黨人。   光緒二十五年,慈禧立溥□為大阿哥,想廢掉光緒帝,後因列強反對而未成功。   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事起,慈禧想利用拳民「扶清滅洋」,卻招致八國聯軍攻華,北京淪陷,慈禧、光緒帝等逃難出走西安。臨行前慈禧命太監將皇帝所愛珍妃推入井中溺斃。   光緒二十七年,清廷代表在慈禧授意「結與國之歡心」下與列強簽訂內容有苛刻條款之《辛丑和約》。   光緒二十八年,慈禧推行新政。

  光緒三十二年,慈禧宣示實行預備立憲。   光緒三十四年,皇帝駕崩。慈禧降懿旨命以溥儀入承大統,命溥儀生父載灃為攝政王監國。光緒帝死於十月二十一日,翌日慈禧亦病逝。有人懷疑慈禧於死前毒害光緒帝。此事可能並非純屬傳聞,因為近年有科學證據出現。   據上可知:慈禧太后在她七十四虛歲的生命中,經歷了晚清最重要的咸豐、同治、光緒三朝,而且當過三次垂簾、兩度訓政的女主,她立過同治載淳、光緒載湉以及宣統溥儀為皇帝,處理過很多對外戰爭、對內動亂以及皇室宮廷的鬥爭等大事。她的一生雖然算得上多采多姿,但也是爭議最多、評論最難的。而且由於她行事作風上確實存在著不少問題,後人對她有著極為嚴厲的負面評價。本書的作者

,想依據史料,為慈禧作一番比較客觀、比較真實的寫真。   這本小書的問世,我首先應該感謝內子侯友蘭女士對我的鼓勵。其次我要感謝遠流出版公司的游奇惠主編與陳穗錚小姐在印製方面的協助。還有我的好友陳龍貴、林天人、楊晉平、林泩翰等在校對與聯絡上的幫忙,在此一併致上謝忱。 二○○九年九月於加拿大西溫哥華 後記 我評慈禧   在帝制中國的舊傳統社會裡,一直有著男尊女卑的觀念。一般家庭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女人出頭是會引起非議的。國家的領導階層如果出現了女元首,更是被視為反常,「牝雞司晨」就是指女人當權所作的譏諷成語。慈禧太后生活在帝制中國的最後一個朝代,她當上了女主,而且主宰晚清政局近五十年,大家對她的

負面評論自屬難免。加上她專斷的行事作風,錯誤的治國政策,給國家民族帶來不少災難,世人對她評價惡劣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在慈禧太后尚在掌大權的時候,就有人攻擊她了。除了她領導政府中的御史以及一些清流人士對她的戀權享樂、不容異己作些陳述與微詞外,戊戌政變以後康、梁在海外對她的指斥就更多更凶了,說她的領導地位不合法,說她的禍國殃民是「自生民以來未有此凶禍者也」等等,都是能深植人心的,不但醜化了慈禧個人,對清朝覆亡與革命軍興確有推動的作用。   過去一百年間,無論是在臺灣海峽兩岸,或是世界上華人聚居與外國人對慈禧有興趣的地方;無論是在專家學者的論著中,或是學校教科書、歷史小說、電影、戲劇以及電視連續

劇等媒介作品中,慈禧幾乎都已被定型為禍國殃民罪孽深重的人物,這種印象似乎已經不能改變了。儘管有早年像王國維等的名家為讚譽慈禧寫過〈慈禧三大功德記〉、美國作家謝古里夫(Sterling Seagrave)出版《龍后》(Dragon Lady)一書,想為慈禧辯護但效果不佳。現代學者汪榮祖、徐徹、隋麗娟等人也著書立說,強調慈禧的評價不能泛政治化,汪教授以為「將滿清帝國的覆亡,完全歸罪於她,殊非平心、公允之論」。徐教授說:「對慈禧太后實行的是一點論,一棍子打死。從想當然的概念出發,歷史事實為先決的概念服務,往慈禧太后的身上潑了許多污泥濁水。……但是,歷史事實並不是這樣。……我主張對慈禧太后也要兩點論。

慈禧太后做過一些壞事,也做過一些好事。她做的壞事我們要批判,她做的好事我們要肯定。」隋教授則認為,「當我們回顧與品評她的功過是非的時候,只能以人性化的視角,盡量還原她和她所處的時代。」他們的影響如何,尚未可知,但願能對前人的貶抑、譴責作一些修正的工作。我自己對慈禧的一生則有如下的一些個人看法:   第一、作為一個自然人,慈禧的一生遭遇是可悲的。她的父親惠徵一輩子沒有做過什麼高官,最後卻以「虧款」、「帶印脫逃」等等難堪罪名被革職查辦,終至死在江南。她的夫君咸豐帝奕□算是一個頹廢不振的君主,在位期間內憂外患紛至沓來,被逼得逃離京城、棄守宗廟,生命的末期又耽於酒色,駕崩熱河,跟她父親一樣,也是客死異

鄉。兒子同治帝載淳,更令她失望,皇家雖聘請了名儒大師為他講課,他卻不喜讀書,無意學習,長到十六歲時仍是讀不通大臣們所進呈的奏摺。相反地,他貪玩成性,「因之宵小乘機誘惑引導,遂至逐日惟嬉戲游晏,耽溺男寵,日漸羸瘠」。學問不長進,身體也很糟,要他變成一位英主明君當然很難了。尤有甚者,同治帝對生母的叛逆性極強,經常站在別人一邊,反對生母,這使慈禧非常不樂。還有慈禧的父、夫、子三人都未得永年,算是短命。以舊時代婦女的「三從」,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來說,她的「三從」之樂實在不多。總之,她親眼看到父親的悲慘命運,她自己也沒有享受到一般幸福女人的男歡女愛以及母愛的溫暖喜樂,這些不圓滿相信會影響她的

心情與性格的發展。   第二、慈禧出生後,雖然經歷了一段「在家從父」的時間,但生活也不如普通人家的兒女那樣地單純快樂。她的祖父景瑞從嘉慶十一年(一八○六)起,將近有三十年的時間都在京中刑部做小官,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因服務成績不差,由刑部推薦並得皇帝初步同意外放他「江蘇以知府差遣使用」,不過在由部引見時,道光帝對他的印象頗為不佳,被認為「才具平庸,不勝知府之任」,只好又回到原衙門做官,這一年慈禧是七歲。一年以後,清政府又下令清查戶部銀庫虧空大案,發現多年來竟有九百二十五萬二千多兩的白銀虧空。道光帝大怒,責罵歷任戶部主管官員「喪心昧良,行同偝國盜賊」,下令徹查。最後決定「歷任庫官、查庫御史各

按在任年月,每月罰銀一千二百兩,已故者由子孫照半數代賠」。慈禧的曾祖父吉郎阿正好在戶部任過官,也被列為賠款人之一;因吉郎阿已去世,所以由他的兒子也是慈禧的祖父景瑞來代賠白銀二萬一千六百兩。這對慈禧一家來說,真是飛來橫禍。由於無法一時賠繳,景瑞就在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被革職關進牢房,等追繳後再放出,當時慈禧年已十三,相信她對這場家變會感到震驚與不安的。其後在她父親惠徵向親友告貸、變賣家產以及用其他方式籌措之下,才將景瑞保釋回家。這一家的生活必然受到影響,尤其是經濟方面,一定會窘困不堪的。惠徵後來到安徽做官,確有撈錢的事實,可能與他家賠償戶部虧空有關。不過無論如何,這些事都是在慈禧童年至青少

年時代發生的,錢財與權力的印象怎能不在她的心靈烙上深深的印記呢?   第三、慈禧小時候是受過一些教育的,甚至還學習過繪畫、書法,不過造詣不深,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她罷黜恭親王奕訢的諭旨中錯別字很多得到證實。然而她不甘心做一個文盲似的人,因此她入宮後還不斷地從事學習,學看大臣奏章的內容,學經、史書籍中的微言大義。更難得的,她能與時俱進,學習西洋知識,從富國強兵的洋務問題到西洋各國的史地專書以及英國語文,她都接觸過,只是不求甚解,僅得皮毛,獲益可能不多。她有心學習是應該受到肯定的,但是這類語文能力與經史知識對她處理政務、運作國家機器都可能無大幫助,對她權位的鞏固與維持可能倒有些裨益。西洋人說:「凡存在

的,必有其道理。」慈禧固然是「母以子貴」,但她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的政治才識,相信她的高貴地位與獨尊權威也是不能如此持久的。   第四、作為一個政治人,慈禧不但具有基本政治才能,她還富有機敏、睿智、決斷、陰險等的特點。她在初試啼聲的「辛酉政變」中,設計的縝密、處理的精當、呼應的巧妙、行動的準狠,在在顯現她的手段高明。政變之後,又「公開焚燬」在肅順等人處搜得的有關證物,不牽連其他官員,安撫反對勢力,更是讓不少人有「恩澤惠下」的感覺,這些人當然就會心悅誠服地為她服務了。她對恭親王奕訢的先重用重賞,後再予罷黜也運用得很好。但她了解全部剝奪奕訢權力的時機尚未成熟,因此只削掉他「議政王」的頭銜,讓恭王不敢小

覷她,其他王公大臣也隨之俯首帖耳地臣服在她的面前了。慈禧在垂簾聽政之初,斬殺兩江總督何桂清與參與辛酉政變有功的大軍頭勝保,表面上看是「以明官紀,整飭官箴」,實際上也是給滿漢文武官員們一種儆戒,並藉以維持法紀,也算是一著妙棋。對於曾、左、李等漢人委以重任,置諸高位,她知道可能是有危險的。對於推行洋務運動,也可能不是她衷心願意的;但是為了挽救清朝於危亡,為了強化她自身的聲望地位,她還是走了這一步險棋,而且得到了她預期的效果。「甲申易樞」更是慈禧表現才華的事件,她先利用了清流派的日講起居注官盛昱上書,嚴辭彈劾以奕訢為首的軍機處多位大臣,說他們「輕信濫保」官員,說他們「阿好徇私」,以致中法戰爭一敗塗地

,有關大臣應「交部嚴加議處」。慈禧得到這參本之後,召見了盛昱,裝著難過失望,說大臣們竟然俯仰徘徊、坐觀成敗,實在要更動他們才是。據說她與盛昱談話時還流了眼淚。沒有想到慈禧在不久後即頒降懿旨,將軍機處全班人馬罷斥,羅列他們的罪名有「委蛇保榮」、「因循日甚」、「謬執成見」、「簠簋不飭」、「昧於知人」等等,恭王也被開去一切差使。盛昱原本以清流自居,想出鋒頭,不料惹下如此大禍,頗為後悔,因而再上書讚揚恭王、李鴻藻等人,希望能挽回他們的地位。可是慈禧卻不再理他了,她真正達到了打倒恭王的目的。另外,在戊戌政變時,慈禧的沉著、陰狠態度也是值得一述的。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四月二十三日皇帝發布〈明定國是詔〉

、宣布變法維新後,慈禧也在二十七日以皇帝名義連發四道上諭,預先作好應付突發事變的政治準備。七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三日,慈禧與光緒帝在頤和園中共度了四天,在議事中雖有爭執,但氣氛尚算和平。八月初三日光緒帝返回北京,慈禧也在第二天趕到京城附近的西苑,事變顯然快發生了。慈禧為顧及外國人的干涉,特別是日本人的不滿,她對光緒帝在八月初五日與日本在野政治家伊藤博文的會面沒有干預,可是第二天就宣布再度訓政,囚禁光緒帝於瀛臺了。隨著又有斬殺楊深秀等「六君子」以及追捕康有為的命令,她在事前幾乎不露什麼跡象,但行動一開始卻是有效而且極具威力。類似事例還有一些,限於篇幅,這裡不擬再舉。相信讀者諸君已能從以上史事中了解

慈禧的政治手腕了。   第五、在同治帝繼統之前,慈禧雖然已母以子貴,掌握大權,一般說來,她尚能遵守清朝祖制,做事不留別人以口實,態度是能屈能伸的,策略是依情勢而定的。例如咸豐帝臨終前丟下一個既非攝政、又非垂簾的政體;結果慈禧想攬大權,肅順等八大臣反對她干預政務,因而引起矛盾,導致衝突。御史董元醇在慈禧一派授意下上奏章,懇請兩宮太后權理朝政並另簡親王輔政,這是赤裸裸地要向八大臣奪權,肅順等當然十分氣恨,乃以皇帝名義擬了一份諭旨,首先責斥董元醇的「請太后權理朝政」不合制度,其次責問「簡親王輔政」是何居心?慈禧也不甘示弱,不願在諭旨上蓋章,使諭旨不生效用。八大臣隨即與兩宮太后爭吵,不得要領,於是乾脆

罷工,使中央機器不能運轉。慈禧知道此事十分嚴重,會影響全國政局的穩定以及皇家自身的安全,因為熱河行宮畢竟是八大臣勢力範圍,無法與他們抗爭,於是她選擇了退讓,留待日後再算帳吧。八大臣批駁董元醇的諭旨一字不改發出了,他們也「照常辦事,言笑如初」了。慈禧是為了以時間換空間而讓步的,終究在不久後消滅了八大臣的勢力。   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太監安得海在慈禧的縱恿下出京去蘇州,乘大船,掛龍鳳旗,船上有女樂,聲勢烜赫,八面威風地下江南了。按清朝祖制,太監不准離京,違者殺無赦。山東巡撫丁寶楨捉拿了這個囂張的宦官,由於他是慈禧寵信人物,丁寶楨不得不上奏請示,慈安與恭王先傳令丁巡撫,慈禧並不知情,不過她看到奏

章之後,只得降旨說:「該太監擅自遠出,並有種種不法情事,若不從嚴懲辦,何以肅宮禁而儆效尤!」安得海在山東被就地正法了,慈禧不但沒有背上破壞祖制的罪名,反而抬高她大公無私的聲譽。   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九月二十八日,親政不久後的皇帝降旨要重修圓明園,表面上是說為報答母恩,替生母慈禧重修園林,「以備聖慈燕憩用資頤養」,不過,同治帝可能也別有用心,希望把生母送出紫禁城,不再干預他的施政以及遊樂的生活。但是諭旨發布後第三天,御史沈淮即上奏以為「今時事艱難,仇人在國」,不宜遽議興修;游百川則「袖疏廷諍,諤諤數百言,聲震殿瓦」。同治帝初以高壓手段阻止,甚至革去游的御史職務。但修園是大工程,花費是龐大的

,慈禧顯然在最初同意興修,但眼見反對聲浪愈來愈大,最後連恭王、醇王、御前大臣、軍機大臣都出來要皇帝「重庫款」。同治帝十分生氣,降旨將恭王、醇王以及其他十多位中央重臣一起革職。慈禧諳熟朝政運作,知道王公大臣如果一旦全都革職,國家必立即生亂,所以趕到內殿中強令皇帝收回成命,並停止工程。她又演出了一次成功大戲。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慈禧六十大壽,當然要盛大慶祝一番的。事實上,早在十八年底,皇帝就在上諭中提到全國臣民都要熱烈參加慶賀。第二年又下令成立慶典處,隨即展開一切籌備工作,希望做到隆重豪華,以博得慈禧的歡心。然而掃興的是日本人在太后的壽誕之年發動了甲午戰爭,清軍海陸連遭敗績。戰事緊急,軍

費開支龐大,因而有不少官員上書,呼籲停止慶典工程,請將祝壽費用移作軍費。慈禧心中實有不甘,但她最後還是無奈地宣布慶典只在宮中舉行,頤和園受賀事宜及一切點景,都全部停止。儘管這是慈禧的敷衍讓步,但花費畢竟省下可觀的一筆了。最值得一提的是慈禧一直沒有學武則天正式稱帝,可見她還是有些自制的。總之,慈禧是能審時度勢作出較好的安排。其後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是可以一述的,這裡暫且不贅述了。   第六、慈禧一生的表現,在很多地方並不如以上所說那麼好,譬如在政壇上她貪權戀位,就暴露了她人性中大弱點。從她入宮以後,她的心態顯然就不正常,整日想到的可能都是生存、權位等的問題。她家祖父為追賠坐牢以及父親因虧款或是帶印脫

逃被褫職等傷心事也會不時浮上她的心頭,這對她的心理與性格必然有些影響,讓她對險惡慘烈的現實鬥爭也會產生一套自己的邏輯。因此在日後的遭遇中,不論是辛酉政變、打擊恭王、中法之戰、中日之戰,或是戊戌政變、義和拳亂、推行新政等等重大的中外事件,她知道政治鬥爭不能慈悲,不能猶豫,要殘忍為先,殺戮是尚;否則自己不但權位不保,連生命都會堪虞,得到的可能只是淒慘不幸的收場。另外,我們也可以從人類自私慾望方面來觀察一下慈禧。她入宮後從第六級的貴人躍升到第三級的貴妃,得來不是易事,但她終究掙得了。在她七十四年的生命史中,她經歷過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的風風雨雨,立過載淳、載湉、溥儀三個國君,三次垂簾,兩度訓政,前後

歷時四十八年,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像她這樣的人物實在罕見。她執政掌權時,打擊過恭親王奕訢,甚至壓迫過醇親王奕□,囚禁過光緒帝,立而又廢過大阿哥溥□,她把這些有可能取代她最高權位的人全部打垮了。同時她還被人懷疑是與慈安太后、同治皇后阿魯特氏、珍妃死亡有關的人。如此看來,她在皇室裡、深宮中,顯然也是一個心狠手辣、不顧情義的人物。她為什麼如此的不似常人呢?答案很簡單,她心裡只有「權位」二字,凡是通往她最高權位途中的障礙物,她都必須清除;凡是向她最高權位挑戰的,她必定消滅之。她堅持的思維是「逆我者亡」。第七、慈禧在貪圖享樂與生活上極盡奢侈方面的事,也是應該予以譴責的。儘管她在辛酉政變後十天,即咸豐十一

年(一八六一)十月初十日,發布懿旨給總管內務府大臣,強調宮中添製金銀器皿要有節制,避免鋪張,說什麼「矧值四方多故,物力維艱,豈復容以宮闈器用耗天下之財力,……日後遇有此等事件(指金銀器皿添置等),該管大臣等宜各仰體此意,以力行節儉為要」。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又下令宮中輿轎、傘扇、旗纛等物改鍍金、鍍銀或改用黃 48略談慈禧的生活與嗜好據一些老太監們的回憶說:慈禧的生活很有規律,有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嚴冬過後,她喜歡在早晨梳洗、用餐後,走出寢宮,開始散步,雖有李蓮英、崔玉貴隨從,但她很少說話,只享受寧靜,或許是思考應付政務的方針,一直到冬天到來前這習慣極少改變。慈禧每天吃飯的時間,早餐定在

七時,中餐約在十點半鐘或稍後,晚餐則在下午五時。下午兩點鐘以及七點鐘加兩次點心時間。早餐有二十多樣早點,如麻醬燒餅、油酥燒餅、蘿蔔絲餅、清油餅、炸?子、炸回頭。湯粥類則有各種茶湯,如杏仁茶、牛骨髓茶、鮮豆漿等;稻米粥、八寶蓮子粥、八珍粥、雞絲粥也是慈禧常吃的。午、晚餐據說有一百二十樣葷素菜,外帶時鮮。按清宮祖制,每樣菜「吃菜不許過三匙」,可能是防止被毒害。慈禧衣著很講究,而且極盡奢華。她夏天喜歡穿繡滿大朵紅牡丹的黃緞袍,繡袍外面常罩上一件華麗的魚網形披肩,由三千五百粒珍珠製成,邊緣還綴以美玉串成的瓔珞;頭上戴著掛滿珠寶而兩旁又鑲有珠花、玉鳳的頭飾。慈禧又喜歡戴珠鐲、玉鐲以及寶石戒指等物。最特別

的是她右手中指和小指上戴著三吋長的金護指,左手則戴玉護指。鞋上也有珠珞及各色名貴寶石。可以說全身都是珠光寶氣,莫名的奢侈。慈禧很注意化妝,她有自製的化妝品。據說她常在寢宮裡的鏡臺前描眉畫眼,傅粉施朱,每天要耗費兩三個小時打扮自己。慈禧也喜歡沐浴,通常是由宮女為她擦澡,而每次大約須用一百條毛巾;當時已有玫瑰香皂,不過都是宮中御製的。澡盆中的水隨用隨換,永遠保持清潔。慈禧有些嗜好也是值得一述的。慈禧喜歡讀書。由於她原本的文化水平不高,在她協助咸豐帝理政以及後來垂簾時,她漸漸感到自己的知識不足。她不像慈安那樣根本無心學習,無意增進自己的程度,反而是個充滿求知慾、積極奮發讀書的人。在咸同之際她初掌政權

的時候,她把《帝鑒圖說》看成是必讀的書籍,後來又命大臣們編《治平寶鑒》一書,以備她御覽,她的讀書儘管有些現實的功利目的,但是她愛讀書畢竟是個事實。據老太監們說:慈禧嗜讀中國古典名著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封神榜》、《紅樓夢》等書,從中吸取處人為政的經驗。八國聯軍之役以後,她對《海國圖志》、《瀛環志略》一類介紹西洋知識的新書產生了興趣,當然她是想了解世界大事才閱覽這些書的,可以說她還有著與時俱進的精神,只是為時已晚了一些。她也有時為娛樂而讀書,她在頤和園常令老太監們為她說書,特別是有關歷朝史事的。聽說有一次她對漢朝呂后專政史實還發表過評論。她認為呂后糊塗,封再多的呂姓王公都是無

用的,因為武將都是劉邦的人,根本不能控制實權,她的治國必先攬權思想由此可見一斑。

文學童話中「道路」意象之研究─ 以《綠野仙蹤》及〈去聖庫魯次的遙遠之路〉為例

為了解決王珞丹劉憲華的問題,作者王貞君 這樣論述:

在文學領域裡,「道路」是時空意識的縮影,它藉由客觀的存在,進行「精神指向」的主觀舖陳或推衍。「道路」意象看似尋常,實際上,卻是文本探索中的重要符碼。 早期的童話,絕大部分是為了滿足人們遙不可及的願望,在那個尚無文字記錄、作者不可考的久遠年代,這些童話因而轉化成一個個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歷經人事時地物的變遷,童話的傳承起了波折,漸漸地,以民間童話為基礎,經個人蒐羅、彙整或創作的「文學童話」出現了。這種兼具意識形態與文化背景的轉折,毋寧更接近研究者的主題方向。爰以文學童話為基底,一面分析文本中「道路」意象之形塑,一面透過這些「道路」意象,探究作品中的情節與主題。將童話的空間架構聚焦於「道路

」,看道路對情節的「必然導向」,也看道路「如何導向」故事的尾聲,進而引發和鳴共振。 本論文以「文學童話」為研究類別,以「道路意象」為探討核心,以《綠野仙蹤》和〈去聖庫魯次的遙遠之路〉為範例文本。文分五章,第一章將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及步驟作一簡要說明;再針對「文學童話」、「意象」及實體、抽象「道路」詳加釋義;接著,就各子題與兩範例文本作相關文獻探討。第二章則統整文本中的「路」,以何種方式來結構作品,並就「情節推展」、「象徵意涵」與「主題闡述」等三方面來探究「道路意象」於文學童話中的運用及作用。第三章,以三個單元分析《綠野仙蹤》的道路書寫:第一節針對作者、故事內容和成書時代背景作介紹

;第二節從道路意象看情節推展;第三節探討道路意象下的象徵意涵與主題闡述。第四章,談〈去聖庫魯次的遙遠之路〉,以相同流程來分析文本的道路書寫。第五章則歸納總結。「道路」以實用功能走入生活、以抽象意蘊進到創作,透過「童話」這條便道,指引人們找回失落已久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