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記憶吉他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獨家記憶吉他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汪漢澄寫的 醫療不思議(獨家限量親筆簽名版):顛覆認知的醫學古今事,一個腦科醫師穿梭於診療室與歷史檔案間的私筆記,那些你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 和汪漢澄的 醫療不思議:顛覆認知的醫學古今事,一個腦科醫師穿梭於診療室與歷史檔案間的私筆記,那些你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独家记忆吉他谱-陈小春C调编配入门吉他谱 - 吉他网也說明:独家记忆 - 陈小春词:易家扬曲:陶昌廷忘记分开后的第几天起喜欢一个人看下大雨没联络孤单就像连锁反应想要快乐都没力气雷雨世界像场灾难电影让现在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田 和麥田所出版 。

國立交通大學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邱德亮所指導 陳昇澤的 台灣「獨立音樂」的「反叛」形象與社會屬性初探 (2015),提出獨家記憶吉他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獨立音樂、階級、小資產階級、小布爾喬亞、反叛、資本主義、勞工。

最後網站独家记忆吉他谱_C调弹唱谱_陈小春_六线谱高清版則補充:独家记忆吉他谱 ,陈小春演唱,原调为#F调,此谱用C调编配,变调夹2-6品,第二段副歌转D调。独家记忆六线谱,六线谱三张图片高清弹唱谱,感谢又又吉他编配分享。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獨家記憶吉他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醫療不思議(獨家限量親筆簽名版):顛覆認知的醫學古今事,一個腦科醫師穿梭於診療室與歷史檔案間的私筆記,那些你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

為了解決獨家記憶吉他譜的問題,作者汪漢澄 這樣論述:

不可思議的大眾趣味醫學科普 最擅長說故事的醫療偵探——資深神經科醫師 汪漢澄 書寫我們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 《醫療不思議》全書含括「身體的故事,疾病的故事,醫療的故事」三部分。 專業醫療人員看了,驚覺原來醫學上的所學,有這樣的歷史緣由與典故; 一般大眾讀了,理解原來與我們習習相關的醫療方法與疾病,竟是這樣演變來的…… 這是一本說故事的書。 醫學看似一種比較嚴肅的學問,但在學習以至於鑽研醫學時,我發現到處都是精彩的故事,等著有人來說。這些故事講給醫學的專家或學生來聽,想必別有會心,但就算是外行人聽著,應該也會覺得有益有趣。我寫這本書,就是希望擔當這麼一個說故事

人的角色。 醫學相關的故事,不外牽涉到人的身心,人的疾病,以及醫學的本身這三個面向,因此它們就構成了這本書的主題。                                            ——汪漢澄 我們身體上的許多部位,原來都與傳奇典故有關 ‧今天歐美的長度單位「英尺」,英文是「foot」,腳的英文也是foot。為什麼?因為包括英國在內的古代歐洲,真的就是把人的一隻腳的長度,當作一個測量單位。一尺就是一隻腳的長度。 ‧我們的小腿後下方,有一條連接小腿肌肉與後腳跟的肌腱,稱作「阿奇里斯肌腱」(Achilles tendon),這個器官的命名,原來是源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大英雄

阿奇里斯(Achilles)傳奇的一生。 ‧人體大腦中的蜘蛛網膜(arachnoid membrane)因為長得像蜘蛛網而得名,那麼其中的「arachnoid」這個字,是打哪兒來的呢?它又與古希臘女神雅典娜有什麼關係? 這些疾病的命名,原來是這樣來的 ‧酒精戒斷引起的癲癇叫「酒癲癇」,但為什麼它非要叫「蘭姆酒癲癇」,而不叫「威士忌癲癇」、「白蘭地癲癇」……其實它與「糖」有著很大的關係。 ‧春藥的英文是「aphrodisiac」。Aphrodisiac這個字的來源,竟然是希臘神話裡的愛神維納斯(Venus)!   ‧為什麼人體病變、醫療器具,或是樂器,只要是個長長中空的構造,都以「Syr

inx」這個字來命名?原來它與神話中漂亮的水精靈席琳克絲(Syrinx)的悲傷命運有關。 人類醫療史上,竟然有這麼千奇百怪的趣聞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人體解剖的熱衷與狂熱,遠超乎現代人的想像。在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大城市的醫學院裡面,廣設有「解剖劇場」(anatomy theater),座位有點像大音樂廳或劇院的設計,一層層的好多座位。每次有屍體解剖時,都會引來動輒數百人入場圍觀。 ‧在古代,有哪些你無法想像的荒誕醫療行為? 歐洲古代的醫生不管碰到什麼病人,二話不說就是放血。華盛頓只因為一個感冒,就被當時的名醫放血而亡。其他還有吃「蛔蟲餐」保持曲條;相信病人吃掉或塗抹屍體的一部分

,可以吸取其中的「靈力」的「屍療法」;以及用來治療口吃的「半舌切除術」…… ‧全系列的福爾摩斯探案故事中,到處都是醫學的影子,總共出現超過60種疾病,30個醫學專有名詞,30多位醫生,20多種藥物。 一百多年前,由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這位醫生,根據約瑟夫‧貝爾(Joseph Bell)那位醫生為藍本,所創造出的福爾摩斯的科學辦案法,即使到了今天,對醫生們還是有著很大的啟發。 …… 人文與醫學交互激盪的漫長過程中,累積了許多有意思的印記或標誌。古人命名醫學的事物,經常借用神話中的某一段傳說,歷史上的某一件事,或是文藝作品中的某一個角色,渾然天成,饒富趣味;這些

散見於各種病名、症狀、徵象,或者解剖構造的語彙。它們吸收著人文與科學的雙重養分繼續生長,與時俱進,成為現代醫學很重要的部分。 醫療與疾病的蹤跡,並不只出現在醫院、教科書、或醫學史。在歷史、藝術與文學裡面,也經常可以窺見它們的一鱗半爪,許多繪畫、雕塑、小說、詩歌,或是劇作,曾經描繪過去某些疾病患者的外貌特徵,或是當時的治療方式,這些古代的醫療實況,就隨著經典作品跨越了時光的洪流,為現代人帶來珍貴的資料與無比的樂趣。 隨意選定一種疾病或一個醫療理論,逆著時間往上追尋,就可以看清我們所認識的醫學並非天經地義,而是歷經了先人的許多誤會、迷信,甚至笑話,而後憑藉著不斷的努力探求改變,才有了今天的模樣

。 資深神經科專業醫師汪漢澄,閱讀豐富,喜歡講故事。除了醫學專業之外,喜愛各種人文雜學;他以別出心裁、平易近人的方式,從身體、疾病、與醫學的各種命名或病症典故,暢談古今中外與之相關的人物或疾病故事,爬梳出大家不知道的醫學八卦及趣事,信手拈來,既可以讓我們了解有趣的醫療觀念常識,又可以讀到有趣的醫療趣史,兼具知性與感性,讓我們體驗一場不可思議的醫療偵探趣味之旅。 ◎特別撰序—— 侯勝茂/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院長 栗光/聯合報繽紛版主編 陳柔賢/第22屆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 吳瑞美/台大醫院神經科教授‧台大醫院臨床神經暨行為科學主任 林靜嫻/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暨臨床教授 蘇上豪/心臟外科

醫師‧金鼎獎得主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偲宇╱國立員林高中歷史科教師 吳逸如/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副部主任,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 巫錫霖/彰化基督教醫院 神經科資深主任醫師,前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 汪栢年/蘭陽女中歷史教師 邱銘章/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兼主任 洪惠風/新光醫院心臟科主任 翁佳音/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尚文/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 許維志/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兼病房主任 郭忠豪/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郭鐘金/台灣大學特聘教授,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曾齡儀/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黃明燦/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黃春木/

台北市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系主任 駱芬美/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 汪醫師的著作即便是完全沒有醫學背景的讀者來看,也都能樂在其中,但我認為這本書對醫療相關人員來說,更是別具意義。因為學醫的人固然可以從教科書或論文當中汲取到專業知識,但與這些知識相關的一些歷史典故,淵源由來,以至於軼聞趣事,並不是那麼容易見到。汪醫師書中豐富的搜羅考證,在很大程度上幫我們填補了這一段空白,熟悉醫學的讀者在讀汪醫師的這本書時,常常會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的額外之樂。 ——侯勝茂/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院長 今日醫療的每一分完善,其實都是由過去十分、百分的教訓裡習得。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可是以前

我很難產生共感,直到讀了這本《醫療不思議》那一刻,我忍不住放下書,抬起頭,深深吸一口氣,一口「不壞的空氣」:2018年夏天,我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行前必須完成的醫療準備之一,便是服用預防性抗瘧藥。那時候,我評估的是一顆藥多少錢、要吃多少天,將之視作理所當然,但對史前到十九世紀的人們,這一切並非天經地義;事實上,哪怕現代醫學揭開了它的神祕面紗,瘧疾至今依然是威脅,我所擁有的無慮,一點都不理所當然。 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過去的醫療,確實是難以想像;然而,我更加是從這本書裡,得到了一個難以表述的閱讀經驗。一次次感到驚奇之外,還有一層層加深對世界與時代的同理。 ——栗光/聯合報繽紛版主編 這本有趣的書《

醫療不思議》,實在應該人手一冊,茶餘飯後輕輕鬆鬆地閱讀,就著午後的陽光,陪著沉夜的寧靜,便會發覺許多神經科學的知識,其實簡單易懂;許多曾經聽過的名詞都有精彩的故事,將它們活靈活現的具象化而深入記憶之中。 我衷心推薦這本書,值得每一位台灣神經科醫師細細品味。 ——陳柔賢/第22屆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 本書的題目相當多元,從〈身體的度量衡〉(解剖學)、〈古人的麻醉〉(藥理學)到〈歲月中流失的自己〉(失智症),每一篇文章的標題都引人入勝,內容生動活潑,好似在觀賞一部部有趣的醫學電影。除此之外,汪醫師在文章的最後都會附上相關疾病的簡要診斷與治療,讓讀者在輕鬆的氣氛下,學習神經學的疾病。對於初入醫學領

域的學生而言,真是極佳的床頭書。 ——吳瑞美/台大醫院神經科教授‧台大醫院臨床神經暨行為科學主任 《醫療不思議》是一本不可思議的好書。每個章節都先以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作為引子,帶出日常生活或是醫學中我們耳熟能詳卻不知典故的醫學名詞來源,並詳細介紹,以實證醫學的角度將這過去的通俗名詞或更多是古希臘人名,如何演進為目前的醫學用詞,做了精要的演繹。並也列舉與這名詞相關的神經科疾病做介紹。最有趣的是,末尾還會有作者對這歷史故事與人物的見解與反思。這功力,若不是對神經醫學疾病早已多所熟稔,並對歷史人文同時也有深入涉獵的人,是無法寫出這般篇篇精彩的文章!不僅可以讓社會大眾熟悉常見神經醫學疾病,我想對大多

數的醫學生甚至是神經科醫師如我,都會從中獲益良多,並且從享受有趣的故事中,進入汪神醫的醫學世界。 ——林靜嫻/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暨臨床教授 若我在醫學系就讀的時候,能夠看到汪醫師的這本書,日子就不會覺得那麼苦悶與無聊,被功課壓的哀聲嘆氣。醫學知識不是只有生硬的理性,更充滿了浪漫的感性,讀汪醫師的《醫療不思議》,絕對讓你有不一樣的收穫。 ——蘇上豪/心臟外科醫師‧金鼎獎得主 當醫療發展一旦回溯,它便連結了歷史。麥田新出版的《醫療不思議》,便能讓我們重新認識其中有趣的醫學故事。汪漢澄醫師以其專業的角度,輔以歷史元素來增加可讀性,向大眾介紹一系列醫學相關主題的故事,可說是值得普羅大眾易入手閱

讀的科普醫學好書。 ——王偲宇/國立員林高中歷史科教師 認識汪哥二十年,深知他滿腹經綸,拜讀完這本《醫療不思議》後,才知道他如此學富五車,每篇文章都讓從醫三十年的我驚嘆不已,誠摯推薦您透過閲讀此書的故事,一起來探索醫學的奧妙! ——吳逸如/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副部主任‧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 認識漢澄兄已近三十年,深知汪兄學貫中西,通曉古今。澄兄為人溫雅,每與談話都逸趣橫生,受益良多。同為神經科醫師,對疾病的診斷均需抽絲剝繭,追根究底。漢澄兄不僅思路清晰敏捷,對於疾病歷史來龍去脈,旁徵博引,知識學問之淵博令人佩服。汪兄出此書神經學界不作二人想,此書既有醫學的專門知識,又能夠從中了解中西之神話、

歷史、科學、醫學、文化種種面向。極力推薦大家閲讀此書。 ——巫錫霖/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科資深主任醫師‧前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 別以為這只是一本與醫療相關的書,它不只是!作者打破學科的限制,用巧妙的文筆將神話、歷史、心理學、化學、地理學……等相關知識與醫療進行無縫接合,不僅擴充了各學科的相關知識內涵,也讓讀者讚歎:「原來!醫療與生活是如此貼近!」 ——汪栢年/蘭陽女中歷史教師 聽汪醫師娓娓道來講醫學的故事,上窮碧落下黃泉,綜觀古今,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值得對醫學有興趣欲探殿堂奧妙的準醫生、醫學生及大眾閱讀賞析。 ——邱銘章/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兼主任 從希臘神話,講到醫學期刊;從亞瑟王,

說到三寸金蓮;汪神醫寫故事的功力,非凡人所能及也。 ——洪惠風/新光醫院心臟科主任 汪醫師由人體器官肘(cubit)、腳(foot)、指(digit)與歷史度量衡及神經、解剖關係出發,行文流暢點出臘羅馬神話與現代醫學詞彙的淵源;器官病變產生藝術傑作或社會大事件,等等。果然是科普好書,文科人讀起來,特別有感。 ——翁佳音/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專業深湛、博學多識,文字時而幽默風趣,時而譏誚尖利。除醫學專業外,更旁涉希臘羅馬神話,文學、歷史等學門。尤其作者洞悉人性,又夾敘夾議的筆法,使得本書有別於坊間一般的科普醫學史著作。讀之讓人增廣見聞,兼得會心之樂。 ——張尚文/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

一本讓中學生愛上醫學、讓醫學生對神經學著迷的科普巨作。 ——許維志/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兼病房主任 這是一本內容非常充實的書,完全超出它的篇幅所給人的初步印象。汪漢澄醫師以他對於神經學與歷史的厚實底蘊,以及對於社會人文的深入思惟,以小品文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神經系統的重要運轉邏輯,以及相關的常見疾病。基本上,只要是對於自然與社會科學有些興趣的所有大眾,讀過此書後應該都有心領神會的笑容與收穫。 ——郭鐘金/台灣大學特聘教授‧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簡潔明快的文風,縱橫古今的學養,述說內容雖是醫學人文領域,其實也是科學理性的啟蒙,適合好學深思的讀者熟讀。 ——黃明燦/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

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在時間脈絡中,記述各種案例所透顯的醫學知識、制度、器物或技術,其實就是一部鮮活的歷史。汪漢澄醫師所說的故事,似乎是醫學如何看待身體、處理疾病,但實際上他傳達了人類如何成就今日醫學的精采歷程。 ——黃春木/台北市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獨家記憶吉他譜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曾經燦爛的一切 最終化為一抹夕陽
擺出那頹唐盛宴 還是……這是一場夢?
吳青峰x李格弟x黃中平x 陳竹昇x陳雪甄 集體催眠

吳青峰《冊葉一:一與一》上冊 MV三部曲
謝幕之曲〈沙灘上的佛洛一德〉
實體購買/收聽連結 https://umg.lnk.to/QFCYYYYUY

-

這是一場夢,也是一場集體治療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看著一切的發生……

初現於2007年幾米音樂劇《幸運兒》,李格弟作詞,吳青峰作曲,青峰私心頭好的歌曲〈沙灘上的佛洛一德〉,2020年《冊葉一:一與一》版本,由徐千秀製作編曲,成為了現在大家聽到的模樣;歌詞內說道「夕陽擺出頹唐盛宴/款待他的老年」,就像在說一份經歷一切的靈魂,到了最後的時刻,看著夕陽擺出的那份盛宴,突然萬分感慨,原來,大自然待我不淺,最後的終點,有這份美好的饗宴陪伴著……

這份美好的饗宴,在導演黃中平手裡,化成了視覺盛宴;找到陳竹昇老師飾演佛洛一德,陳雪甄老師持續費洛蒙小姐的故事,在這支MV裡費洛蒙小姐醒在一個不知名的沙灘上,所有人出現了怪異的行為,透過音樂的節奏,共舞狂歡;這一切都是由佛洛一德操控,從催眠者的視角,拼湊出人的夢境與內心異境。手法上,導演的畫面刻意用許多相似卻不盡相同的影像,搭配節奏不斷循環,透過畫面,產生像鐘擺般的催眠作用;夢,沒有事物、尺寸的常規,而是多重風景、季節不拘的拼湊圖騰;路上的風景,洩露心的祕徑,透過視覺,與觀者一同進行一趟佛洛一德集體治療的旅程,看見潛意識裡那片海、那片沙灘;而最後,到底是誰醒著,誰夢著呢?

從你的印象深刻 到他的集結成冊
吳青峰第二張專輯《冊葉一:一與一》
收錄8首譜曲之作及8首作詞之選
現正發行

-

〈沙灘上的佛洛一德〉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深沉的海在右手邊
輕微醒過來的波浪
不斷湧向前
構成我們喜歡的海岸線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深沉的海在右手邊
輕微醒過來的波浪
不斷湧向前
構成我們喜歡的海岸線

我們喜歡的海岸線
被慢跑的佛洛一德
無限漫延

夕陽擺出頹唐盛宴
款待他的老年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思索遺忘的底線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思索遺忘的底線


【Song Credit】
詞|李格弟
曲|吳青峰

製作人|徐千秀
母帶|Randy Merrill @Sterling Sound
編曲|徐千秀
弦樂編曲|徐千秀

鼓|黃亮傑
Bass|黃群翰
吉他|徐千秀
吉他|鍾承洋
電鋼琴|張少瑜
合成器|徐千秀
小提琴|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蔡曜宇
合聲、合聲編寫:吳青峰

樂器、弦樂錄音|單為明 @Lights Up Studio
錄音助理|于世政
人聲錄音|吳青峰 @青Home
檔案編輯|單為明

混音|樊乃綱 @有禾錄音室


【MV Credit】
MV導演|黃中平
MV原始概念|黎煥雄

製作公司|品器有限公司
監製|干文怡
副導|程于珊
導演助理|魏綺瑩、王怡婷、黃柔云、王品喬
攝影|黃中平、黃子然
二機|王殊懸
攝影助理|吳啟禎、吳啟瑞
特效合成|陳奇逸
後期製作|品器有限公司

演員|陳竹昇、陳雪甄
陳雪甄造型|王鴻志
陳竹昇 化妝髮型|王馨渝
陳雪甄 化妝髮型|李若男
舞蹈指導|楊乃璇

製片|陳莊賢、黃品禎
執行製片|蔡文祿
製片助理|林峻有
美術|林仲賢
美術助理|黃中銓
燈光師|黃柏源、鄭元貫
燈光助理|蘇志豪、林盈宏、王俊淵、林宗賢、黃偉傑、張偉傑、邱嘉鑫、龔克勤
場務|陳茂榮、張維展、廖秦慶、溫左丞、任奕嘉、李正豪、葉治維

演員|趙欣怡、吳靜依、黃惟、李至元、蘇耀庭、林書函、黃稚玲、邱姿雅、劉庭妤、劉彧瑋、羅婷 、楊昀蒨、曾向鎮、吳翰林、賴建宇、尤柏耘、陳亭希、魏文益、姜典
Agent|林治文、吳子敬
演員|彭若寧、劉孟圓、賴玟芳、周安迪、楊笠翊、簡子勛、顏千惠

演員造型|吳儒亭
演員造型助理|葉珍佑
演員妝髮|曾耀儀

手寫字|吳青峰
歌詞翻譯|Steve Bradbury、Hazel Chang

藝人彩妝|張婉婷
藝人髮型|Edmund Lin from ZOOM Hairstyling
藝人造型|major tom
平面記錄|吳仲倫
影像紀錄|李依純


#吳青峰
#冊葉一
#沙灘上的佛洛一德

🎥〈沙灘上的佛洛一德〉MV花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OKLXxswb8
🎧《冊葉一:一與一》https://linktr.ee/qingfeng

-

🎬 上冊MV
〈費洛蒙小姐〉https://youtu.be/2cX7SzDSA5o
〈我會我會〉https://youtu.be/VUcHG43p_2Y
〈沙灘上的佛洛一德〉https://youtu.be/UTT4x4_D3xE
〈最難的是相遇〉https://youtu.be/5sbFn-FPdAk
〈阿茲海默〉https://youtu.be/9wNkBJpzpZQ
〈穿牆人〉https://youtu.be/3TWnpeFg_wo
〈柔軟〉https://youtu.be/qjSsdOoMhcY
〈低低星垂〉https://youtu.be/7_oAVAKZsyc

🎬 下冊MV
〈寧靜海〉https://youtu.be/hEJ1LIKCbmw
〈等〉https://youtu.be/KBpkD06Yp_o
〈年輪說〉https://youtu.be/7M8GD3pHLek
〈困在〉https://youtu.be/x_4B6Gp8ar8
〈一點點〉https://youtu.be/trfYUpA369o
〈迷幻〉https://youtu.be/pR3bvNzeWJc
〈月亮河〉https://youtu.be/luQ55zDwhYE
〈極光〉https://youtu.be/-Sc8wUdPEY8

……………………………

▶ 吳青峰 IG:https://www.instagram.com/imqingfeng
▶ 吳青峰 FB:https://www.facebook.com/WuQingFeng
▶ 吳青峰 微博:https://www.weibo.com/u/1822796164
🔔 訂閱吳青峰官方專屬頻道:http://bit.ly/qingyoutube

…………………………

台灣「獨立音樂」的「反叛」形象與社會屬性初探

為了解決獨家記憶吉他譜的問題,作者陳昇澤 這樣論述:

  本文旨在以社會結構的歷史變化作為視角,對台灣「獨立音樂」的「反叛」形象與社會屬性,進行一個初探性的研究。  本文主要的問題意識為:「獨立音樂」場域中,不同的群體大致形成的那些「反叛」形象,即反政府、反大眾化市場、反中產階級價值觀與生活、反剝削、「反資本主義」等「反叛」形象,究竟是什麼社會條件下的產物?換言之,它們與社會結構的歷史變化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  研究主要環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分析。生產面:社會結構與音樂形態的歷史變化,政治化、商業化與象徵符號反叛的爭論,「獨立」音樂的形成。消費面:不同曲風對於聽眾的意義,曲風與聽眾之間的對反關係與共通點,不同聽眾對於「獨立音樂」與「反資本主

義」之間有無關聯的看法。  同時,本文也透過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家庭背景、學校教育、工作環境等社會經驗,嘗試探討經濟資本、文化資本以及勞動條件,對於不同社會行動者的影響與限制,進而闡釋社會客觀條件的重要性。  研究結論:「獨立音樂」的形態隨著社會結構變化而變化。文化小布爾喬亞與經濟小資產階級之間,特別是在反大企業的市場壟斷、反大型組織的官僚主義作風,並強調自主空間方面,形成了同質共構的關係。  今日許多所謂「反叛」或將此連上「反資本主義」的表述,主要是上述兩者與資產階級之間的鬥爭,而不是基層員工與高層老闆之間的鬥爭。於是,音樂人的政治表態,也延續小資產階級的路線:反政府並請求政府補助,而不是直接找

資本家抗議。  小資小布與資產階級的對反,有其歷史社會淵源。資產階級方面,由於政治、省籍、語言、產業結構因素,使得他們始終缺乏文化投資靈敏度,因而幾乎不太進行投資。小資小布方面,起初由於服務業轉向、社會富裕而能夠投入音樂,並由於家庭、學校、政治高壓統治,而在曲風上偏向重搖滾。接著,由於高等教育的擴張,學校、政治管制的消退,使得他們集中反對中產階級、布爾喬亞的唯錢是問。曲風上,則是逐漸轉向了「台北憂鬱三搖」。同時,青年創業潮的出現,也連帶著「獨立」音樂的形成,並呼應了他們的主張:做自己喜歡的事。商業化、象徵符號反叛、資本主義收編與否的爭論,也是這個社會條件下的產物。  最後,由於貧富差距拉大,大

企業日漸擴張,壓縮了小企業的空間,因此,小資小布在這種雙重「無產化」之下產生各種焦慮,從而傾向在政治與文化上,表現出某種「反資本主義」與反政府的姿態。  聽眾方面,根據曲風的輕與重,形成了對反關係。不同曲風對於聽眾,各自具有情緒宣洩、抒發、療癒等不同意義。同時,他們也有共通點,即對於獨特感的追尋。英搖、小清新民謠的文青樂迷,往往會透過消費各種「小的」、「手作/手工」、「獨特」、「獨立」字號的產品,或強調某種語焉不詳的「實踐」以及對於社會或文藝「弱勢」的關懷,來標榜自己的「反叛」姿態或「反資本主義」。  然而,關於「獨立音樂」與「反資本主義」之間有無關聯,不同的聽眾根據各自的社會經驗,也大致可略

分為三種不同的看法。品味觀點者大抵認為,藝術品味方面的獨特感,即是「反資本主義」。中間觀點者大致認為,「獨立音樂」有時發出對社會的不滿,因此與「反資本主義」相關。勞動條件觀點者則大致認為,「反資本主義」與「獨立音樂」無直接相關,而是應該要牽涉到勞動條件的問題。  最後,本文也透過幾個不同案例的比較,指出階級仍然存在,同時說明家庭背景、學校教育、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勞動環境等社會條件,對於不同群體的文化實踐與偏好,具有重要且關鍵的影響。  總體來說,「獨立音樂」及其「創業神話」與「勵志偶像之形塑」,或可視為文藝版本的攤販、自營業者、個體戶,或「黑手變頭家」於文化場域中的再復返:「新手變專家/頭家

」。它所反映的主要是小資小布為了反對大型企業(=官僚主義=規訓奴役=唯錢是問=單一同質=資本主義),避免異化與「無產化」,而創立出來的文化避難所。同時,再加上大規模、群眾性的勞工運動,直至今日,始終沒能佔據一個顯著的位置。於是,今日所謂「反資本主義」的政治與文化,多是由小資小布的路線主導。因此,音樂的生產方面,也較少持續再生產與勞工相關的群體,消費方面,也較少有聽眾會將某個樂團詮釋為勞動階級的象徵。

醫療不思議:顛覆認知的醫學古今事,一個腦科醫師穿梭於診療室與歷史檔案間的私筆記,那些你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

為了解決獨家記憶吉他譜的問題,作者汪漢澄 這樣論述:

不可思議的大眾趣味醫學科普 最擅長說故事的醫療偵探——資深神經科醫師 汪漢澄 書寫我們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 《醫療不思議》全書含括「身體的故事,疾病的故事,醫療的故事」三部分。 專業醫療人員看了,驚覺原來醫學上的所學,有這樣的歷史緣由與典故; 一般大眾讀了,理解原來與我們習習相關的醫療方法與疾病,竟是這樣演變來的…… 這是一本說故事的書。 醫學看似一種比較嚴肅的學問,但在學習以至於鑽研醫學時,我發現到處都是精彩的故事,等著有人來說。這些故事講給醫學的專家或學生來聽,想必別有會心,但就算是外行人聽著,應該也會覺得有益有趣。我寫這本書,就是希望擔當這麼一個說故事

人的角色。 醫學相關的故事,不外牽涉到人的身心,人的疾病,以及醫學的本身這三個面向,因此它們就構成了這本書的主題。                                            ——汪漢澄 我們身體上的許多部位,原來都與傳奇典故有關 ‧今天歐美的長度單位「英尺」,英文是「foot」,腳的英文也是foot。為什麼?因為包括英國在內的古代歐洲,真的就是把人的一隻腳的長度,當作一個測量單位。一尺就是一隻腳的長度。 ‧我們的小腿後下方,有一條連接小腿肌肉與後腳跟的肌腱,稱作「阿奇里斯肌腱」(Achilles tendon),這個器官的命名,原來是源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大英雄

阿奇里斯(Achilles)傳奇的一生。 ‧人體大腦中的蜘蛛網膜(arachnoid membrane)因為長得像蜘蛛網而得名,那麼其中的「arachnoid」這個字,是打哪兒來的呢?它又與古希臘女神雅典娜有什麼關係? 這些疾病的命名,原來是這樣來的 ‧酒精戒斷引起的癲癇叫「酒癲癇」,但為什麼它非要叫「蘭姆酒癲癇」,而不叫「威士忌癲癇」、「白蘭地癲癇」……其實它與「糖」有著很大的關係。 ‧春藥的英文是「aphrodisiac」。Aphrodisiac這個字的來源,竟然是希臘神話裡的愛神維納斯(Venus)!   ‧為什麼人體病變、醫療器具,或是樂器,只要是個長長中空的構造,都以「Syr

inx」這個字來命名?原來它與神話中漂亮的水精靈席琳克絲(Syrinx)的悲傷命運有關。 人類醫療史上,竟然有這麼千奇百怪的趣聞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人體解剖的熱衷與狂熱,遠超乎現代人的想像。在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大城市的醫學院裡面,廣設有「解剖劇場」(anatomy theater),座位有點像大音樂廳或劇院的設計,一層層的好多座位。每次有屍體解剖時,都會引來動輒數百人入場圍觀。 ‧在古代,有哪些你無法想像的荒誕醫療行為? 歐洲古代的醫生不管碰到什麼病人,二話不說就是放血。華盛頓只因為一個感冒,就被當時的名醫放血而亡。其他還有吃「蛔蟲餐」保持曲條;相信病人吃掉或塗抹屍體的一部分

,可以吸取其中的「靈力」的「屍療法」;以及用來治療口吃的「半舌切除術」…… ‧全系列的福爾摩斯探案故事中,到處都是醫學的影子,總共出現超過60種疾病,30個醫學專有名詞,30多位醫生,20多種藥物。 一百多年前,由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這位醫生,根據約瑟夫‧貝爾(Joseph Bell)那位醫生為藍本,所創造出的福爾摩斯的科學辦案法,即使到了今天,對醫生們還是有著很大的啟發。 …… 人文與醫學交互激盪的漫長過程中,累積了許多有意思的印記或標誌。古人命名醫學的事物,經常借用神話中的某一段傳說,歷史上的某一件事,或是文藝作品中的某一個角色,渾然天成,饒富趣味;這些

散見於各種病名、症狀、徵象,或者解剖構造的語彙。它們吸收著人文與科學的雙重養分繼續生長,與時俱進,成為現代醫學很重要的部分。 醫療與疾病的蹤跡,並不只出現在醫院、教科書、或醫學史。在歷史、藝術與文學裡面,也經常可以窺見它們的一鱗半爪,許多繪畫、雕塑、小說、詩歌,或是劇作,曾經描繪過去某些疾病患者的外貌特徵,或是當時的治療方式,這些古代的醫療實況,就隨著經典作品跨越了時光的洪流,為現代人帶來珍貴的資料與無比的樂趣。 隨意選定一種疾病或一個醫療理論,逆著時間往上追尋,就可以看清我們所認識的醫學並非天經地義,而是歷經了先人的許多誤會、迷信,甚至笑話,而後憑藉著不斷的努力探求改變,才有了今天的模樣

。 資深神經科專業醫師汪漢澄,閱讀豐富,喜歡講故事。除了醫學專業之外,喜愛各種人文雜學;他以別出心裁、平易近人的方式,從身體、疾病、與醫學的各種命名或病症典故,暢談古今中外與之相關的人物或疾病故事,爬梳出大家不知道的醫學八卦及趣事,信手拈來,既可以讓我們了解有趣的醫療觀念常識,又可以讀到有趣的醫療趣史,兼具知性與感性,讓我們體驗一場不可思議的醫療偵探趣味之旅。 ◎特別撰序—— 侯勝茂/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院長 栗光/聯合報繽紛版主編 陳柔賢/第22屆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 吳瑞美/台大醫院神經科教授‧台大醫院臨床神經暨行為科學主任 林靜嫻/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暨臨床教授 蘇上豪/心臟外科

醫師‧金鼎獎得主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偲宇╱國立員林高中歷史科教師 吳逸如/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副部主任,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 巫錫霖/彰化基督教醫院 神經科資深主任醫師,前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 汪栢年/蘭陽女中歷史教師 邱銘章/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兼主任 洪惠風/新光醫院心臟科主任 翁佳音/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尚文/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 許維志/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兼病房主任 郭忠豪/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郭鐘金/台灣大學特聘教授,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曾齡儀/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黃明燦/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黃春木/

台北市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系主任 駱芬美/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 汪醫師的著作即便是完全沒有醫學背景的讀者來看,也都能樂在其中,但我認為這本書對醫療相關人員來說,更是別具意義。因為學醫的人固然可以從教科書或論文當中汲取到專業知識,但與這些知識相關的一些歷史典故,淵源由來,以至於軼聞趣事,並不是那麼容易見到。汪醫師書中豐富的搜羅考證,在很大程度上幫我們填補了這一段空白,熟悉醫學的讀者在讀汪醫師的這本書時,常常會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的額外之樂。 ——侯勝茂/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院長 今日醫療的每一分完善,其實都是由過去十分、百分的教訓裡習得。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可是以前

我很難產生共感,直到讀了這本《醫療不思議》那一刻,我忍不住放下書,抬起頭,深深吸一口氣,一口「不壞的空氣」:2018年夏天,我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行前必須完成的醫療準備之一,便是服用預防性抗瘧藥。那時候,我評估的是一顆藥多少錢、要吃多少天,將之視作理所當然,但對史前到十九世紀的人們,這一切並非天經地義;事實上,哪怕現代醫學揭開了它的神祕面紗,瘧疾至今依然是威脅,我所擁有的無慮,一點都不理所當然。 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過去的醫療,確實是難以想像;然而,我更加是從這本書裡,得到了一個難以表述的閱讀經驗。一次次感到驚奇之外,還有一層層加深對世界與時代的同理。 ——栗光/聯合報繽紛版主編 這本有趣的書《

醫療不思議》,實在應該人手一冊,茶餘飯後輕輕鬆鬆地閱讀,就著午後的陽光,陪著沉夜的寧靜,便會發覺許多神經科學的知識,其實簡單易懂;許多曾經聽過的名詞都有精彩的故事,將它們活靈活現的具象化而深入記憶之中。 我衷心推薦這本書,值得每一位台灣神經科醫師細細品味。 ——陳柔賢/第22屆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 本書的題目相當多元,從〈身體的度量衡〉(解剖學)、〈古人的麻醉〉(藥理學)到〈歲月中流失的自己〉(失智症),每一篇文章的標題都引人入勝,內容生動活潑,好似在觀賞一部部有趣的醫學電影。除此之外,汪醫師在文章的最後都會附上相關疾病的簡要診斷與治療,讓讀者在輕鬆的氣氛下,學習神經學的疾病。對於初入醫學領

域的學生而言,真是極佳的床頭書。 ——吳瑞美/台大醫院神經科教授‧台大醫院臨床神經暨行為科學主任 《醫療不思議》是一本不可思議的好書。每個章節都先以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作為引子,帶出日常生活或是醫學中我們耳熟能詳卻不知典故的醫學名詞來源,並詳細介紹,以實證醫學的角度將這過去的通俗名詞或更多是古希臘人名,如何演進為目前的醫學用詞,做了精要的演繹。並也列舉與這名詞相關的神經科疾病做介紹。最有趣的是,末尾還會有作者對這歷史故事與人物的見解與反思。這功力,若不是對神經醫學疾病早已多所熟稔,並對歷史人文同時也有深入涉獵的人,是無法寫出這般篇篇精彩的文章!不僅可以讓社會大眾熟悉常見神經醫學疾病,我想對大多

數的醫學生甚至是神經科醫師如我,都會從中獲益良多,並且從享受有趣的故事中,進入汪神醫的醫學世界。 ——林靜嫻/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暨臨床教授 若我在醫學系就讀的時候,能夠看到汪醫師的這本書,日子就不會覺得那麼苦悶與無聊,被功課壓的哀聲嘆氣。醫學知識不是只有生硬的理性,更充滿了浪漫的感性,讀汪醫師的《醫療不思議》,絕對讓你有不一樣的收穫。 ——蘇上豪/心臟外科醫師‧金鼎獎得主 當醫療發展一旦回溯,它便連結了歷史。麥田新出版的《醫療不思議》,便能讓我們重新認識其中有趣的醫學故事。汪漢澄醫師以其專業的角度,輔以歷史元素來增加可讀性,向大眾介紹一系列醫學相關主題的故事,可說是值得普羅大眾易入手閱

讀的科普醫學好書。 ——王偲宇/國立員林高中歷史科教師 認識汪哥二十年,深知他滿腹經綸,拜讀完這本《醫療不思議》後,才知道他如此學富五車,每篇文章都讓從醫三十年的我驚嘆不已,誠摯推薦您透過閲讀此書的故事,一起來探索醫學的奧妙! ——吳逸如/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副部主任‧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 認識漢澄兄已近三十年,深知汪兄學貫中西,通曉古今。澄兄為人溫雅,每與談話都逸趣橫生,受益良多。同為神經科醫師,對疾病的診斷均需抽絲剝繭,追根究底。漢澄兄不僅思路清晰敏捷,對於疾病歷史來龍去脈,旁徵博引,知識學問之淵博令人佩服。汪兄出此書神經學界不作二人想,此書既有醫學的專門知識,又能夠從中了解中西之神話、

歷史、科學、醫學、文化種種面向。極力推薦大家閲讀此書。 ——巫錫霖/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科資深主任醫師‧前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 別以為這只是一本與醫療相關的書,它不只是!作者打破學科的限制,用巧妙的文筆將神話、歷史、心理學、化學、地理學……等相關知識與醫療進行無縫接合,不僅擴充了各學科的相關知識內涵,也讓讀者讚歎:「原來!醫療與生活是如此貼近!」 ——汪栢年/蘭陽女中歷史教師 聽汪醫師娓娓道來講醫學的故事,上窮碧落下黃泉,綜觀古今,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值得對醫學有興趣欲探殿堂奧妙的準醫生、醫學生及大眾閱讀賞析。 ——邱銘章/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兼主任 從希臘神話,講到醫學期刊;從亞瑟王,

說到三寸金蓮;汪神醫寫故事的功力,非凡人所能及也。 ——洪惠風/新光醫院心臟科主任 汪醫師由人體器官肘(cubit)、腳(foot)、指(digit)與歷史度量衡及神經、解剖關係出發,行文流暢點出臘羅馬神話與現代醫學詞彙的淵源;器官病變產生藝術傑作或社會大事件,等等。果然是科普好書,文科人讀起來,特別有感。 ——翁佳音/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專業深湛、博學多識,文字時而幽默風趣,時而譏誚尖利。除醫學專業外,更旁涉希臘羅馬神話,文學、歷史等學門。尤其作者洞悉人性,又夾敘夾議的筆法,使得本書有別於坊間一般的科普醫學史著作。讀之讓人增廣見聞,兼得會心之樂。 ——張尚文/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

一本讓中學生愛上醫學、讓醫學生對神經學著迷的科普巨作。 ——許維志/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兼病房主任 這是一本內容非常充實的書,完全超出它的篇幅所給人的初步印象。汪漢澄醫師以他對於神經學與歷史的厚實底蘊,以及對於社會人文的深入思惟,以小品文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神經系統的重要運轉邏輯,以及相關的常見疾病。基本上,只要是對於自然與社會科學有些興趣的所有大眾,讀過此書後應該都有心領神會的笑容與收穫。 ——郭鐘金/台灣大學特聘教授‧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簡潔明快的文風,縱橫古今的學養,述說內容雖是醫學人文領域,其實也是科學理性的啟蒙,適合好學深思的讀者熟讀。 ——黃明燦/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

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在時間脈絡中,記述各種案例所透顯的醫學知識、制度、器物或技術,其實就是一部鮮活的歷史。汪漢澄醫師所說的故事,似乎是醫學如何看待身體、處理疾病,但實際上他傳達了人類如何成就今日醫學的精采歷程。 ——黃春木/台北市建國中學歷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