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熊本市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牛奶杰寫的 走讀明治維新(2冊一套) 和NHK採訪團隊的 為什麼要拋棄我?:日本「嬰兒信箱」十年紀實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產交巴士信息網站【繁體中文】也說明:這是一張方便的車票,可讓您使用熊本市和天草之間的巴士,以及天草島上的普通路線巴士。 SUNQ PASS 是可自由搭乘九州島內及山口縣下關市周邊的高速巴士、幾乎所有普通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出色文化 和開學文化所出版 。

中華科技大學 土木防災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 洪志評所指導 童彥銘的 地震防災公園規劃與設計之研究 -以新北市三重區綜合運動場為例 (2021),提出熊本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防災公園、都市防災、山腳斷層。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建築碩士學位學程 趙又嬋所指導 曾珮茹的 都市人行道綠視率與綠化模式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綠視率、人行道、植栽配置模式、綠色基盤、道路綠化、行道樹、녹시율的重點而找出了 熊本市的解答。

最後網站美照一次集滿!從熊本市出發尋找熊本中部最具人氣的打卡地則補充:說到熊本必去的當然就是熊本城,在熊本城周邊與市區盡情玩樂後,再坐上列車深入到宇土市、宇城市賞絕景,將市區與郊區的打卡美照一次集滿,GO!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熊本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走讀明治維新(2冊一套)

為了解決熊本市的問題,作者牛奶杰 這樣論述:

  走過歷史,走過亂世,看日本如何脫胎換骨   日本古代大名,居然得趁出差時沿路賺外快?   北海道差點獨立,為什麼?   小漁村,如何變身洋房林立的神戶大港?   扭轉日本命運的「松下村塾小屋」是什麼?都是誰在讀?   現今河豚大縣,在明治維新中超級重要?   今日日本豐富精彩的傳統文物從何而來?   其實喜歡日本的你 一直都在明治維新的歷史軌跡中穿梭   西元2018年,干支戊戌。這是日本進行「明治維新」改革150年週年的時間點,同時也是大清帝國「戊戌變法」的120週年。這兩項同樣源自政治中央、意圖進行全面改革的措施,一則大鳴大放、一則僅103天便黯然收場,從此改變兩個東亞國家的命

運。   一百五十多年前,原本自我封閉孤立於世的東亞島國,從被來自太平洋彼岸的黝黑船艦突破做為起點,緊接著,改革的浪潮排山倒海、規模宏大,它重塑了日本的風貌,也日漸奠基出今日大家所喜愛的日本風貌。   現今蓬勃日本的面貌   源自於明治維新時期的哪一項建設或舉措?   懂得愈多趣味愈多   ‧武士刀──男子漢們的夢想   明治新時期為進入文明法治社會,不允許斬殺他人之必然要求,1876年頒布了廢刀令,但普遍引起武士們的不滿,甚至有激化反叛與誘發西南戰爭的影響。對武士刀有興趣的玩家,可前往上野東京國立博物館本館、東京澀谷的刀劍博物館參觀。另外,甫於2017年開幕的銀座新購物地標GINZA

SIX 6樓,也有武士刀的主題專櫃,遴選相關書籍雜誌,並陳列展示武士刀的。   ‧穿越時空──重現明治時代遊行隊伍   每年10月22日舉辦的「時代祭」,為京都的三大祭典,遊行隊伍會從京都御苑出發,前往平安神宮。參與成員會由打扮為明治時代維新勤王的志士打頭陣,接著往古時回溯,有德川幕府的上洛隊伍、織田信長的上洛隊伍,最後是延曆時代室町洛中風俗的隊伍(相當於平安京創建時)等等,相當有趣。   ‧從浮世繪看當時人們對異世界的觀點   位於神奈川條約簽屬地點的「開港資料館」,保存許多幕末到昭和初期有關橫濱發展史的歷史文件,日方民間當時的浮世繪圖畫中,多將派里等異國人繪為飛禽走獸,猶如現今語異星生

物第三類接觸的遐想!   ‧源自明治時期至今屹立不搖的名店、美食   日本最早販售鯛魚燒的創始店──麻布十番「浪花家」;以天然柑橘加工製成「夏蜜柑丸漬」聞名的幕末時開業的老店「光國本店」;幕末時躲過鳥羽伏見之戰砲火的笠置屋──今日家喻戶曉清酒品牌月桂冠的前身。   ‧歷史人物與現代建築的結合──坂本龍馬   坂本龍馬,是幕府末期推動維新革命中扮演重要腳色的劃時代人物,在國內外都有不少的擁護者。喜歡龍馬的朋友 不妨安排一趟四國高知桂濱海的「龍馬紀念館」之旅,在造型前衛如太空船的館內一覽龍馬生平,並探訪樹立海邊的龍馬雕像地標。   ‧重新完整呈現日本最北網走監獄   1890年(明治23年)

明治時期的北海道獄政制度 廢止了不合理的強制勞動作法   位於日本最北位置的網走市 網走監獄博物館 名氣相當響亮 將原本的木造牢房與相關設施從監獄腹地內移築到博物館園區,成為對民眾開放的觀光設施。   ‧不一樣的日本遊──國家重地日本銀行   1882年成立的日本銀行,統一了紙鈔的發行權,並正式將紙鈔發行改為金本位制,令金融秩序與國際匯價更加穩固。儘管日本銀行是敏感的國家重地,但仍有規劃讓民眾參訪的行程。其一得事先預約,每趟參觀約1小時,著重於讓參觀者認識日本銀行;另一種簡易的參觀則免預約。   細細品味歷經滄桑、繁華的維新趣事   3C聖地秋葉原來竟是蔬果集散地!   你去過「銀座」,但

你知道「金座」和「銅座」嗎?   日本庶民美食紅豆麵包的出現,歸功於武士的廢除   吳服店,如何變身現今聞名的百貨公司?   馬拉著火車在鐵道上跑?這是什麼狀況?   牛奶,居然曾經只有貴族喝得起   跟著牛奶杰看天皇行幸各地   交通建設 民生政策 工商發展 船堅砲利 其他長遠影響   歷史向來不只是過去的事,   是和現在的一切息息相關的事   日本文化原來如此   ‧江戶時期日本完全沒有鐵道建設   現在大家對日本旅遊的印象,大多會覺得交通很方便鐵道四通八達。儘管日本現在的確是鐵道大國,但在江戶時代其實是完全沒有鐵道與火車營運的,目前的路網規模,都是啟動明治維新後才開始發展的成果。

  ‧你去過「銀座」,但你知道「金座」和「銅座」嗎?   銀座在江戶時代就是熱鬧的街區,地名由來是幕府在此設立銀幣的鑄造所,而通稱為銀座(同理,其它地方還有金座與銅座)。當局在1869年(明治2年)修改江戶時期的舊町名,正式將此地編為「銀座一丁目」至「銀座四丁目」。   ‧日本庶民美食紅豆麵包的出現,歸功於武士的廢除?   武士木村又兵衛在失去身份地位後,被安排前往長崎學習製作麵包。學成後,開設了麵包店,其次子並研發出紅豆麵包,但當時吃麵包的平民很有限,市場反應並不熱烈。後來是趁著明治天皇在公園賞花的機會,將紅豆麵包獻給天皇,才一舉打響了這款麵包的知名度,廣受人們矚目。   ‧大阪通天閣

原來是重製品   現在看到的大阪通天閣原來是第二代重製品,通天閣第一代在二次大戰時燒毀,並響應響應政府「捐鋼鐵報國」的政策,將鐵塔拆除交由軍方處置。   ‧土佐稻荷神社的神紋=三菱集團「三片菱形」的著名商標   土佐稻荷神社所在地的北堀江這一帶,在江戶時代為土佐藩的倉庫群,明治初年讓渡給彌太郎,被視為三菱財閥乃至現在的三菱集團發祥地。有趣的是,三菱集團「三片菱形」的著名商標,也是土佐稻荷神社的神紋。玩家到此一定要睜大眼仔細找找!   ‧「明治」食品原來發跡於台南   如今已成為日本業界大樹的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1906年12月成立之初,其實總社與工廠是設於台灣台南麻豆的總爺糖廠。戰後,他們

在台灣的糖廠如同其它業者撥交給台糖,在日資產繼續由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經營。成為當初從台灣起步、如今在日發揚光大的「灣生企業」! 本書特色   從日本旅遊中探索明治維新的足跡,明治維新之於日本的重要性,   說是使其奠基為今日全方位之強大也不誇張。   你一直以來喜歡的日本文物、建設、風土民情,   或許或多或少也承襲於這個具劃時代意義的現代化革新,   當我們將目光焦點集中在最新最好玩的事物上時,   不妨也放大旅遊觀點,深入歷史文化蘊涵的百般況味。

熊本市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21/08/17 Release / 中田ヤスタカ Produce
「原点回避」(GENTENKAIHI)Listen & download the song here:
🎧https://lnk.to/GENTENKAIHIID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デビュー10周年!
「原点回避」ミュージックビデオ公開!

Listen the song here:
Apple Music :https://music.apple.com/jp/album/id1580017242
Spotify:http://open.spotify.com/album/4gLN6CJPh7vnYeDmA0EZwJ
LINE MUSIC:https://music.line.me/launch?target=album&item=mb000000000232937b&cc=JP&v=1
Amazon Music:https://music.amazon.co.jp/albums/B09C1X8NCJ

チャンネル登録・リマインダー登録もお忘れなく!

LIVE TOUR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10th ANNIVERSARY JAPAN TOUR 2022】
1月16日(日)神奈川県 厚木市文化会館 大ホール
1月29日(土)群馬県 ベイシア文化ホール
2月5日(土)鳥取県 米子コンベンションセンターBIG SHIP
2月6日(日)岡山県 岡山市民会館
2月11日(金・祝)茨城県 日立市民会館
2月23日(水・祝)京都府 宇治市文化センター 大ホール
3月5日(土)福岡県 福岡市民会館 大ホール
3月6日(日)熊本県 市民会館シアーズホーム夢ホール(熊本市民会館)
3月11日(金)広島県 広島上野学園ホール
3月12日(土)安来市総合文化ホール アルテピア 大ホール
3月19日(土)北海道 函館市民会館
3月21日(月・祝)北海道 カナモトホール(札幌市民ホール)
3月26日(土)石川県 金沢市文化ホール
3月27日(日)新潟県 新潟市民芸術文化会館・劇場
4月3日(土)千葉県 千葉県文化会館 大ホール
5月7日(土)東京都 LINE CUBE SHIBUYA
5月13日(金)山形県 シェルターなんようホール(南陽市文化会館)
5月15日(日)秋田県 湯沢市文化会館
5月21日(土)栃木県 栃木総合文化センター メインホール
5月28日(土)愛媛県 西条市総合文化会館 大ホール
5月29日(日)高知県 高知県立県民文化ホール オレンジホール
6月4日(土)大阪府 フェニーチェ堺 大ホール
6月5日(日)奈良県 なら100年会館 大ホール
6月19日(日)愛知県 愛知芸術劇場 大ホール
6月25日(土)宮城県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ホール(宮城県民会館)
6月26日(日)青森県 八戸市公会堂
7月16日(土)宮崎県 都城市総合文化ホール(大ホール)
7月18日(月・祝)長崎県 アルカスSASEBO 大ホール

【オフィシャルHP先行チケット受付】8月27日(金)18:00~9月5日(日)23:59まで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10周年特設サイト:http://kpp10.jp

EVENT
【WILD BUNCH FEST. 2021】
日程: 2021年9月18日(土)、9月19日(日)、9月20日(月・祝)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の出演は9/18(土)
時間:開場9:30/開演 11:00/終演 20:00 ※雨天決行
会場:山口きらら博記念公園
https://www.wildbunchfest.jp/

【SUPERSONIC】
日程: 2021年9月18日(土) 9月19日(日)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の出演は9/19(日)東京会場のみ
時間:開場 9:30/開演 11:30
会場:ZOZOマリンスタジアム
https://supersonic2020.com/

【WARAI MIRAI FES 2021】
日程: 2021年9月23日(木・祝)~ 9月26日(日)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の出演は9/26(日)
時間:開場 11:00/開演 12:00/終演 20:00
会場:万博記念公園(大阪府吹田市千里万博公園1−1)
https://warai-mirai.jp/

KPP CLUBへのご入会はコチラ:https://kyary.net/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公式サイト http://kyary.asobisystem.com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10周年特設サイト http://kpp10.jp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OFFICIAL Twitter https://twitter.com/pamyurin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STAFF Twitter https://twitter.com/kyarystaff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kyarypappa/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STAFF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kyarystaff?utm_medium=copy_link

地震防災公園規劃與設計之研究 -以新北市三重區綜合運動場為例

為了解決熊本市的問題,作者童彥銘 這樣論述:

隨著近年來世界各地等天災的頻繁發生,給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損失,似乎不斷的在提醒我們,平靜的生活環境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安全。而都市因人口密集度高,相對於人口密集度低之地區,在防災避難的據點有明顯的不足。目前國內專家學者在對都市防災避難系統規劃有不少研究,而實際在各縣市地方的防災公園於應對災害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參考各國防災公園避難的歷史經驗,以山腳斷層錯動造成規模6.9的地震情境為災害,分析三重區綜合運動場防災公園應急避難能力,針對目前公園內防災設施設備,進行實地田野調查後著手進行規劃設計及評估儲備需求。通過對國內外在地震經驗上的應變進行研究,總結出都市公園在平時必需滿足居民生

活游憩的功能,在災後承擔著保障社區居民在災害發生後第一時間快速逃離、安全避難的責任。本研究以三重綜合運動場在因應災害轉換成防災公園時,將具體設計規劃成果如下:應儲備之帳篷規格數量、應急廁所型式數量計算、防震維生備用水儲槽估算與設計規劃、公園備用電力系統與照明、糧食估算與儲存設施規劃,以防災公園收容災民人數下估算,以達防災效能最大化。再利用SketchUp(3D電腦圖形軟體)建立防災公園設施3D模型,再套入Google Earth(虛擬地球儀軟體),呈現災害發生時,防災公園開設狀態下能發揮最佳的空間及設施利用,來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為什麼要拋棄我?:日本「嬰兒信箱」十年紀實

為了解決熊本市的問題,作者NHK採訪團隊 這樣論述:

這十年來,嬰兒信箱一共收容了一百三十個孩子。 你覺得這個數字是多還是少呢?     2007年,熊本一間民間醫院,成立了「嬰兒信箱」這項設施,希望能夠拯救因為走投無路而遭犧牲的嬰兒們。十年來,收容了一百三十個孩子,雖然自成立以來,便飽受爭議與批評。但仍不改初衷的堅持下去。     或許最需要拯救的其實是大人……      嬰兒信箱的最大特徵是「匿名遺棄」,正因為採取匿名性,一籌莫展的父母才會將孩子送來。但這同時也是最為人所詬病的一點,匿名性是否會助長不負責任的家長隨意遺棄?     日本NHK 採訪團隊,花費長時間追蹤訪問,希望能深入了解這個議題。關於被遺棄的孩子們、關於掉落在保護網之外無助的

女性、關於我們能夠怎麼做……。     為什麼要遺棄我?   這個問題不只是質問父母,同時也是一種對社會、對政府的呼喊。   各方好評推薦(依照姓名筆劃排序)     很幸運為人父親的我,可以看到這本書。──李毅誠/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     從理解和傾聽女性的聲音做起,嬰兒信箱是起點而非終點。──林志潔教授/法務部人權委員會委員     本書從生命的拋棄與拯救出發,探究每個不得已的個人及社會結構因素。──施慧玲教授/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     各種價值辯證細緻精彩,值得推薦。──劉淑瓊教授/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簡介   NHK採訪團隊     由NHK 的員工所組成的採訪團

隊,十年來追蹤日本第一個嬰兒信箱「送子鳥搖籃」,持續向觀眾傳達設施情況。     二〇一五年四月播放的《今日焦點》是媒體首次接觸嬰兒信箱收容的兒童,向全國觀眾介紹當年的小嬰兒已經長成十多歲的少年,實際收錄當事人的心聲,帶來強烈衝擊。     二〇一七年六月播放的《今日焦點+》則介紹嬰兒信箱的「現況」與面臨的課題。   繪師簡介   Gami     自由接案插畫家、漫畫家。     英國倫敦金士頓大學插畫研究所畢業,並於倫敦獨立出版漫畫《微不足道的展覽》,著有圖像小說《失能旅社》,作品多見於獨立出版,及CCC創作集平台。     個人網站:gamichou.com   IG:@gamiillu

stration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各方好評推薦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李毅誠 ——— 02 法務部人權委員會委員 林志潔教授 ——— 04 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 施慧玲教授 ——— 06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劉淑瓊教授 ——— 07 序 章 日本唯一一處嬰兒信箱 ——— 19 遭到拋棄的一百三十條生命 ——— 20 託付給嬰兒信箱的孩子 ——— 23 遇上寄養家庭 ——— 24 自豪的兒子 ——— 25 姓名、年齡、出生地皆不

詳 ——— 26 「好險我是被送到嬰兒信箱」 ——— 27 少年面對過去的人生 ——— 31 少年對於嬰兒信箱的想法 ——— 32 節目收到各種回響 ——— 35 嬰兒信箱的另一頭 ——— 37 第一章 生命如何遭到拋棄與拯救 ——— 39 名為「嬰兒信箱」的設施 ——— 40 起源於民間醫院 ——— 43 「致母親 我們會保密」 ——— 44 熊本市長負責為身分不明的兒童命名 ——— 47 對於嬰兒信箱第一例的回響 ——— 49 中央政府對於第一例的反應 ——— 50 陸續出現案例 ——— 51 開設一年後的評鑑報告 ——— 53 接獲報告後的動向 ——— 55 開設兩年半後的評鑑報告 —

—— 56 明顯有人把方便當隨便 ——— 58 嬰兒信箱危害母子生命安全 ——— 59 生父母不詳 ——— 60 嬰兒信箱能為孩子的人生負責嗎? ——— 61 匿名制究竟是為了誰?——— 62 對於中央政府的建議與請求 ——— 64 全國廣設諮詢窗口 ——— 66 政府不改保守態度 ——— 67 孤立生產可能致死 ——— 68 孤立生產的案例 ——— 70 收容身心障礙兒童 ——— 74 收容的安全性與合法性 ——— 76 保護母親的重要性 ——— 77 出乎意料的重蹈覆轍 ——— 78 來自國外的孩子 ——— 79 嬰兒信箱的多種不為人知情況 ——— 81 第二章 走投無路的女人,自私自利

的男人 ——— 83 抵達嬰兒信箱的女人 ——— 84 案例 ① 真由美(二十多歲)使用嬰兒信箱的理由是意外懷孕 出乎意料的情況 ——— 84 懷孕是自作自受 ——— 86 無法逃避的現實 ——— 88 決定放手 ——— 89 案例 ② 舞(二十多歲)男方要求墮胎,最後選擇成為單親媽媽 不想讓人知道懷孕 ——— 90 第一次說出煩惱 ——— 92 案例 ③ 文乃(二十多歲)使用嬰兒信箱的理由是男方拒絕接受孩子 懷孕的喜悅消失得無影無蹤 ——— 94 男方從頭到尾冷淡不關心 ——— 95 無處可逃後的最後退路 ——— 96 放棄與決心 ——— 97 生產前夕的危險行為 ——— 98 在旅館破水

——— 99 生產可能危及生命 ——— 101 從未抱過親生兒子 ——— 102 選擇出養孩子 ——— 103 回到家鄉重新開始 ——— 105 思念孩子 ——— 105 案例 ④ 男子把和第三者的孩子送到嬰兒信箱,導致外遇對象帶著女兒一起自殺 小女孩被帶走 ——— 108 小女孩送回母親身邊 ——— 109 救不回的生命 ——— 110 檢討如何預防重蹈覆轍 ——— 111 案例 ⑤ 嬰兒信箱收到嬰兒遺體,發展成棄屍事件 開設以來最大的衝擊 ——— 114 鎖定棄屍的母親 ——— 115 小男嬰在生產過程中死亡 ——— 116 「希望有人祭拜小嬰兒」 ——— 117 不負責任的男人 ———

118 第三章 生大於養?養大於生? ——— 121 遇上送來嬰兒信箱的小女孩 ——— 122 「希望這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 ——— 123 婦產科醫師的心願掀起輿論熱議 ——— 124 收養的過程艱辛漫長 ——— 125 收養難以普及 ——— 128 住在安置機構的兒童 ——— 130 兒童安置處遇方式落後世界其他國家 ——— 132 嬰兒信箱收容的孩子後來怎麼了? ——— 134 生父母突然出現 ——— 135 寄養家庭的煩惱 ——— 136 終於明白身分來歷 ——— 137 害怕穩定的環境遭到破壞 ——— 140 能否收養必須聲請家事法庭認可 ——— 141 日本的家庭觀重視血緣

關係 ——— 142 幾乎無人聲請終身褫奪親權 ——— 144 遺棄之後親權還是在生父母手上 ——— 146 生大於養?養大於生? ——— 148 第四章 誰來協助孤立無援的母親? ——— 151 社會中的弱勢 ——— 152 生活窮困影響懷孕生產 ——— 153 無法取得資訊的孕婦 ——— 155 不曾產檢帶來的風險 ——— 156 許多孕婦其實是臨盆才前往醫院 ——— 158 在社會中遭到孤立的族群 ——— 159 傾聽女性的聲音 ——— 160 諮詢內容多元 ——— 164 全國各地都有可能需要嬰兒信箱的女性 ——— 169 立法制定諮詢窗口 ——— 170 難以推動支援母親的制度 —

—— 172 展開「棄兒專案」 ——— 173 德國的嬰兒信箱普及全國各地 ——— 175 推廣「中止妊娠諮詢」 ——— 179 生還是不生?支持女性的選擇 ——— 181 打造多元化支援體系 ——— 183 打造配合母親與兒童的體系 ——— 185 政府介入的方式不同 ——— 189 終 章 如何保護兒童的生命? ——— 193 從評鑑報告看得出專家的用心 ——— 194 開設十年的綜合評價 ——— 197 想要消弭身分不明的孩子 ——— 199 保護母親與兒童的「祕密生產制度」 ——— 201 從匿名制轉向實名制 ——— 202 引進制度需要進一步討論 ——— 203 會出現新的嬰兒信箱

嗎? ——— 206 串聯醫療與社福的推手 ——— 207 看不見孩子日後發展 ——— 210 只有起點增加了選項 ——— 212 嬰兒信箱的新課題 ——— 213 充實兒童福利 ——— 215 嬰兒信箱提出的問題 ——— 217 小翼與嬰兒信箱 ——— 220 結語 ——— 221 參考文獻 ——— 224 推薦序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李毅誠     在我成為父母後,每天都從寶寶身上學到各種不曾思考過的日常。     以前我看著種種案例,心裡應該會想著:「如果負不起責任那幹嘛要這樣做」,但現在的我完全明白,只是因為置身事外,所以可以事不關己的說出這句話。隨著每個個案的故事累積,也印

證了我從寶寶身上學到的事情:寶寶需要的是愛,但不一定要是父母的愛。     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令人痛心的悲劇在發生之前是一連串錯誤抉擇的累積,如果中間能有任何一個人伸出援手,那也許就不需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     雖說,社會對於性別意識的平權還尚有進步空間,對於各種不同的選擇也都應該去聆聽理解。這本書中討論到嬰兒信箱有許多可改進的建設性意見,但我心裡想的也僅僅是那就大家一起努力改進吧。     只要能讓一個生命受到更妥善的照顧與愛,那就夠了。     很幸運為人父親的我,可以看到這本書。   法務部人權委員會委員 林志潔教授     「拯救生育過程中的兩個弱勢」     熊本的慈惠醫院以一

間宗教性質的民營醫院,擔起了拯救生命的責任。十多年前,慈惠醫院設置了嬰兒信箱(無力扶養嬰兒的父母可將嬰兒送到此處),本書從不同面向探討嬰兒信箱設置十年後的發展、各種案例、以及反省了日本欠缺多元化支援體系,對弱勢生育婦女造成的壓迫。     女性在生育過程中,獨自承擔生產的高風險、無力養育而可能面對的遺棄責任,以及來自社會的不諒解和道德譴責。     在嬰兒信箱的絕大多數案例中,嬰兒的生父都是置身事外,孤立無援甚至連產檢都不敢做的母親,以走投無路來形容也不為過。     雖然,如果只有嬰兒信箱這個選項,依然可能發生悲劇(如書中所呈現的案例,無依無助的母親為了將嬰兒送進信箱,又不願讓其他人知道她未

婚懷孕,只能冒險到信箱附近獨自生產,差點喪命),但如果連嬰兒信箱都沒有,案例中的母親說:那她可能直接就去自殺了。因此,嬰兒信箱拯救了小生命,也拯救了社會底層的弱勢母親。     生和育幾乎是女性的生命中最大挑戰和選擇,如果少子化被認為是一個國安層級的人口問題,政府介入的方式就不該僅是限縮人工流產的範圍、限制婦女生育的自主權、或者純粹將球丟給民間。嬰兒信箱雖然為遺棄或墮胎創造了一個不同的可能,但是對於被遺棄嬰兒的保育、對於父權結構對女性造成的壓迫、以及對於很多非自願懷孕但卻處於社會弱勢的保護,欠缺完整的扶助和支援系統,才是政府和民間都應該一起努力的課題。     提高生育的意願,要從理解和傾聽女

性的聲音做起,嬰兒信箱是起點而非終點。   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 施慧玲教授     日本的「嬰兒信箱」,代表什麼樣的人權保障理念?在一個超高齡社會,新生命的降臨本應伴隨無限祝福,卻因難以啟齒的不得已, 讓一個母親丟棄孩子?!本書從「生命的拋棄與拯救」出發,探究每個「不得已」的個人及社會結構因素,隨而傾聽孩子從被丟棄,到機構安置、寄養收養,在自我認同到身分確認間的無助吶喊。「嬰兒信箱」本應提供棄嬰的「社會搖籃」,褪去汙名化,給孩子幸福成長的機會,實則有諸多困難!本書用最真實的生命故事,佐以理性的分析、感性的筆觸,省思並且展望「嬰兒信箱」的存在必要與優化可能。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劉淑

瓊教授     根據兒童權利公約(CRC),兒童有生存及發展權。「嬰兒信箱」是選項之一,不是唯一。台灣標舉人權立國,我們有責任盡一切可能,讓孩子得到他們該有的照顧,過上他們該過的生活,這本書呈現日本想方設法讓孩子活下來、活得好,各種價值辯證細緻精彩,值得推薦。 遭到拋棄的一百三十條生命 熊本市慈惠醫院成立的「送子鳥搖籃」,俗稱「嬰兒信箱(下文有時簡稱『信箱』)」是全日本唯一一處「遺棄」孩子也不會追究法律責任的地方。 當初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拯救兒童生命,以免因為墮胎、放棄育兒或是遭到遺棄而犧牲。二〇一七年五月迎向十週年。 這個設施佇立於醫院人煙稀少的角落,打從啟用以來一直爭議不斷,贊成的一方認為

是「救人一命」,反對的一方認為是「助長棄嬰風潮」。當時我在NHK熊本電視台擔任記者一職,記得自己採訪和報導時心情十分複雜。 這十年來,嬰兒信箱一共收容了一百三十個孩子。 你覺得這個數字是多還是少呢? 本書的主旨不是介紹醫院的活動,也不是要責備意外懷孕和在育兒路上遇到困難的父母。 採訪團隊希望透過長期的訪問揭露日本唯一一處嬰兒信箱所發現的真相,與所有讀者共享這個社會面臨的多項課題。 嬰兒信箱這種設施真的達成了「拯救孩子」這個使命嗎? 我們認為聆聽嬰兒信箱實際收容過的孩子親口說出的心聲,應該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託付給嬰兒信箱的孩子 當年嬰兒信箱收容的小嬰兒,現在已經長成十多歲的少年了。 「為什麼

要把我送進嬰兒信箱呢?」 他這句低聲呢喃和默默垂下的雙眸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他當然不可能得知答案。 這是小翼(化名)第一次與採訪團隊見面,卻絲毫不畏縮怕生。相較於其他小學生,顯得少年老成。 寄養家庭的父母田中聰與洋子(皆化名)在一旁凝視小翼,眼神流露憂慮不安。 養父聰表示「我希望大家明白送來嬰兒信箱的小孩也能健全成長」,因此答應讓小翼接受訪問。這也是採訪團隊第一次與嬰兒信箱收容的孩子面對面。 我們事前準備好問題,在腦海中反覆複習,以免實際訪問時一不小心傷害到他。 我們依照約好的時間造訪田中家,大家都掩飾不住緊張的心情。田中夫妻親切地歡迎我們,並且喚來一名臉上還帶有稚氣的少年:「小翼,來跟大家打招

呼。」他露出羞澀的微笑,對我們點頭打招呼:「你好。」 親眼目睹嬰兒信箱收容的孩子,我心頭湧上難以言喻的情感。

都市人行道綠視率與綠化模式之研究

為了解決熊本市的問題,作者曾珮茹 這樣論述:

道路綠化是城市環境中重要部分,也是民眾最常接觸的城市公共活動空間,對其進行定量評價具有重要意義,以反映出民眾對人行道綠地的實際感受。 本研究採用綠視率(Visible Green Index, VGI)評估指標,將綠化關注層次從二維平面提升至三維空間之綠量可視性定量研究,並以臺中市八期重劃區之市區道路人行道為研究調查對象,採實際拍攝方式調查分析綠視率與綠化模式。觀測設備採用Canon EOS 5D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鏡頭焦距調整至24mm拍攝高度在1.5m位置進行4向景觀拍攝,輔以滾輪測距儀量測間隔50m觀測點,並依研究學者折原夏志對綠視率景觀評價級別進行說明。 臺中市八

期重劃區整體平均綠視率VGI為20.62%,環境綠化感受為「有一些綠化」。研究結果顯示:喬木貢獻度高於灌木草花綠視率達70%;在僅限的綠地面積中盡量選擇喬木+灌木或喬木+地被層綠化組合模式;植穴型式採連續型帶狀式設計優於單一植穴型式;土地使用分區綠視率在住宅區與商業區需在景觀規劃上更努力;觀測點位置鄰近交通匯集處,綠視率數值有較低情形,其受臺中市市區道路行道樹及路燈設計規範影響;五種道路類型平均綠視率介於25%~35%感覺「有較多綠化」僅Type A;VGI 在15%~25%感覺「有一些綠化」為Type B、Type C、Type E;VGI 在5%~15%「綠量感知較差」為Type D。道路

寬度越寬需有更多綠化措施進行彌補;立體綠化可提升測點灌木草花綠視率;街景的組成和周圍環境特徵會影響綠視率高低;河道橋樑綠視率影響因素有1.管理用道路喬木綠化情形、2.護岸型式;北七期與八期比較結果為四向景觀平均綠視率貢獻比例相當,皆以喬木貢獻度最高,整體平均綠視率以北七期表現最好達25.28%,高出八期4.66%的綠視率,主因受到細部計畫之公共開放空間規定、景觀與綠化原則規範所致,故北七期綠化具有一定水平。 綠視率提升方式可從1.強化八期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之景觀、綠化與保水原則、2.持續推動綠色基盤、區域綠化措施、3.城市樹木管理政策、4.城市綠化建設規範建立、5.空地綠美化管理、6.

邀請市民、企業或公共組織參與綠視率調查計畫和7.街景管理...等手法提升城市綠化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