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爭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漁電共生爭議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綾君寫的 能源轉型政策的分析與評估:以台南七股的太陽光電政策為例 和楊貴三,葉志杰的 福爾摩沙地形誌:北臺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漁電共生還是競爭?也說明:再生能源@臺灣 · 看懂漁電共生 · 難題一| 生態平衡 · 難題二| 工作保障 · 難題三| 漁獲影響.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韋伯 和晨星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組 高仁川所指導 張旻宜的 再生能源政策與漁業發展之衝突與調和-以離岸風電及漁電共生為中心 (2021),提出漁電共生爭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再生能源、漁業、離岸風電、漁電共生、海洋空間規劃、環境與社會檢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林子倫、梁玉芳所指導 蘇彥誠的 化敵為友,農與電:臺灣農業結合光電的政策歷程 (2020),提出因為有 太陽光電、能源轉型、農電共生、漁電共生、公民電廠的重點而找出了 漁電共生爭議的解答。

最後網站漁電共生環社檢核在幹嘛?初階研討會來了!則補充:能源轉型法學研討會:走向常規化制度,漁電共生環社檢核的下一步? 2021/10/07 ... 做為推出來解決光電爭議的一項政策,你知道它具體在做什麼嗎?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漁電共生爭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能源轉型政策的分析與評估:以台南七股的太陽光電政策為例

為了解決漁電共生爭議的問題,作者洪綾君 這樣論述:

  本書為作者於二〇一八年至二〇二〇年參與的「最小衝突」科技部跨領域研究計畫之部分調查成果。本書以政策分析與評估角度,分析七股的漁電共生及鹽灘地種電兩種地面型太陽光電的設置政策。研究方法包括量化導向的成本效益分析、多目標多屬性評估、權變評價法,以及以利害關係人為主的第四代回應性質性評估法。

漁電共生爭議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七股將軍沿海地區積極推動 #漁電共生 政策,恐對沿海生態造成衝擊,尤其此處是 #黑面琵鷺 棲息的生態敏感範圍,地方漁民以及公民團體憂心忡忡😰
          
亭妃今日特地在台南市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召開公聽會,邀請官員與當地農漁民及公民團體代表面對面溝通、解決問題。
              
⭕並當場決議:
         
1⃣要求農委會務必在兩個月內擬定相關審查辦法。
2⃣未來,若業者提出漁電共生計畫,必須納入 #生態環境影響評估 及 #經營模式可行性評估 等兩大重點;
3⃣建立 #公民參與 機制,讓民眾參與審查過程;
4⃣中央與地方政府未完成七股文蛤養殖環境完整試驗前,不應開放漁電共生申請案。

再生能源政策與漁業發展之衝突與調和-以離岸風電及漁電共生為中心

為了解決漁電共生爭議的問題,作者張旻宜 這樣論述:

臺灣國土面積狹小,發展再生能源過程中面臨用地面積不足的困境,本文探討重心為離岸風電與漁電共生,其中離岸風電場的開發區位與沿岸漁業、近海漁業在海域空間上重疊,而漁電共生則係太陽光電板與養殖漁業在魚塭空間上共構,政策推動過程中皆須處理相關之爭議與衝突。 允許海域空間的多重使用為離岸風電場與漁業共存提供可能性,但有關海域共用後風機、電纜、漁船損壞的賠償問題,本文認為政府應訂立相關補償辦法、輔導漁民辦理商業保險或漁民間的互助基金皆為可行方案。本文認為處理沿近海漁業與離岸風電場衝突的根本解決之道為「海洋空間規劃」,藉由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來規範不同用海活動間之衝突與合作,文中已整理《歐盟海

洋空間規劃框架指令》及比利時與荷蘭相關法制面之細部作法,荷蘭政府並制定《北海活動評估框架》,係用以確定是否允許用海活動之評估機制。我國海洋委員會已於2018年4月成立,擬透過《國土計畫法》、《海岸管理法》及《海域管理法》(草案)完成整體海洋空間規劃,相關作法仍有待具體實現。 漁電共生政策推動以來,政府為避免地面型光電場在生態、景觀、環境等議題上引發爭議,推動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但本文認為現行之機制著重處理環境生態層面,有生態疑慮的區域經由科學證據佐證可被列為迴避區,但社會經濟層面該機制的效果有限。本文建議現有的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應納入漁業議題,針對太陽光電設置對漁業造成的影響進行全面盤點

,辨認報告之產出應增列「漁業議題及意見彙整表」,強制要求光電業者進行太陽光電廠之籌設申請時,其提出之環社檢核因應對策或友善措施須包括漁業面向,尤其是漁民關切的生計議題。此外,亦建議政府劃設優良漁塭區位,將其排除在漁電共生專區外,應如同優良農地之管理一般,優良魚塭應維持產業原貌避免任何開發行為。

福爾摩沙地形誌:北臺灣

為了解決漁電共生爭議的問題,作者楊貴三,葉志杰 這樣論述:

  臺灣面積雖小,但各種地形均具備且相當精彩     早在十六世紀大海行時代,福爾摩沙臺灣地形之美,已名聞遐邇。綜觀臺灣地形的豐富性,分以南北探查,北臺灣共計25區:     1.北海岸西段:火山的遺物∕2.北海岸東段:海嘯來過嗎?∕3.東北角海岸:海上工藝師∕4.基隆火山群:從黃金礦場到緩慢山城∕5.大屯火山群:崇岡湧沸泉、丹山草欲燃∕6.五指山山脈:科學與風水∕7.基隆河:流路之謎∕8.南港山、伏獅山兩山脈:把水平變歪斜∕9.臺北盆地:從神啟到科學∕10.新店溪:誤闖水的地盤∕11.大漢溪:搶水大戲∕12.山子腳、清水坑兩山塊:層階地形、通谷、襲奪∕13.林口臺地:狂風、飛霧下的古新

店溪扇洲遺跡∕14.桃園臺地:旱地-祈雨、埤塘、大圳∕15.竹東丘陵:土地的古老意志∕16.苗栗丘陵:矮山迷宮∕17.大安溪:歌唱自然與人文共生的溪流∕18.后里臺地:被斷層與河階撕裂之地∕19.大甲溪:乘著魔毯飛天的河流∕20.雪山山脈北段:逃離與寄情的地理∕21.宜蘭平原:吳沙的抉擇∕22.蘭陽溪:線與面的地理組合∕23.中央山脈北段:邊坡潛移-未被人類馴服的大自然課題∕24.蘇花海岸:虛線的空白地理∕25.立霧溪:橫過古老-鋸切峽谷的壯麗與隱憂     本書前後歷經5年撰寫,初以《臺灣全志•地形篇》為本,攜帶地圖、相機、空拍機等工具,進行田野踏查、增補、修改。同時參考多種文獻,除了核查富

田芳郎、林朝棨、石再添等前人研究的成果外,多有新的發現,期能說明各地形區的地形特徵、成因與演育等,瞭解其來龍去脈。因此,本書可當作認識臺灣這塊土地以及知性之旅的參考,擴增地理科普知識視野。   本書特色     1.有別於台灣地理教科書或學術書之靜態地貌介紹,本書以實地考察的方式進行地形、地景的現地踏查,並考掘地形地貌古今變遷,以空拍輔助,圖文呈現各類型的地形,並以人類所見所得的視角呈現觀察所得,讓地理知識不枯燥,適合一般無科普基礎的讀者,也適合各級老師教學,以及準備升學的一般生。     2.面對氣候劇烈變遷,屬海島地形的台灣,更能強烈感受氣候所帶給在地的影響,斷層、土石流、地層下陷、水災等

,地形地貌的改變也相對快速,在在影響民生,若能從地形變遷的角度認識這塊土地,不論防災、開發與建設,思慮及政策就能更周延,也因此,對台灣地形現實現地的了解,就極具重要性。

化敵為友,農與電:臺灣農業結合光電的政策歷程

為了解決漁電共生爭議的問題,作者蘇彥誠 這樣論述:

本深度報導論文回顧臺灣自2013年發展「農業與光電結合」至今的政策歷程,除了回顧此歷程中的重大社會爭議及後續發展,也以「建設性新聞學」為報導精神,提出具建設性的解方。歷時將近一年,本文採訪48位受訪者,聚焦於農電共生、漁電共生與農地變更三個引起社會爭議的主要類型,並且以新聞敘事方式,將政策歷程、爭議所在與後續發展,融合於七篇深度報導作品中。農電共生方面,本研究發現,2013年修法推動農地種電後,申請人大多非農民,因此業者在設計案場時傾向以發電利益為考量,加上當時審查機制不周,業者未真正結合農業經營,導致亂象發生。因此,農業主管機關日後必須留意法規設計。此外,2017年農委會為遏止亂象所設的規

範,也應加以檢討,避免因噎廢食,以免反倒阻擋有心實現農電共生的申請人。漁電共生方面,研究發現,七股漁電共生爭議已成為前車之鑑,政府、業者與公民團體針對漁民生計、生態平衡、漁獲影響三大疑慮,積極提出對策。特別是公民團體推動「環境與社會檢核」,有效減少漁電共生推動時的社會衝突,目前機制仍持續發展中。農地變更方面,雖2020年農委會已加嚴管制,不過農地變更途徑仍存有疑慮。本文以台糖正推動的不適耕作地設置光電專區為案例,發現低地力農地無明確標準,農地變更的正當性存有疑慮,若未加強管制,臺灣農地流失將更嚴重,也難以達到糧食安全的農地總量。本文也指出,農地變更的本質是取代性,相較農電共生,容易使農地種電引

發衝突,呼籲政府推動光電計畫應積極找尋雙贏作法,減少依農地變更途徑設置光電案場。最後,本文亦採訪農村公民電廠、漁電共生的成功案例。研究發現,公民電廠已為臺灣農村帶來幫助,也更體現社會正義,不過仍有待政府積極扶持,讓公民電廠能與大型電業商抗衡。漁電共生的成功案例也顯示,若漁電共生願景能順利達成,可成為養殖漁業的轉型契機,而成功關鍵在於案場要落實「以漁業為本」,提升漁民主導權。本論文藉由七篇深度報導,達成以下研究貢獻:(一)回顧假農作事件、漁電共生爭議、農地變更爭議,歸納背後關鍵問題;(二)追蹤後續發展,檢視關鍵問題是否已解決,而解決方式為何;(三)採訪值得參考的案場,為農業與光電結合的願景提供指

引,也作為政策擬定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