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層地震破壞力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淺層地震破壞力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萊斯特·R.布朗寫的 B模式3.0:緊急動員 拯救文明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中正大學 地震研究所 陳朝輝所指導 鄧伊婷的 2009年11月5日南投名間地震剪波分裂特性研究 (2010),提出淺層地震破壞力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剪波分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應用地質研究所 林銘郎所指導 楊適修的 利用地表位移量進行斷層位置之判定-以花蓮地區為例 (1998),提出因為有 斷層、位移、破壞力學、花蓮、數值模擬的重點而找出了 淺層地震破壞力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淺層地震破壞力,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B模式3.0:緊急動員 拯救文明

為了解決淺層地震破壞力的問題,作者萊斯特·R.布朗 這樣論述:

《B模式3.0:緊急動員拯救文明》是萊斯特·布朗在《B模式2.0:拯救地球延續文明》的基礎上完成的又一部力作。他以「美國已成為世界能源最大威脅」為論斷,警示世界各國不要走美國式的發展道路。他強調人口持續快速增長、水資源日益短缺、森林面積不斷縮小、土壤持續流失、草場不斷荒漠化以及世界石油危機加劇、全球變暖加快、食物價格上漲等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他重申「以化石燃料為基礎、以小汽車為中心的一次性經濟不適用於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也不適用於工業化國家」。他呼吁各國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立一種新經濟」,徹底改變經濟凌駕於生態的發展觀念,向能源基礎、材料來源、產業結構和城市形式都發生根

本變革的新型經濟邁進。他提醒我們目前並不缺乏實現這個目標的技術,迫切需要的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政治意願」,即政府利用財政政策手段推動現行經濟向生態經濟過渡。他把「拯救文明」的行動比喻為體育比賽,呼吁我們每個人在競賽中擔當各自的角色。 近年來,洪水、干旱、颶風、霜凍和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使人們更加關注影響我們人類共同家園命運的問題,人們也愈發認識到這些自然災害的發生與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模式有着深刻的聯系,人類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索取,多年來對環境問題的忽視,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不僅加重了自然災害的破壞程度,也嚴重制約和影響了我們未來的經濟發展。目前,世界各國對人類經濟活動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環

境成本還缺乏准確計算和系統研究,比如海平面上升等氣候變遷的影響及環境成本等。 萊斯特·R.布朗時任位於美國華盛頓的研究機構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曾榮獲多個獎項,包括麥克阿瑟獎、聯合國環境獎和日本藍色星球獎。 序言第一章 邁入新世界 嚴重的市場失靈 環境與文明 中國的啟示:緣何現有經濟模式注定會失敗 壓力加劇,國家失能 文明顛覆點 B模式——帶來希望的模式第一部分 文明陷入危機 第二章 石油安全與食物安全  石油面臨減產前景  食物生產高度依賴石油  食物前景變幻莫測  汽車與人爭地  產油峰值過后的世界  食物無保障與失能國家 第三章 氣溫增高,海平面上升  升溫及

其影響  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高空「水庫」  冰的融化與海平面上升  風暴更頻繁、更具破壞力  2020年前減排80% 第四章 日益顯現的缺水形勢  地下水位下降  江河斷流  湖泊消失  農村輸給城市  水稀缺跨越國界  缺水產生政治壓力 第五章 自然系統負擔沉重  森林縮小,代價巨大  土壤在流失  從綠地到沙漠  沙漠在推進  漁場在崩潰  植物和動物都在消失 第六章 衰退的早期標志  兩極分化的世界  健康面臨的挑戰不斷增長  …… 第七章 消除貧困,穩定人口 第八章 恢復地球的本來面貌 第九章 讓80億人吃飽吃好 第十章 設計以人為本的城市 第十一章 提高能效 第十二章 轉向可再生能

源第三部分 令人振奮的新選擇 第十三章 總動員附錄 中英文對照內容索引譯后記 2005年4月,世界糧食計划署和中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年底停止向中國發放糧食援助。對於一代人之前擁有成千上萬飽嘗飢餓人民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中國不僅結束了依靠糧食援助的時代,而且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糧食捐贈國。 中國成功的關鍵在於1978年的經濟改革,它賦予中國農村巨大的自主與活力。從1977年至1986年,中國的谷物產量增長了一半。隨着經濟收入迅速增加、人口增長放緩和谷物產量的節節攀高,中國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解決了絕大部分人的溫飽問題。 盡管面對只有7%的世界可耕

地面積卻要養活13億人口的挑戰,中國已經做到了谷物的自給自足,然而這不包括大豆。大約十年以前,中國的大豆也曾自給自足,而2008年,中國卻要進口3400萬噸大豆,占到了大豆消費量4900萬噸的近70%。這些大豆幾乎全部來自兩個國家:美國和巴西。 盡管在谷物增產上取得了成功,但是,中國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同樣面臨着食物供給緊張的問題。2007年和2008年年初,中國食物價格上漲速度已達近幾十年之最;食物安全也出現嚴重危機,這都與供水有關。一些國家,持續下降的水位已經對農作物收成產生了不利影響,這其中就包括中國。2001年8月,北京發布了一份有關地下水的調查,該調查顯示華北平原的地下水位下降

最快,而該區域又擁有全國一半以上小麥產量和三分之一的稻谷產量。過分抽取使得淺層地下水枯竭,只能通過鑽井來抽取深層地下水,而這根本無法回灌。 這份調查還顯示,華北平原的腹地河北省深層地下水的平均水位正在以每年3米的速度下降,而河北省某些城市的地下水位正在以兩倍於此的速度下降。地下水監測組組長何清成指出,隨着深層地下水的枯竭,該區域將會喪失最后的水儲備——僅有的安全緩沖。 他的擔心也同樣反映在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中:「有證據顯示,北京周邊的深井取水已達地下1000米(大於半英里),大大增加了供水的成本。」在一份措辭嚴厲的報告中世界銀行甚至預言說,除非水需求和供給能迅速恢復平衡,否則將會給

后代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報道說,現在一些地方的小麥種植戶取水深度已經達到300米,即大約1000英尺。從如此之深的地下取水帶來的高成本迫使農民經常放棄灌溉。 小麥作物主要種植在華北的半干旱地區,這里正在遭遇不斷蔓延的水短缺。1997年,小麥產量達到1.23億噸的頂峰之后,2007年僅為⒈05億噸,下降[5%。 世界銀行的研究顯示,中國北方三個相鄰的流域都在使用地下水,它們是流經北京和天津的海河、黃河和黃河以南的淮河。因為生產一噸小麥,需要消耗1000噸水,海河流域每年用水缺口約400億噸(1噸相當於1立方米),這意味着一旦地下水用盡,小麥產量將下降4000

萬噸一一這在當今消費水平下僅夠養活l。36億人。 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的同時,哺育黃河和長江的冰川融化補給也正在減少。中國科學家們對25年來數據的分析顯示,同時向黃河和長江補充水源的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在快速融化。作為1.47億居民家園的黃河流域,可能經歷枯水期流量大幅下降的危險。長江也受到冰川消失的威脅。長江流域居住着3.69億居民,中國的大部分水稻都產自該流域。……

2009年11月5日南投名間地震剪波分裂特性研究

為了解決淺層地震破壞力的問題,作者鄧伊婷 這樣論述:

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間的擠壓碰撞帶上,因此造成地殼產生破裂孔隙,當地震波經過這些較破碎區域時,會產生所謂的剪波分裂(shear wave splitting)現象。根據過去研究顯示,快剪波之極化方向會平行於孔隙破裂面走向,而慢剪波的極化方向則會垂直於孔隙破裂面走向。有關於剪波分裂的研究,除了應用於了解地球內部非均向性的特性之外,近幾年更應用於地震前兆的研究。由於板塊擠壓,台灣西部麓山帶地區為造山運動的變形前緣,導致此區域地震活動頻繁。值得注意的是,發生在此區域地震的震源其地震深度大多較為淺層,因此潛在的具有較大的破壞力。而台灣西部平原的沖積層,為人口密集的區域,在地震來襲時,可

能造成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因此對此區域斷層帶的分析及地震前兆的研究與監測,為刻不容緩的工作,而地震前兆的研究在人口密集的中部地區也成為一重要的課題。在本研究中,我們主要以2009/11/5所發生台灣南投地區的名間地震(規模=6.2,深度=24.3公里)為研究對象,其震央位置鄰近於集集地震,並且與北港高區相鄰,因此我們針對此地震臨近的五個測站,於地震前後共14個月進行剪波分裂分析。 過去的研究指出,當剪力波行經非均向介質時,會分裂成快波及慢波,本研究根據此特性,利用中央氣象局在台灣地區所設置的地震網(CWBSN)所記錄的高品質地動記錄,以相關係數交互比對(cross-correlation

)的方法,分析兩水平向的剪波分裂之極化角度(polarization angle)與快慢波的分離時間差 (delay time)。並觀察地震前後區域受應力影響,所反應在近地表層非均向性的解析,歸納出地震前兆的特徵。

利用地表位移量進行斷層位置之判定-以花蓮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淺層地震破壞力的問題,作者楊適修 這樣論述:

花蓮地區長久以來因沈積物的堆積及建築開發,已無法在地表找到直接的斷層露頭,故許多研究者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如震測、震源機制解等方法或是由地表的位移來找出斷層可能的位置,但目前僅止於得到區域性二維的剖面情形,至於其他範圍的斷層位置,則較無法確定。斷層在地殼材料三度空間中可以視為一連續體中的破裂面,理論上有關破裂面受力在其附近所造成的變形,已有相當的進展,但是相關理論應用在斷層研究方面仍然相當缺乏。本研究利用此一方面的理論,提供一個由斷層附近的地表變形監測資料,推估斷層在地殼中的位置,以及斷層跡在地表面通過位置之方法,亦藉由三維數值分析對於斷層活動特性作進一步的瞭解,並以花蓮地區之水準監測資料進行檢

驗,探討本研究方法應用於此地區之可行性。研究結果顯示在理想情況下,二維反算方法之解析度相當準確,進一步以花蓮地區水準監測資料進行反算後,得到之可能斷層位置座標為(309000, 2654600)、(307000, 2650800),約在花蓮吉安附近;斷層走向約為北偏東27度;長度約為4.3公里。根據三維數值分析所得結果,證明斜滑斷層之地表鉛直方向位移形式亦類似平滑斷層獨特之地表鉛直方向位移形式。以二維分析方法解析出之斷層位置,輔以三維數值分析,有助於了解影響花蓮地區地表變形的機制,其結果顯示花蓮地區斷層活動以走向斷層為主並兼具逆衝分量,斷層位態屬於高角度斷層,且斷層面並未出露至地表,屬於一盲斷

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