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廣播主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消防廣播主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章雲,許錦標(主編)寫的 建築智能化系統(第2版) 和沈崇德(主編)的 醫院智能化建設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CSP】NP1.2-24 鉛酸電池24V1.2Ah(消防受信總機.廣播主機 ...也說明:推薦【CSP】NP1.2-24 鉛酸電池24V1.2Ah(消防受信總機.廣播主機. 鉛酸電池台灣製), 長壽命、通用型電池,免保養鉛酸密閉式電池,台灣製momo購物網總是優惠便宜好價格,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電子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 施正權所指導 曾明斌的 臺灣海事軟實力之建構與運用---以海巡署為例的分析 (2021),提出消防廣播主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軟實力、海洋治理、海洋政策、海巡外交。

而第二篇論文中華科技大學 土木防災與管理碩士班 許春霖所指導 林憲忠的 公寓大廈消防受信系統標準作業程序操作之研究-以物業管理人員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公寓大廈、消防受信系統、物業管理、保全人員的重點而找出了 消防廣播主機的解答。

最後網站精科有限公司- 消防廣播主機, 消防喇叭 - Facebook則補充:智慧型消防緊急廣播系統設備智慧型高功率公共廣播系統設備PA廣播周邊設備生產製造之設計/製造/ 消防專用 ... 精科有限公司- 消防廣播主機, 消防喇叭, profile picture.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消防廣播主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建築智能化系統(第2版)

為了解決消防廣播主機的問題,作者章雲,許錦標(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全面而又系統地論述建築智慧化系統技術。全書共14章,內容包括資訊傳輸網路基礎原理、電腦網路、智慧化建築內電話網、控制信號網路、綜合佈線技術、建築基本設備及其控制特性、建築設備自動化技術、安全防範技術和消防與聯動控制技術、智慧建築聲頻應用技術、智慧建築有線電視及視頻應用技術、系統集成的平臺和開發技術、智慧建築系統集成技術和建築智慧化項目管理方法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建築智慧化系統”及其相似課程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生教材使用。 第1章 導論 本章導讀 1.1建築智慧化的基本概念 1.1.1智慧建築的基本含義 1.1.2智慧建築的體系結構 1.

1.3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架構 1.1.4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 1.2建築智慧化的實現技術 1.2.1綜合佈線技術 1.2.2資訊傳輸技術 1.2.3介面與控制技術 1.2.4資料庫與集成技術 1.2.5綜合自動化與智慧化技術 1.3建築智能化的分類 1.3.1智能住宅社區 1.3.2智能校園 1.3.3智能醫院 1.3.4智能體育館 1.3.5智能博物館 1.3.6智能賓館酒店 1.3.7智慧辦公寫字樓 1.4建築智慧化技術的發展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智慧建築資訊傳輸網路基礎原理 本章導讀 2.1智慧建築網路功能及傳輸物件 2.1.1智慧建築網路的功能和分類 2.1.2智慧建築網路的

傳輸物件與特徵 2.2智慧建築網路傳輸介質 2.2.1通道與傳輸損耗 2.2.2雙絞線 2.2.3同軸電纜 2.2.4光纖 2.2.5無線傳輸介質 2.2.6傳輸介質的選擇 2.3通信網路技術 2.3.1公用電信網簡介 2.3.2公用交換電話網 2.3.3資料通信網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智慧建築內的電腦網路 本章導讀 3.1智慧建築內的電腦局域網技術 3.1.1局域網標準 3.1.2乙太網和快速乙太網 3.1.3千兆乙太網 3.1.4萬兆乙太網 3.1.5交換式局域網及三層交換技術 3.1.6無線局域網 3.2局域網擴展與網路互聯 3.2.1局域網擴展 3.2.2局域網互聯 3.2.3校園

網、園區網設計 3.3寬頻接入技術 3.3.1接入網和接入技術 3.3.2寬頻接入技術 3.3.3銅線接入技術 3.3.4光纖接入網技術 3.3.5乙太網接入 3.3.6無線接入 3.4建築內的Intra 3.4.1Inter網路技術 3.4.2Intra網路技術 3.4.3Web伺服器 3.4.4建立樓宇內的Intra網 3.5網路的管理與安全運行 3.5.1網路管理 3.5.2網路管理新技術 3.5.3VLAN管理 3.5.4防火牆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智能建築內的電話網 本章導讀 4.1PABX通信網路 4.1.1PABX基本原理 4.1.2PABX的主要功能 4.1.3PABX

的入網方式 4.1.4PABX的主要技術性能參數 4.1.5PABX網路設計要點和實例 4.2建築內的VoIP系統 4.2.1VoIP原理和構架 4.2.2IP電話網關(中繼閘道) 4.2.3IP語音閘道 4.2.4VoIP網路設計 4.3CTI系統 4.3.1CTI基本技術原理 4.3.2多通道電話數位錄音系統 4.3.3IVR系統 4.3.4呼叫中心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 智慧建築內控制信號網路 本章導讀 5.1控制信號網路傳輸特徵 5.1.1雜訊和抗干擾 5.1.2類比控制信號傳輸方式 5.1.3數位控制信號傳輸方式 5.2BAC協議 5.2.1BAC協議簡介 5.2.2BAC體系

結構 5.2.3BAC的實體層和資料連結層協議 5.2.4BAC的網路層協定 5.2.5BAC的應用層協定 5.2.6BIBB和標準BAC設備 5.3現場匯流排 5.3.1現場匯流排基本概念 5.3.2LonWorks匯流排 5.3.3CAN匯流排 5.3.4Modbus匯流排 5.3.5EIB/KNX匯流排 5.3.6DALI協議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 智慧建築的綜合佈線技術 本章導讀 6.1概述 6.1.1綜合佈線系統的目的 6.1.2綜合佈線系統的特點與優勢 6.1.3智慧建築對綜合佈線系統的設計需求 6.1.4綜合佈線系統的設計規範標準 6.2綜合佈線系統的組成 6.2.1綜合佈線系

統產品的組成 6.2.2綜合佈線系統的結構 6.2.3遮罩佈線系統 6.2.4工業級佈線系統 6.2.5管理 6.2.6綜合佈線中的光纖 6.3綜合佈線系統與相關設備的連接 6.3.1與電話系統之間的連接 6.3.2與電腦網路系統之間的連接 6.3.3與其他系統之間的連接 6.4綜合佈線系統設計 6.4.1綜合佈線系統設計等級的確定 6.4.2綜合佈線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 6.4.3典型綜合佈線設計 6.4.4綜合佈線系統的施工與驗收 6.4.5資料中心綜合佈線設計案例 習題與思考題 第7章 建築基本設備及其控制特性 本章導讀 7.1供配電系統 7.1.1典型建築供配電系統 7.1.2應急發電

系統 7.1.3供配電設備監控 7.1.4供配電系統設計方案實例 7.2照明系統 7.2.1建築照明設計 7.2.2建築照明設備 7.2.3照明控制 7.2.4智慧照明控制系統 7.3空調與冷熱源系統 7.3.1空氣的物理性質 7.3.2空氣調節原理 7.3.3空氣處理的方法和設備 7.3.4冷熱源系統 7.3.5空氣調節系統 7.3.6空調運行控制方式 7.3.7冷熱源系統的監控 7.4給排水系統 7.4.1供水系統 7.4.2排水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8章 建築設備自動化技術 本章導讀 8.1建築設備自動化系統(BAS)的功能需求 8.1.1BAS的物件環境 8.1.2BAS的功能要求

8.1.3BAS的技術基礎 8.1.4BAS常用檢測設備和執行器 8.2集散控制 8.2.1集散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與系統結構 8.2.2集散控制系統的典型結構 8.2.3集散控制系統的特點 8.3BAS的系統結構 8.3.1BAS體系結構的發展 8.3.2集散型BAS的結構 8.3.3集散型BAS系統的組態 8.3.4集散型BAS的幾種方案 8.3.5BAS中的基本監測點、介面位置及常用感測器 8.4智慧建築的BAS系統設計 8.4.1BAS設計原則 8.4.2BAS設計、施工及驗收依據 8.4.3BAS設計步驟 8.4.4BAS設計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8.4.5某市博覽中心的BAS方案設計案例

習題與思考題 第9章 智慧建築的安全防範技術 本章導讀 9.1概述 9.1.1智慧建築對安全防範系統的要求 9.1.2智慧建築安防系統的組成 9.2出入口控制系統 9.2.1出入口控制系統的結構 9.2.2出入口控制系統的辨識裝置 9.2.3出入口控制系統的執行設備 9.2.4出入口控制系統的管理功能 9.2.5出入口控制系統的管理/控制工作方式 9.2.6可視對講系統 9.2.7停車庫(場)管理系統 9.3入侵報警系統 9.3.1入侵報警系統的結構 9.3.2入侵探測器的分類和應用特點 9.3.3入侵報警控制主機功能及其與探測器的連接方式 9.3.4常用入侵探測器 9.3.5大學校園入侵

報警系統案例 9.3.6電子巡查系統 9.3.7大學校園巡查系統案例 9.4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9.4.1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的組成與結構 9.4.2前端設備 9.4.3傳輸設備 9.4.4顯示與記錄設備 9.4.5處理與控制設備 9.4.6IP視頻監控的標準ONVIF 9.4.7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方案 9.4.8大學校園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案例 9.4.9城市視頻監控系統案例 習題與思考題 第10章 消防及聯動控制技術 本章導讀 10.1概述 10.1.1智慧建築對消防系統的要求 10.1.2智慧建築消防系統的構成 10.1.3智慧建築消防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 10.2火災探測器 10.2.1室內火災的

發展特徵 10.2.2火災探測器的分類 10.2.3火災探測器的系統組成方式 10.2.4常用火災探測器 10.2.5火災探測器的選用及設置 10.3火災報警控制器及火災報警系統 10.3.1作用與類型 10.3.2火災報警控制器功能 10.3.3火災報警控制系統結構 10.4自動滅火系統 10.4.1滅火的基本原理 10.4.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10.4.3氣體滅火系統 10.5智慧建築的消防聯動控制 10.5.1消防聯動控制 10.5.2消防應急廣播系統 10.5.3智慧消防應急照明系統 10.5.4消防系統的智慧化 10.5.5智慧消防系統與BA系統的集成 習題與思考題 第11章 智能

建築聲頻應用技術 本章導讀 11.1擴聲系統 11.1.1擴聲系統的基本組成 11.1.2擴聲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 11.1.3擴聲系統技術指標要求 11.1.4音質主觀評價簡介 11.1.5擴聲系統的主要設備 11.1.6智慧建築擴聲系統設計 11.1.7會議室擴聲系統 11.1.8多功能廳擴聲系統 11.2智慧建築的公共及緊急廣播系統 11.2.1公共廣播系統的特點及其組成 11.2.2緊急廣播系統的特點及其組成 11.2.3多功能公共廣播系統 11.2.4公共及緊急廣播系統的數位化技術 11.3智慧建築的會議系統 11.3.1基本會議系統 11.3.2同聲傳譯系統 11.3.3智慧會議系統

11.4智慧建築的網路聲頻技術 11.4.1網路聲頻系統的特點 11.4.2網路聲頻系統解決方案 習題與思考題 第12章 智慧建築有線電視及視頻應用技術 本章導讀 12.1概述 12.1.1智慧建築對有線電視系統的要求 12.1.2有線電視系統的一般構成 12.1.3有線電視系統的技術指標 12.2有線電視系統的設備和部件 12.2.1放大器 12.2.2信號處理器 12.2.3自辦節目製作設備 12.2.4調製器 12.2.5混合器 12.2.6分配器 12.2.7分支器 12.2.8機上盒 12.2.9纜線數據機 12.2.10光端設備 12.3有線電視接收系統 12.3.1衛星電視信

號接入 12.3.2有線電視接收系統 12.3.3智慧建築有線電視系統的設計 12.4有線電視網路的雙向傳輸技術 12.4.1雙向傳輸 12.4.2雙向傳輸電纜電視系統 12.4.3視頻點播系統 12.4.4視訊寬頻網技術 12.4.5基於有線電視網路雙向傳輸技術的實際應用 12.5視訊會議技術 12.5.1視訊會議系統的設備 12.5.2視訊會議系統的通信網路技術 12.5.3視訊會議系統組成 12.6視頻顯示技術 12.6.1視頻顯示器件 12.6.2視頻顯示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13章 智慧建築系統集成技術 本章導讀 13.1智慧建築系統集成基本概念 13.1.1系統集成的功能要求 1

3.1.2智能建築系統集成的必要性 13.1.3智慧化集成系統架構規劃 13.1.4系統集成是一個系統工程 13.1.5智慧建築系統集成的技術 13.1.6智慧建築系統集成與綠色城市管理聯成一體 13.2智慧建築集成管理系統 13.2.1IBMS的結構和功能 13.2.2IBMS的系統設計 13.2.3面向設備的集成管理 13.2.4面向客戶的集成管理 13.3基於物聯網的應用系統集成技術 13.3.1物聯網原理 13.3.2IC卡基礎原理 13.3.3一卡通系統 13.4智能化居住區系統集成方案 13.4.1居住區智慧化系統 13.4.2智慧居住區系統集成設計 13.4.3居住社區安防和智慧

化系統方案實例 13.4.4三表自動抄表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14章 建築智慧化專案管理方法 本章導讀 14.1建築智慧化專案實施流程 14.1.1專案實施流程 14.1.2招標 14.1.3專案法人責任制 14.1.4工程建設監理 14.2建築智慧化專案的招標、投標 14.2.1制定標書 14.2.2投標 14.2.3開標和評標 14.3專案實施 14.3.1制定專案實施方案 14.3.2專案實施流程 14.4行業標準與資質認證 14.4.1行業標準 14.4.2建築智慧化系統工程設計單位資質及認證 14.4.3建築智能化系統集成商資質及認證 14.4.4消防設施專項工程設計證書資質及認證

14.4.5工程監理企業的資質及認證 14.4.6個人的資質認證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版前言 《建築智慧化系統》自出版以來已被眾多高校選作教材。從第1版問世至今已有近十個年頭, 建築智慧化技術日新月異,“智慧樓宇/智慧建築”是當前的熱門產業,因為樓宇智慧化/建築智慧化技術已經成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支撐技術。一大批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應用在建築智慧化工程實踐中,使人們對“建築智慧化”學科有了新的認識。隨著物聯網技術和雲計算技術的成熟, 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在智慧建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智慧建築向“綠色建築”“智慧建築”發展,是構建智慧城市的核心單元

。為了盡可能將這些新的進展與成果納入教材內容中,使得讀者能夠更好地學以致用,我們根據本學科發展的規律更新內容,同時吸收眾多高校用戶意見對第1版進行了修訂,*終使得第2版與讀者見面。 第2版修訂工作的指導原則是: 把握學科發展方向,努力造就精品教材。力求做到把新的認識融入教材中,體現學科發展的方向和行業發展的方向;站在全域的高度,從綜合集成應用的視角來組織教材的內容;緊跟行業和市場發展動態,將新技術和新標準及時納入教材;揭示建築智慧化工程的複雜性和技術內在的系統性關係;將編者豐富的教學經驗結合到教材中,體現教材特色。編者根據上述原則進行修訂編寫工作。 本書的內容涉及多個學科領域,覆蓋面非常廣

,要在一個學期的教學中全面地講深學透是不太容易的,同時還要配合大量的綜合性實驗教學環節。因此,我們對選用本教材的教師提出一個建議,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取捨。本書提供配套的電子教案供大家參考。 本書第1章由章雲編寫,第3章由曾珞亞編寫,第8章由宋亞男編寫,第12章由穀剛編寫, 第2、4、5、6、7、9、10、11、13、14章由許錦標編寫,全書由章雲組織、修改和定稿。限於時間和水準,書中必有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廣東工業大學校部和自動化學院在本書修訂工作中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鮑鴻、萬頻、謝勝利、羅小燕、王銀河、陳瑋、余榮、蔡述庭、杜玉曉、史育群、李學聰、唐雄民

、王春茹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許多的幫助,在此一併致謝! 編者2017年3月

臺灣海事軟實力之建構與運用---以海巡署為例的分析

為了解決消防廣播主機的問題,作者曾明斌 這樣論述:

總統蔡英文女士於2019年3月21日至26日率領內閣成員至南太平洋邦交國進行國是訪問,並將此行取名為「海洋民主之旅」,以海洋與民主為主軸,拜訪大洋洲的友邦帛琉、諾魯及馬紹爾等國,以實際行動穩固邦交,並與前揭國家簽訂《海巡合作協定》(Coast Guard Agreement)。海巡署近年展現的海上執法與救難成果似乎正幫國家開啟另一扇大門,吸引其他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海巡外交(Coast Guard Diplomacy)也成為臺灣新的對外交流模式。海巡署對外所展現的吸引力,似乎與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在80年代提出的軟實力(Soft Power)概念相契合,強調國家除

了能運用軍事與經濟等硬實力外,仍有其他能力足以影響其他國家決策,不論是議程的設定或國際建制的建立,藉由彼此均認同的價值與系統,達到權力運用的效果與影響力。在奈伊的研究中,認為軟實力主要源於文化、政治價值與外交政策,惟本研究認為除了前揭三種來源以外,隨著非傳統安全與全球治理的議題逐漸被國際社會重視,國家在海洋事務各種層面的卓越表現,將成為新的軟實力來源,本研究將其稱之為「海事軟實力」。本研究將以奈伊所建立的「軟實力」理論為基礎,輔以海洋意識與行動等要素,結合權力分析的概念,進行理論推導與修正,建立「海事軟實力」概念架構,並分析「海事軟實力」可能的權力資源與行動,建立相關的評估指標與方法,並以海巡

署為例進行實際操作。

醫院智能化建設

為了解決消防廣播主機的問題,作者沈崇德(主編) 這樣論述:

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醫院建築,由於其功能和流程的復雜性,不同於一般的公共建築。只有采取最有時代特征的智能化系統,使之與醫院建築環境有機結合統一,才能更好建立以人為本,數字化醫療環境,同時提升醫院管理水平,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節約醫院的運行成本。本書旨在為醫院后勤基建管理者提供建築智能化建設的借鑒和指導。沈崇德,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醫療物聯網無錫研究院副院長,無錫市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衛生政策與醫務管理研究所數字衛生研究與推廣中心主任,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首屆全國十佳醫院基建管理院長,首屆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十佳CIO。主持並

參與了《基於電子病歷的醫院信息平台技術規范》《電子病歷與醫院信息平台標准符合性測試規范》《電子病歷共享文檔規范》等國家衛生信息標准的制修編工作,是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准化成熟度分級評價核心專家。發表論文近80篇,專着8部。 第1章 概述 /沈崇德 1.1 我國醫院智能化系統建設的發展 1.2 醫院智能化系統的部署 1.3 醫院智能化系統的主要配置和系統規划 1.4 醫院智能化系統工程項目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第2章 醫院智能化系統專項設計與咨詢服務 /沈崇德 丁信華 2.1 醫院智能化系統工程的現狀 2.2 醫院智能化系統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典型問題 2.3 醫院智

能化系統工程專項設計 2.4 醫院智能化系統設計介入的時機選擇 參考文獻第3章 通信網絡系統 /楊戟 顧建龍 張琦 秦書進 陳建 管建豐 3.1 綜合布線系統 3.2 無線網絡系統 3.3 語音通信系統 3.4 移動運營商信號覆蓋系統 3.5 標准網絡時鍾系統 參考文獻第4章 數據中心系統 /楊戟 顧建龍 張琦 秦書進 陳建 管建豐 4.1 計算機網絡系統 4.2 主機及存儲系統 參考文獻第5章 多媒體音視頻系統 /丁信華 章伯鳴 5.1 公共廣播系統 5.2 有線電視系統 5.3 信息發布平台 5.4 自助服務終端系統 5.5 多媒體會議系統 5.6 視頻融

合信息平台 參考文獻第6章 安防系統 /穆景光 樊明玉 郭運強 張釗 6.1 安防視頻監控系統 6.2 入侵報警系統 6.3 出入口控制系統 6.4 電子巡查系統 6.5 安全防范綜合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第7章 停車場智能管理系統 /趙奇俠 孫煒一 李昶 劉保君 張寧 劉林會 7.1 停車場出入口管理及收費系統 7.2 醫院停車便捷支付 7.3 醫院停車場場內管理系統 7.4 醫院停車場管理平台 參考文獻第8章 醫院智能卡應用系統 /孫煒一 8.1 概述 8.2 智能卡相關技術 8.3 智能卡主要應用 8.4 智能卡設計與選型第9章 建築設備智能管理系統 /秦鋼

陳敘 芮成勝 黃德強 9.1 醫院智能照明系統 9.2 醫用氣體智能監控系統 9.3 智能IC卡水控系統 9.4 中央空調能效管控系統 9.5 樓宇自動控制系統 參考文獻第10章 醫院后勤運營智能管控平台 /沈崇德 石號偉 雷賢忠 唐紅 10.1 醫院后勤運營智能管控綜合平台介紹 10.2 醫院后勤服務管理系統 10.3 醫院后勤總務管理系統 10.4 醫院基礎運行設備管理系統 10.5 醫院能源智能監測系統 10.6 醫院機電運維智能管控信息系統 參考文獻第11章 建築信息模型(BIM)應用與機電運維 /魏來 易君 11.1 BIM概述 11.2 基於BIM的醫

院應用 11.3 BIM技術在機電安裝及運維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第12章 機房工程 /呂晉棟 任曉強 彭盼 陳莉 王文一 12.1 數據中心機房建設 12.2 安防監控與消防控制機房 12.3 樓宇機電設備管理中心機房 12.4 樓層接入機房 12.5 運營商接入機房 12.6 綜合管路工程 12.7 遠程醫療機房建設 參考文獻第13章 醫院專用系統 /傅洪 袁明勇 張永航 翁康 檀德亮 周磊 申剛磊 13.1 數字化手術部系統 13.2 數字化急診醫學部系統 13.3 數字化重症監護室 13.4 探視對講系統 13.5 醫用對講系統 13.6 分診排隊叫號系統

參考文獻第14章 醫院物流輸送系統 /沈崇德 朱鎮鴻 湯光中 姚勇 黃玲 郭鴻沂 14.1 概述 14.2 醫用全自動箱式物流輸送分揀系統 14.3 醫用氣動物流輸送系統 14.4 醫用軌道式物流輸送系統 14.5 AGV自動引導車輸送系統 14.6 真空收集物流系統 參考文獻第15章 藥械自動化系統 /楊博丞 15.1 門診智能發藥系統 15.2 中心藥房調劑及管理系統 15.3 智能藥櫃系統 15.4 醫用智能耗材管理系統 15.5 特殊藥品之麻醉藥品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第16章 臨床檢驗自動化系統 /王春新 16.1 采血自動化系統 16.2 實驗室自動化

系統 16.3 微生物實驗室自動化系統 16.4 血液流水線自動化系統第17章 系統管理與維護 /楊戟 顧建龍 張琦 17.1 系統管理 17.2 系統維護 參考文獻

公寓大廈消防受信系統標準作業程序操作之研究-以物業管理人員為例

為了解決消防廣播主機的問題,作者林憲忠 這樣論述:

隨著時代的變遷,日新月異科技進步,高樓大廈愈來愈多,目前建築物多半以公寓大廈、社區集合住宅及複合式辦公大樓居多,且消防設備已然專屬於大廈內部重要之設備,大部份建築物均有委託物業管理公司作為共同維護並管理社區,並配有物業管理人員、清潔、機電…等。物業管理人員作為第一線管理消防受信系統主機之人員,而多數管理及安管人員並非機電或消防本科系人員,對於消防受信系統操作及認知未必了解,為圖方便且怕火警探測器誤報等。因此將消防受信系統開關及警報關閉,以致於消防受信系統於災害發生時,無法有效預警。本文欲藉由專家、從業人員、物業管理人員訪談設計問卷,再專訪探討從業人員操作現況及消防受信系統操作問題點,並彙整物

業管理人員操作個案,律定正確且易操作的標準流程,提供給公寓大廈依循改善並提升社區安全。 本研究首先以專家訪談進行問卷設計並對有關人員實施問卷調查。其次,再將調查問卷結果,利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數據分析,計分為基本資料數據頻次分配統計分析,再針對問卷所設計四大構面問題以「消防受信系統操作空間與設施」、「消防受信系統操作認知與嫻熟度」、「消防受信系統狀況發生時處置作為」及「物業管理人員對於消防受信系統操作及警報後的處置」進行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ANOVA),藉由問題顯著性進行分析並探討與瞭解其發生有關顯著差異性原因。研究結果顯示,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得知35歲以下的受測

者對於火警主機廠牌的認知較清楚,可能是年輕人對於新鮮事物及學習新知較為有興趣,因此在火警主機廠牌認知上較清楚。除此之外,多數受測者對於火警主機的廠牌不清楚且對於火警主機各火警、排煙、撒水、泡沫系統等燈號的功能顯示及火警主機發報動作後的燈號顯示如何處置不清楚。消防受信系統狀況發生時第一時間應變作為不清楚。其次,對於狀況發報後火警主機的開關功能元件用途不了解,導致第一時間亂關開關亦或因為現場環境及年久失修造成常常有誤報情形發生,導致值班人員平時就把開關關閉等情況。對於共同防護計畫書及自衛消防編組內容,由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顯示在65-80歲以上(佔22.2%)的受測者較為不了解的情形,可能是早年並沒有

共同防護計畫書及自衛消防編組之類的軟體設計與規劃,產生年長受測者認知上有顯著性的差異,且多數受測者對於共同防護計畫書及自衛消防編組的內容亦不了解的狀況。建議物業管理人員應接受專業課程訓練及防火管理人員證照培訓,以利工作任務遂行及危機處置得宜,減少人員傷亡及財務損失。關鍵字:公寓大廈、消防受信系統、物業管理、保全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