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角 七號 主題曲 歌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海 角 七號 主題曲 歌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嚴云農寫的 妹至帖 和李志薔、林明昌、亮軒、張昌彥、張恆豪、陳三資、陳儒修、黃玉珊、黃建業、解昆樺、熊啟萍、鄭順聰、應鳳凰、藍祖蔚的 愛、理想與淚光:文學電影與土地的故事(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合文學 和遠景所出版 。

國立屏東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余昭玟所指導 黃奕睿的 空間建構與殖民記憶——魏德聖電影研究 (2019),提出海 角 七號 主題曲 歌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魏德聖、《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KANO》。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呂興昌所指導 曹桂萍的 李臨秋台語歌詩作品整理、考訂與探析 (2016),提出因為有 李臨秋、台語歌詩、藏頭詩、補破網、電影歌曲的重點而找出了 海 角 七號 主題曲 歌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海 角 七號 主題曲 歌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妹至帖

為了解決海 角 七號 主題曲 歌詞的問題,作者嚴云農 這樣論述:

《賽德克.巴萊》小說作者〈國境之南〉金馬獎作詞人 嚴云農耗時三年,首部原創時代小說   這是一個從1949寫到2009,跨越戰爭、族群、與生死的故事,  沒有彼此之分,只有動人的美麗、醜陋與哀愁。   每個人都在找尋一個駐紮著「愛」的故鄉。  不管來自哪裡,要去何方,是人,不都是這樣?   〈妹至帖〉,一幅王羲之在千年之前為妹妹寫下的書簡,至今卻流轉落於日本收藏家手中,為了讓中華文化最精粹的寶物完璧歸趙,你是否願意犧牲家人的性命去交換?   李氏一家,一個抗戰時奉命護送故宮國寶南遷的家族,卻在命運中遺失「家」這個最珍貴的寶物。六十年後,他們要如何藉由神祕現身的〈妹至帖〉,串起離散於時代的家

人,重新找回那份血濃於水的牽絆?   如果六十年前,昨日的遷徙讓我們在今日仍存在難解的省籍情結。  那麼在今日赴對岸發展的新遷徙潮中,我們又將為明日帶來什麼新的情結難解?  經歷「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中日抗戰,甫迎來太陽旗之降書,同室操戈的國共內戰便接續而至。   身為負責押運故宮文物的李祈年,帶著妻小,一路從貴州、四川,重慶遷徙至南京,等待國寶送往北平歸建,卻因長子望安的哮喘,揭開橫跨三代的美麗、醜陋與哀愁……   離散六十年的兄與弟,在國民政府撤台時的幼妹,與父親關係疏離的女兒,尋找超越死亡之自由的男人,受困童年陰霾的強迫症律師,緊隨光源如鬼魅般存在的影子幽人……,皆因一紙短短十七字

的〈妹至帖〉,牽扯出碎裂時代下的萬里飄零與回憶暗礁,一切衝突與回歸,傷痛及誤解,歷經分崩離析的失群雁鳥,真有可能盼來聚晤的那一天嗎?   一幅時代巨輪下的人物群像。  環環相扣的哀傷,交織成一段曲折、糾心、黑暗卻又光明的尋根之旅。 作者簡介 嚴云農   1975年生,台灣南投人。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五歲以前只說閩南語。  六歲移居台北至今,卻漸漸被環境變成  一個快要遺失母語的哀傷本省人。   《妹至帖》是他第一部從無到有,  完全創作的小說。  2004年的《賽德克.巴萊》  為他改編魏德聖導演劇本的作品。   除小說創作外,嚴云農另一個身分為流行音樂作詞人。  十餘年來曾發

表〈我要的幸福〉、〈花蝴蝶〉、  〈好眼淚壞眼淚〉、〈大藝術家〉、〈無樂不作〉等超過三百首歌詞。  2008年以電影《海角七號》主題曲〈國境之南〉  獲得第四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目前仍持續創作中,小說與歌詞皆是。

空間建構與殖民記憶——魏德聖電影研究

為了解決海 角 七號 主題曲 歌詞的問題,作者黃奕睿 這樣論述:

  2008年《海角七號》上映,世人知道魏德聖這位導演。三年後,2011年《賽德克˙巴萊》上映,再三年後,2014年《KANO》上映。三部電影票房都可圈可點,但評價兩極,《海角七號》上映時振興了台灣電影產業,接著上映的《賽德克˙巴萊》和《KANO》,三部電影都寄託著導演的信念「從過去尋找未來」,在這塊島嶼上的先人們走過的痕跡與歲月和曾經發生的故事,遺留在台灣各地的角落,《賽德克˙巴萊》和《KANO》就是這樣,導演發現了它們的價值,讓它們發光發熱,讓世人知道它們的存在,進而讓世界知道台灣的存在。筆者藉由導演本人、電影學、文學、史學、世人的評價等各種相關文獻匯集其中,來分析這三部電影和魏德聖導演

本人,他們想要傳達的「從過去尋找未來」這個信念究竟是甚麼?能給予觀眾何種啟發與動力。本論文從魏德聖導演、三部電影與其時代背景的資訊為研究範圍,再加上人們對三部電影的評價做為參考。

愛、理想與淚光:文學電影與土地的故事(上)

為了解決海 角 七號 主題曲 歌詞的問題,作者李志薔、林明昌、亮軒、張昌彥、張恆豪、陳三資、陳儒修、黃玉珊、黃建業、解昆樺、熊啟萍、鄭順聰、應鳳凰、藍祖蔚 這樣論述:

  當你用腳親炙我們的土地與風景,當你用心貼近台灣的文學與電影,仔細聆聽,台灣靈魂所發出的自然之聲,你將會發現:這塊土地充滿了愛、理想與淚光。   文學是透過文字的藝術,感應時代風潮,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表現人們的思想和感情;電影則是以影像美學,極視聽之娛,呈顯各種交織的生命光影,揭露人們的慾望和想像。而文學與電影的夢幻結合,時而水乳交融,時而相互輝映。萌發於二○年代以後的台灣新文學與電影,歷經不同的歷史階段,感應不同的時代變化,都曾經產生過不少成就斐然、令人繾綣難忘的傑作。   此次由行政院文建會策劃主辦,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發行,交由遠景出版公司所負責編輯製作的「文學.電影.地景」編篡出版

計畫,經過多位電影人、文學人的討論與票決,揀選了三十部「文學電影」,延攬專人執筆,分別從小說至電影的轉化、題旨內涵、藝術特色,以及電影中地景之今昔對比等相關角度切入,撰文成書,希望能為台灣文學與電影一路走來艱辛的進程留下歷史的證言。這三十部「文學電影」,從1966年的《幾度夕陽紅》至2008年的《一八九五》,將近紀錄了半個世紀的歲月。   電影尚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像紀錄片一般,會為美好的風景定格,永恆保留台灣的地景實像。這三十部「文學電影」所呈現的地景,包括了台灣本島與離島,從北部港都基隆到南國港都高雄,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儼然展現了台灣海島地景的特色。為此,本書借重詩人路寒袖的攝影才華為

台灣掌鏡,遠赴各地及澎湖離島,拍攝一系列現今的地景。透過電影中地景的今昔對照,當會加深我們對自己土地的認識與關愛,體悟台灣外在與內在真誠的素樸之美。 作者簡介 李志薔   台大機械研究所畢業,為國內知名之小說家,並曾擔任多部影片及紀錄片導演、編劇、製片等職務。曾獲聯合報文學獎、中國文藝協會青年文學首獎。第一部劇情長片《單車上路》,林正盛讚譽全片有種獨特散文詩的氣息,曼漢姆及福岡影展亦認為該片為亞洲電影開發了新的視野。2010年《秋宜的婚事》,甫入圍金鐘獎最佳電視電影、最佳編劇等三項。 林明昌   淡江大學中文博士。曾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現任教佛光大學文學系及外文系,並任佛光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

中心主任。在學校教授現代詩及小說,也創作現代詩及小說;教授中國古典文學、華語教學、也解讀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及日本文學。喜歡素描、水彩和攝影,也是國術社指導老師,喜歡拉二胡及大提琴。遠離所有流行時尚。 亮軒   本名馬國光,著名散文家。畢業於國立藝專影劇科、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碩士。曾任國立藝專廣播電視科主任、中廣節目主持人、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副教授。亦為聯合報、中國時報及若干雜誌專欄作家。曾獲中山文藝獎、中國時報吳魯芹散文推薦獎。出版散文集、時事評論集、小說集、文學研究文集二十餘種。 張昌彥   資深影評人,推動電影文化不遺餘力。曾任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國家電影資料館董事、影評人

協會理事、金馬影展執委會執委等;也擔任過國內外多項電影競賽的評審,電影經歷十分豐富。 張恆豪   文學研究者。主要著作有《覺醒的島國──日治時代台灣文學論集》,主編有《台灣作家全集》(日治時代)賴和集、楊逵集、呂赫若集、龍瑛宗集、張文環集等十冊。 陳三資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北伊利諾大學戲劇碩士。曾任職於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台北市文化局以及所屬藝文館所。《插天山之歌》、紀錄片《鍾肇政文學路》執行製片。現為自由工作者。 陳儒修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電視學院電影理論博士,現任職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副教授。著有《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電影帝國》,譯有《電影理論解讀》、《第三世界電影

與西方》、《電影之死》、《佛洛伊德看電影》,編著有”Cinema Taiwan: politics, popularity and state of the arts”等書。 黃玉珊   畢業於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後於美國愛荷華大學主修戲劇電影,之後又轉到紐約大學,1982年獲得電影藝術碩士學位。歸國後投入紀錄片工作,先後任教於世新、文化、台灣藝術大學、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等。主要研究領域是影視編導、獨立製片、女性電影、紀錄片以及電影評論。 黃建業   學者、影評人、舞台劇導演。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及電影創作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曾任北藝大戲劇系主任及劇本創作研究所∕劇場藝術研究所所

長、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台北電影節總策劃等。著作包括《楊德昌電影研究》、《人文電影的追尋》、《潮流與光影》等,並主編《電影辭典》、《世紀回顧圖說華語電影史1896-1999》、《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等專書。 解昆樺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目前擔任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著有《轉譯現代性》、《詩史本事》、《青春構詩》等專著,並曾獲文建會台灣文學獎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林榮三文學獎等。在電影研究方面,主要著重在小說與電影劇本改編的課題,目前正展開侯孝賢、朱天文電影劇本之系列研究。 熊啟萍   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曾在出版界短暫任職,隨後至加拿大留學多年,現為業餘文字工作者。作者

對五、六○年代的電影極為熱愛及熟稔,自幼接觸當時的影與歌,早年曾為「今日世界」撰稿。基於對「古典美人」樂蒂的難以忘懷,因而寫下一本紀念她的書──《明月流霞》,也同時紀念一個輝煌的電影時代。 鄭順聰   1976年生,嘉義民雄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業。曾獲台北文學獎、雜誌編輯金鼎獎、行政院新聞局電影創意故事入選等。曾任《重現台灣史》雜誌主編、《聯合文學》雜誌主編。著有詩集《時刻表》。 應鳳凰   台北市人,師大英語系學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東亞系文學博士。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資料主編、成大台文所副教授,現任教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多年來致力於整理台灣文學史料,編有《光復後臺

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1980年文學書目》等工具書,著有《筆耕的人》、《台灣文學花園》《50年代台灣文學論集》等。 藍祖蔚   自由時報大生活群組執行長。看電影看了50年,寫電影寫了25年的超級影迷,持續每天以一篇文字,紀錄電影人生的心情。

李臨秋台語歌詩作品整理、考訂與探析

為了解決海 角 七號 主題曲 歌詞的問題,作者曹桂萍 這樣論述:

文本解讀的基礎應建立在完整的文本史料建構上,本論文擬以黃信彰所著《李臨秋與望春風的年代》一書所收錄的186首台語流行歌歌詞為文本基礎,以及筆者另行從各方蒐羅所得之文本──包括從李臨秋的手稿電子圖檔、歌單、唱片錄音檔、電影宣傳手冊、歌本、歌仔冊、廣告宣傳單、報章書籍等──試圖竭力整理、考訂並探析李臨秋台語歌詩完整的文本史料。目前共得李臨秋所作之台語流行歌詞272首,筆者採呂興昌教授將台語流行歌歌詞視為「歌詩」的角度作文本解讀與分析,期能從中建構李臨秋在台灣文學史抑或台語文學史上應有的地位。 「藏頭詩」是李臨秋最獨樹一幟的創作手法,當中往往隱含了作者的「弦外之音」,是務實的李臨秋刻意安排的

文學機關,也是一種「閃躲式書寫」。此外,本論文試圖探究新出土的李臨秋歌詩〈漁光曲〉與〈補破網〉的啟承關聯,及兩者所反映的時代背景,藉以從中窺探李臨秋為弱勢發聲時慣用的「閃伊」寫作手法。 本論文就李臨秋歌詩作品,探討其中兩個重要的寫作主題,包含:1.李臨秋「酒味」橫溢「粉味」飄的台語歌詩,兼推論張雲山人與李臨秋之關聯;2.依序從〈望春風〉、〈月照窓〉、〈相思海〉、〈半暝行〉抽絲剝縷析探李臨秋如何為保守社會中地位被動的弱勢女性在愛情世界裡發聲,以及女性自主意識覺醒的四部曲。 李臨秋平均有五成的詞作為電影歌曲,為日治時代電影歌曲產量最多的作詞家,堪稱「日治時代電影主題歌的王牌作詞家」;戰

後台語電影蓬勃發展時代,李臨秋不但寫作劇本、投資電影公司親自參與電影事業,亦留下逾五成(116首)的電影歌曲詞作,建立了頗具規模的電影歌曲版圖。筆者從田野調查的史料竭力還原電影歌曲與電影之從屬關係,並從史料中探索電影版圖的軌跡、考訂電影歌曲所屬位置,以及這些電影歌曲所反映的時代意義等。 最後,經由上述的探討,筆者擬進一步提出李臨秋的歌詩在台灣/台語文學史上應有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