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聯盟2023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航運管理系 戴輝煌所指導 張恩偉的 高雄港貨櫃碼頭作業區位移轉之重要因素分析 (2021),提出海運聯盟2023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貨櫃樞紐港、船舶大型化、決策實驗室分析與網路層級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航運管理系 曾文瑞所指導 張詩涵的 醫藥品冷鏈物流風險分析與保險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醫藥品冷鏈、風險、風險矩陣、協會冷凍食品條款的重點而找出了 海運聯盟2023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海運聯盟2023,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雄港貨櫃碼頭作業區位移轉之重要因素分析

為了解決海運聯盟2023的問題,作者張恩偉 這樣論述:

高雄港為亞洲主要貨櫃樞紐港口,也是臺灣最大的貨櫃港,港區目前共有六大貨櫃中心,另外洲際二期第七貨櫃中心也將於2023年後開始營運,由於近年來海運市場船舶大型化及新聯盟組成等因素,全球主要樞紐港紛紛對港口設施進行大規模升級,提升港口競爭力,吸引主要航商選擇靠泊其港口作業。本研究從碼頭業者的觀點,以高雄港為研究案例,分析高雄港因海運市場變化之影響,如船舶大型化之影響、新航運聯盟、航商專用租賃碼頭之區位發展等問題,透過文獻回顧與碼頭業者、航商及學術界專家進行訪談,彙整出影響高雄港貨櫃碼頭業者在評估碼頭區位移轉時所主要考量之因素,再藉由專家問卷,所得的資料使用結合「決策實驗室分析與網路層級分析(DA

NP)方法」驗證。研究結果顯示,儘管高雄港面臨外部問題(鄰近國家港口興起、船舶大型化、新航運聯盟等)與內部問題(港口政策、碼頭設施及聯外道路建置等),高雄港港口管理單位仍必須加快其港區深水碼頭的擴建並整合港口資源,規劃將舊有貨櫃中心的碼頭能量,移轉至其他深水碼頭區,迎合船舶大型化作業的需求,同時藉由本研究提出現有港內碼頭業者區位重組的可行性分析及說明碼頭大型作業機具移轉所需之成本及設備導入時程。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整理出影響高雄港貨櫃碼頭區位移轉時各項因素及準則間之相對因果關係及處理順序,祈能提供給碼頭經營業者及港口管理單位未來在規畫營運碼頭區位移轉之參考依據,有利於日後高雄港整體貨櫃運輸產業

規劃與發展,提升高雄港港口國際競爭能力。關鍵詞:貨櫃樞紐港、船舶大型化、決策實驗室分析與網路層級分析

醫藥品冷鏈物流風險分析與保險之研究

為了解決海運聯盟2023的問題,作者張詩涵 這樣論述: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醫藥品全球配銷情況逐漸頻繁,醫藥產業鏈受到挑戰。不論是醫藥品在運送過程中是否受溫度或環境影響而發生變質、倉儲與物流溫控設備是否故障、冷鏈技術人員缺乏經驗或是配送人員的疏失,皆為業者需考量的風險因素。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以辨識醫藥品冷鏈物流風險因素,彙整出3大構面與11項風險因素。以李克特五點尺度量表施行問卷調查,評估風險發生頻率以及嚴重程度,回收後建構風險矩陣。 經實證分析得知,「貨主對溫度設定認知有誤或作業人員未有相關冷鏈知識」、「貨物包裝不良或積載不當」及「保溫車廂冷凍機故障引起溫度失控」皆位於高度風險區域,透過協會冷凍食品條款內容與風險矩陣的落點進行比較

,發現此3項風險可藉由承保附加特別條款以降低損失,具可執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