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趙燕(主編)寫的 財務會計(下)(第2版) 和趙曉蓮李明黎的 圖解第一次看財務報表就上手(IFRS 新制修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資產負債表(年)也說明:流動 資產. 流動負債. 現金及約當現金. 短期借款.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 金融資產-流動 ... 負債準備-流動. 生物資產—流動. 與待出售非流動資產直接相. 關之負債.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易博士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國際財務金融現役軍人營區碩士在職專班(MIEMBA) 陳達新所指導 曾健瑋的 COVID-19 三級警戒期間對臺灣股市的影響: 以旅遊業、餐飲業、生技醫療業為例 (2021),提出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Covid-19 疫情、股票、異常報酬、重大傳染病。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社會教育學系 鄭勝分所指導 陳燕慧的 社會企業財務規劃與管理 (2021),提出因為有 社會企業、財務規劃、財務關鍵指標、損益平衡點的重點而找出了 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的解答。

最後網站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Macronix則補充:一年內到期之長期負債. 3,357,202. 4. 5,565,200. 9. 其他流動負債. 412,738. -. 354,651. -. 流動負債總計. 17,801,326. 22. 16,896,290. 26. 非流動資產. 非流動負債.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財務會計(下)(第2版)

為了解決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的問題,作者趙燕(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按照新的企業會計准則,結合現階段高職高專學生生源的多樣性和對財務會計教學內容的新需求,遵循會計工作流程,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分《財務會計》(上)、(下)進行編寫,上冊主要包括資產部分,下冊包括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和財務報告等內容。其中,《財務會計》(下)具體內容包括: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和財務報告。本書緊緊圍繞高職高專培養目標,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業務技能,內容安排上突出高職高專的特點,力求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體現會計工作流程;書中典型業務舉例配有原始憑證,每章章末還有題型多樣的習題,以滿足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

人才的需要,從而使會計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相結合。為方便教學,本書還配有電子課件、習題答案等教學資源,索取方式見前言。本書既可以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財務會計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會計實務工作者繼續教育和進修培訓的參考用書。 前言第一章 流動負債 001第一節 流動負債概述 002第二節 短期借款 003第三節 應付及預收款項 006第四節 應付職工薪酬 015第五節 應交稅費 024第六節 其他流動負債 042本章習題 045第二章 非流動負債 052第一節 非流動負債概述 053第二節 長期借款 055第三節 應付債券 060第四節 長期應付款 067本章習題 073第

三章 所有者權益 080第一節 所有者權益概述 081第二節 實收資本 082第三節 資本公積 089第四節 其他綜合收益 092第五節 留存收益 097本章習題 104第四章 收入 112第一節 收入概述 113第二節 銷售商品收入 115第三節 提供勞務收入 133第四節 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137本章習題 139第五章 費用 150第一節 費用概述 151第二節 營業成本 152第三節 稅金及附加 154第四節 期間費用 155本章習題 158第六章 利潤 164第一節 利潤概述 165第二節 營業外收支 166第三節 政府補助 168第四節 所得稅費用 174第五節 本年利潤 179本

章習題 184第七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192第一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概述 193第二節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195第三節 以賬面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00第四節 涉及多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02本章習題 206第八章 債務重組 215第一節 債務重組概述 216第二節 資產清償債務 216第三節 債務轉為資本 221第四節 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222第五節 組合方式進行債務重組 224本章習題 227第九章 財務報告 238第一節 財務報告概述 239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241第三節 利潤表 252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257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267本章習題 272

附錄 主要參考法規 281參考文獻 282

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210511 李亞築議員 質詢 財政局

財政局報告裡面指出,高雄市到今年2月底依公共債務法要公告的受限債務合計2547億。在這個之外,還有一類是財政部規定要公告的非營業特種基金自償性債務,這裡面我們看到舉債金額最高的是大眾捷運土地開發基金208億。
我們特別找捷運局108年度決算,看到高雄捷運土地開發基金整體規模是212億,其中長期負債就佔了203億5528萬。而基金的資產有210億都在不動產及廠房,能運用的流動資金才2億左右。
在高雄市要做捷運黃線、路竹延伸線、林園延伸線、還有輕軌等等要做。「高雄市軌道建設財務規劃專案小組」日前開了第一次會,總建設經費2377億元當中,高雄市府就要自籌1025億元。但是捷運土開基金能用的流動資金只有2億,請問除了再舉債再借款以外還有什麼辦法能籌錢?
捷運土地開發基金設立的目標,是先借錢來做捷運的聯合開發,然後把開發後的土地或建物賣掉所產生的利潤,回頭來挹注土開基金。但是從102年設立到現在,我們只看到基金拼命在借錢,很少聽說有哪些我要開發利益回流給基金。
土開基金的管理單位市捷運局,但借錢是你們財政局的事。看著從你們手裡面借來的錢,這麼多年以後還沒有產生聯合開發的效益,你們都不會向捷運局表示意見嗎?土開基金這樣只進不出的情況,還要維持多少年?土開基金目前舉債208億,將要興建的捷運自籌款加起來高達1025億元,在土開基金流動資金只有兩億多,入不敷出還要延續一陣子的情況下,請問局長,這1025億的自籌款到最後是不是都要舉債來支應?就算不需要全部舉債,你可不可以告訴全體市民,其中有幾成需要舉債?五成還是八成?
財政局應該要落實財政紀律,不要只是嘴巴講講,而是要嚴格要求各局處,捷運土開基金不能只會向市政府伸手要錢,卻一直看不到土地開發的實質效益。我們不希望看到一個舉債破千億的捷運土地開發基金,要知道高雄市依公共債務法要公告的受限債務已高達2547億,這個全國最高紀錄已經讓市民受不了,又來一個捷運開發基金突破1000億,我想沒人受得了吧。不要讓高雄捷運土開基金舉債破千億,財政局一定要努力。

質詢會期➡高雄市議會第3屆第5次定期大會
質詢日期➡20210511
質詢部門➡財經部門

COVID-19 三級警戒期間對臺灣股市的影響: 以旅遊業、餐飲業、生技醫療業為例

為了解決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的問題,作者曾健瑋 這樣論述:

2020 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的影響,奪走了全世界無數的性命,此次疫情對 全球及臺灣不僅是一場傳染病,更是一場金融危機。本研究使用事件研究法來探討疫情 對臺灣宣布三級警戒後之影響,研究產業為上市旅遊業、餐飲業、生技醫療業,研究期 間自 2020/07/15 至 2021/06/02,共 216 個交易日,65 個觀察值(事件日為 2021/5/19,估 計期為 2020/7/15-2021/5/11,事件日為 2021/5/12-2021/6/2),並以變異數分析檢測此次疫 情於各產業在異常報酬的變化,再利用財務比率做橫斷面迴歸分析。 一、臺灣股票市場的確因 Covid-1

9 事件而產生異常報酬並符合效率市場假說: 旅遊業與餐飲業投資組合異常報酬(AR),於事件日前才有統計上顯著負異常報酬;在事 件日後並無顯著負異常報酬反而為正異常報酬,原因可能是在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全國三 級警戒前,疫情就已經擴大導致國內許多人已經感染疫情,而在市場上已經反應完畢, 其生技醫療業的狀況也可能是投資在三級警戒前因為大量確診人數而先有了警覺。 二、不同產業有不同的異常報酬:在 T-5 及 T-2,旅遊業與餐飲業跌幅為最大,生技醫療在事件期除了在第八天-1.26%其餘 都在-0.7%至 2%之間,在第一天後三個不同產業走勢都為一致。若觀察累積異常報酬 (CAR),則此事件對餐飲業負向影

響最大其次為旅遊業,而生技醫療業皆是正向累積異 常報酬,但都並不顯著。三、個別公司財務比率產生不同的異常報酬: 本研究所採用的財務比率因子為:公司總資產(LNTA)、總資產報酬率(ROA)、流動比率 (CACL)、負債資產比(TLTA),並非每個因子都適合所有產業,對旅遊業而言 LNTA、 ROA、CACL 較有顯著的解釋力,對餐飲業而言則是都沒有顯著影響,但是 TLTA 與預 期的一樣為負影響相關,對生技醫療業來說只有 LNTA 為負影響關係,其餘皆為正向關 係關係,但是只有 ROA 為顯著影響。

圖解第一次看財務報表就上手(IFRS 新制修訂版)

為了解決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的問題,作者趙曉蓮李明黎 這樣論述:

【投資‧經營‧工作者最佳利器 一切決策判斷均需以此為據】「財務報表會說話!」 財報數字反映企業經營的實況,無論是經營者、投資人、就業者、創業者都不能忽視它的重要性。看懂財務報表不但可以降低你做決策時的風險,更能創造個人財富自由的機會。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構財務報表的組成,配合簡單的算式、充分解說和清楚的圖解、實例,帶領你一步步的理解財務名詞,掌握四大報表的骨幹。由點到線學習,最終目標是能夠通盤運用既有的財報數字,取得更有實質意義的財務比率,全面檢視不同公司的獲利能力、經營效率、償債能力及財務結構。經過如此的全面的分析,找到財務體質最佳的投資標的。即使沒有任何會計或財務相關背景知識的讀者,也

能輕易看透財務報表的玄機!本書採用最新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編制的財務報表做為全書範例,編排簡潔、指示清楚,還補充了許多最新資訊、市場故事讓你對財務報表一目了然。學習完基礎概念後,作者教你如何在三個步驟之內即可得到一個財務比率,逐步判別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性。並提供大量圖表,教你實際比較不同公司的優缺點,得出正確的投資方向,也告訴你如何避開財報陷阱的訣竅,看報表的注意事項。種種關於財務報表的細節都不漏失,讀懂財務報表,即能理性投資,穩健獲利!【認清關鍵概念 + 活用財報數字 = 正面迎接獲利】本書特色:全新制度依據 IFRS 制度,看最新報表,解讀數字涵義,掌握正確投資觀念全面觀照綜合損益

表‧資產負債表‧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四大報表一次看懂最有系統從個別名詞到整體架構,去蕪存菁,講述步驟最清晰,輕鬆算出四大財務比率,體檢企業體質最融會貫通綜合運用圖表來評比不同企業,讓數字自己說話,識破投資陷阱,精準定位投資方向 作者簡介趙曉蓮趙曉蓮證券分析師、台灣會計師高考資格,專精於財務分析、資產管理領域,希望透過本書簡單清楚的文字,讓讀者充分理解財務報表各項元素,並掌握關鍵財務比率,迅速研判公司的財務動向,提升投資、授信的效率及精準度。學歷:‧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系李明黎李明黎學歷:‧英國伯明罕大學MBA經歷:‧曾任職財經媒體、外商資產管理公司‧財經研究與專文

撰寫歷史超過十五年‧現為自由撰稿人相關著作:《圖解第一次看懂經濟指標就上手》《圖解第一次買基金就上手(最新修訂版)》《圖解第一次買股票就上手(最新修訂版)》相關著作:《圖解第一次看懂經濟指標就上手(全面更新版)》《圖解簡明世界局勢:2017年版》《圖解第一次買基金就上手(ETF增訂版)》《圖解第一次買股票就上手(最新修訂版)》《圖解第一次看懂經濟指標就上手(增訂版)》《圖解第一次買基金就上手(修訂三版)》《第一次買股票就上手(最新修訂版)》《圖解第一次看懂經濟指標就上手》《圖解第一次買基金就上手(最新修訂版)》《圖解第一次買股票就上手(最新修訂版)》 第 1 篇 為什麼要懂財

務報表? 誰該懂財務報表? 需要閱讀哪些財務報表? IFRS新制重點觀念 看懂財務報表為什麼那麼重要? 何時需要看財務報表? 我需要了解什麼分析數據? 企業經營者應掌握的財報分析? 債權人應掌握的財報分析? 商務合作應掌握的財報分析? 創業者應掌握的財報分析? 股票投資人應掌握的財報分析? 求職‧上班族應掌握的財報分析? 財務報表何處尋? 如何第一次看財務報表就上手?第 2 篇 快速掌握綜合損益表 綜合損益表的基本概念及架構 綜合損益表的內容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營業毛利 營業費用 營業淨利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稅前淨利 所得稅費用 本期淨利

每股盈餘第 3 篇 快速掌握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的基本概念及架構 資產 流動資產 非流動資產 負債 流動負債 非流動負債 權益 股本 資本公債 保留盈餘第 4 篇 快速掌握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的基本概念及架構 營業活動的現金流量 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 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 現金及約當現金第 5 篇 快速掌握權益變動表 權益變動表的基本概念及架構 權益變動表的權益變動項目 權益變動表的權益種類 變動項目與未分配盈餘的相互影響第 6 篇 快速透視賺錢能力 如何觀察企業獲利能力? 營業毛利率 營業淨利率 淨利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資產報

酬率 (ROA)第 7 篇 快速透視經營效率 如何觀察企業經營效率? 存貨週轉率/週轉天數 應收帳款週轉率/週轉天數 總資產週轉率第 8 篇 快速掌握償債能力 如何觀察企業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 速動比率 利息保障倍數第 9 篇 快速掌握財務結構 如何觀察企業財務結構? 負債佔資產比率 權益佔資產比率 長期資本佔固定資產比率第 10 篇 實地完成整體財務分析 完整財務分析 獲利能力大檢驗 經營效率大檢驗 償債能力大檢驗 財務結構大檢驗 財務比率綜合評比第 11 篇 快速掌握財報陷阱 高估財測的風險 子公司吃貨的財務陷阱 地雷公司的前兆 財務報表的不足

降低財務報表運用限制的方法

社會企業財務規劃與管理

為了解決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的問題,作者陳燕慧 這樣論述:

根據2020年之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調查,營運虧損者37.4%、損益兩平者29%、營運有獲利者約27.9%、未回答者5.7%,且有67%社會企業曾經尋求資金之協助。社會企業係以創新和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需求,被賦予兼具社會與經濟目標期待,但由於多為非營利組織轉型企業化和小型企業,資源和營運管理能力較不足,面臨諸多營運挑戰和資金匱乏而難以繼續營運;社會企業應如何做好財務策略規劃與邁向永續經營的目標,乃本研究之主要動機。檢視國內相關文獻與研究,較少從財務面探討社會企業之財務規劃管理與永續經營之研究,故本研究從財務的面向探討國內社會企業之財務現況、問題與挑戰、以及財務對策。為確切了解國內社會企業財務的

情況與問題,進行社會企業財務表現之分析;首先經由文獻探討的過程,歸納社會企業之營運特性,再展開相對應的財務規劃與管理重點,並以財務關鍵指標與繼續經營預警指標作為衡量基準;接著再對各個案以縱貫面研究分析,及進行不同個案之橫斷面比較分析。分析資料為2015年至2019年社會企業之財務數據,分析獲致重要的研究結果與發現,包括社會企業財務資訊揭露之透明度情形、社會企業經營主要的財務問題。最後則以損益平衡點要素分析,進行各研究對象的損益平衡點分析,經由實證方式產出社會企業財務規劃與管理的重點。本研究綜合實證和理論,提出研究結果與發現,最後提出三項建議:(一)社會企業為達永續經營,應依其所處生命週期因應不

同的財務策略;要具備安全的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應控制負債比率在60%以下,流動比率100%以上。(二)社會企業大部分屬於小型營收規模,應用損益平衡點和成本效益分析原則,讓社會企業可持續營運發展,並發揮社會影響力。(三)社會企業由於資源有限但社會需求多元之特性,為達社會企業雙重底線目標,在評估與執行財務決策時,應用「影響力指標:SROI」與「財務指標:財務結構、損益平衡點」矩陣於財務可行性決策及日常營運管理,為組織創造最大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