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試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水質檢測試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無線電》編輯部寫的 《無線電》合訂本:智能控制電子設計手冊(63周年版·下)2018年第7期-第12期 和夏玉宇(主編)的 化學實驗室手冊(第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水質測試 - Jdbar也說明:水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檢測方法-吹氣捕捉毛細管柱氣相層析法/串聯式光離子化偵測器及電解導電感應偵測器檢測法(NIEA W784.52C) 水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檢測方法-吹氣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化學系 陳貴通所指導 陳又瑄的 可調控式結合生物素探針在分析化學上的應用 (2020),提出水質檢測試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生物素與鏈黴親和素、訊號放大分析、螢光檢測、側向流量層析法、可調控式結合生物素探針。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吳志偉所指導 魏辰宇的 具長光路徑模組之亞硝酸鹽檢測系統設計與製造 (2020),提出因為有 超低濃度亞硝酸鹽、長光路徑、超長光程分光光度計、微處理器、遠端監控的重點而找出了 水質檢測試紙的解答。

最後網站三合一水質檢測餘氯硬度酸鹼試紙50入則補充:三合一水質檢測餘氯硬度酸鹼試紙50入. ◇ 總鹼度(ppm)0-240 ◇ 酸鹼度(PH)6.8-8.4 ◇ 游離氯(ppm)/溴0-10/22 ◇ 將試紙放入水中5秒,保持在空中大約10秒,將試條與彩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水質檢測試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無線電》合訂本:智能控制電子設計手冊(63周年版·下)2018年第7期-第12期

為了解決水質檢測試紙的問題,作者《無線電》編輯部 這樣論述:

《合訂本:智能控制電子設計手冊(63周年版·q下)》囊括了《無線電》雜誌2018年第7~12期專題、創客、機器人、製作、裝備、火腿、入門、教育、史話等欄目的所有文章,其中既有熱門的開源硬體、智能控制、物聯網應用、機器人製作、3D列印技術應用等內容,也有經典的電路設計、工具與儀器儀錶使用方法和面向初學者的電學基礎知識、STEAM教育等內容,還有豐富的創客活動與創客空間的相關資訊。這些文章經過整理,按期號、欄目等重新分類編排,以方便讀者閱讀。 與部分文章相關的源程序、印製電路板圖等資料請到《無線電》雜誌網站www.radio.com.cn下載。從1955年創刊起,《無線電》雜誌一直是電子領域發展

的見證者和推動者,努力將充滿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廣大讀者。本書資料容量龐大,內容豐富,500多頁內容中包含100多個創客與電子DIY項目,文章精練,實用性強,適合廣大電子愛好者、電子技術人員、創客及相關專業師生閱讀。 《無線電》于1955年創刊,是國內電子及無線電通信類報刊中創刊早、發行量最大的知名科普雜誌,累計發行量超過3億冊,現為國內發行量名列前茅的創客實體雜誌,曾獲「國家期刊獎」、「公眾喜愛的科普期刊」稱號。《無線電》雜誌堅持「科普·創新·實踐·分享」的理念,為讀者提供涵蓋創客空間介紹、創意製作項目、電子科普知識、工具儀錶信息、創科教育動態、電子技術前沿信

息及行業活動資訊等豐富的內容。 創客|MAKER ESP32音樂盒 周傳林 001 Vive VR遙控機械臂 MTS團隊 003 情感化AI機器人ReBo誕生手記 孫羽茜 007 史上最輕薄的全金屬樹莓派魔鏡誕生記 OptID·Kennedy 009 2018上海創客嘉年華,帶你一起體驗未來艙! Luna 014 DIY愛心吊墜 趙志安 020 機器人|ROBOT 機器守門員·感知篇 饒廠長 022 InMoov機器人製作手記 甘明銳 024 用樹莓派 Arduino自製簡單輪式機器人 繆宇(myyerrol) 028 舵機人形機器人 葛雷 031

生物機器人小強——用微信小程式遙控一隻活蟑螂 朱創 033 物聯網“鏟屎官神器” 陳國釧 037 沿著馬路牙子自動行駛的清掃車模型 石子涵 040 自製小型六足仿生機器人 繆宇(myyerrol) 044 機器守門員·設計思路篇 饒廠長 050 追蹤骨骼運動來預判拋物軌跡的接物機器人BarrelX 殷廣 052 技術宅教你自製全向麥克納姆輪戰車 陳眾賢 李嘉誠 056 機器守門員 ·速度估計與落點預測 饒廠長 061 Arduino藍牙小車入門攻略 李一楠 064 自製機械臂控制器 尚程程 066 機器守門員·控制 饒廠長 069 製作|PROJECT DIY小型四軸飛

行器 張彬 崔穎 072 智慧雲時鐘 楊潤靖 075 製作一盞心跳燈 余國罡 079 低成本DIY簡易空氣淨化器 馬越 081 手把手教你製作全彩生日蛋糕形狀彩燈 劉偉宏 085 無鑰匙電動自行車啟動、報警裝置 曹延煥 088 用micro:bit修復遙控車 陳傑 094 溫/濕舒適度顯示盒 俞虹 097 設計一台甲類分立前級功放(下) 臧海波 100 家用18英寸音箱製作及調試 翟召南(musicwolf) 102 大道至簡——PASS ZEN小型甲類功放的模擬與製作 歐陽宏志 109 DIY寫字機——好孩子不要用它代替自己寫作業哦 馬東敏 112 下推式磁懸浮裝置的

製作 徐進文 116 指尖上的心率檢測儀 馬伶 119 木質GameBoy設計分享 梁宇 121 基於linkboy圖形化程式設計 / 模擬平臺的點陣屏製作 陳清 126 舊手機秒變語音管家—— BabyCorn來也! 張魚米 130 “加芯”電風扇 楊帆 133 “小黑匣”甲醛檢測儀 朴金寧 136 更加易用的電蚊拍 俞虹 139 律動荊棘皇冠彩燈頭飾 陳眾賢 李嘉誠 142 喝可樂=喝潔廁靈?讓電子pH試紙告訴你真相 狄勇 145 用物聯網模組製作觀賞金魚的計數器 陳傑 149 用Arduino製作機械結構溫度計 劉澤宇 153 誰都能做的體感滑鼠——MotionB

ar 徐廣淶 156 OnePilot飛控 徐珂靖 160 用微軟Cortana控制LED 任志偉 164 用Arduino DIY簡單的語音辨識裝置 楊帆 166 THY51——像玩Arduino一樣玩51單片機 席衛平 169 利用便利材料製作5.1聲道電子管功放一體機 鄭強 174 自製人工智慧:用神經網路識別手寫數位 張魚米 178 用Arduino實現簡易FC《馬戲團》遊戲 賴浩文 183 用DSP構建簡易車牌識別系統 張博文 董子靜 林浩傑 188 人臉識別智慧門鎖 唐少寅 193 IV-18螢光管時鐘 楊立斌 197 用Teensy打造手機遊戲輔助器 王岩柏

 202 物聯網電風扇 楊帆 206 用物聯網模組製作一台遠端調酒機 陳傑 210 黑膠唱機LP唱盤 直線唱臂製作手記 趙治湘 214 極簡IoT車程計 許培享 219 設計、製作一台簡單密碼機 臧海波 220 用物聯網模組製作一艘水質監測船 陳傑 225 DIY多功能桌面感應垃圾桶 丁涵高深 230 家用漏水關閥報警系統 王超 233 用Arduino讀取數位測溫儀的資料 王岩柏 236 用柔性萬用板製作魔性墨鏡夾片 王立 241 實驗室安全監控排查系統 馬越 243 桌面物聯網氣象站 崔曉鳳 裘炯濤 246 用ESP8266製作空氣品質監測站 郁欣盛 253 重

返6P1推挽膽機制作 趙治湘 255 製作遊戲搖杆·硬體組裝篇 張彬傑 259 人員聚集場所智慧門禁安全預警系統 陳傑 王栩蒙 262 輕鬆實現用Lua腳本控制W5500 孔東明 張博 常席正 265 用6軸慣性運動感測器做一個簡易計步手帶 王立 270 可擴展自動化種植控制中樞 駱興龍 272 遛狗神器:寵物計步器的設計與應用 余國罡 陳潞鈺 276 用Arduino製作FC《炸彈人》遊戲 賴浩文 278 KT88電子管推挽功放製作與調試 劉偉宏 285 生活處處有創意——RGB創意時鐘 畢世良 292 裝備|EQUIPMENT 儀器使用經驗談(三) 示波器使用技巧分

享 楊法(BD4AAF) 295 儀器使用經驗談(四) 射頻功率計、頻率計數器使用技巧分享 楊法(BD4AAF) 298 數位萬用表必學使用技巧 聆聽 302 頻譜分析儀必學使用技巧 聆聽 305 頻譜分析儀跟蹤源必學使用技巧 楊法(BD4AAF) 308 一台多功能的小型功率放大器——德生PM-80使用報告 鄒超 312 2018年度測量儀器大盤點 楊法(BD4AAF) 315 數字萬用表單表筆測量法的妙用 周永青 321 火腿|AMATEUR RADIO 極簡主義數模兩用車載電臺 ——YAESU FTM-7250DR使用測評 聆聽 324 再續經典 實用至上——YA

ESU FT-818 新款 微型電臺使用測評 聆聽 328 親民小精靈——YAESU FT-4X使用測評 楊法(BD4AAF) 333 無限距離 享受4G公網對講樂趣——歐訊KG-WV50高品質 雙模對講機使用測評 楊法(BD4AAF) 336 認識海事對講機——YAESU海事對講機介紹 聆聽 340 QRP或QRO,這是不是個問題? BG6SZD BH8FJA 344 入門|START WITH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1) 製作FPGA版GAME BOY的準備工作 張文挺 346 在電子製作中體驗創意之光(8) 進制轉換器 連龍 349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2) ——組合邏輯 張文挺 352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3) 時序邏輯電路 張文挺 360 在電子製作中體驗創意之光(9) 製作簡易AM廣播發射器 連龍 363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4) 狀態機 張文挺 366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5) Verilog程式設計入門 張文挺 369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6) Verilog程式設計入門(續) 張文挺 373 問與答 王德沅 379 教育|EDUCATION 用micro:bit與Mind 製作彈球遊戲 陳傑 385 好玩的“石頭·剪刀·布”——製作趣味小遊戲

 沈利彬 388 製作直流無刷電動機教學模型 王藝鋼 朱坪 390 桌面型自動感應垃圾盒 沈錦程 沈利彬 391 智能投票機 田亦碩 394 用Arduino製作魚和植物共生迴圈裝置 徐錚 霍重華 李守良 396 手把手教你製作《我的世界Minecraft》 鑽石劍U盤 王文毅 398 “貪吃” 儲蓄罐 裘炯濤 401 2018年少年電子技師(南京賽區)電子製作競賽小結 張元慶 404 校園拐角防撞器的設計與應用 湯聿修 405 用物聯網技術製作便攜懸掛式智慧開關 陳茉莉 袁鈺 王康 408 小創客智能桌面——製作雙開門筆筒 沈利彬 沈錦程 411 用Arduino製作

打地鼠遊戲盒 章明幹 414 “虛穀號”來了! 謝作如 417 正弦繪圖器 徐薪雨 420 盲人胸卡式智慧輔助儀 馬一諾 王源澤 422 micro:bit紅汽車歷險記(上)——製作過程 狄勇 424 micro:bit紅汽車歷險記(下)——體感遙控 狄勇 427 基於STEAM教育理念的生態智慧家園課程設計與實踐 李守良 430 手把手教你自製3D二維碼權杖 王文毅 433 用Arduino和單灰度感測器製作風向儀 肖安順 李佳鑫 楊勇 436 用Arduino製作智能閨蜜手環 劉梓嘉 陳清偉 437 3D列印一份送給媽媽的耶誕節禮物 趙龍 440 史話|HISTORY

後起之秀:Grundig電子管收音機的輝煌 ——全盛歲月(1957一1958)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442 收音機史話(四十八) 上海無線電三廠的晶體管收音機 美多28B和美多27A 陳漢燕 徐蜀 448 後起之秀:Grundig電子管收音機的輝煌 ——迎接未來(1959一1961)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452 收音機史話(四十九) 上海無線電三廠的收音機(三) 陳漢燕 徐蜀 456 後起之秀:Grundig電子管收音機的輝煌 ——落下帷幕(1962一1966)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461 變化從一點一

滴開始 ——無線電愛好者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陳漢燕 徐蜀 466 後起之秀:Grundig電子管收音機的輝煌 ——便攜機(1949一1954) Martin Schmidt(德)田浩 470 尋訪收音機博物館 演繹華夏收音機工業發展——品味上海無線電博物館 孫滌非 焦亮梅(BD1AYL) 474 後起之秀:Grundig電子管收音機的輝煌 ——便攜機(1955一1959)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480 收音機史話(五十) 上海無線電三廠的收音機(四) 陳漢燕 徐蜀 484 尋訪收音機博物館 探訪北京大戚收音機電影機博物館 司剛(BH1ONB) 48

8 收音機史話(五十一) 上海無線電三廠的收音機(五) 陳漢燕 徐蜀 493

可調控式結合生物素探針在分析化學上的應用

為了解決水質檢測試紙的問題,作者陳又瑄 這樣論述:

分子識別 (例如:抗原-抗體,DNA-DNA和鏈黴親和素-生物素) 是一種高度通用且功能強大的生物分析策略,主要透過目標辨識與訊號放大達到偵測低濃度目標分析物之目的。但是,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金屬、陰離子和小分子 (例如NADH和F‒) ,因為這些分子太小而不能有效地與大分子結合。因此,我們設計出數種可調控式生物素探針 (ASB probes) ,藉由鏈黴親和素和生物素之間的親和力對小分子及酶的活性進行偵測。原理為ASB探針與鏈黴親和素之間的親和力極低,因此不會與其結合,但在目標分析物存在的情況下,ASB探針解除籠閉狀態形成生物素,可與標記有酶或助色團的鏈黴親和素結合後,啟動訊號放大。此目標識

別方式可以應用於不同的分析技術上 (例如:電化學法,螢光法和快速檢測法等) 。我們相信利用ASB探針偵測目標分析物之新型分析策略,可被廣泛的應用於需要高專一性及靈敏度的基礎生物研究和醫學診斷中。

化學實驗室手冊(第3版)

為了解決水質檢測試紙的問題,作者夏玉宇(主編) 這樣論述:

《化學實驗室手冊(第三版)》包括七章:第一章彙集了大量、必需,新、常用的理化常數與特性。第二章介紹了化學實驗室的儀器、設備、試劑、安全與管理方面的內容。第三章介紹了法定計量單位與非法定計量單位,以及各種計量單位間的換算;提供了新有關化學的國家標準方法,各行業常用的標準物質。第四章提供了酸、堿、鹽溶液、飽和溶液、特殊試劑溶液、指示劑溶液、緩衝溶液等的配製方法及注意事項;還提供了pH標準溶液、離子標準溶液。滴定分析標準溶液配製與標定方法。第五章敘述了有關誤差、有效數字、資料表達、資料處理、實驗方法可靠性的檢驗等內容。第六章介紹理化常數及物質量的測定方法。第七章分離和富集方法,包括:重結晶、昇華、沉

澱和共沉澱、揮發和蒸餾、冷凍濃縮;萃取;柱色譜;薄層色譜、薄層電泳、毛細管電泳;膜分離;浮選分離法;熱色譜法;低溫吹捕集法;流動注射分離法等。 《化學實驗室手冊(第三版)》內容豐富全面、簡明實用、查閱方便,是化工、環保、食品、冶金、石油、地質、農林、材料、醫藥等行業的化學(理化)實驗室及其工作人員必備的工具書。同時也是與化學有關的師生及科研人員的必備用書。 第一章元素和化合物的理化常數與特性 第一節基本物理常數與元素的理化常數與特性 一、基本物理常數 二、元素的名稱、符號、相對原子品質、熔點、沸點、密度和氧化態 三、元素週期表與原子的電子層排布 1.元素週期表 2.原子的

電子層排布 四、穩定同位素與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1.穩定同位素及其相對豐度 2.天然同位素及其相對豐度 五、常見放射性元素的性質 1.常見放射性同位素 2.天然放射系 六、原子半徑、元素的電離能、電子的親和能、元素的電負性 1.原子半徑 2.元素的電離能 3.電子的親和能 4.元素的電負性 第二節無機化合物的理化常數 第三節有機化合物的理化常數 第四節分子結構與化學鍵 一、晶體的類型 1.晶體的對稱分類及某些常用晶體的物理性質參數 2.七個晶系與十四種晶格 二、分子和離子形狀 1.分子和離子的形狀 2.雜化軌道的空間分佈 3.不同配位數的絡合離子的空間分佈 三、元素的電子構型與離子半徑、鍵長、鍵

角、鍵能、偶極矩 1.元素的化合價、配位元數、電子構型與離子半徑 2.鍵長、鍵角、鍵能 3.偶極矩和極化率 第五節熱力學常數 一、生成熱、自由能、熵、比熱容、燃燒熱 1.無機化合物的標準生成熱、生成自由能、標準熵、標準摩爾熱容 2.有機化合物的標準生成熱、生成自由能、標準熵、標準摩爾熱容 3.部分化合物的摩爾燃燒熱 4.部分物質的熔化熱 二、水的重要常數 1.水的相圖 2.水的離子積 3.水的密度 4.水的沸點 5.水的蒸汽壓 6.水的介電常數 三、活度係數 1.水溶液中的離子活度係數 2.酸、堿、鹽的活度係數 四、酸、堿溶液的電離常數與pH值 1.無機酸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常數 2.有機酸在水溶

液中的電離常數 3.堿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常數 4.部分酸水溶液的pH值(室溫) 5.部分堿水溶液的pH值(室溫) 五、絡合物的穩定常數 1.EDTA絡合物的lgKMY值 2.金屬絡合物的穩定常數 3.氨羧絡合劑類絡合物的穩定常數 六、溶解度、溶度積 1.部分氣體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2.部分無機化合物的溶解度 3.溶度積 七、溶液的電導率 1.常見離子水溶液中無限稀釋時的摩爾電導率 2.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摩爾電導率 3.KCl溶液在不同濃度不同溫度下的電導率 八、氧化還原標準電極電位 九、共沸物、共熔物、轉變溫度 1.共沸物與共沸點 2.低共熔混合物與低共熔溫度 3.某些物質的熔點、沸點、轉變點、

熔化熱、蒸化熱及轉變熱 4.某些物質的凝固點降低常數 5.某些物質的沸點升高常數 十、部分氣體的臨界常數 1.無機化合物氣體的臨界常數 2.有機化合物氣體的臨界常數 十一、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的判斷依據 十二、膠體體系的類型與粒子半徑和擴散係數 1.膠體體系的類型與粒子半徑 2.膠體體系的擴散係數 第六節光譜數據 一、光譜分類與譜區 1.光譜分類 2.光譜分析法的應用範圍 3.光譜區及對應的光譜分析法 二、原子光譜 1.元素的最靈敏的原子線及一級離子線的波長範圍 2.等離子體發射光譜的分析線、檢出限及干擾元素 3.原子吸收光譜法元素分析譜線、光譜項、靈敏度和檢出限 4.常見石墨爐原子吸收法的分

析條件 5.原子螢光光譜的元素分析波長與檢出限 6.火焰、石墨爐和等離子體等各種原子光譜分析方法檢出限的比較 三、分子光譜 1.可見光顏色、波長和互補色的關係 2.部分常見生色團的吸收特性 3.各種常用溶劑的使用最低波長極限 4.過渡金屬水合離子的顏色 5.鑭系元素離子的顏色 6.部分化合物的螢光效率 7.主要基團的紅外光譜特徵吸收峰 8.部分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圖 第七節其他 一、有機官能團的名稱和符號 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分類、品種、性能和用途 1.塑膠的主要品種、性能和用途 2.合成橡膠的主要品種、性能和用途 3.合成纖維的主要品種、性能和用途 4.化學纖維的分類和名稱對照 三、常見化合物

的俗名或別名 四、空氣的組成、地球的組成與海水的組成 1.空氣的組成 2.元素在地殼和海洋中的分佈度 3.海水中的主要鹽類 第二章化學實驗室的儀器、設備、試劑、安全與管理 第一節化學實驗室的玻璃儀器及石英製品 一、玻璃儀器的特性及化學組成 二、常用玻璃儀器的名稱、規格、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項 1.常用的玻璃儀器 2.玻璃量器等級分類 3.標準磨口儀器 4.有關氣體操作使用的玻璃儀器 5.成套特殊玻璃儀器 6.微型成套玻璃儀器 三、玻璃儀器的洗滌與乾燥 1.玻璃儀器的洗滌 2.玻璃儀器的乾燥 四、玻璃儀器的管理 五、簡單的玻璃加工操作與玻璃器皿刻記號 1.噴燈 2.玻璃管的切割方法 3.拉制滴

管、彎曲玻璃管、拉毛細管 4.玻璃器皿刻記號 六、石英玻璃器皿與瑪瑙儀器 1.石英玻璃器皿 2.瑪瑙研缽 第二節化學實驗室使用的非玻璃器皿及其他用品 一、塑膠器皿 1.聚乙烯和聚丙烯器皿 2.氟塑料器皿 二、濾紙、濾膜與試紙 1.濾紙 2.濾膜 3.試紙 三、金屬器皿 1.鉑器皿 2.其他金屬(金、銀、鎳、鐵等)器皿 四、瓷器皿與剛玉器皿 1.瓷器皿 2.剛玉器皿 五、實驗室常用的其他用品(燈、架、夾、塞、管、刷、浴、篩等) 第三節化學實驗室常用的電器與設備 一、電熱設備 1.電爐 2.電熱板 3.電熱套 4.高溫爐 5.電熱恒溫箱 6.遠紅外線乾燥箱 7.電熱真空乾燥箱 8.電熱恒溫水浴鍋

9.恒溫槽 10.電熱蒸餾水器 二、製冷設備 1.電冰箱 2.空氣調節器 三、電動設備 1.電動離心機 2.電動攪拌器 3.電磁攪拌器 4.振盪器 5.超聲波清洗機 四、交流穩壓器 五、直流電源 1.直流穩壓電源 2.蓄電池 六、萬用電錶 七、電烙鐵、驗電筆和熔斷器 1.電烙鐵 2.驗電筆 3.熔斷器 八、保護地線 九、顯微鏡 1.顯微鏡的分類 2.普通光學顯微鏡 3.實體(體視)顯微鏡 十、壓力 1.壓力的表示方式和單位 2.壓力錶的分類 3.液柱式壓力計 4.彈性壓力錶 5.大氣壓計 十一、真空的獲得與測量 1.真空的獲得 2.真空的測量 3.真空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十二、氣體的發生、淨化、

乾燥與收集 1.氣體的發生 2.氣體的淨化和乾燥 3.氣體的收集 十三、移液器與移液裝置 十四、自動滴定裝置 十五、太陽能電池、乾電池、蓄電池 1.太陽能電池 2.乾電池 3.蓄電池 十六、標準電池、鹽橋的製備、參考電極及其製備 1.標準電池的構造和使用 2.鹽橋的製備 3.甘汞電極 4.鉑黑電極 5.AgAgCl電極 第四節天平 一、天平分類 1.按天平稱量原理分類 2.按用途或稱量範圍分類 3.按天平的結構分類 4.按天平的相對精度分類 二、電子天平 1.原理和結構 2.電子天平的特點 3.電子天平操作程式 4.電子天平的種類 三、機械加碼分析天平 1.等臂分析天平的構造原理 2.半機械加

碼電光天平的結構 3.天平的安裝 4.使用方法 5.砝碼 6.全機械加碼電光天平 四、不等臂單盤天平 1.稱量原理 2.特點 3.單盤天平的結構 4.單盤天平的安裝 5.單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五、扭力天平 1.作用原理 2.型號及技術參數 六、架盤天平(臺秤) 七、天平的稱量方法 1.直接稱量法 2.固定品質稱樣法 3.減量(差減)稱量法 八、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項 1.天平的選用原則 2.天平室的基本要求 3.機械天平的使用規則 4.電子天平的使用規則 5.天平的管理 第五節化學實驗室用水 一、蒸餾法製備實驗室用水 二、離子交換法製備實驗室用水 1.離子交換樹脂及交換原理 2.離子交換裝置 3.離

子交換樹脂的預處理、裝柱和再生 三、電滲析法制純水 四、超純水的製備 五、水的純化流程簡介 1.高純水製備的典型工藝流程 2.活性炭 3.離子交換法 4.電滲析 5.反滲析 6.紫外線殺菌 7.各種工藝除去水中雜質能力的比較 六、亞沸高純水蒸餾器 七、特殊要求的實驗室用水的製備 1.無氯水 2.無氨水 3.無二氧化碳水 4.無砷水 5.無鉛(無重金屬)水 6.無酚水 7.不含有機物的蒸餾水 八、實驗用水的品質要求、貯存和使用 1.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 2.分析實驗室用水的容器與貯存 3.實驗用水中殘留的金屬離子量 九、實驗用水的品質檢驗 1.pH值檢驗 2.電導率的測定 3.可氧化物質限量試驗

4.吸光度的測定 5.蒸發殘渣的測定 6.可溶性矽的限量試驗 第六節化學試劑 一、化學試劑的分級和規格 二、化學試劑的包裝及標誌 三、化學試劑的選用保管與使用注意事項 1.化學試劑的選用 2.使用注意事項 3.化學試劑的管理 四、常用化學試劑的一般性質 五、化學試劑的純化 1.鹽酸的提純 2.硝酸的提純 3.氫氟酸的提純 4.高氯酸的提純 5.氨水的提純 6.溴的提純 7.鉬酸銨的提純 8.氯化鈉的提純 9.氯化鉀的提純 10.碳酸鈉的提純 11.硫酸鉀的提純 12.重鉻酸鉀的提純 13.五水硫代硫酸鈉的提純 六、化學試劑的管理與安全存放條件 第七節有機溶劑 一、常用有機溶劑的一般性質 二、有

機溶劑間的互溶性 三、有機溶劑的毒性 1.無毒溶劑 2.低毒溶劑 3.有毒溶劑 四、有機溶劑的易燃性、爆炸性和腐蝕性 1.溶劑著火的條件 2.溶劑著火的爆炸性與使用易燃溶劑的注意事項 3.有機溶劑的腐蝕性 五、有機溶劑的脫水乾燥 1.用乾燥劑脫水 2.分餾脫水 3.共沸蒸餾脫水 4.蒸發乾燥 5.用乾燥的氣體進行乾燥 六、有機溶劑的純化 1.脂肪烴的精製 2.芳香烴的精製 3.鹵代烴的精製 4.醇的精製 5.酚的精製 6.醚、縮醛的精製 7.酮的精製 8.脂肪酸和酸酐的精製 9.酯的精製 10.含氮化合物的精製 11.含硫化合物的精製 七、有機溶劑的回收 1.異丙醚的回收 2.乙酸乙酯的回收

3.三氯甲烷(氯仿)的回收 4.四氯化碳的回收 5.苯的回收 6.測定鈾後廢磷酸三丁酯(TBP)苯的回收 7.廢二甲苯的回收 8.含有雙十二烷基二硫化乙二醯胺(DDO)的石油醚氯仿和異戊醇氯仿的回收 9.含硝酸的甲醇的回收 10.萃取鍺的苯、萃取鉈的甲苯、萃取硒的苯、萃取碲的苯等的回收 八、有機溶劑的應用 第八節化學實驗室常用的乾燥劑、吸收劑、製冷劑與膠黏劑 一、乾燥劑 1.乾燥劑的通性 2.氣體乾燥用的乾燥劑 3.有機化合物乾燥用的乾燥劑 4.分子篩乾燥劑 5.容量法常用基準物質的乾燥 6.常用化合物的乾燥 二、氣體吸收劑 三、製冷劑 四、膠黏劑 1.有機類膠黏劑 2.無機類膠黏劑 第九節掩

蔽劑與解蔽劑 一、陽離子掩蔽劑 二、陰離子和中性分子掩蔽劑 三、解蔽劑 四、絡合滴定中的掩蔽劑 五、分析化學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劑 第十節化學實驗室的安全與管理 一、實驗室防火、防爆與滅火常識 1.防火常識 2.防爆常識 3.滅火常識 4.實驗室防火安全的注意事項 5.爆炸性物質安全使用基本規則 6.實驗室易燃氣體安全使用規則 二、化學毒物的中毒和救治方法 1.化學毒物的分級 2.常見毒物的中毒症狀和急救方法 3.實驗室一般急救規則 4.實驗室毒物品及化學藥劑的安全使用規則 三、預防化學燒傷與玻璃割傷 1.預防化學燒傷與玻璃割傷的注意事項 2.化學燒傷的急救和治療 四、有害化學物質的處理 1.化學

實驗室的廢氣 2.化學實驗室的廢水 3.實驗室常見廢液的處理方法 4.化學實驗室的廢渣 5.汞中毒的預防 五、高壓氣瓶的安全 1.氣瓶與減壓閥 2.氣瓶內裝氣體的分類 3.高壓氣瓶的顏色和標誌 4.幾種壓縮可燃氣和助燃氣的性質及安全處理 5.氣瓶安全使用常識 六、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 七、放射性物質安全防護的基本規則 八、X射線的安全防護 第十一節化學實驗室的管理 一、實驗室的分類與對用房的要求 1.實驗室的分類與職責 2.實驗室對用房的要求 二、一個好的實驗室應具備的條件 1.組織管理與品質管制的9項制度 2.對儀器設備的要求 3.對實驗室環境的要求 4.對測試方法的要求 5.對原始記錄的要求

6.對實驗報告的要求 7.收取試樣要有登記手續 三、實驗室藥品與試劑的管理 四、玻璃儀器的管理 五、常用低值易耗品與常用儀器的管理 六、精密、貴重儀器的管理 七、發揮電腦在實驗室管理中的作用 八、化學實驗室人員安全守則 九、實驗室的環境衛生 第十二節化學實驗室基礎操作技術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 1.滴定管的洗滌、塗油脂、檢漏、裝液與操作 2.容量瓶的準備與操作 3.移液管(吸量管)的分類、洗滌和操作 4.使用玻璃量器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5.容量器皿的校準 二、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1.樣品的溶解 2.試樣的沉澱 3.過濾和洗滌技術 4.沉澱的烘乾和沉澱的灼燒 第三章計量單位、標準、標準方法

與標準物質 第一節計量單位 一、國際單位制 1.國際單位制(SI)的基本單位 2.國際單位制(SI)的輔助單位 3.國際單位制(SI)匯出的具有專門名稱的單位 4.國際單位制(SI)的詞頭 5.與國際單位制(SI)並用的單位 6.暫時與國際單位制(SI)並用的單位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三、法定計量單位與非法定計量單位間的換算 1.長度單位 2.面積單位 3.體積與容積單位 4.品質單位 5.壓力單位 6.品質流量單位 7.體積流量單位 8.功、能、熱量單位 9.功率單位 10.熱導率單位 11.傳熱係數單位 12.溫度單位 13.比熱容單位 14.磁場強度單位 15.磁通量密度單位

16.電磁量單位 17.光學單位 18.放射性同位素的量度單位 四、化學實驗中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單位 第二節標準化與標準 一、標準化 二、標準及其級別 1.國際標準 2.區域標準 3.國家標準 4.行業標準 5.地方標準 6.企業標準 三、標準分類 1.基礎標準 2.產品標準 3.方法標準 4.安全、衛生和環境保護標準 四、產品品質分級 第三節標準方法(國標)與已頒佈的部分有關化學的標準 一、標準方法 二、頒佈的有關化學的標準方法 第四節標準物質 一、標準物質的基本特徵 二、標準物質的分類與分級 1.標準物質的分類 2.標準物質的分級 三、標準物質的作用與主要用途 1.標準物質的作用與主要用途

2.標準物質的使用注意事項 四、標準樣品與工作標準物質 1.標準樣品 2.工作標準物質 第五節現用的部分標準物質 一、國家一級標準物質(GBW) 1.鐵與鋼的標準物質 2.非鐵合金標準物質 3.高純金屬標準物質 4.金屬中氣體標準物質 5.氣體標準物質 6.岩石、土壤標準物質 7.煤、煤飛灰、焦炭的標準物質 8.化工產品標準物質 9.生物物質的標準物質 10.水中金屬離子及水質濁度標準物質 11.pH值標準物質 12.燃燒熱等物理特性與物理化學特性測量標準物質 13.標準白板和色板、滲透管的標準物質 14.電子探針標準物質 二、國家二級標準物質[GBW(E)] 1.鐵與鋼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2

.非鐵合金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3.氣體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4.化工產品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5.岩石、土壤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6.滲透管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7.水成分及化學耗氧量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8.生物物質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9.煤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10.工程技術特性測量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11.物理特性與物理化學特性測量國家二級標準物質 三、實物國家標準(GSB) 1.元素溶液實物國家標準 2.環境實物國家標準 3.鋼鐵實物國家標準 四、實物標準 1.無機標準溶液 2.有機標準溶液 3.固體實物標準樣品 4.大氣監測液體實物樣品 5.有機純氣體 6.無機純氣體 7.發射光譜實物標準樣品

第四章溶液及其配製 第一節溶液配製時常用的計量單位 一、品質 二、元素的相對原子品質 三、物質的相對分子品質 四、體積 五、密度 六、物質的量 七、摩爾品質 1.摩爾品質的計算 2.摩爾品質、品質與物質的量之間的關係 八、實驗室常見的新舊計量單位的對照 第二節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及其計算 一、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 1.物質的量濃度 2.品質濃度 3.物質B的品質分數 4.物質B的體積分數 5.品質摩爾濃度 6.滴定度 7.以V1+V2形式表示濃度 二、溶液濃度的計算 1.量間關係式 2.nB量內換算 3.MB的量內換算 4.cB的量內換算 5.物質B的濃度cB的稀釋計算 6.物質B的品質濃度ρB

的稀釋計算 7.cB與ρB之間的換算 8.品質分數w與品質摩爾濃度b之間的換算 9.品質分數wB表示的濃度的稀釋計算 10.物質量濃度cB與品質分數wB之間的換算 11.濃度之間的計算公式 第三節常用溶液的配製 一、常用酸、堿的一般性質 二、常用酸溶液的配製 三、常用堿溶液的配製 四、常用鹽溶液的配製 五、常用試劑飽和溶液的配製 六、某些特殊試劑溶液的配製 七、指示劑溶液的配製 1.酸堿指示劑的配製 2.氧化還原指示劑的配製 3.金屬離子指示劑的配製 4.吸附指示劑的配製 八、緩衝溶液的配製 1.普通緩衝溶液的配製 2.伯瑞坦羅比森緩衝溶液的配製 3.克拉克魯布斯緩衝溶液的配製 4.乙酸乙酸鈉

緩衝溶液的配製 5.氨氯化銨緩衝溶液的配製 第四節化學實驗室常用標準溶液及其配製 一、pH標準溶液的配製 1.標準緩衝溶液(pH標準溶液)的配製 2.pH標準緩衝溶液的配製 二、元素與常見離子標準溶液的配製 三、滴定(容量)分析中常用的基準試劑(物質)與乾燥條件 四、滴定分析中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1.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2.鹽酸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3.硫酸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4.碳酸鈉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5.重鉻酸鉀標準溶液配製與標定 6.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7.溴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8.溴酸鉀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9.碘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10.碘酸鉀標準溶

液的配製與標定 11.草酸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12.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13.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14.硫酸鈰(或硫酸鈰銨)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15.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16.氯化鋅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17.氯化鎂(或硫酸鎂)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18.硝酸鉛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19.氯化鈉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20.硫氰酸鈉(或硫氰酸鉀)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21.硝酸銀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22.亞硝酸鈉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23.高氯酸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第五章誤差、有效數字與資料處理 第一節誤差 一、誤差產生的原因 1.系

統誤差 2.隨機誤差 二、誤差的表示方法 1.基本概念和術語 2.準確度 3.精密度 4.公差 5.準確度與精密度的關係 三、誤差的傳遞 1.誤差在加減法中的傳遞 2.誤差在乘除法中的傳遞 第二節有效數字 一、準確值和近似值 1.準確值 2.近似值 二、有效數字的使用 1.有效數字的含義 2.有效位數 三、有效數字的修約 1.有效數字修約的幾個問題 2.有效數字修約規則 3.極限數值的修約 四、有效數字運算規則 五、實驗工作中正確運用有效數字 六、資料表達 1.列表法 2.作圖法 3.方程式法 第三節資料處理 一、基本概念和術語 二、原始資料與實驗結果的判斷 1.原始資料的有效數字位元數須與測

量儀器的精度一致 2.原始資料必須進行系統誤差的校正 3.測量結果的判斷 4.4d法 5.Q檢驗法 6.格拉布斯檢驗法 7.狄克遜(Dixon)檢驗法 三、測量結果的報告 1.例行測量 2.多次測量結果 3.平均值的置信區間 四、實驗方法可靠性的檢驗 1.t檢驗法 2.F檢驗法 五、工作曲線的一元回歸方程——最小二乘法 1.標準曲線 2.一元線性回歸 3.相關係數 4.一元非線性回歸(即曲線化直) 六、測量不確定度 1.測量不確定度的基本概念 2.測量誤差、精密度和測量不確定度之間的關係 3.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 4.不確定度的表示 5.不確定度的評定 七、提高測量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第六章物理

與化學常數(資料)及物質量的測定 第一節物理常數(資料)的測定 一、溫度測定 1.溫標 2.水銀溫度計與校正 3.貝克曼溫度計 4.熱電偶溫度計 5.紅外測溫儀 6.熱敏電阻溫度計 二、熔點與結晶點的測定 1.熔點的測定 2.結晶點(凝定點)測定 三、沸點與沸程測定 1.沸點的測定 2.沸(餾)程的測定 四、密度測定 1.液體密度的測定 2.固體密度的測定 3.蒸氣密度的測定——梅耶法測蒸氣密度和相對分子量 4.氣體密度法測定二氧化碳分子量 五、折射率的測定 1.折射率的測定 2.摩爾折射度(率)的測定 六、旋光度測定 1.旋光物質與旋光度 2.圓盤旋光儀 3.自動指示旋光儀 4.以上兩種旋光

儀性能的比較 5.旋光法的應用 七、黏度測定 1.毛細管黏度計法 2.改良式烏氏黏度計測定高聚物的平均相對分子品質 3.條件黏度的測定——恩格勒氏黏度計法 4.其他黏度測量方法 5.有機化合物的黏度 八、閃點與燃點的測定 1.開口杯法——用開口杯測定閃點和燃點 2.閉口杯法——用閉口杯測定閃點 3.影響油品閃點及其測定的因素 九、表面張力測定 1.毛細管升高法 2.滴重(液滴)法 3.最大氣泡壓力法 4.乙醇溶液表面張力的測定——用環法介面張力測定儀的最大氣泡法 5.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的測定——最大氣泡法 第二節熱力學常數(資料)的測定 一、燃燒熱的測定——氧彈式量熱計 1.原理 2.儀器

與試劑 3.測定步驟 4.資料處理 5.用Origin軟體處理資料 6.注意事項 7.氧氣的安全使用操作規程 二、雙液體系沸點成分圖的繪製——回流冷凝法 1.原理 2.儀器 3.操作步驟 4.資料處理 5.注意事項 三、三組分體系等溫相圖的繪製 1.苯乙酸水體系互溶度相圖的繪製 2.氯化鉀鹽酸水體系溶解度相圖的繪製 四、二組分合金體系相圖的繪製——步冷曲線法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操作步驟 4.結果處理 5.注意事項 五、比表面的測定 1.活性炭比表面積測定——酸堿滴定法 2.固體矽膠的比表面的測定——BET重量法 六、溶解熱的測定——用量熱計法測定硝酸鉀在不同濃度水溶液中的溶解熱 1

.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實驗步驟 4.注意事項 5.資料處理 6.電腦控制在溶解熱測定中的應用 七、摩爾汽化熱的測定——液體飽和蒸氣壓法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測定步驟 4.資料處理 5.試驗裝置的改進 八、分子偶極矩的測定——電容法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實驗步驟 4.資料處理 九、物質磁化率的測定——古埃磁天平法 1.原理 2.實驗方法 3.儀器與試劑 4.實驗步驟 5.資料記錄與處理 6.樣品管的改進 十、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測定——電解法 1.原理 2.實驗步驟 3.資料記錄及結果處理 十一、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的測定 1.電導法 2.最大氣泡法 3.其他測定的方法

十二、分子量的測定 1.凝固點降低法——萘分子量的測定 2.氣體密度法——二氧化碳分子量的測定 3.梅耶法——蒸氣相對分子量的測定 4.黏度法 5.質譜法 十三、高聚物分子量的測定 十四、平衡常數的測定 1.流動法——合成氨反應平衡常數的測定 2.電極電勢法——化學反應平衡常數的測定 3.電導法——弱電解質(HAC)電離平衡常數的測定 4.分光光度法——弱電解質(甲基紅)電離平衡常數的測定 5.分光光度法——絡合物離子組成及平衡常數的測定 6.極譜法——配合物配位數和離解平衡常數的測定 十五、溶度積和溶解度的測定 1.電導法——難溶鹽溶解度的測定 2.電極電勢法——難溶鹽溶度積和溶解度的測定

3.分光光度法——難溶鹽溶解度的測定 十六、活度和活度係數的測定 十七、化學反應熱力學函數的測定 1.電極電勢法——電池內化學反應ΔG、ΔH和ΔS的測定 2.電動勢法——反應熱力學函數ΔH和ΔS的測定 第三節動力學常數的測定方法 一、過氧化氫分解反應速率常數和半衰期的測定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實驗步驟 4.注意事項 5.資料處理 二、蔗糖轉化反應速率常數、反應級數和半衰期的測定——旋光度法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實驗步驟 4.注意事項 5.資料處理 三、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級數、速率常數和活化能的測定——電導法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實驗步驟 4.注意事項 5.資料處理

四、環戊烯分解反應級數、速率常數和活化能的測定——熱分解法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實驗步驟 4.資料處理 五、過二硫酸銨氧化碘化鉀反應速率的測定 1.原理 2.實驗步驟 六、丙酮碘化反應級數、速率常數和活化能的測定——分光光度法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實驗步驟 4.注意事項 5.資料處理 第四節高聚物的鑒定 一、高聚物分子量的測定 1.端基分析法 2.膜滲透法測定聚合物分子量和Huggins參數 3.蒸氣壓滲透法測定分子量 二、高聚物分子量分佈的測定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實驗步驟 4.資料記錄及處理 三、高聚物幾個特徵溫度的測定 1.玻璃化溫度測定 2.軟化點測定 3

.高聚物熔融指數的測定 4.熱分解溫度的測定 四、結晶態聚合物熔點的測定 1.差熱分析法 2.熱重分析法 第五節熱分析法 一、差熱分析法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實驗步驟 二、熱重分析法 1.原理 2.試劑與儀器 3.實驗步驟 4.注意事項 三、熱分析法聯用技術 1.同時聯用熱分析技術 2.串級聯用技術 第六節電化學測定法與膠體溶液 一、pH值的測量 1.pH的定義 2.pH值的測量方式與pH計的組成 3.甘汞電極的構造和性能 4.玻璃電極的構造和性能 5.測量pH值的儀器 6.pH值的測量操作 7.pH測量的注意事項 8.電極電勢與pH曲線的測量 9.pH計測量弱酸HAc的電離度和電離

常數 二、pX值測量——離子選擇性電極與離子計 1.氟離子選擇性電極測水中氟的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實驗步驟 4.資料處理 5.注意事項 三、電位滴定法 1.原理 2.電位滴定法的儀器裝置 四、庫侖滴定法——恒電流庫侖滴定法測定砷 1.原理 2.儀器裝置 3.儀器與試劑 4.實驗步驟 5.結果處理 五、電導的測量及其應用 1.溶液的電阻率、電導率與摩爾電導率 2.電導電極(電導池) 3.電導儀的測量原理和電路 4.電磁感應式電導儀 5.交流電橋法測定弱電解質(HAc)的電導率、摩爾電導率、電離度、電離常數 6.電導法測定難溶鹽BaSO4的溶解度和溶度積(KSP) 7.電導法測定乙酸乙酯皂化

反應的級數、速率常數 六、電遷移數的測定方法 1.希托夫法測定離子遷移數 2.介面移動法測定離子遷移數 七、電動勢和電極電勢的測定 1.用學生電位差計測定電動勢 2.用精密電位計測定電動勢 3.電極電勢法——測定微溶鹽溶度積和溶解度 4.電極電勢法——測定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 5.利用電動勢與溫度的關係測定反應熱力學函數ΔH和ΔS 八、氫超電勢的測定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實驗步驟 4.資料處理 5.注意事項 九、鉛蓄電池電極充放電曲線的測定 1.酸電池工作原理 2.酸電池製造工藝 3.儀器與試劑 4.實驗步驟 5.實驗資料處理 十、極譜分析方法 1.極譜法概述 2.極限擴散電流方程及其

影響因素 3.現代極譜方法 4.極譜法應用實例——極譜法測定配合物的配位數和離解常數 十一、毛細管電泳和毛細管電泳儀 1.基本原理 2.毛細管電泳主要分離模式 3.毛細管電泳儀 十二、膠體溶液的製備與純化 1.溶膠的基本特徵、製備方法與性質 2.膠體溶液的製備、純化與聚沉作用 十三、膠體體系電性的研究 1.素瓷片的電滲 2.Fe(OH)3溶膠的電泳 第七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簡介 1.原理 2.影響紫外光譜吸收位置的主要因素 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一般結構和使用注意事項 4.紫外光譜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 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基本原理 2.示差分光

光度法 3.分光光度滴定法 4.導數光譜法 5.雙波長分光光度法 6.動力學分光光度法 三、分光光度法測定弱電解質(甲基紅)的電離常數 四、分光光度法測定絡合物的組成與穩定常數 1.原理 2.儀器與試劑 3.測定步驟 4.資料處理 第八節分子螢光、磷光和化學發光 一、分子螢光和磷光分析 1.基本原理 2.螢光分析儀 3.分子螢光分析法及其應用 4.磷光分析法 二、化學發光分析 1.化學發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2.化學發光反應類型 3.化學發光的測量裝置 4.化學發光分析的應用 第九節原子光譜法 一、原子發射光譜法 1.原子發射光譜基本原理 2.原子發射光譜儀 3.分析方法 二、原子吸收光譜法 1.

基本原理 2.原子吸收光譜儀的結構 3.原子吸收光譜法干擾及消除方法 4.分析方法 第十節紅外光譜和拉曼光譜 一、紅外光譜 1.紅外吸收光譜的產生與分子振動 2.有機物的特徵吸收譜帶和基團頻率 3.紅外光譜儀的結構 4.紅外光譜的制樣技術 5.使用紅外光譜儀應注意的問題 6.紅外光譜的應用 二、鐳射拉曼光譜法 1.拉曼光譜的基本原理 2.拉曼光譜儀 3.拉曼光譜的應用 第十一節氣相色譜法 一、基本原理 1.基本概念(保留時間、容量因數、分離度和選擇性係數) 2.色譜過程動力學(塔板理論和速率理論) 二、氣相色譜儀器 1.氣相色譜儀流程 2.進樣器 3.檢測器 三、氣相色譜技術 1.填充柱氣相色

譜 2.毛細管氣相色譜 3.程式升溫氣相色譜 四、氣相色譜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 1.色譜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五、氣相色譜的應用 第十二節高效液相色譜法 一、高效液相色譜的類型 二、液相色譜儀 1.液相色譜儀流程 2.輸液泵 3.脫氣裝置 4.梯度洗脫裝置 5.進樣器 6.色譜柱 7.檢測技術 8.資料處理系統與自動控制單元 三、其他色譜方法 1.超臨界流體色譜 2.親和色譜 3.鐳射色譜 四、液相色譜的應用 1.液相色譜的應用 2.液相色譜分離模式的選擇 第十三節質譜法及質譜聯用法 一、質譜儀的工作原理與結構、性能指標 1.工作原理 2.真空系統 3.進樣系統 4.離子源 5.品質分析器 6

.檢測與記錄 7.質譜儀主要性能指標 二、質譜圖及其應用 1.質譜圖與質譜表 2.離子峰 3.質譜定性分析 4.質譜定量分析 5.質譜技術的應用 三、氣質聯用法 1.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2.GCMS分析方法 四、液質聯用法 1.液質聯用儀及介面裝置 2.LCMS分析方法 第十四節核磁共振波譜法 一、核磁共振和核磁共振儀 二、化學位移 1.化學位移及其產生原因 2.化學位移的表示方法 3.影響化學位移的因素 三、自旋自旋耦合 四、化學位移表和化學位移值的近似計算 1.甲基、亞甲基、次甲基上質子的化學位移 2.雙鍵碳原子上質子的化學位移 3.苯環上質子的化學位移 4.雜環及稠環化合物的質子化學位移

五、核磁共振譜圖的解析及注意事項 1.已知化合物的譜圖解析 2.複雜化合物的譜圖解析 第七章分離和富集方法 一、分離富集在化學中的應用 二、分離富集方法 三、分離和富集方法的評價 1.回收率 2.富集倍數 3.分離係數 四、分離和富集方法的選擇 五、分離和富集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節重結晶、昇華、沉澱與共沉澱、揮發與蒸餾、離心、冷凍濃縮 一、重結晶 1.原理 2.溶劑的選擇 3.重結晶操作 二、昇華 1.昇華原理 2.昇華操作 3.昇華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三、沉澱 1.使用無機沉澱劑 2.利用有機沉澱劑進行分離 3.沉澱分離操作 4.共沉澱分離 5.均勻沉澱法 6.鹽析法 7.等電點沉澱法

四、揮發與蒸餾 1.揮發分離法 2.無機物的揮發與蒸餾分離 3.有機物的揮發與蒸餾分離 五、離心 1.桌式臨床離心機 2.高速離心機 3.超速離心機 4.梯度的製備和取出 5.製備性離心 六、冷凍濃縮 1.冷凍濃縮的基本原理 2.冷凍濃縮的結晶與分離 3.冷凍濃縮的裝置系統 4.冷凍濃縮的應用 第二節萃取分離 一、基本原理 1.分配係數 2.分配比 3.萃取效率(萃取百分率) 4.分離因數(分離係數) 5.萃取常數 6.半萃取pH值 二、萃取體系分類與常用萃取劑 1.萃取體系的分類 2.常用萃取劑 三、萃取分離應用實例 四、萃取技術及注意事項 1.溶液中物質的萃取 2.連續萃取 3.固體物質的

萃取——索氏提取 五、與萃取有關的新的分離方法 1.超臨界流體萃取 2.膠體(膠團)萃取 3.雙水相萃取 4.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處理 5.微波萃取 第三節柱色譜法 一、吸附色譜法 1.原理 2.吸附劑 3.洗脫劑 二、離子交換色譜法 1.離子交換樹脂分類 2.有機離子交換樹脂的結構、交聯度、分類與性能 3.離子交換樹脂的基本性能 4.離子交換平衡及影響交換速率的因素 5.離子交換分離過程及操作 三、分配色譜法 1.分配係數 2.移動速率 3.分配柱色譜的載體(支持體) 4.分配柱色譜法中的固定相與流動相 四、凝膠色譜法 1.原理 2.凝膠色譜柱填料的種類 3.凝膠色譜柱的選擇 4.流動相的選擇

5.應用 五、萃取色譜法 1.萃取色譜法的特點 2.萃取色譜的載體 3.萃取色譜的固定相和流動相 4.萃取色譜柱的吸附容量和再生 六、親和色譜法 1.親和色譜法的原理 2.親和色譜法的載體 3.親和色譜法的配基 4.親和色譜法的偶聯 5.親和色譜法的吸附和解吸 七、柱色譜法的操作 八、部分有機物柱色譜體系 第四節薄層色譜法 一、主要類型 1.薄層色譜法的分類 2.吸附薄層法和分配薄層法的主要特點 二、條件的選擇 1.薄層色譜法對固定相和載體的要求 2.選擇固定相的原則 3.薄層色譜中展開劑的選擇原則 三、操作步驟 1.薄層板的分類與製備 2.點樣 3.展開 4.薄層顯色 四、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1.定性方法 2.定量方法 五、影響因素 六、實驗記錄 七、應用 第五節紙色譜法 一、條件的選擇 1.層析紙的一般要求 2.層析紙的種類及性能 3.層析紙的選擇 二、操作步驟 1.從Rf值選擇適當的濾紙條長度 2.點樣 3.展開及展開劑 4.顯色 5.紙色譜法的定性方法 6.影響Rf值的因素 7.紙色譜法的定量方法 三、應用 第六節電泳分析法 一、電泳的分類 二、紙上電泳 1.紙上電泳的原理 2.影響紙上電泳分離的因素 3.紙上電泳的儀器裝置 4.緩衝溶液的選擇 5.紙的選擇 6.操作步驟 7.紙上電泳的不正常現象及防止方法 8.紙電泳法分離無機離子 9.有機物的紙上電泳 三、薄層電泳法及其

應用 四、毛細管電泳 1.毛細管電泳基本原理 2.影響分離的因素 3.高效毛細管電泳裝置 4.毛細管電泳的模式 5.毛細管電泳的基本操作與區帶濃縮技術 6.毛細管區帶電泳實驗條件的選擇 7.毛細管凝膠電泳與非膠篩分介質電泳 8.膠束電動毛細管色譜 9.毛細管電泳的應用 第七節膜分離 一、膜的定義和分類 1.膜的定義 2.膜的分類 二、膜分離過程及其特性 三、膜的材料、結構與製備 1.膜的材料 2.膜的結構與測定 3.膜的製備 四、膜分離器 五、反滲透和納濾 1.滲透、滲透壓與反滲透的概念 2.反滲透過程的主要性能參數 3.反滲透膜、膜元件的性能 4.反滲透過程中的濃度極化和膜污染 5.反滲透過

程的應用 6.納濾過程 六、超濾和微濾 1.基本概念 2.超濾、微濾與反滲透的原理與操作性能等方面的比較 3.超濾與微濾的應用 七、電滲析 1.滲析與滲透 2.電滲析基本原理 3.離子交換膜 4.電滲析過程的應用 八、其他膜過程簡介 1.氣體膜分離 2.滲透蒸發(汽化) 3.液膜分離 4.膜蒸餾、膜萃取和膜分相 第八節其他分離和富集方法 一、浮選分離法 1.浮選分離法的裝置和操作 2.離子浮選法 3.沉澱浮選法 4.溶劑浮選法 二、熱色譜分離法 三、低溫吹掃捕集法 1.吹掃捕集法的特點及與其他樣品前處理方法的比較 2.吹掃捕集的原理及操作步驟 3.影響吹掃捕集吹掃效率的因素 4.吹掃捕集法的應

用 四、流動注射分析 1.流動注射分析原理 2.流動注射分析的裝置 3.流動注射分析的應用 4.順序注射分析 五、分子蒸餾 1.原理 2.分子蒸餾的特點 3.分子蒸餾的應用 參考文獻

具長光路徑模組之亞硝酸鹽檢測系統設計與製造

為了解決水質檢測試紙的問題,作者魏辰宇 這樣論述:

海洋是地球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佔據全地球水資源將近97%。海水除了可調控整個地球的氣溫變化,生存在其中的藻類更是提供整個地表50%氧氣含量,且光自營生物如藍綠菌、藻類等更是撐起整個海洋生態系循環之最基本能量。但隨著地球暖化及各種廢水的肆意排放,影響海洋生態系的自然規律。為使海洋永續發展,可優先從影響海洋光自營生物生長的營養鹽著手,主要影響藻類生長的為硝酸鹽、亞硝酸鹽、磷酸鹽、矽酸鹽等。其中磷酸鹽與硝酸鹽為藻類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原料,而亞硝酸鹽為生物攝取氮自硝酸根離子轉換為銨前的過渡產物,故亞硝酸鹽濃度指標亦跟藻類數量息息相關。一般來說海洋中的亞硝酸鹽濃度極低,一方面亞硝酸根離子在海水的氧

化還原電位-酸鹼值條件不利亞硝酸鹽的存在,再加上微生物的硝化作用所致;若藻類的大量死亡(例如藻華產生後期),因反應轉由微生物呼吸作用為主,將使亞硝酸根離子、銨離子濃度上升,使得環境變得還原而缺乏氧氣,導致生態系失衡,例如死亡區(dead zone)。因此,亞硝酸鹽濃度是海洋水質監測的重要指標之一。本研究透過SOLIDWORKS軟體進行設計及計算,並透過電腦數據控制加工機(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做加工處理製作出一長光路徑檢測模組,其可透過計算預測各全反射點,藉以依據不同檢測濃度選擇適合之光路徑長。透過整合Arduino微處理器、光學偵測、機電整合、物聯網

等技術,並利用Wi-Fi無線模組及ThingSpeak雲端資料庫開發一套能自動化檢測超低濃度亞硝酸鹽之系統,其尺寸為L35 × W25 × H27 cm,重量約為3.5公斤,相較於儀器檢測法體積小且方便移動。有別於傳統儀器檢測方法,可自行完成取樣、混合待測樣本與試劑以及檢測、遠端監控等項目,具備自動化、即時監測、低成本、重量輕等優點。本研究目前已成功透過六種不同濃度標準液建立出符合比爾-朗博定理之濃度與吸收度標準檢量線,且其在濃度0-100nM具備良好的線性度(R² = 0.9983),並透過誤差分析得到平均誤差約為8.8%、偵測極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約為14.

2nM,證實系統檢測濃度已達nM等級,並以30nM重複進行檢測(n=5)得到平均誤差約為6%,具備良好的再現性適用於海洋亞硝酸鹽濃度的監測。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系統無法真正隨船出海進行實際的場域測試,往後如能進行實地且長時間的進行監測定能使系統更加完善。本研究所開發之檢測模組並不只適用於亞硝酸鹽的檢測,未來期望經過不懈的努力將其應用於其他檢測項目,並透過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依數據進行分析及預測,使得海洋監測更加全面以期達到防微杜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