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氣重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氮氣重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法)F.魯克羅爾寫的 粉體與多孔固體材料的吸附:原理、方法及應用 和湯姆‧傑克森的 圖解化學元素週期表:一起探索118個建構我們這個世界的化學元素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系所 吳宗信所指導 林育宏的 低腔壓高濃度過氧化氫混合式火箭引擎之研究 (2021),提出氮氣重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混合式火箭引擎、渦漩注入式燃燒室、高濃度過氧化氫、聚丙烯、推力控制、低腔壓、深度節流、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光電工程研究所 黃柏仁所指導 葉嘉翔的 超奈米鑽石及寬能隙薄膜複合材料於碳布上之超級電容特性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碳布、超奈米鑽石、氧化鎵、超級電容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氮氣重量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氮氣重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粉體與多孔固體材料的吸附:原理、方法及應用

為了解決氮氣重量的問題,作者(法)F.魯克羅爾 這樣論述:

本書全面綜述了有關吸附理論、方法與應用的方方面面,首先對吸附的原理、熱力學和方法學進行一個總述;然後運用吸附方法討論表面積和孔徑大小;之後介紹並討論各種不同吸附劑(碳材料、氧化物、黏土、沸石、金屬有機框架MOF)的一些典型吸附等溫線和能量學。重點在於對實驗資料的確定和解釋,特別是具有技術重要性的吸附劑的表徵。 讀者對象主要為學生及表面科學初涉獵者,通過本書可以瞭解到如何利用現今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來測定表面積、孔尺寸和表面特徵,如何對材料的性能進行表徵與判斷。 第1章 緒言 1.1 吸附的重要性  / 1 1.2 吸附的歷史  / 1 1.3 定義及術語  / 5 1.4 

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  / 9 1.5 吸附等溫線的類型  / 9 1.5.1 氣體物理等溫線分類  / 9 1.5.2 氣體的化學吸附  / 12 1.5.3 溶液的吸附  / 12 1.6 物理吸附能和分子類比  / 12 1.7 擴散吸附  / 17 參考文獻  / 18 第2章 氣/固介面的吸附熱力學 2.1 引言  / 21 2.2 單一氣體吸附的定量表示  / 22 2.2.1 壓力不超過100kPa時的吸附  / 22 2.2.2 壓力超過100kPa及更高時的吸附  / 25 2.3 吸附的熱力學勢  / 28 2.4 Gibbs表示中與吸附態有關的熱力學量  / 32 2.4

.1 摩爾表面過剩量的定義  / 32 2.4.2 微分表面過剩量的定義  / 33 2.5 吸附過程中的熱力學量  / 34 2.5.1 微分吸附量的定義  / 34 2.5.2 積分摩爾吸附量的定義  / 36 2.5.3 微分和積分摩爾吸附量的優點及局限性  / 36 2.5.4 積分摩爾吸附量的評估  / 37 2.6 從一系列實驗物理吸附等溫線間接推導吸附量:等比容法  / 38 2.6.1 微分吸附量  / 38 2.6.2 積分摩爾吸附量  / 40 2.7 由量熱數據推導吸附量  / 41 2.7.1 非連續過程  / 41 2.7.2 連續過程  / 42 2.8 測定微分吸

附焓的其他方法  / 43 2.8.1 浸潤式量熱法  / 43 2.8.2 色譜法  / 44 2.9 高壓狀態方程:單一氣體和混合氣體  / 44 2.9.1 純氣體情況下  / 44 2.9.2 混合氣體情況下  / 46 參考文獻  / 47 第3章 氣體吸附法 3.1 引言  / 49 3.2 表面過剩量(及吸附量)的測定  / 50 3.2.1 氣體吸附測壓法(僅測量壓力)  / 50 3.2.2 重量法氣體吸附(測量品質和壓力)  / 56 3.2.3 流量控制或監測條件下的氣體吸附  / 59 3.2.4 氣體共吸附  / 62 3.2.5 校準方法和修正  / 63 3.2

.6 其他關鍵方面  / 71 3.3 氣體吸附量熱法  / 73 3.3.1 可用設備  / 73 3.3.2 量熱程式  / 77 3.4 吸附劑脫氣  / 79 3.4.1 脫氣目標  / 79 3.4.2 傳統真空脫氣  / 79 3.4.3 CRTA控制的真空脫氣  / 81 3.4.4 載氣脫氣  / 82 3.5 實驗資料的呈現  / 83 參考文獻  / 84 第4章 固/液介面的吸附:熱力學和方法學 4.1 引言  / 87 4.2 純液體中固體浸潤的能量  / 88 4.2.1 熱力學背景  / 88 4.2.2 純液體中浸潤式微量熱法實驗技術  / 96 4.2.3 純

液體浸潤式微量熱法的應用  / 101 4.3 液體溶液中的吸附  / 110 4.3.1 二元溶液吸附量的定量表達  / 111 4.3.2 溶液吸附中能量的定量表示  / 117 4.3.3 研究溶液吸附的基本實驗方法  / 119 4.3.4 溶液吸附的應用  / 126 參考文獻  / 130 第5章 氣/固介面上物理吸附等溫線的經典闡述 5.1 引言  / 135 5.2 純氣體的吸附  / 135 5.2.1 與吉布斯吸附方程相關的方程:在可用表面上或微孔中的吸附相的描述  / 135 5.2.2 Langmuir理論  / 139 5.2.3 多層吸附  / 141 5.2.4

 Dubinin-Stoeckli理論:微孔填充  / 148 5.2.5 Ⅵ 型等溫線:物理吸附層的相變  / 150 5.2.6 經驗等溫方程  / 153 5.3 混合氣體的吸附  / 155 5.3.1 擴展的Langmuir模型  / 155 5.3.2 理想吸附溶液理論  / 157 5.4 結論  / 158 參考文獻  / 158 第6章 類比多孔固體物理吸附 6.1 引言  / 162 6.2 多孔固體的微觀描述  / 163 6.2.1 結晶材料  / 163 6.2.2 非結晶材料  / 164 6.3 分子間勢能函數  / 165 6.3.1 吸附質/吸附劑相互作用的

一般表達  / 165 6.3.2 “簡單”吸附質/吸附劑體系的常用策略  / 167 6.3.3 更“複雜”的吸附質/吸附劑體系示例  / 168 6.4 表徵計算工具  / 170 6.4.1 引言  / 170 6.4.2 可接觸的比表面積  / 170 6.4.3 孔體積/PSD  / 173 6.5 類比多孔固體物理吸附  / 174 6.5.1 GCMC模擬  / 174 6.5.2 量子化學計算  / 186 6.6 模擬多孔固體中擴散  / 190 6.6.1 基本原理  / 190 6.6.2 單組分擴散  / 192 6.6.3 混合氣體擴散  / 195 6.7 結論與未

來挑戰  / 196 參考文獻  / 197 第7章 通過氣體吸附測定表面積 7.1 引言  / 201 7.2 BET方法  / 202 7.2.1 簡介  / 202 7.2.2 BET圖  / 203 7.2.3 BET單層吸附量的有效性  / 205 7.2.4 無孔和介孔吸附劑的BET面積  / 207 7.2.5 微孔固體的BET吸附面積  / 211 7.2.6 BET面積的一些應用  / 213 7.3 等溫線分析的經驗方法  / 214 7.3.1 標準吸附等溫線  / 214 7.3.2 t方法  / 215 7.3.3 as方法  / 216 7.3.4 對比圖  /

218 7.4 分形方法  / 219 7.5 結論和建議  / 222 參考文獻  / 223 第8章 介孔的測定 8.1 引言  / 228 8.2 介孔體積、孔隙率和平均孔徑  / 229 8.2.1 介孔體積  / 229 8.2.2 孔隙率  / 230 8.2.3 液壓半徑和平均孔徑  / 230 8.3 毛細凝聚和Kelvin方程  / 231 8.3.1 Kelvin方程的推導  / 231 8.3.2 開爾文方程的應用  / 233 8.4 介孔尺寸分佈的經典計算  / 235 8.4.1 基本原則  / 235 8.4.2 計算過程  / 236 8.4.3 多層吸附厚度

  / 239 8.4.4 Kelvin方程的有效性  / 240 8.5 介孔尺寸分佈的DFT計算  / 241 8.5.1 基本原則  / 241 8.5.2 77K下的氮氣吸附  / 244 8.5.3 87K下氬氣吸附  / 245 8.6 回滯環  / 246 8.7 結論和建議  / 252 參考文獻  / 252 第9章 微孔評估 9.1 引言  / 257 9.2 氣體物理吸附等溫線分析  / 259 9.2.1 經驗法  / 259 9.2.2 Dubinin-Radushkevich-Stoeckli法  / 260 9.2.3 Horvath-Kawazoe(HK)法 

/ 262 9.2.4 密度泛函理論  / 263 9.2.5 壬烷預吸附法  / 264 9.2.6 吸附物和溫度的選擇  / 266 9.3 微量熱法  / 267 9.3.1 浸沒微量熱法  / 267 9.3.2 氣體吸附微量熱法  / 269 9.4 結論和建議  / 269 參考文獻  / 270 第10章 活性炭吸附 10.1 引言  / 273 10.2 活性炭:製備、性質和應用  / 274 10.2.1 石墨  / 274 10.2.2 富勒烯和納米管  / 276 10.2.3 炭黑  / 278 10.2.4 活性炭  / 280 10.2.5 超活性炭  / 283

10.2.6 碳分子篩  / 284 10.2.7 ACFs和碳布  / 285 10.2.8 整體材料  / 286 10.2.9 碳氣凝膠和OMCs  / 287 10.3 無孔碳的氣體物理吸附  / 288 10.3.1 氮氣和二氧化碳在炭黑上的吸附  / 288 10.3.2 稀有氣體吸附  / 292 10.3.3 有機蒸氣吸附  / 295 10.4 多孔碳氣體物理吸附  / 297 10.4.1 氬氣、氮氣和二氧化碳吸附  / 297 10.4.2 有機蒸氣吸附  / 306 10.4.3 水蒸氣吸附  / 311 10.4.4 氦氣吸附  / 316 10.5 碳-液介面處的

吸附  / 318 10.5.1 浸潤式量熱儀  / 318 10.5.2 溶液中的吸附  / 320 10.6 LPH和吸附劑變形  / 322 10.6.1 背景介紹  / 322 10.6.2 啟動入口  / 322 10.6.3 低壓滯後  / 323 10.6.4 擴張和收縮  / 324 10.7 活性炭表徵:結論和建議  / 324 參考文獻  / 325 第11章 金屬氧化物吸附 11.1 引言  / 335 11.2 二氧化矽  / 335 11.2.1 熱解二氧化矽和結晶二氧化矽  / 335 11.2.2 沉澱二氧化矽  / 342 11.2.3 矽膠  / 344 1

1.3 氧化鋁:結構、材質和物理吸附  / 352 11.3.1 活性氧化鋁的介紹  / 352 11.3.2 原材料  / 353 11.3.3 水合氧化鋁的熱分解  / 356 11.3.4 活性氧化鋁的合成  / 361 11.4 二氧化鈦粉末和凝膠  / 364 11.4.1 二氧化鈦顏料  / 364 11.4.2 金紅石:表面化學和氣體吸附  / 365 11.4.3 二氧化鈦凝膠的孔隙率  / 370 11.5 氧化鎂  / 372 11.5.1 非極性氣體在無孔MgO上的物理吸附  / 372 11.5.2 多孔形式MgO的物理吸附  / 374 11.6 其他氧化物  / 3

77 11.6.1 氧化鉻凝膠  / 377 11.6.2 氧化鐵:FeOOH的熱分解  / 379 11.6.3 微晶氧化鋅  / 381 11.6.4 水合氧化鋯凝膠  / 382 11.6.5 氧化鈹  / 385 11.6.6 二氧化鈾  / 386 11.7 金屬氧化物吸附性質的應用  / 388 11.7.1 作為氣體吸附劑、乾燥劑的應用  / 388 11.7.2 作為氣體感測器的應用  / 389 11.7.3 作為催化劑和催化劑載體的應用  / 389 11.7.4 顏料和填料應用  / 390 11.7.5 在電子產品中的應用  / 390 參考文獻  / 390 第12

章 黏土、柱撐黏土、沸石和磷酸鋁的吸附 12.1 引言  / 397 12.2 結構、形貌和層狀矽酸鹽吸附劑的性質  / 398 12.2.1 結構和層狀矽酸鹽的形貌  / 398 12.2.2 層狀矽酸鹽的氣體物理吸附  / 402 12.3 柱撐黏土(PILC):結構和屬性  / 411 12.3.1 柱撐黏土的形成和屬性  / 411 12.3.2 柱撐黏土對氣體的物理吸附  / 412 12.4 沸石:合成、孔隙結構和分子篩性質  / 415 12.4.1 沸石的結構、合成和形貌  / 415 12.4.2 分子篩沸石吸附劑性質  / 419 12.5 磷酸鹽分子篩:背景和吸附劑的性質

  / 430 12.5.1 磷酸鹽分子篩的背景  / 430 12.5.2 鋁磷酸鹽分子篩吸附劑的性質  / 432 12.6 黏土、沸石和磷酸鹽基底的分子篩的應用  / 438 12.6.1 黏土的應用  / 438 12.6.2 沸石的應用  / 439 12.6.3 磷酸鹽分子篩的應用  / 441 參考文獻  / 441 第13章 有序介孔材料的吸附 13.1 引言  / 448 13.2 有序介孔二氧化矽  / 449 13.2.1 M41S系列  / 449 13.2.2 SBA系列  / 459 13.2.3 大孔的有序介孔二氧化矽  / 463 13.3 表面功能化對吸附性

質的影響  / 466 13.3.1 金屬氧化物結合到壁中  / 466 13.3.2 金屬納米粒子封裝到孔中  / 469 13.3.3 表面嫁接有機配體  / 470 13.4 有序的有機矽材料  / 472 13.5 複製材料  / 473 13.6 結束語  / 475 參考文獻  / 475 第14章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的吸附 14.1 引言  / 480 14.2 MOFs的BET比表面積評估及意義  / 482 14.2.1 BET比表面積的評估  / 482 14.2.2 BET比表面積的意義  / 485 14.3 改變有機配體性質的影響  / 486 14.3.

1 改變配體長度  / 486 14.3.2 將配體功能化  / 490 14.4 改變金屬中心的影響  / 491 14.5 改變其他表面位點性質的影響  / 497 14.6 非框架物質的影響  / 501 14.7 柔性MOF材料的特殊例子  / 503 14.7.1 MIL-53(Al,Cr)  / 505 14.7.2 MIL-53(Fe)  / 508 14.7.3 Co(BDP)  / 510 14.8 MOF材料的應用  / 512 14.8.1 氣體存儲  / 513 14.8.2 氣體分離與純化  / 513 14.8.3 催化  / 514 14.8.4 藥物緩釋  /

514 14.8.5 感測器  / 515 14.8.6 與其他吸附劑的比較  / 515 參考文獻  / 515 索引  / 521 譯者前言 吸附現象很早就為人們所認識,比如古時候活性炭就被用來脫色和除味。而對吸附原理及應用的研究則是在最近的幾十年間才迅速發展起來,並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比如許多具有優良性能的吸附劑和催化劑的開發。這本由法國蒙比利埃大學G. Maurin教授等五位作者合著的《粉末與多孔固體材料的吸附》,正是將最重要的粉末以及固態多孔物質的吸附原理、方法和應用進行了總結性回顧,能夠為在相關領域從事學習和研究的人員帶來全面、系統的基礎知識方面

的幫助。 全書共分為14章,其中第1~6章主要介紹氣-固、液-固介面上吸附的熱力學和方法學,以及吸附相關的基礎理論和模擬研究,第7~9章主要介紹如何通過氣體吸附法測定表面積以及如何對介孔和微孔進行評估,第10~14章則分別具體介紹了每一類典型的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金屬氧化物、黏土、沸石、有序介孔材料、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等。這種章節佈局既能讓初學者由簡至深全面瞭解吸附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又能讓研究者直奔主題查閱感興趣的相關內容。 本書的翻譯工作主要由陳建博士、周力博士和王奮英博士承擔,還有幾位研究生在初稿的翻譯過程中也做了相應的工作。其中,在翻譯初稿中,第1章由南昌大學周力博士承擔,第2、9、

14章由南昌大學的研究生袁雅芬承擔,第3、4、10~13章由浙江師範大學的陳建博士承擔,第5~8章由南昌大學王奮英博士承擔;在二次審校定稿中,第1~9、13、14章由周力博士完成,第10~12章由王奮英博士完成。非常感謝各位譯者在時間和精力上的付出,尤其是趙耀鵬博士在百忙之中為解答各種疑問所付出的辛勞。也特別感謝化學工業出版社的支持以及為稿件後期的處理所付出的辛勤工作。 受譯者理論知識水準所限,書中難免會存在疏漏之處,歡迎讀者朋友們提出,以幫助我們糾正。最後,希望這本譯著能夠為各個層次閱讀者的學習和工作帶來有益的作用。

氮氣重量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https://reurl.cc/j7lLdn

*Podcast合作請來信:
[email protected]

#追劇 #NETFLIX #亞森羅蘋 #新世紀福爾摩斯 #機智醫師生活 #洛基 #基隆潮境 #自由潛水 #平壓 #耳壓不平衡 #中耳 #聽力損失 #潛水夫病 #氮氣 #栓塞 #水肺潛水 #莫德納猝死? #施打疫苗 #確診住院 #醫師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蒼藍鴿 #Podcast #蒼藍鴿的醫學通識

低腔壓高濃度過氧化氫混合式火箭引擎之研究

為了解決氮氣重量的問題,作者林育宏 這樣論述:

本論文為混合式火箭系統入軌段火箭引擎的前期研究,除了高引擎效率的要求外,更需要精準的推力控制與降低入軌段火箭的結構重量比,以增加入軌精度與酬載能力。混合式火箭引擎具相對安全、綠色環保、可推力控制、管路簡單、低成本等優點,並且可以輕易地達到引擎深度節流推力控制,對於僅能單次使用、需要精準進入軌道的入軌段火箭推進系統有相當大的應用潛力。其最大的優點是燃料在常溫下為固態、易保存且安全,即使燃燒室或儲存槽受損,固態的燃料也不會因此產生劇烈的燃燒而導致爆炸。雖然混合式推進系統有不少優於固態及液態推進系統的特性,相較事先預混燃料與氧化劑的固態推進系統及可精準控制氧燃比而達到高度燃燒效率的液態推進系統,混

合式推進系統有擴散焰邊界層燃燒特性,此因素導致混合式推進系統的燃料燃燒速率普遍偏低,使得設計大推力引擎設計時需要長度較長的燃燒室來提供足夠的燃料燃燒表面積,也導致得更高長徑比的火箭設計。針對此問題,本論文利用渦漩注入氧化劑的方式,增加了氧化劑在引擎內部的滯留時間,並藉由渦旋流場提升氧化劑與燃料的混合效率以及燃料耗蝕率;同時降低引擎燃燒室工作壓力以研究其推進效能,並與較高工作壓力進行比較。本論文使用氮氣加壓供流系統驅動90%高濃度過氧化氫 (high-test peroxide) 進入觸媒床,並使用三氧化二鋁 (Al2O3) 為載體的三氧化二錳 (Mn2O3) 觸媒進行催化分解,隨後以渦漩注入的

方式注入燃燒腔,並與燃料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進行燃燒,最後經由石墨鐘形噴嘴 (bell-shaped nozzle) 噴出燃燒腔後產生推力。實驗部分首先透過深度節流測試先針對原版腔壓40 barA引擎在低腔壓下的氧燃比 (O/F ratio)、特徵速度 (C*)、比衝值 (Isp) 等引擎性能進行研究,提供後續設計20 barA低腔壓引擎的依據,並整理出觸媒床等壓損以及燃燒室等流速的引擎設計轉換模型;同時使用CFD模擬驗證渦漩注射器於氧化劑全流量下 (425 g/s) 的壓損與等壓損轉換模型預測的數值接近 (~1.3 bar)。由腔壓20 barA 引擎的8秒hot-f

ire實驗結果顯示,由於推力係數 (CF) 在低腔壓引擎的理論值 (~1.4) 相較於腔壓40 barA引擎的推力係數理論值 (~1.5) 較低,因此腔壓20 barA引擎的海平面Isp相較於腔壓40 barA引擎的Isp 低了約13 s,但是兩組引擎具有相近的Isp效率 (~94%),且長時間的24秒hot-fire測試顯示Isp效率會因長時間燃燒而提升至97%。此外,氧化劑流量皆線性正比於推力與腔壓,判定係數 (R2) 也高於99%,實現混合式火箭引擎推力控制的優異性能。透過燃料耗蝕率與氧通量之關係式可知,低腔壓引擎在相同氧化劑通量下 (100 kg/m2s) 較腔壓40 barA引擎降低

了約15%的燃料耗蝕率,因此引擎的燃料耗蝕率會受到腔體壓力轉換的影響而變動,本論文也針對此現象歸納出一校正方法以預測不同腔壓下的燃料耗蝕率,此校正後的關係式可提供未來不同腔壓引擎燃料長度設計上的準則。最後將雙氧水貯存瓶的上游氮氣加壓壓力從約58 barA降低至38 barA並進行8秒hot-fire測試,結果顯示仍能得到與過往測試相當接近的Isp效率 (~94%),而此特性除了能讓雙氧水及氮氣貯存瓶擁有輕量化設計的可能性,搭配具流量控制的控制閥也有利於未來箭體朝向blowdown type型式的設計,因此雙氧水加壓桶槽上的氮氣調壓閥 (N2 pressure regulator valve)

將可省去,得以降低供流系統的重量,並增加箭體的酬載能力,對於未來箭體輕量化將是一大優勢。

圖解化學元素週期表:一起探索118個建構我們這個世界的化學元素

為了解決氮氣重量的問題,作者湯姆‧傑克森 這樣論述:

  榮獲2018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化學元素週期表誕生150年!   人人必學的基礎化學知識   內容最全面、資訊最新的化學元素指南     你知道原子有多大嗎?   你看過不同版本的週期表嗎?   人體內哪一個元素最多?   歷史上最早被大量生產的金屬是哪一種元素?   常用來下毒的砷居然有大蒜味?   磷最早是從尿液提煉出來的!   哪種元素可以燒穿大部分材質,包括磚頭跟鐵?   宇宙中哪種元素含量最多?   對遠古生物來說,氧氣是有毒的!   我們呼吸的空氣中,五分之四都是氮氣!     《圖解化學元素週期表》以嶄新獨特的方式,介紹化學領域中舉足輕重、極為著名的元素列表。

  本書運用生動活潑的圖表,結合最新科學發現,帶領讀者認識從氬到鋅的每一個元素,說明每種元素的結構和特性,搭配發現元素的有趣小故事、令人意想不到的用途等等。書中概述元素的常見性質,也收錄其他版本的週期表,並簡介關於原子的基本知識,深入淺出地解析了構成這個世界的基礎。   內容特色     ★圖表輔助,促進理解、加深學習印象   ★與時俱進,收錄2016年公告的4種最新元素   ★淺顯易懂,概述關於原子的基礎概念、化學元素週期表的歷史   ★收錄118種化學元素的特性與常見應用 實用推薦   陳竹亭/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于淑君/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副教授   林寬鋸/

國立中興大學特聘教授   秦建譜/連邦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副所長   陸仲文/中山女高化學科教師   劉香舍/天主教光仁高中資深化學教師   謝義孝/台北市立成功高中化學科教師   簡敦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   藍偉瑩/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化學教師     「元素週期表」是研究化學及相關自然科學領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能準確預測各種元素的性質及其之間的關係,在探索自然界各種現象的過程中,只要能徹底理解並有效運用週期表就能解決許多其中的化學及物理問題。《圖解化學元素週期表》以嶄新生動的圖片與深入淺出的文字解說,引導讀者直探原子的基本概念及元素的規律變化,並以漸進式的章節編排將深奧複雜的科

學知識化繁為簡,深具誘導啟發性,讓讀者能輕鬆地窺探物質的奧秘,學習建構整個自然世界的基礎架構。──于淑君/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副教授     本書不但介紹元素週期表與每種元素的特性,更將大部分能見的物質做深入淺出的圖解,讀來豐富有趣,很適合中學生或大學理工系所學子閱讀。──劉香舍/天主教光仁高中資深化學教師     將龐雜的資訊分門別類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圖表,使讀者能迅速掌握元素間各種性質的規律變化,體會週期表之美。──陸仲文/中山女高化學科教師     圖文並茂,深入淺出,易讀易懂。──謝義孝/台北市立成功高中化學科教師     了解元素是學習化學的第一步,此書用簡明的表示方式,流暢地

呈現了元素的發展與內容,是一本適合教師課程設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好書。──藍偉瑩/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化學教師     欲一窺原子世界堂奧者的敲門磚。──秦建譜/連邦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副所長     閱讀這本《圖解元素週期表》,就能習知多樣融合的物質科學。──林寬鋸/國立中興大學特聘教授

超奈米鑽石及寬能隙薄膜複合材料於碳布上之超級電容特性分析

為了解決氮氣重量的問題,作者葉嘉翔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了超奈米鑽石和氧化鎵薄膜等寬能隙材料複合於碳布上作為超級電容器之應用,並探討退火之後處理對此結構之影響。內文將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致力於提升超奈米鑽石複合於碳布纖維上之均勻性與密度,並探討不同基板前處理和退火後處理對超奈米鑽石複合碳布結構之影響;第二部分旨在探討被視作第四代半導體材料之氧化鎵複合超奈米鑽石作為超級電容器之特性,並探討不同退火後處理對此兩種新型複合結構:Type I: N-UNCD / Ga2O3 / CC、Type II: Ga2O3 / N-UNCD / CC之影響。研究發現,使用微波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系統對碳布基板進行氫電漿之前處理,可以有效提升超奈米鑽石複

合於碳布纖維上之均勻性,亦提升其作為超級電容器之重量比電容值――推測是因為經氫電漿前處理之碳布在微觀尺度下表面變得粗糙、親水性得到提升,故鑽石粉 (晶種) 於Seeding步驟時與碳布纖維之附著度和均勻度皆明顯提升,因此主製程階段時具有足量均勻分布之成核點誘發超奈米鑽石之均勻沉積。此外,研究亦發現Type II: Ga2O3 / N-UNCD / CC複合結構在經過600℃大氣退火之後處理其重量比電容值會大幅增加――搭配FE-SEM、Raman和XRD之分析,可推測是因鍍於超奈米鑽石表面上之氧化鎵薄膜在退火過程中保護下層之EDLC結構 (N-UNCD / CC-H2) 不被退火之高溫破壞,同時

其自身亦形成結晶性更佳之β-Ga2O3薄膜,致使兩種材料以碳-氧雙鍵 (C=O) 鍵結而成的同時,亦和碳布基板更好的複合,最終在EDLC和PC (Pseudocapacitor) 之協同作用下顯著提升了其電容值;最後,其重量比電容值在經過3000次循環充放電後提升為初始值的133.7%,表明此種Ga2O3 / ND / CC-H2新型複合結構具有優異之循環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