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泡水平儀原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氣泡水平儀原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江樹基寫的 常用機械名詞術語釋義大全 和(德)漢斯·尤爾根·普雷斯的 游戲中的科學(全新修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山西人民所出版 。

明新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精密機電工程碩士在職專班 杜 鳳 棋所指導 張斯閔的 創新水平測量裝置研發 (2021),提出氣泡水平儀原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水平儀、角度量測、讀值顯示、轉動平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生醫工程研究所 李博仁所指導 林宛萱的 快速製作親疏水圖形於玻璃基板表面探討液滴操作之生醫應用 (2020),提出因為有 開放式微流體、超疏水性、液滴操控的重點而找出了 氣泡水平儀原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氣泡水平儀原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常用機械名詞術語釋義大全

為了解決氣泡水平儀原理的問題,作者江樹基 這樣論述:

本書共分6章,包括機械基礎知識、機械制造技術、機械制造工藝、質量計量、刀具工具、機械零件,內容涉及面廣,涵蓋近千個詞語的釋義、特征特點、作用與應用等知識,容量大,並配有圖解,可幫助讀者加強對詞語的理解。書中內容從綜合的角度詳細而全面地將常用機械名詞術語的定義、特點、應用匯集起來,內容實用,是作者幾十年從事機械設計、制造工作的經驗總結和老一輩工程技術人員的集體智慧,本書力求實用、科學、結構合理、釋義准確、通俗易懂、查找方便,並使之具有通用性,以適應不同層次的讀者的需要。江樹基,1957年出生,廣東郁南縣人,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1974年參加工作,先后從事教學和機械產品設計、制造工作。現任職於廣

東中興液力傳動有限公司。在企業中先后從事設計及技術管理、質量管理、總師辦等部門的管理工作,對機械產品的設計、制造、工藝、質量問題處理、企業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研究,先后獲得省、市、縣科技進步獎二十多項,獲得《汽車尾氣凈化器》、《水油兩用液力偶合器》、《液力偶合器溫升警示防噴裝置》三項國家專利,發表論文二十多篇,合着著作《液力偶合器實用手冊》,專着《液力偶合器制造技術及使用維護指南》,《機械制造必備知識與管理技術一本通》。 第1章機械基礎知識 1—1機械制圖1 1—1—1圖幅尺寸1 1—1—2剖面圖2 1—1—3制圖比例4 1—1—4圖線5 1—1—5直徑、半徑7 1—

1—6斜度8 1—1—7錐度9 1—1—8拋物線9 1—1—9螺旋線10 1—1—10點10 1—1—11線11 1—1—12角11 1—1—13三角形12 1—1—14四邊形12 1—1—15多邊形12 1—1—16圓13 1—1—17正投影法14 1—1—18視圖14 1—1—19三投影面15 1—1—20正立面16 1—1—21水平面16 1—1—22側面17 1—1—23三視圖17 1—1—24截交線18 1—1—25相貫線19 1—1—26過渡線20 1—1—27基本視圖20 1—1—28局部視圖22 1—1—29斜視圖22 1—1—30旋轉剖視圖23 1—1—31剖視圖24 1—1

—32全剖視圖25 1—1—33半剖視圖26 1—1—34移出剖面圖27 1—1—35重合剖面圖28 1—1—36零件圖28 1—1—37裝配圖29 1—1—38原理圖30 1—1—39草圖30 1—1—40工程圖33 1—1—41平面圖33 1—1—42立體圖34 1—1—43軸測圖35 1—1—45尺寸標注37 1—1—46裝配尺寸38 1—2公差配合測量38 1—2—1公差39 1—2—2配合39 1—2—3公差制40 1—2—4互換性40 1—2—5孔41 1—2—6軸41 1—2—7基本尺寸42 1—2—8實際尺寸43 1—2—9極限尺寸43 1—2—10上極限尺寸43 1—2—11

下極限尺寸44 1—2—12偏差44 1—2—13上偏差45 1—2—14下偏差45 1—2—15零線45 1—2—16公差帶46 1—2—17標准公差46 1—2—18公差等級47 1—2—19間隙或過盈47 1—2—20間隙配合47 1—2—21過盈配合48 1—2—22過渡配合48 1—2—23基孔制49 1—2—24基軸制49 1—2—25標准化50 1—2—26基准51 1—2—27測量51 1—2—28直接測量52 1—2—29間接測量52 1—2—30綜合測量53 1—2—31測量方法53 1—2—32測量器具53 1—2—33量具54 1—2—34量儀54 1—2—35量規55

1—2—36誤差56 1—2—38靈敏度57 1—2—37分度56 1—2—39示值誤差57 1—2—40校准值58 1—2—41測量誤差58 1—2—42工作量規59 1—2—43驗收量規59 1—2—44校對量規59 1—2—46安全環保標准60 1—2—47標准的級別61 1—2—48表面粗糙度61 1—2—49實際表面62 1—2—50幾何表面63 1—2—51基准面63 1—2—52取樣長度64 1—2—53評定長度64 1—2—54表面加工紋理64 1—2—55檢測原則65 1—2—56泰勒原則65 1—2—57檢測條件66 1—2—58形位公差66 1—2—59形狀公差66 1

—2—60位置公差67 1—2—61技術測量68 1—2—62檢驗68 1—3材料69 1—3—1金屬材料69 1—3—2黑色金屬材料70 1—3—3有色金屬材料70 1—3—4純金屬70 1—3—5合金71 1—3—6金屬材料的使用性能71 1—3—7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力學性能)72 1—3—8彈性72 1—3—9塑性73 1—3—10強度73 1—3—11抗拉強度73 1—3—12抗彎強度74 1—3—13延伸率74 1—3—14收縮率75 1—3—15疲勞75 1—3—16硬度76 1—3—17紅硬性(熱硬性)76 1—3—18沖擊值(沖擊韌性)77 1—3—19脆性77 1—3—20

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78 1—3—21導電性78 1—3—22磁性79 1—3—23熔點79 1—3—24導熱性80 1—3—25熱膨脹性80 1—3—26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能80 1—3—27金屬材料的工藝性能81 1—3—28可鑄性(鑄造性)81 1—3—29流動性82 1—3—30收縮性82 1—3—31可鍛性83 1—3—32可焊性83 1—3—33切削加工性84 1—3—34晶體84 1—3—35非晶體85 1—3—36結晶85 1—3—37冷卻度(過冷度)86 1—3—38相86 1—3—39金屬化合物86 1—3—40機械混合物87 1—3—41純鐵87 1—3—42鐵素體88 1—

3—43奧氏體88 1—3—44滲碳體89 1—3—45珠光體(共析體)89 1—3—46萊氏體(共晶體)90 1—3—47鐵碳合金90 1—3—48鋼91 1—3—49生鐵92 1—3—50鑄鐵93 1—3—51鑄鋼94 1—3—52鑄鋁94 1—3—53鑄銅95 1—3—54鋼材95 1—4機械原理95 1—4—1機械96 1—4—2機器97 1—4—3機構97 1—4—4平面機構98 1—4—5空間機構99 1—4—6機械設備99 1—4—7構件99 1—4—8零件100 1—4—9運動副100 1—4—10運動鏈(傳動鏈)101 1—4—11主動件、從動件101 1—4—12機構運動簡

圖102 1—4—13平面連桿機構102 1—4—14四桿機構的死點103 1—4—15凸輪103 1—4—16凸輪機構104 1—4—17齒輪機構105 1—4—18變位齒輪(修正齒輪)107 1—4—19齒輪的模數108 1—4—20蝸桿蝸輪機構109 1—4—21擺線齒輪機構110 1—4—22輪系110 1—4—23傳動比111 1—4—24萬向聯軸器113 1—4—25螺旋機構114 1—4—26棘輪機構114 1—4—27槽輪機構(馬耳他機構)115 1—4—28驅動力116 1—4—29原動機116 1—4—30靜力計算、動力計算117 1—4—31滑動摩擦117 1—4—32滾

動摩擦117 1—4—33阻力118 1—4—34平衡力118 1—4—35機械的平衡119 1—4—36靜平衡120 1—4—37動平衡120 1—4—38機器運動的全時期121 1—4—39機械效率122 1—4—40自鎖機構122 1—4—41轉動慣量122 1—4—42飛輪123 1—4—43飛輪矩(飛輪特性)124 1—4—44調速器124 1—4—45機組124 1—4—46彎曲125 1—4—47波紋125 1—4—48裂紋126 1—4—49白點126 1—4—50縮孔127 1—4—51氣泡127 第2章機械制造技術 第3章機械制造工藝 第4章質量計量 第5章刀具、工具 第6

章機械零件 參考文獻625

創新水平測量裝置研發

為了解決氣泡水平儀原理的問題,作者張斯閔 這樣論述:

在機械、土木、建築等行業中,水平儀是常用來測量角度的專用儀器,主要用於測量物體的傾斜角,在生活中常常會應用到它,比如時常看到道路施工時土木技師會先站在路旁測定水準點才開始施工鋪設,設備導軌的平面度和直線度,又或者組裝機台時底板的平整與否,在機台兩側放上水平儀校準用以調整機台工作平台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等。市面上常見的氣泡式水平儀雖然款式多樣,攜帶又方便,但是一般人買回來想要測量家中家具擺放是否水平,想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底相差多少角度卻不容易判讀;工業用於組裝機台時也常用來校準機台水平,使用的水平儀精度好但是卻稍嫌笨重。因此,新式的水平儀作為傳統水泡式水平儀的替代品,能以直觀的數字顯示幕表達傾斜

角度,輔以刻度來說明並且更輕便容易攜帶,能讓廣大消費者在使用上方便許多。本論文所研發的「創新水平測量裝置」將以此作為出發點,使用ADXL345三軸加速度計作為測量傾斜角的工具,ADXL345的特點輕薄短巧、低功耗,能測量約0.25 ° 的傾角變化,非常適合移動設備應用,可將讀值直接顯示於LCD顯示器標示出X、Y軸的傾斜角度,搭配設計的轉動平台及雷射指示刻度,能完整的呈現出一款適合一般人直觀就能簡單操作的創新水平測量裝置。

游戲中的科學(全新修訂版)

為了解決氣泡水平儀原理的問題,作者(德)漢斯·尤爾根·普雷斯 這樣論述:

德國最經典的科普讀物之一,特別適合青少年讀者閱讀。本書從1964年出版以來,至今暢銷不衰,僅精裝本從1967年到1995年就再版了21次之多。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芬蘭、印度、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都有這本讀物的譯本。 本書收錄了400多個科學遊戲,這些遊戲能夠幫讀者解開自然科學的秘密,瞭解自然科學的規律,並探索動植物的行為方式。所有這些小遊戲都簡單得令人吃驚,操作起來也毫不費力,實驗所用的材料和工具就在我們的身邊。這些妙趣橫生的小遊戲看似簡單,其中卻隱藏著並不簡單的科學原理,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學習科學知識,激發對科學的巨大興趣,也開闊了孩子的眼界,培養了孩子的實際動手能力。本書為每個遊

戲提供了詳盡的說明和圖解,啟發孩子發現身邊的科學現象,在遊戲中走近科學,是一把開啟科學不可或缺的鑰匙。 這本書還是家庭關係的黏合劑、教師的好幫手,家長和老師可以通過書中設計的小實驗,指導孩子或者和孩子可以一起做遊戲,分享快樂,成為孩子生活和學習的得力夥伴。 本書自2004年引進中國出版以來,深受廣大中國家長和青少年朋友的喜愛,先後榮獲了首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大獎、《科學時報》年度科普佳作獎等獎項,並得到了多位科普和教育專家的認可與讚譽。熱情推薦本書的專家有:中國科技館館長王渝生,中科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前校長王梓坤,中國科協常委、北京市科協副主席張開遜,光明小學校長、教師劉永勝,北京教科院基礎

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梁威,北京科技記協理事長黃天祥,等等。 此次全新再版,我們根據廣大讀者對上一版提出的一些小問題,進行了針對性地修訂,使每一個遊戲的說明文字更加流暢易懂,使全書版式色彩更加美觀,並解決了編輯中的一些小疏漏,目的就是最終使這些科學遊戲能夠更準確、更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天文類 把太陽的圖像請到家/001 樹蔭下的小太陽/002 做個簡易日晷/002 再做一個迷你日晷/003 世界時間鐘自己也可以製作/003 用植物做試驗 自動人工灌溉/005 玻璃杯中的雨/006 植物的向光之路/006 曲線生長/007 滲透壓力/007 用滲透壓力做遊戲/00

8 雨中的櫻桃/008 樺樹的水分/009 陽光下的生命/009 雙色奇花/010 白楊樹葉的脈絡/010 化學類 密寫墨水其實很簡單/011 來自橡樹的墨水/012 複製報紙圖片的簡易辦法/012 變色魔術/013 會燃燒的方糖/013 燃氣管道/014 燃燒的鐵/014 無火焰的燃燒/015 滅火器/015 遙控點火/016 電流 被損壞的金屬/017 土豆電池/018 來自金屬的電流/018 做一個電磁鐵/019 莫斯電碼發報機/019 石墨導體/021 迷你麥克風/021 磁誤導/022 自行車上的電路/022 靜電現象 帶電的氣球/023 相吸和相斥/024 會噴射的大米

爆米花/024 自來水會拐彎/025 胡椒粉和鹽如何分離/025 電蛇/026 電跳蚤/026 簡易測電器/027 電球遊戲/027 沒有危險的高壓電/028 小閃電/028 磁 力 地球的磁力/029 磁力測試/030 會動的鉛筆/030 磁力線圖像/031 做一個水羅盤/031 磁鴨子/032 向極性/032 空 氣 潛水鐘罩/033 封鎖空氣/034 報紙上的空氣壓力/034 拐彎的風/035 貝努利定律/035 被俘虜的乒乓球/036 空氣的張力/036 瓶式晴雨計/037 降落試驗/037 反射的小紙球/038 硬幣作為活塞/038 不怕風暴的硬幣/039 火柴升降機/039

風動火箭/040 風中的陀螺/040 熱/冷/冰 瓶式溫度計/041 連在一起的玻璃杯/042 風力探測儀/042 水中的硬幣/043 牆壁上的風/043 氣墊效應/044 噴氣船/044 漂浮的水滴/045 不一樣的熱導體/045 能夠伸延的金屬/046 聞一聞硬幣的味道/046 水中的火/047 小冰山/047 冰的爆發力/048 不同的結冰時間/048 紙做的鍋/049 自由飄拂的小氣球/049 釣冰塊/050 爆裂的石頭/050 流體試驗 水龍頭下的珍珠鏈/051 水丘/052 漂在水上的金屬/052 被破壞的水膜/053 軟木片爬水丘/053 排水試驗/054 鬆弛的附著力

/054 把水打個結/055 分子的力量/055 飄在空中的水/056 葡萄粒之舞/056 帶彈性的肥皂泡壁/057 用肥皂當動力/057 不透水的孔洞/058 阿基米德定律/058 平衡的問題/059 釣魚時遇到的問題/059 你的拳頭有多大?/060 物體在水中的重量減輕了/060 神秘的水平面/061 水中的雞蛋/061 做一艘微型潛水艇/062 活潑的潛水球/062 風向決定水溫的變化/063 來自下麵的壓力/063 和水做遊戲/064 分子的力量 水跡的延伸/065 撕報紙試驗/066 紙繩的拉力/066 會爬的液體/067 紙做的睡蓮也會綻放/067 神奇的氣泡/068 讓水倒

流/068 被截斷的水管/069 一片積水的力量/069 硬幣陷阱/070 氣象站/070 重心和重力 中了魔法的紙盒/071 會玩平衡的紐扣/072 熱點/072 會飄拂的蝴蝶/073 會表演平衡的小丑/074 稱信件的天平/075 蠟燭蹺蹺板/076 平衡杆/076 穩固的自行車/077 尋找重心/077 神奇的平衡/078 會保持平衡的針/078 慣 性 雞蛋陀螺/079 雞蛋的慣性/080 塔中的寶藏/080 堅定的鉛筆/081 被切開的蘋果/081 有用的慣性/082 氣體的慣性/082 技術力量遊戲 紙橋/083 蛋殼的穩定性/084 把香煙打個結/084 神奇的線軸/

085 切不斷的紙/085 不斷增加的摩擦力/086 千百根杠杆/086 旋轉的玻璃彈球/087 變形的金屬/087 有彈性的衝擊/088 聲 音 發聲的優酪乳杯/089 水風琴/090 會唱歌的玻璃杯/090 紙膜/091 傳音至耳朵的導線/091 低音笛子/092 高音和低音/092 光 看不到盡頭的景象/093 光線在鏡中的行走距離/094 幽靈之火/094 道路上的小海市蜃樓/095 不透明的車窗/095 小魔術:硬幣被水給“融化”了/096 月暈是怎麼形成的?/096 做一個萬花筒/097 反光的針頭/098 影子遊戲/098 會彎曲的光導體/099 銀色的指紋/099 三維

圖像的秘密/100 解碼機/100 被俘獲的光/101 穿透毛玻璃的目光/101 折斷的鉛筆/102 被縮短的調羹/102 可見的氣旋/103 光的遊戲/103 波紋干擾圖形/104 陽光聚合器/104 太陽渦輪機/105 光線風車/106 環形彩虹/107 太陽光譜/107 羽毛中的光譜/108 彩色陀螺/108 眼中的灰塵/109 發抖的閃電/109 神奇的放大/110 月球火箭/110 用火畫圖/111 紅色的瞳孔/111 眼睛裡的光柵/112 影片中的車輪/112 電視陀螺/113 光扇/113 電影效應/114 拼圖效應/114 古堡幽靈/115 魚缸中的金魚/116 顫抖的布丁/1

16 錯 覺 幽靈氣球/117 手掌上的洞/118 消失不見的小兔/118 難以估測的距離/119 一心不能二用/119 感官上的錯覺/120 書寫錯誤/120 零錢的問題/121 騙人的硬幣/121 反應時間/122 觸覺試驗/122 彎曲的道路/123 誤導的圓圈/123 活動的圖畫/124 水車/124 瘋狂的字母/125 神奇的螺旋圖案/125 騙人的旋轉/126 幾 何 用三角測量距離/127 用光反射進行測量/128 方塊中的球體/128 實用幾何學/129 死角/129 尋找圓心/130 用平面做成球體/130 計算一個圓圈/131 計程器上的問題/131 拐彎技巧/13

2 手錶可作羅盤用/132 各式各樣的機械運動 纜車的原理/133 推小車遇到的問題/134 可以變化的車輪直徑/134 拉扒犁的力量/135 相反的力量/135 拱形的牆/136 火車裡的慣性定律/136 自然現象和技術 閃電和雷鳴/137 植物的汁液可以導電/138 危險的跑動電壓/138 手中的避雷針/139 玻璃瓶中的水霧/139 霧化和冷凝/140 在水墊上滑行/140 空氣中的升力/141 空氣的重量/141 測高儀/142 靜止的空氣/142 活的氣壓錶/143 氣壓和流體/143 隧道裡的壓縮空氣/144 面向太陽/144 家中和花園裡 軟雞蛋/145 天生的工具/14

6 雞蛋中的旋轉結構/146 蛋中的空氣/147 關於燕子/147 文明共棲鳥類/148 氣候標誌/148 獵場/149 逃離文明的鳥類/149 聰明的山雀/150 為小鳥們搭建一個家/150 在空中生活的鳥/151 來自森林的客人/151 對鼴鼠的監視/152 鼴鼠陷阱/152 嗅覺靈敏的掘土大師/153 藏起來的堅果/153 原始本能/154 閃光的眼睛/154 貓和狗為什麼有時要吃草/155 動物之間的互助/155 蚯蚓的本能/156 五彩繽紛的蝸牛外殼/156 蝸牛的甜食/157 蝸牛的速度/157 自然的保護/158 昆蟲與花朵的顏色/158 為蝴蝶準備的誘餌/159 手指上的蝴蝶/

159 天然的花園肥料/160 銀色天社蛾的保護色/160 偽裝和警告/161 迷途的蝴蝶/161 雪中的蝴蝶/162 螞蟻洞穴中的共生現象/162 蟋蟀警衛/163 “金眼睛”/163 毛蟲獵手/164 葉虱的天敵/164 讓蒼蠅復活/165 冬天的蒼蠅/165 危險的蒼蠅/166 蘋果裡的蟲子/166 榛子裡面的聲音/167 剪裁出的孵化巢/167 會飛的蜘蛛/168 馬蜂的建築材料/168 花園裡的培植試驗/169 壓力造成的穩定性/169 花園裡的爆裂/170 蟻路邊上的堇菜/170 田野和草原 噴射毒汁的植物/171 斗篷草上的珍珠/172 月見草開花/172 樹枝堆中的生命/1

73 柳樹頭木林的秘密/174 牧場上的斑跡/174 幫助刺蝟/175 保護小兔子/175 野兔的育嬰室/176 野兔洞口的冰霜/176 兔子的狡詐/177 逃跑的方向是山坡/177 藏匿在雪下/178 野兔(hare)還是野家兔(rabbit)?/178 羅盤植物/179 帶犄角的蜜蜂/179 自我控制的生長/180 泡沫房屋/180 捉蟲鳥/181 白鼬的變色/181 雪中的迷宮/182 鳥類的飛翔聲音/182 春天的鳳頭麥雞/183 遭恨的灰林/183 商隊/184 給毛氈苔點兒乳酪/184 灌木和森林 動物的警報系統/185 烏鶇的語言/186 森林中的信號/186 築有圍牆的啄木鳥巢

穴/187 夜裡的誘叫/187 貓頭鷹的食物殘餘/188 鳥類的睡姿/188 灌木中的幼橡樹/189 插在荊棘上的獵物/189 一個自然法則/190 一棵樹的生命歷程/190 雲杉還是冷杉?/191 空樹中的生命/191 養料的迴圈/192 纏繞樹木的蔓藤/192 樹木的重心/193 落葉的原因/193 樹木的彎刀形樹幹/194 雪漏斗/194 共生現象/195 金龜子起飛/195 草叢中的獵手/196 沙土中的陷阱/196 橡樹葉上的蟲癭/197 一隻昆蟲的足跡/197 六月的閃光信號/198 閃光的痕跡/198 怕羞的酢漿草/199 會爆炸的果實/199 空氣純淨的標誌/200 地衣的年齡

/200 站成圓圈的菌類/201 孢子圖像/201 引火多孔菌的秘密/202 森林中的共生現象/202 顏色測驗/203 螞蟻的長途運輸/203 林中沐浴/204 小松鼠收藏蘑菇/204 榛子外殼上的洞孔/205 樹皮上的信號/205 洞穴中的秘密居民/206 野豬沐浴/206 犄角小常識/207 被咬噬的犄角/207 雲杉毬果上的喙痕/208 被咬噬的雲杉毬果/208 河流、湖泊和海洋 水下放大鏡/209 水滴顯微鏡/210 滑冰者/210 四眼甲蟲/211 蜻蜓和兵草/211 一隻蜻蜓的誕生/212 蚊蟲的婚禮/212 池塘裡的強盜/213 水下房屋/213 步行過池塘的蜘蛛/214

梭魚的遷徙/214 池塘中的音樂會/215 池塘中產卵/215 魚缸中的刺魚/216 保衛領地/216 成排的蚌殼/217 蘆葦上的巢穴/217 來自北方的客人/218 保護後代/218 水鳥的禦寒/219 冰中的蝸牛殼/219 污泥中的天然氣/220 水中的壓力波/220 海灘和岩石 被磨損的樹木/221 風中的鳥類/222 飛行中的氣象預報/222 解開北海淺灘怪聲之迷 /223 海底的管道/223 甲殼類動物的方向感/224 海灘收藏品/224 海中菜類/225 海星分裂/225 海盜鑽的孔/226 被鑽透的石頭/226 閃光的大海/227 一段歷史的顯現/227 沖上岸邊的“海醋栗

”/228 落潮時捕魚/228 河邊的發現/229 海綿也會鑽孔/229 海底的海膽/230 化石收藏品/230 已經滅絕的墨魚/231 腕足類動物的化石/231 燧石中的海膽/232 來自大海的“箭石”/232 火山石/233 花崗岩的演變/233 被研磨的石頭/234 閃光的石頭/234

快速製作親疏水圖形於玻璃基板表面探討液滴操作之生醫應用

為了解決氣泡水平儀原理的問題,作者林宛萱 這樣論述:

一般而言,微流體平台由封閉通道所組成,其中透過機械、氣動或電動方法來驅動液體,而開放式微流體主要透過改變表面化學組成或表面物理結構等處理,作為控制流體於開放式表面流動的方式。近年來開放式微流體因具有以下優勢而受到關注,像是不再有氣泡堵塞通道的問題、簡化了微流體系統之製造過程及控制系統、最重要的是可以減少試劑使用量及樣品消耗,達到降低成本及提供即時檢測等。為了確保在進行流體操控時開放式表面的生物樣品品質,透過於超疏水表面製造親水軌跡以表面改質的技術控制流體,雖然不會產生電、磁、熱等外部能量而對液滴內的生物樣品造成損傷,但其軌跡皆須使用黃光製程技術進行製造,此製程技術繁複且相當耗時,對於達到即時

更改及軌跡製造並不具有高度的操作彈性。本研究利用快速的表面改質技術及免黃光製程的方式製造親水軌跡,藉由製程的優化及搭配機械外力輔助的方式,加速流體於開放式表面的驅動以達到快速操控液滴的效果,並利用不同的液滴操作模式,展現此平台的多樣操作潛力。使用市售的疏水試劑作為玻璃表面改質材料,透過快速且高效率的方式,於一個小時完成超疏水表面製備,其表面具有透明、高均一性、高穩定性和易於大規模製造的特點,並依據不同需求,使用雷射取代黃光技術,於超疏水表面快速製造所需圖形,藉由不同的圖形設計,提供不同的液滴操作模式,即可執行液滴定向運輸、液滴混合、液滴濃縮等多樣性操作,以展現此平台的高度可塑性且發展潛力。透過

簡易的表面製程、快速的圖形製造,提升整體操作之效率,降低檢測消耗的時間及人力,達到省時、低成本、高精準度之目標,有望在未來拓寬開放式微流體的應用,並朝 POC 快速檢測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