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清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余萬能所指導 廖婉瑜的 探討我國電子煙法規管制策略 (2021),提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清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子煙、加熱菸、尼古丁、類菸品、菸害。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陳政任所指導 黃煒勝的 毒性暨關注化學物質初步篩選機制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化學物質、危害分類的重點而找出了 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清單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清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我國電子煙法規管制策略

為了解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清單的問題,作者廖婉瑜 這樣論述:

吸煙族群年輕化,防止電子煙對民眾健康的危害,已是菸害防制的重要課題。由於電子煙產品形式具備多樣性,內容物所添加化學物質不同,欲以菸害防制法對電子煙進行管制,惟電子煙不符合菸品法規名詞定義,無法依法進行納管,僅就外型似菸品形狀,可依菸害防制法處辦。而就現行法規除對內容物添加藥品或毒品成分,可依藥事法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進行管制,除此之外,尚無法規範該產品,儼然已形成管制的困境。而對電子煙產品究竟應以藥品或菸品管制,抑或採全面禁止管理政策,本文透過探討歐盟、美國、英國、大陸、等國家的電子煙管理策略,進一步分析我國電子煙管理問題,並建議將電子煙及加熱菸同時納管,以嚴格品質把關以減少違法販售之情事,禁

止電子煙系統以開放性油箱設計,建立加熱菸及電子煙交易管理平台及追蹤追溯管理系統,明定以菸品管制之尼古丁使用劑量及使用容器容量標準,配合修正菸害防制法同時修正菸酒管理法,新增類菸品製造業管理專章,希冀主管機關作為日後有效執行之參考。

毒性暨關注化學物質初步篩選機制之研究

為了解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清單的問題,作者黃煒勝 這樣論述:

近年來許多民生議題因不了解化學物質造成生活不安的事件,例如食安事件的發生,化學物質的種類和成分繁雜,全球每年登錄資料超過數萬種,且隨著科技發展,眾多化學品廣泛地應用於食、衣、住、行、育、樂各類日常生活層面,為人類生活帶來舒適與便利,但同時也為人類健康、安全與環境帶來甚大隱憂為本研究動機。毒管法雖然已新增關注化學物質,並預期將大幅增加列管物質數目,目前毒管法雖然有提供毒性暨關注化學物質之篩選準則,但化學物質種類繁多,如何快速、大量地評估與篩選出潛在之列管名單是本次研究目的。本研究先將美國毒性物質管理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 TSCA)、日本化學物質審查及製

造管理法與韓國化學品登錄及評估法列管之化學物質進行初步的分析,將各國列管化學物質清單中有重疊者篩選出做為建議的優先評估化學物質共計509種,其中已被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公告列管物質有67種,本研究再以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GHS)中的危害分類,利用各物質的吸入急毒性、皮膚急毒性、致癌性、皮膚刺激性、眼睛刺激性的危害分類提出一計算危害累加值,以此累加法計算我國毒管法公告列管67種物質,其危害累加值平均為36.91分,再以此分數為基準,針對目前尚非屬我國毒管法列管化學物質,其危害性評估分數若超過37分,可立即作為毒性暨關注化學物質初步篩選優先名單共24種,介於30-37分的有

22種,也可進一步評估是否需為列管毒性暨關注化學物質,可以列管的比列約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