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有幾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有幾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凱特.穆爾寫的 鐳女孩:二十世紀美國最黑暗的歷史與一群閃亮的女孩改變世界的故事 和(美)R.C.古普塔的 化學戰劑毒理學手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媽咪寶貝 2月號/ 2016 第188期: 為母則強 蕭彤雯也說明:本文邀請到專業營養師全面解析,平常我們常吃的食品有哪些對人造成危機? Why ?加工食品不能吃?萬芳醫院營養室營養師丁巧稜表示,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定義,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健行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碩士班 詹益臨所指導 曾彥綸的 工業區有害物質洩漏之模擬比較與緊急應變探討 (2021),提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有幾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ALOHA、氯化氫水溶液、氟化氫水溶液、氣體擴散。

而第二篇論文健行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碩士班 詹益臨所指導 凃昭銘的 運用ALOHO模擬二甲苯液體洩漏之應變及其對防災整備之應用 (2018),提出因為有 ALOHA 擴散軟體、危險物品、搶救的重點而找出了 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有幾種的解答。

最後網站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則補充:二、於運送過程中,發生突發事故而有污染環境或危害人體健康之虞。 – 前項報知方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 有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時,主管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有幾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鐳女孩:二十世紀美國最黑暗的歷史與一群閃亮的女孩改變世界的故事

為了解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有幾種的問題,作者凱特.穆爾 這樣論述:

照亮美國勞工史的一段黑暗篇章, 鐳女孩⋯⋯在穆爾的筆下重新活了過來!   她們天真地為公司賣命,公司卻在她們生病後棄如敝屣⋯⋯ 1920年代,新發現的化學元素「鐳」在人類世界引發的風暴! 當她們塗亮每一支夜光表盤時,不知道發光的原料正帶她們走向畸型與死亡。     從花樣年華的美少女,變成需要背架支撐才能行走的「活死人」,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一百年前全球最知名公害事件      ★取材自未公開日記、信件和訪談的真實傳記      ★亞馬遜暢銷榜第一名、近8,000名讀者4.5顆星      ★全球最大書評網站Goodreads讀者票選為「2017年度最佳歷史書籍」    

  ★美國圖書館員2018年「最喜愛的非小說圖書」      ★美國國家圖書館協會評為 2018 年「非小說類優秀圖書」      ★《學校圖書館期刊》、《書單雜誌》星級推薦      ★艾瑪.華森讀書俱樂部選書   林宜平|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顧玉玲|北藝大文學所助理教授、北捷潛水夫症戰友團召集人──專序推薦   果子離|作家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家 藍佩嘉|台大社會系教授 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主持人 林靜如|律師娘  賴芳玉|律師  吉佛慈|台灣師大附中化學科教師兼國中部主任 林厚進|賽先生科學工廠創辦人 陳竹亭│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蘇上豪|外科醫師、金鼎奨得主── 口

碑推薦     1898年,當居禮夫人發現新元素「鐳」的新聞點亮報紙頭條時,也令商人們嗅到商機,任何號稱添加鐳的商品都廣受歡迎,鐳水、鐳奶、鐳補藥,甚至鐳的彩妝品大行其道,人們將這發光元素塗在頭髮、眼皮和指甲上。在放射性元素危險性已成常識的今日看來,當時人們的行徑簡直匪夷所思。   故事從一次大戰說起,當時對於用鐳製成的發光塗料需求大增,從飛機、潛水艇、戰艦到士兵手表等儀表都要塗上這種塗料,供軍事使用。戰後,夜光表成為時髦熱銷品,供不應求,而生產鐳表盤的公司宣稱鐳對身體有利而無害。   表盤塗繪這項精細作業由女工進行,她們青春無敵眼靈手巧,有著婦女薪資排行前5%的薪水,被認為是一群幸運的閃亮女

孩,鐳也在字面意義上使她們「閃閃發亮」,她們在黑暗中也在發光,有「鬼女郎」美名。   女工鎮日與鐳元素工作,用舌尖舔舐沾有鐳塗料的畫筆,使作業順暢。幾年後故事翻轉,一開始是揮之不去的疼痛,接著是不會癒合的傷口,從牙齦化膿潰爛,及至顎部腫脹,骨骼粉碎,全身在無止盡的疼痛中邁向死亡⋯⋯隨著越來越多人發病,鐳的趨骨性和侵害性才慢慢昭顯確立,然而鐳公司自始至終否認鐳有毒性,更拒絕賠償。   這些鐳女孩們發現自己捲入了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和醜聞,決定挺身而出,隨著她們病情急速惡化,一個接著一個痛苦地凋零,她們的時間不多了⋯⋯多年訴訟終於贏來勝利,她們的勇氣改變法律,她們的經驗成為人類遺產,讓大眾認識到鐳的

毒性,更啟發美國政府對核彈危害的研究,拯救日後成千上百人性命。     【鐳(radium)】小百科 1898年居里夫人發現的化學元素。 鐳是一種放射性物質,是鈾和釷分裂後的產物。 暴露到高劑量會造成罹患骨癌、肝癌、和乳癌的危險性增加     【推薦語】 ★ 在新冠病毒蔓延的2021年夏天,我接到出版社送來的《鐳女孩》譯稿,一口氣讀完,心情久久無法平復。這個故事實在太駭人了!……在氣溫攝氏36度的盛夏裡,一陣寒意襲來,我比原本的悲傷,更悲傷了。安徒生童話裡賣火柴的女孩,在寒夜裡擦亮一支支的火柴,照亮寒冷夜空。但是從火柴女孩、鐳女孩到RCA女工,在女性勞工史上,發光發亮的不是火柴,也不是蠟燭,而

是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真正「燃燒自己」,用病痛讓我們認識各種化學毒物的危害。在現代公民社會,不只選修大學通識課的學生需要多認識職業病,指定閱讀《鐳女孩》。預防職業病的發生,也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林宜平|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 作者凱特.穆爾收集大量剪報、影像、訴狀等史料,採訪相關人物的後代,以這些閃閃發亮的鐳女孩作為敘事主體,細筆寫下她們的性格、外貌、夢想、身世,以及工廠裡的勞動流程,發病求醫的脈絡。陸續登場的還有企業幹部、科學家、雇主、醫師、律師、調查人員、勞動官員、民間團體、新聞媒體、社區居民、工人家屬等,各有不同的實質介入。作者以科學論證、訴訟過程編織為推動故事的

情節,將這個發生於百年前的職業災害案例,留下清晰動人的敘事,每個人物及場景皆歷歷如繪。──顧玉玲|北藝大文學所助理教授、北捷潛水夫症戰友團召集人   ★ 《鐳女孩》是一本人文的科普書。居里夫人發現放射元素鐳,竟成為仕女趨之若鶩的美妝塗料。新科技若只是追求市場價值,常常帶來不可挽回的悲劇。只有帶著勇氣的人文關懷能夠救贖科學於功利的象牙塔。──陳竹亭|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 真希望《鐳女孩》只是作者用反諷手法杜撰出來的科普故事……《鐳女孩》一書把鐳元素在1898年被居禮夫人發現後在人類社會中的商業發展歷程寫得很精采。鐳,用得恰當可以治病,若非如此,則有可怕災難發生,鐳工廠底下這些表盤

女工的遭遇就是最佳例子。化學元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誤導與誤用。──吉佛慈|國立台灣師大附中化學科教師兼國中部主任     【本書特色】 全球第一本、也最完整的「鐳女孩事件」真實重現!了解全球最早、最著名公害事件! 取材自未公開日記、信件和訪談而成。 敘事如同小說,故事性十足:透過穆爾的詳盡史料與妙筆生花的說故事天分,以紮實史料為底,以類小說筆法,描寫20世紀初真實發生過的鐳女孩故事,帶讀者了解從鐳所發出的「閃亮面」走入鐳所侵害的「黑暗面」,有如閱讀偵探小說,贏得官司勝利就像電影《永不妥協》結局叫人爽快。然後鐳女孩畸型演變的生命令人唏噓,再喚不回來。 滿足對鐳元素知識、輻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傷害

,與美國一戰時期及表工藝的認識:1898年一個新興元素「鐳」發現命名後,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命運與帶給人類的課題,透過此一事件看出人類面對科學發現,害於一種喜新且崇拜「科學」心態而導向厄運。 小蝦米對大鯨魚的故事:書中一個個活力十足的十幾歲女孩的生命故事,日積月累下受到鐳侵蝕,身體長出莫名腫瘤與脆裂崩壞,她們長期蒙受掌握知識的雇主鐳公司的謊言,又因欠缺科學醫學相關證據,及當時法律不公,而無法爭取既有權益。一來是,「鐳」元素對人類而言還太新,鐳的真實特質未足以讓大眾全面認識。二來是,資本主義體制以來,資本家和勞工間的不對等,使得平反之路難如登天。 遲來的正義,標誌勞工權益的重大分水嶺:「鐳女孩」這場

公害事件犧牲掉無數女孩的健康和生命,要等到很多女孩身體陸續畸變病逝才打贏官司,換來美國政府立法,並開啟新的研究。     【媒體好評】 ★ 穆爾點亮一盞新的光,照亮美國勞工史的一段黑暗篇章;鐳女孩⋯⋯在她的描述中再度活了過來。──普立茲獎得主作家梅根.馬歇爾(Megan Marshall) ★ 凱特.穆爾描寫鐳女孩遭到背叛的故事,寫得引人入勝──文詞優雅,研究透澈──讓這本書成為非小說類的經典著作。穆爾憐憫她描寫的人物,說故事的本領高超⋯⋯栩栩如生地描繪美國工業史的一段可恥年代。──《奧勒岡小徑》作者林克.巴克(Rinker Buck) ★ 完美融合歷史、科學和個人,這本細節豐富的書點亮一盞

全新的光,照亮這個獨一無二的元素,以及它在改變勞工權利中所扮演的角色。《鐳女孩》讓讀者無法忽視這些女性的驚人故事,也證明了為什麼我們現在比以前更加不能忽視科學。──《喧囂》 ★ 這段引人入勝的社會歷史──深刻省思當事人的階級和性別──彷彿凱瑟琳.庫森(Catherine Cookson)遇見《廣告狂人》(Mad Men)⋯⋯這些生病但卻勇敢的表盤女工至關重要,怎麼說都不為過。──《星期日泰晤士報》 ★ 內容驚悚,刻畫謹慎。──《星期日郵報》 ★ 扣人心弦。──《星期天電信報》 ★ 凱特.穆爾⋯⋯寫得極具戲劇張力,帶領讀者遊歷這場悲劇的迂迴曲折,不過這個故事的結局卻令人振奮。──《旁觀者》 ★

引人入勝,卻令人悲從中來。──《太陽報》 ★ 令人心碎⋯⋯本書描繪精彩之處在於,闡述對抗大企業並非易事。──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廣播四台《女性時刻》 ★ 研究謹慎,這本著作將震撼讀者,描寫那些散發夜光的畫工,把畫毛放到嘴裡舔尖,不曉得這樣會危害健康。──《出版者週刊》 ★ 穆爾的這個故事讀來令人痛心,但也充滿人情味,描述勇敢女性們的奮鬥故事,她們到法庭打官司,爭取正義,至今仍引起共鳴。──《英雄傳說》   【編輯小語】 本書主要以在美國紐澤西州紐瓦克和奧蘭治的「鐳企業」,及伊利諾州渥太華的「鐳表盤」二大公司裡的表盤女工為主角,時間跨度從居禮夫人發現鐳元素未久的1901年到二次大戰爆發前。描寫一個

個芳華正盛的十多歲女孩如何投入表盤塗繪工作,到她們身體逐漸開始病變而求救無門,始有醫師和律師願意協助打官司,慢慢的鐳女孩之間彼此團結,贏得遲來的勝利。 鐳元素,自居禮夫人1898年發現以來,透過居里夫人個人或夫婦聯合發表的論文,稱在鐳輻射下,病變和腫瘤的細胞會比健康細胞死得更快,而因此使鐳有可殺死不健康細胞,給身體帶來益處的形象。加上鐳的發光特質,從生活日常品到戰備工具,鐳在當時簡直受到大眾風靡擁戴,吃鐳和用鐳成為時髦象徵。 殊不知,鐳在表盤女工們日積月累因工作誤食下,慢慢顯露出它另一真面貌,它的趨骨性及對骨頭的侵害性,讓女工飽受貧血、腫瘤病變、骨頭碎裂、全身疼痛等問題。他們從風華絕代淪落到面

目慘不忍睹的境界只花了不到幾年時間,在生命晚期甚至有媒體稱她們是「活著的死人」。可悲的是,鐳的傷害無藥可救。人命短短數十年,鐳的半衰期有1600年,當女孩死後,鐳會啃她們的骨頭活上1600年。     其實經營表盤的這些鐳公司並非不知鐳的傷害,實驗室的研究員都身穿襯鉛的防護裝備,但負責塗繪的表盤女工則一個個真槍實彈上場,用舌頭去舔含鐳原料的筆尖以精細描畫。     自1905年以來,鐳從一個新興元素發展形成鐳產業以來,夜光表盤可說是十分賺錢的行業,一次大戰時,全世界用了不到總量30公克的鐳,但二次大戰,光是美國就用了190公克的鐳,鐳公司所聘請的女工更是一戰的十幾倍。種種利益,都使鐳公司無法承

認錯誤,繼續隱瞞說謊,以求企業最大利益與永續經營。 人類的科學發展永遠是「在路上」,很多工業傷害即源自於對知識未明即受到不管是有意或無意宣傳吹捧而濫用,造成不可逆的人體健康或生態危害。一百年過去,鐳女孩事件彷如昨日,人類透過這群犧牲掉的鐳女孩才真正認識鐳放射元素真面目,這本書有機會讓讀者對所謂科學新知、所謂進步現代、對於勞工和基本人權,有深刻反思。 而對於人文傳記書寫,凱特.穆爾這本佳作可謂更上一層樓,攻防交錯,血脈賁張,讀之一新耳目,各種動容,烙印深刻。

工業區有害物質洩漏之模擬比較與緊急應變探討

為了解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有幾種的問題,作者曾彥綸 這樣論述:

隨著科學技術的出現和經濟的蓬勃發展,由化學品製成的各種物質也被人們廣泛的運用,愈來愈多的化學物質被使用於工廠中。相對而言,事故造成的傷害也有所增加,輕微影響附近居民的健康,嚴重則會造成人員傷亡。桃園市擁有三十九個工業區,是台灣重要的工業城市。台灣地區人口稠密,工業區周圍的社區亦是人口密集居住之地區。在過去的幾年裡,發生了多起工廠火災。易燃和有毒氣體的產生對鄰近居民構成嚴重威脅。如何減少損失,及應變部屬,應該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本研究假定桃園市觀音工業區某間工廠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化學物品(氯化氫水溶液及氟化氫水溶液)之儲槽洩漏,以ALOHA (英文Areal Locations of Hazar

dous Atmospheres )擴散軟體模擬,依其環境特性及地理位置,呈現災害可能造成的狀況,透過比較兩種化學物質的擴散範圍,導出數據後套疊於GoogleEarth 地圖上,以期在災害發生時,能提供搶救單位掌握現場狀況,並採取適當的應變措施,減低災害的損失。本研究得出以下結果:1.氯化氫水溶液造成的危害範圍大於氟化氫水溶液的危害範圍;2.溫度與兩種毒性化學物質之擴散範圍成正比;3.洩漏面積與兩種毒性化學物質之擴散範圍成正比;4.濃度與兩種毒性化學物質之擴散範圍成正比。5.風向影響毒性化學物質擴散之方向,夏季因風向極有可能將毒性化學物質吹向住宅區,若發生狀況時,避難行動及應變單位的部屬相當重

要。

化學戰劑毒理學手冊

為了解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有幾種的問題,作者(美)R.C.古普塔 這樣論述:

化學戰劑是一類在戰爭中用於殺傷、失能敵方人員或控制敵方行為的高毒性化合物,也包括一些致病性生物毒素。在當今世界形勢下,使用化學戰劑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行為日益受到政府和民眾的高度關注。 本書是首部關於化學戰劑毒理學的專著,內容涉及各類化學戰劑的歷史溯源與發展,毒理學和代謝動力學概況,分析與檢測方法,預防和治療措施,以及洗消清除方法等,體現了下列特色: -對能夠武器化或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化學製劑(包括生物毒素)譜系進行細緻的分類解析; -不僅全面闡釋了各類毒劑對靶器官的毒性,還特闢專題討論有機磷毒劑的分子/細胞作用機制和神經病理調控; -專論最新的毒劑分析與檢測方法,涉及許

多新增的生物傳感器與生物標記物; -詳細介紹人員中毒預防、救治過程中使用的新型藥劑,技術及策略; 本書可以作為防化科研或教學相關院校和機構的圖書信息資源,可供部隊教學與訓練、國際軍控等領域人員使用,也可作為一般院校生化、藥理(毒理)學與環境科學等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參考書籍,並可供從事公共安全管理、生化防護與應急救援工作人員參考。 蔣輝,防化研究院國民核生化災害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生化學會會員,長期從事化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分離鑑定、毒理學評價以及檢測技術研究。曾經承擔或參加軍隊和國家科研項目十幾項,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20餘篇,參編學術專著1部,培養研究生2名。   第一部分 简历、历史回顾与流行病学/001 第1章概述/002 第2章化学战剂的历史回顾/004 2.1简介/004 2.2第一次持续使用化学品作为战剂/004 2.3最初的对策/006 2.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事件/006 2.5第二次世界大战/007 2.6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时期/008 2.7失能剂和毒素/009 2.8最近的经历/009 2.9恐怖分子使用/010 2.10结论和展望/010 参考文献/010 第3章1945年前后化学战剂使用的世界影响/012 3.1

简介/012 3.2背景/012 3.3化学武器的军事使用/013 3.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014 3.5第二次世界大战/014 3.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冷战时期/014 3.7非故意使用有毒化学品/016 3.8恐怖分子使用化学武器/016 3.9谈判/017 3.10结论和展望/017 参考文献/017 第4章东京地铁沙林袭击:毒理学真相/019 4.1简介/019 4.2沙林毒性和作用机制/019 4.3东京地铁沙林袭击概述/019 4.4沙林中毒的紧急处理/020 4.5沙林中毒的急性和慢性症状/021

4.6沙林毒性的化验检查结果/023 4.7结论和展望/023 参考文献/023 第5章化学战剂的流行病学/025 5.1简介/025 5.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025 5.3第二次世界大战/025 5.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026 5.5两伊战争/027 5.61991年海湾战争/027 5.7恐怖行动/028 5.8结论和展望/029 参考文献/029   第二部分 可被用作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制剂/031 第6章有机磷神经性毒剂/032 6.1简介/032 6.2背景/032 6.3作用机制/033 6.4毒性/

036 6.5风险评估/043 6.6治疗/045 6.7结论和展望/047 参考文献/047 第7章俄罗斯VX/055 7.1简介/055 7.2背景/055 7.3作用机制和毒性/061 7.4毒性测定和卫生规则/067 7.5治疗原则/068 7.6结论和展望/068 参考文献/070 第8章芥子气和糜烂剂/075 8.1简介/075 8.2历史背景/077 8.3毒物代谢动力学/078 8.4作用机制/079 8.5毒性/080 8.6风险评估/083 8.7治疗/084 8.8结论和展望/084

参考文献/085 第9章砷剂:毒性、作为化学战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可能的治疗措施/089 9.1简介/089 9.2背景/089 9.3砷化氢/090 9.4有机砷剂/093 9.5无机砷/099 9.6治疗/102 9.7结论和展望/104 参考文献/105 第10章失能剂BZ/112 10.1简介/112 10.2背景/113 10.3毒物代谢动力学及作用机制/113 10.4毒性/113 10.5风险评估/114 10.6治疗/114 10.7分析方法/116 10.8结论和展望/116 参考文献/116 第11

章onchidal和震颤素/118 11.1简介/118 11.2背景/118 11.3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效应/120 11.4实验动物和人体毒性/122 11.5风险评估/123 11.6治疗/124 11.7结论和展望/124 参考文献/125 第12章控暴剂/127 12.1简介/127 12.2历史/127 12.3背景/128 12.4作用机制/132 12.5毒物代谢动力学/133 12.6毒性/134 12.7风险评估/140 12.8治疗/141 12.9结论和展望/141 参考文献/142 第13章

氟代乙酸酯/147 13.1简介/147 13.2背景/147 13.3毒物代谢动力学/147 13.4作用机制/149 13.5毒性和风险评估/157 13.6治疗/158 13.7结论和展望/159 参考文献/160 第14章番木鳖碱/166 14.1简介/166 14.2背景/166 14.3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毒物代谢动力学/167 14.4作用机制/167 14.5毒性/168 14.6风险评估/169 14.7治疗/170 14.8结论和展望/170 参考文献/170 第15章超华法林类化合物(丙酮苄羟香豆素)

/172 15.1简介/172 15.2背景/172 15.3超级华法林种类/174 15.4毒物代谢动力学/176 15.5作用机制/176 15.6毒性/176 15.7综合治疗建议/179 15.8结论和展望/181 参考文献/182 第16章铊/188 16.1简介/188 16.2背景/188 16.3毒物代谢动力学/188 16.4作用机制/188 16.5毒性/189 16.6风险评估/189 16.7治疗/189 16.8结论和展望/189 参考文献/189 第17章多环芳烃:源于废弃排放物和针对美

国目标的恐怖袭击暴露,具有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危害性/191 17.1简介/191 17.2背景/191 17.3多环芳烃化合物在动物模型中引起的生理学和行为学毒性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是目标靶点/193 17.4多环芳烃类神经毒性的潜在机制/197 17.5结论和展望/199 参考文献/200 第18章多氯联苯、二英和呋喃类化合物:人类暴露和健康影响/204 18.1简介/204 18.2历史背景/204 18.3人体暴露PCBs、PCDDs和PCDFs/205 18.4理化性质和全球分布/205 18.5分析方法/206 18.6作用机

制和毒性/207 18.7结论和展望/208 参考文献/208 第19章氰化物的毒性和解救/211 19.1简介/211 19.2暴露源/212 19.3氰化物的毒性水平/213 19.4氰化物的检测和评价/213 19.5氰化物的毒物动力学/214 19.6作用机制/215 19.7氰化物中毒临床诊断特征/216 19.8氰化物中毒的解救/216 19.9结论和展望/219 参考文献/219 第20章一氧化碳:从公共健康风险到无痛杀手/225 20.1简介/225 20.2历史背景/225 20.3流行病学分析/226

20.4毒物代谢动力学及毒物效应动力学/227 20.5毒性机制/230 20.6CO的毒性/232 20.7CO的生理作用/234 20.8CO过量的治疗/236 20.9结论和展望/237 参考文献/237 第21章异氰酸甲酯:博帕尔气体/245 21.1简介/245 21.2背景/245 21.3灾难的发生/246 21.4异氰酸酯的毒物代谢动力学/246 21.5作用机制/248 21.6氰化物的争论:是MIC还是HCN?/249 21.7异氰酸酯的毒性/251 21.8治疗/255 21.9超越博帕尔灾难的MIC毒性风险

/256 21.10结论和展望/256 参考文献/256 第22章氯/263 22.1简介/263 22.2历史背景/263 22.3毒物代谢动力学/264 22.4毒性机制/264 22.5毒性/264 22.6危险性评估/266 22.7治疗/268 22.8结论和展望/268 参考文献/268 第23章光气/270 23.1简介/270 23.2背景/270 23.3毒物代谢动力学/270 23.4作用机制/271 23.5毒性/271 23.6风险评估/272 23.7治疗/274 23.8结论和展望/

275 参考文献/275 第24章其他可以作为潜在化学战剂的有毒化合物/278 24.1简介/278 24.2概述/278 24.3特殊化合物/279 24.4非致命武器/282 24.5结论和展望/283 参考文献/283 第25章蓖麻毒素和相思子毒素/285 25.1简介/285 25.2有关背景/285 25.3毒物代谢动力学/286 25.4作用机制/286 25.5毒性/287 25.6风险评估/292 25.7治疗措施/293 25.8结论和展望/293 参考文献/293 第26章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29

7 26.1简介/297 26.2背景/297 26.3毒物代谢动力学/299 26.4作用机制/300 26.5毒性/301 26.6威胁评估/305 26.7处置/306 26.8结论和展望/307 参考文献/307 第27章蓝细菌毒素/311 27.1简介/311 27.2背景/311 27.3蓝细菌毒素的结构、毒性与作用机制/312 27.4危险性评估/314 27.5治疗措施/315 27.6结论和展望/315 参考文献/315 第28章辐射与健康/319 28.1简介/319 28.2放射线的基本概念/

319 28.3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20 28.4吸收剂量/320 28.5DNA损害和遗传突变的机制/322 28.6动物暴露及辐射毒性/322 28.7人类暴露和辐射毒性/324 28.8辐射刺激作用/326 28.9辐射治疗的结果/327 28.10结论和展望/327 参考文献/327 第29章贫铀/330 29.1简介/330 29.2背景/330 29.3贫铀的暴露途径和在体内的保留/331 29.4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332 29.5作用机制/334 29.6贫铀暴露后的毒性/334 29.7治疗/3

36 29.8结论和展望/336 参考文献/337 第30章肉毒毒素/342 30.1简介/342 30.2背景/342 30.3流行病学/345 30.4发病机制/348 30.5毒物代谢动力学/351 30.6作用机制/353 30.7毒性/355 30.8威胁评估/357 30.9处置/358 30.10结论和展望/359 参考文献/360 第31章炭疽/364 31.1简介/364 31.2历史/364 31.3流行病学/365 31.4发病机制/366 31.5毒物动力学/370 31.6毒性机制/3

72 31.7毒性/376 31.8检测和诊断/377 31.9威胁评估/378 31.10治疗处置/379 31.11结论和展望/381 参考文献/382   第三部分 靶器官毒性/387 第32章化学战剂的标靶:神经系统/388 32.1简介/388 32.2神经系统概述/388 32.3神经系统的特征/389 32.4神经毒剂的类型/389 32.5细胞的维持/390 32.6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391 32.7神经递质系统/392 32.8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化学战剂/394 32.9结论和展望/398 参考文

献/398 第33章神经性毒剂的行为毒理学/404 33.1简介/404 33.2神经性毒剂对行为影响的评价方法/404 33.3急性高剂量暴露于神经性毒剂对长期行为的影响/407 33.4单次或重复低剂量暴露于神经性毒剂对慢性行为的影响/408 33.5结论和展望/410 参考文献/410 第34章化学毒剂的心血管靶毒性/414 34.1介绍/414 34.2背景/414 34.3心脏毒性/416 34.4化学毒剂的毒性指征/417 34.5与心脏毒性有关的化学毒剂/419 34.6其他恐怖剂/423 34.7结论和展望/423

参考文献/424 第35章骨骼肌/427 35.1简介/427 35.2神经毒剂对行为的影响/427 35.3胆碱能系统/427 35.4非胆碱能系统/432 35.5肌活性——肌电图/435 35.6肌纤维组织病理学/435 35.7肌细胞毒的生物标志物/438 35.8骨骼肌及其耐受性的产生/438 35.9骨骼肌中间综合征/439 35.10肌病的预防和治疗/439 35.11结论和展望/442 参考文献/442 第36章潜在化学战剂的生殖毒性和内分泌紊乱/447 36.1简介/447 36.2重要的定义和概念/447

36.3选择性毒剂的生殖毒性/450 36.4结论和展望/456 参考文献/456 第37章化学战剂的肝脏毒性/461 37.1简介/461 37.2肝脏的组织结构/461 37.3肝毒性的影响因素/462 37.4化学战剂对肝的影响/468 37.5结论和展望/469 参考文献/469 第38章肾脏毒性/471 38.1简介/471 38.2肾脏的解剖学与生理学/471 38.3肾脏的毒性作用/473 38.4结论和展望/480 参考文献/480 第39章芥子气的眼睛毒性/483 39.1简介/483 39.2背景/4

83 39.3眼睛毒性和毒物代谢动力学/485 39.4作用机制/488 39.5危险评估/491 39.6治疗措施/492 39.7结论和展望/495 参考文献/496 …… 第40章免疫毒性/500 第41章芥子气的皮肤毒性/513   第四部分 特别专题/531 第42章兴奋性中毒、氧化应激和神经元损伤/532 第43章化学战剂神经病理学效应/548 第44章沙林暴露的分子水平和转录水平的响应/557 第45章有机磷对人体肌肉再生早期阶段的影响/573 第46章有机磷中毒:分子作用、机制和解决方案/580   第五部

分 化学战剂对牲畜及野生动物的危害/603 第47章化学战剂及其对动物的危害/604 第48章污染动物饲料和恐怖活动的潜在试剂/619 第49章化学战剂对野生动植物的威胁/626   第六部分 毒物动力学与基于生理学的药代动力学/631 第50章神经毒剂和糜烂剂的毒物代谢动力学/632 第51章化学战剂代谢动力学的生理模型/662 第52章化学战剂的代谢/668   第七部分 分析方法、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标记物/679 第53章对化学战剂的现场检测/680 第54章生物医学样品中化学战剂及其代谢物的实验室分析/692 第55章用于检测有机磷神经

战剂的生物传感器/700 第56章有机磷毒剂暴露染毒的生物标记物:在未含有丝氨酸活性位点的蛋白质中鉴定酪氨酸共价加合物的新思路/708 第57章迟发神经病变毒剂的生物标记物和生物传感器/719 第58章暴露于神经毒剂的受测人员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的检测/736   第八部分 预防、治疗与其他救治措施/745 第59章平民经受化学战剂危害后加强医学救治的策略/746 第60章芥子气中毒的医学对策和其他治疗策略/752 第61章化学战剂的儿科医疗管理/771 第62章基于生理学的神经毒剂中毒救治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药效学模型/797 第63章神经毒剂中毒的预防和

治疗方法/809 第64章神经毒剂中毒后的药物预防研究: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819 第65章吡啶肟类化合物作为胆碱酯酶复能剂用于有机磷中毒的救治/826 第66章新型肟制剂/837 第67章对氧磷酶和神经毒剂的解毒/857 第68章羧酸酯酶在神经毒气中毒中的治疗干预作用/865 第69章保护乙酰胆碱酯酶预防有机磷毒性:生物清除剂的动力学研究/872 第70章基于催化型生物清除剂——下一代生物清除剂的治疗对策/881   第九部分 化学战剂的洗消/893 第71章化学战剂的快速洗消/894 第72章砷类化合物的消毒/906 索引/923  

在戰爭中用於傷害、殺傷、失能或控制敵對行為的一類高毒性化合物被稱為化學戰劑(CWA)。在20世紀和21世紀,全世界大約研發和生產了70種特殊的化合物,其中大部分被作為化學戰劑或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CWMD)儲存。生物毒素(肉毒毒素、蓖麻毒素、石房蛤毒素、炭疽菌等)有時也用於化學戰。 儘管化學戰劑的使用可回溯到公元前5世紀,但現代化學戰劑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大範圍使用。從那時起,一系列的化學戰劑被研發,並在許多戰爭、衝突、恐怖襲擊、人質危機和控制暴亂事件中應用。特別是由於海灣戰爭綜合徵(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的後果)和1994年與1995年的東京地鐵恐怖襲擊事件,這些化合物開始引人注

目。當今世界形勢下,不管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故意使用高毒化合物作為化學戰劑/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的行為正日益被政府官員和平民高度關注。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襲擊了紐約城,導緻美國提升了對國家紀念碑、地標性建築、聯邦和州建築物、工廠以及平民百姓(潛在的恐怖襲擊目標)的保護意識得以提升。 要對數據資料並不充足的化學戰劑進行廣泛的分析,對毒理學家、風險評估者、規劃部門以及州和聯邦政府的政策決策者們而言是一件非常費心費力的工作。由於缺乏充足的管理、法規、條例和認知,“化學戰”是一個經常引起誤解和被濫用的詞。不久前,為了保護平民和教育他們應對恐怖襲擊,美國頒布了一系列標準和暴露指南,2

008年1月23日,勞工部出版了《安全和健康主題,化學恐怖主義》(Safety and Health Topics, Chemical Terrorism)一書。 《化學戰劑毒理學手冊》是第一部關於化學戰劑的專著,內容豐富,涵蓋關於化學戰劑/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戰劑的歷史觀點、流行病學、詳細的毒理學概況、靶器官的毒性、分析方法、生物傳感器、生物標誌物、預防和治療措施,以及去污和消毒程序。另外,此書也提供了核與生物戰劑信息資源。因此,此書對化學恐怖風險和安全評估、管理的學術和法規機構來說,也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參考書。這本書中提供的信息將極大地引起聯邦和州署以及政治決策者們的重視。 為了廣泛涵蓋

化學戰劑毒理學的所有可能方面,主編、撰稿人和出版商面臨巨大挑戰。當前,至少有兩打多可以用作化學戰劑的化合物。有機磷(OP)神經毒劑和芥子氣使用非常頻繁,因為容易獲得和有便利的釋放系統,極有可能在未來被全世界的獨裁者和恐怖分子所利用。所以,這些化合物被深入研究,並且出版了大量相關的書籍、專著、綜述和論文。最近,Academic Press/Elsevier出版了綜合性圖書,書名是《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化合物毒理學》(Toxicology of Organophosphate and Carbamate Compounds)和《化學戰劑毒理學手冊》(Handbook of Toxicology o

f Chemical Warfare Agents),獨具特色地對化學戰劑作用於人類、動物和野生鳥獸時的毒理學、風險評估以及補救措施進行全面論述。 這本書的撰稿人都是來自全世界的頂尖科學家,他們在化學戰劑/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毒理學及應對措施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都是國際公認的。這本書依據化學戰劑的不同方面分成9個部分。第一部分深入探討化學戰劑的歷史背景、流行病學和對全球的影響。第二部分涵蓋了能夠武器化或作為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的化學製劑的譜系。在本部分,每個化合物的毒性概況、作用機制、風險評估和預防治療措施都做了深入描述。第三部分對靶器官的毒性進行全面闡述,這的確是本書新穎的方面。第四部分

有幾章討論了關於有機磷神經毒劑的專題,涉及其分子/細胞的作用機制和神經病理調節。第五部分描述了化學戰劑和化學恐怖污染的食物、水源(對人和動物健康以及環境有嚴重影響)對牲畜和野生動物的風險。第六部分介紹化學戰劑的代謝、中毒動力學和基於生理的藥物代謝動力學。新增的第七部分內容用了6章介紹化學戰劑的分析方法、生物傳感器和生物標誌物。這些主題將有助於研究人員確定化學戰劑對人員/動物的暴露範圍和風險/安全評估以及中毒管理措施。第八部分廣泛涵蓋了預防、治療和應對措施中涉及的特殊途徑和策略。這部分包括許多新的主題,例如軍事部門和平民(特別重要的是兒童)都需要的醫學管理,措施中基於生理的藥物代謝動力學模型,催

化和非催化的生物清除酶以及新的去污劑。對於其他化學戰劑的預防和治療,在第二部分中也給予了針對性的討論。最後第九部分是與化學戰劑的污染消除和脫毒相關的信息。 這本書本質上是化學戰劑/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毒理學領域里程碑式的出版物,因為它不僅提供了對這些化合物的廣泛報導,而且重點論述現行的問題和以前沒有涉及的新問題。希望這本書不僅對學者有幫助,而且有助於在聯邦、州、地區、社區居民層面做好準備,以應對恐怖分子、獨裁者和其他敵對分子發起的化學襲擊,保護平民、軍隊、牲畜、野生動物和環境。這本書對於(美國)國內安全、國防部、退伍軍人事務部、國防研究企業局、診斷試驗室、毒物控制中心、聯邦、州和地方政府、法醫

學家、藥理學家、毒理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環境科學家、教師、學生和圖書館都將是一個非常寶貴的信息資源。 (蔣輝 譯;裴承新 校)

運用ALOHO模擬二甲苯液體洩漏之應變及其對防災整備之應用

為了解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有幾種的問題,作者凃昭銘 這樣論述:

桃園縣於2014年升格成為直轄市,設籍人口約220萬,更是台灣引進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隨著人口移入,工廠也隨之設立,除了合法設立的工廠,更多的是鐵皮建築改建成工廠或倉庫,隨著科技的發展,對化學品的需求越來越高,廠區內部儲存各種有機溶劑等危險物品。政府設工業區,使各工廠進駐設立,並依相關法規審核並管理,其使用化學物品或有毒物品皆有相關單位管制,但若是在工業區外的工廠,像是隱藏在農地或住宅旁的鐵皮工廠內,這些違規使用的工廠,往往都是事故發生才會被相關單位重視。桃園近幾年發生多起重大火災事故,這些隱藏在身邊的危險因子,每每都是發生事故才被發現。本研究探討平鎮工業區之外的某家工廠,若危險

物品洩漏並起火,利用ALOHA(Area Location of Hazardous Atmosphere)模擬軟體進行分析,可於第一時間了解災害影響的範圍並疏散周邊居民,同時降低第一線救災人員的風險,因此研究或模擬化學物品(尤其易燃或毒性化學物質)儲槽發生逸散或火災時的情形,並規劃災害發生時之應變措施是重要的。本研究模擬不同洩漏條件下所產生的災害影響範圍,其模擬結果,可協助第一線救災人員於到達現場時計算出可能危害的範圍,於適當位置設置前進指揮所並同時管制人員進出將傷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