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施行細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施行細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台灣生物科技法律百科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作業版也說明:5.1 環境保護署「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 5.2 環境保護署「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施行細則」. 5.3 環境保護署「學術機構運作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辦法」. 5.4 ...

中國醫藥大學 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楊禮豪所指導 張之菱的 醫療器材環氧乙烷滅菌之職業暴露評估與控制 (2015),提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施行細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環氧乙烷、滅菌、醫療器材、職業暴露、暴露評估。

而第二篇論文吳鳳科技大學 消防研究所 紀人豪所指導 黃建勲的 公路運輸槽車運送化學品洩漏擴散模擬 (2011),提出因為有 公路運輸槽車、ALOHA擴散軟體、苯乙烯、危害情境、緊急應變指南的重點而找出了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施行細則的解答。

最後網站「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施行細則」 ...則補充:一、為配合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於108年1月16日修正公布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茲就實務執行上之精進作法,爰擬具本修正案,名稱並修正為「毒性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施行細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生物科技法律百科

為了解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施行細則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一、《台灣生物科技法律百科》是國內唯一生物科技法律彙編書籍,以專業知識結合國內外生物科技趨勢,呈現多元、深入而完整的法規樣貌,兼具有學術性及實用性優點,超越其他法規彙編書籍。   二、本書以體系架構進行法規分類,使讀者可以輕輕鬆鬆一覽台灣法令全貌。此外更附加導讀說明,分析生物科技法律法源與概念,並介紹各類法規基本性質與特色,提供讀者基本法律知識,協助深入了解法律問題。   三、《台灣生物科技法律百科》獲得產、官、學界人士普遍使用及肯定,是生技醫療業務相關人士必備的法律工具書。 作者簡介 主編:何建志   【現職】清華大學生物倫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   【經歷】  律師高考及格(199

6)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2002-2006)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2002)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1997)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1992) 主編:范建得   【現職】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專任教授  清華大學生物倫理與法律中心主任  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   【經歷】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專任教授  .東吳大學法律系副系主任  .淡江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行政院外交部諮詢委員  .公平交易委員會籌備會顧問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競爭政策委員會諮詢委員  .行政院NII小組國際合作組委員  .經濟部貿易

局環境與貿易委員會委員  .全國工業總會國際事務分組委員   【學歷】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法學博士  .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  .東吳法研肄業  .東吳大學法律系法學士

醫療器材環氧乙烷滅菌之職業暴露評估與控制

為了解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施行細則的問題,作者張之菱 這樣論述: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醫療器材於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 EO)滅菌結束後,開爐後爐內EO濃度變化與滅菌產品之相關性,以及EO逸散爐外之濃度變化,並以直讀式設備及作業環境測定結果,探討滅菌作業人員EO個人暴露與作業程序及環境之關係。研究方法:比對固定式及可攜式EO偵測器之讀值,並針對5種產品監測滅菌完成開爐後兩小時內,爐內EO濃度之變化。依此選擇具代表性之滅菌產品作為開爐後EO逸散狀況監測之目標物,比較滅菌爐爐外左右兩側之EO變化。最終以作業環境監測爐內、滅菌爐前、作業人員個人採樣之EO濃度及並以直讀設備量測爐外右側及爐內之EO變化綜合比較分析之。研究結果與討論:不同醫療器

材產品滅菌開爐後,其爐內EO濃度高低明顯落差:爐內最高濃度(57~48ppm/17~11ppm);部分產品於開爐一分鐘內達到最高點,有些則須待開爐4~12分鐘後。以沖洗套進行滅菌爐外左右側EO量測,滅菌開爐後爐外EO逸散狀況左右兩側濃度均相似,且不受爐內EO濃度增加或降低影響有所變化。以沖洗套、手術衣、循環管組作為採樣分析之產品,於滅菌爐前方的EO量均大於法規容許濃度,三者於爐內之直讀設備讀值平均為12.7±6.2、5.1±2.4、21.6±11.1 ppm,其個人採樣分析的結果為6.737 ppm、3.439 ppm、

公路運輸槽車運送化學品洩漏擴散模擬

為了解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施行細則的問題,作者黃建勲 這樣論述:

近年來,國內發生多起公路運輸槽車運送危險物品翻覆意外事故,事故的發生可能導致運送物質外洩、火災、甚至爆炸等事故型態。目前國內相關事業單位及搶救災人員對於公路運輸槽車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內大多參考物質安全資料表、緊急應變指南進行搶救並疏散、隔離附近民眾,以達到事故災害的蔓延,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本研究將實際運用ALOHA (Areal Locations of Hazardous Atmospheres) 擴散軟體模擬發生於2011年3月30日06時05分,運輸「苯乙烯」槽車於雲林縣省道台19線58.6公里處發生之槽車翻覆事故,模擬可能造成之危害情境後果加以探討及分析,並比較2008年版緊

急應變指南所建議發生事故之疏散、隔離附近民眾距離範圍,從模擬結果發現 「苯乙烯」 所造成事故後影響範圍與緊急應變指南有所差異。藉由本研究分析「苯乙烯」事故後可能造成之後果,提供相關事業單位及救災人員相關防範對策及參考,假以有類似公路運輸槽車事故發生時,救災人員能應用ALOHA擴散軟體,在最短時間內有效遏止災害範圍的危害,降低災害對人類及環境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