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利率高的股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殖利率高的股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喬哥,籌碼喬哥的股市學堂寫的 年賺18%的複利式存股【隨書附贈:年度選股名單建置手帳】:薪水救星喬哥教你選對穩賺股,飆速累積本金,放大資產 和溫國信的 找到雪球股, 讓你一萬變千萬 這樣活用巴菲特,領薪水照樣理財致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74檔股殖利率破7%!「最高前10名」排行曝光現在存股還來得及也說明:航運、鋼鐵、電子股上沖下洗,股民形容現在買股票就像買樂透,每天都忐忑不安,這心情與另一群追求高股息的長線投資人相比,呈現強烈對比。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境好出版 和大是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 王昭文所指導 蔡印惠的 高現金殖利率股票投資策略分析 (2018),提出殖利率高的股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股票市場、移動平均線、技術分析、現金股利、殖利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鎮明常所指導 李慶華的 1998年稅制改革對除息日前後之股價、成交量和交易行為之影響:以台灣市場為例 (2013),提出因為有 兩稅合一制、股利殖利率、抵減稅額、除息日的異常報酬率、除息日前一天的異常報酬率、除息日、融資交易者、融券交易者的重點而找出了 殖利率高的股票的解答。

最後網站高殖利率最新20檔曝!連十年發股利 - 奇摩股市則補充:但投資人選股不能光看殖利率高,也要觀察個股是否能夠每年穩定配息,且能夠順利填息,才是投資高殖利率股的重要法則。若是投資的股票出現「貼息」,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殖利率高的股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年賺18%的複利式存股【隨書附贈:年度選股名單建置手帳】:薪水救星喬哥教你選對穩賺股,飆速累積本金,放大資產

為了解決殖利率高的股票的問題,作者喬哥,籌碼喬哥的股市學堂 這樣論述:

\YouTube專訪影片觀看數突破2,040,000次/ 喬哥獨創「複利式存股」致富密碼大公開,讓你年年都有6~20% 「複利式存股」=加快累積本金+拉高投資報酬率 ──比「傳統存股」更快賺取股利、比「ETF式存股」更快累積本金── 3大選股指南 × 4Q判讀訊號 × 8項選股池指標 ──隨書附贈「年度選股名單建置手帳」,讓你捉緊獲利時機──   ■小資首選「複利式存股」──加快累積本金+拉高投資報酬率   本金小又比別人晚進場的小資族,想要2~3年達到5年的報酬率,「複利式存股」是積極讓本金變大的最好選擇。   傳統式存股能賺取股利,但難以因應大環境的變化。ETF式存股比傳統式存股操

作簡單,但投資報酬率較低。複利式存股一年操作1~3次,賺股利又賺價差。   ◎賺股利(拉高投資報酬率)→複利式存股>傳統式存股>ETF式存股   ◎賺價差(加快累積本金)→複利式存股>ETF式存股>傳統式存股   ───喬哥不藏私!複利式存股的獲利實戰技巧───   ■複利式存股的3大選股指南   選對標的是複利式存股的第一步,緊守準則讓你立於不敗之地。   ►優先選擇有配發股票股利的標的,拉高本金   ►獲利穩定的公司   ►殖利率高的股票   ■必學「複利式存股4Q判讀訊號」,就能將獲利從6%放大到20%   喬哥以四季財報作為當年度選股的依據,以關鍵指標看出個股的成長和獲利,一年只

要做四次功課,等待觀察、首次選股、複選買進、最後獲利出場。   ►Q1第一季財報公布(約5月15日)──→等待觀察   ►Q2第二季財報公布(約8月15日)──→首次選股   ►Q3第三季財報公布(約11月14日)──→複選買進    ►Q4第四季財報公布前(隔年約3月31日)──→獲利出場,穩穩賺進6~20%   ■複利式存股的基本面建置與整理   喬哥的存股名單會針對金融股與非金融股的股價趨勢,以及存股名單內各公司的財務體質進行管理。數據每季更新,每次更新的過程都可以找尋準備下手的目標。   ■複利式存股的名單更新的關鍵指標   ►STEP1──根據殖利率由高往低排列。   ►STE

P2──每檔股票的「EPS每股盈餘」,將第二季公布的EPS,對比過去三年或五年的平均EPS。   ►STEP3──當第三季財報公布時再累計上去做比較。   ■複利式存股的操作技術   ►選股期   以基本面為主,在第二季財報公布之後開始挑選,以第二季公司獲利推估是否有達到過去三至五每年的平均獲利水準,有達到或高於過去獲利就選入。等第三季財報公布時再調整一次。選股上通常以「傳統產業」與「電子股」優先挑選,金融股次之。   ►買進期   以技術面為主,「選股期」選到的股票並不是選上就適合買進,喬哥親授買訊(A)(B)(C),精準判斷買進時機。   ►賣出期──達標賣出法+技術面賣出法   通

常每年第一季(1月至3月)是複利式存股的賣出時機,可以參考兩種方式賣出。   .達標賣出法:當股票達到預期殖利率時,即可檢視賣訊賣出。   .技術面賣出法:若股票已達預期殖利率,而你認為股票還會繼續再漲時,可以改用技術分析的賣訊賣出。   ■喬哥複利式存股致富心法   ▌在存股的過程中,投資人要做的是不斷累積股數。   ▌慢慢來比較快,不求一週18%,將目標放在年年都有6~20%   ▌用傳統式存股的基礎,複利式存股的架構,打造自己的護國神山。   ▌先從基本面上先找到目標股票,技術面才有發揮的餘地。   ▌低潮結束就是高潮的開始,進入低潮就是準備邁向另一個高潮。   ───現在想要投資股

票的你,心中是不是也有這些擔憂?───   ►存股聽起來很安心沒錯,但可以投資的金額不多,到底到何時才能有被動收入?   ►股市的變化多端,不敢危機入市,會不會一進場就變股市韭菜?   ►聽起來不錯的ETF、護國神山接連股價走下神壇,還有什麼可安心投資的標的嗎?   ►過去兩年殺進殺出的收益不錯,可是今年幾乎都賠回去了,是不是該收手畢業了?   其實這些問題,喬哥都有經歷過。在券商打滾15年,歷經大起大落,因為沒有養成健全的心態和紀律,過度頻繁交易,導致近乎破產的失敗。讓他決定遠赴國外向華爾街作手學習,重新打造自己的交易系統,之後更研究出獨創的「複利式存股」。   這本書將會帶領你找出複利

式存股的選股標準,加入如何運用買進與賣出的技術分析,並在適合交易的時機進行買賣,提高整年度的報酬,創造別人認為不可能的18%,如果你也願意,那我們就開始吧。 本書特色   .讓小本金飆速變成大本金,讓你的資產如雪球般越滾越大。   .拉長投資時間,只買安心穩賺股,不再為漲跌七上八下。   .不用天天盯盤,不只財富自由,更要時間自由。   .一年四季精準選股,打造自己的護國神山。 穩賺推薦   阮慕驊.財經達人   陳重銘.《打造小小巴菲特贏在起跑點》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主編   鄭廳宜.億元教授   (以上以姓氏筆畫排序)  

殖利率高的股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們上一集有跟各位介紹了「股利殖利率」的基本概念,這集我們要跟各位介紹更進階的觀念,殖利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很多人都會有這種買股票的迷思,要選股就要選殖利率高的股票,真的是這樣嗎?

🤵🏼林成蔭簡介🌱
台灣證券分析師、萬寶投顧基金事業處執行副總、新光投信協理、組合基金經理人、政府四大基金代操經理人、各大企業與政府機關講師、《財子學堂》創辦人及專欄作家。著作:股海樂活、遨遊股海、搞定海外投資的8堂課。

高現金殖利率股票投資策略分析

為了解決殖利率高的股票的問題,作者蔡印惠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高現金殖利率股票的報酬率趨勢,資料來源為台灣經濟新報(TEJ),研究期間為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共計十年。所選擇資料為每支個股每日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成交量、市值、每年發放的現金股利與發放股利之日期。用以計算2008年至2017年十年間,每一年度發放現金股利並且現金股利殖利率大於5%的股票。並且搭配5日、20日、60日移動平均線績效測試,將實證結果搭配技術分析整理後呈現。實證結果如下:一、 若單以現金股利作為選股方法,會發現現金殖利率高的股票,不代表未來前景一定看好或是隔年一定會有較高的獲利,不一定能成為選股的標準。二、 短期

移動平均線(5MA)和中期移動平均線(20MA),股價幾乎都低於5MA與20MA,代表股價短期及中期上揚力道較弱,不適合進場投資。若以長期移動平均線(60MA)作為指標,平均報酬率比5MA及20MA篩選績效要更好。顯示投資人想要長期持有股票來取得較高的配息,搭配60MA作為投資策略是較佳的選擇。 在現金殖利率高於5%的股票中,以電信業績效最好,持有一年的報酬率接近10%。

找到雪球股, 讓你一萬變千萬 這樣活用巴菲特,領薪水照樣理財致富

為了解決殖利率高的股票的問題,作者溫國信 這樣論述:

  漲跌你都賺、下跌更值錢,這是什麼股票?  答案:巴菲特一直講、但多數人沒在買的「雪球股」。  這種股票,指數破萬你反而賣、別人恐慌大賣時你正好買,  雪球股達人溫國信找出了16支雪球股,  幾塊該買、何時該賣,簡單執行就能有千萬身價。   首次揭露「連金融風暴都不怕」的16支雪球股,讓你月月領錢。  什麼是「雪球股」?   就像巴菲特說的:「人生就像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濕漉漉的雪,以及夠長的山坡。」   雪球股的選股原則就是:   一、找到溼漉漉的雪︰  這家公司負責人的誠信良好、  然後等待,等到能以很便宜的成本買進、  這是一支現金殖利率高達6.25%以上、穩定配股配息的股票   二、

夠長的山坡︰  就是利用複利公式,將雪球股越滾越大。  如果過去五年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還高過15%,那就太完美了。   很多人都在研究巴菲特,但巴菲特的很多概念大家都沒有讀通,作者溫國信則完全照著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特性操作:本金多、利率高、時間長,三者缺一不可。巴菲特投資的波克夏公司每年以22.3%的成長,當年的一萬元經過多年的複利滾利,如今變成2100萬元。        所以如果你才剛出社會,每個月存一萬,持續買一張殖利率超過6.25%的股票,15年之後你將擁有超過200萬以上的本利和,喔, 不,15 年太長了,好,那你就想辦法一個月存兩萬,然後找出殖利率超過6.25%的好股票,五年之後,不到

30歲的你將擁有人生第一個100萬,如果你將這100萬再投入殖利率超過6.25%的好股票, 五年之後,數學比我的好的你應該已經算出是多少錢了吧?  (詳細計算方式請見本書第二章:一萬如何變千萬)   用一萬元起家,加上雪球股的複利效果,幾年之後你也可以有千萬身價。   所謂的滾雪球,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   而溫國信自己,就篤行這套用好股票來滾雪球的方法,讓他用薪水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置產,理財致富。      例子這麼明顯、方法這麼簡單,為什麼大多數人沒去做?  因為你沒有耐心,一領到利息或股息就拿出來花用,沒有讓利去滾利。   其次是觀念錯誤,你投資股票只想賺價差,老想賣在最高買在最低,所

以道聽塗說問明牌,不願去找本益比或現金殖利率高於6.25%的股票,只想賺價差的結果很像在賭博,通常是幸運贏了第一把(賺了一個漲停板),接下來卻輸了一屁股(遇上大崩盤)。   本書作者溫國信,一個朝九晚五上班族,多年來專心研究價值投資法、現金殖利率法,從一萬元開始起家,穩穩賺,用銀行定存的複利概念投資股市,從不搶短線、絕不聽信明牌。他教你最妥當的選股竅門︰   一、找出現金殖利率高於6.25%以上的好股票,大盤不好、股價不漲他就領股息,股價大漲勢頭一片大好,他反而獲利賣出。   二、30元的股價很便宜,13 元的股票卻很貴,他怎麼算出來的?   三、避開波動大的電子股,更別用定時定額買基金,為什

麼?   四、 想和公務員一樣領月退俸?從現在開始,集滿90張中華電信,你就可以月月錢    提前退休享福。   不只中華電信,溫國信已經先幫你找出16支雪球股,他建議︰最好是自己學會這套找出雪球股的方法、自己先賺。 作者簡介 溫國信     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民國70年隻身到台北工作,買了一支超便宜的水泥股,當時薪水才一萬,卻賠了300元和手續費,之後投資共同基金一樣慘賠,自此不再聽信明牌、不短線進出,專心研究「價值投資法」與「現金殖利率法」,並自創「三角形」與「火箭形」持股策略,穩穩賺,慢慢賺,並以16支高殖利率的「雪球股」創造超過50%以上的獲利。 自序 萬點來臨時,找對雪球股 第

一章 巴菲特說了,但你沒搞懂的投資智慧賠300元,賺回一生智慧股神的方法,台股也可套用工具這麼多,你懂哪一種?【我的投資故事】虧錢的人都贏第一把 第二章 一萬如何變千萬 複利,是會下金蛋的鵝本金、利率與時間,缺一不可加上年金,威力更強【我的投資故事】穩穩賺,沒煩沒惱! 第三章 找到物超所值的雪球股─你一定能懂的「價值投資法」什麼是「價值投資法」?價值投資法,如何幫你賺錢?誰在使用價值投資法?價值投資法的基本公式小心「價值」的陷阱電子股,還是少碰為妙【我的投資故事】好股票漲停板,還是該追價! 第四章 老話一句:現金為王認識現金殖利率股息的資料,要從哪裡找?股息效應投資法 【我的投資故事】找到好股

票,要沉得住氣 第五章 學投資,你一定要認識巴菲特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巴菲特都買些什麼?選股,巴菲特只看七件事 【我的投資故事】需要用錢時才賣股票 第六章 想找好股票?我有口袋名單利用認識倉儲法建立選股名單這是我的選股名單【我的投資故事】選股要保守,加碼要積極 第七章 這些是理財知識,還是行銷廣告?這些都是理財上的誘惑技術分析不是萬能盲目相信專家,你就賠慘了【我的投資故事】同是證券股,早買晚買績效不同 第八章 你也喝了基金迷魂湯?買共同基金不能算投資「定時定額」的迷思共同基金,總是報喜不報憂市場中,還是有些好基金他們才是真正的價值型基金【我的投資故事】不動產投資信託,收益真不賴 第九章 別人恐懼時

,你敢貪婪嗎?資金配置決定投資績效跟融資說再見【我的投資故事】90張中華電信,就可以領月退俸了 第十章 股票投資 謹記十口訣一成,只有一成的人賺到錢二率,研判買進賣出的兩個率三角,資金控管要保持三角形四方,利潤與數量構成完美四方形五年,殖利率採3至5年平均數六趴,殖利率6.25%以上最佳七種,持股種類保持多種類別八方,以蜘蛛結網為師九久,投資時間要久久十分,心態要十分保守【我的投資故事】買完股票,千萬別跟別人說 第十一章 關於投資 你想問的是……後記 原來,賺錢居然這麼容易 推薦序 股市常勝軍,教你連城訣 文/洪嘉(金俞) (司邁克投資執行長)   兩年前我曾經讀過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所寫

的《即戰力》一書。書中特別強調,要成為世界通用的人才,必須要培養「即戰力」,其終極定義是:「即使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下,也能夠冷靜地透視環境的條件並做出對的判斷與決策」。要及早成為專業人才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具備三種神兵利器的專業能力,即「語言力」、「財務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到「財務力」,憑良心講大部分的人只知道收入與支出,至於對資產管理與積極理財,多半一籌莫展,甚至只能將資產保守地存放在銀行定期存款裡,每年領取那少得可憐的利息。   市面上其實有相當多途徑或管道來增值或創造資產,而「股票」就是一個相當好的投資工具。只要使用正確的方法操作,平均獲利水準可達10%以上,技巧高超者,

甚至可獲利更多!   俗云:「十賭九輸」,如果你做股票不是屬於長期投資而是短期投機,無庸置疑地,你一定會受到極大的損失。大家都熟悉這個簡單且易懂的道理,但是「知易行難」,還是有很多人前仆後繼的炒短線。癥結問題是股票的流動性很高(變現能力速度快且進出市場易),而且價值每天不斷地在變化,因此大部分的人常在不知不覺中掉入此流動性的陷阱,習於追高殺低,最後導致賠多賺少的命運。   我的同窗好友溫國信先生為股市投資的常勝軍,對於投資大師葛拉漢及巴菲特的股票投資術,已有超過十年以上的研究,並將多年心得及實戰經驗撰寫成本書,不但內容相當豐富而且理論與實務兼備,相互驗證,且淺顯易懂。   明確的觀念:本書特

別介紹投資大師葛拉漢及股神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及相關知識。這種正確觀念對於想從事股市投資的人將會有很正面的助益。   務實的操作:藉用「現金殖利率法」、「倉儲法」、精選建立核心持股。另外對股票持有的策略呈三角形的配置,當加權指數越高,持股越少;反之,當加權指數越低,持股就越多。   巴菲特雖然主張股票要長期持有,不過股價若已經過高(殖利率變低)且不符合價值原則的時候,也會趁機賣出並從中賺取股票市場的差價。本書也有類似的論述。   豐富的譬喻:收集及自撰許多簡短的故事,不但淺顯易懂而且令人印象深刻。   實戰的建議:作者根據多年的實戰經驗,除建議讀者如何正確操作股票並避免理財障礙與投資陷阱外,

也自創股票投資十個口訣,使讀者更容易記住其中的要訣。   問題的研討:在本書最後一章,作者特別提出常見的問題來探討,希望能解決讀者的疑惑並有助於未來在股市投資中致勝。   在此劇烈競爭的社會環境裡,不管你所學的及所做的工作是什麼,終竟還得要面臨理財問題。如何增加財富並創造美滿的生活,如能愈早學習,對未來的人生愈有幫助。   溫國信先生窮其所學,盡其所知,集理論與實務編撰本書,對於有興趣從事股市投資者將有莫大的助益。有幸能為本書作序並藉此推薦給讀者共同分享 (本文作者為前力成科技總經理,現為司邁克投資與司邁克國際公司執行長) 作者序 萬點來臨前,找對雪球股 文/溫國信     從事股票投資的人

非常多,股價的波動也是大家所關心的事,許多人原本只是保守的小玩一下,讓自己的資金能夠稍微有一點資本利得,賺一點小小的外快,但卻因為種種原因,大多陷身虧損與進退失據的環境,甚至因為過度的投機,造成極大的損失,這就是股市的真貌。   但在股市投資中還是有績效卓著的人,這些人中又以美國股神巴菲特獲致最高評價與財富,他之所以成功,當然與他的智慧與策略有關。   我對於巴菲特的成功,一直心嚮往之,所以多年來我不斷閱讀他的相關著作,深入了解他的投資經驗與策略,也閱讀他的老師葛拉漢等人的書,再加入我自己多年來投入股市的見解與經驗,集結成為本書,供大家參考。   巴菲特的老師葛拉漢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一書中

說:「投資者可能遭遇到部分的類似經驗」,意思是說股票市場的特性就是不斷的波動與循環,所以每個人都還會再次遇到過去所發生的超漲與超跌恐慌。對於這種重複發生的事,理論上大家應該都很有經驗,也有再次面對的因應措施了,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所以每次都會因為再次的貪婪與恐懼,遭到大大的虧損,或者錯失賺錢的機會。   值此本書出版之時(2011年1月),台灣股票市場又進入即將攻上萬點的投資熱潮中,早已進場的人開始焦慮是否應該在高點下車了,還未進場的人則擔心自己是不是又錯失了一次賺大錢的機會?其實在巴菲特的投資哲學裡,這些問題早已有答案。   股票投資是有正確方法可以依循的,方法對了,可以獲得資本利得和快樂;

方法錯了,投機取巧的結果,金錢可能受到損失,心中也會不快樂。   巴菲特曾說:「人生就像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濕漉漉的雪,以及夠長的山坡。」所以,他的選股原則就是:   一、找到溼漉漉的雪︰這家公司負責人的誠信良好、然後等待,等到能以很便宜的成本買進、這是一支現金殖利率高達6.25%以上、穩定配股配息的股票。   二、夠長的山坡︰就是利用複利公式 ,將雪球股越滾越大。如果過去五年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還高過15%,那就太完美了。    其實很多人都在研究巴菲特,但巴菲特的很多概念大家都沒有讀通,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特性是:本金多、利率高、時間長,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如果你現在大學才剛畢業,每個月存一萬,一

年存10萬元的本金,持續買一張殖利率超過6.25%的雪球股,15年之後你將擁有超過200萬以上的本利和,喔, 不,15 年太長了,好,那你就想辦法一個月存兩萬,然後找出殖利率超過6.25%的雪球股,5年之後,不到30歲的你將擁有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如果你將這100萬再投入殖利率超過6.25%的雪球股,五年之後,數學比我好的你應該已經算出是多少錢了吧?(詳細的計算方式請見本書第二章)   所謂的滾雪球,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  例子這麼明顯、方法這麼簡單,為什麼大多數人沒去做?  因為多數人沒有耐心,一領到利息或股息就拿出來花用,沒有讓利去滾利。   其次是觀念錯誤,多數人投資股票只想賺價差

,老想賣在最高買在最低,所以道聽塗說問明牌,不願去找本益比或現金殖利率高的股票,只想賺價差的結果很像在賭博,通常是幸運贏了第一把,接下來卻輸了一屁股。   身為巴菲特的信徒,傳播他正確的投資觀,對我而言是一件比賺錢更有意義的事,所以我在書中所討論的價值投資法、複利觀念、現金殖利率計算、資金管理等,都儘量以最簡單的文字配上公式來說明,希望讀者在閱讀之後,能有所助益,建立正確的理財觀。   每次股市大漲,或是大跌,總是有人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現在應該買股票嗎?那該買什麼股呢?」,如果你真的下定決心開始投入股市,就選巴菲特一直在講、卻沒有人在聽的「雪球股」就對了! 戰勝金融海嘯的16支雪球股關於投

資這件事,我一直是個很保守的人。1981年時,我隻身到台北謀生,考上特考後進入國營企業上班,當時我一個月的薪水才一萬元左右,想要成家買房子卻沒有錢,於是我決定投資股票賺一點外快,但是當時相關的資訊一點也不發達,我看了半天,選了當時每股才7.9元的「中國力霸」,這是我人生買進的第一張股票!大概隔了三個月,它一直沒有漲,我等得實在不耐煩了,就以7.6元賣掉,賠了300元和一點手續費。幾年後,隨著台灣的股市整體大漲,「中國力霸」也水漲船高,在1989年9月來到最高價107元。但是,不要太高興,因為再過幾年,這檔股票因為巨額虧損及大量的負債,向台北地方法院聲請重整,後來該集團涉嫌大規模違法掏空及超貸,

整個集團因而瓦解,股票當然也變成壁紙了。每當想起這一段往事,我就覺得好笑,因為我既想學人家買股,卻什麼也不懂,身上也沒什麼錢,挑來挑去,就選擇了價格最便宜的這一檔。但後來我才理解,這檔股票淨值僅10元左右,而且從來不發現金股息,負責人的誠信大有問題,投資這樣的股票,是絕對不會賺錢的。就算真的賺到,也只是運氣好而已。小賠300元,給當年資金不多的我一個很深刻的教訓,自此以後,我開始認真的研究,但是因為沒有人教,我就去購買專業的股票軟體,每天抓回最新的股票成交資料,然後用技術分析挑選符合特定條件的股票,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很糟,因為電腦會提供你一連串的名單,而且每天變換,但我哪有那麼多錢可以買?尤其

當大盤趨勢向下時,股票軟體仍然提供很多建議名單,無法讓人趨吉避凶。股票做不好,我又聽說共同基金是不錯的投資,就買進某投信公司旗下的日本基金、日本小型基金、日本科技基金,結果小漲之後又大跌,讓我賠得一塌糊塗。遠離明牌,認真鑽研理財書這些慘痛的挫敗經驗,讓我不再輕易相信專家的意見,也不再聽信明牌,我開始認真的閱讀跟投資理財有關的書,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投資大師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和《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這些經典著作,我開始對股票投資的一些概念、方法、標準有了初步的

理解與認識,直到我弄懂「價值投資法」的原理與原則之後,發現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t Buffett)就是按照這個方法再加上他自己的一些判斷,縱橫股市多年,甚至躲過金融風暴,我因此更加確認,自己找到了股海的明燈,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聚寶盆,於是我開始身體力行的不斷實踐,發現不管股市如何漲跌,都能夠從中獲得一定的利潤,安穩獲利。

1998年稅制改革對除息日前後之股價、成交量和交易行為之影響:以台灣市場為例

為了解決殖利率高的股票的問題,作者李慶華 這樣論述:

本研究檢驗台灣在1998年稅制改革實施兩稅合一制後,股票市場的反應。「稅賦效果」假說提出除息日的異常報酬率和股利殖利率是呈正相關的,而「顧客效果」假說則提出稅率較低的投資人傾向持有股利殖利率高的股票,反之亦然。本研究延用Whitworth and Rao (2010) 的方法,建立台灣除息日報酬率模型。實證發現,除息日的異常報酬率是股利殖利率的一個下凹函數。意即「顧客效果」的存在會削弱除息日報酬率和股利殖利率的正相關強度,甚至,如果「顧客效果」的強度大過「稅賦效果」的強度,我們會得到除息日報酬率和股利殖利率是呈負相關的。本研究也發現稅額扣抵比率和除息日前一天的異常報酬率呈正相關,但是和除息日

的異常報酬率呈負相關,意指除息日前後有「抵減稅額驅動交易」的現象。此外,本研究檢驗除息日前後的「買賣單不平衡」,實證顯示,除息日前後的交易活動並不完全和投資人的稅負高低有關。融資交易者和融券交易者會在除息日前後進行套利活動,意即融資交易者傾向於除息日前賣出之前融資買進且異常報酬率較高的股票,而融券交易者傾向於除息日融券賣出異常報酬率較高的股票。另外,本研究發現非系統風險和交易成本會降低除息日前後的交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