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任財政部次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歷任財政部次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白勝暉寫的 吳作棟傳1+2(2冊) 和蔡佩玲的 洗錢防制必修第一堂課:反洗錢、反資恐、反武擴之立法、國際規範與評鑑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元照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張力、陳佳宏所指導 陳思賢的 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的農業技術合作(1965-1975) (2010),提出歷任財政部次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沙烏地阿拉伯、中沙關係、農業援外、農業技術合作、先鋒案。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洪陸訓所指導 張友銘的 國民政府陸軍變革與德國顧問(1928~1938) (2009),提出因為有 德國駐華顧問、國民政府、塞克特、法肯豪森的重點而找出了 歷任財政部次長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歷任財政部次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吳作棟傳1+2(2冊)

為了解決歷任財政部次長的問題,作者白勝暉 這樣論述:

  新加坡如何走向一流國家?   誰說「好人難出頭」?   一個年幼喪父、出身貧寒的木訥少年,   如何在逆境中成長,昂首挺胸走出自己的路?   他為何能繼強人李光耀之後擔起國家重任,   帶領新加坡完成轉型的「高難任務」?   一部非比尋常、振奮人心的傳記。   對新加坡內閣作業與政府決策過程,有深入的見解和洞察,   想了解新加坡近代歷史、政治傳承、人才培育和政府決策過程的人都不容錯過。   ★吳作棟★   吳作棟自小喪父,歷經貧寒的童年,靠著政府助學金念完大學。沒有任何背景、人脈、關係,也毫無攀上大位的心機,卻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踏入政壇……   1941年生於新加坡,祖籍福建

,中學就讀萊佛士書院。新加坡大學經濟學系文學士,美國威廉斯學院發展經濟學碩士。   1976年獲人民行動黨推薦參選馬林百列選區國會議員並當選,之後陸續接任人民行動黨中執委、祕書長等職,帶領行動黨贏得兩次大選勝利。曾任職於新加坡海皇輪船公司和政府機構,歷任新加坡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貿工部長、衛生部長和第一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等重要職務。   1990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卸任後,全體閣員投票選出吳作棟接任第二任新加坡總理。2004年起,李顯龍接任總理,吳作棟擔任國務資政,與內閣資政李光耀共同輔助政府決策,直到2011年新加坡大選後,和李光耀同時宣布辭去資政職務。同年獲頒日本旭日大綬章。   在擔任

新加坡總理期間,與李光耀在政治上有如師徒般的信任關係,為新加坡的社會、經濟完成重大轉型,共同締造了新加坡在一九八○年代後的輝煌奇蹟。   後冷戰時代的新加坡,如何邁向一流國家?   吳作棟:「小國必須心懷大志。」   當吳作棟在1990年接棒出任新加坡第二任總理,許多人曾經懷疑:新加坡這個年輕的新興國家沒了李光耀,是否還能繼續生存?   然而,在吳作棟主政的十四年間,新加坡在他帶領下,一路挺過經濟風暴、抵禦恐怖襲擊、扛住大選重挫、全民一心對抗SARS等。本書捕捉了吳作棟這位政治領導人錘煉轉型的過程,讓人看到他如何從青澀稚嫩的新總理,蛻變為一位頑強務實的戰略專家。在後冷戰時代,世界秩序紊亂

,但他不止鞏固了新加坡在全球格局中的生存空間與聲望價值,還使之進一步拓展、晉升,獲得各國領袖的肯定與敬重。   這套由吳作棟授權的傳記,由記者出身的新加坡文學獎得主白勝暉執筆,透過作者與編採團隊對吳作棟的多次深入採訪,輔以人民行動黨的資料、吳作棟私藏筆記和個人觀點,讓讀者得以從罕見的深刻視角一窺新加坡的政治決策和運作。第一輯《吳作棟傳(一九四一~一九九○):新加坡的政壇傳奇》敘述吳作棟如何從一個貧寒子弟走上從政之路;第二輯《吳作棟傳(1990-2004):新加坡的卓越關鍵》紀錄吳作棟主政時代的重要事蹟,以及在他持續推動新加坡蛻變為全球大都市的進程中,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內情與真相、情緒與情感。

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的農業技術合作(1965-1975)

為了解決歷任財政部次長的問題,作者陳思賢 這樣論述:

本文主要使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管所藏的《外交部檔案》作為史料來源,搭配國史館、國家檔案管理局等地所藏的《外交部檔案》,以及各官方單位的公報、檔案,參考官員的口述歷史紀錄等,從中觀察中華民國對沙國實行農業技術合作起因、過程與影響,並試著替駐沙農耕隊留下兩國邦誼中的歷史定位。 自1950年代開始,中東地區除了壟罩在美、蘇兩大強權的冷戰體系之下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在中東地區爭取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外交部為了鞏固與中東各國的邦交,外交部長葉公超於1957年底,曾提出以貿易、技術援助作為辦法,卻一直沒有付諸實行。直到1960年代初期,沙國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加上該國又是以「反

共」作為國策,成為外交部拉攏的最佳對象。1962年,亞西司司長楊西崑赴沙國拜訪王儲費瑟,雙方同意農技合作之實施,開啟了中、沙兩國外交關係歷史上的新頁。 駐沙農耕隊的特殊性在於,他們是中華民國在中東地區首支官派的團體。期間又經歷了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此際,沙國不但沒有與中華民國斷交,反而進一步簽訂農技新約,沙國也成為中華民國在退出聯合國前後,唯二有提出農業技術合作的國家。因此,本文藉由觀察駐沙農耕隊的工作成效,來檢視該隊伍對中沙兩國政治、經貿上的影響力。另外,駐沙農耕隊不只是中華民國最早進入中東地區的技術團隊,至今,仍有農業技術團隊在沙國工作,成為中華民國技術援外史上,歷時最久的技術團隊。

鑑於駐沙農耕隊的特殊性,臺灣歷史學界卻一直未替他們留下紀錄,才會吸引筆者投入研究,礙於官方檔案開放的限制,本文僅能研究到1975年,加上駐沙各項技術團隊眾多,期待未來有人能夠替他們留下歷史。

洗錢防制必修第一堂課:反洗錢、反資恐、反武擴之立法、國際規範與評鑑

為了解決歷任財政部次長的問題,作者蔡佩玲 這樣論述:

  入門洗錢防制規範與掌握國際趨勢最實用的工具書!   本書作者主責我國洗錢防制法修法與資恐防制法立法研修,並主辦我國國家風險評估與第三輪相互評鑑程序,亦獲重要國際組織選派為評鑑員與國際講座,對於國際組織、規範與我國洗錢防制領域發展具深厚理論與實務基礎。   內容收錄作者歷來發表文章,包括防制洗錢/打擊資恐國際趨勢、國際規範與評鑑、我國法制歷程與緣由、人才養成與視野等四大部分,深入淺出,為洗錢防制領域必修不可或缺之入門書。 聯合推薦   法務部部長/蔡清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黃天牧   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前主任兼法務部次長/蔡碧仲   行政院洗錢防制

辦公室主任兼法務部次長/陳明堂   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秘書長/吳當傑  

國民政府陸軍變革與德國顧問(1928~1938)

為了解決歷任財政部次長的問題,作者張友銘 這樣論述:

在1928~1938年間,國民政府聘請大量的德國顧問為國民政府做建軍備戰與建設國家等工作。在這十年間,國民政府在交通建設、基礎國防工業等各方面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厚植了國民政府的國家實力,也讓中國朝著現代化的國家邁進中。但是卻在此蒸蒸日上之時,卻因為中日戰爭的爆發使得合作計畫被迫中斷。 本文從民初以來的中國與德國的外交關係開始來看中德關係之演變,從孫中山先生的聯德政策和與當時德國對中國之政策,包括德國國防部與外交部各自的考量,到德國顧問來華後的工作進展,並分析這十年來德國顧問在各方面為國民政府所帶來的改變,包括:人員素質之提升、交通建設的興建與國防工業的發展,軟硬體等各方面的

進步。以及分析歷任總顧問所重視的問題,並且異中求同,找出歷任總顧問都重視的問題點。最後並探討合作終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