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密同盟線上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機密同盟線上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克雷格.惠特洛克寫的 阿富汗文件:從911反恐開戰到全面撤軍,阿富汗戰爭真相揭密 和(美)愛德華·斯諾登的 永久記錄:美國政府監控全世界網路信息的真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最新韩国电影《共助/机密同盟/秘密任务》高清在线观看 - 迷韩网也說明:此时车奇正和原朝鲜特种部队的手下已经全部偷渡到了首尔,敌强我弱力量对比悬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共助行动就此展开。@秀山鲤鱼《共助》获加拿大奇幻电影节最佳动作片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黑體文化 和民主與建設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日本研究學位學程 石原忠浩所指導 陳威廷的 安倍內閣制定《特定秘密保護法》過程分析 (2018),提出機密同盟線上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特定秘密保護法、安全政策立法、日本政治、日本外交、官邸主導。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尹章義所指導 黃種祥的 二二八事件研究史 –以臺灣的相關研究與出版品為中心 (2015),提出因為有 二二八事件、量性分析、葛超智、左翼的重點而找出了 機密同盟線上看的解答。

最後網站《機密同盟》線上看 :: 韓國機密同盟高清 - 韓國住宿訂房推薦則補充:韓國機密同盟高清,韓劇網為你提供機密同盟高清韓國電影線上看。 ... 韓國電影《機密同盟》又譯《共助》、《祕密任務》、《Confidential Assignment》,講述了朝鮮一座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機密同盟線上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阿富汗文件:從911反恐開戰到全面撤軍,阿富汗戰爭真相揭密

為了解決機密同盟線上看的問題,作者克雷格.惠特洛克 這樣論述:

普立茲獎三度入圍決選記者重磅之作, 揭露美國二十年阿富汗戰爭官方不說的內幕   《華盛頓郵報》2021年度最佳好書 《紐約時報》非虛構類作品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阿富汗文件》是美國《華盛頓郵報》知名記者的調查報導,敘述布希、歐巴馬和川普三任總統與其軍事將領,這二十年來如何年復一年地對大眾隱瞞這場「美國史上最長戰爭」的真相,也為之後塔利班再度佔領阿富汗埋下伏筆。      國防內部資料、學界深度調查及第一線軍民採訪等眾多文件顯示:阿富汗戰爭注定是一場失敗。與越戰與伊拉克戰爭顯然不同的是,美軍在2001年進軍阿富汗時,幾乎得到舉國上下的認同。起初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打敗蓋達組織,

避免類似911的事件再度發生。然而,當美國與盟軍成功擠下塔利班後,他們卻逐漸失去了方向。     在阿富汗這個對美國來說相對陌生的國度,美軍逐漸陷入游擊戰的泥沼,但沒有任何一位總統願意承認失敗,從布希、歐巴馬到川普一直不斷增兵,並對外宣稱情勢已有進展,事實上他們早已知道這場戰爭毫無勝算。     正如同「五角大廈文件」改變了大眾對越戰的觀感,《阿富汗文件》逐一揭露了軍事將領、白宮、五角大廈、士兵、前線救援志工等人的現身說法,並坦承美軍的策略毫無章法,這項重建阿富汗的計畫注定失敗。阿富汗政府也因毒品與腐敗問題,成為扶不起的阿斗。本書集結一千人以上的真實訪談,戳破美國政府對外經營多年的阿富汗美夢。

    五角大廈通訊員湯姆.鮑曼指出,《阿富汗文件》是「對高級軍事與文職官員的欺瞞、失誤與自大的嚴厲控訴」,本書對延宕已久的問題提出檢討,深刻改變了世人與美國民眾對這場戰役的看法。   名人推薦     邱奕宏 專文導讀     王立第二戰研所   吳明杰|資深軍事專家   宋學文|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教授   沈伯洋|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邱奕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林廷輝|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   黃創夏|自由媒體工作者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按姓氏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來得及時的重要報導。」──《書單》「星」級推薦(Booklist, starred review)     「節奏快速又生動……引言充滿說服力。」──《紐約時報書評》(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精準描述帝國的傲慢、疏忽與謊言,令人不忍釋卷。」──《觀察者周刊》(The Spectator)     「記述一場被誤導和歪曲的軍事潰敗,毫不留情、一語中的。」──華盛頓獨立書評網站(Washington Independent Review of Books)     「內容豐富、可靠、證據確鑿……取材自無可挑剔的的資料來源。」─

─《美國保守派》(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優秀的新書……揭露震撼人心的真相……更坐實了我們早有的擔憂。」──《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克雷格.惠特拉克的新書《阿富汗文件》是這場戰爭主題的重點讀物。」──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新聞周刊》(Newsweek)     「令人印象深刻的紀實……書中證據確鑿,證實阿富汗戰爭是一場本應在幾年前就結束的巨大失敗。」──《柯克斯書評》「星」級推薦(Kirkus Reviews, starred review)     「主要來源報導的經典成就……《阿富汗

文件》提醒讀者,報導文學的力量是奠基於有憑有據的書面證據。」──《野獸日報》(The Daily Beast)     「抨擊猛烈……嚴謹詳實……道出美國各領導人如何『選擇埋葬錯誤,任戰爭漸漸變得難以掌控』,令人心碎。」──《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十、二十、五十年以後,若美國再次崛起,有意在另一遙遠的國度證明自己的軍事實力,那麼戰爭的策劃者將會因為無視《阿富汗文件》的教訓而悔不當初。──《流行事》(PopMatters)     「克雷格.惠特拉克對資深軍事及非軍事官員的謊言、疏忽和狂妄自大提出了嚴厲控訴,呼應與越戰相同的悲慘過往。美國的死傷人員和家屬值

得更明智、品德更高尚的領袖。」──湯姆.鮑曼(Tom Bowman),全美公共電台 (NPR)五角大廈特派記者     「《阿富汗文件》剖析美國在中亞犯下的愚蠢行徑,記述美國至今仍在設法應付多年的魯莽和失策之舉。本書一方面控訴了偏離的戰爭使命與美國的驕矜自大,另一方面也對未來的領袖提出警示。」──凱文.毛瑞爾(Kevin Maurer),《紐約時報》暢銷書《艱難一日》(No Easy Day)及《美國激進》(American Radical)共同作者     「據實敘述這場美國歷時最久的戰爭,揭發將領和政府官員對戰爭的代價與徒勞早已心知肚明。惠特拉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拼湊所有碎片,為我們帶來了有

史以來最全面的這場衝突的內幕故事。」──拉傑夫.強德拉謝克(Rajiv Chandrasekaran),《小美國:阿富汗戰爭中的戰爭》(Little America: The War Within the War for Afghanistan)作者     「《阿富汗文件》記敘了阿富汗戰爭如此曠日廢時的緣由,內容扣人心弦。錯失的良機、徹底的疏失,最重要的更有來自資深指揮官的第一手資料。他們在數年後才承認,自己只是沒有對美國人民坦承他們當年所知的戰況。」──芭芭拉.斯塔爾(Barbara Starr),CNN五角大廈記者     「惠特拉克毫不留情地批判小布希、歐巴馬與川普總統及美軍領袖,稱這

些人全都未能對美國民眾據實以告……惠特拉克的著作取材自阿富汗重建特別督察長辦公室私下執行的數百次『記取教訓』訪談紀錄……直言不諱的訪談內容相當發人深省。」──全美公共電台(NPR)     「一如記述越戰的五角大廈文件,《阿富汗文件》拆穿數十年來的謊言,以及屹立不搖的美式帝國主義。這段歷史在克雷格.惠特拉克銳利目光的審視之下,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公民最終應該拒絕相信任何人憑無據地聲稱『美國的軍事武力是世界上獨特的向善力量』。」──克里斯蒂安.艾佩(Christian G. Appy),《美國清算:越戰與我們的民族認同》(American Reckoning: The Vietnam War a

nd Our National Identity)作者     「《阿富汗文件》的內容嚴謹,一讀即讓人欲罷不能。本書揭示美國應對戰爭的可悲方式,為這場歷時最久的戰爭紀錄留下深遠的貢獻。惠特拉克詳實記錄了美國領導階層和指揮官如何違背國家的承諾,辜負仰賴他們的阿富汗人,以及在911事件後犧牲性命的美國軍人。」──史蒂夫.科爾(Steve Coll),《幽靈戰爭》(Ghost Wars)及《S機構》(Directorate S)作者,曾獲頒普立茲獎     「打了二十年的阿富汗戰爭,在美國外交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很多人都想知道,當初美軍是怎麼進入阿富汗的?為什麼連著幾任總統都想撤軍而撤不出?是國際因

素還是官僚因素?又為什麼拜登最後會撤得如此狼狽?這本書提供了很多內幕,值得一讀。」──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國際事務錯綜複雜,議題連結或相互依賴的情況日益深化。雖然阿富汗與台灣在地緣政治上有一定的距離,但中東的地緣政治卻常常牽引到美、中、俄及歐洲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而目前台灣正積極的準備參與更多的國際事務,不論是企業、政府或是個人,對國際事務更是需要有更為宏觀的視野。本人樂意推薦《阿富汗文件》一書給關心兩岸關係以及台灣在未來更密切參與國際事務的讀者。」──宋學文,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教授     「《阿富汗文件》內容採用大量當事者,包含軍事將領到士兵、官僚到

阿富汗民眾的口述說法,試圖還原出一套完整的阿富汗戰爭故事。內容精彩連貫,不拖泥帶水,從911事件後小布希總統出兵到2021拜登決定撤出為止,將每一任總統的行事風格,做出了清晰又直白的描述。雖然本書為了故事連貫性,犧牲了不少決策過程背後的探討,但光就書中大量當事者敘述的資料,就足以做為參考借鏡。」──王立第二戰研所     「過去,美國面對越戰有這是『一場既不知道如何取勝,也不知道如何結束?』的感嘆;如今,面對阿富汗戰爭,也有這是『一場誤以為取勝,也誤以為結束⋯⋯』無窮無盡之困惑。白宮和五角大廈為了太多因素,淡化了太多不想公開的真相,卻早在2016成立一個『記取教訓』的專案,本書作者耗費三年時間

,秘訪近千名第一線人員,公開專案第一手資料,呈現出來了另一種『真實的阿富汗戰爭』,發人深省!」──黃創夏,自由媒體工作者,曾任《新新聞》總編輯

安倍內閣制定《特定秘密保護法》過程分析

為了解決機密同盟線上看的問題,作者陳威廷 這樣論述:

日本自民黨安倍晉三在2012 年12 月重新取得政權。2013 年12 月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引發輿論譁然。本文探討國際環境和國內政治因素,對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有何影響。2009 年前後,北韓頻繁的發展核子武器和試射飛彈、中國擴張在海洋活動。中國在釣魚台附近因為漁船碰撞事件、釣魚臺國有化等,和日本關係惡化。日本意識到的威脅逐漸增加。國內政治因素發現,政治改革及中央省廳改革,政策決定過程從以往的「官僚主導」模式,得轉變為「官邸主導」模式。選舉制度改革強化黨中央的權力。首相領導權的擴張,奠基制度面上首相領導權的行使。安倍開始以經濟為主軸推動政策,將安全議題排於經濟之後。贏得2013 年參議院

選舉後,再全面推動國防改革及外交政策。推行難度較高的安全政策立法,安全政策立法開始邁進,包括特定秘密保護法。

永久記錄:美國政府監控全世界網路信息的真相

為了解決機密同盟線上看的問題,作者(美)愛德華·斯諾登 這樣論述:

2013年,29歲的愛德華·斯諾登與美國情報機構分道揚鑣,並透露美國政府秘密地用一切手段收集每個人的電話,短信和電子郵件,震驚世界。   本書是愛德華·斯諾登的自傳,記錄了他在童年、少年、成年時期的經歷,以及自己價值觀變化的全部過程。書中內容既反映了現代網路科技的發展,也表現了作者對美國政府監視行為的不安,並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反思與告白。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斯諾登的童年回憶。他自小開始對電腦程式語言產生濃厚的興趣,並由此走上了成為系統工程師之路,尋找網路的秘密。   第二部分是斯諾登受雇於美國情報機構期間的經歷。在此期間,他冒著極大的風險曝光了美國政府的大規模監視系統。這一部分還

講到了他為建立這個系統所做的工作,以及促使他曝光事件的原因。   第三部分是斯諾登逃亡到中國香港和俄羅斯,聯絡媒體繼續曝光整個事件的經歷。在這一部分中,他也袒露了內心的矛盾。   從田園詩般的童年印象,到跌宕起伏的情報工作,《永久記錄》這本書講述了斯諾登獨特的人生經歷,是關於這個“在網上長大”的聰明年輕人的完整而深刻的記錄。他滿懷著激情與坦率、智慧與擔當寫下的這本書,註定將成為數位時代不可忽略的嘹亮回聲。 愛德華·斯諾登,1983年出生在北卡羅來納州的伊莉莎白市,在馬裡蘭州的米德堡長大。經訓練成為了一位元元系統工程師後,曾作為一名普通雇員就職於美國中央 情報局,後成為美國國

家安全局外包技術員。因2013年6月將國家安全局關於“棱鏡計畫”監聽專案的秘密文檔披露給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遭到美國和英國的通緝。   同年6月,斯諾登前往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在俄羅斯轉機時因被美國註銷了護照滯留機場長達四十天后,獲得一年的臨時政治避難,後延期至2020年。他因其公共服務獲得無數殊榮,包括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又“另類諾貝爾獎“)、德國“揭秘者獎”、“瑞登奧爾揭發真相獎”、“國際人權同盟卡爾馮奧斯茨基勳章”。 第一部 第一章 窗外/ 002 第二章 看不見的牆/ 010 第三章 環城公路男孩/ 023 第四章 美國線上/ 028 第五章 駭客

/ 038 第六章 未完成/ 048 第七章 “9·11”事件/ 055 第八章 9月12日/ 063 第九章 X光/ 069 第十章 安全調查和墜入愛河/ 080   第二部 第十一章 系統/ 092 第十二章 契約人/ 098 第十三章 培訓/ 109 第十四章 山丘上的伯爵/ 123 第十五章 日內瓦/ 134 第十六章 東京/ 146 第十七章 雲端之家/ 166 第十八章 沙發上的沉思/ 180   第三部 第十九章 坑道/ 186 第二十章 心跳/ 191 第二十一章 吹哨/ 198 第二十二章 第四權/ 212 第二十三章 讀取、寫入、執行/ 225 第二十四章 加密/ 234

第二十五章 男孩/ 242 第二十六章 香港/ 253 第二十七章 莫斯科/ 263 第二十八章 琳賽·米爾斯的日記/ 275 第二十九章 愛與流亡/ 289   致 謝/ 300      我的名字是愛德華·約瑟夫·斯諾登。我曾經為政府服務,但現在,我為民眾服務。我花了將近三十年才明白這是有差別的,而當我明白時,我在辦公室裡惹出了一些紕漏。結果,我現在把時間都用於保護民眾不受我以前身份的危害—一個中情局(CIA)和國安局(NSA)的間諜,一個自以為可以打造美好世界的年輕技術專家。   我在美國情報系統的工作生涯僅持續了短短七年,我訝異地發現,這只比我在不是自己所選擇的國家

流亡的時間多了一年而已。然而,在七年的任職期間,我經歷了美國間諜活動史上最巨大的改變——由鎖定監視個人轉變為大量監視全部人口。我在技術上進行協助,讓一個政府得以搜集全世界的數位通信,長期儲存,並且隨意在其中搜尋。   “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之後,美國情報機構對於未能保護美國,放任珍珠港事件以來最慘烈、最嚴重的攻擊在他們眼皮底下發生,深感愧疚。因此,領導者試圖建立一個系統,防止他們再度疏於防範。這個系統必須以科技為基礎,而這是人數眾多的政治科學專科生與商業管理碩士所不懂的。最秘密的情報單位對我這樣的年輕技術專家敞開大門。科技怪咖因而統治了地球。要說當時我懂什麼的話,我很懂電腦,所以我快速晉升。

  二十二歲時,我第一次通過國安局最高機密安全調查,得到組織結構圖最底層的一個職位。不到一年,我到了中情局,擔任系統工程師,可以四通八達地進入一些全球機密網路。唯一的成年人主管是一個在值班時看羅伯特·陸德倫(Robert Ludlum)及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的平裝書的傢伙。情報單位在雇用科技人才時打破一切規定,他們通常不會雇用沒有大學學歷的人,後來至少要是准學士才行,而我兩者都不是。無論如何,我都不應該被放行進入才對。   從二○○七至二○○九年,我被派駐在日內瓦美國大使館,是少數以外交身份為掩飾的技術專家之一,我的任務是把中情局帶進未來,讓歐洲外站上線,將美國用以監視的網路數

位化及自動化。我這一代不只是重新設計情報工作,我們全面重新定義情報。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不是秘密會晤或暗中交換消息,而是資料。   二十六歲時,我表面上是戴爾公司(Dell)的員工,但仍為國安局工作。委外合約成為我的身份掩飾,我這類科技型間諜幾乎都是這樣。我被派到日本,協助設計國安局的全球備用系統——一個龐大的隱蔽網路,確保即便國安局總部被核彈轟炸夷為平地,也不會損失任何資料。當時,我並不明白架構一個保存每個人生平永久記錄的系統竟會是一個悲劇性錯誤。   我在二十八歲時回到美國,獲得極高的職位升遷,加入負責戴爾與中情局雙邊關系的科技聯絡團隊。我的工作是跟中情局的科技部門主管們開會,以設計和銷售他

們可以想到的任何問題的解決方案。我的團隊幫中情局設立一種新型的運算架構——雲端(cloud),這種科技首創讓每一名幹員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存取及搜尋他們所需的任何資料,不論距離多麼遙遠。總結來說,以前的工作是管理與連接情報流通,後來的工作變成設法加以永久保存,接著又變成讓情報可以在各地取得及搜尋。   二十九歲時,我去了夏威夷,承接一項國安局的新合約,此時我才注意到這些計畫。在那之前,我一直被“知情的權利”這項教條困住,無法瞭解我這些特殊的、隔離性任務背後的目的。   直到來到這個樂園,我才終於能夠看出我做的所有事情是如何整合起來的,像一部巨大機器的齒輪互相嚙合,組成一個全球監視系統。深入鳳梨

田下面的一條坑道——珍珠港時代的一座舊地下飛機廠——我坐在終端機前,可以近乎無限地取得世界上幾乎所有男女老幼的通信記錄,只要人們曾經撥打過一通電話或碰觸過一台電腦。這些人當中包括三億兩千萬美國同胞,他們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都遭到監視,不僅嚴重違反美國憲法,更違背自由社會的基本價值。   你讀這本書的理由在於:我做了一件以我的職務來說很危險的事。我決定說出事實。我搜集美國情報系統的內部檔,作為美國政府違法的證據,並把它們交給新聞記者,他們審查之後公之於世,舉世震驚。本書將說明我為什麼做出這個決定,我所依據的道德與倫理原則,以及我為什麼會有這些原則,這亦關乎我的一生。   人生是什麼?不只是我們說了

些什麼,甚至不只是做了些什麼。人生亦包括我們所喜愛的、所相信的。以我而言,我最喜愛和相信的是聯結,人際的聯結,以及促成這些的科技。當然,這些科技也包括書籍。但對我這個世代而言,聯結主要意味著使用互聯網。

二二八事件研究史 –以臺灣的相關研究與出版品為中心

為了解決機密同盟線上看的問題,作者黃種祥 這樣論述:

二二八事件發生迄今已近七十年。這段期間,臺灣的社會與政治環境多次大幅改變;各方對該事件的論述,也不斷因應時局進行調整。歷史事件的詮釋,難免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二二八事件的性質本就爭議性十足,其內容又與族群、省籍問題關係密切,受到各方關注實屬必然。所有與二二八類似的事件都令人感到悲傷,不應發生。從日治時代在三鶯走廊、桃園臺地、雲林等地的屠殺,與林少貓、噍吧哖、霧社等事件,到後來國民政府的白色恐怖,死亡人數多不下二二八事件,但在近代臺灣卻都未形成重大的政治或社會問題;白色恐怖雖引起不少關注,但明顯依附於二二八事件之下。由此可見,在目前重新建構的臺灣史當中,二二八並不單純是令人悲傷的歷

史事件,亦有相當程度的政治操作成份在內。 以研究者的立場來看,二二八事件的史實不可能被重建,畢竟任何當事人都無法全面看見所有真相,甚至不少見證者的證言與口述記錄也是聽來的傳聞。因此,本文透過探究不同時代研究者的意識形態及研究成果,希望略窺史實。 本研究的第一個目標,是進行二二八事件相關研究著作的目錄整理。總計收錄官方檔案25部、文獻資料彙編16本、事件當事人及其親友的回憶性著作68個單位、當事人及親友的口述訪錄62個單位、事件當時出版品17個單位、官方正式調查報告4份、中央政府機構研究論著36本、地方政府機構研究論著70本、相關專書227本、學術期刊論文209篇、研討會及論文集論文

169篇、學位論文106篇、報章雜誌506個單位、相關文學創作8本,共1521個單位。 第二個目標,是藉量性分析的方法將上述研究著作進行統整,依時序排列,最後進行質性分析。並以此探究二二八事件相關研究之趨勢、頻率、週期、生態以及模式。統計結果顯示,二二八事件的研究,無論數量、方向或趨勢,都深受各種外在因素及大環境影響,其中又以政治因素為主。畢竟執政者的政策及立場,能影響的層面既深且廣,非其他因素可比。 第三,本論文也針對相關研究的部分爭議及問題,整理各家的不同看法,略作分析,並提出個人的見解。包括二二八事件之性質及死亡人數爭議、部分史料及口述歷史的可信度問題、二二八研究的史學與政治

及左翼勢力對事件的影響等,希望對後來的研究者能有微薄助益。 口述歷史無疑有許多優點,能由不同角度比對官方檔案及資料,也能以不同立場來理解與認知當時狀況;但缺點同樣不少,受訪者所知難免片面、局部、主觀,又可能受個人因素及環境氛圍影響,史料價值較低。由陳英泰的經驗可知,政治受難者集體受訪前已有默契;陳正雄的例子則讓我們知道,訪問者的立場亦影響訪錄之結果。 其他史料的部分,臺灣旅滬同鄉會在事件之初,地位相當重要,不但組成臺胞六團體向媒體發表言論,又與《文匯報》合作召開座談會,在各大媒體宣傳政府的失政與屠殺。但此組織已證實當時在中共地下黨控制下,因此相關言論可信度恐怕不高。葛超智《被出賣的

臺灣》書中的內容,無論對臺灣產業的描述、公務員數量、通貨膨脹的原因,乃至於美國軍官伊文斯的貪汙事件等,都與檔案資料不符,造假以詆毀陳儀政府的內容亦多。誠然,此書並非嚴謹的政府公文,也非學術著作,認真追究其內容真實性意義不大,但此作品影響臺灣極其深遠,令人搖頭。 陳其邁提出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第六條之一」修正案,要對企圖否認或粉飾「現今二二八論述」,而傷害受難家屬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個人以為,在不影響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人們多會同情弱勢的一方。二二八受難家屬們的遭遇確實令人心痛而感同身受,但若因此將其作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圖騰,似乎又太過;為了保護他們的心靈不受傷害,而要立法封殺所有

不同看法的言論,以及立場相異的學術研究,恐怕適得其反。 近來的研究,多認同中共地下黨及臺共對二二八事件的發生並無直接關係;但真要說事件當中共黨的影響不大,則與眾多檔案及訪錄牴觸。國民政府統治臺灣初期,各種貪污腐敗、施政錯誤,左翼群眾不惜投入反對暴政的行列,包括中部的二七部隊、臺北的學生起義與南部的民主自治聯軍都與左翼有關。比起見風使舵、觀望局勢的騎牆派勝過許多。但也因為始終站在反抗的第一線上,遭遇最多的壓迫與傷害。現今的二二八研究擔心模糊焦點,也怕觸碰到受難家屬的傷口,多有顧忌,連官方論述也很少論及這一塊。 歷史事件本來就不應該只有一個面相,由立場不同的人來看,事件自然有不同的定位

。無論如何,以研究者的立場,不應將事件預設為善良與邪惡的對立,或是好人對抗壞人。一如《悲劇性的開端》所提:「我們相信讀者在認真思考導致此一事變錯綜複雜的因素時,不會將它視為一場好人對抗惡棍的殊死戰,而應視為一樁悲劇性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