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總心臟外科權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榮總心臟外科權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賴俊良寫的 肺癌臨床診療關鍵筆記:胸腔內科專家賴俊良醫師精準剖析與治療 和林靜芸的 不老的挑戰:創造理想的老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中榮總心臟外科醫師推薦. 心臟外科- 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 ...也說明: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任確診. 心臟血管外科- 姜智耀醫師. 回首頁· 本科簡介· 醫師介紹. 關鍵字; 單元查詢· 潘俊彥PAN Jun-Yen. 潘俊彥. PAN Jun-Yen. 看診科別.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原水 和寶瓶文化所出版 。

中山醫學大學 醫療產業科技管理學系 蔡雅芳所指導 陳益新的 影響外籍人士在台灣初次就醫之因素 (2019),提出榮總心臟外科權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外籍人士、醫病溝通、語言障礙、就醫心理壓力、就醫資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系研究所 鄭津津所指導 林炳煌的 我國醫師異常工作負荷致職業病法律問題之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異常工作負荷、異常工作負荷致死、職業異常工作負荷、異常工作負荷致職業病、異常工作負荷致職業災害、醫師異常工作負荷致職業病的重點而找出了 榮總心臟外科權威的解答。

最後網站醫師介紹-內湖總院-三軍總醫院- Tri-Service General Hospital則補充:胃腸肝膽科 · 整合醫學科 · 內科部 · 心臟內科 · 胸腔內科 · 血液腫瘤科 · 新陳代謝科 · 風濕免疫過敏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榮總心臟外科權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肺癌臨床診療關鍵筆記:胸腔內科專家賴俊良醫師精準剖析與治療

為了解決榮總心臟外科權威的問題,作者賴俊良 這樣論述:

深入瞭解肺癌治療,最實用的陪病書! 三十篇真實故事與臨床圖解, 帶您詳細!瞭解肺癌的篩檢、診斷、轉移與精準治療, 解鎖致癌基因,理解各類臨床表現可能面臨的狀況與最新療法。     近十年來,肺炎、肺癌已成為影響國人健康的關鍵因素。根據衛福部2021年的調查報告,肺癌已連續三年蟬聯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肺癌是所有癌症中「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三冠王,許多病人一經確診,就已經是第四期了。     長年診治、盡力尋求肺癌最新療法的賴俊良副院長,總是苦口婆心告訴病人:「第四期並不代表就是末期, 還是能治療的!」面對病人絕望的眼神,他從不放棄,以先進的肺癌療法,陪伴病人積極抗

癌。許多肺癌病人在他開導與治療下逐漸好轉並學會如何正向迎戰肺癌,突破五年存活率的數字關卡,成為抗癌超過十多年的老病友。     本書以淺顯動人的診間故事講述肺癌的篩檢、診斷、轉移與治療過程,不僅導入最新穎的肺癌療法,更深度剖析一位醫者如何以真誠的醫術與豐富的治癌經驗,鼓勵病人提起勇氣面對挑戰,賴俊良醫師經常靈活運用精準醫療來打擊癌細胞,讓處於劣勢的患者再佔上風,也讓癌友重建信心,進一步提昇生活品質,迎向陽光。     ✒️【醫界權威專業推薦】   賴醫師總是鼓勵病人:「第四期並不代表是末期,還是能治療的。」他從不放棄希望,總是想方設法來救治。他認真、嚴謹、不斷研究的精進態度及長年臨床經驗,輔

以基因檢測,以精準治療有效延長許多晚期肺癌患者的存活率。 ——林俊龍執行長(佛教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以肺癌診治為志業,一步一步紮實走過這三十多年醫療進步的醫師卻不多見,賴俊良醫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們從中不僅學習到肺癌的相關知識,也瞭解到一個醫者如何靈活的善用當代各種有效的醫療來延續病友的生命。 ——蔡俊明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國泰醫學中心、好心肝門診中心)   賴副院長把肺癌病人從罹病到癌末可能發生的問題都融入在故事之中,串連了疾病進展中不同時期可能發生的狀況,病人或家屬總能在書中某一個段落,找到符合自己面臨的擔心或苦痛並得到答案。相信它是陪伴肺癌病人及家屬最有益,也是最溫暖

的床邊書。 ——李毓芹顧問(西園醫院總顧問、前臺北榮總胸腔部主任、汐止國泰醫院院長)   本書主要是以他的肺癌病人的故事,描述寫出有關肺癌照護書。全書內容涵蓋了肺癌發生、篩檢診斷、治療,以及每種治療的效果及副作用處置,最後又談到安寧緩和醫療。給予肺癌病患能夠更提起勇氣面對癌症並接受治療,甚至可以視癌症如慢性病一樣,與肺癌和平共處。 ——黃明賢教授(義大癌治療醫院胸腔內科副院長級主治醫師)   近二十年來正是肺癌精準治療進步最神速的年代,賴理事長累積了許多寶貴的臨床經驗,重現診間活生生的問診實境。相信對於病患及家屬都能各取所需,瞭解肺癌在精準醫學年代的輪廓和進展,且更有信心朝著康復與希望之路邁進

,而對所有照顧肺癌病患的醫護人員也是一本好書。 ——賴基銘教授(臺灣癌症基金會 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教授、顧問)     【本書章節重點】 第一部 篩檢與診斷 第二部 轉移 第三部 隨病授藥 第四部 身心無憾 結語 迎著陽光向前走      

影響外籍人士在台灣初次就醫之因素

為了解決榮總心臟外科權威的問題,作者陳益新 這樣論述:

隨著臺灣的外籍人士不斷的增加,伴隨而來許多社會的問題,其中生病的狀況也是眾多問題當中的其中之一,也是迫切需要去被解決的一項課題,不論是從醫護人員的角度,又或是病人的角度,兩邊同時都要被兼顧到,故有良好的醫病溝通就顯得相當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討影響外籍人士在台灣初次就醫的因素。  本研究採用深入訪談法收集研究資料,使用質性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資料。本研究共訪談15位在臺灣非本國籍的民眾,訪談時間自109年05月23日 至 109年06月10日截止。研究結果發現影響外籍人士在台灣初次就醫的因素包含:資訊來源管道(包含網路、同事、同學、朋友、同鄉)、溝通問題(語言、專業術語、醫病溝通)、心理壓力(醫護人

員親切度、醫師權威、就醫環境的熟悉度)與就醫選擇等因素(距離、醫療保險與費用、專業度、醫護人員親切度等)。建議醫院管理者應該要強化網路就醫資訊,整合相關社區醫療群,並改善就醫過程語言溝通等問題以提升就醫滿意度。

不老的挑戰:創造理想的老後

為了解決榮總心臟外科權威的問題,作者林靜芸 這樣論述:

用「減法」過生活, 創造超脫年歲的樂活自在。 【林靜芸醫師:「無齡的人,無論多老,都不叫做老。」】   ◆◆◆   相信自己、訓練自己,保有生活熱忱,   發揮能力、奉獻經驗,擁有社會尊嚴。   老不老,不是別人怎麼看,而是自己的選擇!   ◆◆◆   ❙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八十多歲,「不健康餘命」卻超過八年!   ❙減少病痛、減少煩憂、減少破壞……   ❙「減少遺憾」就是最好的養生。   邁入七十歲的林靜芸,人生字典沒有「退休」一詞。她身體硬朗,熱愛工作,心靈開闊,熱情生活。身為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她堅持的信念是:   →「做自己擅長的事,隨時挑戰自己,不必是別人眼中的『我』。」

  年輕時幫六十歲的病人整形,被資深醫師質疑為何幫老人整容。但如今,還有九十五歲的患者上門求診。到底多老,叫做老?她的見解鏗鏘有力:   →「如果說人生像場球賽,年齡不過是球衣的背號!」   兒女出色又孝順,令人稱羨。不過,她與先生活得獨立,不依賴孩子。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生存智慧:   →「最該照顧你的人,是你自己。只有自己不會離開自己,自己照顧自己是最有效率的照護。」   「養生,是為了活得長、老得慢、病得輕、死得快」。結合令人感同身受的小故事,融入醫學觀察與反思,林靜芸醫師更以自身為例,實踐養生,創造新生。   不管幾歲,不但都要保有健康,還有對愛的渴望、美的追求、成長的需要!

本書特色   ◎青春樂活的6大心法:   1.人生猶如馬拉松,任何年齡都能一圓夢想,任何年齡都可以挑戰自己。   2.專注、熱情地活在當下,經營自己的舞台,激發成就感,生活有動力。   3.健康是「減法」,「減少破壞」就是最好的養生。   4.微小的改變,只會有微小的不便,但日積月累就能帶來關鍵性的好處。   5.老來打扮是「為自己」。打扮後,不用別人誇,我們自己就整天心情好。   6.人生要不要快樂,是自己的決定! 極致推薦   ◆摘自本書推薦序〈極致醫師的生活哲學〉(林之晨◎兒子‧台灣大哥大總經理/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   她一輩子認真生活,努力讓每天都有收穫。為

了把工作做好、把人生活得精采,她努力不懈,要克服自己的缺點,證明人定勝天。   這就是林靜芸醫師。   這本書,可以說是她的學習筆記,很高興她能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讀完後,都能找到許多繼續進步的動力。   ◆張忠謀、張淑芬伉儷◎携手推薦   ◆活力推薦◎丁菱娟(影響力學院創辦人)、林經甫(時尚老人Dr. Lin)、施昇輝(暢銷作家/樂活大叔)、高愛倫(自由作家)、張清芳(歌壇天后)、彭菊仙(親子作家)、譚艾珍(資深藝人)、蘭萱(資深媒體人/中廣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林靜芸醫師   【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整形醫療權威】   她是台灣第一位女

外科醫師,有「整形教母」之稱,是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   她與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醫師結褵多年。丈夫身體力行「妻子的美麗是先生的責任」。她則從醫學專業出發,在生活中由內而外,具體實踐一套「天天年輕」的養生主張,持續在「元氣網」、《自由時報》等媒體撰寫專欄,並出版長銷著作《不老的幸福》。   從自我成長、醫美專業等層面,她分享不管幾十歲,都要追美、追愛、追健康的獨特觀點,激勵熟年讀者創造「無齡生活」,享受理想的後青春,成為熟齡族優雅養生的師法對象。   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台大醫院整形外科兼任主治醫師,並擔任中華民國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   民國七十一

年,獲頒「十大傑出女青年」。曾任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整形外科醫師、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推薦序】極致醫師的生活哲學  009 文◎林之晨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 1 挑戰自己 最該照顧你的人,是你自己  020 我七十歲,我正在挑戰自己  024 無齡的人,無論多老,都不叫做老  029 超級老人的活力祕訣──挑戰自己的極限  034 什麼時候「結束營業」?  038 經營自己的生命舞台  042 打扮,是為了自己  048 積極動起來,職場不顯老  052 危機或轉機,是自己的選擇  056 斷捨離,學億萬富豪「裝窮」 

060 2要愛,也被愛 看場電影吧,熟年不孤單  066 你今天「擁抱」了嗎?  070 戀愛有益健康  074 老伴,你還愛我嗎?  078 讓我們手牽手,一起變老  083 老了,一樣可以享受性生活  087 野獸伴侶變王子,一半靠養成  092 打破關係盲點,夫妻一起做家務  095 一起吃飯,幸福其實很簡單  099 「孝」、「順」,是表達對父母的愛  103 有了「雲端公媽」,不用擔心以後沒人拜  107 婆婆是最重要的客戶  111 創造美麗回憶,陪伴父母老去  115 3 安然健康 每個人都應該準備一份給醫院的「自傳」  120 生病的人,尤其不應該悲觀  125 保暖、保

濕、防嗆,提防肺炎危機  130 幾歲應該開始運動?  134 晚上運動,改善高血脂更有效  138 關於健康,你是搞建設,還是搞破壞?  142 你的病痛無法醫治嗎?試試運動吧  146 腦力、骨本和肌肉,健康存摺三關鍵  150 如何變得更健康?──醫師的建言  155 體檢不及格,怎麼辦?  160 長程久坐,穿「彈性襪」防靜脈血栓  164 骨質疏鬆,讓身型和臉型「走鐘」  167 老年醫學專家建議,年紀大了「要吃肉」  170 我的高膽固醇  174 腸道菌沒被餵飽,會吃我們的腸壁  178 每天一點小改變,放過被壓榨的身體  182 你知道怎麼正確地呼吸嗎?  186 給「五十後」

的減重六建議  190 女人如何可以不顯老?  195 4 繼續愛美 掉髮,如何修飾?  200 拉肚皮手術,身材改善,讓自己滿意!  205 隆乳,「自己高興就好」的觀念正盛行  209 眼袋手術也要「客製化」  214 你希望正面、還是側面年輕呢?  219 臉部要抗老,愈早開始保養,愈好  222 保養皮膚,避免過度清洗  227 抬眉、鼓臉、舔下巴,抗老動動臉  230 臉頰鬆弛,其實是脖子老化  233 為什麼年齡相同,有人臉部緊實,有人卻鬆弛?  237 我這把年紀,可以「微整」嗎?  242 微整前,先控制血壓與凝血功能  248 熟齡整臉,「表情協調」最重要  251 推

薦序 極致醫師的生活哲學 林之晨   前陣子陪太太看了韓劇《機智醫生生活》,愈看愈覺得劇中角色很熟悉。後來才意識到,原來從小帶我長大的外科醫師外公、本書作者──我的外科醫師媽媽,以及我的外科醫師爸爸、妹妹、大舅、內科醫師妹夫、牙科醫師小舅,都與劇中角色有很類似的人生哲學。   他們都已是各自領域的頂尖醫師,但仍勤奮不懈,每天持續精進自己的醫學知識與技術。醫學之外,他們不僅都有各自的興趣,而且連興趣的追求也非常極致。   我的外公自學德文、法文,學到可以用它們來寫日記。他天天練一個小時高爾夫球,練到「單差點」等級。   我的父親轉任管理職後,每晚捧著彼得.杜拉克等人的管理著作研習,全心

當一個優秀的醫院CEO;也因此,史無前例地擔任了台大、榮總、亞東三所醫學中心院長,且在任內都有卓越貢獻。   我的妹妹喜歡美食,常常在網路上發表評論,連餐廳都會主動邀她上門。   我的小舅透過蒐集清代、日治、光復初期的寶島文物、文獻,研究台灣歷史,也變成權威,還捐贈數千件珍藏給新成立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我的媽媽也是這樣生活的極致醫師。   老天很公平,生給她一個非常會念書的頭腦,而生活上就有點慢半拍,性格上也有點活在自己的世界。但為了把工作做好、把人生活得精采,她一輩子努力不懈,要克服自己的缺點,證明人定勝天。   她先天扁平足,也沒有很好的體育細胞,加上長期低頭開刀,脊椎受

到不少傷害。但為了要健康,幾十年來,她堅持運動,每天都在滑步機上走一個小時,身體、身材都完全沒有七十歲的樣子。   他們那年代的醫師,還是很喜歡打高爾夫球,且常常小賭怡情。她是第一位女外科醫師,所以球友都是身材更高大、體育細胞更好的男醫師。媽媽不認輸,就每個禮拜下場三次。雖然姿勢不標準到近乎古怪,但練出極度穩定的球質,常常讓一堆同場競技的男醫師輸得又氣又好笑。   她不太會開車,也不太會用科技產品,但坐過幾次我的特斯拉之後,就要求我幫她也弄一部。她必須要學新東西,不能被世界淘汰。車子給她後,經常因為使用不善,發生問題。我問她,要不要換回她習慣的Lexus。她說不要,她終究會克服這個困難。

  這就是林靜芸醫師。   她一輩子認真生活,努力讓每天都有收穫。這本書,可以說是她的學習筆記,很高興她能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讀完後,都能找到許多繼續進步的動力。 〈我七十歲,我正在挑戰自己〉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講一位女性挑戰年齡限制的故事。主角是美國的林賽女士,她從十五歲開始跑馬拉松,目標是進入奧運國家代表隊,但是多次被淘汰。跑到三十歲後,身旁的人認為她沒希望,她也接受了,也就淡忘了自己的潛力。 紐約馬拉松已有四十年的歷史,冠軍一直是男性。二○一七年,首次由三十六歲的弗拉納根女士奪冠。她在領獎時,鼓勵身旁的女性跑者,「下次換你們了。」 果然,二○一九年,三十四歲的黛絲女士在波

士頓馬拉松,打破自一九八五年以來的紀錄,成為第一位女性冠軍。這次輪到黛絲女士領獎時,不忘鼓勵身邊的女性跑者,「努力接棒。」 美國的奧運馬拉松國家代表隊沒有性別和年齡限制,只要求成績少於兩小時四十五分。林賽女士受到激勵,結合志同道合的馬拉松跑者,重新開始訓練。她坦言過程很痛苦,還需調整對年齡的認知,要說服自己相信自己的潛能,勇敢挑戰自己。 三十六歲時,林賽女士跑出超過自己以往的成績,獲選為美國奧運馬拉松國家隊的代表。 ● 我沒有跑馬拉松,但是,林賽女士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我們對年齡有固定的制式印象。例如我年輕時,看老醫師手抖無法對準目標、有老花無法拆線,便認定上了年紀的人無法做好外科醫師,

早早就規劃要在五十歲時退休,還選了席琳.迪翁的歌作為告別曲。 可是,隨著我的年紀一年年增長,習慣了多焦眼鏡,看遠和看近都沒有問題;身體健康,動作靈活,手部穩定。加上外科是我的最愛,至今,我仍持續工作。 可能是我七十歲了,最近常有病人打電話來詢問:「林醫師退休了嗎?」問的人太多,讓我上班常感覺心虛。 不過,看了林賽女士的故事,我的感想是:人生猶如馬拉松,任何年齡都能圓自己的夢想。如果能夠超越自己,就值得留在跑道上。 依據這篇文章,有的女性是生了四個小孩後,才開始進行馬拉松訓練,也能達到國家隊的標準。 年輕,不是馬拉松的必要條件。年齡,當然不是完成夢想的束縛。任何年齡都可以挑戰自己,而挑戰自己,有

很多方法。 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的首席執行長斯泰夫中風後,昏迷數天才清醒,卻留下失智的後遺症,走出自家會迷失方向,無法回家。更糟的是失語,說話顛三倒四、詞不達意,甚至胡言亂語。他勉強復職,終究被解僱。

我國醫師異常工作負荷致職業病法律問題之研究

為了解決榮總心臟外科權威的問題,作者林炳煌 這樣論述:

自從健保實施後,醫療院所因應該項制度的實施,對病患的服務量隨之增加,造成醫師工作量大增,時聞醫生異常工作負荷情形發生,甚至產生異常工作負荷疾病,諸如心血管疾病、胃潰瘍、猛爆性肝炎等等,進而發生異常工作負荷致死之憾事。然而,我國現行法制,對於醫師勞動的保護卻付之闕如,從而,無法獲得合理的補償,縱使透過民事訴訟請求賠償時,亦常被以醫師職業之專業性、自主性、醫療工作之連續性和缺勞動者性來否定其應有之勞動權益,對於醫師之異常工作負荷致職業病之損害亦無適當之救濟制度。更嚴重為長期以來醫師因工時過長、工作負荷異常,不但影響到病之人安全,甚至已造成我國醫院五大科皆空、國內醫師人力出走及醫療崩壞等危機之出現

。為探討我國醫師職業異常工作負荷的相關事項,本文分別就醫師職場異常工作負荷的現狀、醫師職場異常工作負荷之法律相關問題及其救濟以及醫師納入勞基法適用之優缺點和理由,分別予以分析探討。希望藉由對上揭問題的探討,提出改善受僱醫師職場異常工作負荷之解決方案及其救濟制度。透過研究發現我國醫師異常工作負荷職業致病現存有三大法律問題,包括受僱醫師異常工作負荷職災之改善、受僱醫師異常工作負荷職災之認定、以及受僱醫師異常工作負荷職災之補賠償。研究亦發現此三大問題之重心乃在於如何來改善我國受僱醫師之異常工作負荷職業致病問題。研究之結果認為唯有立刻將受僱醫師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受僱醫師才能有法定之工資、工時、退休金

,以及職業災害補償等保障,也才能督促醫療機構願意以平等之立場來和受僱醫師協商一個能兼顧醫師個人勞動時間、生活品質之合理工時,同時也能讓醫療機構在創造利潤下亦善盡保護照顧受僱醫師之義務。唯有在這樣不再異常工作負荷的環境下工作,醫師才能有尊嚴地盡心盡力照顧服務病人,醫療品質和病人安全之目標才能達成。另外,研究亦發現有關我國受僱醫師異常工作負荷致職業病補賠償應由改進武器不平等與舉證責任分配之不利益、改善以最後一位僱主負所有補賠償責任認定之不合理以及解決造成異常工作負荷致職業病原因醫師所應負擔比率之不公平等面向,進行相關法規之修訂,來讓醫師在勞動職場上能夠獲得應有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