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那片海线上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梦中的那片海线上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婉卿寫的 微商團隊裂變:快速打造萬人微商團隊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淡江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班 黃瑞茂所指導 徐玉姈的 空間概念的關鍵詞,1990年代淡江建築基本設計課程的知識狀況 (2018),提出梦中的那片海线上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空間概念、知識領域、拼裝、基本設計、場域特定的課程理論、課程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心理學系 夏林清所指導 周 宜的 我是不活族:一本精神地理的筆記書 (2018),提出因為有 不活、不活族、行動研究、異名者、虛擬智商、VR遊戲「臨床」、勞動「雙重異化」、「異己」的勞動、社區行動的重點而找出了 梦中的那片海线上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梦中的那片海线上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微商團隊裂變:快速打造萬人微商團隊

為了解決梦中的那片海线上看的問題,作者李婉卿 這樣論述:

剛剛從事微商事業的新代理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微商行業目前的發展已經進入瓶頸期,做起來並沒有之前那麼容易了。例如,他們可能看到別的微商只是在玩手機,就能輕輕鬆松完成裂變,收入頗豐,而自己按部就班地去做,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針對這種情況,《微商團隊裂變:快速打造萬人微商團隊》根據微商團隊裂變的各個階段,從尋找微商人才、組建核心團隊、建設萬人團隊、打造培訓體系、遊戲化管理、去中心化管理、設置獎勵機制、保持穩定發展這八個方面展開論述,告訴微商從業人員通過哪些管道可以快速增加精准“粉絲”,如何壯大自己的隊伍,如何撰寫精彩文案,如何讓500人產生裂變,如何培訓代理,如何對微商團隊進行管理,以及如何通過專業

的能力和靈活的技巧處理微商裂變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總之,《微商團隊裂變:快速打造萬人微商團隊》講述了微商團隊裂變的全部過程及後續工作。微商從業人員通過本書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從而提升自己的行銷能力,讓微商團隊得到不斷發展。 李婉卿 (裂變女王) 沸點教育董事長; 流量裂變連贏模式創始人; 三分鐘閃電成交系統創始人; 微商名人訪談欄目總顧問; 微商奧斯卡頒獎盛典主辦人。 個人經歷: 2010年進入化妝品企業,半年時間晉升至銷售總監。 2012年開始創業,一年時間做到六家分公司。 2014年轉型微商。 2016年,創立股權眾籌零成本開店模式,一年時間發展三十多家門

店。 2016年,與勇哥、妮妮聯合創立沸點教育。通過培訓教育幫助了大量微商品牌和微商團隊。 2017年,聯合發起並主辦微商實戰操盤訓練營,以自己的微商創業經歷,總結出一套極具市場說服力的團隊裂變方法,從而幫助參加培訓的團隊和品牌實現短時間裂變式發展! 前言 第1章 代理式管理并不那么容易 / 1 1.1 代理遍全国,但无法全职式管理 / 1 1.1.1 微商代理发展现状 / 1 1.1.2 微商代理现状分析 / 2 1.2 团队内部活跃度低,微信群、QQ群沦为死群 / 4 1.2.1 微信群、QQ群沦为死群现象普遍 / 4 1.2.2 微信群、QQ群沦为死群的三大“祸首”

/ 5 1.3 统一时间培训,但能准时听的不到四成 / 6 1.3.1 那些年,培训讲师做不到的事 / 7 1.3.2 是什么让被培训成员错失了培训机会 / 8 1.4 骨干成员换产品,挖走一半代理 / 9 1.4.1 骨干成员“跟人跑啦” / 10 1.4.2 “逃离”旧团队,还不忘带走其他人 / 10 1.5 团队成员长久未开单,消极情绪蔓延 / 11 1.5.1 成员未开单,微商团队责无旁贷 / 11 1.5.2 是什么让微商团队成员如此消极 / 12 第2章 组建微商团队应先找对人 / 15 2.1 设计团队建设基本架构 / 15 2.1.1 核心管理层带你“飞” / 15 2.1

.2 专业微商怎么少得了专家顾问层 / 17 2.1.3 运营团队层是主要竞争力 / 18 2.2 招聘微商人才的渠道有哪些 / 19 2.2.1 通过自媒体平台加速传播 / 20 2.2.2 与名人大咖合作,流量迅速来 / 20 2.2.3 通过QQ、微信、论坛等各大平台招聘人才 / 21 2.2.4 学会自建培训群,招聘千人不是梦 / 21 2.2.5 软文招聘,打动你的心 / 22 2.2.6 友情互推,招聘简单 / 23 2.2.7 手机App招聘,创意横生 / 23 2.3 盘点团队成员基本素养 / 24 2.3.1 目标清晰,效率高 / 25 2.3.2 熟悉工作技能,为客户提供优

质的服务 / 26 2.3.3 沟通能力好,交流没烦恼 / 26 2.3.4 灵活性强,问题随手可解决 / 26 2.3.5 积极倾听并尊重他人,交流更显成效 / 27 2.3.6 成员之间相互依赖与协同 / 27 2.3.7 适当地进行信息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 28 2.3.8 定位自我角色,进行自我管理 / 28 2.4 打造高效团队,彰显领导魅力 / 29 2.4.1 让团队绩效提升三倍的四种方法 / 29 2.4.2 塑造领导魅力,微商团队管理畅通无阻 / 32 第3章 组建核心团队,明确四大分工 / 35 3.1 文案:设计产品宣传,规划线下活动 / 35 3.1.1 撰写微商

文案的四大要素 / 35 3.1.2 微商文案六大形式,你做到了几个 / 36 3.2 设计师:视觉呈现,便于代理复制 / 40 3.2.1 微商图片设计四大视觉手法 / 41 3.2.2 字体选择与运用 / 42 3.2.3 排版方式及故事元素 / 44 3.2.4 朋友圈配图的四个角度 / 44 3.3 讲师:培训代理独立推介产品 / 45 3.3.1 想要成为优秀的讲师,话术要专业 / 45 3.3.2 优秀讲师必备小技巧 / 47 3.3.3 培训代理独立推介产品,讲师只要教九点 / 49 3.4 推广营销:多渠道获取代理流量 / 52 3.4.1 线上引流实现全方位突破,玩转微商新时

代 / 53 3.4.2 线下引流潜力大,开发微商新流量 / 55 3.4.3 微商下乡:微商下个竞争主战场 / 57 第4章 万人团队建设技巧 / 58 4.1 各层代理的心态分析 / 58 4.1.1 三级代理的心态分析 / 59 4.1.2 二级代理的心态分析 / 59 4.1.3 一级代理的心态分析 / 60 4.2 如何打造500人群 / 62 4.2.1 准备材料—建群 / 63 4.2.2 搭建房子—群管理、维护 / 63 4.2.3 装修房子—价值输出 / 64 4.2.4 建设成功—加粉互利 / 65 4.3 打造500人群的必要条件 / 65 4.3.1 具备丰富的人脉资

源 / 66 4.3.2 相似价值观让大家走到一起 / 66 4.3.3 大家出来聊聊 / 67 4.3.4 月入万元的共同利益不是梦 / 67 4.4 建立代理管理群、领袖核心群 / 68 4.4.1 挑选代理管理人选 / 68 4.4.2 培养代理管理能力 / 69 4.4.3 授予代理管理权力 / 70 4.4.4 分配代理管理目标 / 70 4.5 如何让500人群产生裂变 / 71 4.5.1 做好裂变的准备 / 71 4.5.2 产生裂变的方式 / 72 4.5.3 进行裂变的维护 / 74 4.6 如何用工具来管理多个群 / 75 4.6.1 WeTool客服功能 / 76 4.

6.2 WeTool群发功能 / 79 4.6.3 WeTool好友管理功能 / 81 4.6.4 WeTool检测“僵尸粉”功能 / 83 4.6.5 WeTool群管功能 / 84 4.6.6 WeTool统计分析功能 / 86 4.7 如何营造并维持团队氛围 / 89 4.7.1 正确认识团队氛围的重要性 / 90 4.7.2 影响团队氛围的主要因素 / 90 4.7.3 营造并维持团队的良好氛围 / 91 第5章 打造培训体系,让代理快速入门 / 93 5.1 培训成员了解产品质量、价格、功效 / 93 5.1.1 培训成员了解产品的质量 / 93 5.1.2 培训成员了解产品的价格

/ 94 5.1.3 培训成员了解产品的功效 / 94 5.2 各阶段人员培训内容不同 / 95 5.2.1 对新成员进行初级培训,了解微商流程 / 95 5.2.2 培训旧成员的综合能力,引导“粉丝”成为代理 / 97 5.2.3 培训资深成员的领导能力,打造个人魅力 / 98 5.3 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 / 100 5.3.1 培训新成员,方法要简单 / 100 5.3.2 培训旧成员,方法要有趣 / 102 5.3.3 培训资深成员,方法要专业 / 103 5.4 摆脱“填鸭式”培训 / 103 5.4.1 什么是“填鸭式”培训 / 104 5.4.2 “填鸭式”培训的危害

/ 104 5.4.3 拒绝“填鸭式”培训 / 105 5.5 快速培训最有效的方法:模仿 / 107 5.5.1 模仿是入门的第一步 / 107 5.5.2 模仿别人的方法 / 108 5.5.3 微商应模仿什么内容 / 109 5.5.4 模仿以后怎么做 / 110 5.6 让成员养成学习型自我培训模式 / 110 5.6.1 快速锻造自我培训模式 / 111 5.6.2 打造自我培训体系需要做好的事情 / 111 第6章 游戏化管理微商团队七要素 / 115 6.1 要素一:目标大比拼 / 115 6.1.1 游戏中的目标 / 116 6.1.2 游戏化的目标设定 / 117 6.1

.3 团队成员目标大比拼 / 118 6.2 要素二:团队互动不能少 / 119 6.2.1 团队互动是进步的基础 / 120 6.2.2 产生互动要到位 / 120 6.2.3 像谈恋爱一样去互动 / 121 6.3 要素三:遇到问题及时反馈 / 122 6.3.1 大家来“找茬” / 123 6.3.2 接收反馈,我们是认真的 / 124 6.4 要素四:给成员额外的物质奖赏 / 126 6.4.1 做创新型激励的行家 / 127 6.4.2 物质奖赏是成员想要的 / 128 6.5 要素五:设立荣誉奖赏 / 130 6.5.1 以荣誉之名,创管理之新 / 130 6.5.2 以荣誉之名,

寓培训于乐 / 131 6.5.3 以荣誉之名,行招聘之实 / 132 6.6 要素六:定时举办线下活动 / 133 6.6.1 举办线下活动,有趣才奏效 / 133 6.6.2 举办线下活动,归属感不能少 / 134 第7章 微商团队去中心化管理五大技巧 / 136 7.1 技巧一:团队中没有领导,只有教练 / 136 7.1.1 再见吧,“领导” / 137 7.1.2 新型管理方式:教练你好! / 137 7.1.3 打造教练型管理,没有那么容易 / 138 7.2 技巧二:团队管理要扁平化,不能等级式 / 140 7.2.1 扁平化VS等级式 / 140 7.2.2 扁平化管理的正确

打开方式 / 141 7.3 技巧三:团队管理要无边界,不能有界 / 143 7.3.1 有界已经出现了弊端 / 144 7.3.2 无边界挑战领导力 / 145 7.4 技巧四:团队管理要“放养”,不能“圈养” / 147 7.4.1 “放养”VS“圈养” / 147 7.4.2 打造“放养”式的狼性团队 / 150 7.5 技巧五:合理授权,管理不失控 / 151 7.5.1 管理有力:授权能让团队得到更好的发展 / 152 7.5.2 管理有方:适时授权 / 153 7.5.3 管理有度:授权而不失控 / 154   第8章 微商团队管理设置激励机制五大要点 / 156 8.1 要点一: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 156 8.1.1 团队绩效考核仍然存在问题 / 157 8.1.2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我们就该这么做 / 159 8.2 要点二:微商领导团队考核模板 / 161 8.3 要点三:微商成员考核模板 / 163 8.4 要点四:完善晋升体系 / 167 8.4.1 目前晋升体系弊端多多 / 168 8.4.2 微商团队晋升激励面临的挑战 / 169 8.4.3 完善晋升体系,让微商小白也有机会成为大咖 / 170 8.5 要点五:激励效果评估体系 / 173 8.5.1 结构薪酬机制 / 173 8.5.2 绩效考核机制 / 174 8.5.3 晋升发展机制 / 1

76 8.5.4 人才培养机制 / 176 第9章 微商团队稳定发展的五大策略 / 178 9.1 规模化:人海战略是微商团队的发展趋势 / 178 9.1.1 人海战略: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 179 9.1.2 玩转人海战略,先要减少代理流失 / 180 9.2 立体化:理性规划各渠道发展 / 183 9.2.1 微商营销渠道遇到阻力 / 184 9.2.2 创新微商营销渠道,让其成为发展助力 / 185 9.3 科技化:紧跟时代趋势,充分利用移动端应用 / 187 9.3.1 合理利用移动端应用是微商发展的基础 / 188 9.3.2 如何利用移动端应用,玩转微商行业 / 189 9.4

营销支持:为成员提供全方位宣传策略 / 192 9.4.1 微商宣传路上遇到了问题 / 193 9.4.2 微商团队应教会成员们的宣传策略 / 193 9.5 后续维护:重视售后服务,做好售后支持 / 195 9.5.1 售后服务才是销售的开始 / 195 9.5.2 微商售后服务存在的问题 / 197 9.5.3 售后服务这样做,才能留住老客户 / 197

梦中的那片海线上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很久之前做过一期节目叫做“见鬼十法”,讲一群年轻人偶然得到一本诡异的书,按着书中描述的方法尝试见鬼的故事,比方说子夜时分在十字路口放一只空碗,用筷子当当当当的敲碗,就会招来附近的孤魂野鬼。其实是一部小成本的香港电影。人就是这么奇怪,恐惧是本能、好奇也是本能,这两种看上去明明可以相互压制内心活动组合在一起却变成了越恐惧就越好奇。所以无论到了什么年龄段,恐怖的都市传说都一定是三五好友相聚时比较容易触及到的话题。我大概在小学的时候就听说有这样一个通灵游戏,半夜十二点前在镜子左右点燃两只蜡烛紧紧的盯着镜中的自己,一边照镜子一边梳头发,一旦子时钟声响起,就会发生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好吧,年少有为的我听到这么好玩的事,那一定得找机会尝试一下。而且我有一个天然的优势是,父母大部分时间在上海,哈尔滨的家里就我一人。于是备好蜡烛、梳子熬到11点50分左右。先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镜子两边摆好蜡烛点燃,再回去把所有的灯关掉,此刻就能从客厅隐隐约约的看到走廊里微弱的火光,然后握着梳子一步一步走到厕所门口,从侧面看到镜子和飘忽不定烛火,深深的咽下口水一步跨出转身面对镜中的自己。我不是吹牛逼啊,当场我就怂了!怎么进去的就怎么退出来…连转身都不敢!赶紧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吹灭蜡烛、钻进被窝、缩到墙角,就感觉这一床被子应该可以阻挡一切妖魔鬼怪的袭击。这世上当然会有胆子大的人不但敢于尝试,还将经历感受公开发表于网络。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天涯论坛谜案,左央通灵游戏。

整个事件起始于2005年2月20日发布在天涯论坛上的一篇帖子,标题叫做“关于几种恐怖游戏的亲身体验”也特别声明说: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以下所说均属事实,否则可以承担一切法律责任。于是开始描述自己的第一场游戏:子夜削苹果,这其实跟我玩的那个很像。子夜时分把妈妈的化妆镜拆下来放在自己房间点燃两支蜡烛,拿起水果刀和苹果,一定要注意苹果皮不可以断,据说削完之后就可以看到前世的自己,左央就这样一颗两颗三颗五颗。抬头看看镜中的自己毫无变化,想要不躺一会儿?的确人在经历紧张之后会比较容易困倦,这一躺下就睡着了!第二天母亲进房间一看,这…!这孩子是梦游啦?左央…不知道啊,含含糊糊也就混过去了!几天之后开始第二次尝试:香灰白米饭…我对这二者的搭配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泰国几乎大街小巷的每一家当地人开的餐厅门口都摆着一碗…更讲究一点的会在下面垫一叠展开成扇形的黄纸钱,有些旁边还放一杯清水或者一瓶养乐多或者红牛,真的啊!只要他们认为好吃好喝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做贡品,而且民间一直有敬各路鬼神的传统。白天看上去倒还好,大晚上出去吃宵夜的氛围就会有一丝诡异…我还曾经在清迈的一家小店门口,等外卖打包的时候不小心踢到过,一刹那,所有人都安静的盯着我,我就赶紧拜拜说:对不起对不起!老板迅速换一碗新的米饭重新烧香拜拜!再回头跟我说没事没事!周围才逐渐恢复熙熙攘攘喧闹…左央的这一次尝试就很类似这种东南亚的风俗,某天夜里准备好应用之物来到家附近一个十分僻静、人车较少的十字路口。放好一碗白米饭,拿出三支香将打火机凑近一下两下没打着,犹豫几秒摇一摇再打,火苗晃动又迅速熄灭,无数恐怖片的情节闪过脑海心里就有点发毛。深深呼吸一下心想好吧再试一次,于是靠近路边的大树挡风手捧香火,咔!点着了!再把三支香插在米饭中间静静等待,等什么呢?香火燃尽之后米饭拌着香灰吃下去,他的描述是借着米饭吸收游魂野鬼的至阴之气,进入灵界之门。好不容易强忍着内心的恐惧、米饭的冰冷、香灰的苦涩吃完,左央闭眼起身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再慢慢睁开双眼尽可能小幅度的四下观察,啥事儿没有!妈蛋,原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其实这种感觉很复杂,应该是那种既庆幸又遗憾。左央带着矛盾的情绪转身回家,只是这条平时只有10分钟路程,那一晚走了将近一个小时。

有网友评论说,你肯定是因为害怕,所以着急回家,对时间的判断产生错觉。我倒是觉得,左央从这一次开始好像自己也进入了某种状态,被什么力量牵引着一步一步的难以自拔。游戏继续第三次尝试血腥玛丽、第四次尝试午夜小巷,两次都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血腥玛丽还是跟蜡烛镜子有关,锁上浴室门,在镜子前点燃蜡烛。闭目凝神念动咒语Bloody Mary,传说有三种可能性,要么从镜子里面看到恶灵,要么从镜子中渗出血迹,要么是游戏者被一种力量拉扯到镜中的世界。午夜小巷就是月圆之夜找一个乌漆麻黑的胡同,一边向深处走去一边对应步伐的节奏呼唤自己的名字,就是一边走一边喊左央…左央…。十三步之后停下脚步,观察地面如果出现两个人的影子,就说明身后有什么东西跟着自己。这两个游戏其实都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事情发生,而真正让左央有切身感受到恐怖的,是这第五次的尝试,源自于日本的四角游戏。

简单的说一下规则:一个正方或者长方形的空房间,熄灯之后分别有4个人,在房间的四个角落面壁而站,游戏进行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回头看。准备就绪由a开始溜着墙边走到b的身后拍一下肩膀,b以同样的方式走到c的身后拍一下肩膀,c以同样的方式走到d的身后拍一下肩膀,d以同样的方式走到a起始的墙角,此刻这里应该是没有人的,d以咳嗽声为信号告知其他三人一切正常,并停留5秒之后继续走到a的身后拍一下肩膀并循环往复,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只是游戏开始就不再变更循环的方向。因为房间里漆黑一片又极为安静,所以人的走动和轻拍肩膀的声音,你应该都能隐约听到,所以整个房间正常的节奏应该是拍三下肩膀配一声咳嗽。而这一声声咳嗽的顺序就应该是d、c、b、a,所以每个人都一定有机会走到那个没人的角落咳嗽一声,这游戏恐怖的梗就在于,如果你非常仔细的去听每一个人动作,并算准这一次自己应该拍到的是空墙角,那么在你摸索着行走的过程中就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如果你真的摸到有人你会怎么做?
还有一种情况是房间比较大所有人的声音过于微弱,每个人都无法分辨、无法计算,你只能感觉到房间里一直有人在走动,但很久很久没有听到咳嗽声。也就说明在不知不觉中房间里多出一人。左央联系了之前一起工作的三位同事老六、小风和阿牛,吃过宵夜差不多凌晨1点,就来到老六家,因为这四人里只有老六有自己一套60多平米的房子。一开始大家有说有笑,每个人都尽量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样子,各自就位三个墙角面壁而立,老六负责关灯之后也迅速就位游戏正式开始,这灯一关上整个房间的氛围可就不一样了。倒不是说有多恐惧,而是压抑的透不过气,像是一下子被某种东西笼罩。前半段倒还比较正常,三次拍肩膀一声咳嗽,停留5秒走再到下一个位置再拍肩膀,周而复始的不断轮转差不多循环了20多分钟,一声毫无征兆的惊叫,紧接着说!操,这咋没人呢!开灯开灯,老六赶紧摸索着把灯打开,看到小风愣在墙角。因为小风被拍肩膀之后,走到下一个墙角是空的,咳嗽一声就基本上放下了所有警惕,停留5秒走到下一个墙角一拍还他妈是空的,这真的就太吓人,因为最大的恐惧来自于联想。如果下一个墙角还没人呢?赶紧摸索着找开关,开灯之后发现整个房间只有自己一个人,小风可就真疯了…而且其实大家已经都把恐惧感集中在多出一人,现在玩着玩着少一个,其实更恐怖。正在三人惊恐之际,突然有人开门。阿牛探头进来说,你们停啦?三人异口同声,你他妈去哪了?阿牛说啤酒喝多尿尿去了!那咋不说一声呢?阿牛说不是游戏进行中不让说话吗?三人一拥而上一顿爆锤大家不欢而散!但是这里也让我产生了很多疑惑,游戏进行中的房间内应该是非常安静的,一个人开门出去上厕所,怎么可能没有人当即发现呢?当然我也并不是在说左央撒谎!因为都市传说都有一个特性,越是漏洞百出、断断续续就越真实,越是毫无破绽反而越假。因为一个人不可能用全方位的上帝视角看到自己亲历事件的全部细节。

好吧,在左央的心里,这一次的四角游戏失败了。紧接着第二天踢掉阿牛补充进来一个女生。依然是各墙角面壁站位关灯,压抑的氛围再次席卷房间。10分钟后一声惨烈的尖叫,仨男生差点没吓死。左央立即开灯,三人立即奔向颤抖的女生,女生发疯一样抓着左央的衣领,恶狠狠的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说:我要走、我要走!几个人相互撕扯着出门下楼,女孩一出楼道就一路狂奔到了小区大门口。几个男生吓傻了,追出来感觉不对就赶紧拉着女生进了医院。夜半三更医生看到三个紧张凝重的男生带着一个惊慌哭泣的女生,立即用刚正不阿的眼神看着三个坏小子问:怎么了?不不不医生不是您想的那样,这姑娘好像被什么东西吓到了。医生就赶紧给女生开了点镇定药物,就这样女生在医院睡到天亮。三个男生试探着聊了几句感觉状态还行,一路送女生回家的时候就忍不住询问说,昨天晚上你到底看见什么?女生说:“其实我也不确定,就是觉得那里有个人,也有可能是我的错觉…几人分开,左央也在仔细回想这两次四角游戏的经历。他也比较倾向于相信,是女生在黑暗压抑的恐惧中产生了错觉。自此之后,左央上线越来越少,而且从最后几次登陆的留言可以看出,左央家里好像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他说前段时间确实遇到一些麻烦,大概是我这辈子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但我不认为与这些游戏相关…还说去寺庙烧香遇见了陌生的老和尚,说他一生必遭此劫,想要询问细节,老和尚也讳莫如深。这几次发帖就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各种猜测,甚至有人觉得左央因为几次游戏,阴邪缠身所以导致运势衰颓。此后左央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销声匿迹…突然一天左央再次发帖,我给大家读一下…

从第一次发帖到现在已经三年零八个月。我知道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有出现过。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已经对这个ID感到深深的恐惧。其实这些年我也登陆了几次,很想给这个并没有完成得帖子做一个终结,但是每次都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如果现在还有人问我你写的事你真的做过么?我仍然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是的,我做过,而且我也为我当年的无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个代价是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感受到了那种最深层的恐惧和绝望,并且连累了我身边的人。我家里曾经有过不多但是绝对不少的财产,和一家不大但是稳定增值并且利润可观的公司,但后来我一无所有。现在的生活刚刚有了起色,也许我是应该感恩的!最后我想请所有关注过这个帖子,关注过左央以及所有能看到这段话的朋友,记住我一句忠告:对于神明以及灵魂,你可以永远都不去相信,但永远也不要亵渎与不尊重!这整篇帖文最容易让人展开联想的是左央说自己为当年的无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和最深层的恐惧与绝望并且连累了家人。所有人都在猜测,左央到底经历了什么!

数年之后又一篇贴文横空出世,自称是左央的朋友。也是这篇帖子将整个事件从通灵游戏的体验,彻底变成了恐怖的都市传说。说2010年跟左央一起吃饭,发现他手上多了一个月牙型疤痕,一看就是那种指甲嵌入肉中的抓痕。就问他怎么回事…左央就跟这个朋友讲了,通灵游戏之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怪事。说那段时间好像精神上出了一些问题,总是突然间什么也看不到什么听不到,还不是盲人的那种一片漆黑。有一次过马路,他自己还在奇怪。怎么路上一辆车一个人都没有?安静的出奇!当时也没多想,准备走到对面。刚走到中间突然被一个中年妇女一把狠狠的抓住,就那一瞬间一辆轿车几乎是贴着自己的身体疾驰而过,然后就看到路上车水马龙、人潮流动。汽车的鸣笛、路人的说笑,一下子全都出现了。这指甲印,就是那中年妇女用力过猛留下的。随后她立即报警,认定左央要自杀。他这个朋友也在联想说,这大概就是传说中“鬼遮眼”让人忽略非常明确的危险比如车流、铁轨、断崖、深潭等等。还有另一件事,说那段时间也不知道运气怎么那么差,家里公司的业务一直很稳定,后来就莫名其妙的走下坡路不是客户取消订单,就是订单无法完成。突然有一天,一个好朋友来公司借钱,本来那段时间各种杂事焦头烂额心情不好。没说几句就吵了起了,朋友一激动碰到地上的垃圾桶,散落出来的纸团来包着好多百元大钞,朋友看看左央说:“不想借就说不借,搞这么下三滥干什么!左央看着满地莫名其妙的钞票目瞪口呆,根本不敢想,自己用这样的方式丢了多少钱。这两段故事连在一起是既要损命又要破财…如果把左央的整个事件,看成一篇文学创作。最吸引人的就是他通篇都没有出现过那种刻意吓人的鬼魂。

空間概念的關鍵詞,1990年代淡江建築基本設計課程的知識狀況

為了解決梦中的那片海线上看的問題,作者徐玉姈 這樣論述:

基本設計是現代主義空間認識傳播中的核心課程,在設計教育與建築教育經常的分界下,基本設計課程可視為建築教育哲學之根基。本研究關注20世紀末台灣基本設計課程中空間概念的內容與轉變,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在基本設計課程文本(texts) 中有哪些空間概念關鍵詞?二是這些關鍵詞所隱含的建築學基本假設,它們呈現出怎樣的知識領域 (episteme)?藉著對基本設計的課程研究,敘述其引入台灣後,在淡江建築這個特定場域實施時,對它的質疑、調整與修正。在以課程文本所整理的教學模型上,考察空間概念的變動,分述了八個關鍵字的知識領域,據以對1990年代空間概念的知識狀況進行梳理,並建構以關鍵詞為主的設計課程研究方法

論。在以概念詞彙作為知識範型辨識的基礎上,研究發現,直到1980年代中期,美術原則仍然位居淡江建築基本設計課程的核心。在1992年出現明確的變化,並在接下來的五年內刷新了過去長達20年的課程內容,實現了自1972年以來的「基本設計建築化」的目標。在1993-96年試圖以環境規劃意識修正建築學內容,重建描述空間的語言,而在1997-2001年,在西化等同現代化的慣習中,完成對美國自1970年代以來對基本設計課程革新成果的移植。在知識與權力關係上,研究支持了知識範型是不同利益團體相互競爭及作用下的結果;在詞彙流動的地理中,顯露了課程高度依賴美國進口的之現象,盡管東、西岸對現代主義遺產有著不同的信仰

,卻在台灣特殊的歷史條件上,繞過了建築自主性的辯論,意外地拼貼成一個拼裝體(assemblage)的狀況。最後,在八個關鍵字展示的空間概念知識領域樣貌中,則試圖與英國建築史學家阿德里安.福蒂(Adrian Forty)所論述的〈空間〉一詞對話。福蒂指出,空間一詞在自歐入美的過程中遺失了真實生活體驗部分的語義,而那正是現代主義的空間產生問題的關鍵。1990年代中期的淡江建築基本設計課程曾意圖明確地表現出對此一缺漏的補償行動,但在概念詞彙偏向於形式生成的發展與操作下,具社會性質之概念詞彙仍然無法進入基本設計工作室,並使得反映台灣作為一個特定場域(site-specific)的設計研究礙難開展。結論

建議一個以基地關係結構來建立詞彙網絡,並重新思考設計成立條件的行動,以建立總是能具備獨特連結的基本設計課程之學術景觀。

我是不活族:一本精神地理的筆記書

為了解決梦中的那片海线上看的問題,作者周 宜 這樣論述:

本文研究核心是「不活」,研究主旨是對「不活」概念進行深入挖掘和探索性描述,研究提問的主要軌跡是從自身、同儕和代際間群體的生命經驗出發,探索當代年輕人「不活」生命經驗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本文從自身生命歷程出發,尋找與自己有類似經驗的同輩他者,故研究對象「不活族」是自己和身邊6位來自中國(大陸)具有典型不活經驗的年輕人,由此進一步推廣到身處新舊社會/科技變革洪流中新世代的不活生命經驗。 「不活族」是一群努力「向下-生長」的新興世代。 本文盡可能對核心概念「不活」狀態進行現象學的收集和描述,對「不活」發展歷程進行脈絡性梳理,并從中尋找「不活」經驗中細枝末節的特性、發展與價值,探索「

不活」的本質,以及「不活」經驗的未來學屬性。 本文嘗試通過體驗回觀自身以及他者的實踐行動,通過代際間對話,探索不活族在歷史褶皺中的位置,尋找當代青年人與自身、與他者、與世界「不活」困境中的可行性出路。 本文從自身和6位協同研究者「不活」生命經驗出發,探索性梳理如下:「不活」經驗的發展脈絡:異鄉人→佚名者→異名者→不活族……(循環); 失根→失氣→失真→失活……(循環)。其中「異鄉人」偏向社會歷史學範疇,「異鄉人→佚名者」偏向教育學範疇,「佚名者-異名者-不活族」偏向身體學和心理學範疇。從佚名者過渡到異名者,是不活族的精髓所在。「不活」的本質:1,五大不活現象:斷生,自損,沉溺,抽離,關係

數字化2,六大內核感受:虛真感,存在感,超時空感,去體-腦感,向死感,重生感3,兩大終極目標:死亡之美,心宇宙「不活」的未來屬性: 時間碎片化,精神地理遷移,由時空分離所引發的生命感消散與關係信息化,其中虛擬智力是不活族未來屬性的革新與價值所在。 最後,通過對「不活命-運軌跡」的抽象梳理,本文將落腳點放在探尋「不活」的人間出路上,梳理出兩條完全反向的路徑:造神VS勞動 1,造神:信息時代集體造神運動、VR遊戲「臨床」療法、VR「慧→定→戒」修行之路(初級黑洞式不活→中級無感式不活→高級無我式不活) 2,勞動:扎根連續事件、異己的勞動、社區行動(團體+空間+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