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高木地板保麗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樹德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 駱建利所指導 陳杰邑的 台灣裝潢木工技術工法研究 (2019),提出架高木地板保麗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木工技術、技術參考、裝潢木工、裝修工程。

而第二篇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 陳逸聰所指導 鐘友待的 室內裝修木作工程施工疑義之研究-以平頂天花板、隔間、壁板、高架地板為例 (2011),提出因為有 室內裝修、木作工程、 平頂天花板、隔間、壁板、高架地板、施作疑義的重點而找出了 架高木地板保麗龍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架高木地板保麗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裝潢木工技術工法研究

為了解決架高木地板保麗龍的問題,作者陳杰邑 這樣論述:

台灣經過時代的變遷及進步,國民的生活品質也一直在提升,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更是越來越高,同時室內環境的設計藝術與質感也趨於符合生活機能及滿足人的精神需求,而室內環境設計的實踐條件不可缺少裝修工程施工作為展現基礎,當中裝潢木作的工程項目在裝修工程工程中又佔據絕大多數的比例,裝潢木作可說是設計裝修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項目。更廣義而論,裝修工程一直是人類生活品質及社會經濟體盛衰的重要指標之一,其中的工程種類繁多,就空間屬性而言總歸納起來不外乎分成室內、室外二大類,而室外、室內裝修工程之各工程種類如果仔細分類又更是繁瑣,本文則以我國室內裝修工程其中佔有比例最多的裝潢木工以其技術工法來做討論研究。常說世界為了

發展進步為了人類生活更加便利舒適而科技每天進步各類技術也相應發生變化,但後學從事裝潢木工長達近三十年,也發現在台灣裝潢木工也產生了一些變化,比如技術工法的傳承,在沒有一個標準流程的學習體制狀況之下就發生很大的差異,各個施工技術人員也就是社會上俗稱的師傅其技術工法也因地區的差異及技術傳承的不同..等各因素而沒有一定的技術準準規則及施工工序流程,而各師傅或工匠不同的技術準則及施工法則,直接影響了裝修工程的成本與品質,所以本論文針對長久以來的觀察及研究裝潢木工技術工法以物理邏輯觀念及經驗法則來分析各種木工技術工法、工序。也因裝潢木工之技術傳承有了斷層現象,有意願學習之人卻無法有相關長時間學習及熟練技

巧的有效管道來進行此職業的技術傳承,故希望政府能介入並重視這重要職業之技術傳承,擬以個人多年之經驗及工作成效提供適當之工法工序作為此木工技術之參考。

室內裝修木作工程施工疑義之研究-以平頂天花板、隔間、壁板、高架地板為例

為了解決架高木地板保麗龍的問題,作者鐘友待 這樣論述:

本研究針對室內裝修木作工程施工相關文獻提出探討,試圖從研究過程中呈現更多元的施作技術,並透過專家訪談與文獻的對照,了解文獻陳述內容與實務操作面的差異,進而提出以下的發現:一、在平頂天花板,文獻的疑義存在於首要步驟、角料間距、水平高度、吊筯位置與面板的間隙等問題。備料為施作的首要步驟方有順暢的流程,縱向角料會依3×6尺或4×8尺板材不同以91.5cm或122cm間距來規劃,中間角料的水平高度需以雷射水平線為標準且吊筋應施作在縱向角料旁,面板的間隙以3~5mm為佳。 二、隔間,文獻的疑義存在於角料、板材規格、名稱、角料間距都與高雄地區不同。在台灣高雄,木作隔間使用實木角料為2寸×1.2寸且無10

尺的長度,亦無矽酸鈣板3×7尺、3×8尺1分、夾板2分(6mm)厚的板材,柳安、柳桉與台語俗稱的『老紅』皆為外來語的音譯名詞,是南洋進口材的統稱,管柱間距180cm並設斜撑料為木造建築隔間牆的施作與室內裝俢的工法不同且不適用。三、壁板,文獻的疑義存在於施作的陳述與現況有落差。需有固定角料的施作方能確保壁板的垂直與穩固,將架構緊貼壁面固定,實有違壁板的施作原意,且難預留水電配管、配線的空間,架構的組合需依環境不同而不同,且尺寸需精確掌控,四邊各減2~3公分實有再說明的空間。 四、高架地板,文獻的疑義存在於施作様式、角料配置與間距。髙架地板因應不同需求已有五種施作樣式,為求耐用性,面板與格柵角料需

呈上、下垂直配置,以夾板做底板時,格栅角料的施作間距為30.6cm,承載角料需在格柵角料下且呈垂直配置方能強化結構,其間距會因格栅角料的規格不同而不同,支撑角料的施作在承載角料下,方有較佳的支撑與承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