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機械性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材料機械性質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程中鼎寫的 材料力學(上) 和黃信健的 跨領域物理視算:力學與電磁系統之視覺化、模擬與平行運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高點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製造科技研究所 韓麗龍、蔡定江所指導 李勇震的 安全眼鏡之熱殘留應力分析與改善研究 (2021),提出材料機械性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安全眼鏡、熱殘留應力、衝擊強度、田口方法、信心水準、容許誤差。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陳貞光所指導 廖桓雍的 6005鋁合金之T6熱處理優化 (2021),提出因為有 6005鋁合金、熱力學模擬、T6熱處理、固溶處理、人工時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材料機械性質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材料機械性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材料力學(上)

為了解決材料機械性質的問題,作者程中鼎 這樣論述:

  1. 本套書分為材料力學(上)、材料力學(下)兩冊,針對國家考試而設計,內容以詳細論述、重點式說明為主,搭配精選考題讓讀者能快速達到立竿見影之成效。     2.80%常考觀念與易考題型完整收錄於本書,讓讀者用最少時間獲得最大投資報酬率。     3.跟著本書解題步驟走、去蕪存菁,讓材力不再是門深奧學科。     4.編排與撰寫方式已做最佳化,搭配作者另一著作國考材料力學重點暨題型解析使用,更能提升考場戰鬥力。

材料機械性質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陽江十八子集團Yangjiang Shibazi Group在1983年由李良輝先生創立一家多元刀具公司,有中國刀王之稱。業務除了經營煉鋼外,還包括餐飲、貿易、物流、零售、工業製造等行業,而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陽江市陽東縣那霍工業區1號。該公司品牌為「十八刀子」等多元化刀具。從手工生產碳鋼菜刀發展到現代化、機械化規模,生產規格上千種的刀具產品,集科研煉鋼、產、銷、旅遊配套服務一條龍全方位經營的綜合大型品牌企業,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及日、美、加、韓、東南亞、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陽江十八子佔據62%的刀具市場,被譽為中國第一刀。公司主打產品十八子作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被國家商務部列為重點培育和發展出口名牌。在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創新,經歷了五次技術革命,奠定了陽江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這“中國菜刀中心”的龍頭地位。創業歷史:
1983年創建初期附屬於當時集體小廠“朝陽工藝刀剪廠”,是一個占地面積不足200平方米,只有8名生產人員,資金不足2萬元,以生產碳鋼菜刀為主的小作坊。
1988年徹底脫離掛靠集體小廠,成立 “江城向陽家用刀具廠”正式成為私有性質的企業,擁有工業用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生產人員50多人,當年創產銷值達50多萬元。
1997年成立現代公司機制的“陽江十八子廚業有限公司”,迎來了企業的迅速發展,員工增加到200多人,年產銷值達到200多萬元。
2002年集團企業全方位開發,企業飛速發展,成立了“陽江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屬下擁有6家子公司(十八子刀剪製品有限公司、十八子廚業有限公司、十八子 工貿實業有限公司、十八子飲食娛樂服務有限公司、十八子材料供應有限公司、十八子精密特鋼有限公司、十八子華翔真空設備有限公司,擁有國內、國外、自製機械設備800多台(套),工業用地及配套設施用地超過25萬平方米,員工超過1500人,年銷售值超過億元大關。
集團公司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五大技術革命,奠定了陽江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為“中國菜刀中心”的龍頭地位。
第一次技術革命是1993年首次將傳統焊接刀具改進為連體直出刀具,引發中國刀具第一次革命。
第二次技術革命是1995年參考當時日本、西德刀具的特點,開發創新外觀品種多樣化的符合中國實際的日式多功能家用廚刀,引領刀具市場由單一產品拓展為多類型綜合刀具市場。
第三次技術革命是套裝刀具的開發推廣,借鑒國外經驗,設計推出了傾注“人性化”理念、富有中國特色的通透式套裝刀具系列產品。
第四次技術革命是將軍工材料七鉻十七鉬(7Cr17Mo)及高級國際流行材料不銹鋼複合鋼轉換為民用製造刀具。
第五次技術革命是建設特種合金鋼廠,瞄準國際高級刀具市場,煉鋼、制刀、技術一體化。

安全眼鏡之熱殘留應力分析與改善研究

為了解決材料機械性質的問題,作者李勇震 這樣論述:

摘要 iABSTRACT ii致謝 iii目錄 iv表目錄 viii圖目錄 x1 第一章 緒論 11.1 前言 11.2 研究動機與實驗方法 21.3 論文架構 3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2.1 文獻回顧 42.2 塑膠射出成型 82.2.1 射出成型機台單元介紹 82.2.2 射出成型核心階段 112.3 塑膠種類 142.3.1 熱固性與熱塑性塑膠 142.3.2 塑膠結晶性質 152.3.3 聚碳酸酯 162.3.4 塑膠PVT圖與成型週期 172.4 塑膠成型品缺陷 182.5 塑膠產品的殘留應力 192.5.1 流動殘留應力 192.5.2 熱殘留應力 202.6 田口實驗工程 2

12.6.1 田口實驗流程 212.6.2 品質特性與理想機能 232.6.3 篩選控制因子與干擾因子水準別 242.6.4 直交表選用 252.6.5 主實驗分析_內外直交表整合 262.7 變異數(ANOVA) 272.7.1 變異數分析 272.7.2 F測試 (F-Test) 292.7.3 確認實驗 292.8 安全眼鏡衝擊試驗規範 3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驗 323.1 研究架構 323.2 Moldex3D分析前處理 333.2.1 實驗模型 333.2.2 澆口設計 343.2.3 流道設計 353.2.4 模座建置 373.2.5 水路設計 383.2.6 實驗模型網格生

成 393.3 Moldex3D塑膠材料選用 413.4 Moldex3D成型參數建置 433.4.1 初始成型參數設定 433.4.2 感測節點建置 503.4.3 初始成型參數分析結果 513.5 田口實驗設計 533.5.1 品質特性與理想機能 533.5.2 內直交表_主控制因子與水準 533.5.3 外直交表_干擾因子與水準 553.5.4 內外直交表統合_主實驗 563.6 FEA輸出介面 573.7 Abaqus分析前處理 583.7.1 鏡片_衝擊用實體網格 583.7.2 鋼珠_衝擊用實體網格 593.8 Abaqus材料機械性質建立 603.8.1 鏡片_聚碳酸酯(PC)機

械性質 603.8.2 鋼珠_鋼(Steel)機械性質 613.9 Abaqus邊界條件與衝擊參數 623.9.1 分析場域_重力加速度 623.9.2 鏡片_邊界條件 633.9.3 鋼珠_邊界條件與衝擊參數 653.10 Abaqus量測節點位置 663.11 Abaqus相對位置與分析時長 67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84.1 干擾實驗結果 684.2 主實驗分析 704.3 反應表與反應圖 724.3.1 S/N訊號雜訊比_反應表與反應圖 724.3.2 品質特性_反應表與反應圖 734.4 變異數分析(ANOVA) 744.4.1 S/N訊號雜訊比_變異數分析 744.4.2 品質

特性_變異數分析 764.5 製程參數優化 774.6 確認實驗 784.6.1 實驗與預測值比較 784.6.2 信賴區間計算 794.7 Moldex3D初始與優化參數分析結果 824.7.1 充填分析_流動波前時間 824.7.2 保壓分析_體積收縮率 844.7.3 冷卻分析_溫度 874.7.4 翹曲變形_總位移 904.7.5 熱殘留應力_Von-Mises應力 934.8 Abaqus應力衝擊分析結果 984.8.1 熱殘留應力與衝擊瞬間應力關係 1004.8.2 熱殘留應力與衝擊瞬間位移關係 1015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1025.1 結論 1025.2 未來展望 103參

考文獻 104附錄 107

跨領域物理視算:力學與電磁系統之視覺化、模擬與平行運算

為了解決材料機械性質的問題,作者黃信健 這樣論述:

  -教育部專案計畫補助跨領域教材  -唯一使用Visual Fortran之計算物理教材  -全書十章共25個f90程式及25個應用程式  -所有應用程式均可立即於Windows下執行  -隨書附贈程式光碟  -支援網站spy.pccu.edu.tw/comphy 本書的特點有三 一、使用Visual Fortran程式語言  在計算物理課程使用Fortran者甚多,但使用Visual Fortran則極少,它可以兼顧使用者對於高效能運算與即時繪圖之需求。 二、Visual Fortran之二維、三維繪圖、動畫、影像及音效之處理  繪圖、動畫、影像及音效是學生極感興趣的主題,本教材可協助

學生自行創作圖形、動畫及音效,提升學習興趣及效果。 三、PVM與MPI平行運算系統之詳盡介紹  PVM與MPI平行運算系統大部分使用Unix或Linux系統,本教材介紹Windows版本,讓使用者很容易即可利用電腦實驗室汰換的電腦,自行架設及使用平行運算系統。 作者簡介 黃信健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物理系博士,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物理系。

6005鋁合金之T6熱處理優化

為了解決材料機械性質的問題,作者廖桓雍 這樣論述:

6005鋁合金為Al-Mg-Si系列之熱處理鋁合金,可透過均質化處理 (Homogenization)、固溶處理 (Solid solution treatment, S.T.) 與人工時效 (Artificial aging, A.A.) 提升材料機械性質。本研究針對已均質化6005鋁合金,透過熱力學模擬軟體計算材料平衡相之比例變化作為熱處理參數參考,擬定固溶處理與人工時效之溫度、時間,經由時效硬化熱處理尋找最佳T6熱處理參數,使Mg-Si析出物達到β”狀態,最大化增加6005鋁合金之機械性質。6005鋁合金在525°C、550°C、575°C以同一溫度進行固溶處理,隨固溶時間的增加,硬度

皆有逐漸下降趨勢,顯示粗大Mg-Si析出物經固溶處理皆有效消除,Mg、Si原子均勻固溶擴散至Al基底內。在人工時效方面,以155°C進行人工時效約在32小時達時效硬化峰值(Peak-aged)約123 Hv,其極限抗拉強度為339.7 MPa,伸長率為15.6%。於175°C約在8小時達硬化峰值約118 Hv,其極限抗拉強度為334.6 MPa,伸長率為13.8%。低溫下人工時效Mg-Si化合物需更長時間才會成長為β”,但較為容易有效控制Mg-Si析出物之生長與相變化,故155°C最大硬度峰值略高於175°C最大硬度峰值。考量未來業界應用之6005鋁合金工件尺寸較大與時間成本考量,以550°C

固溶處理4小時,並在175°C人工時效8小時,為本研究建議之最佳T6熱處理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