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晶賦稅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李雅晶賦稅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BEPS行動方案與國際稅法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財政稅務系 羅正忠所指導 黃淑娟的 囤房稅之探討—以高雄市為例 (2021),提出李雅晶賦稅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囤房稅、房屋稅、房價、非自住房屋稅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會計與法律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黃劭彥所指導 楊玉婷的 跨國企業如何降低全球反避稅之衝擊 (2021),提出因為有 全球最低稅負制、BEPS2.0第二支柱、受控外國公司制度、全球反避稅、跨國企業、免稅天堂、經濟實質營運、境外公司的重點而找出了 李雅晶賦稅署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李雅晶賦稅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BEPS行動方案與國際稅法

為了解決李雅晶賦稅署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一、本書主要探討OECD對於BEPS行動方案建議以及相關國際稅法之議題,以體系化分析探討「稅基侵蝕與利潤轉移」的各項國際稅法問題。     二、本書研討主題為國際稅法上最新發展趨勢,對於國際稅法學之動態發展,更深入掌握,可供研究國際稅法學之重要參考文獻。

囤房稅之探討—以高雄市為例

為了解決李雅晶賦稅署的問題,作者黃淑娟 這樣論述:

  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主要經濟大國採行寬鬆貨幣政策,再加上台灣長期處在低利率水準,原物料、地價、人力工資皆上漲等原因推升房價,使得政府為抑制高房價提出許多相關的打房政策。2021年以來,六都陸續表態研擬課徵囤房稅,針對非自用住宅課徵差別稅率,提高房屋持有的成本,期望能抑制房價高漲,並促使囤房者將閒置房屋釋出。高雄市因為有台積電設廠議題,再加上房價長期處在低基期,吸引許多投資客購屋促使房價大幅上揚,為避免房屋持有成本偏低,易致囤房及炒作房價,乃於2022年7月1日起施行囤房稅。  本研究就高雄市囤房稅制提出以下建議:1.應徹底重新檢討評定房屋稅現值方式。2.自住用房屋難以實際認定

,使得囤房稅無法對真正有囤房行為之人發揮效用。3.應提高起造人之優惠稅率及縮短待銷售期。4.對符合「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第17條第1項」規定之租賃住宅課優惠稅率,因其難以避免租稅轉嫁行為,應排除優惠稅率適用。對於抑制房價上漲之措施提出以下建議:1.房屋稅之稅率與稅基要一併調整,房屋標準價格縮短評定時程為2年或逐年調整。2.建議囤房稅制之戶數採全國合併計算。3.增加社會住宅的供給量以及加速都更危老改建的速度,以增加供給方式抑制房價。4.修正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調整自然人購置一般住宅戶數由3戶降為2戶的貸款成數,以及適當的升息。5.修訂所得稅法第十七條,讓列舉扣除額中的房屋租金支出以特別扣除

額認列,並提高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數額以24萬元為限。

跨國企業如何降低全球反避稅之衝擊

為了解決李雅晶賦稅署的問題,作者楊玉婷 這樣論述:

本文主要研究在全球反避稅政策衝擊下,台灣跨國企業應如何在即將上路施行之所得稅法第43條之3-「CFC受控外國公司制度」及OECD預計施行之全球最低稅負機制GMT,國內及國際稅法重大變革夾攻下,重新檢視調整集團配置,強化稅務治理,降低稅賦衝擊與風險,履行合法納稅義務,再創集團利潤最大化並落實永續經營之目標。針對跨國企業該如何做調整規劃,以最小稅賦成本支出為稅務遵循之前提,平衡集團之最大利益及承受最小稅務風險,以降低雙重反避稅政策對跨國集團所帶來之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