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李石樵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顏娟英,蔡家丘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等23人撰寫的 臺灣美術兩百年(上下冊套書) 和顏娟英,蔡家丘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邱函妮等撰的 臺灣美術兩百年(上):摩登時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天皇一個問話李石樵畫中人頓悟原來錢該這樣花- 自由娛樂也說明:為了這幅畫,他花了半年時間與楊肇嘉家族相處,先為每一個人畫肖像,再把每一位肖像「合成」到這幅「家族」畫像中。 據說當年入選帝展後,李石樵沒時間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春山出版 和春山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王瓊麗所指導 林慧怜的 真實與虛幻‧逍遙遊—林慧怜繪畫創作研究 (2021),提出李石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視象、意象、數位影像、真實、虛幻、逍遙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廖仁義所指導 林翰君的 陳德旺與李德的繪畫思想的關係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抽象藝術、台灣抽象繪畫、陳德旺、李德的重點而找出了 李石樵的解答。

最後網站李石樵畫作回娘家推廣切膚之愛精神 - Taiwan News則補充: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縣26日電)彰基醫院創辦人蘭大衛切妻子皮膚為病人植皮,畫家李石樵以此為題,創作「切膚之愛」畫作。彰基醫院向高雄醫學大學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李石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美術兩百年(上下冊套書)

為了解決李石樵的問題,作者顏娟英,蔡家丘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等23人撰 這樣論述:

「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出擊! 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藝術與藝術家故事。 ◆ 「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中最關鍵的可能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臺灣美術史上有過哪些精采作品和人物。   鑒於一般大眾長期對於臺灣美術史非常陌生,「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決定再出擊,集結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化身親切導覽,向來訪觀眾述說一個又一個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的故事」。《臺灣美術兩百年》猶如一場紙上特展,讀者只需翻開書頁便能飽覽從清代到當代,因臺灣而發生的豐富藝術傑作。   然而光是「看見」作品

並不足夠,讀者還必須對於作品產生的脈絡有所認識,才能真正「看懂」作品。因此,本書不同於常見藝術史著重在解析藝術表現形式,更重視描繪藝術家的個人生命歷程與身處時代背景,供讀者參照,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臺灣美術兩百年》也是一個主題性策展,不單純依據年代呈現,而是美術史學者帶著歷史意識與問題意識重新觀看臺灣藝術史上的許多經典作品,使之向外延伸,觸及了傳統與現代、本土與殖民、冷戰與戒嚴、性別、家國想像等多元課題。   透過上述面向,相信讀者閱畢本書後,當再有人問起:「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你不只可以輕易給出好幾個答案,還能興高采烈與之分享你喜歡他們的種種理由!   全書上下兩冊分成十

二章,選件共120件(另有補充附圖數十餘),獨立介紹了108位藝術家。各章開頭均有長文導讀,引導讀者進入該章主題。上冊「摩登時代」六章主題依序為:傳統的新生、現代美術與展覽會、描繪地方色彩、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下冊「島嶼呼喚」六章則是:山與海的呼喚、冷戰下的藝術弈局、鄉土的回歸、風景與社會、主體性的開展、創造新家園。   ===   臺灣是天然物產相當豐饒的土地,有稻米、茶葉、砂糖等,實在是無盡的寶藏。一旦踏入山地,到處都是千古未曾開發的處女林。真是發揮著山紫水明,與天然之美。   我覺得在富有如此自然美的臺灣,沒有誕生固有的藝術,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親近並成長於這自然美的

人們,腦海中不會沒有愛美的心理。──黃土水(〈甘露水〉、〈少女〉胸像創作者)   ===   ■上冊「摩登時代」以日治時期最早的現代藝術家為核心,往前追溯清代書畫傳統,往後從殖民現代性,銜接到二戰結束後政權的再次變化。我們會看到黃土水1920年成為首位入選帝展的臺灣創作者,而臺灣在沒有專門美術學校的情況下,一代代美術青年如何藉由留學與參加官方美術展覽會追求夢想。他們的舞臺遍布日本、中國甚至法國,吸取世界與東亞的風潮,展現專屬於臺灣的色彩。然而到了戰後,日治時期的東洋畫與傳統國畫陷入長達三十年的正統之爭,政治的壓迫也使臺灣美術頻受頓挫,走過摩登時代的臺灣美術就此進入另一個階段。(獨家收錄首次

翻譯的黃土水1923年〈過渡期的臺灣美術〉一文。)   ■下冊「島嶼呼喚」以藝術家對山海國土的探索開啟視野,回顧日治時期並鳥瞰戰後至當代,從觀音山到太魯閣、中央山脈與玉山、屏東大武山,從花蓮港口海岸到臺東金樽海岸,島嶼的山海意象逐漸拓展的過程。接著下山離海來到冷戰現場,看50、60年代的臺灣「抽象畫」,為何竟會被現實政治貼上「共黨」標籤。70年代畫風又是一變,從抽象轉為具象寫實,如此急遽轉變的原因及其意義,將透過藝術家的理念與作品實踐來闡釋。80年代民主運動風雲動盪,深刻刺激藝術家,他們把對社會的批判與關懷貫注在作品中。解嚴後的90年代,針對本土文化內涵,藝術界以作品乃至文字展開激烈交鋒,急

切探問「我是誰」、「何謂臺灣」。自我與家國、本土與西化,難道總是二元對立無法調和?問題沒有終極答案,全書提供了藝術自身的獨特回答。 本書特色   ▌結合臺灣不同世代的美術研究者群體之力,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匯整至今的美術研究成果,是奠基在扎實史料基礎上的美術史。   ▌以公共機構典藏的作品為主,但亦選入重要且不易取得的私人藏品。   ▌重視藝術家生平、師承與往來關係,把作品與創作者放回當時的時空背景。不只對單一作品與藝術家進行詮釋,更呈現藝術家的群像與時代。 名人推薦   ▲ 黃土水說:「出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而黑格爾說:「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在臺灣政權更迭的歷史

洪流裡,藝術家們從來都不是因為擁有自由才創作,而是因為創作才邁向自由。藝術始終是自由價值的展現,追求藝術自由,進而追求作為人的自由,開啟了時代的自覺與自我追尋。《臺灣美術兩百年》,說的是「他們」在這塊土地上以藝術開展的心靈歷史,但其實也是「我們」形塑自我面貌的故事。設若再過兩百年回望,我相信《臺灣美術兩百年》會是臺灣美術史與文化認同重建的重要里程碑,讓我們知道臺灣人如何走過來,又該往何處去尋覓更寬廣的未來。──鄭麗君(前文化部長、青平台董事長)

李石樵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用家常菜向26位藝壇大師致敬」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潘家欣
    
內容簡介:
一部「非典型」+「被遺忘」的臺灣美術史
看臺灣美術運動,如何從臨摹水墨畫、走向獨創風格;潮到出水、出國比賽!
  
  原「方格子」(VOCUS)同名專欄‧增訂完整版。
  臺灣美術的文藝復興,多元文化衝擊下的島嶼天光!
  ★坊間最完整1895~1945全紀錄;
  ★史上唯一首度130幅原作獨家授權;
  ★24+2位先驅藝術家用作品說人生故事。
  
  你可明白,這些既熟悉又陌生名字的背後故事?
  石川欽一郎──作育英才;臺灣西洋美術的教父。
  李石樵──前衛寫實;和村上春樹同樣是長跑迷。
  陳澄波──愛妻愛女;具有當時少見的性平意識。
  廖德政──溫柔文青;目賭廣島原爆的藝術天才。
  李梅樹──吾愛吾鄕;既畫圖又建廟的跨界NO.1。
  陳庭詩──抽象現代;《悲情城市》男主角的原型。
  
該如何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理解──
  被大時代遺落的藝壇菁英,他們的重要性與歷史定位?
  
  前輩美術家們的青春,與我們一般無二。但是執著獻給藝術的美好年華,就這麼湮沒在戰亂與典範轉移的時代中……。
  
  時間拉回臺灣殖民時期。日本欲藉著國民教育體系、舉辦畫展等懷柔手段收攏民心,因此由臺灣美術教育的靈魂人物──石川欽一郎,開啟了臺灣美術史的序幕。由黃土水作為赴日習畫第一人,並陸續由廖繼春、顏水龍、陳植棋、李石樵、陳澄波、李梅樹、郭柏川、陳德旺、洪瑞麟、廖德政等人前往「內地」學習繪畫,充分奠定了臺灣美術運動的堅實基礎。
  
  讀一場世人遺忘的歷史記憶
  煮一桌淡中有味的常日生活──
  
  為重拾這段空白的藝術史,本書仔細爬梳日治時期至臺灣光復後這些美術家的生平;深入剖析其創作風格與歷史定位,還原當時藝壇的真實樣貌。同時與台菜的色香味相集結,勾勒出令人臆想近百年前的人生餘味,向本土先驅創作者曾經燦爛、始終美好的滄浪人生致敬!
  
透過觀看日治時期藝術家的人生,能讓生活在當代的人們瞭解──
我們究竟錯過了多少美學的、歷史的、文化的,甚至飲食的臺灣?
如果陳澄波還活著,我想問他赴日留學最想念的食物是什麼?
如果李梅樹還活著,我想問他最能代表故鄉的美食,可是金三峽牛角麵包?
如果郭雪湖還活著,我想問他自習學畫時,往返圖書館路上都吃些什麼?
如果倪蔣懷還活著,我想問他退居幕後,心中又是何種滋味?
        
作者簡介:潘家欣
  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現任美術教師。《職校美術》(育達文化,乙版)作者,曾出版《負子獸》《失語獸》《妖獸》等詩集;2018年主編詩選《媽媽+1: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2007年獲府城美展水墨類入選、南瀛藝術獎東方媒材佳作;2009年府城文學獎新詩首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擅長以剪紙、文字、繪畫媒材進行跨領域的多元創作。現居臺南,過著教學、藝術創作與寫作多軌並行的斜槓人生。

真實與虛幻‧逍遙遊—林慧怜繪畫創作研究

為了解決李石樵的問題,作者林慧怜 這樣論述:

對著風景寫生多年,嘗試了許多形式的表現風貌,進了夢寐以求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於是想嘗試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媒材來表現內在澎湃的情感,追求繪畫形式的自由,探索畫面的新美感印象,讓自己化身為《莊子〈逍遙遊〉》一文中描述的鯤或鵬,於是思想騰飛,上天下地,盡情翱翔;我的繪畫世界,忽地自由自在起來,無論在繁華都會城市光廊中,抑或在山巔海濱的純樸自然中,開始用繪畫記錄我的游移的狀態與足跡,融入心中對生活的省思。 本創作論述,爬梳當代各種美術主義文獻、思考脈絡,透過學習歷程,進行個人的創作實踐。主體架構分為兩個系列:(一) 真實系列~呈現在視象的景物。 以具象寫實的方法,創作旅遊寫生

的系列,描繪出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崇敬,記載下所見所聞,論述繪畫技法研究。(二)虛幻系列~聚焦在意象的創作。透過數位影像裝置與photoshop的軟體分解、重構,實驗性呈現主觀意識中客觀的景象,以意象畫面,傳達內心對世界的依戀與省思,期許與批判,來觀察「社會」產生的現象。 繪畫的自由,讓人逍遙自在,穿梭真實與虛幻之間,試圖探索奇譎之美,呈現新的視覺美感。

臺灣美術兩百年(上):摩登時代

為了解決李石樵的問題,作者顏娟英,蔡家丘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邱函妮等撰 這樣論述:

「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出擊! 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藝術與藝術家故事。 ◆ 「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中最關鍵的可能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臺灣美術史上有過哪些精采作品和人物。   鑒於一般大眾長期對於臺灣美術史非常陌生,「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決定再出擊,集結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化身親切導覽,向來訪觀眾述說一個又一個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的故事」。《臺灣美術兩百年》猶如一場紙上特展,讀者只需翻開書頁便能飽覽從清代到當代,因臺灣而發生的豐富藝術傑作。   然而光是「看見」作品

並不足夠,讀者還必須對於作品產生的脈絡有所認識,才能真正「看懂」作品。因此,本書不同於常見藝術史著重在解析藝術表現形式,更重視描繪藝術家的個人生命歷程與身處時代背景,供讀者參照,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臺灣美術兩百年》也是一個主題性策展,不單純依據年代呈現,而是美術史學者帶著歷史意識與問題意識重新觀看臺灣藝術史上的許多經典作品,使之向外延伸,觸及了傳統與現代、本土與殖民、冷戰與戒嚴、性別、家國想像等多元課題。   透過上述面向,相信讀者閱畢本書後,當再有人問起:「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你不只可以輕易給出好幾個答案,還能興高采烈與之分享你喜歡他們的種種理由!   全書上下兩冊分成十

二章,選件共120件(另有補充附圖數十餘),獨立介紹了108位藝術家。各章開頭均有長文導讀,引導讀者進入該章主題。上冊「摩登時代」六章主題依序為:傳統的新生、現代美術與展覽會、描繪地方色彩、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下冊「島嶼呼喚」六章則是:山與海的呼喚、冷戰下的藝術弈局、鄉土的回歸、風景與社會、主體性的開展、創造新家園。   ===   臺灣是天然物產相當豐饒的土地,有稻米、茶葉、砂糖等,實在是無盡的寶藏。一旦踏入山地,到處都是千古未曾開發的處女林。真是發揮著山紫水明,與天然之美。   我覺得在富有如此自然美的臺灣,沒有誕生固有的藝術,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親近並成長於這自然美的

人們,腦海中不會沒有愛美的心理。──黃土水(〈甘露水〉、〈少女〉胸像創作者)   ===   ■上冊「摩登時代」以日治時期最早的現代藝術家為核心,往前追溯清代書畫傳統,往後從殖民現代性,銜接到二戰結束後政權的再次變化。我們會看到黃土水1920年成為首位入選帝展的臺灣創作者,而臺灣在沒有專門美術學校的情況下,一代代美術青年如何藉由留學與參加官方美術展覽會追求夢想。他們的舞臺遍布日本、中國甚至法國,吸取世界與東亞的風潮,展現專屬於臺灣的色彩。然而到了戰後,日治時期的東洋畫與傳統國畫陷入長達三十年的正統之爭,政治的壓迫也使臺灣美術頻受頓挫,走過摩登時代的臺灣美術就此進入另一個階段。(獨家收錄首次

翻譯的黃土水1923年〈過渡期的臺灣美術〉一文。) 本書特色   ▌結合臺灣不同世代的美術研究者群體之力,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匯整至今的美術研究成果,是奠基在扎實史料基礎上的美術史。   ▌以公共機構典藏的作品為主,但亦選入重要且不易取得的私人藏品。   ▌重視藝術家生平、師承與往來關係,把作品與創作者放回當時的時空背景。不只對單一作品與藝術家進行詮釋,更呈現藝術家的群像與時代。 名人推薦   ▲ 黃土水說:「出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而黑格爾說:「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在臺灣政權更迭的歷史洪流裡,藝術家們從來都不是因為擁有自由才創作,而是因為創作才邁向自由。藝術始終是

自由價值的展現,追求藝術自由,進而追求作為人的自由,開啟了時代的自覺與自我追尋。《臺灣美術兩百年》,說的是「他們」在這塊土地上以藝術開展的心靈歷史,但其實也是「我們」形塑自我面貌的故事。設若再過兩百年回望,我相信《臺灣美術兩百年》會是臺灣美術史與文化認同重建的重要里程碑,讓我們知道臺灣人如何走過來,又該往何處去尋覓更寬廣的未來。──鄭麗君(前文化部長、青平台董事長)

陳德旺與李德的繪畫思想的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李石樵的問題,作者林翰君 這樣論述:

抽象繪畫在台灣現代美術的歷程中,持續發展且獲得了出色的成果,其中,陳德旺和李德的創作,一脈相承,自成一系,著重造形語言的深層價值。藝術脈絡的建構是藝術史的重要一環,因此,本論文的研究動機即來自於想要深入理解從陳德旺到李德的繪畫思想,它不僅有其重要的意義,甚至有其必要性,尤其藝術家與其傳承之間的關係,就如同他在藝術上的創新一樣,有著密切的相關性。從台灣抽象繪畫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它涉及了審美觀點的改變、藝術體制的變遷和美術運動的興衰,實際上幾乎關聯到台灣現代美術史的所有面向。因此,本論文以陳德旺與李德的繪畫思想為議題,回溯兩人身處、涉及的西方、台灣抽象繪畫的藝術史脈絡,逐步探討他們的藝

術歷程、創作信念和作品形式等,繼而進一步思索與研究兩者思想上的演變關係。本研究以歷史為架構,以作品為核心,透過藝術史學方法和藝術評論方法,發現陳德旺與李德的繪畫思想有其繼承性、類同性,也有差異性,歸納總結出以下六點:一,同樣堅持藝術本質的創作信念;二,同樣重視藝術傳統的探索視野;三,以各自方式探討自然;四,深入造形與色彩—「面」與「線」的差異觀點;五,在主題上的不同選擇;六,對創作意識的分歧見解。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不僅試圖關注過去,也試圖關懷當代,一方面以陳德旺與李德為對象,放入台灣現代美術史的脈絡去審視、省思,重新探索台灣的抽象繪畫,這是一種對美術史的再思考,也是一種對藝術家創作的再梳理。另

一方面,透過追溯台灣現代美術的歷程,了解藝術家如何面對西方的藝術思潮,在時代審美典範的轉變下逐漸成長,將有助於對台灣當代藝術有著更開闊的視野,提供深刻且富前瞻性的參考價值。